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国民政府派系林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孙中山搞护法运动的时候他是大元帅府陆军总长,1924 年的时候任中央军事部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在当时来讲,他就是实打实地国民党军事一把手。

许崇智麾下的建国粤军本来是广州军政府手里最靠谱的军事力量——这支队伍的前身是 1917 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时省吃俭用变卖家产(真的变卖了家产)收编的 20 营卫队,后来孙中山被老桂系领袖、湘粤桂三省巡阅使陆荣廷排挤离粤,这支队伍由陈炯明——对,没错,就是后来跟孙中山互有龃龉的那个陈炯明——和许崇智带到了福建,休养生息。

虽然后来陈炯明跟孙中山决裂了,然而粤军里很多人还是愿意跟着孙中山继续革命的,于是这些人跟着许崇智成为了广州军政府的台柱子。

许崇智对蒋介石是看顾有加,一直努力提携自己这个结拜兄弟来的。

而蒋介石呢,也确实争气——孙中山北上之后,陈炯明自以为时机到来,三路进犯广州,而广州军政府则针锋相对,三路「东征」。

其中右路队伍由许崇智的建国粤军跟蒋介石的黄埔校军组成,中路由驻粤桂军组成,左路由驻粤滇军组成,本来大家对驻粤桂军和滇军报了很大希望,结果这两支队伍全程酱油,反而是右路军以少胜多,大破陈炯明的部队!

因此,大家一下子就对蒋介石和许崇智刮目相看了:这兄弟,行啊!

因此在得到唐继尧准备入粤、驻粤桂军滇军人心不稳的消息之后,廖仲恺迅速找到了许崇智和蒋介石:你俩怎么看这事?

他俩表示这还有啥说的啊!这不明摆着唐继尧必胜无疑,咱们肯定完蛋么?所以那必须转进,马上转进!

然而他们忘了一件事。

那就是当时来指导国民党军事建设的苏联顾问,名叫加伦,全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俄罗斯族,后来我们一般管这个民族叫「战斗民族」。

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首批苏联元帅,苏联第一位红旗勋章获得者,死于大清洗

而加伦同志,后来是苏联「五大元帅」之一,是战斗民族中的战士。

加伦表示不要怂!跟他干!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唐继尧么?欺负到咱们头上来了,不能答应!

大家表示您冷静一点啊,这驻粤桂军滇军眼下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到时候要是里应外合,咱们咋整?

加伦表示这事太简单了!你们不就是担心这两支队伍到时候反水么?来,咱们先下手为强,灭了他们!

蒋介石抓住了送上门的大机缘。

许崇智跟着孙中山折腾了很多年,斗志难免受挫,在加伦提出先下手为强的战略后态度迟疑,还是主张要先避其锋芒。

然而蒋介石则在加伦表态之后甩掉了自己大哥,攀上了苏联顾问的这条线,主持了讨伐驻粤桂军和滇军的战役。

而更妙的是这次战役简直顺利到令人发指,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广州军政府实施了「广东是广东人的广东」策略,号召大伙集体抵制外省客军,结果驻粤桂军和滇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广州这边用了不到十天,就将两军彻底击败了!

我军攻到广州,市郊人民争先恐后为我军带路,农民拿锄头扁担,黄包车夫用石块砖头,均向敌人追打,真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拍填(滇)鸡』之语曾盛行一时,足见怨恨之深

就在这个时候,汪精卫,回到了广州。

在孙中山去世前,其身边最亲信的「左右三杰」乃是胡汉民、汪精卫与廖仲恺。其中胡汉民在孙中山外出时为「代理大元帅」,理论上是孙属意的下一任接班人。

胡汉民半身照

然而这事倒霉就倒霉在了这个「代理大元帅」身上——代理大元帅,那必须是要坐镇广州的,因此胡汉民在孙中山病故的时候没在身边,当时留在孙中山身边的乃是八面玲珑的汪精卫!

而孙中山所留下的政治遗嘱,正是由汪精卫主笔起草的。

为什么说是「政治遗嘱」呢?

