复旦投毒案,虽然不能算被舆论影响了判决结果,但确实影响到了过程。
「这次是自从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以来,死刑复核法官,首次与被复核人员的亲属在刑事审判庭,直接见面并听取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如此破例,与舆论的高度关注有很大关系。
2013 年,3 月的一个周日下午,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如往常一样平静。
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提着一只明亮的黄色塑料袋,从摄像头下经过。
塑料袋里装着剧毒化学品。
回到宿舍后,林森浩将门反锁。
第二天是愚人节,他准备和室友黄洋「开个玩笑」,他掏出袋子里的化学品,投入宿舍共用的饮水机内。
半个月后,黄洋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很快,案件引爆网络,尤其在一审的死刑判决之后。舆论的高度关注,让这个案件变得越来越特殊。
有些人认为,林森浩罪不至死,一审法院判他死刑,明显是受舆论左右;
也有人质疑,复旦学子的免死求情信,是否真会让二审改判。
真相究竟如何?
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这起案件变成了舆论与司法的一场博弈。
双方家属、辩护人、公检法系统等等,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此后他们的一系列举动,让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在审判期间,林森浩翻供,林父为何多次要求更换律师?
汹涌的舆论,会影响到最终判决吗?
关于林森浩的罪与罚,究竟将如何落幕?
一、只是一个玩笑吗?
如果悲剧没有发生,林森浩,这个将近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应该已经硕士毕业,正在广东一家医院工作。
而故事里的另一个主角黄洋,也依然风华正茂,在复旦大学继续攻读医学博士。
通过校园监控,他们命运的转折点,可以精确到小时。
林森浩拎着一只黄色的医疗废弃物塑料袋,回到宿舍。
学校宿舍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室友葛俊琦是上海本地人,周末总是要回家的,而且最近他刚结了婚。
另一个室友黄洋还没回来。
林森浩把门反锁好,从袋子里掏出一只药剂瓶和注射器。
这些东西是他从实验室偷出来的,藏了快半个下午。
棕褐色的药剂瓶里,装着剧毒化学品 N-二甲基亚硝胺(以下简称 N2)。
他看了看寝室公用的白色饮水机,想着如何把 N2 放进去。
他先把饮水桶抱起来,结果发现腾不出手。
他换了个方式,把水桶放回去后,先用左手推开水桶,让它歪向一侧,然后右手拿着药剂瓶,让油黄色的 N2 原液顺着饮水机的白色凹槽,一点一点流进去。
他想起注射器里还有 2 毫升,就一起注入了饮水机里。
他发现饮水机边缘掉了几滴,于是拿起自己桌上的农夫山泉,咕咚咕咚冲了进去。
做完这些之后,林森浩分别把注射器和药剂瓶扔到了两个地方:一处是寝室四楼西面的楼梯口,一处是第二教学楼电话亭旁的垃圾桶。
回到宿舍,他陷入「失忆」之中。黄洋还没回来。
慢慢地,他平静了下来。
他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输入「二甲基亚硝胺有味道吗?」
网页上出现「肝损害」「严重的可致死亡」「二甲基亚硝胺致人死亡两例报告」等内容。
为什么他还要上网去查?难道不知道 N2 具有怎样的毒性?
