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在以前,那苏联人肯定得好好考察一番。
然而眼下事情有所不同:五卅事件爆发之后洋大人觉得自己还是得在中国扶持一个代理人,让他们好好帮自己管一管中国人的。
张作霖的出兵让英美等国非常满意,因此他们决定答应北洋政府的要求,在 1925 年 10 月左右开一次关税会议,对中国关税进行调整。
自晚清以来,关税常年都是中央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这一调,那就是数不尽的大洋入账,到时候奉系兜里宽裕了,不就更有开战的底气了么?
所以必须得当机立断,重拳出击!
1925 年 10 月,孙传芳与安徽、福建、江苏、江西四省代表就反奉问题达成一致,大家公推孙传芳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准备与奉军开战。
孙传芳半身照,引自 1926 年日本《国际写真情报》11 月号「支那时局的大人物—南北五省联盟孙传芳将军」
而 10 月 22 日与 26 日,苏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决定拨给孙传芳子弹 300 万发。
张作霖表示多新鲜啊!不就是外国援助么?谁没有似的!来,日本的朋友们,咱们聊聊!当年你们不是提出想在中国搞二十一条么?这事咱们谈,你给我军火,我签条约,咋样?
对张作霖来说,日本人,那绝对是他的老朋友了。
从直皖战争以后,日本人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对张作霖进行援助,以稳定东北局势。
而日本人这么干的理由非常简单,他们希望张作霖能拒敌于关外,让东北与内地隔绝,为他们蚕食东北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所以日本人在张作霖入关争夺中央政权的问题上,是持有反对意见的。
而张作霖也不是傻子,日本对东北存有不轨之心人尽皆知,他入关之前就天天与日本人虚与委蛇,入关之后对日本人提出的各种要求更是能拖就拖。
可眼下情况危急,他也实在是快拖不下去了,因此他准备横下一条心,跟日本签约了。
日本人表示呦西啊张桑!还有这等好事?来来来,请上座,咱们好好聊聊!
结果这一聊,出事了。
10 月,奉军派出代表前往日本观操,观操的过程中日奉密谈的内容被这位代表知道了。
本来知道了也没什么问题,偏偏这位代表姓郭。
没错,正是郭松龄。
这下事情麻烦了。
郭松龄大怒表示老张,你个浓眉大眼的竟然也卖国了!?罢罢罢,这奉军,我不待也罢!媳妇,苏联人不是说想让我反奉么?跟他们讲,我答应了!
苏联人大喜过望。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孙传芳、冯玉祥跟郭松龄几方能同时发动的话,那么张作霖必然一败涂地。
可关键在于这几个人里,除了郭松龄勉强算得上是进步以外,剩下俩人都很有问题。
孙传芳身上的旧军阀习气严重,他的第一诉求是扩充自己的地盘、阻止奉军南下,而根本不是什么反帝国主义。
冯玉祥虽然跟共产国际接触很久,然而他跟孙传芳等直系将领之间的关系只能用「水深火热」四个字来形容。
更搞笑的是孙传芳为了拉大旗做虎皮,在 10 月下旬假惺惺地通电推举吴佩孚做「讨贼联军司令」,而吴佩孚跟冯玉祥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水深火热了,干脆就是你死我活。
所以虽然这三方都有反奉的想法,然而在战略上却是各怀鬼胎。
这给了张作霖可趁之机。
第一个尝到甜头的是孙传芳。
他在 10 月 15 日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随即向奉军发起猛攻;而被张作霖任命为江苏督办的奉军嫡系杨宇霆见势不妙,竟然下令撤军,让孙传芳结结实实地捡了个大便宜。
10 月 20 日,孙传芳甚至已经拿下了南京,准备衔尾而上,继续厮杀了。
奉军在东南的退让不是偶然的,作为一支长期在关外发展的军队,奉军中专心扼守山海关、发展东三省的想法一直都非常流行——为什么一定要入关内卷、咱们在关外躺平不行吗?奉军南下,本来也就是打算利用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者的身份过去摘摘桃子的。
眼下这五省联军声势浩大,江湖传闻他们还拿到了苏联人的军火,在南方跟他们死拼,属实不智。
集中关内奉军扼守山海关为上策,保守直鲁与联军在徐州相持为中策,与孙传芳在苏皖浪战为下策
奉军后撤之后重新集结了兵力,扼守徐州——徐州这个地方非常有意思,它在 80 年后乃是唯一一座同时享受集中供暖与江浙沪包邮的大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看,徐州乃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辛亥革命时,南北议和陷入僵局,孙中山组织六路北伐,姚雨平带领的粤军正是在徐州与张勋所率北洋精锐一番血战,才为清王朝钉上了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而日后淮海战役,解放军也正是在徐蚌之间与国民党进行了大决战,奠定了全国的胜势。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张作霖派了哪位大将来镇守呢?
