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逻辑、思维、系统思考能力如何提升?

比如你看了一篇文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场讲座,你感觉收获很大;或者你通过不断练习学会了游泳……

这份感受与收获,以及学会的游泳姿势,到底在你的大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多出来一些细胞,还是细胞的样子发生了改变?

如果都没变化,那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储存在你大脑中的呢?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用狗狗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学习的过程:

饲养员每次给小狗送食物的时候,小狗都会流口水,这个当然并不奇怪。但是时间一长,当饲养员刚打开门,还没有进来,狗粮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小狗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这就有点奇怪了,「开门」和「狗粮」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为什么让小狗产生了同样的反应?

巴甫洛夫就猜想,是不是因为「狗粮、开门、饲养员」这几件事总是同时出现,慢慢地,小狗就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当「开门」这个事件发生,小狗就认为「狗粮」马上就要出现?这不就是学习吗?

于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巴甫洛夫开始通过其他的方式测试,分别使用铃铛、口哨、音乐、一句特定的话等和「狗粮」一起出现……

结果,这些都能让这这只可怜的小狗开始分泌唾液……这证明小狗确实会学习!

这个「巴甫洛夫的狗」的著名实验,似乎触及到了学习的本质:所谓学习,就是把原本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学习在大脑中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几十年后,心理学家赫布提出了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模型:如果大脑里两个神经细胞总是被同时激发,那他们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更强。而这个时候,如果再激发其中一个细胞,那么另外一个细胞就会被同时激发。

这个就是著名的「赫布定律」,他的这个猜想也在之后的科学实验中被证实。

可能这样说,你还是不太能理解,这就像 2 个素不相识的男女,在公司活动中经常被安排在一起做活动,他们两人之间的连接就会被加强,然后成为朋友,甚至产生爱慕,最终走到一起。

所以,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是将虚拟的知识存入到大脑里的这样一个过程。而是将不同事物彼此联系到一起,并在大脑中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变化。

比如,你眼前放了一个「纸袋」,今天是你第一次见到它,在没有其他人给你解释的情况下,请问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你大脑里会凭空冒出来「纸袋」这个概念吗?

不会。

我猜你理解它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看,我们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过程,并不是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的,而是找到已有的相关概念,并把它们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新概念。

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再往下推,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同样的,你还可以试试其他事物,回忆一下,你学会它的过程是不是也发生了类似的连接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新连接的过程。可以连接已有的概念,也可以连接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某个信息。

我们经常说某个人口才好,能把一个复杂的概念讲明白,那一定是因为这个人用了一个你熟悉的概念作为起点,帮助你连接到这个新概念上,这样你就能一下子听明白了。

我们回到开头说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吓尿指数?

200 年前的嘉庆皇帝来到今天这个社会,为什么会被吓尿呢?

你把一个手机放在他的面前,他会怎么理解它?玻璃?瓷器?铁器?铜器?画?西洋文?这个画怎么会自己动呢?谁在讲话?他会觉得匪夷所思。

他已经找不到该用什么「原有知识」来理解它了!

并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科技进步了,而是我们现在用的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要素」已经完全脱离了他当时的知识存量,知识结构发生了断层,导致他找不到可连接的点,现实变成了他不能理解的梦境空间。

人是在已有认知上建立新的连接,来理解新事物的。

如果缺少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眼前这件事。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知识存量越多,你能理解的新知识也就越多,理解速度会越快,这就是我们看书会越看越快的原因。

在我专栏第三章《人工智能在疯狂学习,你却在刷朋友圈……》中我说:如果知识没有「用」,就「没有用」。其实说起来,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可关键是,我们为什么会「不用」?

这不是很奇怪吗?

如果将来不会用,我们干吗要学习?我们辛辛苦苦学知识,是为了显得自己很有学问吗?还是显得自己很努力,很爱学习?

都不是吧!

难道是为了通过考试?

确实,很多小伙伴都是因此而学习的,比如有些同学高考结束后,就把书给扔了、烧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都把学习当成了「目的」本身。

高考结束、大学毕业或者考证通过,就是这个目的的「终点」,一旦跨过终点,我为什么还要学习?考完之后,我为什么还要用这些知识?

目的已经达到啦,书和知识当然可以扔了啊!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全然忘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学了不用,是因为把学习的目的搞错了!

那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学习知识,是为了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目标错了,姿势怎么可能正确?就像基于「地心说」发展出来的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正确!

