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失去蓄水池作用以后,全民的消费能力提升上来了,如果完美实现了生产消费的内循环,那么如何解决通胀

这个题目问得太扯淡,非常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但估计很多人都有此疑问,所以值得科普。

1、房地产有两大功能,财政功能、金融功能。

其中的金融功能,就是债务创造,也就是房贷,银行放出房贷的过程,就是超发货币的过程。

所以现在全网的人都知道房地产是印钞机。

2、房地产一停,印钞机哑火,开发商违约和烂尾楼频发,市场信用急剧收缩,流动性下降。

所以消费和房地产周期是同步的,房地产趋冷之后,你担心不应该是通胀,而应该是消费冷淡、债务危机和经济萧条。

别看现代经济搞得好像很复杂,其实概括起来就是生产和消费。

但归根结底还是消费。

因为有需求才有生产,而消费,就是最终端的需求,所以说消费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引擎。

于一国而言,为满足别国的消费而生产,叫出口导向的经济;

为满足出口而兴建的工厂、港口、交通等一系列基建,以及随之衍化而来的城市化,就叫投资劳动的经济。

当别国增长停滞,需求下降,又或者是他们对外部供应链没有安全感,要求产业回流,那么出口国内部,就必须产生足够的消费需求,来接住这些产能。

这个,就叫作「内需驱动的经济」。

所谓的东亚模式,走的都是这种路线,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车头角色依次由出口、投资和内需扮演。

2021 年,新兴国家的 GDP 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65.4%。

所以消费降级,可不仅仅意味着大家不愿意花钱了,更预示着经济要出大问题。

如果大家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在下降,那内需怎么拉?「内循环」怎么转?

接着就是生产过剩,工厂裁员,失业加剧,收入下降,消费进一步扑街……

很多专家总是从年轻人的心态上找问题,批判大家佛系躺平,仿佛只要把年轻人的观念扭转过来,不需要改革分配机制,问题就会消失。

这显然是忽略了经济结构性的问题,没有看到全球正在陷入的 「衰退螺旋」。

在这个螺旋中,消费降级不单是消费的问题,低欲望也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它是一环压一环,互为因果,且互相强化的螺旋系统:

我们都是被时代潮流所裹挟的普通人,一方面要尽可能看到宏观趋势的流向,做出顺应周期的决策,从而避免被「老乡别走」的套路拽进坑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市场主体和消费人群的变化,然后你才能知道,衰退期的生意该怎么做,工作该怎么做,最好是在「寒气」到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保暖工作。

不管你是想让消费热起来,还是想知道它继续凉下去世界会怎样,首先都得先知道它是怎么凉下去的,对吧?

有人说是黑天鹅事件导致的,比如疫情,接触式消费被阻绝。

又比如俄乌战争,造成能源和粮食的大幅涨价,使全球的需求都在下降。

然而疫情也好,俄乌战争也罢,都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问题出在经济结构上,即使没有疫情没有战争,也会有其他的黑天鹅,把危机给点着。

客观地讲,全球都处在一段长债务周期的末期。

这个周期的症状有很多,最突出的有两个:

一是债务扩张到头,所以货币也没法超发了,流动性会转向收缩;

二是借债周期结束,还债周期到来,人们为了偿还债务,降低了消费。

关于货币无法再超发的逻辑,本专栏的第 2 小节已经解释过了,此处主要展开讲「还债周期」对消费的影响。

债务周期运行的特点,就是借债时你好我好大家好;还债时你惨我惨大家惨。

达利欧的视频动画《经济机器是怎么运行的》向我们表达了以下几个观点:

1) 经济是无数个交易组成的;

2) 在交易中,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3) 当你借债时,你的支出能力明显增强,别人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4) 所以经济在借债周期呈螺旋上升,债务增加,大家的消费在增加,收入也在增加;

5) 借债的钱看似来自银行,实际来自未来的自己——当债务到期时,你必须要减少开支,用以偿还债务;