因为孙中山去世时留下了三份遗嘱,其中关于家事的遗嘱不必多说,政治意义不大;一份遗嘱留给了苏俄,希望他们继续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革命以支持,在当时国内知道的人不多;

而最为重要的一份遗嘱后来被称为「国父遗嘱」,或曰「总理遗嘱」,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出自这份遗嘱。

总理遗嘱复制件,现存孙中山博物馆

这份遗嘱在国民党内意义重大,日后国民党许多会议召开时的第一流程甚至就是宣读这份遗嘱——所以起草这份遗嘱所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同小可。

于是起草完遗嘱后汪精卫心态膨胀:总理有事我来跑,总理进京我陪保,总理生病我祈祷,总理遗嘱我起草,那我是谁啊?

我不就应该是总理这遗志的继承人吗!

可你把自己当成继承人不好使,广州那边还有个「临时大元帅」胡汉民呢!

结果这关键时刻,苏联人起了妖蛾子:达瓦里希,我们觉得你这个人性格不错,好相与!胡汉民那人太轴,不行!我们支持你!

他们(苏联人)详加考虑之后,便各下一个考语,以定取舍。对兄弟的考语是「难相与」,对戴季陶的考语是「拿不定」,对汪精卫的考语是「有野心,可利用」。经过一番评定之后,汪精卫便中选了。[1]

胡汉民在孙中山死后曾两次召集密会,商定新政府组成名单,然而他忘了一件事。

那就是孙中山当年为什么要打压党内右派?

因为苏联人是带着真金白银和长枪短炮过来的!

你想争权,不抱紧苏联人的大腿,那能行么?

因此在苏联人选中了汪精卫之后,广州的形势一下子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倒向汪精卫的是国民党内的左派势力——这个没啥说的,在当时来讲,你苏联支持谁,我们左派就支持谁。

紧接着汪精卫在返粤后四处出击,开始着手拉拢党内具有实力的中间派。而许崇智与蒋介石,自然也在他的拉拢范围之内。

蒋介石再次抓住了这个送上门来的机会,站到了汪精卫这边。

跟汪精卫站到一起的好处立竿见影:1925 年 6 月 12 日,蒋介石指挥部队平息了驻粤桂军和滇军的叛乱,随即被任命为广州卫戍司令。其麾下由黄埔军校生为主组成的「党军」迅速扩军,由一个旅扩充至两个师。

而两天后,广州军政府迅速通过决议,要求改组国民政府。

表面上看,改组国民政府的最好好处是可以借机堵死唐继尧入粤的借口:你不说你当年是被孙中山任命的「副元帅」么?现在孙先生死了,军政府改组了,你来给谁当副元帅?

然而实际上,这次政府改组,乃是汪精卫对胡汉民的致命一击。

按照正常逻辑,大元帅孙中山病死在外,胡汉民作为代理大元帅应该继任大元帅之职。可现在政府改组了,咱们重新选举领导人,你能不能做国民政府的领袖得看选票啊老铁!

那么这投票结果怎么样呢?

很显然,在党内左派、军事领袖与苏联人全都站到了汪精卫一边的情况下,他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会失败。

然而小意外还是发生了一点:在选举政府主席的时候,大伙是 11 位委员搞不记名投票。汪精卫以己度人,觉得自己虽然之前做了大量工作,但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啊!万一他们私下像我一样搞非组织政治串联把我整下去了呢?所以他果断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自己。

结果胡汉民没搞串联。

不仅没搞,而且他还把自己那一票投给了汪精卫。

于是 11 位委员,不记名投票,汪精卫以 11 票当选国府首任主席。

大型社死现场——大家表示汪精卫你太不要脸了,这都好意思?

我对汪本来相当敬重,但由此次选举来看,完全表现他是热心利禄的人,我从此就鄙视汪兆铭了。[2]

不过无论如何,反正眼下汪精卫是彻底赢了。

1925 年 7 月 1 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典礼

党内左派加上军方将领的共同支持,造就了孙中山死后的第一位国民党领袖,而胡汉民则输得是一塌糊涂,被排除在了决策核心之外。

对这位「代理大元帅」来说,1925 年 6 月发生的一切都显得滑稽而可笑,自己作为国民党内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孙中山在世时大家默认的二把手,竟然说下台就下台了?这还有天理吗!