如果目标变成了「解决问题」,那么「学习」就变成了过程,「知识」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要素」

那么,只要你在生活、工作中依然需要面对问题,学习就不会停止!只要问题需要被解决,你为此学到的知识就一定会被使用!

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句话竟然还被当成了金玉良言,这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嘛!不带着问题去学习才是「动机不纯」嘞!

那我们该如何「使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呢?

比如,问题:7×8=?

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摆一个 7 行 8 列的点阵,然后数一下有几个点?

哪怕你用的是这种方式,还得有几个前提:

  • 就是你得看得懂「7」「8」这两个数字;
  • 得看得懂「×」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 还得知道用「行」「列」组成的点阵来解决乘法的问题。

这些数字、符号代表的意思就是「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你连题目都看不懂……

当然,如果你在小学背过「乘法口诀表」,你根本不需要搞这个点阵图,直接可以写出答案:56。

这个「乘法口诀表」就是知识。

刚才这个过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发现,拥有不同「背景知识」的人,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方法和速度是不一样的:

  • 看不懂数字和符号的人:一脸蒙;
  • 看得懂数字和符号,但是不会乘法口诀的人:列出点阵图,一个个数;
  • 会乘法口诀表的人:瞬间给出答案!

所以,知识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知识」并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而是提高了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质量」!

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所以,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思考质量」!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什么意思?

原来,学习是你的目标,现在目标变成了「如何提高思考质量」,「学习知识」变成了达成这个目标的一个关键步骤!

目标不同,姿势当然就会有变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学习,提高思考质量呢?

首先,你得先了解一下,「思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

二、思考是怎么回事?

我们回到前面「7×8=?」这个问题,你再回忆一下,刚才你是如何思考的?

  1. 看不懂,一脸蒙。

2. 看懂了,列成点阵图,然后一个个数。

3. 「背」答案。

这答案是计算出来的吗?

不是!

是在记忆中找到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问题:我的产品做出来了,该如何做宣传?

思考 1:背景知识中,没有「宣传」这个概念

思考 2:冒出很多相关信息

一想到宣传,脑子里就蹦出非常多成功案例:

  • 朋友圈做微商吧,宣传效果好,我一个朋友现在辞职干这个,一个月几万块洒洒水……
  • 做淘宝直通车吧,虽然费用不小,但是流量稳定啊,有人就靠直通车,一个月赚几十万呢……
  • 开微信公众号吧,先发发文章,等粉丝有了,想宣传什么宣传什么,有人用公众号月入 100 万……
  • 做抖音短视频吧,最近可火了,当下风口,流量超多,有人用这个方式赚大钱了,这就是 10 年前的淘宝啊……
  • ……

思考 3:拥有一个有关宣传的「方法论」

产品做宣传,可以从 3 个方面来考虑:

  1. 营销文案:投放渠道之前,你应该先把时间花在设计一个好文案上,它是你推广的核心。营销文案没写好,投再多广告都是打水漂;
  2. 选择适合自己的宣传渠道:宣传渠道有三类:付费媒体、自有媒体、赢得媒体,分别适用于土豪、网红和爆款产品。我们的产品体验非常棒,应该将投入重点放在赢得媒体上,在产品中嵌入传播点,让朋友圈为我们刷屏!再拨一点预算,适当地投放一些付费媒体,提升短时间内的用户触达率;
  3. 计算流量成本:先小范围测试投放渠道,每日紧盯转化率、分享率等数据,计算流量成本,找到更优质的投放渠道,加大投放力度……

基于这些概念和方法论,可以展开一整套解决方案,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如果你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可能这段方案,你并看不懂……

这个方案,是思考得来的吗?

不是!

也是在记忆中找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些思考,具体经历了哪些步骤:

1. 连接相关背景知识。

我们首先会根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是概念、方法论,或者别人的经验,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知识……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会冒出很多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

如果能连接到的背景信息很少,我们就无法有效地思考,甚至都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而你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可用于思考的要素就越多,最终给出的方案也会越全面。当别人还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已经连接到一个方法论,并开始侃侃而谈了……

2. 梳理这些背景知识。

想到的这些背景知识可能会很零碎,你需要结合问题,把它们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梳理成一条完整的信息,形成最终的结论。

这个梳理的过程包括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等……

不管怎么样,这个结论都是基于你掌握的背景知识,重新组合起来的新应用,而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空中楼阁。

人类的思考过程,看似无法捉摸,深入剖析,其实就这 2 步:一是连接背景知识,二是梳理背景知识。

你说不对啊,还有想象力啊,我们可以想象并不存在的东西。

真的是完全不存在吗?

