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淮安
凤舞天下,我为凰
我是沈家养女,父亲去世后,祖母却要将掌家玉佩交于我手。
灵堂上,亲戚欺我,说我觊觎沈家家产。
父亲未过头七,未婚夫便上门退婚,我当场撕碎婚书。
人人都欺我是个弱女子,可我偏要重振家业!
1
十六岁那年春天,我爹大病了一场。家中请来了数位郎中,院子里每日都在熬药。
我娘天天以泪洗面,生生把眼睛给哭瞎了。
我放下手中还没绣完的嫁衣,没日没夜地照顾小妹和侄儿。
我刚哄好因为走路摔跤哭闹的侄子,准备绣完我嫁衣上的第十四朵金花,却不小心扎破了手指,殷红的血瞬间滴落,染在了花朵的金线上。
祖母唤我到身前,说要将一家子亲人和产业都托付于我。
我一时间懵住,两条腿发软竟直直跪在了地上。
口中道万万不可,我本姓薛,只是沈家祖母旧友的孙女。八岁死了爹妈,沈家老爷念我可怜才收我做了个义女。
沈家也不是后继无人,二郎青年才俊,又岂会让我当了家。
何况娘已做主,将我许给了扬州城做布料生意的徐家当媳妇,只是婚事因我爹的病一拖再拖。
哪有异姓女、外嫁妇当家做主的道理?
老太太却同我生起气来,要罚我跪两天祠堂,叫我好生想明白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我心下茫然,却见我爹咳嗽着将我的名姓写上了族谱。
回过神来时,掌家玉佩又已悬挂腰间。
我吓得双手直发抖。当即磕头给祖母请罪,祖母却将我拉到身边坐下,沟壑纵横的脸上精明万分。
「玉娘,祖母省得你是个好孩子。祖母信你,沈家也会感激你的。」
我狠狠掐了掐绣花针扎在手指上的针眼。
那天春寒料峭,我就这样成了扬州城沈氏的当家人。
我郑重地给祖母磕了三个头,「今得祖母信任,玉娘愿一辈子做沈家女儿,护沈家周全。」
我爹终于在这个春日咽了气,刚摆上灵堂,挂上白布,沈家一帮子亲戚就领着人在灵堂上吵着嚷着要收回沈家的家产。
吃相难看。
我这个外姓女当家,挡了他们发财的路,他们指着我的鼻子就开始骂。
又指挥一个胖似虎力如牛的厉害女人,要去抓走小妹和侄儿。
我和那女人连过数招,最后一口咬在她手臂上,让她痛得失声大叫,险胜。
一众叔叔婶婶伸手就要打我,我就直接让家丁拿了扫帚要将他们轰出去,我大吼道:「我是我爹亲自写上玉碟的沈家女儿,沈氏玉佩的执掌人,沈家的家主!」
「诸位今日来闹我沈氏灵堂,想做我沈家家主分我沈家财产。可问我爹病重时,你们来做主了吗?诸位只想分乐不分忧,我沈家可不认你们这样的亲戚!」
九尺膘肥的沈家叔叔们,此时此刻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破口大骂就是一套外姓女弑父夺财的故事。
可我要是怕他,当日掌玉佩的时候,就该一头撞死在我沈氏祠堂的柱子上。
沈家叔叔们被我赶到门外,家丁个个拿着扫帚指着他们。
我那三叔气得脸色通红,指着我的鼻子当即又要破口大骂。我婶婶却一把抓了他的袖口,四下盯住街上人来人往看热闹的行人。
他涨红了脸,最后堪堪啐了一口,「泼妇!」
2
「敢问家妹是哪里冒犯了三叔?竟惹得惯会夸自己是君子之姿的三叔说出泼妇这腌臜词语?」
这话,听着像是没在骂人,却处处都是嘲讽之意。
我心里大喜。定是二兄收了我的信,回家来了!