不说别的,就连这国民政府中央委员名单,胡汉民都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据说气急之下他找到汪精卫等人予以怒斥,表示「我与你们之间,只就历史关系来说,也不该这样相欺!」

不过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

1925 年 8 月 20 日,党内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光天化日之下,于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遭到歹徒枪击,中弹四发,不幸身亡。

大家一下子就震惊了:这可是大白天啊!党内最高领导人之一在自家中央党部门口,说死就死了?

彻查!彻查到底!

于是汪精卫马上联合许崇智与蒋介石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对此案进行彻查。结果查来查去,发现一个叫「文华堂」的党内右翼组织策划了这次刺杀,而这个组织里有一位头领,姓胡,名毅生,是胡汉民的堂弟。

这下舆论哗然:胡汉民,你是不是选举失败,怀恨在心啊?

胡汉民欲哭无泪:我不是,我没有,这事跟我真没关系啊!

实际上大伙都知道这事肯定跟他没关系,因为一来大家共同革命多年,脾气秉性早就了解得七七八八了——你说胡汉民能暗杀廖仲恺?那他早俩月为啥不暗杀汪精卫?二来胡汉民这个弟弟向来行事荒唐,要多不靠谱就有多不靠谱,大家一直戏称说想要胡汉民彻底革命,必须先杀其兄弟。

不过大家肯相信你没买凶杀人,却不能在政治上这样轻而易举地放过你。最后为了给大伙一个交代,胡汉民被汪精卫以「接洽外国」的名义送去了苏联考察。孙中山在世时的「左右三杰」,至此变成了「一枝独秀」,汪精卫成为了国民党的最高领袖。

汪精卫洋洋自得:怎么样?老子下手够狠吧?

呵呵,蒋介石表示就这?也好意思炫耀?

蒋介石迅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在借口在查办廖仲恺遇刺案的过程中发现了部分粤军将领与陈炯明部下暗中勾结,准备危害广东国民政府的罪证,然后拍案而起:这不行啊!

粤军乃是我广州国民政府之基石,军队里有这样的害群之马,那以后咱们还能安心过日子了吗?

严查,必须严查!一查到底,而且必须有人为此负责!

那么,谁要为此负责呢?

既然是军队里出的事,那不管怎么查,肯定都能查到我蒋介石异父异母的好兄长、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身上嘛!来人啊,把我这好哥哥给抓起来!

许崇智与他麾下的粤军确实跟陈炯明私下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问题在于陈炯明那也是老革命党出身啊!这些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就算现在决裂了,也不代表未来就没有重新联合的可能。

那不行!蒋介石表示革命不彻底,一定是彻底不革命!别废话,赶紧把我那好哥哥抓起来!

蒋介石手下只有黄埔军校的三千精锐党军,然而他却把好钢用到了刀刃上——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黄埔军迅速包围了许崇智的住处,而发现事情不对头的许崇智试图向外求援,结果这命令被半路拦下,根本没有传递到自己亲信将领手中。

相反,一封以许崇智名义写成的缴械命令却被送了出去。

这之后许崇智被迅速「礼送」离穗,蒋介石表示哥!您军队里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您已经不干净了!为了撇清嫌疑,兄弟我送您去上海好好爽上一阵子!来,这是路费,这是生活费,您快去吧!

然后蒋介石掉过头来,将隶属于许崇智的部队彻底打散后改组编入第一军。通过这样一番操作,蒋介石手里的「党军」再次膨胀,达到了三个师、九个团的规模。

一步登天!

要知道,在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候,蒋介石在党内几乎还没有什么存在感——不仅中执委委员里没有他的名字,就连候补委员里也没有他的名字。

相比之下,当时年仅 31 岁的湖南人毛泽东已经是中执委候补委员,后来又出任组织部秘书,在上海主持了党员重新登记注册工作——然而仅在一年之后,蒋介石就在汪精卫上位的过程中抓住了机会,一跃成为了党内的军事领袖!

