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全能青年成长攻略:10 个方法论助你摆脱迷茫》

主动讨好背后,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和过度苛求。

我不够好,所以需要依靠别人来满足我。有任何不愉快或者失误,把过错都归咎到自己身上,过度放大自己的缺陷面,陷入自我否定中。

停下对他人的迎合和自己的苛求,你才是自己人生的 C 位。真实地展现自我,首先爱自己,才能够爱别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话: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如何减少精神内耗?

首先,澄清一点:内向 ≠ 精神内耗严重。

一、内向的人真的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吗?

如果将内向和外向的人比作两种不同的修仙者。

  • 内向的人就是那种只需要找个山洞隐居,闭关打坐,靠自己的悟性修炼成仙。
  • 外向的人就是需要下山历练,和不同的门派切磋、交流,靠尘世经验磨炼成仙。

内向其实是指向自身内在世界汲取能量。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先认识一个「开心分子」——多巴胺,它存在与我们的大脑中,负责生产快乐和兴奋。

我们常有一个观念: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快乐。其实不是的!

内向的人,大脑中的多巴胺的分泌远多于外向的人,因为自身分泌的「快乐元素」已经足够多了,所以内向的人群并不需要通过寻求外界刺激而获得快乐,过多的社交反而会打扰到他们内心的安宁。

而外向的人因为多巴胺的分泌不足,需要和外部世界广泛社交,汲取更多外部的快乐能量。

性格内向外向与快不快乐无关,它们的区别集中体现在社交兴趣上。

如果把一个外向和内向的人分别关在家里待上一周:

  • 内向的人可能听歌、看书、写字,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 外向的人可能会先刷手机,然后开始在房间里坐立不安,最后忍不住敲门「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相反的,如果把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分别放进热闹的社交场景中:

  • 外向的人就像鱼儿在快乐的海洋里畅游 ~
  • 内向的人则多少有点「我在哪里,这里不属于我,出口在哪……」的郁闷感。

所以,内向的人不是不快乐,只是快乐的来源不同。

而且,内向和外向只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状态,没有完全内向的人,也没有完全外向的人,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流动的。

内向的人只要能保持内心平和,内向也没什么不好的,甚至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思维缜密、承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等等。

觉得我说得对,不妨点个赞,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收到别人的认可,真的会很快乐 ~而且大方认可别人的人都很善良,生活中一定是好运不断 ~

每次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提问:

  • 内向的人真的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吗?
  •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 如何改变看起来木讷、不会说话、老实、性格内向的自己呢?
  • ……

心里就会「咯噔」一下,我们内向的人哪有那么的负面的情绪呀……┭┮﹏┭┮

二、精神内耗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会带来什么危害?

关于精神内耗,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没有向外的产出,主观上的心理消耗导致身心疲惫。从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来看,就是卡死在信息理解和加工环节——胡思乱想。

如果把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比做下厨做一个菜

一般人会是这样的:

  1. 我要自己做饭吃 —— 接收信息
  2. 嗯,红烧鱼还不错 —— 理解信息
  3. 对照菜谱,买齐材料 —— 加工信息
  4. 下锅翻炒 —— 做出行动
  5. 完成了,好好吃!—— 得到反馈

而精神内耗的人会是这样的:

首先,产生一个要自己做饭吃的想法。

然后开始构想:

  • 要做什么菜?,红烧鱼?白切鸡?炒鸡蛋?……不行不行,还是做这个吧……
  • 去哪里买菜?,楼下超市?市场?哎,这里买新不新鲜呀,哎,那里是不是太贵了?
  • 买什么菜?鸡蛋吗?哪一种呀?吃什么青菜?都不对,我一定要选个最好吃的……
  • 怎么做啊?太麻烦了,我不会啊,不好吃怎么办?
  • ……
  • 我的天哪,太累了,我做不到,还是放弃吧,先休息一下。

Game over……

是不是说中了,点个赞,我就关掉摄像头 ~

精神内耗严重的人,通常会在理解和加工信息的环节,想太多,要求太高,然后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做不到,从而导致行为难产。

而且,在内耗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隐形的疲惫。

比如说:

