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到了这里大家有些乱,武昌到底在哪里?别担心,这个我们一会会讲,但甭管这些,最起码这个名字是出现了。如此重视这里的孙权,甚至短暂迁都此处,但前前后后也不超过一年,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
就看后来的吴主孙皓在吴国苟延残喘时,听说「荆州有王气」,也曾想迁都武昌,结果南京人大呼「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其实,整个三国的历史,从「天下三分」开始,荆州地界就彻底成了主战场,尤其是占据荆州大部的刘备好不威风,作为一个通衢,刘备顺利溯游而上巴蜀,占据这个封闭的后方宝地,而留守荆州的关羽都差点打的中原的曹操迁都。
图 29:荆州的七个郡示意图
(图中位于北部的「南阳、南郡、江夏」已经成为三国最重要的冲突点。 注:当年三家都还没称帝。)
但悲剧的是,最终关羽还是败走了麦城,而麦城这个地方还是湖北——就是那个张飞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当阳」。
刘备为了报仇,最终于荆州和四川的交界「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也终于尝到狭窄三峡的强大——刘备或许也知道,他从湖北穿越三峡回到巴蜀的白帝城后,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
至今,夷陵也就是湖北宜昌,也是把守三峡关口的湖北第二个副中心,被誉为通向巴蜀的咽喉。
彻底丢掉荆州的刘备势力,只剩下四川一地,但他仍不是没可能拿下中原——那就是「向北打到陕西关中去」,成为「秦国 3.0」,再造大汉——但后面的故事,你们就都知道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可以一句概括——
湖北地区的交通优势是它的天然优势,也是天然的劣势。它是一个天然的英雄博弈、王者称霸的中转站,但绝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根据地。
在这之后,历史又走向了三国被晋朝短暂统一,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和南迁的东晋,鲜卑人的北朝和汉人的南朝。可以说,从汉末三国到后来隋朝统一天下的 400 年间,南北的分裂斗争几乎没有停止。
但正是这样的乱世,却成了本贫瘠南方发展的契机,大量北方士族南渡、开荒,那么处在东西南北枢纽的湖北也一直履行着自己军阀策源地的使命——
东晋大军阀桓温的根据地是荆楚,基本缔造了东晋后期的兴衰;
南朝齐时代的湖北军阀萧衍,也是占据江陵后,最终顺江而下灭齐,建立了著名的「南朝梁」。
南北朝时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寒冷期,云梦泽一带开始变得越来越稳定,曾经分不清河道的汉水,也开始听话起来,这一来便直接造就了位于如今武汉的「夏口」的繁荣——一直等到隋唐统一天下。
图 30:唐朝人口分布示意图
等到唐朝的时候,湖北地区人口密度仍然不高,不过,敲黑板,正是在唐朝——「武汉」这个名字终于出现了。
唐朝时,夏口的发展程度已经越发高于鄂州的「武昌」,于是唐朝新设立军事机构「武昌军」,就彻底的定在了曾经修建过黄鹤楼的「夏口」——
这样一来,一个神奇的情况出现,那就是鄂州一带仍叫「武昌县」、如今武汉一带却还有个「武昌军」并行——等到后来元朝时,又把武昌军彻底变成行政编制,最后演变为「武昌府」,曾经的江夏成为「武昌府治所」,要是绕晕了就再看一遍。
好玩的是,因为清末时期江夏的「武昌府」发展的太好,最终在民国时期废除武昌府,彻底把江夏先改为「武昌县」——与之相对的东边的「武昌县」因为名字冲突,最终改回「鄂城」,成为如今鄂州前身——至此两地「武昌」之名彻底完成调换。
而在隋朝时,夏口对面的汉水入江处也比以前稳定的多,于是便在汉水以北建立「汉阳县」(山南水北为阳),不过这一区域不是如今的汉阳,而是湖北的一个叫做「蔡甸区」的近郊。
图 31:武汉地区示意图(至今你还能看到古云梦泽留下的大量湖泊)
可以看出,就算到了隋唐,汉水的河道仍非常不固定,两江交汇处仍是大量湖泽。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下方就会发现,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汉水在这边都有一条故道(今东荆河)。从这个角度来看,位于如今蔡甸区的「汉阳县」,是实实在在的「汉水之阳(北)」。
但是到了宋元时期,汉水的主干道就变成了北侧黄陂一带入江,汉阳自此变为「汉阴」,但这个名字也就没法改了,直到明朝一次著名的改道事件,武汉的命运才彻底改写——
550 年前,明朝的成化年间,全球进入最严重一次的冷期,汉水从原来不固定的河道,开始汇聚成一条河道:从武汉郭师口一带决口向东走去,在那个最早建城的龟山以北进入长江。
这样一来,江汉泽国面积越来越小,尤其是新兴的「汉口镇」作为中原物资的集散地开始迅速发展——江东的武昌、汉南的汉阳以及汉北的汉口形成的「武汉三镇」,逐渐走向历史舞台。
