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0 年出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跟随我爹挣钱的脚步长大。可是,毕业后,我间歇性焦虑,也经常性想「躺平」,特别是知道小 B 年薪 100 万,年龄的小 C 升职加薪把我甩在了后面,朋友圈里的小 H 大牌包小手表,外出旅不完的游满世界跑……
甚至连隔壁小区的张二丫都比我强,因为今年就在上个月,她生完了三胎,我俩同龄。
呵呵,咧嘴憨笑。
在一众家人中,明明生活的物质条件更好,受到的教育程度也更高,甚至生存在国家更好的时代的我,荣登焦虑顶峰。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并不是,焦虑不是年轻人的原罪,但却在工作、生活中,和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直面焦虑
从焦虑产生的根源来看,我们可以洞悉一二:
自古以来,寻求安全感、确定感是人的天性,在人类 1400 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焦虑恰恰是出于保护目的而产生的防御机制、生存本能。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状的脑结构——杏仁体(amyRdala,又叫杏仁核)。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杏仁体开始工作:
首先,接收信息,转化为大脑能理解的语言,告知人进入警戒状态。如果无法确定安全性,信息会选择另一条路径使人陷入不安。通过进一步分析,依旧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杏仁体便会发出警讯,激活下视丘、脑干与自主神经系统。
可以说,出于保护机制,大脑放大了一切不确定的危险。
比如,在户外遇到恶狗,大脑会自动放大被撕咬、产生剧痛、甚至死亡的恐怖画面,通过潜意识作用,让我们停在原地,避免引发恶狗主动攻击。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大脑无法准确区分「涉及生死的真危险」与「人生常见型的挑战」。
这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调整大脑的「过度保护」:
面对外界不可控的事件降临,一味「停在原地」不可取,躺平只能让我们没有翻身仗可打,哪怕咸鱼也有个翻身的梦想,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
「确定性」与「可能性」无法并存,去掉一切「不确定性」,也就失去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所有机遇,从而失掉书写人生新篇章的「无限可能」。
适度焦虑有益于成长,所有的焦虑,都是因为想要变得更优秀,坦然接受现实,拥抱变化,别错过机会,人生比想象得短多了。
毕竟,让你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你也不会甘心,这太索然无味了。
意识到焦虑可控 or 不可控后,接下来尝试改变自己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从客观实际的三个维度思考,请审视自己:
① 人生梦想(欲望)过高、过低
② 自己的先天条件(优势、劣势)
③ 自己的能力边界(现状、可拓展的)
首先直面自己的焦虑,你在焦虑什么?
王小波的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得不到想要的,不满足于眼下拥有的,寻求改变又充满迷茫设定了超出自身先天条件,能力边界的「超级目标」,便产生了:
(收入年均百万的时代,我拖了后腿)
对追逐人生目标表现出的消极、无能为力,于是:
(人生不值得,躺平可好)
面对现实,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可以怎么做:
(我怎么这么没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个体情况各不相同,建议通过逐个书写的形式,把内心令你感受的焦虑写下来,具体到事件,越详细越好,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焦虑的常见类型
一、现实型焦虑
具体事件引起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则是对未知危险的担心,产生于对外界危险的知觉,一旦危险消除,焦虑会随之缓解或消失。
比如,容貌焦虑,担心不被异性喜欢,或经济环境差,赚钱效应不好,过度担忧自己失去工作、缺少金钱、物质,被周遭人瞧不起。
灾难性的思维方式催生出——过度担心。
灾难性思维:把事实和想象混淆一体,并不断以最坏的心理猜测,单向发展推断,从而得出让人心惊胆战的结论,产生巨大的恐惧绝望和担忧。
一般,这种思维经常性伴随「如果/要是……怎么办?」的字眼。举例:「如果我男票出轨了怎么办?」,「如果孩子叛逆吸毒怎么办?」
如何修正「过度担心」?
明确焦虑的事件后,积极扭转焦虑化思维,可以缓解、甚至逐步治愈焦虑。
① 将不确定问题的描述转化为肯定陈述
比如,「如果我男票出轨了怎么办」→「我认为我男票出轨了」
② 评估担忧事件发生的真实概率
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径思考:担忧事件的可能性有多高?有客观条件支撑吗?如果发生了最糟糕的情况,就真的一点应对之策都没有了吗?
