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没人想得到,一个放牛娃能荡平天下。
其实,生逢乱世,朱元璋的能力,不在于是不是文化人,而在于远超常人的判断力。
至正十二年,成吉思汗的弓刀日渐锈蚀,黄金家族的后裔也在弦歌醇酒之中变得奢靡无度。
于是上行下效,民间地主乡绅盘剥,贪官污吏横行。
遂有江山残破,生民倒悬。
这八个字落在真切的个体身上,那就是一个无饭可吃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母亲饿死病死,耳边却响起地主乡绅不间断的谩骂与催促。
地主家叫他快去放牛。
放牛娃看着手里的鞭子,忽然觉得眼前的牛都比他爹娘金贵,他咬牙着,心想这天下不该是这样。
可是天下从来不会在意一个放牛娃的想法。
义兵四起,领头的依然是地主乡绅、盐商豪强或者白莲教主。
而放牛娃遇到这等乱世,只能去当和尚避祸,和尚庙里也没人布施了,他就只剩一个破碗四处行乞。
·1
凤阳,皇觉寺。
师兄常对重八和尚说,既然入了佛门,六根清净,凡事不可看得太重,更不能嗔怒。
重八找了根棍子拎着,漠然不语。
师兄瞅瞅棍子,又望望西风,想了想地上的小石头亲切摩擦自己脸颊的美妙感受,当机立断地怂了,他哭丧脸道:「重八啊,你那信真不是我动的!」
重八和尚说,那是谁呢?
师兄一摊手,说驿站里那么多人,我哪知道是谁啊?
重八和尚叹出口气,随手把棍子一丢,直接回屋收拾行李了。
师兄蹑手蹑脚追着问,说师弟你要走?那封信写了什么你说走就走?
其实朱重八本来也没想走。
那封信是他儿时好友汤和寄来的,汤和如今乃是红巾军千户,叫他过去投军,也好有个照应。
只不过反元是件大事,朱重八还须考虑。
直到朱重八发现这封信好像被人动过。
那不是师兄,别人自然不可信的,这会儿不走,难道还等人告发?
屋外晚雪初晴,阳光正好,师兄探头探脑地说:「师弟啊,你要不等几天,皇觉寺好不容易这两年有了收成,你出去怎么活啊?」
朱重八没理他,翻出几件衣服、几张饼子,深深看了一眼禅房,然后回身冲师兄施了一礼。
师兄眨眨眼,自家这师弟向来一股子江湖豪气,这会儿宝相庄严,果然是出了大事。
朱重八道:「今日出了皇觉寺,师弟便不是和尚了,只盼咱能杀出个朗朗乾坤,叫师兄弟们再也不挨饿。」
师兄悚然动容,隐约猜出了那封信的内容。
于是师兄回了一礼:「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师弟且去,贫僧会为施主诵经祈福。」
踏着晚冬的西风,朱重八就这样结束了乞讨和尚的生涯,去往红巾军的路上,朱重八无数次想起儿时的冷、少年的饿、乡绅的冷眼、地主的责骂。
朱重八忽然觉得从军也不错。
是时候给这些人改改习性了。
朱重八大步迈开了,朱重八抵达濠州了,朱重八见到红巾军了!
朱重八被当场抓获,双手反剪,绑成麻花。
朱重八:???
濠州城上飞过几只乌鸦,朱重八不服,朱重八扭来扭去:【我犯什么事了你们抓我,你们凭什么抓我啊?」
那几个守城门的红巾军义正严词,指着朱重八脑袋道:「头发这么短,还说不是恶元细作!」
朱重八:???