6) 在还债周期,由于你减少了开支,别人就会减少收入;

7) 于是经济呈螺旋下降,收入减少,消费也减少。

这样的周期是难以避免的,而且下降的过程不会这么平滑,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压缩了消费就能偿还债务,只能违约。

因为在上升周期,资产价格随着债务扩张而水涨船高,但到了下降周期,资产的价格和交易量都下降了,然而债务却没有降,很多人即使卖掉房子减少消费,也依然还不上债,必然要违约。

违约的情况变多,就叫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的过程是非常剧烈的,因为信用系统遭到了破坏,没有人敢向外借钱,也没有人敢向外投资,市场会急剧收缩,所以它不是温和而缓慢的「压缩消费➜ 偿还债务」,而是剧烈又短促的「债务和资产同归于尽」的过程。

为什么现代经济喜欢增发货币来解决问题呢?

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手里。这时书生下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没赚,但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说明了经济不是钱,而是钱的流动!

在现代经济中,谁承担了书生这样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角色?

银行!

银行把钱借给旅店老板,转一圈后,旅店老板再把钱还给银行,市场上的钱既没有变多,也没有通货膨胀,但债务实实在在被解决了。

理论上可行的事,放到现实中,却完全变了个样子,因为钱没有给到旅店老板。

从银行的视角看,旅店老板欠债太多,实在信不过,所以更愿意把钱给地主,地主有土地,而土地又是银行最喜欢的资产。

地主拿到钱,就去炒房,房价越来越贵,书生为了买房,就只剩一两银子的差旅预算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钱的确超发了很多,但只在银行和地主间流动。

更严峻的是,书生的钱也被「地主 ⇄ 银行」这个系统给吸走了,没有钱流入「旅店➜ 米贩➜ 肉铺➜ 旅店……」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M2 数字庞大,但市场依然缺钱,因为只有流动起来的钱,对经济才有帮助。

问题出在哪里呢?

出在没有把钱给到应该给的人。

所以有些西方国家绕过银行系统,直接全民发钱,反而是有用的,不会有什么「都发钱等于没发钱」的效果,因为中下阶层所产生的资金流动,大部分都发生在消费领域。

当然发消费券也有用,数量发得够多就行,问题是当财政也没钱的时候,就只能能给口惠了,不是鼓励「地摊经济」,就是号召「后备箱经济」。

效果么,可想而知。

大家不去消费,并不是因为缺乏消费场景,而是缺钱,缺意愿,缺信心。

再不然把房价压下去也行,让「书生」腾出预算,去住店,买米,买肉……

但房价压不下去,也不敢压,多少人就等着这个吸,哦不,等着这个开饭呢。

所以内循环转不动。

转不动,衰退就会遏制不住地深化蔓延,最终酿成危机。

现代经济因为有债务周期的存在,所以经济危机多表现为债务集中违约,冲击信用系统的金融危机。

但在债务周期被发明之前,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是生产过剩。

马克思把经济危机总结为绝对过剩与相对匮乏同时发生。

什么叫绝对过剩?

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比如牛奶只能倒掉,数以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只能躺平摆烂,都是绝对的过剩。

什么叫相对匮乏呢?

富人有充沛的购买力然而需求已经被过量满足,穷人有大量的需求,但是缺乏购买力。

这里用一个高度简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酒厂生产了 100 瓶酒,每瓶售价 100。

酒厂的营业额是 10000。资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资 2500,向生产原材料的农民支付采购成本 2500,剩下利润 5000。

工人+农民的消费能力是 5000,所以能消费 50 瓶酒。

厂长有 5000 的消费能力,但肚量有限,只能喝掉 10 瓶酒。

也就是说,一共只能消费 60 瓶酒,那么就有 40 瓶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就要减少投资,裁员,减产……

