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诸葛亮出师表中举荐贤才无一走眼,为何却看走眼了马谡?

2021年11月20日

诸葛亮选马谡守街亭,并非看走眼了,而是无奈之举;马谡失街亭也不是因为大意,而是以当时蜀军的作战条件,街亭确实难守。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战略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次北伐的进军路线如下:

对照的卫星图如下:

上面斜谷红线是赵云的路线,赵云邓芝被派去作为疑兵,被曹真堵在山里了。诸葛亮自己走的是左侧红线。从蜀军大本营往西,就已经是魏国的地盘,诸葛亮在刚抵达天水附近的时候,就派马谡去街亭了,为了堵住魏国的援军。

诸葛亮策反陇西三郡当地人的势力,靠带路党进了陇西。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进攻这个地方?原因很简单,如果诸葛亮直接从汉中出发,无论是走斜谷、走子午谷、还是走陈仓,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被魏国迎头堵在山区,兵力展不开,然后就会打成消耗战。而山区长途转运粮草,损耗极高,光是负责运输粮草的人路上就要吃掉一大部分。西汉开国,韩信暗度陈仓的案例已经不可复制,原因是韩信那时候,汉水流过整个汉中地区,韩信是靠陈仓水道运粮的,而后来汉中发生了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导致汉水断流,变成了不同流向的两条河流。不仅如此,三国还处于小冰河时期,甚至东汉末年的饥荒、瘟疫,都和这次冰河时期相关,换句话说,三国时期比之前的汉朝几百年都更缺水,陈仓水道水位变浅,诸葛亮基本上不要指望水运了。

而山区作战,很容易打成消耗战,打不了几个月,诸葛亮的粮草就扛不住了,只能退兵,对比之下,诸葛亮北伐的成本很高,而魏国防御的成本很低,魏国只要拖时间就够了。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在试图解决山区运粮的问题。

如果选择天水替代汉中作为基地,从街亭沿上图张郃的进军路线反向进军,只需几十公里就能到达河谷地带,如果急行军,两三天就能进平原,彻底解决了被堵在山区打消耗战的问题。相反,魏国的防守成本大大增加,从长安到街亭有300~400公里,补给线反倒比诸葛亮还长。

另一方面,诸葛亮选择进攻天水,虽然距离远,但行军路线却是往西,魏国从长安支援,距离比支援斜谷或者子午谷要远得多,另外,从天水向长安报警本身也会耽误时间。

尽管如此,诸葛亮进攻天水,要跋涉几百公里的山路,时间依然很紧张。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要想成功,是建立在成功策反了当地势力、有带路党的情况下,赶在魏国支援到来前扫平陇西三郡,然后以陇西三郡为基地,在街亭,甚至街亭更靠东的地方,与魏国援军打一次消耗战,击退魏国第一批援军后,依托地利建城。这个新建的城,就是第二次北伐的出发点,从此处出发,10天就可以抵达长安城下,且不要求急行军。由于此时已经丢失了荆州,只有掌握了陇西三郡,防御成本很低,且进攻成本也很低,响应速度快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隆中对》的「待天下有变」。

在街亭建城后,诸葛亮其实是可以往西进凉州的。蜀国缺马,北方平原作战不可能不靠骑兵,占据雍凉后可以组建骑兵,然后就像董卓或者马超一样,反过来进军长安。

诸葛亮选择进攻陇西等地方,另一个原因是魏国在此的军事实力比较弱,而魏国之所以在此的军事实力弱,原因也很简单,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已经是经过山区长途行军后才抵达天水的,补给线远比从汉中到斜谷或者子午谷要长,实际上这已经是兵家大忌,诸葛亮已经相当于断绝后勤补给了。因为这点,魏国认为诸葛亮是不太可能进攻陇西的,所以陇西的军力薄弱。而诸葛亮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他搞地下工作策反了三郡当地人。“三郡望风而降”,这里的望风而降,其实并不是指魏国在这三郡的军队和官员都投降了,而是指当地世家大族投降了。这些人投降的方式当然不是把城池拱手相送,而是向诸葛亮提供后勤支持。这也是诸葛亮在三郡投降后却不能直接带兵去街亭的原因,如果不把三郡掌握在魏军手里的城池给拔掉,那么诸葛亮一转身,这些魏军只要在当地大族中搞一次大屠杀,诸葛亮立马就会断绝所有补给。所以,诸葛亮必须先扫清魏国在当地的军事力量,然后才能支援街亭。

以上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背景和他的战略构想。

街亭之战的关键点在哪儿?