我们所有的想象,都是基于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某个特性的放大或缩小,比如:

  • 狮身人面像,就是将人头和狮身重新组合在一起;
  • 蜘蛛人,就是把蜘蛛的特性和人组合在一起,并放大了能力;
  • ……

组合的要素、放大的基础都是我们已有的认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

我们并不能想象一个完全脱离于自有认知的东西,就像 200 多年前的康熙皇帝,不可能在 200 多年前想象出 iPhone 这么个玩意儿。

因此,当你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时候,你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 当别人还在思考问题中的名词是什么含义时,你已经开始给建议了;
  • 当别人还在零碎地给建议时,你已经可以把完整方案抛出来了。

所以,思考的过程,有点像玩乐高积木,决定你思考质量的,一个是你拥有的积木数量和种类;一个是你拼接的技巧和创意

三、我们该如何提思考能力?

知道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要提高思考能力就有了具体的方向:

1. 增加背景知识量。

思考的基础是背景知识拥有量。

增加背景知识量,就是增加乐高积木里的积木数量和种类。

看似我们是在思考问题,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在回忆。

当你的大脑里没什么可连接的时候,大脑就会呈现出一片空白;你甚至连问题都看不懂,更谈不上思考了。就像你想用乐高积木拼出一个房子,可是你手上连一块积木都没有,你当然什么也搭不出来。

而如果你掌握的背景知识量太少,你的思考就会比较片面,容易以偏概全;或者所有问题都连接到一个方法论,比如用供需理论解释一切,这就像拿着一把锤子,眼里都是钉子。

所以,提高思考能力的第一步,并不是让大脑变得更聪明,而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这并不是为了让你显得更有学问,而是帮助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足够的背景知识量可供你连接,让你拥有思考的「基石」。

2. 提高连接强度。

连接强度,就是指熟悉程度,就像用乐高积木搭一个房子,你能瞬间想到需要用到哪些积木,而不需要在一大堆积木里,一个个比对,一次次尝试。

为什么当你的问题刚一抛出,有些专家几乎马上就能将答案脱口而出?

是他拥有一颗超级大脑吗?还是思考速度能快出天际?

并不是!

而是你的问题所需要用到的这些背景知识,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条件反射级的连接强度。

他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根据你的问题,把瞬间出现在脑海中的解决方案说出来而已,根本用不到思考。

你无法那么迅速地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当然也可以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查阅,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但是那样效率太低,资料还没收集齐全,对方已经开始执行方案了。

那我们该如何提高与背景知识的连接强度呢?

  • 第一步:建立初次连接。

学习的过程是连接,而不是记忆。

所以你每次学习了一个新概念、新方法,并不是把他背出来或者存入收藏夹,而是让它和你的旧知识发生连接,用旧的知识来理解这个新概念,让这个新概念从你的原有知识里长出来。

比如,今天你学习了「背景知识」和「思考区域」这两个新概念,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死记硬背,那样很快就会忘记,因为没有发生连接,我们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其他知识来理解它。比如用电脑里的硬盘和内存来比喻,「背景知识」就相当于电脑中「硬盘」里储存的信息,平时一般不用,等有个程序需要用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这个信息就会从「硬盘」进入到「内存」里进行工作,这个内存就是「思考区域」

你看,像这样,将两个原来并不相关的知识连接一下,是不是印象更深刻,也更容易理解了?

  • 第二步:重复,再重复,形成条件反射级的连接。

还记得开头我们讲的「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吗?

