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父母教养全攻略: 13 - 15 岁,击破青春期难题》

元认知的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场景:

A: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里,父母刚一开口问考试情况,孩子就开始抱怨:都怪我妈,她昨天催着我睡觉,结果有一道题我就没复习,今天刚好就考了,我就丢分了。

B: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孩子一回家就说:我们语文老师特别偏心眼,对女生判卷宽,对男生判卷严,所以女生的作文分数总是比男生高,太不公平了。我的语文成绩不理想都怪老师不公平。

C:周五早晨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英语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用 20 分钟的时间把我们的这一周学习的单词和短语考一下。立刻有学生说:老师你怎么不早点说啊,我要是没考好就怪老师不早说,没时间准备。

上边的几个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13-15 岁孩子第三个重要能力的发展就是元认知的能力发展。

什么是元认知呢?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一个人有了元认知,在同样的情况下,会做如下思考:

为什么我不能应对临时性的测试。测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不能够应对,那么我复习的价值在哪里?2.老师给女同学作文分数会高,说到底还是自己实力不够,如果我有实力了,你想偏心也没办法呀,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在意公平不公平呢?3.同学都不知道要临时考试,为什么有人依然能够成绩好,我和他们的差距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抱怨,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些针对自我的探索发问,自我的观察和反思,都属于元认知,也就是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他人来观察和思考的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能够有能力做这样的思考,我们就开始自我成长自我进化。

一个整天眼睛都看外边,耳朵听外边,遇事都在外面找理由找借口的人是不可能自我成长的。

元认知的能力不仅可以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会通过对自己的观察进行经验的总结,这无疑都会让一个人成长,这种主动的成长会让一个人超越环境的限制,活出主动创造的人生。

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无论学习还是自我的行为能力,都是跟元认知的能力发展有关。

以父母普遍关心的孩子玩游戏为例,如果一个孩子不具备元认知的能力,那么他在玩游戏的时候会有两种状态:高兴和不高兴。让我玩爽了我就高兴,不爽我就不高兴。至于学习怎么办,我没想过,我也不想知道,千万别问我,问我就头疼,哎,要不然就别学了吧,我不上学了,我去做网络主播吧,反正也可以挣钱。

而具备元认知能力的孩子会想:为什么我这么爱玩游戏,为什么别人玩游戏,学习也不错,我怎么就做不到?我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玩游戏时,我到底是怎样的状态,这和学习时的状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读书也是为了工作,那么游戏是不是也可以当一个职业,如果我未来拿游戏当职业会是怎样的呢?那个是我想要的未来吗?我们会发现在后者的思考中,一个人开始对未来,对自我都会进行探索,而不会是被动地被环境牵引。无论最后思考的结果怎样,只要去思考,终有一天会越来越清晰,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也越来越清晰,这个人的步伐也就越来越坚定。

既然元认知能力如此重要,元认知的能力如何来发展呢?

首先,父母要做的就是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保持安静减少打扰!

因为我们会发现,元认知首先就是一种对探索观察的能力,只是这个探索思考的对象是自己。所以,发展元认知,是需要有时间的。

其次,这个自我观察和觉知,是在放松环境下进行的一种针对自我的深度思考,如果一个人处在紧张恐惧的情况,只能思考应对策略,无法进行认识和探究。那就无法发展元认知了。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一个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一个人一旦安全放松了,他能量才会上升到它的大脑皮层,才会上升到他的前额叶。没错,元认知也是在前额叶区域工作的。

当一个人紧张和焦虑的时候,他永远都是一种抵抗性的或者逃避性的应急反应,要不然就脑子一片空白。

我们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可能因为孩子的学业问题,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孩子的早恋问题,以及和孩子手机的交流问题特别焦虑紧张恐惧,于是在家中就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紧张的气氛会让你的孩子完全没有办法去发展他的元认知,大脑的能量持续徘徊在应对压力的大脑区域-脑干部分,而不是去了大脑皮层。

我们知道很多修行的人都要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说到山洞里,就是为了减少打扰。武侠小说里讲的那些高人动不动就要闭关,闭关就是让一个人进入到深层次的自我检查过程中,自省的过程中他就开始有很多的觉察,对自己有很多新的认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都在外在,你唠叨他,你骂他,你比较恶劣的表情,比如说报一堆各种班,催着他干这个干那个,他就无法回到自己的内在,也就无法发展他的元认知。

二、让孩子独立完成他可以完成的事情并为此承担后果。

一个人对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来自于在生活中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一个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也无需自己做事情的人,是没有动力进行自我探索的。

所以,父母要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留出空间,让他实践、让他犯错、让他思考、让他修正、再让他实践。让孩子自己面对的事情越多,对自我的思考就越多。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吃亏、犯错,如果这样样样包办其实也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三 就是父母经常需要自我探索以及关于自我探索的表达。