实际上,街亭之战只是第一次北伐的一部分,准确地说,应该问第一次北伐的关键点在哪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选择目标是陇西的原因前面已经解释了,主要是为了给后续北伐选择一个离长安所在平原更近,而离从长安出发的魏国支援更远的基地,避免被堵在山区。另一方面,选择一个从汉中出发往西的目标,意味着魏国的援军也得从长安出发往西支援,相比之下长安比汉中还更靠东面,支援需要的里程更长。不仅如此,从陇西往长安报警,需要传递军情的距离也更远;诸葛亮从汉中出发后,在山地行军,泄露消息的可能性更小,魏国得到消息的时间就更晚。而且魏国在陇西的军事实力薄弱。

然而缺点在于,虽然诸葛亮从汉中出发离陇西,比魏国援军从长安出发离陇西更近,但诸葛亮走的是山路,更难走,更绕,而魏国援军走的绝大部分是平原,可以跑得很快。

另外,实际上诸葛亮走超过300公里的山路去进攻陇西的时候,后勤补给已经跟不上了,按照蜀国后来几次北伐的表现,每次蜀国只能准备好约9个月的粮草,而再考虑到长途转运,实际能支持诸葛亮作战的时间很短。支持诸葛亮走斜谷、陈仓都不够,何况是往西绕道几百公里山路的陇西呢?

诸葛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的办法是策反了陇西当地大族,直接在陇西当地获得补给。然而,这并不是说陇西当地人直接就把粮草送到诸葛亮的部队了。需要诸葛亮进陇西后,建立一套转运系统,从陇西当地各处汇集粮草,然后转运到作战前线,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替代性的行政班子了,这个需要时间,还需要防止这套行政系统受到魏国当地驻军的破坏,所以诸葛亮还得分散军队把没投降的魏军拔掉。

而对于魏国来说,只要援军进了陇西,就相当于进了诸葛亮的粮仓,陇西无法在当地处于战乱威胁的情况下,还继续汇聚粮草供应诸葛亮,诸葛亮就只能退兵,否则就要断粮了。所以,如果魏国援军进了陇西,实际上诸葛亮这次北伐就失败了,后续也就没有交战的必要了。

所以,第一次北伐的关键在于拖延魏国支援的时间,利用时间差完成对陇西的实质占领和资源整合。

往西进军是为了拖长魏国支援的距离;拍赵云做疑兵,是为了拖延魏国收到消息后作出判断的时间,曹真带着部队跑去斜谷道了,接到消息当然比在长安更晚,而且被赵云黏住了,那也不是说退就能退的。后来支援陇西的张郃,部队从长安出发,然而张郃本人是从洛阳跑过来的,因为曹真自己被拖在斜谷道了,只能向更远的地方求援。这实际上又耽误了不少时间。

而马谡去街亭堵魏国援军,实际上是拖延魏国援军时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守街亭的作用仅占整个拖延计划的一小部分。这道防线仅在魏国援军来得早,而诸葛亮还没来得及拔掉陇西当地守军的情况下才会发挥作用,而走到这一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实际上已经岌岌可危了。

张郃的援军只是先锋,如果张郃能顺利进入陇西,那这次战役魏国就已经获胜了,如果不能,那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援军派来。依照古代的行军速度要求,哪怕只是正常行军,张郃从长安到街亭也只需要10天,后续援军需要集结时间,但也只会比张郃晚个集结的时间。马谡即使挡住张郃,如果诸葛亮迟迟不能赶到的话,马谡面对魏国后续援军依然会战败。

而从魏国的角度来看,街亭之战获胜的原因是张郃支援得够快,一方面判断诸葛亮主攻方向的速度够快;另一方面,张郃大部分时间是平原行军,且是国内行军,依托沿途补给,行军速度快。

