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有哪些有效的分析方法?

这两个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团队激励的。

这 4 个是分别用来时间管理、分析自己、制定产品策略,以及你说的 SWOT,用来做战略选择的……

当然,还可以找到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它们都是基于 MECE 原则,使用两分法切割出来的结构模型,非常好用。学会了这个切割

这个是波士顿矩阵的升级版……

再比如,让你思维更缜密的「5W2H 结构」

比如,让你快速理清商业模式的「商业模式画布」。

比如,让你能全面分析企业发展问题的「麦肯锡 7S」。

.....我能再列出几十个,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你要的?

好多啊,记不住怎么办?分别应该如何使用?

以上种种的分析方法,其实底层逻辑都是基于金字塔原理,通过 MECE 法则设计而来,你要记住并学会以上这些方法,你得先学会通过金字塔原理进行结构化思考。

一旦这个搞明白了,以上这些都能融会贯通,一看就会,一看就记住,随手拿来就能使用……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单来说就是,先确认目标问题,再根据分解的目的,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类别,类别下再放入对应的不同要素,这样逐层分解,最终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结构。

并且,金字塔的每一层,都必须牢固,不能少一块砖,也不能多一块砖,不然整个结构就会垮塌,这个就称为 MECE 原则。

MECE 是麦肯锡著名咨询师巴巴拉·明托在她的著作《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也就是金字塔的每一层,内容不能有重复的部分,也不能有遗漏的部分。

比如,你把衣服分类为:春秋季服饰,职业套装。

这个就有重叠的部分:有些衣服既是职业装,也是春秋季服饰。

也有遗漏的部分:夏天穿的休闲服应该归到哪一类?

那么,什么才是不重叠,不遗漏,符合 MECE 原则的呢?

你可以按季节分:春秋装,冬装,夏装。

除了这 3 类之外,没有其他季节了,这个就是「不遗漏」;春秋的衣服差不多,所以归为一类,夏天的衣服,春秋冬穿不了;冬天的衣服,也不能归类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里,因此「不重叠」,符合 MECE 原则。

是不是有点听晕了?

不着急,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问题:如何在未来 3 个月完成 100 万销售业绩?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构建金字塔结构:

方式 1:自上而下使用「演绎法」设计结构。

要完成 100 万的业绩,关键是客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类别进行划分,对不同客户类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完成业绩。

根据 MECE 原则我们发现,客户无非来源于三类:

  1. 陌生的新客户;
  2. 正在跟进中的准客户;
  3. 已经购买过的老客户。

因此,我们可以在金字塔的第一层,划分为:新客户、跟进中客户、老客户这三类。

这样一划分,大致的思路已经清楚了:

  1. 开拓更多获取新客户的渠道;
  2. 提高跟进中客户的付款转化率;
  3. 促进老客户的复购。

根据这个策略,我们再继续往每个子分类中添加要素,比如:

  1. 在新客户下,添加可拓展的新渠道列表;
  2. 在准客户下,添加促销方案;
  3. 在老客户下,添加老客户回访计划……

如此这般,一层层演化细分,最终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其中,第一层的分类最重要,它决定了你整个结构的整体功能。

不过,这个分解方式没有标准答案,你在运用的过程中,得根据实际问题,找到对问题的解决最直接有效的切分方式,比如:

  • 侧重于分而治之的,可以按空间维度进行分类:新客户、跟进中客户、老客户;或者业务 A、业务 B、业务 C。
  • 侧重于进度把控的,可以按时间维度进行分类: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
  • 侧重于战略聚焦的,可以按重要程度进行分类:机构客户、普通客户。
  • 侧重于目标达成的,可以按演绎逻辑进行分类: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方式 2:自下而上使用「归纳法」提炼结构。

自上而下演绎法的好处是效率高,可以快速地把问题结构化。

可是,这种方式有个前提,就是你得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快速找到恰当的分解角度,或者大脑中已经有了现成的结构可以直接使用,比如,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如果没有现成的结构,或者找不到分解的角度,怎么办?

