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是强大的人?

强大的人通常具有心智独特性。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前不久一个 90 后创业者的演讲闹得沸沸扬扬,在演讲中她宣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陷入了一种过时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中,而只有通过创业,特别是通过与「更强的人」交换资源的方式,才能在年纪轻轻就获得财务自由。

老实说,演讲中对年轻人现状的分析有可取之处,但是演讲者宣扬的单一价值观(「年轻人应尽早实现财务自由」)和单一的实现路径(「以与精英人群资源互换、迎合大众需求、追随商业热点为主要手段的创业」),却让人难以认同。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太容易被一波波热潮推搡着前进了,当所有人都在热议一个话题时,你很难有不参与其中的勇气,当所有人都在激动地说「互联网+」创业时,你很难不蠢蠢欲动。

在这样的热潮的推动下,我们渐渐形成了用单一的标准去提出问题,用单一的模式去分析问题,用单一的路径去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甚而至于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放弃,只跟随着「成功人士」的振臂一呼,就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了。

在急速前进的社会步伐中,我们左顾右盼,怕落于人后,我们又争先恐后,怕机会稍纵即逝。

可是这种一窝蜂、同质化的行动,真的会给我们带来想要的东西吗?

像这位作为「创业标杆」的 90 后演讲者所提出的成功路径示范真的适合大多数人吗?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

48 岁的苏格兰人苏珊・波伊尔( Susan Boyle )2009 年参加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而一举爆红,这位苏珊大妈演唱《我曾有梦》( I Dreamed a Dream )的视频在全世界的网络上竞相传播,几个月后她的专辑拿到了当年全球销量冠军。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苏珊大妈,因为你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坚持梦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妈了。

在苏珊大妈之后,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同类型歌手,没有出现诸如「玛丽大妈」「珍妮大妈」或者「托尼大叔」「迈克大叔」,苏珊大妈的成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她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爱,是因为她太独特、太反常规了,而任何对苏珊大妈的模仿都必然无法再次创造出这种独特性。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而不是那个折磨人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你也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一个每天承受巨大压力、被时间追着跑的创业者。

在生活方式上,你可以选择结婚;你也可以选择独身主义,一辈子不结婚;或者丁克,结婚但不生孩子,虽然也许我们作出这些选择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有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独立选择自己人生、不受外部影响的权利。

2015 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得主、电影《模仿游戏》的编剧格拉汉姆・摩尔( Graham Moore )在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一段激动人心的话:

当我 16 岁时我曾试图自杀,因为我觉得我很怪,很另类,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现在我站在这儿,此刻我想告诉有同样感觉的孩子,「我很古怪」「我很怪异」「我很不合群」,是的,这就是你,你就是这样的人,请保持你的古怪,你的与众不同,而且我希望当你成为下一个站在这里的人时,把这句话传递下去。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独特」的重要性。

在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独特会让你更容易被发现、被牢记,更加地不可替代。

更重要的是,独特意味着你的形象、个性、知识、经验、经历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是别人无法复制、无法模仿的,意味着你为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和价值。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蒂尔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因为每个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长期的教育,被灌输了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知识和想法,要形成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而蒂尔就是要寻找这样独特的人。

他认为,创新分两种,一种是从 0 到 1 的创新,也就是创造出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新东西,比如 iPhone 的发明就是这样;

另一种是从 1 到 N 的创新,这种创新只是水平上的进步,比如 iPhone 诞生后,其他科技公司生产了效仿它的其他类型的智能手机,虽然使智能手机更加多元化,其中有些性能也更加强大,但也只不过是把 1 复制到 100 罢了。

显然前一种创新是根本性的,对于推动人类的进步有更大的作用,蒂尔一直在致力于投资这样的能做出从 0 到 1 创新的创业公司,而能做出这种独特创造的创业者一定是那些能独处于主流思潮之外的独特的思考者和行动者。

在战略管理领域里,很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教你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

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 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 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 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 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 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 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 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

如果你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最后的结果是,你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

建筑家保罗・谢菲尔德( Paul Shepheard )说:「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无法思考。」

苏珊・桑塔格说,人类社会中两个最主要的偏见,是用性别和年龄来给人贴上标签,粗暴地认为,男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年轻人就应该如何如何,老年人就应该如何如何。

直到今天,期望个体服从针对性别和年龄的固化偏见依然是社会主流,比如人们经常会说,「一个女孩子家,要学这么多东西干吗」,会说「女人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会说「人老了嘛,遛遛狗、浇浇花就够了,折腾啥啊」。