③ 用符合现实的判断修正自我评价
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评价现实状况与自我,适度减少内心对抗,提升对焦虑情绪的「耐受度」,以防止自我情绪对抗引发的更多心理问题。
二、病理型焦虑
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难临头,发作者陷入主观痛苦中,包括胸部不适、心悸、气短等,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需要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治疗,请积极就医,不再赘述。
接上,什么在影响你自我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 1954 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这就涉及到了「比较」的另一个重点: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简单说来,就是和谁比?
我今年 30 岁,每个月工资 5000 块,这个收入是高还是低呢?(比较范围,仅限于工资)
考虑到影响收入最主要的是地域区别,假设如果是在北京工作,每月 5000 块的工资显然是拉跨的,但如果把地域换成四五线小县城,那么这个工资收入,实在是非常不错的。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觉得焦虑的,并不是来自于比较,而是比较对象出了差错。
我和朋友曾经讨论过一个话题:
朋友:「如果地球爆炸,进入末日倒计时,很多有钱人、政治家等精英都去了外星,我们普通人就只能原地等死,真可悲。」
我:「去了外星也不见得开心,人类的优越感是需要衬托的,原本你有一个亿是个富豪,可当你发现身边都是坐拥几十亿的,你又成了穷人。」
仅仅想象自己置身天堂,是无法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你还得想象别人深陷于恐怖的地狱。
比起天天冲浪看别人年薪百万,家产上亿,爱马仕集齐随便背,可能看看非洲某些国家的真实生活、难民电影,心里会好受很多。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我看了也没用,我的眼睛就只会往上看,我周围的人不是家里拆迁,就是天赋异禀,985 院校打底,再不济也是个白富美、高富帅,人家也能占据两个字啊!相较之下,我真是抬不起头。
朋友,你是晋惠帝本尊吗?为什么你能理所当然的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
即便身边的人如此,这个世界也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人生艰难,何时何地都要找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那你可能继续反驳:我不和别人比了,我就和自己比行不行?前年每月挣 5000 块 ,今年每月挣 6000 块,也算是有进步?物价都在飞涨呀。
不得不承认,认识自我分内部和外部,就「比较」这件事情来说,不管怎么比,伤心似乎总是难免的。
外部比较时,人受慕强心理的影响,总是会和「闪闪发光」的大人物比较,他们是金字塔顶层的,而不是下边的普通民众。真正到了自我比较的时候,你的比较对象还将是想象中「优秀」的自己。
但这里,极有可能会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
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主任 Higgins, E. Tory 在 1983 年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在这一理论之中,「自我」被分为为三方面:
理想自我:个体希望自身具有的特性
应该自我:个体认为自己在有关承担责任和义务方面具有的特性
实际自我:个体认为自身实际具有的特性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价」,可以来自两个不同的立场,也就是本人的立场和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他人立场(父母、好友等),今天我们只讲本人角度立场下的自我。
在这三面「自我」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都存在一定偏差,继续列举上面的例子:
实际自我:每个月工资 5000 块
理想自我:爱马仕自由
这种自我差异之下,「我」会非常容易沮丧,充满着强烈的挫折感,很容易逃避式「躺平」。
这一方面来说,我爹的情况比我好一点:
我爹的实际自我:农村小伙子城里买车买房,孩子读了大学;
我爹的理想自我:阶层大飞跃,成为「富一代」
可以看出,他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差距,但是回到事实,他还是实现了人生的进步和小阶层的跨越的。
而我的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就有点恬不知耻了(上面已提,没脸不复述)。
那么奶奶的呢?来看我和「比较学」大师的一段对话:
我:「奶奶,你看三奶奶,每个月都有退休金。」
奶奶:「哦,可是她没儿子,不像我,儿女双全。」
我:「奶奶,你看许奶奶,每次都打扮的好精神。」
奶奶:「哦,挺好看的,不过她体格没我好。」
我:「奶奶,我觉得不开心。」
奶奶:「咸吃萝卜淡操心,天天三饱俩倒,你还要啥?!」
由此得出:
奶奶的实际自我:吃饱穿暖有存款
奶奶的理想自我:吃饱穿暖有存款
完美一致,完成了自我实现的闭环,绝绝子。
修正存在偏差的自我评价,面对时代造就的膨胀化人生理想,一方面提升能力,一方面平衡欲望,那么你应对生活、事业会更得心应手一些,这种「掌控感」也会帮助你克制焦虑情绪的生长。