所以,街亭之战的关键其实是诸葛亮占领陇西的速度和魏国的支援速度。即使马谡挡住了张郃,也只能给诸葛亮多争取10来天的时间。

为什么派马谡去街亭,而不是其他人?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其实蜀国人才是比较缺乏的,这时候诸葛亮带了哪些人呢?赵云、邓芝、魏延、吴懿、马谡、王平,后面的就不数了。诸葛亮带出去的人里,赵云邓芝当疑兵去了,对上了曹真,魏延在给诸葛亮当前部,诸葛亮在接收陇西三郡。吴懿在哪儿我没查到,估计要么在诸葛亮身边,要么就在管诸葛亮的后路。

上图就是马谡刚去街亭的时候的情况,天水三郡名义上归蜀国了,实际上诸葛亮只是靠策反当地人进入三郡,并没有真正控制三郡。此时郭淮因为刚好在附近视察,在诸葛亮到达前,郭淮就已经在天水组织兵力抵抗,此时天水的行政、军事两套人马都是齐全的。

根据诸葛亮的战略构想,诸葛亮扫平陇西三郡和魏国支援之间,必须存在一个时间差,让诸葛亮在接收三郡,并将三郡转变成自己的后勤基地后,还能带着军队去堵魏国的援军,让战斗发生在山区。这样魏国的补给线远比诸葛亮的补给线长,而山区又展不开兵力,只能打成消耗战,魏国就会面临诸葛亮后来几次北伐的尴尬,没粮了自己就得退回去。这点才是随后诸葛亮能够守住三郡的基础。但诸葛亮并不确定自己控制三郡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确定魏国援军抵达的速度,所以必须要找个人去守街亭。马谡去守街亭时,诸葛亮正在清扫马谡的后背,接收三郡投降的人员,并且在进攻郭淮。

从这里也就看出来了,为什么让马谡去守街亭,而不是让魏延高翔去守街亭,原因很简单,清扫陇西比守街亭更重要。魏国的综合实力远强于蜀国,张郃带领的援军只是第一批抵达的部队而已,后续能补充的援军远多于诸葛亮,诸葛亮需要尽快抽出在陇西清扫的兵力支援街亭,和魏国在山区打成拖延势态,而那时候三郡得能够向诸葛亮稳定提供粮草补给。如果诸葛亮清扫陇西花费时间太长,哪怕派去守街亭的人很给力也没用,整个计划还是会失败。

三国演义上写的诸葛亮让魏延和高翔给马谡做掩护,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时候诸葛亮正在和郭淮对峙,诸葛亮跑到天水的时候,郭淮已经先到天水了,躲在上邽,也就是现在的天水市清水县,后来高翔被郭淮击败。清水县离街亭有45公里远,既然高翔在和郭淮作战,就不可能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跑去给马谡打掩护。

实际上,诸葛亮已经人手短缺到连参谋都派去当主将的地步,更不可能再让高翔去给马谡当陪衬了。

街亭之战是当年春打起来的,如果诸葛亮把魏延吴懿派去街亭,街亭能守的时间倒是长了,这边清扫陇西的时间也长了,拖着拖着魏国增援就到了。而且曹睿决定亲征,诸葛亮正月出征,曹睿2月17号就已经到长安了,这时候诸葛亮还在打郭淮。

所以,诸葛亮把魏延、吴懿留在陇西加快清扫街亭后方才是对的,而不应该让魏延、吴懿去守街亭。

再者,马谡并非不知兵,也不是什么菜鸟,从实践角度讲,马谡的经验比知乎上任何人都多,马谡哪怕是给诸葛亮当参谋,那也是真正经历过国战的,而现在中国除了 60 岁以上的少数人和极其少的其他军人,其他人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那也是真正指挥过国战的。

马谡是个参谋,诸葛亮把他当主将用了。其实换王平当主将,马谡当副将,可能结果会好一些,但也只是有一点儿可能。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很亲近,王平未必约束得了他。守街亭的时候,街亭并非主攻方向,不能调其他实力较强的主将,而能独当一面的人又没有,马谡好歹当过县令太守,也算独当过一面了。


马谡为什么上山?

马谡上山并非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马谡上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避战。街亭附近的山是个什情况呢?