果然,只见一个身着玄衣的男人将马缰绳给了小厮,大摇大摆地就走进了我家大门。
其间路过我那堆叔叔婶婶,还礼礼貌貌地说了声「借过」。
不是我二兄又是谁?
见他有意要给这群亲戚下绊子,我立刻迎了上去,当即哭得梨花带雨,眼眶通红。
依偎在他身旁,做足了被欺负的可怜模样,乖乖巧巧地唤他:「二兄。」
沈家二郎名淮安,年十九,容貌昳丽,气度出尘,也是从前扬州城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而这位风华绝代的少年,如今开口却满嘴厌恶。
「没想到家父尸骨未寒,各位叔叔婶婶倒算计到我沈府头上来了。莫不是瞧我这新当家的妹妹年幼,想欺负了她去。」
「但玉娘终归是家父上了玉碟记了族谱的女儿,我沈府的嫡亲大小姐。诸位今日这做派,还是怪我沈家列祖列宗在地下活得太安宁了些。」
「今日诸位叔叔婶婶拜了拜过了,就请回吧。」
沈淮安连情面也懒得讲,转身就往府内走去。那沈三叔更是气不打一处,指着他的背影就说:「你当真要认这个外姓女做了家主?」
我听沈淮安不着痕迹地小声哼了一声,声音不大,却颇带嘲讽。
「三叔说什么笑话呢?哪有什么外姓女,只有我沈家嫡女,家族掌门人。」说着就牵了我往回走。
夜里,他又偏要跟我抢守夜的差事。我争不过他,抱着枕头回房里睡觉。
结果未睡多久就醒了。做了怪梦,醒来时眼泪横流,脊背生寒。
左右睡不着,寻了件披风就来了灵堂。
白日里见他一回家就被祖母叫去了院中,回来时脸色就不好看,一双眼睛看着我,几次三番欲言又止。有些事,总要问清楚的。
我点了盏灯就来了灵堂,屋内点着长生烛,亮堂堂的。
沈淮安盘腿坐在蒲团垫上,眼睛轻轻地闭上。春夜微风作祟,搅得烛火摇曳。他的睫毛也微微颤动。
我另捡了个蒲团,在他旁边坐下。
他估摸猜到了是我,「怎么不多睡会?」
「做梦,睡不着。」
他没再说话,我俩一时间相顾无言。
良久,我才鼓起勇气问:「二兄白日里有什么话不方便说的,现在可以讲给我听。」
「祖母只说二兄是贵人。沈家套不住你,可玉娘想知道,二兄贵在何处?」
春雨突然大骤,哗啦哗啦猛地开始倾盆而下。风带着雨席卷开来,吹起衣衫时带有一整片的凉意。
风雨欲来,守在廊下的小厮轻轻关上了灵堂的门。
沈淮安叹了口气,起身挑落了几个灯花。
那天夜里他不曾开口,我也睡意全无,就陪着他看了一夜的灯花。
烛火晃晃悠悠的,我分不清虚实。
3
我爹上山那日,我送沈淮安离家。走前我又问了他那个问题,他依旧不答。
「时机尚未成熟,玉娘还是莫多问了。」
我漠然接受,嘱咐他山高路远,二兄珍重。他点点头,策马扬鞭,消失在无边的夜色里。
马蹄声绝,滚滚的槐花混着泥土,留下了他的几个字,「你也是。」
又没过多久,徐家老爷来退亲了。
小妹来沈记糕点的铺子前找我时,我还在教新来的伙计揉面。
她拉着我就要回家,支支吾吾半天,才说了个「徐」。
早已料到会有今日。我不慌不忙地跟她回了家,换了身干净衣裳,体体面面地来了前厅会客。
丫鬟宝灯带我过去时,前厅正坐着祖母并我娘,徐老爷毫不客气地半躺着坐在锦凳上。边上站了他那夫人,低眉顺眼地盯着鞋面。
见我过去,那徐夫人登时红了脸。徐老爷见状瞪了她一眼,她却把头埋得更低了。
这徐老爷,在扬州商人里面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把唯利是图的嘴脸学了个十二分。如今我家破落,他定是不再乐意叫他那嫡子将我给娶了回去。
