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高考冲刺指南:科学备考,高效提分》

当!然!有!可!能!

emmmm 不要脸地又拿自己的笔记给大家看一下:

加载中…

这张图里的几乎没有任何和教材内容重复的地方。

这些要么是老师上课讲的例子,要么是材料题里出现的新角度。高三一年我才写了 15 张纸(总共 30 页),日积月累,真的不多。但我的历史成绩真的是靠教材和这些零碎的东西从 60+冲到 80+的。

想把历史搞上去绝不在一朝一夕。不论你的基础如何,知识框架一定要建得又牢又稳,按照以上的方法,时常反思,时常总结,冲上去只是时间问题。

胜利就在前方,大家要加油!

03. 地理篇

地理教材应该是我看得最不认真的吧~

跟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关,我们学地理的主要参考资料不是教材,而是统一买的地图册。

同学们,既然学了地理,买地图册了吗!

地理地理,不仔细研究地图怎么叫地理!

图文精解导学和北斗地图都很不错,没有买的赶紧挑一本买。

个人觉着看地图册比看教材管用。

当时我们订了图文精解导学地图册,我感觉还八错,纸摸着舒服,地图比教材更详尽,有时候学着学着走个神,嗯竟然觉得地图有点好看?

地图册不仅仅只有地图,还有答题思路

以个人经验,如果能把地图册上重要的答题思路背下来,可以让不及格短期内迅速变成及格!!!

比如分析城市区位的因素、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一些特殊地貌的形成原因巴拉巴拉的,如果能把这些思路背下来,做题的时候只要往上套就行了,几乎就是不用动脑子的机械运动。

这些东西老师平时上课的时候肯定念叨过,但是嘛,坐在教室走走神很正常,忘记做笔记就更正常了(这不是好习惯喔),既然辅导书已经总结出来了,照着背不就行了。

我们老师专门总结了所有的答题思路,人手一份,只有两张 B5 纸那么大,我这种小辣鸡背完,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

从此地理不再两眼一抹黑,慢慢地上了正轨(我高一高二读书….嗯特别随缘)。

背答题思路也相当于查漏补缺,背完了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就认真点,背了都给我用上去!!!

背答题思路属于短期突击,要想冲击高分的确还需要地理学习能力。

接下来就讲提升能力的事啦。

首先,仔细仔细研究地图。做地理不看地图的人都是耍流氓!

选择题里,地图里的一个细节可能就决定这道题的成败;大题里,一个细节就意味着一个得分点。

地图有多重要咱们在自己心里掂量一下。

那到底怎么看?首先,注意地图的各个要素啥的比如比例尺、坐标、图例之类的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关键是怎么养成从地图挖出有用的信息。也简单,老师上课怎么讲的你就怎么按着地图想。举个栗子,我们学世界地理时讲了东南亚,老师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带着我们把地图分析了个遍?气候分布图怎么看、地势地形怎么分析等等。

归根究底,所有的答题思路和思考方式都源自地图啊!

还有一点要求和历史类似——见多识广

不喜欢看地理节目怎么办?那就不看

不喜欢看地理科普书怎么办?也不看

见识不够,笔记来凑。

又到了讲做笔记的时候了,

先上个图:

加载中…

原理很历史类似:随手记答题思路里没有的东西;

随手记特殊地貌、地形、气候、生活方式、交通布局等等等的成因 or 影响;

非常经典的题目;

这个笔记本就是我拓展思路的利器!