在成化改道之前,整个湖北省还是纯粹的多中心省份,它有着自古以来的重镇襄阳、向西通往巴蜀的宜昌、荆州,都是各自地区的扛把子。从汉口崛起,武汉三镇大繁华后,稳定的大地和河道,开始彻底改变这个亚欧大陆第一大江和它的最大支流交汇处的命运。
时间进入到清末,随着英法各国开始逐渐打开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珠三角、长三角开始迅速发展的同时,武汉作为长江中部的天然良港也「被迫」开放——武汉三镇成为华中内陆地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都会。
随着清朝的洋务运动,张之洞在汉阳地区开启了汉阳铁厂的尝试,武汉地区又一次从商贸城市开始向工业城市转型。
进入到 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后越发危机的清朝已经无力支撑全国财政,但就算再昏庸的清政府也知道,如果不修建一条沟通中国南北的铁路动脉,这个国家将再无希望,这个重任,自然又落到了在汉阳开铁厂的张之洞身上。
图 32:清朝几条重要铁路示意图
至此,本来就没有技术,已经信誉破产又筹不到钱的清政府,在张之洞的妥协下打开了一个最坏的先例——向比利时借款筹建从北京到汉口的京汉铁路(卢汉铁路)。至此,北京—河南—湖北被彻底联系在一起。
无论经过如何,成功修筑后的铁路大振民心,粤、湘、鄂三省的绅商自行提出集股,修筑从武昌到广州的「粤汉铁路」。
但此时的清政府心思已经活泛了,既然和洋大人通过担保铁路就能借钱,这我大清不就好办了么。
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粤汉铁路风波。在清政府的默许下,美国等外资集团狠狠地敲清朝的竹杠,最终张之洞于宣统元年(1909 年),与德、英、法三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借款五百五十万英磅,五厘起息」,一时之间引起广东湖南湖北商人极大不满。
尝到甜头的大清开始迅速用修铁路的方式贷款,直到当年一条奇葩的铁路出现了意外,那就是著名的「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是一条从北京通往西北关口张家口的计划线路,但按照《中俄密约》,所有在关外的铁路都应该由俄国修建,但同时,清国又和英国约定,从北京出发的大量铁路应承包于英国——这样一来,列强狗咬狗,清政府一咬牙「你以为老哥我真的没有人才么?」
这位大神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就是著名的留美幼童,耶鲁大学毕业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在他手上,难度极高的京张铁路在大清苟延残喘的时候,被奇迹般地修建成功。
这次事件极大振奋了仍然饱含希望的中国民众,至此四川、湖北一带的商人甚至农民,都开始大量支持清政府修建从成都到武汉的「成汉铁路」。
而此时,清政府一看我这么厉害啊,便愉快的答应了,派詹天佑为督办,主修粤汉、成汉二路。这件事也让闹得很欢的革命党「气焰」都软下去不少。
但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清政府为了财政,开始乱玩期货炒股,最后被席卷全球的「橡胶风暴」赔了个精光,彻底没钱的清政府用一件极度丧良心的事情,敲响了自己最后的丧钟——
1911 年 5 月 9 日,清政府为了借款,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下,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修路合同——把已经答应官商合办的粤汉铁路、成汉铁路收归国有。
至此,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在四川炸开了,清政府无奈,只能派遣武昌的军队前去镇压。
这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空虚的武昌爆发起义,各省随后连锁独立加入「民国」,大清朝 Game over。
多难兴国,未来可期
民国建立后,以武汉为枢纽的铁路仍继续修建,但以当时中国的能力,完全无法修建横跨宽阔长江的大桥,所以从北京到达汉口的铁路,只能先渡船进入武昌,再南下广州。
这样一个看似麻烦的事却成就了武汉,让它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商业集散地——要不是成汉铁路民国一直没修出来,那么从汉阳到达成都的这条铁路,可就算把武汉三镇彻底于全国连在一起了。
不过,这也不耽误民国政府,尤其是孙中山一直认为——武汉是最适合成为中国首都的城市,甚至以后可以和纽约伦敦媲美的等级。
1927 年,国民政府开始在汉口办公,并正式把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并定名「武汉」,可以说「武汉」的正式出现,就是作为首都开始的。
然而不久后,国民政府就发生了「宁汉合流」,南京(江宁)政府同武汉政府达成和解,成立新的南京政府,但武汉作为华中第一大城市的情况仍没改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新中国之后,并未对武汉这个重要城市有过定都的想法呢?
