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全能青年成长攻略:10 个方法论助你摆脱迷茫》

抓住你的内在欲望,这是让你「接受学习」的关键性因素。你与源动力,也许只差一个甜头。当你吃了一口蛋糕,你会渴望吃到更多的蛋糕。

二、场景(Scene)——营造学习场景进入短期状态

光有欲望是不够的,鸡汤谁都会喝,但喝完又会三分钟热度,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太好了!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写了满满的计划表,最后却堆在角落吃灰。想让自己动起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偷懒犯罪地,营造学习场景

我一般把场景分为「特定空间」「固定时间」

1. 特定空间

在图书馆学习、在家学习、在宿舍学习,这三个地点和学习效果成反比。

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也别试图与舍友聊天声、游戏敲击声、床的召唤声作斗争,你真的会顶不住。在学校就离开宿舍、在家就离开床,去最近的自习室或是图书馆,从空间上增加学习欲。

当你有了个适合学习的大空间后,你还要做一件事,就是营造一个小空间——无杂物的书桌。

越简洁越好,最好只有要用的书、电脑和笔等,不要让无关的物品吸引你的注意力。

学习场景越简洁,越专注

2. 固定时间

选一个固定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你一定要坐在你的书桌前,开始学习。

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布置那么多内容,简单几个任务就好,比如刷一章题目、看 10 页书。

这里的「固定」,是指固定时间段只能干固定的事情,比如你规定好的刷题、复习,背单词等。如果学不进就什么都不干,坐着,发呆都行,让自己无聊起来。

千万不要玩手机、睡觉,这会让你前功尽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专治心不在焉的小 TIPS:抄书

抄书听起来在无意义消耗时间,却是回收你注意力、冷却你的大脑杂念的过程

黛西亲测有用,一般抄 5-10min,大脑会停止幻想别的精彩,它会自我对话:

抄书好无聊,刷题目好像更有意思。
我都能抄十分钟书了,应该也能刷十分钟的题目。

在固定时间段,进行一步步尝试。今天能专注 10 分钟,明天就定 15 分钟,后天再定 20 分钟。不必求快,按自己能接受的幅度一点点进步。

能读到这的人都是愿意深度思考的优秀者,我想请你帮个忙,如果内容对你有启发,你可以花 1 秒钟点个赞后再继续阅读。下面更重要的内容来了!

三、必要手段(Approach)—从收心到用心,养成长期状态

「DSA21」的 DS 是收心过程。通过这两步,我们已经能完成短期、简单任务的学习。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做到从收心到用心的跨越,让你能进入长期的「无压」学习状态。

这里分为三阶段:周安排、日规划和间歇放松。

1. 周安排:把游戏机制带入学习激励

想想你生活中非常愿意干的事情是什么?玩游戏。

其实打游戏也不是全程轻松,你也得努力,不断挑战难度,从一个新手小白,慢慢从初期没钱的菜鸡,一步步提升,最后舞出自己的小天地。

但为什么我们能坚持这么枯燥的练级过程?

因为我们不是 24h 都在玩,而是累了休息一会,再打开来继续。再加上游戏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机制,让你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就感,从而消除厌烦感,让你上瘾,比如:

  • 每日签到,坚持天数越多给的奖励越大。
  • 剧情任务,难易交替,总有一个任务比较棘手,但接下来几个比较轻松。
  • 及时反馈,带来成就感,比如完成一个任务就有丰厚奖励、赢了一场比赛就会奖一颗星。
  • 持续提醒,总是出现在你的手机通知中。

所以我们也完全可以仿照游戏的依赖设定,把学习也引入激励机制,让自己不知不觉中进入持续「无压」的学习状态:

(1)以星期为周期,每一天都设定日常任务线,在周三、周六可以加多一点任务。
(2)每日学习剧情完成后抽取小奖励,比如喝杯奶茶、打盘王者。如果今天学习了,但没有完成任务,不抽取小奖励,但算签到。
(3)每周日设计一个签到满 7 天的大奖励,比如看部电影,出去吃顿大餐。在手机设置固定时段提醒,用比较元气的语气,鼓励自己去完成每日任务,比如:「今天你离周末的电影更近一步了吗?」「不要忘了我还在等你今天签到噢!」
(4)阶段性的学习大目标完成,可以给自己一个大鼓励,例如出去旅游。还可以设计得更为精密,像把身边的学霸当作 NPC,向他请教问题能累积什么成就,或者添加支线任务,每天多背 10 个单词等等。