朱重八嗔了:「放屁,老子之前是和尚,头发能不短吗?」
那几个红巾军不听,仍旧绑紧了朱重八,一路把他押进军营。朱重八已经放弃挣扎了,红巾军也不是什么善类,自己又是个濠州城的生面孔,对待细作这种事向来是有杀错无放过,鬼知道汤和这会儿在不在军中,在军中又能不能给自己说上话。
一路上朱重八都在想对策。
当几个士卒把他丢到郭子兴郭大帅帐前的时候,朱重八终于想出了主意。
郭子兴瞅着他:「谁派你来的?」
朱重八跪在地上,腰板却挺得笔直,侃侃而谈,说自己是皇觉寺的和尚,是汤和的旧识,这些年云游化缘,知道鹿邑的百姓良心多,合肥的官吏仗势狂。总之是讲得一个栩栩如生,突出了自己这个身份所能感受到的冷暖。
郭子兴的脸色肉眼可见的温和起来。
但朱重八要的不仅是洗清自己的嫌疑,既然机缘巧合见到了大帅,朱重八当然想给大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朱重八说完讨饭的这一遭,又补了一句。
他说,重八走遍淮西名都大邑,山川地理牢记心中,大帅但有吩咐,咱一定奋不顾身,什么路都能给大帅蹚出来!
郭子兴盯着他,似笑非笑:「你一个讨饭的和尚,还有心思记山川地理?」
朱重八心底一沉,脸上却不慌,他沉声道:「咱读书少,走得路却多,哪里都能见到欺负汉人的事。咱心里就琢磨了,从前寸寸山河都是咱的,咱迟早要把这些地方都夺回来,叫这些大老爷再不能欺负咱!」
这番话说完,郭子兴又盯了朱重八片刻,朱重八鼓足了勇气跟他对视,片刻之后郭子兴哈哈大笑:「你小子看着粗豪,倒还有股机灵劲儿。」
郭子兴冲身边人指指朱重八,便有人去松他的绳子,郭子兴笑道:「留在我身边做个亲兵,如何啊?」
朱重八眼前一亮,大声道:「愿为大帅效死!」
叩首的一瞬间,朱重八浑身放松,这才冒出一头的汗来。
·2
濠州城里见到汤和的时候,朱重八狠狠宰了他一顿酒肉。
汤和很无奈:「我能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运气这么差啊。」
汤和又笑呵呵地说:「八哥,这也算因祸得福了,我虽然是千户,但你身为大帅亲兵,说不得还是你来照顾我。」
朱重八也喝了不少,他拍拍汤和的肩膀:「放心吧,你知道我素来认真。」
汤和这就了然了。
朱重八从小就认真,放牛认真,办事认真,他大字不识,当和尚都能去读佛经,如今认定了要从军反元,再造江山,他也一定会认真起来。
而天下事最怕的就是认真。
几个月后,朱重八身先士卒,冲阵破敌,虽不是什么将领,却每每能在军中出现纷争时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郭子兴家有个养女,也跟着大军过了不少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人。
投红巾军的要么是无路可走的百姓,要么是郁郁不得志的秀才,这些人要么当一天反贼抡一天刀,要么汲汲于撺掇自己大帅争权夺利。
朱重八没有争权夺利,也没有身不关己。
很多年后马姑娘才知道,固然天下事都可以用关你屁事或者关我屁事排解,但真正的勇者还是会把天下事当成自己的事。
朱重八心里有个天下。
马姑娘有时跟朱重八喝酒闲聊,聊多了就喜欢看他,马姑娘谈自己的女儿身,谈这个天下和世道,兴致上来,还会论世间英雄。
朱重八多半沉默着,间或说一两句。
老马瞅着他,说:「我看世间英雄,没有比过你的。」
朱重八罕见地笑起来,他说:「你才见过多少人呐?」
老马说:「可就是没有比过你的。」
朱重八扬眉,借着酒意笑起来,说:「你非要这么讲,我当然也没有法子反对。」
老马哈哈大笑,笑声在夜空里传出好远好远。
那几个月里,郭子兴时不时就能听到朱重八的名字,一半是公事,凡是派朱重八领兵攻伐的地方,就没有不赢的,另一半便是来源于马姑娘。
郭子兴瞅着自己养女促狭地笑:「怎么着,你看上他了?」
马姑娘脸有点红,但还是贼坦然地点了点头。
郭子兴捋须大笑:「好,那我就成全我的好女儿!」
自此之后,军中称朱重八为朱公子,重八也更名为元璋。
诛杀暴元之美玉。
只不过比起暴元,朱元璋眼前的困境更为致命,红巾军里有四五个大帅,其中有个叫孙德崖的与郭子兴交恶,两人时不时互怼。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孙德崖是真敢撕破脸动手,而且动手的方式是如此简单粗暴,直接趁郭子兴外出的时候精兵突袭。
而且还真成功了!
