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你们行测的资料分析怎么做到那么快的?

个人背景介绍:国考行测 75.2,省考行测 85+。

行测各个模块中,资料分析是经过备考就能稳定拿高分的。

那么如何做到又快正确率又高呢?为此我当初备考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当然,它也值得我付出那么多时间。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列提纲、找例题(从几万道真题中找你所要表达知识点的例题,真的快吐[秃]了)、制作辅助工具、反复修改校对,终于完成了。

注:本文适合已经入门,想要进阶的考生,如果还没有任何资料分析基础,请先去看一下机构的视频先入门。(某笔的网课用来入门还可以,网上免费资源很多,也鼓励大家支持正版)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要想又快又准攻破资料分析,你需要掌握三把钥匙。

这三把钥匙其实就对应了做资料分析题的三个环节。

一、第一把钥匙:快速反应公式

(一)首先,我们要全面了解资料分析涉及的求解对象有哪些

其他比较少见的有:发展速度、增长贡献率、拉动增长率。

(二)其次,你得知道并理解计算对象对应的公式

在这里,一些基础性的公式我就不罗列了,在我的背公式小工具(后文会介绍)里都有。

因为我这篇文章是用来进阶的,所以对于几个大家容易混淆的公式,我想重点辨析一下。

① 两期比重差(出现频率:中)

例:今年苹果数为 A,同比增长率为 a,水果总数为 B,同比增长率为 b。求苹果占水果比重比上年上升了几个百分点?

但上面的只是一般写法,我们记忆的应该是下面这种形式:

为什么要调整顺序?因为这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的做题时间。

在实际做题中,出题者并非想让我们精确地把公式全部算出来,所以选项之间的差距往往会设计得恰到好处,让你可以估算解题。

「a-b」可以口算;「A/B」不需要算,大概化成几分之几就可以了;对于「1/(1+a)」,如果 a<10%,那么可以忽略不算,如果 a>10%,那么就还需要根据「1/(1+a)」的值调整最后结果。

以上这几步都可以口算。

例题 1:2016 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 117 题
【材料】2015 年一季度,某省省级及以上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062.85 亿元,同比增长 11%……上缴税金 223.87 亿元,同比增长 14.1%。
【问题】2015 年一季度,该省园区企业上缴税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同期:
A.上升了 0.1 个百分点 B.上升了 3.1 个百分点 C.下降了 0.1 个百分点 D.下降了 3.1 个百分点

解:看问题,求的是两期比重差。脑海里立刻跳出公式,找数据,计算。a-b=14.1%-11%=3.1%,A/B≈223/7062≈2/70,算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们知道两期比重差为正数,且比 3.1% 小很多,所以选 A。

② 平均数增长量(出现频率:低)

例:今年苹果数为 A,同比增长率为 a,苹果树的数量为 N,同比增长率为 n。求平均每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量比上年多多少个?

虽然和①中的公式形式一致,但含义大相径庭。在①中,「A/B」代表占比,大小在(0,1)之间,而本式「A/N」代表平均数,大小一般远大于 1。

对于本式,我们应该按照下面这种形式进行记忆:

此类题型出现频率较低,做题时,一般要把全部式子算完,才能开始对比选项。

③ 平均数增长率(出现频率:低)

例:今年苹果数为 A,同比增长率为 a,苹果树的数量为 N,同比增长率为 n。求平均每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量比上年增长多少(增长率)?

大家应该注意到,公式里面没有「A」和「N」,这就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和做题时间。

例题 2:2018 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 类)第 86 题
【材料】……2017 年上半年,S 市出口手机 1.9 亿台,比去年同期减少 22.7%;价值 513.1 亿元人民币,下降 23.7%。……
【问题】2017 年上半年,S 市平均每台出口手机的价值比去年同期约 __
A.上升 0.8% B.上升 1.3% C.下降 0.8% D.下降 1.3%

解:根据公式,a-n=-23.7%-(-22.7%)=-1%,增长率为负数,1+n=1+(-22.7%)=77.3%,平均增长率=-1%/77.3%,不需要算,绝对值大于 1 的只有 B 和 D,又因为为负数,所以选 D。

以上就是我认为大家在进阶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三个公式,他们容易被混淆,而且如果你盲目硬算,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希望大家看完我的解析之后,面对相关题目能心中有数。