1924 年 6 月 16 日,黄埔军校成立时孙中山与蒋介石、何应钦与王柏龄合影; 后为凸显蒋之地位,何应钦与王柏龄被修去,变成右侧这张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合照,这张照片长期出现于民国课本之中

后为凸显蒋之地位,何应钦与王柏龄被修去,变成右侧这张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合照,这张照片长期出现于民国课本之中

不过好事还没完,汪精卫蒋介石这边在广州排除异己,结果那边广西传来喜讯: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率两万军以寡敌众,硬是把唐继尧的 7 万大军给打得大败!

唐继尧偃旗息鼓退回云南,李宗仁等人表示自己原本就向往革命,愿意让广西归于国民政府治下,准备过来讨论统一问题了!

苏联人欣喜若狂。

虽然说左派领袖廖仲恺死了,然而不要紧啊!咱们选中的汪精卫成了党内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成了国民党的军事领袖,这比之前的形势还要好啊!

最妙的地方在于,蒋介石他是个浙江人,天然在地域氛围浓厚的粤军里受排挤,更何况他还下手弄了粤军领袖许崇智,那他现在除了死心塌地跟咱混以外还有啥出路?没了啊!

这政治领袖跟军事领袖都是咱的人,那国民党必须是尽在掌握啊!这波,这波是稳赢!

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则如丧考妣——啥啊?这才几个月啊?党内咋就这样了啊?这以后还有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处了?不行,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既然不能坐以待毙,那么这些国民党右派要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开会。

1925 年 11 月,一群右翼国民党元老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了所谓的「一届四中全会」,表示咱们国民党啊,已经被共产党给严重渗透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赶紧让苏联顾问滚蛋,二是赶紧把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都给我开除喽!

西山会议现场

大家表示且慢啊,您几位提的什么要求咱们先不说——您能先解释一下这个「一届四中全会」是咋回事吗?这党内一群大佬他们可都没参加啊,中央执行委员会加上监察委员会一共 51 人,您这就 13 人,咋就「全会」了?

嗨!这事啊?西山开会的这些人表示这太好理解了,你别看我们人少,但是你算算啊,咱们不算监察委员——那个是党内监督的,跟执行没关系;也别算候补委员——你一个候补的又不是正式的凭啥算进去;再把共产党员都刨出去,你们再算?这么一算,我们这些人就已经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半壁江山」了啊!

所以西山会议最终通过了《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宣言》和一系列决议,然后宣布咱们啊,另立中央党部啦!

于是国民党瞬间出现了两个中央。

让广州这些国民党人震惊的地方在于,江浙一带的各地国民党党部,竟然对西山会议派的决议云集响应!一些党部甚至主张清除中共党员!

其实这些地方国民党右派与左派之间的斗争一直都在进行着,早期同盟会与各地会党关系密切,因此不少国民党元老本身就是会党大佬,对国共合作意见颇大。

1924 年 12 月,在南京的国民党右派甚至借助青帮势力,自己成立了一个党部——所以他们对西山会议派的主张进行响应,那是非常合理的。

于是西山会议派在北京开完会后移师上海,开始着手反共。

效果如何呢?

平心而论,比较一般。

西山会议这派人马虽然元老众多,然而却少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枪杆子。

广州的国民党中央蒸蒸日上,不仅声势浩大,而且军事上也搞得有声有色:在 1925 年 9 月,蒋介石亲自挂帅,汪精卫出任党代表,周恩来掌管政治部,发兵东征,跟陈炯明剩下的势力进行了殊死较量。

这次大战,彻底扫清了陈炯明的势力,为随后的北伐奠定了基础。

于是蒋介石他们开始跟苏联人商量了:大哥,我看时机成熟了,北伐吧?

苏联人表示如果我们现在北伐,那必将绝杀,可惜伐不得,你得忍耐……

蒋介石等人一头雾水:为什么啊?

答案很简单,莫斯科在北方,另有安排。

莫斯科在北方的安排是两个人。

一个是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临战反水、发动北京事变的原直系将领冯玉祥。

另一个,则是奉系将领,张学良的绝对心腹,郭松龄。

郭松龄半身照,引自 1924 年 5 月 10 日《东方杂志》

郭松龄早年间也是同盟会出身,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做事严谨认真,后来被招揽到了东三省讲武堂做老师——结果正巧张学良成了他的学生。

张学良他爸是野路子出身,做事向来奔放,于是郭松龄这个学院派一下子就让张学良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原来打仗还可以这样啊大哥!