朱元璋一脸懵逼,他在淮北刚打了胜仗,正处理后续呢,就见到岳父的亲兵浑身是伤地跑过来,说大帅被孙德崖那狗东西绑走啦!
朱元璋:……
朱元璋闪过个念头:孙德崖是疯了吗,他不怕两方火并,被其他大帅捡了桃子?
但他已来不及多做考虑了,既然孙德崖如此简单粗暴,那就很可能没脑子到底,直接砍死郭子兴泄愤。
此刻整军杀回去,一是必定拖慢脚程,二是容易打草惊蛇。
朱元璋当机立断,几骑夺门而出,直奔濠州城。
濠州城也有兵马,他要去濠州借兵!
西风猎猎,麾下兄弟的征衣也吃饱了风,他们路上就在喊:「大哥,凭咱们几个,能冲进孙家救大帅吗?」
还有兄弟说:「就是去搬救兵,那群大帅面和心不和,咱们能找谁啊?」
朱元璋沉着脸:「都闭嘴,跟我走!」
朱元璋知道自家兄弟说得不错,仅凭关系好坏,是没有大帅愿意救郭子兴的。郭子兴真被孙德崖杀了,他们凭自己与郭子兴的交情,或许还能趁机吞并更多的军队。
何乐而不为?
可朱元璋仍旧没放弃,入城之后就直奔军营。
他还是去找了跟郭大帅亲近的将军,这种亲近虽未必可信,但既然亲近郭大帅,那此前就一定与孙德崖交恶过。
来不及等通报,朱元璋排众直入,兄弟们挡住匆匆而来的兵马,帐外一地黄尘,朱元璋就在大帐门前扬声大喊:「将军危矣!孙德崖今日能绑郭帅,来日绑不得将军吗?」
这话引得那将军悚然而惊,忙出帐问具体情况,问清后越发觉得朱元璋刚才所言非虚,自己麾下的儿郎是什么德性他也清楚,孙德崖只要花钱,必有出卖的叛徒。
这大帅咬牙切齿,当即同意借兵,随朱元璋一道去孙家救人。
那天,朱元璋披甲上马,提刀执盾,当先冲到孙家,孙德崖的人还装作无事发生,反过来质问他们大军所向,意欲如何。
朱元璋冷着脸,不发一言,猛地出刀斩了叫嚣的孙德崖亲兵。
接着一声令下,大军压上,两拨人马迅速交手,朱元璋提盾冲在最前面,顶着孙德崖军的刀枪冲到孙家屋前。
他深吸口气,重甲厚盾合身撞过去,破开孙家大门,见到了满身伤痕,戴枷狼狈的郭子兴。
郭子兴脸上全是灰尘,此刻见到朱元璋,忍不住两行浊泪滚滚而下。
朱元璋怒气上涌,回头大喝道:「郭帅在此,杀贼立功!」
这声大喝下去,敌我双方的气势顿时此消彼长,朱元璋冲到郭子兴身旁,砍掉枷锁,背起郭子兴又冲出了孙家。
郭子兴趴在朱元璋背上,抓得紧紧得:「幸好有你,幸好有你啊元璋……」
刀光剑影里,朱元璋咧嘴一笑:「大帅平安就好。」
只是那会儿的朱元璋还没想到,自己见了郭子兴如此狼狈的一面,固然刚脱困时郭子兴可以涕泪横流,感恩戴德,可时日一长,郭子兴见到朱元璋,恐怕就会想起这一幕。
这是郭子兴这么多年,最不堪的一幕。
他心中岂能释怀?