这个人可是大大的有名,他是军阀,但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极为出名。
很多人都认为他的作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集中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其代表作如下: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没错,负责徐州防务的直鲁苏皖防御总司令,正是「三不知将军」张宗昌。
张宗昌半身照,引自 1924 年 5 月 10 日东方杂志:直奉战争
他号称「不知道兵有多少,不知道钱有多少,不知道姨太太有多少」,最初乃是土匪出身,在辛亥革命时辗转反复,投靠到了冯国璋门下——冯国璋乃是直系领袖。
因此张宗昌后来虽然屡战屡败,然而还是希望能打通曹锟的关系,接着在直系这一亩三分地里混碗饭吃。
可惜当时直系里说话最硬气的人是吴佩孚,而吴佩孚顶瞧不上张宗昌这种不学无术、土匪出身的野路子,所以最后一气之下,张宗昌表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投奔张作霖行不行?
树挪死人挪活,结果这下发达了。
奉系地处关外,因此跟毛子的接触比较多一些。
十月革命之后,不少白俄军队被红军击败,四散流落,偏偏张宗昌这个人以前为了混生活下过海参崴,懂得俄语,更兼脾气粗犷,身材高大,结果他跟一群白俄士兵搭上了线,一来二去,竟然把这些人给收编了!
要知道,俄罗斯就算再穷,那也是欧陆列强之一,跟中国军阀又菜又爱玩的水平还是不一样的。
于是张宗昌这个纯土鳖的队伍里竟然出现了水平颇高的骑兵与炮兵,更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靠搜集战利品搞出来了两辆战斗装甲列车,一跃成为了奉军骨干。
而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后,「联省自治」、「葱省是葱省人的葱省」这样的口号正喊得山响,用本省将领出任本省政府首脑乃是非常得民心的举动,因此张将军就被任命为山东都督,统帅鲁军,正好在这次战斗中顶了上去。
那么真正的奉军嫡系在干嘛呢?
答案很简单,在提防冯玉祥。
冯玉祥的「国民军」当时占据了河南、河北和北京一带,奉军想要全力支援徐州前线,必然要解决自己侧翼的这个后顾之忧。
本来张作霖还抱有一丝幻想,他从 10 月份开始就不断地在跟冯玉祥商量:老铁,你看咱之前一起联手干灭的吴佩孚,这情谊不能忘啊!我瞅着你现在似乎有个大病的样子,能不能给兄弟来个定心丸?实在不行我把保定、廊坊这些地方都让给你,你给兄弟个准信,咱们联手干孙传芳呗?
冯玉祥表示啊,这个吧,是吧,哈哈哈哈哈,你看,大局为重,和平万岁啊。
张作霖一拍大腿:完犊子了,这是要 PUA 我!
张作霖所料不差,其实 10 月底的时候,冯玉祥跟共产国际和国民党的人已经开始进行私下联络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孙传芳正面迎战、冯玉祥侧翼截击、郭松龄暴起背刺,张作霖这次断然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
可问题在于冯玉祥虽然对张作霖不满,但也不打算亲自跟奉军打个你死我活——他想重演当年旧事,坐山观虎斗,最后在关键时刻出兵摘桃子,一锤定音锁定胜局。
因此孙传芳在前线与奉系激战,冯玉祥在旁边磨洋工。11 月 6 日,五省联军三面包围了徐州,而冯玉祥竟然还是态度暧昧,没有正式表态!