马谡可能是在这两个红圈里选了一个地方扎营。当然,也可能选在对面山上,现在也搞不清楚具体的扎营位置,现在认定的古街亭的战场遗址在左边那个红圈里,换成附近其他山头也差不多,基本都是这个地形。

马谡不上山,张郃可以上山绕,这山并不陡,马谡当路口下寨的话,就变成了被张郃四面围攻了,那就打成了2.5万对5万的消耗战。而街亭当时到底有没有城、城是个什么样子都是个问题,哪怕到了现在,街亭也没有城,只有村。三国志只记载了马谡没有当路口下寨,但后来什么把地形图传回给诸葛亮,然后诸葛亮大骂之类的都是演义了。至于说什么马谡认为自己「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三国志里没记载这个内容。

而且这个地形根本跑不起来,北侧一下山就是河,南侧下山倒是没河,但看现场照片,坡到平地有个几米高的台阶,第一级小土坎,高度比河漫滩略高的,一两米左右的,很可能是一级阶地前缘,是天然形成的。但之后的阶地前缘形成的土坎,起码七八米甚至十几米,最少也5米左右(陕西这些地方常见,天然形成的),这种地形上,居高临下跑起来只能摔断腿,哪儿来的势如破竹的说法。说白了这个地形就只能打烂仗,拼消耗。

如果马谡主动出击,下山过程中是无法列阵的,张郃只要让骑兵等在对方弓兵射程外,等到马谡的人马下山一半的时候,一个冲锋,刚下山的人就全军覆没;相反,张郃要上山,马谡拿根竹竿都能把张郃军全推下去。

至于当道扎营,这个地方宽几公里,长十几公里,很多人想象中的马谡当道下寨就把路堵死了,实际上哪怕马谡当道下寨,2.5万人的营寨也截不断街亭。这里有个知乎上辕门射戟的分析:

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为什么能让纪灵退兵?这样的射术在三国内算什么水平?3585 赞同 · 342 评论回答

吕布1200人,营帐半径大约90米。马谡2.5万人,营帐半径大约450米,就算马谡立个空心圈,也就能挡住1公里多宽的位置。

马谡上山,张郃仰攻是肯定攻不上来的,而且张郃应该是带了不少骑兵的,上山仰攻,这些骑兵也就没用了。所以,大概率是张郃根本不会仰攻。

张郃能否不管马谡,直接溜过去呢?不行。

魏国需要的是让援兵进陇西,支援陇西还没投降的城池。实际上此时,整个陇西都是诸葛亮的后勤补给基地,诸葛亮只是把陇西本地的魏军给堵在城池里了而已。诸葛亮此时离汉中有300多公里山路,真打起来,根本指望不上汉中的补给。张郃根本不需要去截断什么诸葛亮的补给线,放张郃进陇西,就等于放张郃进了自己粮仓,在张郃几万人的威胁下,依托陇西本地势力建立的后勤补给立马就断了。

但张郃不敢放马谡不管直接过去,因为张郃不知道诸葛亮走到什么位置了,万一刚进陇右就迎头撞上诸葛亮,背后有马谡的2万多人溜下山,在张郃背后拖延一下,张郃被夹在山道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补给,兵力弱势,大概率全军覆没。

马谡上山不等于就没水了,上山后还可以在山下取水的,要到张郃到了才会没水,但如果能坚持到诸葛亮到,那就相当于不费一兵一卒挡住了张郃,等张郃等个十几天,然后山上修点儿储水的再坚持十几天,这不就拖了一个月了吗?2.5万人基本上全保存下来,完美。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陇右很多城池直接投降了,在马谡看来,整个陇右应该是传檄而定,要不了几天。

然而从张郃的速度来看,简直是神速,诸葛亮正月才从蜀国出兵。曹睿亲征,2月17日到长安就没动静了,大概率是曹睿刚到洛阳就接到了张郃拿下街亭的报告。从马谡缺水才失败的情况来看,张郃估计2月10号就已经到街亭了。考虑到诸葛亮的进军时间,应该是马谡刚到街亭没多久,张郃也到了。

-------------------------------------------------------------------------------

马谡守街亭,可选的方案有哪些?