狗狗听见铃铛就流口水,并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而是要铃铛和狗粮同时出现成百上千次后,它们两者之前的连接才会被逐渐增强,最终变成了条件反射。

知识也是一样,经常用到某个知识,就会切实改变大脑中神经细胞彼此的连接强度,当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呈现出条件反射级的连接。

比如运动员,刻意训练某个动作,强化到一定程度,做这个动作就不需要再经过大脑了。

比如说开车,向右转弯,要先打右转向灯,同时松离合,换挡,方向盘往右打,踩油门……如果你还在心里默念这些步骤,那么你还在考驾照阶段;如果你是个老司机,这个过程是不需要思考的。

3. 增强知识的结构性。

结构化知识的好处,就是当你联想到某个背景知识的时候,不是一个个想到的,而是一整片一整片,可以一次性拿到一串背景知识,甚至是一整套完整的方案,大大提高了你的思考效率。

比如: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别人能连接到的背景知识是:激励销售员、降价促销、增加广告投放渠道等这些零碎的点;而你就可以直接连接到「企业能量模型」这个结构化的知识,然后分别从「产品、营销、渠道」这三个方向、九个常用解决方案里挑选几个适合的,几乎在瞬间就给出一套完整的优化方案。

这就像用乐高积木搭房子,你不需要一个个寻找积木再拼接他们了,直接就拿出一个拼好了的房子,简单调整一下即可。

4. 提高对背景知识的梳理能力。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那么我们该如何做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操作呢?

我们还是参考如何玩乐高积木。(你看,我总是用乐高积木的案例,就是用熟悉的认知来理解新事物的方法,这样方便你理解和加深印象)

  • 第一种方式:随意搭配。

就是拿着这些积木,随意排列组合,没有什么规则,根据自己的喜好,想怎么搭就怎么搭。就像你面对问题,冒出了很多背景知识,你把它们随意地组合,就能产生一些不错的想法和建议。

这种方式往往可以用于创新,就是尝试把原本并不相关的几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看看能不能组合出新的样貌,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结果常常会出人意料。

  • 第二种方式:按套路搭配。

就是你搭建的目标是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比如你想搭一个房子或一辆小汽车,说明书上是有说明的,用哪几种积木、分别用多少、步骤是如何的都写得很清楚,你按规定的步骤,一步步组合相关的积木,最终就能出现想要的房子、车子。

在我们的思考方法中,也有组合这些背景知识的各种套路说明书,比如:

  • 整理背景知识的:MECE 法则;
  • 提升沟通效果的:SCQA 结构化表达;
  • 用于策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正向演绎推理的:三段论;
  • 用于创新思考的:加减乘除排列组合;
  • ……

这些都是已经成型的「思考说明书」,面对特定的问题,使用特定的步骤,重新组合背景知识,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思考结果。

当你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套路,并且熟悉每块积木的使用范围,那么下一步,你就能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开始更有章法地创新,探索新的可能,设计出自己的艺术作品了。

对了,在梳理这些背景知识的时候,你还可以借助一些脑图工具:

比如 XMind,它能将整理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可视化,提高整理思维的效率。

所以,你看,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你原来只是找不到提高的路径而已。

当你遇到问题没思路,大脑一片空白时,不是因为你笨,只是因为你平时太懒了,没有足够的知识存量;学了许多知识却没有用,并不是因为知识对你没帮助,而是因为你只顾着记忆,而忘记连接了。没有连接,学习就不曾发生;没有连接,你的思考也无从开始。

当你有了足够的背景知识量,你与他们之间也能拥有了条件反射级的连接强度,那么在思考具体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比别人快出了一大截,别人还没理解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梳理答案了……

2. 逻辑能力

我们先来测试一下你的逻辑能力:

比如,你看如下的言论有无逻辑?

  • 「你别看×××捐了多少钱,他只是为了逃税罢了。」
  • 「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 「你说他打球不行,你行你上啊。」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类的神逻辑,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可是细细一想,这逻辑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儿,那么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自己的逻辑变得无懈可击,你就需要学习演绎法中的核心思维方式: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式的推理过程。

其基本逻辑是:如果大前提是什么,且小前提是大前提的一部分,那么小前提也是什么。

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 (大前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嗯,无可辩驳。

也许你以前已经听过三段论,但感觉这种说话方式好费劲,平时我们也不是这样说话的啊,只有科学研究、学术论文需要用得到吧?

其实三段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大到治理公司、设计产品;小到说一句话、写一段文字,其实都需要用到三段论,它是你逻辑的基础。

只是,在实际应用中,它并不是那样标准的三段形态,或者是隐去了大前提,或者是隐去了小前提,或者是隐去了结论,因而,才让你忽略到了它的存在。

我们回到前面的三句神逻辑:

「你别看×××捐了多少钱,他只是为了逃税罢了。」

这位同学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的大脑中,可能有一个这样的价值论断:做好事的人,都有自私的目的。

这个就是他的大前提。

我们用三段论的方式,拆解一下他的逻辑推断:

  • (大前提)做好事的人,都有自私的目的;
  • (小前提)×××捐钱了,他在做好事;
  • (结论)×××一定有自私的目的。

所以,他得出了×××的捐钱是为了逃税的结论。

只不过,他在表达的时候,把这个大前提给隐藏了,因此我们才会觉得这个逻辑听着有些不对劲儿,这个不对劲儿,就是指对那个没露脸的错误的大前提。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句:「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这句话可能隐藏了什么大前提?