因此张学良化身郭松龄迷弟,甚至「盛称松龄能于其父」,把自己的卫队旅全都交给了郭松龄打理。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中,郭松龄与张学良所率的部队在榆关九门口与直系血战,功劳最大,然而时候论功行赏,老张竟然把郭松龄给撂那了!

郭松龄表示老张你是不是有病?老子功劳最大,结果一块地盘都没捞到?

老张表示呵呵:小六子(张学良小名)不是说你比我能耐还大么?你那么大能耐你使去呗!哎,就是不给你地盘,就是玩!

后人对此做过很多揣测。

有人认为张作霖因为郭松龄的同盟会出身而一直对其心怀戒备。

有人认为郭松龄本身是讲武堂教员出身,在奉军中作为「大学派」代表,与野路子出身的老奉军格格不入,受人排挤。

也有人觉得老张这是在刻意打压郭松龄,好让他能死心塌地地依附于张学良,顺便也好给张学良留出日后市恩于郭松龄的空间。

不过无论如何,老张跟郭松龄之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苏联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点。

郭松龄的媳妇是俄办哈尔滨贸易学院的学生,所以苏联人走了夫人路线,私下里跟郭松龄勾搭到了一起。

苏联人认为现在北京由本来就亲苏的冯玉祥控制,而如果搞定了奉军里战斗力数一数二的郭松龄,那我们就相当于坐拥卧龙和凤雏,这还用等着广东的国民党人一个省一个省地北伐过来么?

不需要!

有作弊码了谁还肝流程啊!快进,快进到直接推翻北京政府!

这里唯一的小问题呢,是冯玉祥在名义上,跟张作霖还是盟友。

不过这事问题不大,冯玉祥既然能背刺直系一次,凭啥就不能再背刺老张一次呢?更何况自从张作霖入关之后,他俩的矛盾就一直很大。

要知道,第二次直奉战争打起来之后,长期在直系内部受到吴佩孚排挤的冯玉祥拿了张作霖百万军费,俩人达成协议的时候说得好,奉军赢了之后绝不入关。

结果怎么样?结果我冯玉祥这边背刺了吴佩孚,你张作霖那边扭头就入关了!这是敞亮人干的事么?

不过张作霖对这事也很有意见:老子跟吴佩孚连番血战,损失这么大,你说不入关就不入关啊?我跟你讲入关人入关魂入关都是人上人,老子不仅要入关,而且还准备一统天下——就算不能一统天下,起码黄河以北,归我老张,没什么问题吧?

有问题。

我冯玉祥的队伍眼下也在华北一带活动,黄河以北归你老张,我去哪?

要知道,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在背刺了吴佩孚之后可以说是顶风都臭八百里——以前北洋各派虽然也有纷争,然而在一个派系里大抵还是互相信得过的。

而冯玉祥直接打破了这个游戏规则,公然反水,这让他成为了所有北洋将领眼中的「公敌」。

不少人都放出话来,表示不管是你张作霖还是段祺瑞,想谈我们都可以陪你们谈,只有这个冯玉祥,没得谈!

所以对冯玉祥来说,南下根本不切实际,只有在北方发展,才生活得了这样子。本来张作霖虽然入关成功,但碍于面子也没好意思直接跟冯玉祥撕破脸,让他控制了西北和华北的一大片地方,因此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摩擦。

不过对张作霖来说,这点小摩擦并没有放在他心上,他的主要精力依然集中在南方——谁不知道南方的好处啊?那江浙一带向来富庶,你们直系摸得,凭啥我老张摸不得?

当时的浙江都督乃是直系将领孙传芳,他当年跟江苏督军一起击败了皖系最后的希望,浙江督军卢永祥,而卢永祥那是当年跟张作霖、孙中山搞「三角联盟」的主,所以他的失败直接成为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

眼下直系大败,奉系入关,卢永祥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老子现在又行了,于是决定化身带路党,主动请缨引奉军下江南。而张作霖之前一直在关外活动,对江南一带的情况是完全抓瞎,正好也需要一个熟悉情况的带路。

双方一拍即合。

本来孙传芳等人对卢永祥是一点都不在意——一个没了兵的军阀,能翻出什么浪花?你说回来就回来啊?您配吗?

