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8日
如果大家认为「剥削」就是自己挣 10 块钱,资本家抽走 7 块,只给留 3 块。那这个话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因为这掩盖了剥削的残酷本质。
资本主义的核心并不在「私有制」(其实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有私有财产了,封建时代也是,但都称不上资本主义),而在于「资本做主才是第一要义」,简称「资本主义」。
由此导致的局面就是,资本凌驾于人类之上,人类为资本服务。
而并非人类拥有资本,资本听命于人。
虽然资本主义环境下有财产私有制度,但这极具迷惑性,容易让人误以为资本家是资本的主人(财产所有人)。
但实际上,资本家只是傀儡,人形外壳,传声筒,使魔,皮囊,英灵(随便你们叫什么吧),资本本身才是真正的「主人」和「灵魂」。
到了这一步,资本即将展现它真正的杀伤力――异化。
上面那一大坨文字看不懂没关系,下面讲点简单的,举个例子。
比如你是一个老板,搞到(甭管是捡的研发的还是买的)一把超级牛逼的镐头,能让矿工挖矿的产量提高到原先的 10 倍。
假如你面前有两个人,一个是超级矿工,即便不用这把超级镐头,他也能挖 10 个单位的矿(用镐头将会是 100)。
另一个是包身工,他只能挖 1 个单位的矿(用镐头就会变为 10)。
现在,包身工在你面前跪下来了,他儿子得了白血病,他恳求你把超级镐头分配给他,他不介意被剥削,他愿意挖出来的矿你得 7,他得 3(换钱给儿子治病),实在是不行,你 8 他 2 也行。
超级矿工的辞职报告也递上来了,他的兴趣是做菜(虽然他的天赋是挖矿),他想改行当厨师。
你把镐头分配给谁?
别想多了,犹豫必将败北。
作为称职的资本家,你给超级矿工跪下了。
你求他拿上超级镐头去挖矿,你许诺跟他五五开分成,如有必要,你还可以只拿 100 个单位中的 40,他拿 60,折成股份也行。
你甚至允许他每天只挖半天矿,另外半天可以兼职做厨师。
至于那个可怜的包身工,谁叫他不努力呢,是吧。
又或者,等超级矿工挣到钱,你的企业也成功上市,你再用财税渠道和福利政策「转移支付」给包身工,那样,你,包身工(和他倒霉儿子),超级矿工,就「共赢」了,是吧。
怎么样,如此温情脉脉,优胜劣汰,按劳分配,是不是很市场经济,很效率优先,很兼顾公平?
是不是跟政治(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讲的剥削不一样?
不一样就对了,教科书太仁慈,不敢告诉大家剥削的残酷本质。
好,再回到前面说的「以资本为主」,「异化」。
上文就是「以资本为主」,「异化」的例子。
――「以资本为主」,所以,资本不是分配给最需要它的人,而是分配给最能实现他价值的人。
――「异化」,所以「劳动」(其实喜欢做菜)被扭曲为「就业」(挖矿最出成果)。
而就在这「以资本为主」和「异化」的过程中,「剥削」粉墨登场。
再次强调一遍,剥削并不(或不仅)表现为对成果分配的掠夺(如各种三七开,二八开,「剩余价值」),剥削真正残忍的面貌在于对时间与自由的剥夺。
本来,自由与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或应该是)平等的,谁都是一天 24 小时(就算马云资产是我的一亿倍,他的一天也变不成 24 亿小时)。
然而,一旦进入「以资本为主」的「异化」过程,你的自由将不再是你的自由,你的时间将不再是你的时间。
你不能自由的,随心所欲的去「劳动」,你只能有目标有任务的去「就业」,并为此消耗时间。
但是:
- 第一,时间是不能重叠的(虽然资本允许重复投资)。
你花时间学习使用超级镐头,就不能同时陪伴白血病儿子或做菜,正所谓「放下砖头没钱养你,抱起砖头没时间陪你」。
- 第二,时间是不会倒流的(虽然投资可以撤回)。
当某一天,你花光了挖矿换来的钱,儿子依然死在了病榻上,又或者经济危机,你就是花时间学了怎么使用超级镐头但依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为此耗费的时间照样流逝,永不回头。
这才是剥削的真谛――你必须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而非直接满足自身需要)来消耗时间(然后再诉诸于市场交换),而且,不论你的消耗能否换来自身需要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时间都被实打实的消耗了,不可重叠,不可倒流,不可撤回,不可再生,不可增殖。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问题了。
为什么资本家明明拥有大量资产,却还要剥削无产阶级?