我猜,他脑海中的大前提可能是:受害者必有罪过。

  • (大前提)受害者必有罪过;
  • (小前提)她是受害者(被色狼盯上);
  • (结论)她一定有罪过(穿着暴露)。

所以,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她穿得那么暴露,活该被色狼盯上。」

可是,这个大前提是对的吗?所有的受害者都是有罪吗?穿着暴露也是一种罪过吗?他的逻辑千疮百孔。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因果推论,其实都符合三段论的形态,只是隐去了大前提,而错误恰恰就发生在这个大前提上。

当你能熟练运用三段论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推论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找到对方逻辑的谬误点。所以,想要让自己的逻辑变得严密,第一步就是要学会使用三段论。

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三段论」呢?

1. 用于逻辑推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便将自己的部队隐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

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有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时,突然发现了前方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

于是德军军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点,找到了法军指挥所,并一举摧毁!

一只波斯猫竟然毁了一支部队,这是如何推理出来的?

  • (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喜欢养名贵的波斯猫;
  • (小前提)前方阵地有名贵的波斯猫;
  • (结论)所以,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 (大前提)法军高级指挥官住在法军高级指挥所内;
  • (小前提)前方阵地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 (结论)所以,前方阵地也可能有法军高级指挥所!

2. 用于逻辑验证。

说出「神逻辑」的人并不会被抓,但是会影响你的思维逻辑,当不该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要素连接在一起,而你又没有察觉,便会进一步推出更多的逻辑谬误,最终导致你的思维一片混乱。

比如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中,有一段反讽顽固派的诡辩手法时是这么说的:「你说谎,卖国贼是说谎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

那么,我们除了找到隐藏掉的错误大前提,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识别谬误呢?

三段论中有 5 项基本原则,分别是:

  • 第一,四项错误;
  • 第二,中项两不周延;
  • 第三,大项扩大,小项扩大;
  • 第四,前提都为否,结论不必然;
  • 第五,前提有一否,结论必为否。

关于这 5 点的介绍,网上已有很多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3. 用于预测未来。

当我们掌握的是一些基本规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大前提,做一系列的推演,进而对未来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比如,我们抬头看天,发现阴云密布,然后回家拿了把伞。

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考方式,叫作:空雨伞。什么意思?

  • 空:(抬头看天空)把握事实和现状;
  • 雨:(可能要下雨)解释、预测;
  • 伞:(回去拿把伞)行动、提案。

但这个过程,依然省略了一个大前提:阴云密布的时候,有 70% 的概率会下雨。这是一条规律。

(注:70% 这个数字为了便于说明,而非精确比例。)

因此,如果用三段论的方式,把上面的这个推理过程翻译一下就是:

  • (大前提)阴云密布的时候,有 70% 的概率会下雨;
  • (小前提)现在阴云密布;
  • (结论)待会儿有 70% 的可能性会下雨。
  • (解决方案)带把伞。

第二种连接方式:归纳法。

所谓归纳法,就是由「结果」出发,寻找「原因」;通过观察、比对、分析,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的过程。

你有没有听过下面这个故事?

在一个火鸡饲养场里,一只火鸡发现,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不管是天热还是天冷,不管是星期三和星期四,每一天上午的 9 点钟,主人都会准时出现,并给它喂食。于是,它得出了一个惊天大定律:「主人总是在上午 9 点钟给我喂食。」

时间来到圣诞节的前一天,上午 9 点,主人又一次准时出现,但是这一次,主人带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把它变成了食物。

这个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提出的一个问题,被称为「罗素的火鸡」,用来讽刺那些归纳主义通过有限的观察,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结论。

那,归纳法真的不靠谱吗?