然而现在卢永祥的身后站了个张作霖,奉军借着卢永祥返浙的机会派兵大举南进,这就让孙传芳等人非常紧张了,因此双方剑拔弩张,孙传芳表示你想干啥?

张作霖表示老子愿意干啥就干啥!

孙传芳表示我警告你干啥之前先想想自己到底吃几碗饭。

张作霖表示吴佩孚老子都弄了,老子想干啥你能拦住我咋滴?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上海的老爷们出来了,他们表示:停停!大家不要吵,且听我一言!

你谁啊?你说听你的就听你的啊?

出面调停的上海士绅诡秘一笑:阿拉的面子侬不给,洋带人的面子,侬也不给啦?

这下子孙传芳跟张作霖都不吱声了。

我在《极简军阀混战史》中提到过,上海乃是有洋大人照应的花花世界,近代远东资本高度集中的地方。所以说列强对上海附近局势高度敏感。

当年直皖战争的时候,还是浙江督军的卢永祥被直系团团围住,双方差点就打了起来。结果洋大人一看你们这要是打起来伤到花花草草怎么办?最后硬是把这事给叫停了。

而这次上海士绅出面调停,背后其实也都有洋人的影子。张作霖这人野心虽大,不过还算有数,所以他跟孙传芳思前想后,最后各退一步,互相妥协,暂时偃旗息鼓了。

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们这帮软弱无能的臭军阀愿意妥协,我们上海的工人阶级不愿意妥协啊。

1925 年 2 月,上海日资「内外棉株式会社」第八厂内发现一具被殴打致死的童工尸体,引起工人罢工;5 月,多家日本棉纱厂借口男工不专心劳动,引发工潮,决定解雇所有男工,再次引发大罢工,而冲突过程中日籍管理人员打死了中共党员顾正红,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于是 5 月 28 日,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发动示威游行。

公共租界巡捕表示你们尽管游,不敢开枪算我输。

下午 3 点 55 分,游行群众惨遭枪击,13 人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

一下子全国都沸腾了起来,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

五卅惨案后的宣传漫画

洋大人震怒之下表示反了反了,你们中国人想干嘛?你们中国政府想干嘛?赶紧派人来,到上海来维持秩序,保护我们的安全!

当时中国一南一北,有两个政府。南方的政府自然就是广州那个「国民政府」,而北方的政府则是被列强普遍承认的北京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

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完之后,大伙认为原来的大总统曹锟那是贿选上台的,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把他拘禁了之后弄了个「临时执政」,在日本人的强力斡旋之下,临时执政的位子最后落在了日本政府的老朋友、北洋元老、皖系领袖段祺瑞的手里。

可关键在于,段祺瑞虽然是皖系首领,但皖系的队伍在直皖战争那会就基本打没了,眼下洋人要政府派兵保护,他没有可用之兵了!

作霖表示你看看!这事闹得,果然还得由我奉系为国效力啊!这样吧,小六子(张学良小名),你带「东北陆军教导团」2200 人进驻上海,去给我镇压工人运动吧!

其实洋大人的邀请让张作霖简直高兴到不知哪里去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老子对江浙是苦求多年而不得,这次竟然借着洋大人的手把人送进去了!

我老张必须投桃报李,那什么,大伙卖卖力气,全力镇压工人运动!让洋大人们看看我等的本事!

老张非常兴奋,以至于他忘了这样一个事实:闹事的上海工人和国民党,背后也站着洋大人呢。

苏联表示嗯,这个张作霖果然是反动透顶!我看奉系基本没救了,弄死吧。

发动声势浩大的反对张作霖的宣传攻势,千方百计地分化瓦解他的军队并使之革命化——斯大林

正在与奉系对峙的孙传芳一下子来了精神,他表示达瓦里希,达瓦里希,您往这看!我孙传芳吧,偶尔也是有兴趣了解一下英特纳雄耐尔、反对一下帝国主义的!张作霖这货现在已经完犊子了!他现在已经是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国之工具人了!您帮助帮助我,我愿意做英特纳雄耐尔的工具人,跟张作霖血战到底!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