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为了确保会议的正常进行,这条航线也计划在 1 月 28 日—30 日暂时停运。
所以林斌一行人必须在 28 日之前飞离伊拉克。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因为战乱,有太多人想要离开伊拉克避难,所以飞往约旦的机票可以说「一票难求」。
而且,林斌他们属于非法入境,非法打工,很难办理正规的离境手续。
针对这些情况,大使馆工作人员一刻都没有停歇。
他们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为这八个同胞定路线、订机票、沟通离境事宜。
直到半夜,众人终于凑足了八张 1 月 24 日下午飞往约旦的机票,并且与伊拉克边检部门交涉成功,可以「绿灯」放行。
状态良好的 8 名中国同胞
第二天,这八个福建平潭的「打工人」终于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然而他们即将面对的,又是一条凶险的「死亡之路」。
勇闯死亡之路
因为局势动荡混乱,伊拉克境内有很多条「死亡之路」。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80 号公路。
1991 年 2 月 26 日到 27 日,美军对正在这条公路撤退的伊拉克军队,巴勒斯坦民兵及一些平民进行了疯狂的空袭,当时的惨状犹如人间炼狱。
除此之外,还有三条极度凶险的「死亡之路」。
一条是林斌等人被绑架时走的那条通往约旦、叙利亚的高速公路。
一条是从巴格达向南前往卡尔巴拉和纳杰夫的公路。
还有一条是巴格达市区通往国际机场的那条公路,其凶险程度是这三条公路之最。
这条路因为经常发生反美暴乱,所以被美军严防死守。
他们会挨个检查路过的车辆和人员,稍有不配合就会被美军开枪射杀。
就连美国和英国使领馆的人,都不会乘车走这条路,而是坐直升飞机直接飞往他们的「绿区」。
左边红色区域为巴格达机场,右边区域为「绿区」
我国的使馆人员显然知晓这一点。
但为了让这些同胞尽快撤出伊拉克,他们还是决定勇闯「死亡之路」。
1 月 24 日,杨洪林大使和随行武警人员全副武装,亲自护送八个同胞前往机场。
庆幸的是,这一路风平浪静。
然而众人没高兴太久,前方就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因为机场附近发生枪战,从约旦来的飞机在巴格达机场上空盘旋几圈后,依然无法降落。
最后,飞机折返约旦,航班取消。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失望不已,眼看着就能踏上回国之路,结果却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当晚,他们改签 25 日的机票,又回到了大使馆。
到了第二天,杨洪林大使忐忑地带着八个中国同胞,二闯「死亡之路」。
这一次,林斌他们顺利登机。
他们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离开伊拉克,皆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而那些与他们一同被劫持的外国人质,生死未卜。
那天,杨洪林大使看着那架飞向蓝天的飞机,也渐渐湿了眼眶。
外交力量
近年来,在伊拉克曾发生过多起武装组织劫持中国公民事件。
2004 年 4 月 11 日,7 名中国人在去往约旦的途中,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劫持。
劫持地点,同样在费卢杰地区。
当时的驻伊大使孙必干,带领使馆人员多方斡旋,最终在 36 小时之内成功解救人质。
2014 年 6 月 12 日,中石油在伊拉克南部哈法亚油田项目组的一名年轻员工被武装分子劫持。
五天后,这名员工被成功营救。
不过,这次的营救方式与之前大有不同:
中石油以外交方式不断施压,之后伊拉克政府劫持了绑匪的家属。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共同放人。
纵观这几次劫持事件,驻伊拉克的外交工作者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枪炮声中入睡,在爆炸声中惊醒。这是使馆人员日常生活的写照。」
劫持事件后,杨洪林大使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他们处在战争漩涡的最中心,头顶盘旋着美军低空飞行的「黑鹰战机」,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击毙目标;耳边是坦克与装甲车的阵阵轰鸣,让人无时不刻都处在恐惧之中。
可面对突如其来的劫持事件,每一个使馆人员都置生死于度外,尽全力营救同胞。
不放弃每一个中国公民,这是外交工作者的使命和信念。
而这份信念的背后,是从不敢忘的百年屈辱,是正在崛起的伟大祖国。
弱国无外交。
历史的「潜规则」从未改变。
在外交舞台上,实力永远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尊严只存在于剑锋之上。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 《在伊营救被劫持 8 名中国同胞纪事》,杨洪林,《纵横》2018 年第 11 期
- 《伊拉克本绑架人质自述》,黄华,《龙门阵》2005 年第 6 期
- 《伊拉克:8 名中国人质的劫后余生》,王鸿谅,《三联生活周刊》2005 年第 5 期
- 伊拉克死亡公路,维基百科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 - Threelements的回答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