这样你就把精心设计的机制引入到了学习安排中,像打游戏一样,在激励中越学越嗨。

看到这,你已经学到了超关键的激励机制,所有的进步都来源于尝试,万里之路,难在第一步。精看,细想,然后实践。现在给这篇回答点个赞吧,这是你开始实践的第一步~

2. 日规划:抓住驼峰曲线

在每日规划上,要学会善待自己。就好像一直没锻炼的人,不可能决定减肥就立马跑完五公里,学习也不能一上来就五张数学卷子(毕竟人急了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除了数学题)。

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学习曲线就像「驼峰形」过山车,开头比较平缓,学着学着进入一个高峰期,平缓一点再进入一个次峰期,再逐渐趋于平缓。

因此我们没必要用全程高强度去自虐,利用好驼峰曲线就能事半功倍。

简洁来说,在最开始和最末尾,安排最轻松或者最喜欢的学习任务;把重要的学习任务,安排在驼峰处。

比如,看书比起刷题轻松,你可以每天都把看书安排在最初和最后。有些同学,特别喜欢数学、对英语不太感冒,那么就可以把喜欢的莱布尼兹安排在头尾。

而在驼峰处,就应安排较关键的学习任务。这时已逐渐进入专注状态,棘手任务解决起来没那么吃力,效率也会更高。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你回想起前一天的学习任务,印象最深的就是头和尾:轻松愉悦的阅读或者成就满满的数学。再开始下一天的学习,心理上的阻碍自然就比较小。还抓住了黄金驼峰时间,用最高效的状态学最关键的任务。

此外想持续良性学习,除了科学利用驼峰曲线,保证良好作息是重中之重。日夜颠倒、反复无常的作息不可能带来充沛精力,还会让你陷入强撑式学习和间断性崩溃的恶性循环。

很多同学会困惑,为什么有些学霸怎么学都不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有更好的科学作息。

3. 学习中途:意志力友好型的放松

周学习大纲和日学习顺序,我们都安排好了,还差一个小步骤,就是每天学习中的小放松。

注意,这个和完成每日任务后的小奖励抽奖不同。

每日任务完成后,我们可以随心选择奖励,但学习中的放松不行。大家可能觉得,学习了好久,犒劳自己也是理所应当,连盘王者、刷刷抖音,结果一天就过去了。

这些放松方式会极度消耗意志力,就算你能收手再去学习,也会发现副作用:注意力还留在师峡谷、脑子里不断循环抖音神曲。

意志力是「易耗品」,选择太过精彩的放松活动,会迅速分散意志力。之前说的场景控制和抄书的方法,就是将意志力「用在刀刃上」。

所以,在你渐入佳境的间歇休息中,千万别打开你最想玩的东西,要挑选对意志力友好的放松方式。比如,去阳台看看风景,暂时抛下脑子里的想法;吃个苹果,尽情发呆放空自己。

而黛西最喜欢的放松方法是:读书。

书籍的衍生信息非常少,不会像综艺或者追剧,哪怕没有新一集,也可能入了演员的坑,搜起了他参演的作品,又追起来。

而且读书也是性价比极高的放松方式。在消除学习疲倦的同时,还能不断提升思维眼界和认知格局。

当然,放松不拘泥于形式,大家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意志力友好型放松,标准就参照上面所说的:内容平缓、成瘾性低、后续内容无、衍生周边少。

四、21——从被动忍耐到习惯定型

我这里的 21 是一种坚持多一天、再多一天的象征。当你开始去做,一天、两天、直到一周,你的心理会跟着你一起坚持学习。

放弃的机会成本是关于时间的指数函数,坚持的时间越长,机会成本就会「爆炸性」增长,也就是指数爆炸

随着 x 单位长度的递增,f(x)会呈「爆炸性」增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曾在《经济学》一书中举过一个例子:

假设现在你已经花 7 美元买了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 7 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最坏的「怀疑想法」应验了:这电影简直是场灾难。
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 7 美元。这 7 美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

但事实是,我们通常会为了这 7 美元,看完整场电影,这就好像去自助餐厅吃饭,就算已经撑到想吐了,仍然会选择继续往嘴里塞——因为要吃回本钱。

一件事,你投入的精力越多,越离不开它。

当我们走到这里,我们已经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心思。用 DS 让自己能够完成短期、单一的学习任务,再通过 A 精心设计好了激励机制,完善了每周签到、每日任务、中途放松,走上了长期、高强度的状态。