  • 没进行脑力工作,也没有体力劳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也会感觉紧张、焦虑。
  •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忍不住去想,终于想好了,却没有心力去行动,太累了想休息。
  • 和人说话时,对方一点点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会自己在心里琢磨很久,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对事情的想法。
  • 不能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一点点疑问,在你心里就放大很多倍,感觉羞愧,自我怀疑。
  • 这些焦虑、猜疑、自我怀疑都是对心理的消耗和磨损,让你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事,在低能量的状态里打转。
  •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一块电池,平常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而内耗会让你在什么都不做的状态下,持续地往下掉能量。

精神内耗所带来的的危害,和一个心理学的新词「languishing」症状基本一致。

这种症状非常常见,每个成年人或多或少都陷入过这样的状态,但是又极易被人们忽视,是身心健康的「隐秘杀手」。

从心理上来说:

  • 轻则让你感到持续性的不安、低落,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2 倍不止。
  • 重则像一颗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情绪炸弹」,慢慢积聚到一定程度就爆发,让人陷入崩溃、稍不注意还可能导致重度抑郁。

从身体上来说:

  •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精神内耗长期存在,会引发多种常见的身心疾病。一些失眠、头疼、没胃口、经常做噩梦的反应,也都与精神内耗有很大关系。

三、造成精神内耗的根源是什么?内耗者有哪些性格特征?

精神内耗的原因很复杂,性格因素、遇到变故、身体变化等等原因都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内耗,而所有的原因中,最最最根源的是性格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 4 点:

(*如果内耗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建议你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1. 完美主义倾向,轻微强迫症

  • 已经定下来的事情, 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没有问题才放心。
  • 看到一样东西,总觉得是有瑕疵的,会左思右想找出问题。
  • 一个新出来的想法,会设想这个想法因为很多因素不成立,而迟迟不行动。

如果有以上的表现,说明你是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

你会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难以忍受差错的出现,如果达不到预期会一直纠结,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有一些轻微的强迫症。

  • 比如,走出门几分钟后老是担心门是不是没关好,再远也要跑回去检查,桌面上的东西一定要固定位置摆整齐,反复清点有没有遗漏的小物件等等。

完美主义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会因为达到高要求而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而达不到的时候,会造成心理上的耗损,导致心累。

2. 不自信,畏手畏脚

  • 接到领导指派的新任务,总担心做不好,低估自己的能力。
  • 开会讨论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说错话。
  • 恋爱中,总是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其实你哪也不差,就是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祟,让你患得患失。
  • 虽然考研初试成绩挺高的,但复试之后不敢联系特别有名的老师,担心对方不接收自己。
  • 从小到大,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个没什么想法、能力一般、普普通通的印象。

不自信的人,会经常压抑自己的诉求,做事情畏手畏脚,但是又很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种冲突就像两个小人在心里打架,让人心力交瘁。

不自信的人还有一个比较难受的行为是,忍不住和别人比较,习惯性地贬低自己,越比较越自卑,慢慢地总担心别人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听到一点负面的评价就牵动自己敏感的神经,「都是我不对」,「都怪我事情没做好」,造成严重的精神内耗。

3. 压力大,不懂怎么缓解压力

最近,去参加了同学会,发现大家都处在一个高压力、低欲望的状态。

工作经常要加班,下班之后只想休息,平时周末就是待在家里玩游戏、睡觉,也不想恋爱,感觉很累。

我闺蜜最近被父母各种催婚,整天给她张罗相亲局,让她压力巨大,见了好多个相亲对象,但是一谈到房子、车子的事情,大家就有点谈不下去了。

现在年轻人压力真的挺大的,如果不懂得释放压力,就会不停地向内吸收压力,这是各种造成精神内耗的原因中最危险的一种。

我身边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个同学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把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揽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尊心比较强,也不和别人说,没有及时疏导情绪,最后得了抑郁症。

压力大还不会缓解对心理健康简直是十级伤害,一招致命。

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4. 高敏感、想太多,却不敢表达

高敏感的人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各种细节,从别人一个躲闪的表情,一句岔开话题的话,就能察觉到肯定有事瞒着他,猜想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关。