他当然知道。
早在 2011 年,他把稀释过的 N2 用在 70 只大鼠身上做实验,发现 N2 会造成大鼠的急性肝损伤,其中 10 只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58 只病了约 1 个月后居然逐渐恢复,又活蹦乱跳了;还有 2 只,由于计算错误,导致注射浓度过高,当场死亡。
他把这些数据都写进论文,在国内重要期刊与国际期刊上发表。
另外,2013 年 3 月上旬和下旬,为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他又上网去查了 N2 的味道等内容。
林森浩现在搜索这些,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他只挑网上对自己有利的内容看。
3 个多小时过去了,晚上 9 点 40 分左右,黄洋终于回到宿舍。
林森浩没和他说话。只要过了当晚 12 点,就是 4 月 1 日,愚人节了。
按照他的说法,饮水机中的 N2,是他给黄洋准备的节日玩笑。
他知道黄洋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饮水机就在林森浩床位的正对面,只要侧个头就能看到。
据他后来所说:「我好奇的是一种他的应对,实际上他怎么伤害,然后伤害到什么程度,我都没有想过。」
早上 8 点多,黄洋起床了。他拿起自己的白色杯子去接水喝。
林森浩躺在床上,假装睡觉。他听到,黄洋用铁调羹搅了搅,陶瓷杯发出清脆的声响。
黄洋喝了一口水,忽然噗地喷了出来。他开始干呕,剧烈咳嗽,似乎想把喝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林森浩不敢动弹。
过了一会儿,黄洋把饮水桶拿去公共盥洗室,想把它涮干净。
他动静很大,林森浩听得清清楚楚。
突然,林森浩的电话响了,是同学约他一起去浦东,拿医师从业资格证。
他跳下床。由于不敢和黄洋说话,他干脆抓起手机,离开宿舍,直到黄洋走了才回来。
喝完水后,黄洋到图书馆自习。他觉得不太舒服,大约 1 小时后开始发病。
他感到越来越难受,恶心、反复呕吐、发烧到 39.7℃。
他请同学陪他去医院看病,输液之后,又回到宿舍休息。
下午在校园里,林森浩遇到了陪黄洋看过病的同学。他得知黄洋发病了。他很慌张,不敢面对黄洋,回到宿舍后,拿起自己的电脑就走了。
回到中山医院的超声科室后,他又上网查询 N2,关于怎样检测、中毒了怎么办等内容。
又过了一天,黄洋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难受。他的面部开始浮肿,连跑去盥洗室呕吐都需要人搀扶。
林森浩看着黄洋,怯懦地不敢说出真相。他只敢在内心对黄洋说,如果你盘问我一下,如果你激我一下,我就会坦白。
可是,黄洋只想到,自己会不会得了急性胃穿孔。到了下午 5 点,他请林森浩帮忙做 B 超,检查一下。
林森浩检查过他的胃部和肝脏,说:「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知为何,林森浩又补充了一句:「肝脏也没问题。」他感到心虚,立马又把话题扯开。
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句话另有深意。
黄洋的症状越来越令人不安。他疼痛难忍,躺在床上,时不时发出呻吟。
但林森浩的情感很少直接表露在脸上,他只是花更多时间来打游戏,更晚才去睡觉,也更频繁地上网查询 N2。这种集中的查询大约有 6 次。
如果看到让他不适的字眼,例如「致人死亡」之类,他宁愿选择视而不见。
他说自己那时是「自欺欺人」,他会反复想着 N2 是油黄油黄的,闻起来就像氨气那么刺鼻,黄洋就只喝了一小口,不会有事的。
他还想到,现在生病只是一个过程,就像那些实验大鼠一样,前期发病,熬过去,后面又会生龙活虎的。
对林森浩来说,这种想法起到了十分神奇的作用。
即便黄洋的病情急速恶化,仅仅两天之后,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这种想法依然帮他屏蔽掉了亲眼所见的所有痛苦:这些痛苦来自黄洋,也来自黄洋的父亲黄国强。
4 月 3 日,黄国强赶来上海。当晚,他暂时去黄洋的宿舍住。
黄国强问林森浩,他和黄洋之间关系怎么样。
林森浩说他们关系很好。
由于始终查不出病因,黄洋的主治医生怀疑,是不是食物或饮用水中毒。
医生让黄洋的师兄帮忙,把黄洋的血样、尿样、宿舍水样送到检测机构检验,好寻找病因。
他们都是医学院的高才生,拿着医生提供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两个带盖子的塑料无菌罐,在不污染检材的情况下,完成了取样。
得知要检测以后,林森浩开始担心了。
这段时间,虽然他努力维持日常生活的假象,但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手机铃声一响,他都会被吓一跳。
第一次,同学们只是采集了水样,饮水桶还留在宿舍。
当晚 9 点左右,林森浩拿走饮水桶,放到了公共盥洗室去,希望 N2 能多挥发掉一些。后来由于心虚,他又把饮水桶还给宿管阿姨,放在了 19 只空饮水桶之间。
同学们把检材送到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他们只做了常规毒物和药物检测,比如杀虫剂、毒鼠强一类。
N2 并不常见,谁能想到要去检测这种毒物?
林森浩觉得奇怪,怎么没有检出 N2?他决定第二天去医院看看黄洋。
他和同学一起去的,不敢和黄洋说话,只是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看他。他觉得黄洋表情自然。
案发后,黄国强百思不得其解,看着黄洋遭受痛苦,林森浩怎么可以如此淡定?