对于其他基础性公式,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但一般机构都会教,我就不赘述了。

(三)最后,你得背下所有公式

如果考试的时候背不出公式,那么你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这道题。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出现,我苦思冥想,给大家做了一个背公式的小工具。如图:

使用方式很简单,把我整理好的 xls 文件用 Microsoft Excel 2007 以上版本打开,然后按 Ctrl+Q,就会弹出背诵界面,简单直白。

更重要的是,除了我提前准备好的知识点,你还可以往里面添加自己想要熟记的其他知识点,非常灵活。

(写到这里,突然想插一句:如果你以后进了机关,就会发现你最常接触的两个办公软件就是 Word 和 Excel,学好 Excel 的高级用法,你就是科室里最靓的仔!)

工具的获取方法在文末,先不着急,干货还没完!

二、第二把钥匙:准确找到数据

资料分析每一步都要求「快」,但在找数据方面,我希望大家先做到「准」,再做到「快」。

找数据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按照重要性有如下排序:

(一)时间

最常见的坑就是,材料中描述的是今年,而问题求解的是去年的指标。如果考生不仔细看题,就可能算了半天还是选错了。

对于「时间」,你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时间轴是正序还是倒序

例题 3:2016 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下半年)第 119 题

(我也不懂为什么出题人要把时间画成倒序的/摊手,反正大家多个心眼吧)

② 时间的跨度不仅可以用数字表示,还可以用文字。

例题 4:2015 年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 125 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自启动以来免费午餐在 2011 年的月均捐赠收入不到 200 万元

这道题的 B 选项,考生很容易一看到 2011 年月均捐赠收入,就直接拿 2011 年总收入除以 12。但却忽略了「自启动以来」这五个字,因为这五个字,我们必须去除前三个月,因为免费午餐基金是 4 月份才开始正式启动的。

(二)计算对象

对于「计算对象」,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段落开头找到的对象词,要留心后面有没有类似的对象词。

例题 5:2016 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 131 题

上图这道题在找计算对象的时候就要小心,因为有些对象的描述非常相似,要注意区分。有些题目材料里面的对象描述甚至只有一字之差。

② 涉及「增加多少」「增长多少」,请先根据选项确定求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再去找数据。

③ 涉及比较的对象,注意「同比」还是「环比」。

④ 涉及进出口的对象,注意「进口」还是「出口」。

(三)单位

针对「单位」,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百分号和千分号的区别,可以说 99% 的题出现的都是百分号,但也不排除你会遇到那 1% 的出现千分号的题。

例题 6:2014 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 116 题

(四)图例

对于有统计图的材料,我们要注意图例,看看图形代表的是单期量还是累计量。

还要注意,有些统计图的图例并没有「累计」的字眼,但是却是累计量。比如下面这道题:

例题 7:2016 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下半年)第 101 题

常见的还有人口统计。

以上就是我认为在找数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方面,但每个人出错的地方都不尽相同,所以我更希望大家能去总结自己在找数据方面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样更有针对性。

三、第三把钥匙:快速运算技巧

这部分大家首先要明确几点:1.绝大部分题都不要求精确计算,不然不可能在 25-30 分钟内做完 20 题(机关里并不缺计算器);2.看完选项再计算,选项的特点决定了你使用哪种计算方式;3.技巧在精不在多,而且要熟练掌握才有用。

注:网上资料分析的技巧很多很杂,我备考的时候学了很多技巧,但发现最后真正有用的也就那几个。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再少走弯路。

以下的方法大部分是在我备考的那时候就已经有了,我不知道、也无法查证原创是谁,但为了表达敬意,我会说明我最早是在谁的课里看到的。

因为后文的技巧都涉及一个知识点——选项差距的判断,所以这里先和大家补充一下这块的知识。

(一)选项差距判定标准

「选项差距大」指:

四个选项首位均不同。例如 2018 年北京市市考第 126 题求基期题,四个选项分别为:A.22 B.33 C.43 D.55。A 的首位为 2、B 的首位为 3、C 的首位为 4、D 的首位为 5,这就是首位不同。那么这道题就可以看作「选项差距大」。