因为还需要时间啊!
资本要实现自身价值(增殖),就必须通过运作(生产,经营,市场交换)的过程才能实现,而维持这一运作过程,需要包括资本家在内的全人类全身心投入,而「私有」却偏偏能保证大家死心塌地去投入。
因为「私有」能划分出「所拥有的」和「所需要的」。
要满足「所需要的」,就必须提供「所拥有的」来交换。
作为资本代言人的资本家,他们打开了名为「市场」的炉盖。
无产阶级,他们往熔炉里投入了名为「时间」(也可写作「花时间做事」)的燃料。
从此,他们的时间不为自己而生,而为资本支配。
资本家?就一烧锅炉的。
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者的终极追求是「解放全人类」,而非「打倒资本家」。
追根溯源反剥削——劳动大同论
前文大致讲了一下剥削,接下来探讨下如何反剥削。
咱说来话长,从根上开始挖啊。
一、人类的生理基础(生物属性)并不绝对平等
这一点很好解释,高,矮,胖,瘦,美,丑,壮,弱,笨,聪明等等,这些生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二、生物属性的不平等被社会属性「加权」放大
单纯的人类生物属性差距在「直接产出」上的差距倒还好。
比如,你体力是我两倍,直接比打猎的话,我俩所获猎物的差距按说不该大到离谱。
但是,如果算上社会属性的「加权」(无论人力资源还是物资,都自然而然向强者倾斜),比如,你会因此被分配更好的工具,去更好的猎场,有更优秀的合作伙伴,娶更好的老婆,养更优秀的子女,获取更有利的资源之类的。
这一系列要素叠加之后,差距就大得离谱了,远超两倍。
好比马云的资产是我的一亿倍都不止,但他的体力,智力,寿命绝不可能是我的一亿倍。
这种差距背后是人类社会属性在起到调配作用(大家总说的马太效应)。
三、上述不平等放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诞生资本主义
下面简要捋一捋这个过程。
最先是在人类全体努力和某些优秀人物的带头作用下,人类所获物资越来越多(不论是打猎,刀耕火种,采果子还是摸鱼),开始出现有过剩的产品。
这很正常,毕竟,生产力发展嘛。
但请注意!
这时候的「过剩」只是相对于人类老祖先光屁股下树而言,还不足以产生资本主义,但是,却也足以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私有,等级,家庭等等区别,足以打破早期原始人类的平均主义了。
然后,再积累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种过剩越来越多(仅相对于原始社会而言,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丰富),那么,私有制,人身依附关系,政治,经济等概念和领域愈发成熟和复杂。
不过,这时期的产品虽较之原始时代更为丰富,但过剩的并不多,生产的主要目的仍然是自给自足,而非交换。
再然后,等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成熟,这就量变产生质变了。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生产出来的物质「超过了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马克思说的,没记错吧),丰富到了「用于交换的东西远超满足自身需求」的程度。
比如,三星一年生产多少部手机?他们才多少雇员?生产出来的手机是不是远超他们公司自用的需求?接下来最头疼的问题是不是把「自己用不完的」卖出去?