当父母进行自我探索以及经常进行关于自我探索的表达,就等于给孩子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模范榜样。

比如说父母经常在谈话的时候说,今天这件事情我就思考了一下,当时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为什么别人一说这个话我就会特别暴怒特别生气,后来我想想原来我这个人特别需要被尊重,如果我感觉到不被尊重,我就会很生气,那我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别人的尊重呢?原来我内心是很不自信的,所以很容易敏感,很容易情绪大起大落。

当你在家庭当中经常做这样的自我探索和表达的时候,孩子在遇到事情他也会去这样想,这等于就是启动了元认知。

我们很多父母天天都是怪别人,怪这个怪那个怪孩子,你的孩子从你的模式当中也模仿到了,他就也去怪别人,怪天怪地怪环境。所以父母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四、发展元认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进行写作。

写作是另外一个极其有效的发展元认知的方式,因为写作就等于把你所有的思绪思维放到笔头上,这本来就是一种抽离的方式,所以在这个阶段鼓励孩子写作,很多父母说孩子不肯写,不愿意写,可以把写作这件事情和阅读建立在一起,因为一个人很多时候不愿意写,是因为他没有东西可写。

正好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阅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你可以让孩子阅读,阅读完书以后让他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从简单的开始写,可以只写几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我在这本书里头注意到了什么?第二句话就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体验和感受是什么?第三句话就写我在这本书里头收获的价值是什么?这本书对我的学习生活真正有价值可以用的东西是什么?一开始其实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写,她会觉得无从下笔,因为他从来没写过,也没进行过这个方面的思考,所以你去引导他,你在读这本书里面有什么比较吸引你的注意,这个时候你可以给他打比方,比如说我注意到了某一个故事,注意到某一个场景,我注意到在这个书里头它有很多的武打场面,这个书里头我注意到讲了很多的历史,或者说这个书里头我注意到他写了很多关于梦境的事情,这叫注意。接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问他,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有一些词汇给到他,让他对号入座去找到表达,这就像你的情感体验,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是特别快乐的,放松地,感觉到有希望的,还是觉得内心非常的悲凉或者觉得很痛苦,或者觉得很同情这个主人公,或者说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一种悲观,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让你觉得很悲观,这就是他的感受的总结。

什么叫对你的生活的价值是什么?比如说你看这本书,你就突然会注意到,其实在这本书里头他讲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得要多思考,要百折不挠,这个主人公他经过他自己的思考和努力,结果他就改变他的命运,我觉得对我现在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以前觉得人的命运好像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掌握,现在我觉得做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做,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当你支持到他做这些总结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坚持,写着写着他就会越写越多,当他越写越多的时候,他的元认知就被发展起来了。

当一个孩子在 13 到 15 岁阶段,父母发展了他的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元认知的能力,那么所有父母焦虑的关于他学习的态度问题、学习的能力问题、学习的动力问题、还有游戏沉迷的问题,以及在谈恋爱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他对未来的思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很轻松的去面对,找到策略。

但是如果没有发展这些能力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的状况出现都变成了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 13—15 岁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不要总是关注孩子的行为,而是要关注他们真正的能力的发展。

认识自我,独自相处

13-15 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渴望独立的空间,他们希望父母不要管他们,不喜欢和爸妈一起出去出席家庭活动,弄得父母对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心里很没有谱。这就主要表现在:

A: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很容易失控,普遍喜欢刺激和沉迷游戏。有些孩子对物质欲望开始增强,什么都想买高级的,限量版的,有些孩子虽然对物质没有太强的需求,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包括想要交什么样的朋友。

B: 对老师和家长表面敷衍,实际我行我素,甚至直接对抗,稍有不如意就离家出走。

C: 需要绝对的空间,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父母的干涉,当学习碰到困难时,很容易放弃,破罐子破摔。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什么?

所以作为 13 到 15 岁的孩子,在他们情感发展的阶段,需要做些什么,首先他需要了解自我,了解自我的情感特征,以及情感需求,这样才能够真正充满价值感地成长,活出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有的人他生气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他愤怒的时候他也知道自己为什么愤怒,那有的孩子,为什么生气,不知道,为什么愤怒,不知道,当他不了解自己这些情感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完全活在一种无知无觉当中,它很容易受外界情绪的影响,所以外面一些风吹草动就会引发他特别多的情绪反应,那他不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那他在情绪的表达方面也就完全没有自主性。

其次,他需要去探索自己的价值观。

为什么要去探索呢?因为只有当他开始对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到底在意什么?什么对我来讲是最重要的?

进行这些方面的探索的时候,他才能够在这个世界有他的根基,否则他就像浮萍一样,别人让他开心他就开心,别人让他生气他就生气,别人的话语可以左右他的情绪。

如果他对自己想要的价值清晰,将有利于他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很快就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道路。

人生最可惜的莫过于你真的努力奋斗了几十年,你现在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的,甚至有的人会讲我的婚姻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很多人会说我就希望我现在在做这份工作上能够有一些积累,这样以后我就可以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想想看,一个人已经忙了几十年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一辈子都没搞清楚,那你生命不是很大的浪费吗!