你可以尝试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地提炼结构。具体怎么做?

1.针对问题目标,穷尽所有能想到的内容

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问题:

如何在未来 3 个月完成 100 万销售业绩?

然后你需要开始头脑风暴,把能想到的所有相关信息,不管是建议方法、关键人物,还是重要事项、截止时间……总之,只要和问题相关,有多少写多少,完全穷尽。

你也可以找来一些帮手,把大伙儿关在会议室里一起讨论,运用群体智慧,通过各种唇枪舌剑、各种奇思妙想,将想法、建议、点子铺满整个白板……

头脑风暴结束,你发现真的是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果然是人多智商低……

是不是看着很头大?

还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别急,我们接着进行下一步……

2.用归纳法中的「求同、求异、剩余法」对内容进行分组

在分组过程中,你需要对内容进行一些增减修补,比如:

  • 把一些有明显上下层次关系的先连接起来,看起来比较方便;
  • 把同一分组中明显缺少的项目补上,比如客户分类中缺少「老客户」这一类;
  • 再把一些重复的内容删除,对不恰当的内容进行修正。

经过一番调整,凌乱的内容很快被分成了 5 个大组:渠道、获客方法、产品活动、客户分类、沟通方式,这里的分组名称不要求太精确,因为后期可能还需要调整。

是不是感觉整体结构清晰很多了?

不过,这 5 类之间的逻辑,看上去还是比较混乱,内容之间也不 MECE,而且也不是金字塔结构……

怎么办?

我们接着进行下一步……

3.梳理逻辑层次,构建金字塔结构

接着,你需要梳理这 5 组的逻辑关系。我们发现,「客户分类」这个组和其他几组明显不同,渠道、获客方式、沟通方式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的不同的拉新、促销的手段。

因此,我们把客户分类这组拎出来,作为金字塔的上一层,把渠道、获客方法、沟通方式,根据客户的类别不同,重新组合,放在金字塔的下层。

在调整的过程中,继续修改归类错误、结构不 MECE 的部分,比如:

  • 「客户分类」中目前的内容是:新客户,准客户,老客户,机构客户。而机构客户和其他三类有重叠部分,不符合 MECE 原则,应剔除。
  • 之前的类别命名不精确,其实应该分为「渠道、营销」这两部分,不同的用户对应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渠道对应不同的营销方式。
  • 头脑风暴时只考虑了新客户的渠道,没有考虑准客户和老客户的渠道,要补上……

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又清晰很多了?

咦?「产品活动」去哪了?

不管是新客户、准客户还是老客户,我们采取的产品活动都是同一个,因此可以把产品活动放在它们的上方,作为金字塔的顶端,这也因此成为了本次 3 个月业绩冲刺的核心活动。

现在是不是看到金字塔结构了?

第三步:调整结构,给出方案

目前这个方案看上去还不太完善,因为内容基本都是通过头脑风暴得来的,比较零碎,但是结构已经出来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先检查整个结构是否 MECE、逻辑层次是否有混淆的部分,调整一下。然后,根据这个结构,再往里面继续增减要素,不断完善整个方案

(注:篇幅原因,就不再继续做深一步的完善工作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尝试。)

最后,你就可以根据这个金字塔结构,给出未来 3 个月业绩冲刺的完整方案了:

你看,这样一步步地梳理,我们就从一堆凌乱、没有规则的想法中,提炼出了一套有结构、有逻辑、可执行的行动方案。

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力量!

不过,结构化思维的过程,就是将问题分解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吗?

当然不是。

金字塔结构只是结构化思维中最基本的一种形态,是结构化思维的基础。

篇幅有限,如果你对这种思维方式感兴趣,欢迎移步阅读我的专栏文章:

《如果你能穿越,现在会变得更好吗?》

整个专栏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若你没有看过之前的几期文章,建议从专栏第一篇文章开始阅读。

我们专栏见!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