身为父亲的他已几近崩溃。黄洋病情恶化的速度太快了:
2013 年 4 月 1 日,中毒 1 小时后,黄洋发病,开始发烧、呕吐。
第二天,肝功能受损严重,住院治疗。
第三天,急性肝衰竭,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好多导管插进了黄洋的身体里面,气管导管、尿导管等等。他的肺部纤维化,没有办法自主呼吸。
后来,他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只剩下疼痛让他疯狂挣扎。他大喊大叫,三个医护人员都控制不住他,只能用束缚带将他固定在病床上。
到了最后,他全身浮肿,大片的皮下出血瘀斑,几乎让人辨别不出本来的模样了。
医生、亲友都很着急,病因究竟是什么?
4 月 4 日,室友葛俊琦去看望黄洋。他查看了黄洋的病历。
怎么有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这些字眼好眼熟,究竟在哪里见过呢?葛俊琦的脑海里盘旋着这个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黄洋几乎无可挽回地滑向死亡边缘。
林森浩害怕了。从小到大,他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自己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高兴的时候。可是,一旦说出真相,自己的学业就废了。
4 月 8 日深夜,一个念头闪进葛俊琦脑海:林森浩曾使用过某种试剂,会导致生物体肝损伤。
他马上打开电脑,进入万方数据库,一番查找后,发现这种试剂名叫 N-二甲基亚硝胺。
此时已是夜里 10 点多,葛俊琦立刻给黄洋的师兄打电话。正说着,林森浩回宿舍了。
葛俊琦挂掉电话,给师兄发了条短信,让他检测一下 N2 这种物质。
果然,医学院的师兄弟们发现,在黄洋的饮水杯、饮水桶内残留水样、尿液中均检出了 N2 成分!
很快,警方介入了。根据网上搜索记录,他们将林森浩列为重大嫌疑人。
而葛俊琦,由于发送了这条至关重要的短信,也成了被怀疑的对象,但最终被排除嫌疑。
4 月 11 日,林森浩接受了两次公安人员的询问,但他对真相守口如瓶。
直到 4 月 12 日,被依法予以刑事传唤后,他才一点儿一点儿供述实情:
最开始,他说投入的是福尔马林,然后是福尔马林与 N2 的混合液,而且只有注射器内的那 2 毫升。
约 12 个小时之后,他才最终说了实话,倒进去的还有药剂瓶里的 50 毫升 N2 原液。依据当时的实验数据,这种浓度,已经超过人致死剂量的 20—30 倍。
4 月 16 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
5 天之后,当律师告诉林森浩黄洋去世的消息时,他感到震惊,有几秒钟,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无法再自欺欺人,假装黄洋会好起来,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对警察、检察官、辩护律师、法官、记者,以及他自己说,他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这只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
2013 年 11 月 27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
由于舆论高度关注,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对庭审过程进行了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等各大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人们各抒己见,为案子究竟会怎么判争论不休。
2014 年 2 月 18 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道:「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4 年 2 月 18 日一审宣判现场 图源:上海二中院官方微博
死刑?!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也坐在现场旁听席上。
他如遭雷击,感觉这个案子太冤了。他到死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故意杀人。
法槌重重落下的那一刻,林森浩究竟在想什么呢?
人们只能看到他满脸木然,直到消失在法庭入口,都没有回头看一眼,哪怕是自己的父亲。他整张脸恍若结冰的湖面,没有荡起任何情绪的波纹。
「我要上诉!」这句话是他的父亲林尊耀,当着审判长的面喊出来的。
为了让二审改判,林森浩一方进行了哪些尝试?黄洋的家人又会如何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渴求正义,但对正义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人们的巨大分歧。伴随林森浩的生死之争,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舆论的狂暴之下。
二、狂暴之下
一审宣判后,林森浩将被转移到上海市第三看守所,那里集中关押了上海市一审以上的死刑人员。
在被转移的路上,「平静」得近乎冷酷的林森浩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被判了死刑。他感到不安,焦虑,心跳越来越快。午饭只吃了一个包子,突然就涌到嗓子眼儿,他把它吐了出来。
第二天,律师唐志坚带着一审判决书,来到看守所会见林森浩。唐志坚试着和林森浩沟通案情,但发现很难。
他说的话就跟他的表情一样,是冷静的、硬邦邦的。
有时,唐志坚只能把话题扯远,跟林森浩闲聊。
说起家境,林森浩和黄洋惊人地相似:父亲都老实本分,母亲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两位高才生都上进、孝顺,得了奖学金,都会寄给家里。黄洋是家中独子,而林森浩一家是兄妹五人。他们都急需要钱。
在担任林森浩的二审辩护人期间,唐志坚和他见了 20 多次,情感、信任逐渐在两人之间建立。
但作为律师,职业道德要求他不能感情用事,而是严格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维护合法权益的选择并不多。
在没有刑讯逼供、林森浩自认投毒的情况下,想如林父愿望的那样做无罪辩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让二审改判,改成什么呢?