「这玉姑娘也来了。徐某也不多作废话,如今沈家嫁妆也凑不出来,也算是毁了约在先。我大郎娶媳妇儿,又不是开善堂,哪儿能娶了媳妇儿把一家子人领回家的?就各自退让一步吧。」
「大郎啊,你代爹把婚书退给沈老夫人吧。」
徐大郎在他爹面前唯唯诺诺,似不想交了婚书,却又不敢违抗他爹的命令。一张婚书,足足取了半炷香时间。
蒋嬷嬷接了婚书拿给祖母瞧,祖母却捡起婚书叫了我上前。
「玉娘呐,把这纸撕了吧,祖母看着心烦。」
我「诶」了一声,毫不犹豫地把婚书撕成两半。徐家那三口一脸错愕地看着我们,似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我将祖母送回院中,然后准备去趟铺子继续教那伙计揉面。刚走出府门没多久,就撞上一个人。
那徐家大郎站在我面前,一双手紧紧攥着衣裳袖子。
我停了脚步,生怕他因我撕了婚书这事发难于我,赶紧地就想先抢个说话的先机。
「徐家大公子的,您站在我沈府门口作甚。只是这会子家中长辈刚歇下了,沈府怕是不太方便接待外客。」
「公子还是早些回去吧,莫叫家中主君主母等得急了。」
我下了逐客令,他却依旧站在那儿不肯动作。
我又不欲再多说,抬脚就走自己的路。他见我要走,又立刻把我拦下了。
手松开了衣裳,却递了一沓银钱在我面前。
这可一下子把我吓住了,脑中算盘打得响亮也猜不得他的意思。
半天,才憋出一句,「徐公子拿这钱,徐老爷还不知道吧?」
被我猜中,徐大公子有些尴尬,将钱又往前面再送了一分。
「我……徐某辜负了姑娘!退婚非我本意,只家中父亲强势,我在他面前说不上话。这才,惹姑娘丢了颜面。」
看着他手上厚厚一叠银票,我心想这徐大公子可真是个实诚人。
我将银票往他身前一塞,「徐公子说笑了。你我先前虽有婚约,却也是今日才实打实见了第一面,谈不上什么辜负不辜负的。
且这婚书也是我自个儿撕的,也谈不上是什么被你给退了婚。」
「我跟公子,本就是桥归桥路归路的。天各一方,相安无事,那才好呢。」
4
槐花快要落完的时候,趁着花朝节的名头,我将糕点做成了花朵,推出「百花」系列点心,叫沈记糕点打响了名声,成了这扬州城的新宠。
糕点按季节分了四个礼盒,分别唤作「春朝」「夏露」「秋霞」「冬酒」。
我又将梅花兰花等做了个「君姿」,牡丹芙蓉等凑齐了一盒「芳容」,富贵竹招财树等填了篮「鸿运」。
若不买礼盒的,另有糕点做单份的卖。
花朝节那天晚上,扬州城里出来游行的男女老少颇多。一派华灯初上的景象,我带着宝灯守在铺子里面,看着门口满满的人挤人抢着买,我们都傻乎乎地笑了。
而这花朵糕点卖过了春日,又卖过了夏日,竟成了铺子里面的经典。
我高高兴兴地想给二兄写信,又担心我啰嗦这些日常琐事耽误他的事情。
好几个晚上睡前都提起了笔,写了「二兄亲启」几个字后,良久又把笔放了。
终究没能写成一封家书。
中秋节是店里面糕点卖得最好的时候。
文人还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论做不做官、从不从商、有钱没钱,总爱讨一块圆圆的饼子图个团团圆圆的好兆头。
那天最大的一笔生意,点了足足五十个盒子,叫我亲自带人送到何员外家的府邸去。
我带了伙计去送货,何府张灯结彩一派华丽。府上办着宴会,院里老爷公子、夫人小姐一大堆,一派欢声笑语。
我将那堆盒子送到了厨房,何府一个一等丫鬟模样的丫头却偏要说夫人有赏,要叫我去前厅见个礼。