·3
濠州城里的几位大帅,终究是没火并。
因为元军又一次围城进攻了。
这次领兵的是元朝水利名臣贾鲁,自古治河者都贼清楚山川地理,因势利导,用在兵法上也能产生奇效。
贾鲁按部就班围城,硬是要把这伙起义军困死在城中。
几位大帅已经有人想过突围,反正天下这么乱,只要手底下还能有几百几千人,就可以迅速抢壮丁,再拉出一波人马。
到时候,大帅还是大帅,还可以锦衣玉食。
朱元璋不走,朱元璋还力谏郭子兴:「贾鲁垂垂老矣,元廷如此腐败,哪有他一点点围城的功夫,只要打下去,退的一定是他!」
郭子兴笑着点头,眼里却丝毫没有笑意。
那年在郭子兴与朱元璋的死守之下,贾鲁果然没有看到剿匪成功的那天,病逝军中,元军四散而去。
朱元璋却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封赏。
反而被郭子兴关了起来。
要不是马姑娘怀里揣着热饼偷偷给朱元璋送饭,几乎要饿死在小黑屋里。
马姑娘说这是我爹受了他那几个亲儿子的蛊惑,我会去找我干娘,一定把你救出来。
朱元璋啃着饼,瞅马姑娘的胸口,说你烫伤了啊。
马姑娘嗨了一声:「多大事啊,你好好吃,我改天再来给你带。」
朱元璋点点头,心里已经把郭子兴这俩儿子杀了一万遍。
当然朱元璋心里也明白,这是郭子兴忌惮他的眼光与骁勇,或许还有自己见到了那日他的狼狈不堪,他实在很想让自己消失。
朱元璋啃着饼,嘴角的冷笑越发浓了。
就濠州城里这群人,作威作福是常态,烧杀抢掠是专长,论起心胸狭隘,郭子兴也未必比孙德崖好多少。
只是手段更合理罢了。
吃完饼子,朱元璋透过窗户望向濠州城,这里的百姓还是躲着兵走,人们脸上带着朱元璋儿时见到的瑟缩的面孔。
他心底的火冒出来。
他开始想:天下事如此,为什么没人收拾?
「既然没人收拾,那就我来收拾。」
几天之后,在马姑娘与岳母的求情之下,朱元璋还是被放了出来。朱元璋被放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郭子兴面前,要为郭子兴分忧,为他招兵买马,要离开濠州,去往故乡。
郭子兴大笑同意了。
这天起,朱元璋回望乱哄哄的濠州城,终于放弃依附别人,开始积蓄自己的力量。
也就是这次回乡募兵,朱元璋儿时的弟兄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纷纷响应,拉出七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去了濠州城,官升镇抚。
只是回濠州之后,朱元璋才发现自己还是高估这群大帅了,濠州的情况比他想的更糟。
元军的退去让这一个个大帅都飘了,自封王爵,暴虐横行,军粮随便在百姓田里拿,劫掠妇女更是寻常事。
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半年,城里的几位大帅一个动弹的都没有。
既没有严肃军纪,把濠州打造成立足之基的意思,也没有满足了士卒宣泄的欲望,进一步出兵征伐的打算。
朱元璋问徐达跟汤和:「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呢?」
汤和嘿嘿一笑:「能想什么,眼前这么大的富贵,能享受一日便是一日了。」
徐达倒是没笑,他认真看着朱元璋:「大哥其实你才是不正常的那个,我们贫苦人家出身,连块肉都没吃过多少,如今锦衣玉食,难道还不够吗?陈胜吴广那样的人,打出名望之后还是一样嫌弃旧时友人,还是沉迷权势富贵,你凭什么不沉迷呢?」
汤和说:「这也是为啥濠州城里的读书人,看不起我们这种大头兵,我们这种出身,能揭竿而起就算是有胆魄的,混到最好也不过是被一时富贵迷了眼,葬送性命。」
朱元璋喝着酒,吃着肉,越发觉得这些都不香了。
朱元璋把酒碗一砸:「咱当兵总要有个说法,这算个什么说法?」
徐达道:「你要给天下一个什么说法?」