简言之,就是富人有更多的收入,但需求已经被过量满足,打工人有消费愿望,但收入太少,消费能力不足;

电影《西红市首富》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首富的钱,不论怎么奢侈消费,怎么大吃大喝,都花不完。

而现实中的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消费需求根本无法满足,只能压抑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消费降级」现象,其实是「生产过剩」的镜像,其本质,是经济危机。

现在假设另一种情况:

如果工人工资是 4500,农民工资也是 4500,资本利润是 1000。

这样工人农民加一起消费 90 瓶酒,资本家仍消费 10 瓶酒。

发现没?这样一来就没有生产过剩了,打工人的消费需求也能更多被满足。

45+45+10 > 25+25+10,说明什么呢?

说明 「共同富裕」带动的消费,大于「先富带后富」带动的消费!

上述逻辑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疫情期间,很多人都说钱难赚,预期悲观,但富人的消费其实并没受到影响,价格昂贵的爱马仕自行车分分钟售罄,世界前三的咨询公司贝恩,发布了一份《2021 年奢侈品市场报告》指出:

受疫情影响,全球奢侈品的销售都出现疲软,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奢侈品市场却逆势上扬。2021 年,亚洲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较 2019 年实现翻番,并有望在 2025 年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但现实就是富人无论怎么奢侈,都撑不起经济,最终还要看数量庞大的中下阶层。

再想象一种极端情况,假设一个地区,除了首富,其他全是穷人。

首富身价千亿,而穷人收入的 70% 都要用来还债。

请问此种情境下,若你是首富,你会如何行动?

你会投资建商场吗?

你会升级产业链,去生产更高级的东西吗?

你不会!

因为你已经看到了市场的购买力——穷人不可能买得起你的东西。

你只会通过债务,持续地控制他们,使其永不停歇地生产那些他们自己消费不了的东西,「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然后你会把资金投向海外,投到那些有消费潜力的地方。

以上,结合债务周期和生产过剩这两个底层逻辑来看,消费降级所反映的经济结构性的问题,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债务流向了多数人,财富流向了少数人。

这样的结构一旦进入下行周期,就会形成一个「消极螺旋」,不摧毁这个结构,就不可能拔得出来。

什么叫消极螺旋?

比如我看到老王越来越秃,就问他:「怎么秃了?」

老王说:「因为我每天都有焦虑的事。」

「焦虑什么?」

「焦虑越来越秃!」

焦虑➜ 秃➜ 更焦虑➜ 更秃……

这种各个环节互为因果,且朝着负面结果不断坠落的螺旋,就叫消极螺旋。

再拔高一下,说个更复杂点的例子,比如穷人为什么难以走出贫困?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在著作《稀缺》中是这么讲的:

穷人没钱,如果今天不工作,很可能没饭吃;如果这个月还没有活干,下个月孩子的学费就交不上了,所以穷人的生活一直处于紧迫当中,就会产生一种叫做「管窥效应」的短视现象,让他们的视野变窄,从而忽视那些可能把他们从贫穷中拯救出来的事。

这个消极螺旋就是:贫穷➜ 紧迫感➜ 忽视可以变富的事➜ 贫穷……

穷人没钱,所以每花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智负担,省钱心态会消耗人的注意力,导致心灵被琐碎的事物占据,使得穷人缺乏余闲,进而产生管窥效应,无法进行远期规划。

也就是说穷人缺的不光是钱,更却空闲和心智带宽,那么贫穷体现出来的一种消极循环就是:稀缺➜ 没有资源想长远的事➜ 更稀缺 ……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也将贫穷描述为「消极循环的陷阱」:物质匮乏➜ 诱惑多➜ 及时享乐 ➜ 物质更匮乏……