要么,是罪名不变,但刑罚从死刑立即执行,变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要么,改变案件定性,不是故意杀人罪,而是其他罪名。
律师当然知道,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因民间矛盾激化,比如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引起的故意杀人案件,是否应该适用死缓,判断的主要标准有三条:
第一,被害人在起因上是否存在重大过错;
第二,被告人案发后是否进行积极赔偿,是否真诚悔罪;
第三,是否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
在这个案子里,黄洋没有过错。案发后的积极赔偿行为也没有。因此,当务之急是林家要想办法取得黄洋父母的谅解。
但最及时的道歉时机已经过去了。
黄国强说,从黄洋遇害到一审宣判,林家都没跟他联系过:「一次没有见面,也没有电话,就是庭审过后,他(即林父)才发了短信来……他一直是说,他儿子是开玩笑的。」
人们感到奇怪,从案发到一审宣判,中间有近一年时间,为什么林尊耀都没想过道歉呢?
2014 年 2 月 27 日,也就是死刑宣判后的第 9 天,林尊耀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怎么可能没有……当时,就想听(一审)律师的意见,可他们说,没有一两百万,两手空空,你去做什么……始终就是一句话,没必要去,别给他们添乱。」
一些古怪的言论开始出现,人们把罪责怪到了一审的两名律师头上。那两名律师分别是周波红和江沁洪,来自上海市聚成律师事务所。
那时,周波红已经 65 岁了,而江沁洪也已经 57 岁,他们工作经验丰富,见惯了现实世界的血腥暴力,但网暴的力量还是令他们大为吃惊,「网上骂的说法太难听了」。
这是一段复杂难言的经历。
简而言之,林尊耀与他们之间矛盾的根源在于,当父亲的始终坚持无罪辩护,而两位律师基于案情,采取的辩护策略是罪轻辩护。
有「热心」网友给林尊耀打气,给他发短信说,「这案子一定要换律师才有希望,我们都联系好了」。
即便到了 2014 年年底,二审开庭之后,林尊耀依然坚持律师阻挠道歉的说法。
通过《广州日报》,林尊耀的这段言论,逐渐被扭曲成讨伐律师的檄文。
但真相果然如此吗?
有一次采访,也许透出点端倪。
林尊耀告诉新民网的记者,没及时道歉,是因为他不相信儿子会杀人,直到一审宣判后,事情就这样耽搁了。
耽搁的后果就是,林尊耀找过黄洋父母三回,没有一回成功。
第一回是在一审判决后,林尊耀第一次去找黄洋父母,当时他们都还没离开上海。
场面说不上难看,黄国强没打人,也没骂人,只是和老伴儿互相支撑着,让林尊耀他们走,不然就打 110 了。
后来,林尊耀又去四川自贡,找了黄家人两次,但他们都待在乡下老家,不愿见面。
黄国强说:「他们来四川道歉,还带着记者,不真诚。」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尊耀在外奔波,林森浩关在看守所内,通过阅读《复活》《心理控制术》等书籍,试图找到自己犯罪的根源。
林森浩在看守所中读的部分书籍 图源:《新闻 1+1》
他挣扎着,想从死刑的绝望深渊中爬出来。
他已经后悔了,黄洋是无辜的,而他自己的人生也可惜了。
他想对黄洋父母表达愧疚,于是提笔,写信道歉。
写信那些天,现实与过去互相交织,他梦到了黄洋。
梦里面,两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一起谈人生,谈理想。他和黄洋哪里来的仇恨,以致要故意杀人呢?他想到,自己和黄洋没仇恨。那根源究竟在哪里?
在一审宣判大约 1 个月之后,这封署名「罪人:林森浩」的信写完了。在这封 1500 多字的信中,他如此写道:
「尊敬的黄叔叔、阿姨:对不起……但我真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是媒体说的冷面杀手……至今我无法原谅的是黄洋在住院期间我没有勇气说出来,尽管我并不希望他离开,但那时的我是个十足的懦夫,只会消极逃避,自欺欺人……对不起,叔叔阿姨!给你们跪下谢罪!希望你们平安,希望你们保重身体,也希望你们能谅解我的灵魂!」
这个道歉,黄洋父亲会接受吗?