这何府我早些年也来过一次,里面修得水榭楼台的,走路颇有些绕。
好在,绕了许久后,前面的嬉笑声渐渐明了。一听就知道快到了女眷的宴席。
只是,哪里是什么夫人。
一院子的娇娇滴滴的小姐,看见我来了就指着我窃窃私语起来,面子上更是毫不掩饰地露出了嘲讽的神色。
人群中,我一眼便瞧见了沈家大舅公家的女儿,唤做沈玲的,名字取做了铃兰花,却穿了件水红色的裙子。
她讥讽我:「这不是我叔叔家那入了族谱的玉娘吗?怎的,今天没守着你那什么沈记糕点,还跑到这何府的中秋宴上面来了?」
她全然不顾不远处站着的何家小姐面色不悦。
我见她如此做派,心想大事不妙,正准备转身就走,身后一股子力气却把我拽了回来。
我回头一看,三五个丫鬟从后面冲过来,拉着我就把我往后面拽。
几下推攘连着「扑通」一声,我就被推进了池塘。
瞬时,湖水从四周涌入我的眼睛鼻子,我一下子呛了好几口水。秋天的湖水冰冷,冻得我直发抖。
而见我落水,那一堆小姐又笑得更加大声。
我在水里扑腾了数下,最后勉勉强强游到了岸边。抵岸时,吐了好些水。
也不知道是不是湖水太凉,我竟咳得发抖。当下心想要是这湖水能暖和一些该多好。
哪怕是夏天落了水,也不至于这般冷啊。
5
而当我终于从地上整理好站起来的时候,何府大小姐也已经来到了我跟前。她蹙着眉头,面色十分不悦。
我本想冲那沈玲一堆人发作,又想起这何府也是官家,以前我爹在时,何府又许了他诸多生意上的便利。场合不对,只能先吃了这亏。
何小姐让丫鬟递给我了件披风。我没接,只劳烦她将我从后门送出了府。
浑身都湿透了,我又不敢回家去叫家人看见,只好往铺子里走。
一个人慢悠悠地从何府后门走到了大街上。也不知怎么走的,到街上时看见一辆辆辘辘而去的马车和好些关了门的店铺时,我才意识到,现下已经很晚了。
我落了水又受了凉,觉得身子沉得厉害。沈记糕点也已经关了店,周围昏昏暗暗的。只门口放了一盏灯,照得颇有些温暖。
灯的旁边,坐着一个人。
一身玄衣,一双清明的眼睛,怔怔地盯着我。
不是沈淮安又是谁。
油然而生的心虚让我想当即就撒腿跑开,而身体往往会比想法先行一步。
但跑是肯定跑不掉的。
沈淮安只需要轻轻一拉,就可以将我整个人带回。他也确实这样做了,将我拉住后,随即又立马解开身上的披风,把我整个人笼罩起来。
那披风宽大,还带着他身体的余温,混杂了他身上隐隐约约的皂角味道。我瞬间暖和了不少,忍不住抖着肩膀打了个哆嗦。
他一下子按住我的肩膀,低声道:「别乱动。」
又看见我湿透了的头发,上手就想去擦。身边又没有块帕子,就把袖子当作了帕子用。
他面色不善,应该是在生气,「这怎么回事?」
我怕他笑我没出息,竟被一群小丫头给欺负了。只避重就轻地将何府的事情讲给他听,又说笑,「真没事,得亏从前祖母教我学了凫水。」
本是宽慰的话,却因我落水着凉,语气较平时还软糯。
又冷着,鼻子头红红的,竟像极了从前父兄还在时,我受了欺负时的娇娇滴滴大小姐模样。
我意识到不对劲,又赶紧别过了脸。
他也察觉到我不想多说,很识趣地闭口不谈。只默默地给我擦着头发。
我难得没有反抗,乖乖巧巧问他:「二兄今日怎回来了?」
「路过办事,回家看一趟。」
原是路过办事的。
我「哦」了一声,又抬头看了天。夜色如幕,只一盘银月孤单地悬在天际。
「想着今日中秋佳节,该亲人团圆的。」
我笑了。
指着月亮告诉他:「二兄,今天的月亮真好看。我们回家吃月饼好不好?」