如果不能打破这些消极螺旋,穷人就会一直穷下去,就像一个死亡漩涡,越挣扎越深陷,越深陷越痛苦。

要想找到打破这个螺旋的方法,你必须要跳出这个螺旋,从更高的维度俯瞰整个系统,而不是盯着某一个环节去处理,那样只会左支右绌,始终困在螺旋当中。

比如我们通常以为穷就是缺钱,所以很多扶贫项目是直接给钱,但钱花完了又穷回去了,只有跳出「贫穷=缺钱」这个认知,看到整个「稀缺螺旋」——穷人不光缺钱,更缺从容应对生活的心智带宽以及妥善的长远规划,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费医疗、就业机会,才是真正可以使穷人脱困的举措。

有了对消极螺旋的认识,就能看到,消费降级所反映的问题,往前推是债务危机和贫富分化,往后推,是预期悲观和缺乏信心,它们并不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问题,而是互成因果,互相强化的关系。

所以结论是什么?

结论是只有改善债务流向多数人,财富流向少数人的经济结构,才能使消费热起来,否则它都会继续凉下去。

它大概率会继续凉下去,所以我们要为「寒气」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当经济周期运行到「消极螺旋」状态时,人们的心态会发生巨大变化, 很多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套路,都会遭到反噬。

其次是这些变化也会催生出新的消费业态,我们的经营策略、营销策略都需要迎合这些变化而做出改变。

我们一样一样聊。

在经济周期向上时,债务扩张使消费和收入同时上涨,人们感受到的,是挣钱很容易,上行的通胀也在稀释债务。

于是人们对未来充满了良好预期,觉得收入会一直涨,房价也会一直涨,货币会越来越贬值,债务也会越来越稀释,便会更加大胆地借债、消费。

配合着债务扩张,资本主义发明了「消费主义」,它不光借债给你,让你有钱花,还洗你的脑,让你无脑消费。

心理学里常说的「延迟满足」,消费主义敢提么?

它不敢,它就要你即时满足。

比如我们这代人都听过一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的故事。

中国老太太说,终于攒够买房的钱,可我就死了,美国老太太说,终于在死前还完房贷了。

这故事告诉你——早买早享受,是不是很有道理?

但道理照进了现实,就变了个样子,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负债的额度是有限的。

卖房子的,告诉你早买早享受,卖汽车的,也告诉你早买早享受,卖手机的,依然对你说,早买早享受……

他们不会关心你已经早买早享受了多少遍,他们只宣传早买早享受。

而你呢,新上市的手机 6000 块,你捏着手里的 1000,本来只能含恨离去,但他告诉你可以分期,一个月只要 600,相当于一天 20,一小时连 1 块都不到……

再分下去和白送还有什么分别?想到这,你立刻就颅内高潮了,哪还有理智去识别还债的真相。

现代社会越来越便捷的在线支付、人脸支付,都是这个逻辑,图的就是让你动动手指就把钱花了,而不要过脑子。

然而到了还债周期,不动脑子不行了,债务压迫的痛苦,足以使一个消费亢奋的人冷静下来。

你曾经以为会不断上涨的收入,现在发现是朝不保夕的;

你曾经以为买房就是搭便车,是坐享货币红利,现在发现它成了债务陷阱;

你看着自己买来的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和收到的一条条催命式的还款提醒,陷入了深思:

「当初要是没买那些就好了!」

「拥有了那件商品,我就更高逼格了?」

「为什么亢奋消费时,人们所追求的价值,常在商品之外?喝奶茶是为了赶潮流,看风景是为了打卡……」

这些问题,一旦开始想,你就很难回头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 「极简主义」、「低配生活」、「省钱主义」等暴打消费主义的理念,在年轻人群体中肆意传播。

当一个两个没钱花,他会讲省钱主义吗?