「我不接受他的道歉。」黄国强说。
他觉得,信里面并不真诚,林森浩一直为自己的罪行狡辩,坚称是愚人节玩笑。
更令黄国强不得安宁的是,网络暴力开始波及他。
尤其是 2015 年春节过后,骂他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说他心肠歹毒,只想要了林森浩的命,甚至用他的照片做头像,取名「丧心病狂黄国强」。
谁能告诉他,不接受道歉,究竟错在哪里?尤其是那封信里,「黄洋在住院期间」,勾起了他多么痛苦的回忆啊!
在那漫长的时期,父母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活泼健康的儿子,在极端痛苦中死去!
那个过程中的每一天,都是他们一生的噩梦。
想起儿子遭受的痛苦,黄国强怎么可能说出原谅?
想起妻子跪在地上,哭求医生救救儿子的情景,他怎么可能说出原谅?
想起林森浩来医院至少看过黄洋 3 次,却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好让黄洋得救,他怎么可能说出原谅?
有一回,林森浩说黄洋可能是重金属中毒。还有一回,他提着水果去,遇到了黄洋三姨,他说应该考虑肝移植。
可是无论哪一次,在黄洋住院的 15 天里,他都没有说出真相。
就算绞尽脑汁,黄国强也想不出不判他死刑的理由。
可是,2014 年 3 月 31 日,复旦大学的 177 名学子,用一封求情信给出了他们的理由。
这封信名为《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信中罗列了不判死刑的 4 个前提,包括林森浩要替黄洋尽孝。
而不判死刑的理由也有 4 点,例如世界上已经有 127 个国家废除了死刑,林森浩并不是一贯的恶人,以及 2013 年薄谷开来毒杀英国人一案,判的就是死缓。
这封信再次引爆网络,将复旦投毒案推上浪尖。
随即,网上骂声四起,这群学生也被卷入了网暴中心。
其实,签名的大部分学生,都不直接认识林森浩和黄洋。他们目的很单纯,签名的环境也正大光明,就在该校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的金融课堂上。
当时,林森浩的二审律师唐志坚走上讲台,开始讲述他眼中的林森浩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有上百名同学,他们看到这位律师戴着眼镜,脸有点圆,看上去和和气气。
他讲着讲着,居然掉下了眼泪。尽管写求情信的建议不是来自唐志坚,而是林尊耀之前咨询过的另一位律师,但他也愿意为自己的委托人多出一份力。
后来下课了,同学们自愿上前,陆续签名。他们没想为林森浩脱罪,更没想到网络骂声会那么激烈。
面对这种无形的暴力,参与起草这封信的吴同学,表现得比较淡定。
他说:「我觉得他们这种做法也很正常,我表达我的观点,他表达他的观点,这是社会正常拥有的东西,不能说他骂我他就不对。」
作为该校法学院的研究生,他与林森浩、黄洋都不熟,他求情不是因为私事,而仅仅是因为不太赞同死刑这种刑罚本身。
这封信被直接寄给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在我国以往的判例中,司法与民意也有过互动,比如 2010 年的药家鑫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旁听群众发放调查问卷。
相关法官说,由于药家鑫案受到舆论积极关注,他们想以这种形式,听取不同的意见。
那么到了本案中,二审法官是否会受到求情信的影响?
另外,唐志坚不只在寻求家属谅解方面下功夫,他和另一名律师斯伟江,也在寻找案件本身的漏洞。
他们的撒手锏,将在二审庭审现场,引发轩然大波。
三、当庭翻供
2014 年 12 月 8 日,是二审公开审理的日子。
这个开庭日期,至少经过了 8 次推迟。唐志坚觉得,这可以理解为上海高院对本案的高度重视。
上午 9 点左右,黄国强来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在法院门口,记者们潮水般涌了过去。他们问他是否谅解。
黄国强说:「我心里很痛……绝对无法原谅。」
人群出现一阵骚动,林尊耀出现了。
两人没有交流。
林尊耀一言不发,也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迅速走进了法庭。
上午 10 点,庭审准时开始。林森浩的父亲、黄洋的父母都坐在旁听席上。
除了他们以外,人大代表、特邀监督员、媒体代表、复旦大学的师生代表也坐在旁听席上,总人数约为 50 人。而且,庭审视频也同步向全社会开放。
人们看到,林森浩从一审时的迷彩马甲换成了现在黑色的棉衣。
如果说,这算 10 个月内林森浩第一个小小的变化,那么接下来的改变,会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审判长让林森浩陈述上诉理由。
林森浩平静地说:「我认为我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
这个观点并不新鲜,在一审时林森浩已经这样说过。
他始终认为,自己和黄洋之间没有仇恨,也没有矛盾。
即便警方查到了如下事实,也无法予以证明:
就在投毒的那个 3 月,林森浩开始单独买水喝。以前三位宿舍室友一起买桶装水,那个月黄洋发短信给他,照例让他分摊水费。他觉得自己喝水不多,每天去图书馆、实验室或者实习医院的科室里也能喝水,干脆就退出了。
更早时期,也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林森浩和黄洋互删 QQ 好友。
但林森浩始终觉得,两个人的关系没那么差。有时候他躺在上铺,让黄洋帮他拿一下手机,黄洋虽然会不情愿地说「不要支使我」,但还是会递给他。
真正让舆论轰动的是第二条上诉理由。
林森浩说:「我对我犯罪的事实做一些更正。」
他当庭翻供了!