你已经建好了关于学习的指数函数坐标轴,每坚持多一天,沉没成本就会窜火箭。不知不觉,不是你要逼自己去学习,而是你已经离不开学习了。

所以耐心坚持,多一天,再多一天,直至习惯定型,你会感觉到指数爆炸的威力。

好啦,我的「DSA21」驱动法到这就介绍完啦,完整实践下来,一定能改变你的现状,没准还能爱上学习,一不小心变成学霸哦~

现在来个总结:

D:找到学习诱惑你的地方,形成循环的正向激励。
S:营造学习场景,选择适合学习的空间,加上固定时段和抄书回收法。
通过 DS 让自己达到短期、单一任务的学习状态**。

A:把激励机制引入周安排、利用驼峰曲线完成日规划、寻找意志力友好型的放松
2**1:利用沉没成本心理,每坚持一天都是指数爆炸。
注意:利用 A21 让自己养成长期、高强度的自主学习习惯。

最后,送给你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

如何从空有上进心变成行动的「巨人」?

先记住一点:你不是懒,也不是不自律,只是你渴望上进,却没找对方法,去用理智驯服大脑。

我们的大脑就像小朋友,你越强硬跟它说:「我不准你葛优躺吃鸡不求上进,你立马给我去学习运动好好自律」,它就越叛逆。而黛西这套方法,能让你的大脑乖乖听话,心甘情愿地思进取,想不优秀都难哈哈~

接下来请大家挺直腰板,认真耐心坚持看完,我保证这篇回答能解决你有上进心,却一直无法成为行动上的巨人的长久难题。相信我,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一、思维蜕变的 3 大误区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在讲解解决方法前,让我们先从源头来分析,造成我们出现「脑子里是上进青年,身体却是积极废人」的三大进取误区:

1. 不知觉的「虚假希望综合征」

「虚假希望综合征」是在《自控力》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我们为了缓解糟糕的现状,下定决心改变,但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或者放弃计划后,再次决定改变的非良性循环。如下图所示:

恶性循环的怪圈会牵制住前进脚步。

你会做出各种「心理慰藉」的事情:

  • 看到大神推荐书籍就赶紧下单购买,买回来后放角落生灰……
  • 看到颜好身材好的小姐姐,办健身卡励志减肥,却用成了年度洗澡卡……
  • 决定早起,加入了打卡群,晚上照样打开王者喊着杀他,决战到天亮……

为什么很多人初期立起的各种壮志 flag,最后却多以啪啪打脸收尾呢?

因为短期快感在作祟啊!

「伪立志」能给我们及时满足感,让大脑瞬间兴奋起来,内心充满希望,仿佛已经看到变瘦暴富更博学的自己,让大脑产生「已经改变成功」的良好错觉。

然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变化。

「下决心」是改变过程中最容易的环节,也是最难坚持的环节。

大声喊下口号,就能吓一吓坏习惯,这是大脑「狐假虎威」的初级招数,却使很多人轻易上了当。

2. 结果导向的固定思维

当你开始想改变后,来看看你定下的计划是不是这样的:

  • 夏季来临前我要瘦 20 斤
  • 这个月我要看完四本书
  • 3 个月内我要掌握 1w 个单词……

这都是结果导向的目标,做法确实没错,完全符合 smart 原则,问题在于目标设得太大了!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自己动起来,而「超人计划」会让你过度注重结果和现状的差距,给大脑带来不断的阻力。

想一想,在锻炼前大脑想着:离目标还有 18 斤;背单词时想着:还要背 9k 个单词……久而久之,每天被压力逼迫着坚持,你会非常痛苦,斗志逐渐减弱,最终趋近于零。

被迫自律是不会自由的,一蹴而就不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可取。

真正可持续的长期计划,是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更易完成的小目标,让大脑乐于接受,顺利完成后从中得到良好反馈,再体会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拥有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3. 追求完美的拖延症

很多人肯定有这样或是类似的经历:计划每天看 30 页书,好不容易坚持了一段时间,因加班或身体不舒服等各种不可控因素中断了几天,就开始觉得计划完整性受到了破坏,最终选择放弃。

这是心理学上的「all-or-nothing」(满分或零分)现象,与「破窗效应」非常相似:日复一日保持一个行为,只要一次破坏就会功亏一篑,全盘皆输。

用非黑即白的思维看待事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越追求完美,只会让你越容易选择放弃,用逃避来解决问题,以此低估自己的能力。