冯玉祥在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出兵时机,然而张作霖却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不等前线分出胜负,便急电张宗昌:撤吧,放弃徐州,退守山东,咱们集中精力,先打冯玉祥!
张宗昌一拍大腿:没问题!你让我跟孙传芳打一仗那确实有难度,不过说到逃跑,俺老张还是很有自信的!
于是就在五省联军的眼皮子底下,张宗昌指挥人马转进如风。11 月 7 日,五省联军进攻的时惊愕地发现徐州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奉军主动放弃了这个战略要地,全面转入防御态势。
这下形势逆转了:在打下徐州之前,孙传芳是反奉态度最积极的那个;而打下徐州之后,孙传芳的态度很快发生了改变——到手的地盘,为啥不先分了?
要知道,当初这五省能组织起联军来,靠的是奉军的压力。眼下这压力没了,大家继续战斗的心思马上就弱了下去。
而东北的海军从 10 月下旬开始就已经逼近了江浙沿海一带,到 11 月初已经开始是彻底重创了南方海军,甚至有谣言说这些东北人不日就将从后方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啦!
因此五省联军很快就停止了军事行动,奉军面临的压力陡然减小,而冯玉祥面临的军事压力却大大增加了。
关键时刻,愣头青郭松龄把冯玉祥给救了。
1925 年 11 月 22 日,郭松龄通电反奉。
郭松龄在这个时候决定反奉,一方面是因为奉军已经转入守势,再不发动,难度就会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也有他自己行事不密的因素——在 11 月中旬的作战会议上,他竟然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劝张学良跟他一起反对自己老子,从而引起了张作霖的戒备。
所以冯玉祥可以拖,孙传芳可以等,然而他郭松龄再不发动,说不定就死球了。
不过郭松龄明白,自己的部队实力虽然强劲,数量上却处于绝对弱势。因此他耍了几个小花招,一是打出张学良的旗号,声称自己这不是造反,而是帮着少帅夺权,逼老帅下野;二是暗中勾搭了奉军驻扎在天津一带的大将李景林,来呼应自己的攻势。
李景林是河北人,在奉系内部一直过的都不是特别自在。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第二次直奉战争,这位一马当先打进天津,然后心态膨胀,把老资历的直系将领王承斌给撵走了,还霸占了省长公署,一下子捅了马蜂窝。
王承斌虽然是直系将领,但却是奉天人,资历极老,人脉很广,尤其是跟奉军关系颇为暧昧,在直奉关系紧张的时候经常充当和事佬,一度被吴佩孚斥为「通奉」之小人。
所以张作霖对此非常不满,差点拿李景林的脑袋祭旗来着。最后是郭松龄以「入关杀将,军心不利」为理由劝了下来。
这次郭松龄反奉,就想到了这位老兄。
李景林表示一起反张我双手赞成——然而有个小问题,就是我老娘还在奉天,那可是兄弟我的骨肉至亲啊。
我这边一反奉,那边我老娘说不定就人头落地了。
所以您,得加钱。
没问题,11 月 22 日,郭松龄与冯玉祥签订密约,约定郭、冯、李三方倒奉,事成之后,京汉铁路沿线等地国民军可以随意驻扎,但是热河、直隶地区的赋税和管理权都是李景林的——怎么样,够不够?
直隶、热河均归丙(指李景林)治理。甲为贯彻和平主张,对热河决不攻取。保(定)、大(名)、京汉线,甲军随意驻扎,但直省全部收入(保,大在内)均归丙军,甲军绝不侵夺。山东听其自然变化,但黄河以北各县由丙军驻扎,收入亦归山东。天津海口,甲军自由出入之。
够了!
于是 11 月 25 日,冯玉祥跟李景林同时通电反奉,为了表示诚意,李景林还把自己地盘上的奉系要人给关了起来——而此时郭松龄甚至已经打出了长城,开始跟奉军刺刀见红了。
然后……
然后事情就开始变味了。
冯玉祥在北京事变以后扩军迅速,在 1925 年 11 月的时候,其麾下的「国民军」已经有了三个军,数十万人马。
可这扩军的速度一快,扩进来的人马质量如何就成了个大问题。
这三个军里,第一军是冯玉祥当年亲手带出来的队伍,革命觉悟和战斗意志都可圈可点。
可第二军和第三军却是半路出家,在行事上也具备相当大的自主权——孙传芳跟奉军大战的时候,第二军甚至一度参加过对奉军的军事行动,要知道,当时冯玉祥跟张作霖可还是亲切的表面弟兄呢!