朱元璋顿了顿,摇头道:「咱也不清楚,咱也觉得咱儿子闺女得过得好些,但天底下的百姓总不能这么惨吧?得叫人种地,叫人不怕兄弟们,叫那些欺负人的狗东西从上到下全都一一处死,才算有点说法!」
这顿酒喝到最后,朱元璋霍然起身,瞅着两个发小:「走走走,别他娘待在濠州城了,这群人不足与谋,咱去自己找基业!」
汤和哈地一笑:「大哥,我等你这句话多时了!」
几日之后,朱元璋把麾下兵马交由郭子兴,只带了徐达汤和在内的二十四人,外加一点亲兵家眷,离城而去,去杀自己的天下。
摆脱了红巾军桎梏的朱元璋,正式启动了他开挂般军事实力。
·4
其实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远超常人的判断力。
离开濠州城之后,徐达汤和等人无头苍蝇般眺望远方,自家就这么点人,无论是攻城略地还是占山为王,显然都不现实。
那能去哪呢?
朱元璋骑在马上,扬鞭斜指,笑着说:「汤和这小子荣升千户,就是因为打定远的时候冲锋陷阵拔了头筹,那地方气运好,我们就去定远。」
汤和:???
后来朱元璋跟他们解释:定远毕竟是郭子兴的发家之所,附近的势力多少对红巾军敌意不大,只要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威逼利诱,自然能招降兵马。
汤和跟徐达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怎么说呢,这计划成功率是很高,定远周边的两股势力都被朱元璋如此招降。
「但这样招降来的人没用啊。」
闲来无事的时候,汤和也会来找徐达吐槽,说这些人还是跟着他们从前的头目,完全不听大哥的,咱就二十四个人,只能靠名声暂且镇住他们啊。
徐达不动声色:「我觉得,你能想到的,八哥一定也想到了。」
汤和:……
汤和遥遥瞅了眼远处眺望山川的朱元璋,撇撇嘴,埋头去训练新招降的民兵了。
关于如何让士卒归心,将虚假的大旗转化成真正的实力这件事,朱元璋早有计划,而这计划说起来特别简单。
只要能领着这些山间民兵,以少胜多,以弱击强,大败元军,这些士卒当然会把朱元璋当神来看。
是不是格外简单?
简单到汤和怀疑人生。
就连徐达这么稳重的,听说朱元璋要主动去找元军作战,都忍不住有些呆滞。
朱元璋还在侃侃而谈,他说附近真有一伙元军,当初贾鲁围困濠州的时候,定远本地乡绅组建兵马,一起来凑热闹,混了些官当。暴元派了个姓张的知院过去盯着,姓张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除了勒索金银,醇酒美人,别的一概不管。所以贾鲁一死,元军四散逃亡,这位张知院和领兵的定远乡绅,就跑到了附近山里。
汤和道:「所以他们到底多少人?」
朱元璋想了想:「两三万是有吧。」
汤和几乎要跳起来:「我们才四千人,去冲五倍之敌,输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徐达沉声道:「这么多人,我们反而未必会输。」
朱元璋一拍桌案,扬声道:「岂止未必,我军必能一战而胜!乡绅拉起的兵马,沉迷享乐的监军,这两三万从头到尾只在濠州城下转了几圈,他们知道什么是血与火吗?他们一旦心生恐惧,四散而逃,乡绅跟监军能控制这么多人吗?咱二十四人,控制四千人,比他们容易的多,以三寸尖刀刺巴掌大的豆腐,岂能不胜?」
这么分析一通,当然很有道理,只是如此简单的人数差距,还是太容易导致意外。
朱元璋只是笑,他说:「做大事,哪有一点意外不出的?」
能有这样的胜算,便该出手了。
这伙元军扎营在横涧山,当夜朱元璋径直带人奇袭,四面放火,一时元军大营骚动,张知院匆匆忙忙上马跑路,本地乡绅大声呼喝,竟一时止不住三万人溃散的趋势。
此前汤和一直在跟元军作战,从没想过能有两三万人这么好打。
汤和想,八哥也没打过啊,他怎么就敢呢?