他不会,他只会对贫穷感到抱歉。

当一群人没钱花,那这群人就会进化出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把「不花钱、少花钱」合理化。

慢慢的,人们便会消解消费行为所构建的意义,从消费亢奋,走向消费冷淡。

某瓣上有两个知名讨论组,一个叫「负债者联盟」,里面都是一些因为超前消费而陷入网贷的网友,他们聚在一起互相监督、激励。

另一个是「疯狂抠门组」,组团暴打消费主义,谁想买东西了,就在小组里发帖子,让组员骂醒自己,为的就是疯狂攒钱。

他们也很快乐,因为囤积和收集,是人类天性,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制造的多巴胺和冲动消费是一样的。

在内卷社会,固然有一部分年轻人是无奈躺平,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清了社会运行的真相,从而选择了逃离规训社会的控制。

他们看穿了绝大部分消费活动的无意义,从而把注意力,从物质世界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只专注于最核心、最基础、最自我的需求,用物质上的精简,换取精神上的充实。

Less is More,Less 的是消费,More 的是心智带宽。

这样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原有消费场景的倾覆,那些市场亢奋时的风口,大部分都会变成潮流退却后的泡沫。

网红经济也好,盲盒消费也罢,都会归于沉寂,没入互联网的记忆中。

从做生意的角度讲,我们要顺应这个趋势,减少对非刚需性商品和服务的投资。

那些玩小资情调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没有市场,但肯定会越来越缺乏增量,你得把东西做得「便宜又大碗」,才会更受欢迎。

比如日本的优衣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异军突起的。

这里再举几个美国大萧条期间,人们曾发生过的心态逆转情形,供大家参考:

1) 回归大家庭,因为要省钱,于是很多年轻人会重新和父母住到一起。

2) 逆城市化,因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减少,而乡村的生活成本更低。

3) 社交活动减少,因为职场不顺时,「社交货币」是锐减的,大家都觉得自己的社交价值在下降,从而抗拒社交。

4) 社会冲突上升,安全感下降。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须礼貌谦逊地对待灵活就业人士,因为你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或许离崩溃只差最后一根稻草。

5) 赌局和诈骗盛行。很多人在债务危机造成的资产崩溃中,失去了大量财富,他们中的有些人,觉得是运气原因,于是滋生了「翻本心理」,渴望通过「走捷径」的方式变得富有。

基于这种心理的各种骗局,自然也大行其道。

6) 宗教活动盛行。由于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性,所以经常感到空虚、迷茫和焦虑,于是各种宗教组织就利用了这样的精神需求,趁机扩大影响。

从我们周围的实际状况去看,就是人均抑郁,人均精神内耗,这会催生出大量的情感陪伴需求,和心理咨询服务。

7) 麻痹心理的需求上升。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记录下了美国大萧条中的真实场景:「千百万人只有像畜生那样生活,才能免于死亡……「

在看不到光的时刻,闭眼麻木,其实是一种很必要的自我保护,所以奶头乐、酒精、烟草、游戏等成瘾性的消费需求会增加。

8) 知识付费的需求会上升。一方面是因为找工作太难,大家就想要提高自己,加强竞争力;

另一方面是给自己一种在进步的「积极感」,以安慰焦虑的自己。

所以经济下行期间,图书馆、知识付费、技能培训等业务,需求量会有极大增长。

以上,希望大家能够根据经济衰退周期人们消费心态和精神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新的趋势。

从个人的消费行为角度讲,你得知道你是无法对抗趋势的,不是说你多消费、多提倡消费,消费环境就会有所改善。

实际上只要经济结构不变,情况就永远不会有改善。

理性地说,多留点现钱在口袋里,捂紧钱包,等待复苏周期的到来,才是最优解。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对通胀产生了惯性的恐惧,觉得持有现金会慢慢变纸。

即使这样的思维方式已经产生了强大的惯性,但也会在还债周期转向完全相反的方向——人们会发现债务并不总是被稀释,收入下降的时候,债务非常恐怖,拥有更多现金,才能拥有安全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备案号:YXA1aoAgzQ4CoBM9dZRiMjMG编辑于 2022-11-04 16:31・IP 属地上海​赞同 1105​​3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