比如说:

  • 女朋友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有备注的号码,但是在他面前,没有拿起来接,而是挂掉了,他随口问了一句,被岔开了话题,高敏感的人就会想是不是在他面前不方便接,推测出可能是以前有暧昧的人或者前男友。

遇到这种情况:

A:直接就说出来疑惑。

B:在心里琢磨,这个人到底是谁,是什么关系?难道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越想越乱,甚至自己脑补了一部狗血连续剧。但是不敢和对方说出来,怕被指责小气、多疑。

很明显,B 属于容易想太多的性格。

对于既高敏感又想太多的人来说,这些猜疑就像在心里撕扯一个打结了的线团,越扯越紧,消耗心志。

总结以上所说:

(1)内向的人其实很快乐,只是快乐的来源不同,不要将各种偏负面的性格特征往内向者身上套哦,这个锅我们不背!

(2)严重的精神内耗就先一颗情绪炸弹」,会对人的身心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抑郁。

(3)精神内耗严重与性格内向外向无关,主要与高要求、不自信、高敏感、压力大不会缓解这几种性格特征有关。

下面的内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打起精神,我知道你容易慢慢走神,但是只要再坚持 2 分钟,就能帮你解决折磨了你很久的困扰,超划算哦 ~

四、如何从严重的精神内耗中解脱出来?

1. 降低心理预期,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人都会有一种看到一个大目标,就害怕完不成的心理,就像公司定的高 kpi,很少人会觉得自己能达到。(捂脸笑)

所以在行动开始前,你需要:

(1)降低主观上对结果的预期,不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为了达到一种目的,祈求得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变得焦虑、拖延,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瓦伦达效应」。

而且,越是担心结果不好,越会陷入「墨菲定律」的怪圈,你担心的事情都会发生。

所以,还是要谨记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将目标细化,拆分成当下马上就能着手行动,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并设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期限。

因为难度低,所以不会拖延,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获得一份成就感,随着时间的推进,不知不觉中,就把先前觉得很遥远的大目标拿下了。

例如:

  • 大目标:这个月我要看完 3 本书,工作太忙了没时间,我肯定做不到。❌
  • 小目标:每天用 1 小时看 XX 页书,看完打个卡,一个月我看完了 3 本书。 ✅

哪怕精神内耗再严重,只要行动起来了,至少能降低一半的内耗。

2. 找出压力的根源,养成乐观的心态,合理释放压力。

我们通常认为,压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导致了精神内耗的产生,但是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 ABC 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
  • B(Belief)指因自我和外界的评价而产生的信念

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前因 A,可以产生好的结果 C1,不好的结果 C2,因为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通过一座桥梁 B,B 才是影响后果的根本因素。

举一个例子:

所以,我们对客观事件的解释才是压力的根源,心态不好的人更容易压力爆棚。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学习挺好的,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主要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既然找到了根源,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压力~

(1)养成乐观的心态,只需每天坚持「写」、「赞」、「动」三个习惯。

写:记录每天发生的美好的事。回顾一天中的美好事物。包括让你开心、骄傲、感恩、平静、满足、愉快的事件。

赞:多夸赞身边的事情,多鼓励身边的人。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你也会因此得到很多温暖的夸奖和鼓励~

比如,现在看到对你有用的回答,不妨点个赞,我收到了你的鼓励,会更有动力创作出好的回答回馈给你 ~ 这就是一种双赢。(✧∇✧)╯╰(✧∇✧)̣

动:没事多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大脑会释放一种快乐激素「内啡肽」,让你身心畅快,哪怕是下班后出去散散步,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坚持把腿立起来,也算是一种简单的运动。

(2)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冥想是一种很好的平和心境的方式。试着在空闲时间冥想,能减少你的内耗,保持精力充沛 ~

分享一个初学者适用的 10 分钟冥想法:

· 找一个安静的空间:舒服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大腿或膝盖上。承诺自己,将这十分钟完全用在冥想上。**
· 慢慢地深呼吸:轻轻地闭上眼睛,进行可以听到声音的深呼吸: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嘴巴呼气。
· 体会你感官的感觉:注意任何你能闻到、听到或尝到的感觉,热或冷的感觉。
· 观察你的呼吸:不要做任何改变它的努力,观察它在体内产生的上升和下降的感觉。注意这些感觉发生在哪里,是你的腹部,胸部,肩膀还是其他任何地方。

静静地开始计数呼吸次数:1,吸气,2,呼气,3,吸气,等等,数到 10,然后再从 1 开始。
· 放开你的思绪:放下所有的想法和计划,无论发生什么都完全别担心,让你的思绪自由自在地漂一会儿。
· 完成冥想:**这时候,你会再次感受到身体的感觉,你的身体、你的脚、你的手臂和放在膝盖上的手。注意任何你能听到,闻到,或感觉到的东西。当你准备好时,缓缓地睁开眼睛。

(3)找到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形成压力的出口。

感觉心累的时候,听听歌转移注意力,或者选一部喜剧电影,跟着电影的情节哈哈大笑。

总之,做你喜欢的事情,将注意力从纠结的事情上脱离,就能减少很多精神内耗,让你能量迅速回升 ~

学习一些给工作生活加分的技能,也是减少内耗的好方法,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不仅可以解决你的精神困扰,还能帮助你升职加薪,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3.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心里的事情别憋着,大方表达出来。

精神内耗的人,遇到问题首先是向内消化,很容易积郁成疾。

为什么会向内消化呢?前面说过,因为精神内耗的人很敏感,一点点小细节都能浮想联翩,会在主观上放大事情的负面感受,其实没什么,也会想象事情会造成和别人的冲突,害怕冲突就会让他们有心事憋着不说、自己折磨自己。

(1)要解决这种困境,首先要修炼「被讨厌的勇气」。

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别人的评价是你无法左右的,而且我们都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都喜欢,被讨厌是一种常态化,是规避不了的,那就要试着去接受被别人讨厌。

下次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而自我折磨的时候,试着在心里默念下面这两句话:

  • 关我什么事,反正快乐是我的。
  •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

(2)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需做到三不:「不听」、「不看」、「不猜」。

不听:每次要开口前,大脑里都会有一个声音,不停地劝你算了吧,别说了。我知道你很难抗拒这种声音,所以你只需要集中勇气,坚持 30 秒不听,把你要说的话用最快速度说出来,大脑里的逃避声音就会立马消失。

不看:当面没法说出来的想法,就微信说,只要看不到对方,你的恐惧心理就会减少很多。

不猜:说完之后,不要猜想对方的反应,先转移注意力做别的事情。你会发现有的事情就是自己臆想的太多,下次就不害怕表达了。

4. 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变得更加自信。

(1)优势视角指的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

在社会工作的个案咨询中,经常用到这种视角。意味着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

通俗地说,就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优势和所拥有的的资源上,不要去想我很自卑,不要总是提醒自己精神内耗严重,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当你陷入内耗状态的时候,越是想着我精神内耗严重怎么办,就越是解决不了问题,会陷入内耗的死循环。

不如停下来这种思考,拿出一张纸,写下

  • 我现在有哪些资源?
    我有哪些优势?

这能帮助你建立自信,减少自我怀疑,就不会总是进入内耗状态。

(2)成长型思维是指接受自己现在的不完美、接受自己是一个内耗严重的人,坚信只要我不着急,努力去慢慢改变,我就会变成一个低内耗、自信满满的人。

将改变后的好处列举下来激励自己,比如:

  • 以后我就能好好睡一觉了
  • 我不会再做事拖延了
  • 和朋友、同事交流会更开心了
  • 我不会总是患得患失,担心别人不喜欢我了
  • ……

将成长型思维和优势视角结合起来,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知道改变后的种种好处,要做的不就是慢慢改变就行了吗?