而他所「更正」的内容,导致网络上对本案的认识,越来越匪夷所思:
比如翻供证明了存在刑讯逼供;检方不提供证明毒物确是 N2 的质谱图,是因为背后有潜在势力;林森浩说自己稀释过毒液,那么就不是故意杀人;黄洋真正的死因,是爆发性乙型病毒肝炎,而不是中毒。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林森浩是冤枉的,凶手另有其人。甚至有人说,凶手是宿舍里的第三个人。
整个二审,从当天上午 10 点,一直持续到深夜 11:30 之后,在这漫长的 13 个小时里,控辩双方针锋相对。
如果只截取一半,只跟随辩护人的引导,自然能够得出上述结论。
可是还有另一半呢?检察员列举了哪些证据?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名审判人员坐在法庭中央,最终将争议焦点归纳为以下三个:
第一,涉案毒物究竟是不是 N2;
第二,被害者真实的死因;
第三,关于林森浩的主观故意和案件定性。
首先,涉案毒物是不是 N2?
大约 20 名证人的证言、两份不同鉴定机构的《检验报告》、林森浩取得毒物的录像,以及他当庭的供述……
12 个不同的证明环节,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林森浩获取了 N2,并投入饮水机中。
可是为什么把被害人的尿液送去化验,一方机构检测出 N2,另一方却没有呢?
证人解释道,两个机构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确定的浓度标准也不同,检测结果有出入属于正常。
那么,被害人是不是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肝炎?
2014 年 4 月,辩护人之一的斯伟江律师找到胡志强。
胡志强作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看了黄洋的病历等书面材料,发现几项乙肝指标呈阳性,他立刻请教了解放军 302 医院的传染病专家。
专家说,这种情况,只可能是爆发性乙肝。
胡志强进而推论,黄洋之死更像是一个「巧合」:林森浩投入 N2,正好碰上黄洋爆发性乙肝发病,所以当「大家都说他(林森浩)杀人了,他就真以为自己杀人了」。
「这是错误的。」陈忆九在法庭上说,他是上海市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与了对黄洋死因的第二次鉴定,「因为三项指标呈阳性,只能说明黄洋是 HBV(即乙肝)感染以后的康复状态。如果当时黄洋是处在爆发性肝炎的话,他一定会出现 HBV-DNA 的阳性,这是第一。第二,有核心抗体 IGM 的阳性。而恰恰这两个指标在本次本案当中,没有体现出来。」
简而言之,如果存在爆发性乙肝,就一定会有乙肝病毒的复制,有病毒复制,当时就应该检测出 HBV-DNA 阳性,但黄洋的检测结果是阴性。
和陈忆九共同鉴定的还有另外 4 名专家。
为了出具鉴定意见,他们不仅查阅了书面材料,还重新解剖了被害人的尸体,检查过他的器官。
他们的鉴定意见认为,黄洋符合 N-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至于质谱图的问题,检察员回应道,不是针对本案故意不提供质谱图,而是上海市鉴定意见都不提供。鉴定程序是严谨、合法的。
黄洋家属的诉讼代理人也在代理词中指出,要检方必须提供质谱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争议,林森浩究竟是不是故意杀人?他该定什么罪名?又该如何量刑?
从案发开始,林森浩就一直坚持,自己只是想在愚人节开一个玩笑,没有杀害黄洋的故意。
二审中,两名辩护人也不认可「故意杀人罪」,但他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一人认为应构成「故意伤害罪」,另一人则认为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怎样理解这样的矛盾?
太令人困惑了,正如林森浩困惑于自身的矛盾性:一方面他本应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另一方面,他却毒杀了自己的室友。
悲剧的根源在哪里?这场舆论与司法的博弈,终点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