结尾,借用爱比克泰德的一句话:「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需保持谨慎」,送给每一位日常性焦虑的朋友。
接受开放性的选项,祝你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多一份人间清醒,不被焦虑所困。
搞懂这些规则,畅行职场无压力
电视剧《知否》里面,明兰去看张大娘子,跟她说自家祖母身边的一等女使,房妈妈的奋斗事迹,总结下来:人生过的好坏,无非就是,一命二运三本事,这三者,只要得其二,便一生顺遂。
职场也如此,命、运、本事,三点但凡占两点,绝对躺赢。
命、运这回事儿学不来,不管是顶级教授还是玄学大佬,谁也教不了投胎和改运的事情,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本事了。
如何成为一个「有本事」的职场人呢?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牵扯到了最最实际的利益纠葛,有团队奋斗,也有相互掣肘,互撕大战。
我初入职场时曾经踩过很多坑,吃过许多亏,也见识过很多拼家庭、拼关系的人。
但我始终认为,在职场中,最终拼的还是自己,被风口吹起来的猪,始终是猪,过了风口,是猪,是鹰,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谁在控制你的职业生涯走向?
你一定听过类似的抱怨:
XX 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拍马屁,走狗屎运!
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就是早生了几年罢了!
他要是没那个爹,能有这样的成就?!
「酸话」背后,真话只有一句:如果本人愿意「去拍马屁」、「早出生几年」、「有个好爹」,我也可以做到,甚至比那个人更强。
这类型的人,大多有着明显的外控倾向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在「控制点理论」中指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着不同的解释。
① 外控者:
把自己的行为结果,归为运气、命运或者他人力量的影响,这种人持有外控点的信念。
② 内控者:
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及个性作用,他们具有一种内控点的信念。
简单理解,每个人体内拥有一个「控制点 」,作为人格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点将影响你所有情境中的行为。
受到内-外控制思维对行为的影响,大家在面对同一情境时,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那么,谁才是你的职场生涯的控制点?运气?领导?还是你自己?
例如,一个岗位,同时进来几个新人,他们的学历、谈吐、个人能力,没有明显差距,均符合招聘标准,但过了一两年,这些人出现严重分化,有的人逐渐独当一面 ,但有的人却成为公司的边缘人物,甚至被开掉。
相比于外控者,内控者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获得信息的能力更强,以便在将来类似情境中改进自己的行为
2)更主动地改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3)更看重内在目标成就和内在技能提升
4)可以抵制他人的操纵
积极主动、目标感强、自我技能提升、主动思考,这些正是一位优秀职场人的必要品质。
二、如何构建可实施的、适合个体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是写工作汇报 PPT,不必写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词汇,从个人最真实的情况出发,也不要互联网轰炸的信息洗脑,非要立志当首富,建立商业帝国,其实,大佬们一开始也没想过这些。
在职场中,职业生涯大体上分两种类型:
- 某一个工种的专家
在专家之中,又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内,有着专业的金刚钻,但是相对不擅长对外打交道,属于技术型;对外,比如公关、销售一类的,就得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
管理岗位
要求你具备组织能力,协调员工各司其职,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创造业绩。
这两种岗位,有不同的素质要求,甚至是性格要求。
如果你性格内向,根本不喜欢和人扯皮,也不喜欢去搞关系,那就选择不需要交流的领域,或者交流局限在内部的领域去工作,踏踏实实的扎根下去,做技术派大佬;如果你平时嬉笑怒骂,从小到大具备的「社交牛叉症 」,那么选择对外、对人领域的发展,会更事半功倍。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领域之后,初入职场的三年到五年内,尽可能完善专业能力,做出漂亮的项目,搞清楚自己工作领域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在此基础上,如果叠加一些对外沟通的技巧,或一些管理能力,绝对会成为求职市场上的爆款、抢手货。
三、职场上最真实的「潜规则」
公司有制度,职场有规则。
区别在于,公司的制度是写在纸上,职场的规则,在人与人的相处中。
这些规则总结下,只有十二个字:
闭紧嘴,多做事,拎得清,有态度。
注意:这些规则我们只讨论相对普遍的规则,请不要拿个体案例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