他微微一愣,良久也学着我一般抬头看月,而后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就去拾起先前提出来的那盏灯,将我领回家。
回家时,一家人却早已睡下了。我从厨房里抱了酒,端了盘月饼,就拉着他要在院子里面赏月。
没两杯酒下去,又开始晕晕乎乎,一觉醒来,人却已经安安稳稳地睡在床上,睁眼就是闺房景致。
沈府里再没有他的身影。就好像他从来没回来过一样。
我小心收拾好他放在我窗口边的一把小匕首,一眼扫过他压在匕首下面的字条。
「匕首你先收着,下次给你带点精巧的防身。莫再被别人欺负了哭鼻子。另,念家,盼多多写家书。」
飘飘逸逸的字洒脱极了。
我回头一看,桌前没收拾的笔砚上装着新墨,先前写的一张张「二兄亲启」被人整整齐齐地压在案头。
6
「二兄亲启:家中一切安好,祖母身体尚硬朗,娘的眼睛还是那样,但哭得比从前要少了。
小妹近日活泼了不少,老喜欢带着烨哥儿跟我讨点心吃。我每日给他们捎一块回来。
近日铺子生意兴隆,准备再研究几个新品,如今正在和师傅研究。岁寒,二兄记得添衣。
另,来日除夕佳节,不知二兄归否?望君保重身体。小妹玉娘。」
这是我爹走后,沈家的第一个除夕。再没络绎不绝前来道贺的人,一家人难得清清静静又热热闹闹地围着桌子吃了年夜饭。
沈淮安年前来信说除夕回家,结果到半夜人也没个影儿。
小妹和侄儿在院子里放了烟花,吵吵嚷嚷说要等着二兄回来讨红封,结果最后却趴在我腿上呼呼大睡。
两个小孩也比起春日里活泼了不少,每日也能笑着逗我娘开心了。我心里高兴,在他俩粉嫩嫩的小脸上一人揉了一把,将袖子里准备的红封塞到了他俩袖子里。
又让丫鬟将他俩抱回房里,免得吹了冬夜的风雪。
自己独自坐在廊下等着。
这年冬天本不算太冷,统共也没能下得几场雪。那天夜里却有雪花从天上纷纷扬扬地飘下来。
银装素裹,分外好看。
我喝了点酒,头脑算不得十分的清明,一伸手接了一掌心的雪,欢欢喜喜地就喂在了脸上。
酒意上头,人也傻傻乎乎的。
而沈淮安进院里看到的,就是那个平日里精明的不得了的姑娘,傻兮兮地把雪水一把捧到了脸上。而后又像是后知后觉,冷得直抖了抖肩膀。
一身玄衣的男人笑了,学着她的样子。将手伸出伞下,接了一掌心的雪。
雪碰到手就化,而当他正准备再学她往脸上抹的时候,却看见她兴冲冲提了裙子跑过来。
姑娘一脸傻笑,明媚得像极了那年他和大兄带她上街看灯的样子,「二兄你快看,下雪啦!」
7
我是被院子里面小妹和侄儿嬉笑玩闹的声音吵醒的。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匆匆忙忙地梳洗好,出来才看见小妹和侄儿正在院子里面堆雪人。见我开门,兴冲冲地要拉我去看他们堆的雪人。
那雪人堆得可爱,白白胖胖地一坨,还装点了两个圆溜溜的眼睛,画了个嘴巴咧着嘴笑。
背后却闪过一袭玄衣。
却见沈淮安正躲在雪人后面笑。
我过去时,他还乐呵呵地看着已经大亮的天说了句:「醒了?」
我见他,脑袋中却又猛地涌现出一些昨夜的片段。
我已喝得醉醺醺,叫他看雪时人就睡了过去,一片朦胧中似见他叹了口气,将我送回了屋里。
好像,中秋那晚也是如此。
沈淮安一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快去吃饭吧。」
我本就不太好意思,听他这一说如蒙大赦,当下如脚底抹油般跑了。
手摸上头,想打理一番被他揉乱的头发,却摸下来一根精美的蝴蝶簪子。