恰恰相反,整个人类的知识大厦,几乎都拜归纳法所赐,归纳法虽然不能直接得出一个牢不可破的结论,但是它却能帮助我们提出一个可能是正确结论的「猜想」。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猜想」,人们才会使用「演绎法」去小心求证,最终获得一个又一个科学的结论,人类的智慧才能得以前进。

所以,如果你能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你就拥有了一双能「发现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的眼睛,然后你就用这个发现的规律,先人一步,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进而获得领先。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呢?

19 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对归纳法做了一次系统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探索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穆勒五法。今天,我就来向大家介绍这个训练归纳能力的五个神技:

1. 求同法。

在某个国家,有一个诈骗犯,作案非常谨慎,他先用假身份证办了一张电话卡,然后用这个电话号码进行诈骗,得手后即把这张电话卡给销毁了,整个过程看似天衣无缝。

但是很快,警察就把他给抓住了。为什么?

因为警察通过调查基站数据后发现,有一个电话号码,白天会出现在某个办公楼附近,晚上会出现在某个小区附近,周末会出现在某个超市附近。然后,这个电话号码就突然消失了。

接着,没过几天又出现了一个新注册的手机号码,也符合相同的生活规律。于是,警方就凭借这个发现快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这就是求同法,通过大数据比对,找到「相同点」从而发现案件线索。

2.求异法。

黄小妹的珍贵珠宝在菜市场上被偷了,于是她找到当地的捕快来帮忙抓捕小偷,可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也许珠宝早就被销赃,怎么办呢?小妹很着急。

张捕快灵机一动,拿出一个袋子,跟大家说,我这袋子里有一块神石,只要你一摸,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小偷。

于是,他让所有人排队逐个将手伸入袋子里摸。

结果,所有人摸完,手上都有黑点,只有一个人没有,因为心虚不敢摸,所以他就是小偷!

这个就是求异法,通过发现「不同」找到原因。

3. 并用法。

16 世纪时,航海探险成了很多探险家的梦想。可这些探险家们碰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在长途航海时,船员的死亡率非常高。船员先出现牙齿出血,然后全身出血,无法医治,最后悲惨地死去。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这是坏血病,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简直是噩梦。他们称之为:海上瘟疫。

后来,英国海军医生詹姆斯·林德,在船上做了一个著名的试验,他让不同的人吃各种号称能治疗这种疾病的食物,结果只有吃橘子和柠檬的人没事。

所以,之后英国海军就接受了他的建议,让所有出海的船员,每天必须喝 3/4 盎司的柠檬汁,这效果立竿见影,几乎就再也没有人得坏血病了。英国海军也因此被称为「柠檬人」。

这就是「求异法」得出的结论。

可是,后来又陆续发现青柠、橘子、德国酸菜、白菜、麦芽等也能有效治疗坏血病,显然它们含有一种共同的物质,这是什么呢?

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共同研究,用「求同法」在这些不同的食物里,发现了同一种元素,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 C,也正是这种元素有效地治疗了坏血病。

从此,坏血病终于得以根除。

维生素 C 被发现的这整个过程,用的就是「并用法」。

4. 共变法。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罗丁在 1969 年做了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位女士在办公室里从椅子上摔下来,然后让她假装很疼,并大喊求救。

他们模拟了多种情形:当只有一名旁观者的时候,他有 70% 的概率会去帮助这位女士;而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到两名之后,出手帮忙的概率下降到了 40%;当旁观者数量不断增加,这个概率持续下降。

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旁观者效应」。意思是,当受害者周围的旁观者越多的时候,帮助别人的责任就被分摊了,每个人都会觉得别人会去帮助她,最后却谁也没有伸出援手。

这就是共变法。通过发现有两个因素(旁观者数量、伸出援手的比例)总是同时变化而得出的结论。

5. 剩余法。

1846 年,天文学家在观测天王星的时候,发现它有四次偏离了预定轨道。经过分析,发现其中有三次偏移是因为受到了已知行星的引力影响,还有一次原因不明。

于是,科学家就推测,一定存在着另外一颗还没有被我们发现的行星,导致了这次天王星的偏离。

根据这一猜想,天文学家们运用天体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并且最终在 1846 年 9 月 18 日,用望远镜在与计算相差不到一度的地方,发现了这颗未知的行星:海王星。

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了剩余法。

第三种连接方式: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拿一件事来理解另一件事。

它不像「演绎法」那样,是从一般到特殊;也不像「归纳法」那样,是从特殊到一般,它是从特殊到特殊。

就比如,人就像一瓶饮料,你别看他外表那么靓丽,朋友圈的动态那么令人羡慕,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是烈酒还是苦水,你只有打开瓶盖,和他深度接触一次才知道。