也没什么蛮多用,就是当时高考碰到了两道非常熟悉的选择题而已

那种熟悉感真是上头

地理篇结束。

04. 小 tips

尽可能调动更多感官参与记忆的过程。眼睛看,嘴巴说(自习课不要出声),动手指,但不要抖腿(会打扰别人);

做笔记不要只用黑笔,起码再来只红的,太花哨了也不合适,三种颜色刚刚好;

资料—— 最流行的就是质量最好的,but 只有用好了,知识才是你的。买过≠学过;

养成「延迟反馈」的习惯。白天做的题,晚上再对答案,中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样的话,当你对答案的时候又得重新捋一遍做题思路,付出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知识也会掌握得更牢固;

不要长时间学一个科目。做了四五十分钟的地理题,就记点单词做点数学之类的。让负责地理的那块脑子休息一会;

遗忘很正常,适度的遗忘有助于你查漏补缺,因为记不住就崩,那就太傻啦;

不妨试着把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得更好,记得更牢;

发现自己题目做错了,别急着对答案,也别急着问老师和同学,先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说不定可以自己解决;

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思考得越吃力,理解就越透彻,记得更牢固。

高考冲刺在即,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最后的黄金时期?

高考冲刺在即,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最后的黄金时期?这个问题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我自己在非常普通的家庭里长大,爸妈在老家开个小卖部,供三个孩子上学,根本请不起什么辅导班,所以我自己就吭哧吭哧地摸索学习方法。

从小地方到城里读中学,从倒数逆袭到年纪前几。

后面本科上了对外经贸大学,考研上了北京大学,北大期间,也通过了司法考试。

后面创业做知识付费,也看了无数市面上关于学习方法的书和课。

所以大大小小的考试经验,学习经验真的攒了不少,也得到过非常多正向反馈。

结合大多数学子在高考等重大考试前遇到的问题,从心理及行动上,我想主要分享三点,来帮助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好高考前的最后这几个月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越到考试我心越浪?如何克服考前拖延症?

第二,重难点突破行动。如何总结错题?

第三,告别低效复习。复习要不要分一轮二轮三轮?具体怎么做?

第一点保证了我们行动起来,二、三点保证了我们行动的方向正确。

一、如何克服拖延?

拖延真的是人!类!本!性!

我家小侄子小侄女,每次写作业都超级痛苦,赶他们进房间写,他们就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抗拒。

大人也是,计划永远不能规规整整地完成,ddl 才是第一生产力。

你得跟一直跟外界的诱惑做斗争,想赖会床,想起来吃点东西,想玩会游戏。

不拖延的人,足够自制,第一步就赢了。

其实要解决拖延,我们首先需要搞明白拖延的原因。

可能的情况有:

1.任务太过于艰巨了,不够自信,无法胜任。

很多人因为内心恐惧所以拖延,越复习,觉得自己缺漏越多,越冲刺,心里越没有底气。

真的觉得这件事太难了,想逃避。还有一种觉得难是因为,给自己做的计划非常难以完成,面对它想要拖延下去。

2.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不是因为恐惧才不愿意开始,而是他们太不想面对不完美的自己了。

3.对未来的自己太过于自信,甚至抱有侥幸心理。

人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认为未来去做一件事情会用更少的时间完成,但是实际上拖延之后,到时候完不成会特别狼狈。

4.自我欺骗。

有些人拖延得特别难以发现,拖延真正的任务,选择做一些简单的任务替代,反而认为自己很勤奋,一直都在做任务。比如你频繁地在刷自己会做的题目,正确率很高,很开心,但是你也没有机会去挑战那么自己不会的题。

其实根本没有走上痛苦的小路,只是在两条路之间找了一条既不那么痛苦也不那么快乐的路来骗自己,这样根本不可能真正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我们拖延的原因也和大脑有关,拖延并不是一种病,而是我们的大脑会小看未来的收益,看重现在的收益。

如果我说,这周给你一百块,和你等一年我给你一千块,你会选哪个?你可能会说我选一千块,但是生活当中未来的收益不会这么明确,如你努力学习会获得一种好的生活, 这种好的生活不够明确,但如果现在去打游戏立马可以获得快乐,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都做着去选择一周一百块的傻事儿。

那具体怎么解决拖延?