朱元璋不仅敢,还领兵冲得飞快,他在甫一交战,元军的反应速度中已经料定,这一战必定是自己大获全胜!
而大获全胜,他就要更多的战利品。
朱元璋带着四千人冲入横涧山,帮元军制住了溃散的军队,大喊着降者不杀,零零散散数千上万人跪在了山中。
次日,那逃走的乡绅收拢败军,还想再战,一抬头发现对面阵里站着自己亲叔叔。
朱元璋已连夜从降兵口中审出了领兵乡绅的身份,亲自跑去定远城,把这乡绅的亲戚给请了出来。
那乡绅长叹一声,丢了刀,把收拢起的败军再次拱手送上。
一夜过去,朱元璋麾下便多出两万余人,而招降的四千人也纷纷望着他,目中充满狂热。
朱元璋笑了笑,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5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朱元璋都会跟袍泽说自己南略定远,最重要的不是收获了这近三万兵马,而是见到了李善长。
老李也是定远人,但他是个读书人,读了许多法家之书,成了定远小吏。
这位小吏来见朱元璋的时候侃侃而谈,朱元璋虽没有纳头便拜,但也狠狠拍了几次桌子。
李善长说:「陈胜吴广我见得多了,可封咸阳珠宝,还军灞上的汉高祖,我只在您身上见过影子,如今天下大乱,只要朱将军能像汉高祖一样约法三章,与民休息,天下就没人能跟朱将军争民心,朱将军自然也能跟汉高祖一样得天下。」
朱元璋原本还想客气客气,说几句自己乃红巾军部将,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只是他望着李善长的眼睛,停了片刻,忽然笑起来,他冲李善长施了一礼,恳切道:「愿先生助我,荡平贼寇,驱逐胡虏,伸大义于天下。」
李善长也笑起来,给朱元璋还了一礼,从此为他处理军需钱粮。
随后就是朱元璋潜心练兵数月,携两万兵马攻破滁州,那些年因为饥荒四处逃窜的家人听闻消息,一一赶来投奔,老朱望着他们,又想起自己当乞丐的时光。
这年朱元璋二十六岁,回首往事如梦。
只是攻破滁州不久之后,朱元璋极力摆脱的阴影又罩了过来。
他的老岳父,郭子兴郭大帅,没斗过更加暴虐的几个大帅,被排挤至滁州。这就让朱元璋的身份尴尬起来,他当初招降定远山寨,打的就是郭子兴的旗号,按理说也算郭子兴麾下。但他后面一仗仗打出来,练出来的兵马,也要一并交给郭子兴吗?
汤和听着都觉得心疼。
徐达已经准备好跟郭子兴的人马开战。
而朱元璋只短暂地考虑了片刻,就真的把兵权交回给郭子兴了。
这不只是汤和与徐达,郭子兴自己都懵了,他寻思自家女婿这么实诚吗,我当初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了?