好,这就到我们现今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了(全球意义而言,不因有那么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改变整体性质)。
请注意,这里的「资本主义」,不是所有权意义上的「私有制」,这玩意儿从原始时代晚期就有了,时至今日,它与旧时代的区别已经不在于是否私有制了,而在于「是否使资本增殖」。
也就是说,即便同样基于私有制,但因为生产过剩从量变积累到质变,差异也产生了。
旧时代的私有制主要是生产用于满足自身(及家庭成员)的生活(典型如封建时代的中小地主,自耕农)。
获取利润是次要的(绝大部分产品也仅够满足自身需求,能用于交换的过剩产品其实没想象的那么多)。
那么,资本主义时代的私有制,那就是,但凡是个资本家(资产阶级),不论大小,都以追求将过剩(大大超过自身所需)的产品交易出去获取利润为终极目标了。
即「资本以增殖为第一及唯一要义」,简称「资本主义」。
四、资本主义又反过来塑造人类社会
前面说过,既然都已经「资本增殖」作为第一要义了,那人类社会从此就有了统一甚至唯一的标准——利润。
人类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不仅仅是指「原本就拥有资产」的阶级,也包括那些「有能力使资本增殖,从而拥有资产」的阶级。
所以,除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old money」是资产阶级,有些无产阶级因为有能力使资本增殖,也有机会管理,经手,甚至拥有资产,上升成为资产阶级的。
当然,反之同理,无产阶级也不仅仅是天生的穷鬼,没能力使资本增殖,从而被淘汰的「原资产阶级」也有下降滑落到无产阶级的。
上述现象,常被资本主义美化为「阶层的自由流动,公平竞争」。
一般人估计还挺向往上文说的「阶层流动,公平竞争」。
问题是,要真这么美好,马克思主义也不至于闹那么大动静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资本家破产成为无产阶级之后,也挺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真真儿的「屁股决定脑袋」)。
所以,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举个例子吧。
假设你是一家汽车厂的老板,你觉得某种车型会大卖,所以,你决定增产。
于是,你增购设备,原材料,扩建厂房。
然后,设备厂挣钱了,材料厂挣钱了,建筑队也挣钱了。他们都成功获取利润了。
但是,你生产出来的汽车没卖出去,破产了。
你也得去打工了。
但其实你并不服。
因为,你发挥了渠道作用。
若没有你在前面趟雷,设备厂,材料厂,建筑队就挣不到你的钱。
哦,他们挣到钱了,越来越富,从中小资本家成长为大资本家了,你成无产阶级了。
是不是很不爽?朕的钱!
经济学会解释,这是正常的竞争和「经营风险」。
会劝你认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赶紧收拾东西去当打工人,风水轮流转,竞争是永恒的,没准。
那些赚到钱的设备厂,材料厂,建筑队什么时候也跟你一样赔钱了,他们也得陪你一起打工呢。
又或者,你啥时候逮着机会又东山再起了。
然而,马克思主义会告诉你:「你丫的被糊弄了,这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异化」。
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最关键之处,既不仅在于你拥有多少,也不仅在于你生产了多少,更不仅在于你需要多少,而在于你能让资本增殖多少。
你说你拥有很多,但一旦丧失盈利能力,资本只会离你而去,人走茶凉。
老板也不能随便给自己开钱(这一点常被老板利用来装穷叫苦,跟你称兄道弟,要警惕)。
所以,凡是幻想当了老板就为所欲为,想蘸红糖蘸红糖想蘸白糖蘸白糖,那就是「皇帝的金锄头」思维,要不得。
你说你很能生产,但生产了卖不出去,不能兑现为利润,失败,破产(所以,也不能一天到晚灌鸡汤,加把劲,努力,奥力给。那是蛮干)。
你说你很穷,很饿,病得很重,很需要钱,拜托,你谁啊,麻烦滚远点。
相类似的例子还有其他的。