这个就是类比法。

但是你细细一想,饮料和人,这两者其实是毫无关系的,但是被这么一连,好像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形象又深刻,这就是类比思维的奇妙之处,它可以帮助我们用一个熟悉的事物来快速地理解另一件陌生的事物。

再比如,有一次润米咨询的刘润在参访小米时问道:「小米生态链中,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生意,比如毛巾、床垫等,小米不是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吗?怎么现在不科技的也做呢?」

小米科技的副总裁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什么意思?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 3 亿用户了,其中 2.5 亿是活跃用户。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这就是『烤红薯生意』。」

短短 5 个字,就把这个事情概括清楚了,通俗易懂而又透彻传神。

类比法,就像你大脑里的「封装技术」。

它帮助你把一些极其复杂的逻辑、概念、信息,用一个非常简单易用的外壳给包裹起来,你一看到这个壳,不需要理解里面的具体构造,就知道他是什么、能怎么使用,从而能帮助你降低认知负载,提高思考效率。

比如,你的公司网站也拥有富余的流量,你就可以马上联想到,也可以试着做一做「烤红薯生意」。

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你只是知道这三种连接的方式是没有用的。

不会有人来问你,什么叫归纳法?什么叫演绎法?

就算你能倒背如流,但是却无法使用,你的思维就是处在「零维」的状态,你还是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

你得把这些方法,锻炼成你大脑的基本功能。

具体怎么锻炼?

大脑就是一块肌肉,大脑中各个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是需要经常连接才能加强的,所以你得把握每一个机会,不管看到新知识、旧知识,都会习惯性地去做一些连接的练习。

1. 学习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

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规律,就可以试着找到一个现象,然后用「演绎法」做出一番预测。

比如,你刚学会了供需理论,就可以试着结合目前的大豆产量、市场的需求状况,预测一下明年大豆价格的走势。

结果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与你的既有认知连接起来。

如果,你刚学到一个新概念,就可以试着寻找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归纳」出这个结论?

比如,你今天刚学到了一个概念叫「旁观者效应」,那么你可以寻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看看是否也出现了这个效应。

如果,你刚学会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那么你就可以试着用「类比法」,寻找一个简单、形象的物体来给它做一次封装,让它变得更简单易懂。

比如,什么是「零维」的思考方式?你可以回答:大脑就像是个「录音机」的状态,只能播放预先设置好的固定内容。

2. 练习写作和演讲。

除了刚学会新知识后的连接练习,你还可以通过练习写作和演讲来锻炼自己的线性思维能力。

这两种方式不能像思维导图那样,把所有的知识、彼此的关系都平铺在一个平面上,而必须通过线性的方式展开

因此,上下文之间就需要很强的逻辑关系来连接,需要结构严密,经得起推敲才行,不然读者就会看不懂,或者理解起来很吃力,或者你的内容破绽百出。

有些人说,写作和演讲是把学到的东西输出出来,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实,输出并不是重点,而是通过输出的手段,强迫着自己把学习到的知识点建立起结构严密的逻辑连接,这才是重点!

因为只有发生了连接,特别是需要输出,让别人能听懂的、逻辑严密的、高质量的连接,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3. 思维?

我就说一下思维的基本功:结构化思维

请你花 10 秒钟的时间,记住以下的 20 个数字:

71438059269250741863

好,我们再来试一组数字,还是花 10 秒钟来记住它:

99887766554433221100

其实这两组的 20 个数字是一样的,但是不是觉得第二组一下子就记住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第二组数据更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数字与数字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和结构。

我们大脑处理信息有两个规律:

  1. 太多的信息记不住。
  2. 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口若悬河地和你讲了半天,他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你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内容没有逻辑,语句没有重点,就像刚才那一串杂乱的数字……

听他说话时间一长,你甚至开始头疼,变得焦躁,心里骂道:「你 TM 到底想说什么?」

你别觉得听着难受,讲的人,他自己也许更难受!

明明心里有很多想法,甚至做了上百页的 PPT,但就是讲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思维没有结构。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脑子里的想法会不断地涌现出来,看似很多,却杂乱无章,就像是衣橱里的一堆没有整理的衣服,堆砌在一起。

当有人问你,你能说说你有哪些衣服吗?