雕得栩栩如生,色彩明媚动人,是扬州城里难寻得的样式。
沈淮安难得在家中多留了几日,也好叫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了几日。我算着现下手里可用的银钱,和他算计着开了春要再新开一家铺子。
侄儿也到了需要启蒙的年纪,又托人给侄儿找好了学堂,等开了春将他送去读书。
沈淮安耐着性子听我打算,时不时地又给了些建议。日子过着过着就又到了他离开的时候。
离开那日还没到元宵,我照旧看着他翻身上马,又把一篮子点心递给他做干粮。
他吁马正准备走,小妹却从院子里面奔了出来,后面带着我那侄儿。
两个人鼻涕眼泪混在一起流,拉着二兄的裤脚就不让他走。我赶紧把他俩一把揽下,这才让沈淮安走了。
掏出帕子给他们擦了脸,只一个劲地哄着,「莫哭啊莫哭啊,要回来的,要回来的。」
开春以后,我果真新开了家铺子,隔原先的沈记糕点三条街,写了块牌匾「沈记糖水」,卖些新颖的糖水。
也算着日子,带着侄儿去拜见了先生,将侄儿送进了学堂念书。
一切都很顺利,只觉得近些日子小妹闷闷不乐。后来祖母一语点醒了我,「她那是见烨哥儿去上了学堂,心里羡慕着呢。」
我这才恍然大悟。小妹已经过了九岁,前些年众人念她有些痴傻不曾教她读书,想来如今是看着比她还小的侄儿都上学堂,一双眼睛里面满是羡慕。
于是在送烨哥儿上学的时候,我问她:「小妹想上学堂吗?」
结果小姑娘盯着学堂门口看了半晌,却给我出了个难题。
她说:「我想像长姐一样,做大生意,赚很多很多钱。」
8
我心虚地扶额,不知道平日里是我对小妹造成了什么影响。总说小妹性子活泼,不喜女红,老爱跟在我身后转悠。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只是说起这做生意,女人大多颇受些偏见。世人又不喜女子在外露面,所以女子做生意也不甚容易。
从心底上来说,我是不大赞同自家小妹也走上这条路的。
可那小姑娘目光闪烁,光芒四射。
我不知该如何,只好写信给二兄。
「二兄,近日小妹说想做生意,不知二兄有何高见?」
他回信道:「无他,但不若且试一番?」
于是我将小妹带在了身边,每日先送侄儿去学堂,然后带着她去查看店铺,一边教她识字一边教她算账。
她竟学得颇为出色。
我心中大喜,若是以后能把产业都交给小妹,也是万万可行的。我心觉得宽慰了许多。
一高兴起来,便颇为豪气地替小妹置办了一套首饰。小妹见那首饰却还冲着我生气,说我净花了些无用的钱。
可我瞧着小妹眼底收藏不住的笑意,心下盘算着小妹也快要长大了。
大户人家的姑娘格外爱打扮些。而我下定决心,日后要多多赚钱,给小妹置办一屋子的首饰。
正想着以后,又觉得手中一凉。低头看去,原是小妹捡了只玉镯子,套在了我手上。
我看着小妹颇为认真的神色,她果真长大了。
我摸了摸她粉雕玉琢的小脸,「小妹也学会心疼人了。」
但刚到夏日,烨哥儿却鼻青脸肿地回了家。脸都破了相,还一脸的不服气。
我瞅他那模样,想着他定是在学堂里跟人打了架,可为什么要打架呢?我问及缘由,他却闭口不谈。
我逼狠了,他就撇过头去不理我。
这下可把我给逼急了,抄起擀面棍就要打他手心。
他却还是不肯说。
我就实实在在地打了几下。他的手心瞬间就红了,却还是不肯说。
他脾气犟得很,跟我大兄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我问也问了,打也打了,他不想说的就是不说。