比如,谁都知道医院少,医生少,看病难,排队难,耗时耗钱耗力。
问题是,你要是提出开设更多的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医生,让他们一天几班倒(既满足患者需求,又让医生能轮班休息),多半是会被反对的,因为这对医院的利润没有明显好处(虽然有利于医学院,做教材教具的賺钱),医院未必能挣到钱(这不资本主义)。
所以,就这么熬着吧,大不了,人分三六九等,花更多的钱去更好的医院享受更好的服务(这偏偏又是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很资本主义)。
再比如,谁都知道研发新药救苦救难造福人类,但具体下来,谁投钱,投多少,你指望我,我指望你。
好不容易有点儿成果,那也是「你有你的苦衷,我有我的原则」,患者未必能够立马吃上便宜药。
没办法,要收回成本啊,要获利(用来激励研发人员)啊。
更悲催的是,对于一些罕见病(全世界都只有那么几例那种),那就索性没人投资研发了。
尽管对于家人而言,这些患者就是全世界,但对于(资本主义)世界而言,他们只是无足轻重(不足以提供足额消费,不足以令资本增殖)的少数派。
你看,就连人本身的「使用价值」(比如患者之于亲人)和「交换价值」(比如患者之于市场)都在资本主义经济原理的作用下发生了背离。
还比如,我老婆公司的老总去西藏谈大项目,他倒是谈成了几千万的大单,但动车票才几百块钱,铁路公司巨亏。
仿佛老总几千万的生意跟铁路公司无关似的,但其实大家也都清楚,若没有铁路(或机场,车站),没有国家那么多年的建设,你去西藏谈个毛线的生意。
然而,这类宏观上的价值和贡献又很难计算为微观、直接的利润。
这,就是资本主义塑造出来的世界:一切以增殖为标准!并以此标准为基础,构建起一整套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理论和价值观。
五、比塑造更可怕的是:资本也在异化人类社会
「劳动」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解放……
「挣钱」是为了完成使资本增殖的任务。
按说,这两者是不同的,不该混淆。
但资本主义恰恰有能力将两者混同。
这个能力叫做「交换」(也可以说成是交易、市场)。
前面已经说过了,资本主义是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资本主义就必然有所生产(而且还很强),也必然产生和积累能够用于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
唯一的问题是,上述客观物质条件要通过交换来取得。
你或者是卖东西挣到钱,或者是打工出卖劳动挣到钱,再然后不就可以换取(买)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东西(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等)了么?我没有拦着不让你生存不让你发展啊,你去买啊,没钱就去挣啊。
这还有什么问题?这不就是劳动?
听起来是不是挺有道理?
其实不是的。
因为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和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劳动」偷换了概念(异化)。
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越来越多问号?
没关系,我反问几个例子,从反面来解释。
- 比如,我义务将小区打扫干净,算不算劳动?
算?那为什么没人给我发工资呢?
不算?小区变干净了是客观事实,更何况,我为了扫地,买扫把工具还促进市场呢。
怎么着?劳动还区分为义务扫地和在保洁公司专职扫地?
- 再比如,我在家带自己的娃,算不算劳动?
算?那为什么我还是没挣到钱呢?
不算?我娃成长了不是客观事实?更何况,我带娃还促进消费了呢。
咋的?劳动还区分为带自家娃和在家政公司专职有偿带别人家娃?
看出问题没有?
在保洁公司或者家政公司上班,我们很容易就得出结论是劳动。
而义务打扫小区和带自家娃,却会让我们有所怀疑。
因为,后者不进入劳动力市场!有使用价值而无交换价值,能产生利益而不能产生利润。
市场!
「劳动」被异化成了「工作」!