不要破罐子破摔,换个角度想:哪怕一个月只做了 5 天,也是一种进步,因为做了总比不做强。持续和稳定性的努力才是可取的,再小的努力乘以 365 天,都是一笔巨大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想改变自己时最容易掉进的 3 个进取误区。

其实大多数人出现不甘现状的情绪,进而想做出改变的念头,都来源于外部刺激:大神逆袭的故事、喜欢身材好的自律达人、深夜的突发念想等等。

当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就会突然间痛恨自己的平庸无奇,于是盲目想速成别人的结果(战术),却忘了学习他人成功的真正核心要素(战略):长期且坚定地做好每一件事。

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的坏习惯,只是不知道如何改进。接下来我会提出具体解决方法,能看到这的同学真的很棒,先给自己点个赞继续往下看,坚持就是胜利 ~

二、破解问题的根源关键

造成三大误区的本质是什么呢?——大脑天性短视,在增大行动阻力。

我们每天的行动都是「动力-阻力」博弈后的结果,动力超过阻力就会去做,阻力超过动力就会逃避放弃。而大脑是懒鬼,喜欢旧环境的安全感,抗拒新世界的变化,一旦你要改变,它就会感觉到危险,立刻联合行身体加大阻力,一直跟你说:不要改变,一切照旧才是最好最舒服的!

所以我们不能闹出太大动静,让大脑发现我们的意图,学会用低成本的「微量行动」去哄骗大脑,行动一定要过小、小到毫不费力就能完成,你才有可能动起来!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设置一个小小的触发开关,只要摁一下,就能找到脉动状态。

接下来我所讲的每一条方法,都是让大脑爱上进步的开关机制,让你用过小的阻力去提高行动力,在成就感中前行,而不是在挫败感中前进一定要看下去,不然就可能错过了适合你的办法啦 ~

三、进取的正确方法

1. 聚焦单个习惯

永远不要贪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别把计划变成 KPI。

想想每天计划要有:看书、学 ppt、写作、背单词、运动等十几项任务,结束时只会有「终于完成了,明天又要来一次,好累啊」的想法。这不是自律,完全是自虐啊。

《习惯的力量》说过:成功并不需要做对一切事情。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把重要事情做好,而不是处处都要做得完美无缺,别把每个小时都填满,变成机器人运作日常。超负荷的高效,不可能长久,不要考验自己的意志力,它经不起考验。

就像黛西每天都会留出固定时间阅读,可却从不觉得痛苦,就是因为读书这个习惯已经成为我的大脑放松方式,而不是任务和折磨。

记得从最简单、最感兴趣的习惯开始,按照我下面所说的步骤不断重复,直到内化成日常化习惯,不再刻意控制后,再去叠加下一个习惯。

2. 最小行动化

开始培养习惯时,先养成天天做这件事的次数,再追求做这件事的质量和强度。

方法三原则:

(1)每天至少 1 次,也只需要 1 次

(2)每次时间不长

(3)设置能轻而易举的开始行动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每天看 30 页书,你会觉得很痛苦,需要下定决心才能开始行动。但如果是每天看一页书,轻轻松松就能看完,就会简单很多。

这个「一页读书法」和「最小行动法」的精髓在于:不用强迫自己去达成目标,而是通过最小最简单的行为,让你立刻行动,毫不费力地完成任务。

如同拖延症的解决方法:先做 5 分钟再说,5 分钟后大脑进入状态,大脑就会要求你继续做下去。

3. 建立行为触发器

理查德·塞勒说过:我们大多数计划,往往都毁于微不足道的小习惯。

很多习惯没能进行下去,不是因为我们懒,而是因为忘记了或者没有推力。

分享大家一个方法,用「一……就……」的句子去建立行为触发器,重复提醒大脑,该完成新习惯了。

我就是这个方法受益者,成功养成了多个习惯,比如:一洗完澡就涂身体乳。

之前洗完澡后因为看书、回复消息、聊天等琐碎事情,导致身体乳闲置了半年,这怎么行呢,女孩子得要皮肤滑滑香香的呀,之后我就用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提醒大脑,现在每天都会涂身体乳。

生活中有很多习惯可以套用,一起床就刷牙(这不是废话,小时候父母就是经常说:一起床你就要去刷牙哦,才养成了这个最牢固的习惯);一脱完鞋就铺开瑜伽垫运动,一看到知乎好回答就点赞(哈哈)……