我毫无办法,只好提了篮点心就带着他去敲了先生家的大门。
来开门的是裴先生的书童,听了姓名之后就把我们领进了院里。
我带着侄儿在屋子里面等着先生,侄儿一言不发,瞥过头还是在我跟赌气。
等了不一会,就见裴先生出来了。
他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知道我的来意。
「沈小姐请坐,裴某猜到沈小姐今日会来,让书童提前煮了茶,沈小姐尝尝。」
他礼数周全,温雅柔和。一双修长的手,端了杯清茶就给我们。
而原是今日学堂上,沈家那几门亲戚的小孩带头笑烨哥儿是有爹娘生没爹娘养的小野种。烨哥儿没理他们。
他们又接着骂我薛玉是不要脸的婊子,退过婚又整天在外面抛头露面做生意,私心里面觊觎沈家的家产。
上梁不正下梁歪,小妹也学了她长姐,成天没个姑娘的样子。
烨哥儿这下没忍住骂了回去,这一骂就着了那几个臭小子的道。
于是双方就开始混战。他们人又多,烨哥儿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捞到。
9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是我错怪了烨哥儿,心里疼得难受。
烨哥儿又有什么错呢,也只是因为他们骂我,烨哥儿替我出气才打架。
我难受得不行,蹲在烨哥儿身边落了眼泪。
这大概是我爹走后我第一次哭,烨哥儿也慌了神,生生地喊着我:「姑姑不哭。」
我又利落地拿袖子擦好泪。
「你既没有错,但也有错。他们骂你,你能忍住,是心志坚定不被干扰。
他们骂我,你护着亲人尊严,是全了自身体面。今日姑姑很感激你替我们出头,但却也真的不想见你因此受伤苦痛。
下次动手之前,你也还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力量。如今寡不敌众,吃亏的还是自个不是么。」
「这些在我眼里都不算错,但你今日也有错,你可知道哪里错了?你错就错在不该先挑起打斗。不论是不是被引诱的,都不行。
你破坏了先生课堂的纪律,这点你该向先生道歉。那些骂你的,我也会带着你去一一地寻个道歉。」
我牵着烨哥儿准备回府。跟裴先生道了歉,又道了谢。裴先生竟还将我们亲自送到门口。
我转身领着烨哥儿离开,他却在后面又叫住了我。
夏夜蝉鸣空桑林,星河耿耿。裴先生的声音清澈得如山间叮咚泉水,开口就是清高的傲骨。
「姑娘道理,裴某受教了。」
我不受他的夸赞。领着烨哥儿进了沈府的马车。
而那天,我也果真带着烨哥儿,一家家去敲门。在院中与人理论,求得理所应当的道歉。
我就是要扬州城的所有人都知道,别再欺我沈府老人多孩子多。我见不得他们受了欺负,也敢像个泼妇一样大声理论。
而我们也算是彻彻底底地把亲戚又得罪了一遍,加上一进夏日,糖水铺门口天天爆满排队。我赚得多的同时,沈家的那些亲戚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城内于我的谣言声一时四起,只是这次他们不仅诋毁了我,还牵连上了那位高风亮节的裴先生。
只因为那日带着烨哥儿到裴宅拜访,回去又到各位叔叔婶婶府上去求了道歉,竟被他们说成了我与裴先生关系不洁,狼狈为奸。
而我不敢作为,因知读书人极重名节。此时讲话又只能是越抹越黑。一时间城内众说纷纭。