所以在 13-15 岁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关于情绪状态的探索很有价值,这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每种情绪的背后都是一个人自我的价值观。

第三,他想要了解的是这个孩子在这个阶段,他会有团队归属及交友方面的探索。

这方面探索的重要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他很有可能开始有独处的情况发生。

父母们有时候会很焦虑,怎么没有朋友啊,或者怎么跟朋友闹矛盾了,被孤立了呀?其实这个阶段学会独处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在能力的部分我们跟父母们分享了元认知,元认知的发展恰恰是需要自我独处的过程。很多人把独处解读为孤独、寂寞、痛苦、逃避、无论是哪种,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学会和自己独处的过程。

所以这个能力的发展需要父母的接纳理解和支持,父母可以为孩子们在这个阶段的情感发展做些什么呢?

首先,父母在这个阶段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感。

因为有空间他才能够去了解自我,如果父母给他安排很多的事情,他哪有时间和空间去了解自己,所以所谓的空间就是你得给他留出来!不要把他的时间都占满,也不要天天盯着他,只要给孩子留出空间,他就自然开始探索,就可以在发展自己的情感感知和管理的能力。

其次,就是这个时候虽然孩子不像 12 岁之前那么需要你的陪伴,但此时此刻有质量的陪伴还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他会知道在父母这儿能得到支持和帮助,感觉到自己是很安全的,所以这种陪伴一定不是生活上的陪伴,而是精神上的陪伴。

我们很多父母只会在生活上陪伴,经常有父母说我周末不能去学习,因为周末我家孩子在家,我要给他做饭,我要陪着他,其实你的孩子不需要你这样的陪伴,他需要的是你精神上的陪伴。

这种精神上的陪伴比如说,你人可以不在边上,但是他知道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你,他知道你真正很关心他,他知道你对他有很多的思考,他知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就会出现并且支持他,这就叫精神的陪伴。

而我们很多父母人跟孩子天天在一起,孩子内心想什么,不知道、孩子最在意的是什么,不知道、孩子最需要你为他做什么,不知道。和孩子的互动就是想当然的自说自话的,根本谈不到精神的层面。

所以这一点大家要千万清晰,如果孩子没有精神的陪伴的话,他就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也无法去探索内在的价值,因为他没有探索这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和意义的概念。

只有当一个人在有精神上的得到陪伴,他才会感觉到安全,才能够独自相处。

最后,就是父母要给予能量。

什么叫给予能量?比如说父母自身的态度,你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拥有能量,他就会对未来也充满希望。

另外父母的自我的情绪状态也很重要。

如果父母是非常的平静的,冷静的,孩子的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安静下来,他就有能力去独处,在独处的过程当中,他就会跟自己有很多的对话,它可以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元认知,也可以有效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在。对自己的情绪就开始有真正的好奇和感受,他也会去思考什么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反之,如果父母本身易怒,情绪大起大落,看问题常常聚焦负向的,外在的部分,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当孩子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时候,他就会拼命向外面去夺取,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外面,他最终就会导致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感发展受阻。

因此,在孩子青春期整个的情感发展阶段,父母让出空间,允许孩子在各种情绪下去体验和感受非常重要。

一定要避免过多的干预和介入,不论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你不要焦虑,赶紧到学校里去帮他私下里跟老师沟通,去和同学沟通,去和同学的家长沟通,你试图让他没有障碍地成长,或者在家里过度嘘寒问暖,甚至还命令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地孩子就会失去了空间失去了体验,他就无法去向内看,无法去感觉他的感受。

比如说孩子说在学校里,跟同学相处得不好,他会很难过,这时候我们很多父母就会着急,甚至跑到学校去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这时候你只需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在一起,你可以去问问他内心地感受是什么,需要你能够去帮他做些什么,你只做孩子希望你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地情绪就会慢慢的开始认识了。他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情绪认识和表达,包括恐惧等等,都会对他的未来极具价值。

所以说如果说 12 岁之前孩子的情感发展最主要是来自于父母给予以及父母告知的话,那 13 岁之后孩子的情感发展最重要是来自于他自我的感知以及自我的相处。

注意力习惯决定孩子情感的成熟度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对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对一件事情他可以多角度的视角,那么他就会做出更成熟的判断和行为,反之,可能会发展称为抑郁、偏执、冷漠、过度悲伤。

比如

A:经常说些消极的言论,对学校,对老师愤愤不平,认为事事对自己不公平。

B:愤世嫉俗,性格偏激,对他人怀有敌对情绪

C: 特别没自信,认为自己很倒霉,做什么都不顺,好像老天总是安排困难给自己,怨天尤人,对父母横眉冷对。

以上种种,都是和一个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关。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