② 存在首位相同的两个选项,但这两个选项的次位差(第二位的差)大于首位。例如 2017 年北京市市考第 126 题求基期题(居然和前一年题号、类型都一样,惊!),四个选项分别为:A.387 B.320 C.265 D.214。比较接近的选项有两组,分别是 A 和 B,C 和 D。A 和 B 首位都是 3,A 的第二位是 8,B 的第二位是 2,A 和 B 的次位差 8-2=6>首位 3;C 和 D 的首位都是 2,C 和 D 的次位差 6-1>首位 2。所以这道题可以看作选项差距大。

「选项差距小」指:

存在首位相同的两个选项,且这两个选项的次位差小于或等于首位。例如 2012 年浙江省考第 128 题,选项为:A.85.40% B.84.70% C.83.50% D.82.70%。首位相同,均为 8,次位差均小于 8(其实存在有一组次位差小于 8 即可),所以这道题可以看作选项差距小。

(二)运算技巧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我将运算技巧分为以下几类:

① 应用最普遍的运算技巧——截位直除法(最早见于粉笔)。

应用场景:除法计算,多位数除以多位数(我称三位数及以上为多位数)。

具体操作:

a.截谁?只截分母

b.怎么截?

截两位:从左到右,截两位,第三位四舍五入。比如【999/234.56】,分母截两位就是【999/23】

截三位:从左到右,截三位,第四位四舍五入。比如【999/234.56】,分母截三位就是【999/235】

c.根据选项的特点,怎么用截位直除法?如果选项差距大,那么就四舍五入截两位。如果选项差距小,那么就四舍五入截三位。

例题 8:2008 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 12 题
【材料】初步核算,2007 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166043 亿元,同比增长 11.5%……第三产业增加值 64358 亿元,增长 11.0%,加快 1.5 个百分点。
【问题】2007 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约占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
A.11% B.39% C.45% D.50%

解:阅读问题,在材料里找到数据之后,看一眼选项,发现选项差距大,那么就把分母截两位,也就是 64358/17,很容易口算出结果的首位是 3,选 B。

例题 9:2012 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第 128 题
【材料】2010 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 R&D)经费 706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7%……试验发展经费 5844.3 亿元,增长 21.7%。
【问题】2010 年全国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约占全国 R&D 经费的:
A.85.4% B.84.7% C.83.5% D.82.7%

解:看问题,在材料里找到所需数据之后,看一眼选项,发现选项差距小(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小于首位),那么就把分母截三位,列式 5844.3/706,容易算得商的前两位为 82,选 D。

② 多个数加和——高位叠加法、尾数相加减法

a.高位叠加法(最早见于花生十三)

应用场景:多个多位数加和。

具体操作:按照位数从最高位开始进行加和,然后再叠加(这里肯定看不懂,没关系,看了例题就懂了)

例题 x:请计算这个式子:244.5+70.9+237.7+245.9+362.7+536.7+134.9+181.3=? 最接近的选项为:
A.190 B.200 C.210 D.220

别的不说,如果用小学学的方法,把这几个数在草稿纸上抄一遍,用时 40s,加上计算,总用时 1 分 30 秒。

如果使用高位叠加法,那就很简单了。

第一步:先从最高位百分位入手,百位加和:2+0+2+2+3+5+1+1=16,十位加和:4+7+3+4+6+3+3+8=38,个位加和:4+0+7+5+2+6+4+1=29,十分位(小数点后一位)加和:5+9+7+9+7+7+9+3=56。

第二步:然后对各个位数的和进行错位叠加,每个数都错开一位,如下图所示。

看到这里,有同学就要问了,高位叠加法快在哪里呢?主要是快在了第一步,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一步完全可以通过口算完成,你不需要把题目中的每一个数都抄一遍,每算完一个位数和,就在草稿纸上记下那个【和】就可以了,然后再叠加。草稿纸上的运算量只有上图这么一点,所以整个过程是很快的。

高位叠加法好用的地方还不止如此,有时我们并不需要精确加和到最后一位,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步从高位开始加和,便可以适时停止。

比如上面这道例题 x,我们只需要对百位和十位进行加和,便足够解题。那么就只需要口算百位加和:2+0+2+2+3+5+1+1=16,十位加和:4+7+3+4+6+3+3+8=38。然后进行如下的叠加。就可以轻松得出答案选 B。

说了那么多,还是上一道真题,更加直观。

例题 10:2012 年 915 联考《行测》真题(新疆/福建/重庆/河南)第 113 题
【材料】2012 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

【问题】2012 年 11 个主产省(区)夏粮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
A.52% B.67% C.71% D.85%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