谣言这东西又什么版本都有,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竟连糖水铺外面排着的长队,当着祖母的面骂我。
可我家那位老太太,气定神闲地组织着伙计给大家上了糖水,又浑然自得地开口说话,仿佛只是听他们讲了个荒唐的笑话。
「诸位都在讲老身的孙女,不知诸位可否听老身来解答解答。」
说罢,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张红纸。
10
「诸位可看清楚了?什么裴不裴的?薛姓玉娘原是我沈府养女不假,但也是是我沈家替嫡子淮安明媒正娶的媳妇,是老身的孙媳。
你众人莫要在这里污了我孙媳的清白,她一个妇人管着家不容易,又还要替夫家小侄询问学业。她一个老实本分的妇人,怎能让你们这样给损了名声?」
老太太一生经历风浪,威严自在,此时又装作老妇伤心欲绝的模样。
说着,又从袖子里面掏出帕子来擦眼泪。将那婚书放在众人眼前给他们看了名字。
赫赫红纸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我和沈家二郎的名姓。
一时间,峰回路转,终究是祖母更甚一筹。
而当小妹来给我讲这个事时,我心中却只有一个想法。
污了二兄的名声真是罪过,他一个清清白白的郎君,平白无故地多出个新媳妇,怕是下次归家要将我拔掉一层皮?
我赶紧写了封信就去认错。
「二兄亲启:下次待你回来时,名声有损,一切都是玉娘的错。
月前带着烨哥儿去向先生道谢,却被造谣与先生不清不白,玉娘百口难辩。祖母为证玉娘清白,写了张你我的婚书。
暂时先玷污一下二兄你的清白。不过你且放心,日后你归家,撕了婚书就好。
若实在气不过,也可打玉娘出气,或是让玉娘一头撞在柱子上以死谢罪也可!」
信寄出去,我心里也忐忑,又恨不得马上跑到二兄旁边去认个错,好让他气能消得快点。
可我这回信还没收到,却收到了好几封裴先生的帖子。邀我去某某地方一叙了,邀我去某某茶楼听戏了。
我不愿再生事端,一张一张地给拒了。
可这裴先生,竟又趁着送烨哥儿下学归来,径直来了沈府拜访。这下却让我又不得不叙了。
我请他到书房坐下,也叫人给他添了碗茶。
我跟他道歉,前些日子因某些事,给先生抹了黑。心下觉得真对不起他,也无颜面再见他。
他道别客气,只开口问了我那张婚书的事。
他不是什么恶人,这婚书大家也心知肚明,我也索性直接说明白了。
「那些流言实在难听,这也是祖母为了全先生和我的颜面。写了张不存在的婚书,也做不得真的。
不过先生且放心,众人也只是近日唠个闲话,等过段时间又有新的闲话可唠了,他们自就不会再说了。」
「那,既如此,姑娘觉得裴某如何?」
姑娘觉得裴某如何?
我不知道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让裴先生说出了这句话。只是我看见他时,他已经面色绯红,神情紧张。
我一下子听明白他这句「如何」里面的心思。
但撕了徐家婚书之后,我再没指望这辈子能嫁出去。
「裴某虽清贫些,却可保证姑娘不受委屈。姑娘若是不放心家人,裴某也可替姑娘照顾家人。」
「裴某仰慕姑娘,愿娶姑娘为妻!」
我一个哆嗦,洒了半碗茶在手背上。滚烫的茶水将我疼了个激灵,一下子就将茶杯打碎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