  • 「嗯…….我有很多衣服(想法)……」
  • 能详细点说吗?
  • 「我有一条蓝裤子,一条橘黄色裙子,一件白衬衫,还有件灰白条纹衬衫,一条牛仔裤,一条蓝色竖条纹的裤子,还有顶黑色的帽子,哦对了,还有一条蓝色裤子(这个刚才好像说过了)……」
  • ¥#%@#¥%@……你到底有些啥?
  • 「我刚才说的都是我有的啊……」

如果你的思维没有经过整理,就会像这堆乱糟糟的衣服,你拥有它们,却无法理解它们!

那怎么办?如何让思维变得既全面又有序呢?

你需要结构化思维。

所谓结构化思维,就像是把衣橱里的这些衣服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比如按季节分类,按穿着场合分类,按服装风格分类……

这时候,别人再问你:你有些什么衣服呢?

你回答:

我一共有 208 件装备,分为:

  • 夏季、春秋季、冬季 3 大类;
  • 每个季节的衣服又分为工作装、休闲装、宴会装、运动装 4 大系列;
  • 其中,休闲装里有田园、淑女、简约 3 种风格;
  • 每种风格的衣服,拥有深色、浅色各 3 套搭配;
  • 另外配了 4 双运动鞋,5 双皮鞋,6 双休闲鞋,7 个包包,8 顶帽子来应对不同需要……

是不是听着清楚多了?

并且,当你需要使用这些整理好的衣服时,也会变得很方便。

比如,今天你想要和男朋友晚上去一个 party,那么你不需要再从所有的衣服里翻来覆去地寻找,一件件试穿……

而是直接在已经分类好的衣橱中,找到宴会装区域,从里面拿起一套适合的即可。

把你的想法和思维内容,像整理衣服一样,分门别类地安放好,组成一个结构分明的整体,方便日后的理解、存储、使用。这个,就称为「结构化思维」。

一、学会结构化思维,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能够习惯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思考,你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都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公司的线下门店,生意突然下滑,怎么办?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说……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再比如,你们公司近期要举办一场大型的相亲活动,你是项目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召开项目工作会议,老板请你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目前的安排。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表达……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是不是感觉整个表达逻辑非常有序,层次分明?

除了表达和思考,结构化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我问你:过去一年,你都学了些啥呢?

如果你不会结构化思维,你可能会这样回答……

有结构化思维的人会这样表达……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不一样呢?

好,说了那么多结构化思维的好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能力呢?

接下来,我就带你从最基本的地方开始说起,帮助你快速学会结构化思维。

试想一下,有一天,你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路上游荡,汽车突然停下,发出轰轰的巨响,无法行驶,怎么办?

是哪里出了问题?轮胎?轴承?发动机?油箱?还是有只猫在车里作怪?

一辆汽车,拥有上万个零件,当你发现汽车的行驶功能出现故障时,如果你不是专业修汽车的,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零件出了问题,你能想到的也是这上万零件里的一小部分……

那怎么办?

你一通乱试后,最终无果,只得叫来拖车,将汽车送入了修理厂……

师傅一看,说:小问题,你稍等片刻……

然后咔咔咔,不到一局《王者荣耀》的时间,就把车给修好了!

为什么能那么快?

不是有上万个零件吗?

如果逐个检查一遍,至少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啊,这还不算更换和维修的时间!

师傅为什么能那么快?

因为:结构!

在维修师傅的眼中,汽车并不是由上万个零件拼接而成的,而是「结构化」的: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局部到整体,快速判断可能导致问题的所有区域。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混乱到有序,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整块整组的排查。
  • 有了结构,师傅就能由复杂到简单,将大问题切成多个小问题逐个击破。

透过结构看世界,你就拥有了化繁为简的能力!

结构化思维,关键就在于「结构」二字,如果你能找到复杂问题背后的结构,就能像修车师傅那样,将问题化繁为简,变成若干个小问题,从而更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一个问题结构化呢?

二、结构化思维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的,找到分解角度

所谓的结构化,是不是就是把问题拆散、切碎,然后再分类汇总就行了?

比如刚才整理衣服的例子、汽车零件的例子,就是把一个整体,拆分成一个个小零件,然后根据小零件的属性,进行了分类汇总。

真的是这样吗?

并没有那么简单……

将一个「整体」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要素」,再将一个个「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其实可以有很多种组合方式。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