而且你的优势和资源已经论证了这种改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不用担心自己做不到了,任何的担心都是一种多余的内耗。

这一点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鸡汤,其实不是的。改变认知是改变行为的前提,如果你想事情总是先从优势出发,先想着改变后的好处,你的行为至少在方向就是对的,方向对了就不纠结、不害怕,就没有滋生精神内耗的土壤,这其实是一种根源性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它是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叫做「带着症状去生活」。

很多人都不知道,心理咨询的一个「真相」:

带着问题去寻求帮助的人一般都不会真的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教你的是让你接受现状,「放弃治疗」。

放弃治疗 = 自我和解 = 带着症状去生活

如果不信,你看看这两句话:

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和事。

人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

如果你认同,说明你也知道问题是永远会存在的,那请你思考一下这句话:

接受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你就与问题达成了和解。

秉持着与问题和解的心态,再结合我上面说的方法,一定能减少精神内耗所带来的痛苦。

其实各种各样的方法非常多,但我经历过从精神内耗中走出来这个过程,所以我更知道什么方法好吸收、好执行。

只要你认真去阅读思考,你也能减少内耗,变得积极乐观,加油!

想复习的同学,黛西双手把思维导图奉上,记得点个赞呀 ~

如何轻松自律,摆脱颓废和迷茫?

其实 80% 的人对自律存在误区:6 点起床+23 点睡觉=自律?自律不是做机器人,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而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

我这套「3+6 放松型自我管理法」,让你自律变得简单。它能让你在放松中「沉迷」自律,轻松摆脱颓废和迷茫,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所谓「3+6 放松型自我管理法」,就是 3 种有用的自律类型+6 个帮助你实现自律的方法,看完去行动,改变和惊喜才会向你走来。

一、什么才是有用的自律?(3 个自律类型:持续性、目标性、习惯性

1. 持续性的自律

我们经常会立 flag:「明天一定六点起床」、「背 50 个单词」,结果说完没两天就宣布放弃了,然而我们不知道间歇性的踌躇满志 = 持续性的混吃等死

能「开始」自律的人很多,但「坚持」自律的没多少。黛西以前就这样,计划七点起床练瑜伽,结果随便赖个床就到 8 点。

比不自律最可怕的,是你还沉醉在间歇性「伪自律」的假象中,享受着它带给你的自我满足。抛开你的借口,自律的路上切勿半途而废,以免无功而返,后悔莫及。

2. 有目标的自律

有人每天准时起床吃饭睡觉,这些行为看似自律,实际过的只是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没有明确目标,单纯地为了「过日子」,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就混吃等死。

所以,一个失去希望梦想目标的人,不配谈自律。

赐予你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非意志力的鞭策。你的激情只有为目标而燃烧的时候,才能持续,有价值。

朋友的目标清单,找男朋友居然让她完成了

3. 习惯性的自律

只靠人的意志,很难坚持去做一件困难的事,自律除了要持续,还要把它培养成习惯。

大一时,我很迷茫。受一个写作爱好者影响,连续写了一个月的文章,然后果断放弃了。我跟那朋友说: 「每天写文章真的很痛苦,一篇要写几个小时,又看不到实际效果,还不如去健身、看书来得舒服。」

朋友笑而不语,只在默默地码字,毕业后成为了几家公司的专栏作者,仅凭写稿,就能轻松月入 5K 养活自己。

我问他:「是什么让你能一直坚持写稿,持续做这么枯燥的事情?」他说:「我设了个闹钟,每天早上 6 点半准时起床洗漱,打开电脑写稿;晚上 7 点吃完晚饭,继续码字。大概坚持了两个月,我就发现这个作息,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到了这个时间点不写反而难受」。

听完他的话,我才明白:那时我所谓的坚持,纯靠意志力和兴趣支撑。等意志力消耗完,放弃就是必然的结果。

当你不需要别人的监督时,自律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

看到这里你很幸运,自律的第一步我们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方法了,想和黛西一起自律的不妨花半秒钟点个赞,继续往下看哦嘻嘻 ~ ~

二、我是怎么变自律的?(6 个实用方法

1. 把诱惑通通挡在门外

生活到处充满诱惑,有让你极度兴奋的游戏、让你大过嘴瘾的炸鸡汉堡、让你为之沉迷的金钱……每一样都能让你做事分心,轻易摧毁你的意志。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