所以这次倒霉就倒霉在了这两支队伍上。
国民军第二军和第三军在通电反奉之后迅速进军河北,兵临保定,先把李景林的地盘给抢了——他们表示老子本来的驻地就在这边,后来你们奉军势大,硬是把老子给挤出去了。这下子好,冯玉祥不是通电反奉吗?那正好,我们回来,先把河北给收复了。
李景林:这是人干的事?
平心而论,李景林最初表现得相当克制,在国民军打过来的时候甚至主动撤出了保定。然而没想到第二军第三军竟然蹬鼻子上脸,跟过来了!
李景林赶紧给冯玉祥打电报:你的人,你不管管么?
冯玉祥表示这事吧,我哪就管得了啊!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这样,我看您啊,在河北带着也挺闲的,要不您跟郭松龄一起,出兵山海关表示一下诚意?或者咱们那个地盘的问题再商量商量?您看看,选一个呗?
李景林表示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玩法!结果正好张作霖找到了奉天城里李景林的老娘,让她写了封电报规劝自己儿子——于是李景林把心一横,他妈的老子跳回来啦!
正在前线突飞猛进、已经打过山海关的郭松龄一下子就崩溃了:自己原本就兵力不足,这下还得分派人手保护后方,最要命的是,原本李景林应该给自己补给军需,他这一跳,自己的后勤算是彻底崩了。
而奉军虽然丢掉了山海关,却已经在连山一带安排下了重兵——这里乃是辽西的咽喉要道,当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张作霖大败,仓皇逃回关外,为了防备吴佩孚乘胜追击,奉军曾在此地修筑过防御工事,眼下正好派上了用场!
为了安定军心,破除「郭松龄起兵是少帅要造老帅的反」这种谣言,张作霖派出的前线指挥官是张学良和张作相。
就在这个当口,天寒地冻,北风骤起。
降温了。
张作霖表示这下妥了——郭松龄起事仓促,后勤又被李景林给断了,突然降温他的队伍没有冬装!在东北打仗没冬装你打个锤子?这是天时助我。
而连山不仅有防御工事,本身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地利助我。
而这次奉军精锐尽出,数万大军只需固守待变,心态稳定,郭军师出无名,给养不足,必然心浮气躁,这是人和在我。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老子怎么输?怎么输??
不仅张作霖这么想,奉军上下几乎都这么想——这天寒地冻,气温骤降,前两天暴风雪大作,这两天连海面都冻上了,这郭军连棉衣都没有,还能打过来?行了,大伙来屋里暖和暖和,等着他们自己崩溃吧!
等等!你上一句说的啥?再说一遍呗?
连棉衣都没有啊。
不是这句,再上一句。
连海面都冻上了?
糟了……
郭松龄军,踏海而来!
由于奉军上下对此是完全没有防备,因此郭松龄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将奉军侧翼击溃,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泼天的大胜。
这次大战之后郭松龄光收拢的降兵和俘虏就超过了一个师,更获得了大炮等技术装备,然后郭松龄再接再厉,把锦州也打下来了。
张作霖表示不玩了,这人有挂,我不玩了!来人,分家,散伙!
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请诸君各自随意,自由行动,分给每人奉票 40 万元,以表告别之意。
且慢!日本人表示张桑,您先不要急,散伙这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但是我们刚刚跟郭松龄接触了一下,那货有点不识抬举,所以我们想来问问张桑,您有没有兴趣做皇军的狗……呸,是跟皇军亲善亲善?
张作霖表示没问题啊!您说,什么条件!您随便说!
实际上在不久之前,张作霖已经跟日本人达成了密约,承认了当年袁世凯都没敢答应下来的「二十一条」中有关满蒙的部分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