一、假如按小说里王平的要求当路口下寨呢?

这里引用精选评论里岩窟王的说明“我在甘肃跑过四五年地质灾害调查,当地的河流,除了大河干流,其他都是季节性河流,一年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干沟,看遥感图和照片,山边上那个肯定没水,取水必须去清水河。当地老百姓很多都是靠井水和窖水,其中窖水是主流。井水水量小,最多供个一两户两三户的,供应2.5万人是想都不要想。窖水更不用想了,一个是短时间建不好足够的水窖,黄土如果有裂隙是会透水的,而近地表的几乎肯定是透水的,不是单纯挖个坑就行。而马谡行军也不可能带几百几千个大缸,更别说还要把水运到山顶倒容器里。

在甘肃,山脚下一般也没水的。前面说了,那沟(卫星图上两个红圈之间)很可能是干沟,取水只能去清水河(没去过现场,只是评经验推测)。所以只要不是背河下寨,张郃一来都没法取水了。马谡不是当地人,可能想不到这些;如果他再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也会发现这个问题,不过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时间让他观察个十天半个月的再下寨。

而背河下寨,三面无险可守,就又是消耗战。另外说一下,马谡就算当着路口下寨,可能还是会没水!那样更惨,又没水还消耗战。”

二、按有些人说的马谡去街亭守城呢?

很多人举例的东汉开国,来歙独自率领2000人奇袭略阳(后来的街亭),然后防守了几万人的进攻,以这个案例来说明马谡可以靠城池轻松守住街亭。而对于三国时期街亭这个城还存在的依据是《三国志》里提到了一句话,说马谡「不下据城」,然而,这个评语并不是诸葛亮或者张郃的评价,而是写《三国志》的陈寿的评价,如果说马谡是纸上谈兵的话,那陈寿纸上谈兵的问题更严重。

首先,东汉开国到三国已经相差200年,这个城池是否还能使用都是个问题;其次,除非这个城池是一屁股坐在河上的,否则马谡2万多人依然面临断水的问题,两万人的部队对水的需求大了10倍。

如果这个城池还能用,那第一个去守城的不会是马谡,而是郭淮,郭淮只需要派2000人去守街亭,诸葛亮的所有谋划就全部破产。

第一,郭淮作为地头蛇,在比诸葛亮提前到达天水,且离街亭只有几十公里的情况下,并没有派兵去守街亭;第二,诸葛亮在筹划这次北伐时,就根本没担心过郭淮会不会派人去守街亭。这两点就足以说明,在三国时期,根本不可能在街亭复制来歙的战例,否则郭淮和诸葛亮都是傻子了。

三、如果马谡临时在河边修个防御工事呢?

第一,马谡要想取水,必须让这个营寨一屁股坐在河上,哪怕仅仅是临近河边都不行;然而一屁股坐在河上,就意味着在山脚下地势最低的地方,张郃只需要让弓兵上旁边的坡地,马谡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而马谡要是让营寨延伸到旁边坡地上,那张郃只需要让弓兵往后退,一样居高临下。

即使马谡能在附近找到个靠河又远离山坡的位置,也顶多就是变成一场消耗战。而且如果离街亭太远,张郃进退自如,那就没有防御的意义了。

第二,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一个能够让马谡在防守里占据较大优势的防御工事,那马谡在山上储水也不是问题了,从后方补给一堆整根的竹子就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如果诸葛亮迟迟不来支援,那马谡要面临的可就不只是张郃那几万人了,即使在河边扎营也没用。


实际上马谡可选的方案只有两个,而且都谈不上很好:

一、扎营的时候一屁股坐在河上,带领2万多人死战到底,死完拉倒,其间可能还要顶着附近山坡上的弓箭覆盖。

二、躲到山上,断水后再坚持几天,如果诸葛亮还不到就翻山逃跑。而这几天内,就算张郃来的人再多一倍,马谡也无须担心,反正只要打起来,谁都爬不上山。

王平比较头铁,想选一,马谡比较怂,选了二。马谡选二的原因也很简单,以马谡的资历和长期的参谋身份,不足以驱使士兵死战。至于说以弱势兵力逆袭张郃,估计无论是王平还是马谡都没指望过。而什么当道下寨之类的,小说家之言而已。