只有能够使资本增殖,具备交换价值的「工作」(就业)才被社会认可,才被认为是劳动。
以市场价值来衡量劳动。
劳动的概念被狭隘化,异化了。
请注意!这种异化是如此潜移默化,以至于马克思主义者自身都往往中招(没办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很大程度上脱胎于西方的经济学),不自觉就被牵着鼻子走了。
比如说,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也是工作、就业这样的概念(具体经济政策也是提高就业率,让大家都有工作),而不是让大家都能劳动。
但是!再强调一遍!「劳动」与「工作(就业)」真的不一样!马克思主义者务必将之区分,这是战胜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钥匙。
需知,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光阶级逐渐分化为两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就连剥削本身,也日益分化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剥削大家都能看到,就是资本家(资产阶级)对打工人(无产阶级)的剥削,就是中学教科书上告诉大家的占有更多剩余价值,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各种三七开、二八开、九九六等等。
第二个层次的剥削则是资本对全人类的剥削。就是中学教科书不怎么说,但马克思说过的「异化」。
就是不管是资本家还是打工人,大家的「劳动」(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论是生产、管理、研发还是销售)统统都被异化(扭曲成)「工作」(使资本增殖)。
剥削的真谛――你必须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非直接满足自身需要)来消耗时间(工作),然后再诉诸于市场交换,而且,不论你的消耗能否换来自身需要的满足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时间都被实打实地消耗了,不可重叠、不可倒流、不可撤回、不可再生、不可增殖——时间不是为自己所用,而是受资本(增殖)所支配。
而劳动的本质——并非为了资本的增殖,而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由此发生的一切生理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活动——时间为自己所用。
这才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隐蔽的杀伤力。不亚于乙肝病毒把 cccDNA 嵌入肝细胞核,篡改基因片段。
而有意思的是,这种异化越来越极端,日益成为资本主义自掘坟墓的推手。
以利润为核心,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学越来越「账房化」,人类的劳动(社会经济等一切活动)越来越狭隘化。
就像我前文举的一些例子,像什么义务劳动啦,医院(尤其是公立的)看病难啦,基础科学研究滞后啦,基础性公益性企业(如交通,能源,通信)的贡献被严重低估啦等等之类的。
你明知道这些事物很重要,但就是总觉得抓不住要领,谈来谈去,最后多半又变成谈情怀、爱心、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隔靴搔痒,而无法突破其经济学核心。
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其自身经济学基础理论没法给上述很多事物一个说法(很多分流到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去解释和研究了),它们的价值无法体现,无法计量,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甚至彻底的解放与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资本主义还真像是人类社会的慢性病,长期相伴,不发作的时候吃喝拉撒睡无异于常人,发作了也是要命的。
六、这种「异化病」很难治
资本主义自身的态度倒是很明确:「寡人无疾」!老子没病!不需要治!市场万能!一切问题都是正常的。都可以归结于自由,流动,竞争。
之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也一直在努力,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
前文已经说过,剥削分两个层次。
其中,第一个层次(资本家对打工人)的剥削比较容易缓解,不论是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多也就到这了),都有的是办法(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福利保障,减轻工作强度,工会制衡,政治权利的照顾)。
但是,第二个层次(资本对全人类)的剥削就难治了。非得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不可。
第一个层次的剥削好比表面症状,相对好治,相对容易缓解。
第二个层次的剥削好比病根,难治多了。
而且,第二个层次的病根不除掉,光是在第一个层次努力缓解症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比如说,原有的「治疗手段」(如高福利等)越来越面临「耐药性」(很多缓和矛盾的手段,投入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差,也越来越受到抵触和反弹,比如奥巴马医改)。
所以,历来都有人努力尝试寻求根治疗法,也进行过不少实践(以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尤其是苏联)。
比如,试图消灭私有制和市场。这样不就公平了么?大家脚底下都不垫砖头,不就没人高人一等了么?
需要啥东西,划拨,想要啥,直接下指令生产,也不需要买卖了。
人为给每一个人安排事做,比如「三个人换一个灯泡」,就算是人人都参与劳动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计划经济」。
可实际上,这条路没走通。
因为,即便是不允许私有,可总该有个所有制吧?总不能「莫须有」吧?
于是,为了对抗「私有」,就有了「公有」。
可是,所有制、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必须是客观具体的,光一个「公有」的说辞,太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