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在职场中更进一步的在职人士来说仍然是有必要的,对于刚刚毕业第一次研究生考试失利或者已经拿到工作机会在犹豫是否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这个情况则因人而异。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一点是:就如今的形势来看,非全日制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希望。
自 2015 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 年达到 290 万人,2020 年首次突破 300 万人,达到 341 万人。
但自 2017 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招生单位就面临了非全日制生源不足的问题。近两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
对于应届毕业生,或者是经过奋战而落榜,但想继续战斗的往届毕业生来说,全日制无疑是他们的最终选择,也是最佳选择。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在残酷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下,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工作时的力不从心。长时间的压力与焦虑让一些在职人员想要提升自身的学历和能力。这时就会面临一个问题。
非全日制研究生制度确立以后,改善了同等学力申硕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的局面,含金量大大提高,是兼顾学习和工作的最佳时机。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社会上对「非全日制」的认可度不一,考过后也存在着很多潜在风险,担心无法得到认可。
还有一些报考全日制但是由于未被录取而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学生,就会面临了两大问题。
首先,如果放弃了「非全日制」,就可能要重新经历一段更紧张和焦虑的历程——二战。
其次,如果不选择,也有可能失去了就读研究生的机会。
同样也是对「非全日制」的含金量存在疑虑。
为什么大家都会对「非全日制」的含金量产生疑虑呢?
举例说明,比如日前冲上热搜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上热搜的原因是学历为「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在经历层层筛选后,到入职当天竟以「学历不符」为由被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最让人费解的是用人单位竟然说「从来没听过『非全』」。
因为类似的现象不止发生这一次,所以大家会对「非全日制」产生疑虑。
这种现象表明,因为对非全日制的认识度偏低导致了整个社会对其认可度也偏低。因为不了解而引起的误会,往往就是一场尴尬的误会。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Ø 非全日制的确立
2016 年国家教育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政策进行了改革,决定从 2017 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所下达计划内(国家下达的专项招生计划除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能力自主安排已有学位授权点招生规模。由此,2017 年之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诞生了。而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注意: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于同等学力申硕只有学位证的现象。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齐全,既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双证唯一区别为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注明「非全日制」。
Ø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别
1.两者界定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录取,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报考条件
全日制报考条件是应届或往届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毕业生,无需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主要的报考人群是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
非全日制报考条件会根据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有的学校要求和全日制同等条件,有的学校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大多数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是在职人员。
注意:不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必须满足本科毕业 3 年,专科毕业 5 年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不接受跨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不接受本科专业是法学的考生报考。
3.选择范围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可以选专硕及学硕专业。但是,在选择的范围上有差距。
全日制基本可以选择除上述管理类及法学等的学硕和专硕的所有专业。
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开设的非全日制专业以专硕为主,非全日制学硕招生专业相对比较少,可选性不大。因此,非全日制的考生在专业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4.学制和培养时间
全日制的研究生的上课时间基本都是在周一到周五(有专业也会安排周六日上课),学制在 2-3 年(学硕大部分为 3 年制,专硕为 2-3 年制)。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的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节假日时间。因此,相对于全日制的学生而言,非全日制的学习时间比较分散,学习进度也较为缓慢。学制设置也相对较长一些,一般为 3-4 年。
5.学费和奖学金设置
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学硕的学费一般为 8000/年,专硕的学费一般高于学硕,而且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学费的差别也比较大。
奖学金方面,针对全日制的研究生国家每年都有 6000 元的生活补助,有关政策规定,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第一、全日制的研究生每年都可以申请奖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较大,部分院校的奖学金覆盖率为百分之百。第二、学校为全日制学生提供住宿条件。
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学费较高。因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以专硕为主,学费一般在 2-5 万元左右,其中部分管理类专业费用相对高一些,EMBA 专业达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另外,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各院校的规定也会有一定区别。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一般不享有国家用于资助研究生的生活补助,且大多院校并未设置非全日制的奖学金。(个别非全日制研究生院校为吸引优质生源,为成绩优秀者设立了不同等级低的奖学金,比如设置了三个等级,其中一等奖每年奖励 1 万元,二等奖每年奖励 6000 元,三等奖每年奖励 3000 元。优秀学员可以拿到一定金额的奖学金,为自己减轻经济负担。)学校一般不为非全日制的学生提供住宿。