这个方法可以从生活方面开始,慢慢纠正生活上的坏习惯,再过渡到学习、工作等难度较大的习惯,循环递进,不断锻炼加强大脑耐力。

Ps:我们还能通过环境提示,在冰箱、书桌等地方,用便签、纸条等辅助工具增强记忆。让环境成为一种助力,推动我们去行动。

想看书就沙发、卧室、餐桌等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一本书,保证随手都能拿到,把阻力减少到最低限度,这能帮助形成肌肉记忆,亲测十分有效 ~

4. 维护良好感觉

在感觉良好的时候,停住,不要再进行下去。

这一点可能出乎你意外,但十分受用,能传递给大脑一个信息:「这个习惯很有趣、我愿意进行下去」,让它真正喜欢上这个习惯。

道理很简单,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一个包子吃得很香,十个包子吃得痛苦,边际效用上升到顶点后都会迅速下降。

而大多数人在下降后还会硬逼自己进行,以为这才能锻炼意志力,巩固好习惯,却没想到会让大脑感觉到厌倦、烦躁、无趣,最后把兴趣扼杀在根源。

拿看书举例,刚开始看书时,兴趣在「上升区」,进入状态后,大脑在汲取知识时在「平稳区」;时间长了,大脑感到疲倦和乏味,兴趣递减到「下降区」;一旦到最低位,你还在逼大脑看完这几十页,它开始抗拒,进入「负效应区」。

学聪明一点,每次在「平稳区」「下降区」的交界处停住,去做别的事情。

就像我这么多年来能始终坚持自律,也不是像自虐一样逼迫自己,因为真正长久的自律是快乐而健康的。

要记得跟小说电视剧的操作一样,在最精彩的时候,跟自己说一句:我们下集再会 ~ 这样的体验感才是最佳的。

四、好心态的长期助力

加强上面四个方法的系统练习,你就能开始动起来,慢慢改善现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瓶颈、特殊事情,造成进度停滞,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挫败,导致情绪低落。

这都是正常的,因为真正的改变,能够持续下去的改变,都是前进三步退后两步。这里我分享三种好心态,帮助大家缓解情绪,正确认知自己的进步,同时提高培养习惯的效果。

1. 接受自己的普通

大家都是普通人,接受自己的普通,一口子吃不成胖子,饿一顿也瘦不到苗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付出,会容易打乱任务节奏,让你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用。

想要早起,不是让习惯 2 点睡 14 点醒的你,明天就能 6 点起来。而是 1 点睡 12 点起、0 点睡 11 点起的循环递进中,不断改进。允许失败、允许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允许不理性的犯错,接受现在的自己,同时也完善现在的自己。

我再分享个「事情 6789」的原则,能帮你减轻负面情绪:

  • 常规事情做 60 分:如日常运动、家务
  • 紧急事情做 70 分:如老板突然给你的任务
  • 重要事情,关系到成长的事情,做 80 分:如工作晋升、给客户作回报
  • 特别重要事情,关系到命运的事情,努力达到 90 分:如选工作、培养技能等。

做好这些,等你真正行动时,往往会完成得更出色,因为你不想刚好及格。

2. 时刻跟踪奖励

研究显示,拖延之所以带来负面结果,不是因为拖延本身,而是我们产生「我真差劲,又拖延了」的自我否定,用苛责和批评来会怀疑自己,带来挫败和沮丧感。

与弱点和欲望的长期搏斗中,决定输赢的,除了困难的难度大小,还有我们对苦难的态度。

要学会自我打气,在失败的时候告诉自己:「没关系,我是普通人,至少比之前进步了,加油!你还有机会,来!让我们想一想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下次避免,去做得更好。」

不需要紧绷自己太久,一周要放松一天,去吃想吃的东西、买想要的礼物,看想看的电视,当做坚持的奖励。每周都有盼头,才会享受这个过程。

记住这一点:任何值得做的事情,做得糟糕也值得做。

3. 转换思考角度

当你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还是想选择安逸,怎么办?

不如转换角度,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一种痛苦和另外一种痛苦中做选择。

举个例子:一种是暂时健康饮食,少吃多动,忍住口腹之欲的痛苦;一种是向欲望妥协,暴饮暴食后站在体重上的痛苦。

我们没法逃避痛苦,只是在两种痛苦中选择一种。只是两种痛苦的区别在于:短暂快感给我们持续痛苦;暂时痛苦给我们延期快乐。

这么想或许能让你清醒一点,更愿意控制大脑去做更好的选择。

另外,黛西需要提醒一点,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去做,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的。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