而正是这一张张标签,把人的想法限制住,行动束缚住,让人没有勇气去想、去做与众不同的事。

网上曾有人问:「我在高中见到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他们知识面丰富、心忧天下、自我觉醒,但感觉他们在慢慢平庸,言必谈体制,言必谈世家,除此之外就是吃喝玩乐。在大学,曾经的高中牛人慢慢腐化,翘课又不看书、偏激又没有立场;出身富贵的没有意志、自控力和梦想;寒门的顶尖却不去学习应试之外的东西,知识面很窄。只有理想却没有梦想。这是在不断优秀中走向平庸吗?原因有哪些?」

我想这个问题用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就可以回答:「我是个异端,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异端,但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庸之道。」

从优秀到平庸的过程中,其实有一样东西没有变,就是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在似乎不可避免地寻求着他人对自己的认同。

高中时代,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们普遍在情绪上有一种叛逆、逃脱或者释放的倾向。

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寄望于课本外的世界,相较于其他人,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宏大的关切主题,而这些很容易帮助他们树立起优秀甚至「才子」的形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满足,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带来的焦虑。

大学时代的游戏规则全然换了一套,「心忧天下」不再是一种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行为,而大学中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突然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于是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保持之前的光辉形象,所以就干脆自我放纵、自暴自弃起来。

他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内核,一个由自我认同、自我接纳所构筑的坚强内核。

当缺少可以让内心安稳下来的独立标准时,每个人只能随波逐流。

而只有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尽量去做酷的事

我曾在微博上做了个小调查,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可以选,你更愿意做一件非常酷的事情,还是做一件可以变得非常富有的事情? 」

结果,在 29 位作答的网友中,有 18 人选择了富有,8 人回答了两者都要或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 3 人明确优先选择做酷的事,只占到了 10%,这个比例远远低于我的预期。

看看选择富有的人是怎么说的吧:

A 君:炫酷和富有都很重要,炫酷不一定能带来富有,但是富有有助于炫酷,所以先富起来。

B 君:先选富有。

有钱了我再选酷。

C 君:以前想干一件非常酷的事,后来想先富了再说吧。

D 君:非常富有,就可以做非常酷的事!!!我选富有。

E 君:最后一个选择毫无悬念……

F 君:富有就是最酷的事情了。

G 君:有钱了可以做很多很酷的事情。

H 君:必须是富有啊!

也就是说,当有两条道路摆在一个人的面前,一条带来财富,另一条仅仅是「酷」时,大多数人会选择财富。

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酷」不过是有钱的副产品,有了钱,就能买到酷,或者富有和酷是等价的。

其实他们完全不清楚「酷」的意义所在。

「财富」和「酷」是两个独立的价值系统,有钱的人可能酷,也可能不酷,酷的人可能富有,也可能贫穷,但绝不存在「有了钱就可以变酷」这样的事情。

正如一个人不会因为有了钱就自然具备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一个人也不会因为有了钱就自然具备了酷的能力。

「酷」首先是一个美学标准,它具有神秘的预言性。

比如科学家常常会认为 E=mc^2 这样的公式具有某种美感,以至于认为一个公式是否具有美感可以作为某种启示,来引导科学发现的方向。

而「酷」在人生选择中所起的作用也一样,一件在当下难以准确评估的人生事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如果它看上去是酷的,那么它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某种你还未能预料的意义。

同时,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去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这些酷事,并非专指那些可以向他人「炫酷」的事,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留意它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就能挖掘出超出平常的意义,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件酷事。

日本哲学家高桥哲哉说「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类似地,选择做酷的事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生活。

读一本时下流行的小说,并不是一件酷事,但如果你能把这部小说的寓意做出一番别具一格的解读并写成文章,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顿饭,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能创造性地把中西餐的做法融汇在一起,发明几道新式菜肴,就成了一件酷事;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不仅能把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个卡车司机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有一位名叫孔龙震的卡车司机,却酷得不行,他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作画,把自己独特的职业感悟和对美的理解融进了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作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酷」的反面不是「不酷」,不酷只是生活的常态。

「酷」的反面是「无味」,「无味」就是重复无价值或价值被掏空的事物,如现在在晚会上表演《小苹果》 就是典型的「无味」。

最后,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本篇选自《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

请点击下方书籍卡片,继续阅读全本精彩内容。备案号:YXA1NE49rYmhYekyrgnsNAjk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