分享一些具体的技术。我自己看到过、试过的所有有效的方法都在这里了,总有一个方法适合你。

1.十分钟之后再决定。

每次你抵制不住诱惑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十分钟之后再决定。

例如,不想学习,想看电视剧,不要立刻开电视,等待十分钟,之后你想开电视的冲动就没那么强烈了。

2.警惕道德许可。

耶鲁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让学生们在脱脂酸奶和热量很高的曲奇饼中选择一个,那些以为只

有一次选择机会的同学,有 57% 选择了曲奇饼,而那些知道下周还会做出一次同样选择的同学中,选择曲奇饼的人高达 83.3%。因为他们高估了自己下周的自律性,认为自己下周会选择脱脂酸奶。

这给了他们道德许可,让他们在这次选择中更可能放纵自己去选择曲奇饼。而事实上,当他们下

周做第二次选择的时候,只有 36% 的人真的改变了选择。

我们很容易给自己道德许可,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很容易对自己不够警惕,很容易拖延下一件,做出错误的坏决定。

3.坚持刷牙就可以坚持背单词。

我考研的时候特别讨厌背单词,想了一个方法,告诉自己起床之后可以不背单词,但是要坚持用电动牙刷刷牙(你们高考背单词也是可以这么做的)。

第二天起来就用电动牙刷刷牙,刷完之后发现对背单词没有那么讨厌了,可以做到起床、刷牙、背单词,对于背单词这件事没那么痛苦了,也可以去学习了,习惯是可以一起坚持的。

4.给成就感分级别。

完美主义者看过来。

例如假期的时候,计划 5 点起床学习,做到了可以得到 100 分; 7 点起来,可以得到 85 分;9 点起床得到 70 分….总之要给成就感分级以防止完美主义带来「开始的时候不够完美,干脆就不做了」这种情况发生。

开始不够完美时不要放弃,你还可以获得低级别的成就感。

5.再坚持几分钟,打开坚持的底线。

有一天你选择了不打游戏而是学习,一定能够真正的开始学习吗?未必。会发生「开始之后的拖

延」。做了一道题之后不想继续了,也没有因为打游戏拖延学习带来的情绪焦虑,觉得自己好像

是还在学习。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声音提醒你,再坚持几分钟,10 分钟、20 分钟,多坚持一会,慢慢你就发现这个底线就被打开了,练习自己对及时开始的忍耐程度。

6.从喜欢的和能做的部分开始。

越艰巨的任务我们越不想开始。这时候可以拆解任务。

把复杂、步骤繁琐的过程,拆解成小任务。

然后找出现在能够做的和喜欢做的部分开始。

拖延这件事最难的就是第一步,一旦开始就没那么痛苦了。此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拖延。

7.做得差也比不做强。

很多时候不想开始是因为不够自信,特别抗拒开始,那就记住这条原则,做得差也比不做强,做得差也比不做强,做得差也比不做强。

重要的事强调三遍!

8.让坏结果马上发生。

拖延往往是因为坏结果在以后发生,所以当下拖延。

针对这个情况,可以让坏结果马上发生,每当有很长时间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把它分阶段检查进度。

9.死亡意识。

我们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死亡意识,你得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们小时候其实欠缺死亡教育,我们也很避免去谈论这个话题,但是你会发现,身上如果有死亡意识,就会格外的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所以做事的时候会尽全力,有什么事情立马做,不会有遗憾。

半个小时的拖延意味着离最后的时间点又近了半小时,牺牲了陪伴家人、和朋友相处的半小时时间,所以当你处在拖延的焦虑状态,是最浪费时间的,又不能带来快乐和其他成果。

二、如何总结错题?

有句话这样说:如果你没有错题本,一定学习不好。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题做对,做对的题越多,分数越高。

一对一的家教为什么贵?因为为你量身设定学习计划,针对性更强。

错题本起到的作用也是如此,暴露的都是你自己最常犯的错,多攻克一道,就多一分把握。

再有,做做题本的过程,能够极好地锻炼我们的反思和总结能力。

逼迫你去思索:这题为什么会错?怎样才能不再踩坑?