综上所述,实际上马谡上山这个决策并不是什么居高临下,背水一战,恰恰相反,这个决策非常非常保守,甚至已经在做战败的考虑了。

因为魏国的实力远远强于蜀国,马谡担心的是如果魏国一次来了10万大军,自己怎么办?相应的,军队规模越大,行军速度越慢。马谡设想的情况是,魏国可能在十几天后派出了远多于自己的军队来支援,而自己可以想办法在山上储存几天的水,没水后再扛几天,如果诸葛亮还没来支援,那就翻山逃跑。

这个山势,军队没法列阵交战,但如果四散而逃,翻山越岭,张郃也不敢追。这种地形,张郃5万人是围不住2.5万人的,马谡下山如果不讲究列阵,是可以直线下山的,甚至可以直接这个山头翻到另一个山头上,而张郃要堵马谡得绕山走。所以蜀军只是被打散,而不是被歼灭,也因此王平才能重新又收拢一部分败兵。为什么张郃不敢追败兵?其实是因为张郃要追败兵,就得把军队散开翻山去追,万一这个时候诸葛亮或者马谡的其他增援部队到了,就变成张郃被围在山上了,还是被切割的,而且连个营寨都没有。

《三国志·王平传》:「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张合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这个记载就说得很明显了,马谡被打散伙了,张郃没追杀。原文说的是张郃疑其有伏兵,这个只能说是后人的猜测,而且我认为猜得不准。在张郃看来,如果有伏兵的话,干吗不早救马谡,而且张郃带了5万人,接近诸葛亮一半的兵力了,诸葛亮总共最多只能带出10万人北伐,分兵给赵云1万,分给马谡2.5万,自己就剩6.5万了,这还不考虑长途跋涉、敌境作战所需的后勤人员、以及接收三郡所需的人员。哪怕诸葛亮完全放弃郭淮不管,或者已经歼灭了郭淮,平地作战硬碰硬,张郃也不怕。要是怀疑哪儿有伏兵,张郃直接怼上去就行了。所以真实情况是,张郃追杀马谡败兵的时候不敢上山,要是绕山走的话,那就只有走山道往天水方向去截马谡的败军了,那就跑远了。也就是说,马谡其实有很大机会重新收拢败兵的。结果是王平把败兵收拢回去的,而马谡是弃军而逃了。

所以,其实街亭之战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马谡上不上山,而在于张郃什么时候到街亭。如果张郃到得晚几天,弄不好马谡就从后方搬储水工具了,要知道实际上马谡离天水只有几十公里,而此时整个陇西三郡都是蜀军的补给基地。


马谡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斩?

小说里写的马谡立军令状,结果打败了逃回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不是真的。

即使马谡战败了,诸葛亮也大概率不会斩他,马谡的问题在于弃军而逃,而且是孤身逃回汉中,根本没去给诸葛亮报告,甚至诸葛亮在接到战败消息时,大概率都以为马谡已经战死了。

《三国志·向朗传》:「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向朗是向宠的叔父,向宠是很受诸葛亮器重的。马谡孤身逃了不说,关键是还没逃回诸葛亮那里,而是逃到向朗那儿去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向朗随诸葛亮到汉中。诸葛亮出兵的时候有没有带向朗,我没查到,我倾向于诸葛亮是没带向朗的,因为如果向朗也在军队里,那不太可能做到知情不举。换句话说,此时向朗可能是在汉中,而马谡败了之后一口气逃回汉中了。为啥是王平收拢的败军也就很明显了,其他人看不到马谡,都以为马谡已经战死了。三国演义里马谡刚打败仗回去就被诸葛亮砍了是不可能的,这时候诸葛亮都不知道马谡还活着。

《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也就是说马谡是死在监狱里的,而且死后的待遇还比较好。这里的「物故」,只能说明是死了,病死、赐死、自杀都是物故。但如果马谡是被斩,那肯定记载是斩了,如果是病死的,那没必要说「物故」这么委婉。所以大概率是赐死,或者自杀的。从马谡能够留遗书,而诸葛亮后来临祭来看,自杀的概率更大些。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