而同样不止是郭子兴,郭子兴带来的兵马,上上下下,很快也全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于是忠义无双朱元璋的名号,一时响彻义军。
朱元璋仍旧沿着此前的计划,从郭子兴手下请兵攻和州,继续开疆拓土,似乎完全不在意会不会替他人做嫁衣。
汤和还不太明白,过来找他,朱元璋只是搂着他的肩:「前一个忠义无双的关二爷,已经上天当神仙了,现在咱是那个忠义无双的,你说咱能不能当神仙?」
汤和说:「这有关系吗?郭子兴真要跟你斗,八哥你是能施法还是怎样?」
朱元璋笑得讳莫如深,他摆摆手:「咱都能当神仙了,还斗不过郭老帅吗?」
汤和有点懵,新来的常遇春也有点懵。
常遇春原本也是揭竿而起的好汉,只是这位好汉跟的大哥除了打家劫舍,实在没什么大的抱负前途。常遇春在和州附近瞅了瞅朱元璋带兵,立刻被那严肃的军纪、齐整的军容给吸引,恨不能长呼大丈夫当如是。
于是毛遂自荐,匆匆跑来。
常遇春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武功高手,刚来就碰见这种政治斗争。
他挠挠头:「反正朱将军说打谁,说打哪,常遇春第一个上就是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
月落日升,时移日逝,濠州城这些没气象的大帅当然越混越惨,孙德崖作战失利,也来这里暂驻。郭子兴打红了眼,他被孙德崖排挤至此,焉能放过报仇的机会?
两军相遇,郭子兴奋不顾身,军心大震,当场擒下孙德崖。
只是孙德崖的部下也有能人,他知道打下这里的人并非郭子兴,而是朱元璋,当即率后营撤入城中,搜捕朱元璋。
那会儿城中乱丛丛都是兵马,巷战一打起来就难免分兵,朱元璋跟麾下弟兄兵分三路,遏制战火在城中蔓延。
就在此时,孙德崖的部下撞见了朱元璋。
清理完街巷乱兵的徐达等人汇聚到一起,左等右等见不到朱元璋,几人对视一眼,忽然发现事情不太对。
几人各带士卒,拍马去探消息,这消息也很好探,几人重逢时立刻就明白了状况。
朱元璋被孙德崖的人抓了,要么是留着换孙德崖,要么是等着一起撕票。
汤和深吸口气:「怎么办?」
常遇春擦着刀上的血:「要不就直接冲,反正没人能拦住我。」
徐达越是碰见大事,他越镇定,此刻还能闭上眼细想须臾,随即才道:「郭子兴的心思不好猜,也不敢猜,得逼他把孙德崖给我们。之后我去替八哥,不能让八哥一直在他们手里,不还八哥,他们就没资格谈换孙德崖。」
汤和眼神闪烁:「那如何逼郭子兴?」
「先找人,人多就能逼。」
而直到这时汤和才隐约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忠义无双朱元璋的名号在下层士卒里极其好使,当听到是朱元璋被擒,即使是去找郭大帅要求交换人质,也多的是人响应。
「咱都能当神仙,还斗不过郭老帅吗?」
汤和若有所悟。
当战事稍停,郭子兴拎着孙德崖回衙,还没等他坐回去,就见到门口左中右站着三名血淋淋的大汉,两名大汉身后是三队密密麻麻的士卒。
宛如扑面而来的一片血海。
郭子兴屏住呼吸,下意识退了两步,他认出了这三人,赫然是汤和徐达常遇春,他皱眉道:「吾婿何在?」
汤和沉声道:「被孙德崖的人抓了!」
这声还没落地,徐达立刻接道:「末将愿替朱将军做俘虏,真要交换俘虏,就孙德崖一条狗命,若是郭大帅不愿换,天下可无徐某,不可无朱将军!」
这两人说完,常遇春直接往前踏了一步。
这些年一路走来,滁州是朱元璋攻下的,溃兵是朱元璋操练的,和州也是徐达跟朱元璋打进来的,此刻常遇春他前踏一步,三军同时前踏一步。
郭子兴眯起眼,笑着把孙德崖往地上一摔:「好,好,那就请徐将军替吾婿吧。」
丢下这句话,郭子兴转身就走。
随着郭子兴身子一起转过去的,似乎还有他的脸,他的神情刹那间冷漠下来,他脑海中回想着刚才那一幕,想朱元璋的威望未免太高了些……可他又能将朱元璋如何呢?