这种思考力特别稀缺。

我们知道的「总结错题」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摘抄法:把错题都摘抄在一个本子上;

2.剪贴法:把错题都剪下来,贴在同一个本子上;

3.标注法:在错题上做记号,以后翻看。

这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摘抄法和剪贴法费时费力,会占用大量时间;

2.摘抄法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摘抄下来的错题没有了过去的做题痕迹,在复习时就会变成一道新

题,要重新思考解题思路,会占用更多时间,而且可能想不起过去做错的原因;

3.标注法没有上述缺点,但是错题分散在大量的练习册和试卷中,翻找的过程同样浪费时间。

但是这些方法最坏的结果就是你没有耐心或者没有时间看错题本了;此外,这样的错题本很厚。

本身题目就比较多,原题摘抄内容很多,有很多简单题目是复习初期水平低所以出错的,之后的

复习不需要看这些题目。

已有的方法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就不必拘泥于这几种方法,而是要从目的出发,寻找更加

合适的方法。

我们的目的是要让错过的题,不错第二次。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找出做错题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将这些原因逐一消灭。

最后将这些办法综合到一起,我们就会拥有一套自己的错题整理体系

比如:

1.对知识点理解或记忆错误

2.容易忽略的错点

3.答题方式不符合规范

4.马虎

4.1 审题错误

4.2 心算导致计算错误

应对:尽量把计算落实在纸面上。

4.3 草纸上不同题答案混在一起,誊抄错误

应对:把草稿纸划分出几个区域,每道大题使用一个独立的区域。

4.4 答题卡涂写错误

应对:涂五个,核对五个,避免涂串题。

根据上面的整理方法,大部分的错题都可以总结成一个知识点或一句话, 只要把它们记住,就不必再回顾这些错题。错题好比是原料,总结出来的东西则是萃取出的精华。

两个小提醒:

1.关于结构

错题整理结构按照章节结构整理,知识点不会交杂在一起。

2.关于本子

建议使用活页本。不要把所有科目放在一个本子。

三、如何告别低效复习?

复习到底是在做什么?

考试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事情之一,因为考试是提前告知范围的,那么你的学习就是不断找出这个范围之内的自己不会的地方。

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可能都是不会的,所以你需要先获取知识,然后理解它,完成了第一遍的过程。

所谓复习就是从头到尾再过一下,然后确认三个部分一一遗忘部分、遗漏部分、错误部分。

由于距离考试的时间比较久,复习过后还会发生再次遗忘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重复,这就是我们复习的本质,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一轮二轮三轮,每一轮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只是第一遍遗忘的比较多,复习起来比较慢;第二遍的时候速度快了一些而已;而到第三遍,时间比较短了,所以就会做卷子开始频繁去测试,找一下考试的状态,以及最后一遍查漏补缺。

每一轮的形式不一样,大概率是前两轮比较重,越往后的复习形式越轻。

其实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过了一两遍之后,确实大多数知识都已经掌握了,遗忘,遗漏和错误比较少了;另一方面,确实是时间不够用,所以为了追求遍数,会把后面的复习安排的节奏快、形式轻。

了解了复习的本质,接下来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问题 1:三轮复习是不是有固定的模式?

不一定有。

我们需要本着高效的宗旨找出遗忘、遗漏、错误,重复它们不再遗忘就可以了,没有固定的形式。

问题 2:有没有时间来不及的说法呢?

没有。因为无论是从复习的本质还是考试的本质出发,其实学习无非就是上述的过程,只要做了,我们就会进步,即使是考前的 3 天,也可以找出之前出过错的重新学习、征服它、取得进步。不要被几轮的说法束缚住。只要还有时间,就可以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但是如果基础很差,目标很高,时间不足的话会来不及。

理解完了「复习到底是在做什么」,我们梳理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 1:间隔。

一是在同样的时间内,复习遍数越多越好;

二是复习的间隔应该跟距离考试的时间有关。

打散你的学习时间,把一长段时间分成好几段,这样会大幅提高学习效果。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