说清楚了这些学制和学校待遇的区别,接下来我们来弄清楚非全日制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为什么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同样标明的是「统招统考、双证齐全、同等效力」,但是在实际就业和工作选择中还是会出现认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不足的偏见。
6.工作选择
虽然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同样标明的是「统招统考、双证齐全、同等效力」,但是部分专业在就业时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就业时选择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无疑在职的非全日制会更胜一筹。但是大部分关于应届生的工作招聘,都要求为全日制的毕业生。
就业中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非全日制学生的能力不足,关于非全日制学历含金量的讨论一直未断。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分析了几点原因:
第一,对新生事物的认识不足。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里面新发展的一种类型,还算是一种正在处于成长中的新生事物,社会上对非全日制的了解和认识尚不充足;
第二,旧观念的延续。从历史上看,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中专等,相对来说社会认可度都比全日制低一点,基于这种观念,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产生后,这种非全日制比全日制的「含金量」低的观念依然延续;
第三,非全日制的考核标准相对较低。目前,大学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教学、学习考核上还与全日制研究生是有一定程度差异的,尤其是在教学、考核方面相对宽松一些,毕业时的学位论文等也同样适度放宽松。
Ø 非全日制的劣势与优势
通过以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对比,可能更加明显地看到非全日制较全日制在各方面都稍差一些。但是综合考量,非全日制不仅有劣势,还存在很多的优点。
1.非全日制劣势
通过对比,非全日制显示出了几方面的劣势:
第一,在开始选择报考的时候就会受限,选择的范围会比全日制的范围要小一些。因此,这样的选择更适合有定向培养需要的人;
第二,非全日制的培养周期更长一些,而且课程基本都是集中在周六日与节假日,这对在职的非全日制学生来说,时间上会更加紧凑一些,也更加辛苦。因此,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要做好克服长时间不能有假期的困难;
第三,由于课程时间安排通常排在周末,学校一般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住宿,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享受国家的助学金等,而且大部分院校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也不提供给非全日制研究生。因此,选择非全日制的总体费用更高一些,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压力,所以更加适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选择;
第四,非全日制的就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在职人员的选择就是读研前所处的单位,因此非全日制更加适合有稳定工作,只是有需要学历来进行进一步提升的人。
2.非全日制优势
第一,是一个边工作边提升的机会。选择非全日制的更多是在职人员,首先在有一定收入的情况下,因读研费用高而带来的经济压力会得到缓解,甚至有高收入的群体完全不用为经济担忧。另一方面,再一次走进校园学习,获得学历和能力的提高。
第二,是一个工作提升的好机会。尤其在在国企、事业单位和公职机关,晋升加薪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学历,往往高学历的人才能有机会,并且能够更加快速地得到晋升机会。总结来讲,就是你的学历会决定你的升迁和任用。
第三,是一个扩大朋友圈的机会。对于已经在一个行业内有了长期工作经验的人来说,他所认识的人也集中在工作当中。目前大多院校会将非全日制的同学安排在一个班级内,班级内有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士。这无疑会成为一个开阔视野,积攒人脉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站在更高更广阔的世界里反观自己所处的行业与自己的工作。
Ø 如何做出选择
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被调剂到非全日制的应届生,都或多或少因目前非全日制仍未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而焦虑,进而选择困难。事实上,就如今的形势来看,非全日制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希望。表现如下:
第一,2016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要求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这就充分显示出了非全日制未来的发展方向,事物发展的方向是螺旋式上升的,新生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总是要经历一段缓冲期。
第二,2020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声,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进行明确,表明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须享同等待遇。在非常时期,各部门工作都受到了影响,此时五部门联合下发重磅文件,显示出了国家层面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获取公平就业机会的大力支持。
第三,2019 年 8 月,在北京市民政局官网发布的一条招考工作人员公告中,事业单位首次将非全和全日制放在同等地位,展现出了工作单位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一政策的兑现。
非全日制学费相对较高,基本不享有奖助学金,也不提供住宿,对应届毕业生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压力。
但是对于在职人员来说,这是一个能够兼顾工作和学习的最佳方案。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不必为其中的费用而过于担忧。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中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朋友圈,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脉。
综上,非全日制的发展前景已经很明朗,所以其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这一趋势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必为选择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而过于担忧。备案号:YXA1rXxmjjaTEnzarRdFr3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