我们到了这里,就可以再回顾下这个文章了——
所谓首都、尤其是统一王朝的首都,其奥义从来便不在于「天下正中」,而在于调节全国的平衡,任何一个成功的大一统王朝,其中原核心区的安定,一般是最先保证的。
但大一统国家的关键矛盾,往往位于边疆地带,而任何政权的首都驻军往往最大、其次则是重要的边防驻军,那么如果能将这两类合二为一,即可大大节省财政;同时,如果将首都定于最接近边疆的核心区,也可大大调整全国的经济平衡。
那么「通衢」呢?其实都有个要命的麻烦——无险可守、后方不足,所以历史上「邺城」(邯郸临漳县)、「开封」等都,一个彻底消失于历史,一个只能靠岁币才可勉强维持生活、,最后 2 年被打到了江南。
注:可能有人会说南宋的临安(杭州)不在「古都三角」内的,来和我一起读「临、安」,「临时安在」意思,再想想南宋是不是把自己定义为金朝附属国,宋高宗完颜构被吓得已经和大金叫爸爸了?
所以,带着防盗门的大仓库,却一出门就是 CBD,往往才是首都的最好选择。
那么我们来看下几个首都定都的特点——
比如我们说过的西安定都,它处于最西部的关中小谷地,东边隔着狭窄的崤山山谷通往中原——自给自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图 33:西安所处的渭河谷地示意图
但是西安的后方实在是太狭小了,尤其随着经济重心走向东部、南部移动,唐代西安都城成为绝唱,这里也连「接近中原的边缘地带」都不算了,只能作为西北副中心存在。
而南京定都的原因,我们也讲过——
它位于长江入口的三角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南京是「江南」最靠北的城市,乃是中原和东南的关键枢纽。
但是南京的致命劣势也很简单,那就是它的后方实在是太小了,东面又是无险可守的大海——一旦被攻破长江或突破海防,狭小的后方难以支撑自己,所以南京一般大多为南朝之都或短暂定都。
图 34:古都三角示意图(可以观察西安、南京的位置)
而北京,则是这三个顶点里最为特殊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中原的边缘区,本质上却也是河北的一部分,面向广阔的中原内地,没有防御威胁的同时,又有便利的京杭运河以及后来京沪线铁路网的物资补给——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北移在中国几乎是同时的。
而北京的背后,就更不一般了——
图 35:北京周边区域示意图
北京背靠的燕山山系,乃是是东北、华北、蒙古三大模块的交界处,第一个把北京纳入都城的乃是东北的契丹辽国,随后半壁江山的金朝、大一统的元、清中,四个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而明朝定都的原因,我们也说了——「化边防财政同首都财政为一体,可大大节约明朝的统治成本。」
所以可以看出,定都北京的政权,本质上早就无论「南方北方」,而是放眼东北、蒙古、西北这几个面积几乎可以媲美整个汉地的巨大区块——是从「汉民族国家」到「中华民族国家」的本质不同。
而在海防上,也很明显了,辽宁辽东、山东胶东两个半岛拱卫的渤海是一个内海,只要你不是水到大清那个程度,攻入天津乃至北京实在是太难了——知道为啥头两个航母叫「辽宁舰」、「山东舰」了吧。
说到这里,湖北、尤其是武汉为何几乎没有过大型王朝的首都就很明确了:
早期的中国,南方经济远弱于北方,按照现代视角把湖北看为「天下中心」,是穿越了。
「九省通衢」更准确的历史定位并非首都,乃是「乱世诸侯手里的肥肉、逐鹿的秀场」——安定四方者才可问鼎中原,问鼎中原者心已在四方之外。
不稳定的河道和洪涝,是定都的天然大敌。早期的黄河流域的腹地都难以定都,更别说降雨量更高的江汉平原了——「武汉」这个城市在相当长时间,都是并不存在的。
武汉的崛起,是自然的馈赠加上人为的建设,以及汉地南北的平衡。
只是,现代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汉地」的中国了。
(不经过炼狱难以真正重生,不放酸豆角的热干面都是异端。)
为什么武汉从来没有做过大一统朝代的首都,甚至没有出过东晋这种占据半壁江山的像样的割据政权? - 安森垚的回答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