那天汤和扣住孙德崖,徐达龙行虎步,去往城外交涉,愿以身替朱元璋。
当城外风声猎猎,朱元璋低眉垂目,耳边尽是孙德崖军嘈杂的喊声时,他骤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辕门外叫他。
朱元璋豁然抬头,目光穿过汹涌的人海,落在徐达身上。
徐达遥遥看着他,还笑了一笑。
这一日徐达成功换了朱元璋,孙德崖回营之后连夜逃走,几人又把徐达捞出来,一群人彼此对视,放声大笑。
郭子兴站在角落,望着这些二十多岁的笑容,忽然叹了口气。
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
几个月后,本就常年征战,伤病交加的郭子兴病逝,由其子暂领他的兵马。
而他儿子又是个不学无术的,天天就知道排挤朱元璋,有功自己抢,有锅给属下背,几年后,就很正常地死在乱军之中。
自此朱元璋麾下儿郎万众一心,再没第二个主上。
·6
其实滁州也好,和州也罢,并不是什么可以安心种田的好地方。
那些把兵权放给郭子兴的日子里,朱元璋得了空,没少跟李善长探讨,两人齐刷刷盯着金陵城,对江南鱼米之乡可谓是十分向往。
只是每次聊完,李善长都会叹息:「可惜将军有意,麾下儿郎却故土难离。」
朱元璋想了想:「没事,我会带他们打回来的。」
和州的粮食越发吃紧了,元军还来大举围攻过,一群乡绅地主还想为元军出力,去断朱元璋的粮道,被朱元璋看出端倪,提前出手,纵兵击破,顺势把溃兵赶向元军,这才破了元军围城,将元军都赶过了长江。
人们都在庆功,只有朱元璋想着和州府库里的军粮,怎么都咽不下肉。
他想:必须要渡江了。
可惜没有战船。
此前巢湖倒是有几支红巾军归降,他们是有战船,但元军看守得严,人能过来,船却没法子通行。
朱元璋愁了几个月的功法,忽然天降大雨。
朱元璋扬声大笑:「天助我也!」
遂亲自出战,借水涨之势把巢湖的战船弄了回来,顺手还把想阻拦的元军打得大败。
有了船,剩下的就是乘风破浪。
甚至有属下提议,可以直接杀向集庆(南京),朱元璋大手一挥:「要破集庆,必破采石,而采石乃是重镇,牛渚前临大江,元军难设防线,破采石可从牛渚开始!」
朱元璋开挂般的战略眼光,从这一刻凸显出来。
那年常遇春身先士卒,嗷嗷乘船跨江,如世间最锋利的刀,一刀砍断元军防线,拿下牛渚。当败兵涌到重镇采石,常遇春刀上的血气也追过来,冒着箭雨如入无人之地,采石顿时跟着溃散。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用常遇春当先锋。
朱元璋能想到自己渡江作战,以有备战无备,当能取得胜利,可他也没想到胜得这么快。
这常遇春也过于生猛了!
采石这地方的粮食就已经很不少了,攻破采石之后,不少士卒径直去搬了粮饷准备运回滁州和州,只是他们到了江边,却一时怔在那里。
江面上东风阵阵,掀起一层层的涟漪,之前渡江作战时那么多船,忽然就不见啦!
有的士卒眼尖,伸手一指:「说在那呢!在那!全顺流飘走了!」
「诸君,太平城近在眼前,咱取了太平一样能落脚。」朱元璋的声音响起在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