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是支撑苏联的两根支柱。
支撑苏联的两根支柱,中国分道扬镳,意识形态光芒暗淡。
两柱俱失,苏联解体就是必然的。
对于苏联来说,中国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之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切都要从苏俄的建立讲起。
公元 1917 年 11 月 7 日,列宁同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
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史称「十月革命」。
苏维埃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简称「苏俄」,其影响堪称开天辟地。
1922 年 12 月 30 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苏维埃俄国成为苏联的加盟国之一。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视社会主义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苏俄诞生的第一天起,西方对于苏俄的围剿就没有停歇过。
1918 年 3 月,英法美纠集的 14 国联军就打进了苏俄政权本土。
虽然红军浴血奋战击败了敌人,但苏俄政权的险恶局势并未改变。
西方国家虽然内部互相倾轧,但在消灭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这个问题上,态度是高度一致的。
苏俄对抗整个西方,无论资源,人口,军事,政治,经济都处于下风,更何况西方还拥有掠夺世界几百年的财富积累。
除了意识形态,苏俄毫无优势。
苏俄的首要问题就是寻找同盟一起对抗西方,从而弥补自身国力的不足。
他们的目标瞄准中国。
中国领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潜力巨大,如果中国赤化,能够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
中国与苏俄主体的欧洲部分地处亚欧大陆两端,如果中国赤化,能够抵御帝国主义从东方对苏俄发起进攻,避免两线作战,从而极大地改善苏俄的地缘安全局势。
中国的地理位置可以影响整个亚洲,如果中国赤化,将极大地推动亚洲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因此,赤化中国一直是苏俄,苏联和共产国际的首要目标。
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们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武器,理论,宣传,组织等全方位的援助。
数十年如一日,持续耕耘。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决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时 20 余年的赤化中国政策终于成功。
中国贫弱?不要紧,有社会主义老大哥的支持,中国一定能够快速崛起。
中苏同盟将极大地改变东西方力量对比。
此时,执掌苏联国枢的是约瑟夫·斯大林。
1949 年 12 月 16 日,以庆祝斯大林 70 大寿的名义,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
毛主席此访,祝寿只是一个目的,更重要的目标是:签订新的中苏同盟条约,确定中苏同盟关系,同时要回国民党政府丢失的国家利益。
在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的旧条约中,中国人民失去的利益主要有四项:大连,旅顺,中东铁路和外蒙古。
既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大家庭,兄弟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将拿走的不平等权益还给中国也是应该的。
中共中央对此行普遍持乐观态度。
但斯大林的想法不一样,他对国际政治有自己的理解。
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确实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次伟大胜利,能够提高社会主义阵营实力,能够改善苏联的地缘安全环境。
但是,对苏联来说,中国也是一把双刃剑。
用的好,对敌人无往不利,用的不好,对自己刀刀刺骨。
为什么这样说呢?两个原因。
1、地缘政治。
1945 年蒋经国代表国民党政府去莫斯科商谈,希望修改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条文时,斯大林就曾直言不讳:
「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
「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我可以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
再则,你还有一个错误,你说,中国没有力量侵略俄国,今天可以讲这话,但是只要你们中国能够统一,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
2、意识形态。
中国的潜力太大。
如果中国共产党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理解,一定会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形成挑战;
进而削弱苏联的意识形态吸引力,造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分裂。
南斯拉夫的铁托已经给苏联蒙上了阴影,中国的实力与南斯拉夫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斯大林在与毛主席谈判时,什么问题都可以让步,唯独在外蒙古独立的问题上寸步不让。
毛主席曾经据理力争:为什么蒙古不能统一?
斯大林直接反驳:如果让内蒙古并入外蒙古,中国会失去大片领土。
最终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民党让出去的四个主要利益,中共中央拿回来三个:大连,旅顺,中东铁路,但外蒙古独立。
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毕竟签订了新条约。
中苏两国结成同盟,互相军事保护,苏联答应对中国提供援助,此行依然收获很大。
但斯大林的援助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为了考验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不是苏联心目中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下决心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主动在中国周边挑起了战火。
想要援助,可以,先拿出你的诚意。
毛主席看出了斯大林的用意,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力排众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三年生死鏖战,烈士流血牺牲,最终,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在「三八线」停火。
在朝鲜战争中,斯大林完全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
1、让中国与美国在战场上结下血海深仇,完全断绝中国倒向资本主义阵营的可能性。
2、让中国在完全倒向苏联,承认莫斯科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
3、朝鲜战争的胜利,出现了第二个可以和西方在战场上硬碰硬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再次扩张。
自此之后,苏联开始大量援助中国,增强中国的实力。
援助中国的同时,也将整套「斯大林体制」移植到中国的肌体,在国家体制上,中国从上到下完全走的是苏联路线。
如果中国想改变「斯大林」体制,就是自己从自己的身体上割肉,极其痛苦。
后来的历史史时也证明,如果不是新中国第一代集体,中国根本不可能从苏联模式的禁锢中解脱出来。
斯大林还给苏联的后继者留下遗策:世界革命,欧洲归苏联,亚洲归中国。
这样既可以继续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苏联又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国际责任,还可以将中国紧紧拢在社会主义阵营。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对苏联最好的政策。
慈父的政治手腕确实厉害。
有了中国的鼎力支持,有了社会主义阵营在朝鲜打出来的赫赫军威,苏联在国际政治中纵横捭阖,输出革命,是埋葬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主要的推手。
广大被殖民被压迫国家纷纷独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浪潮达到顶峰。
在当时的世界人民心中,苏联才是人类的希望,美国为代表的的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
这一点从两者高举的旗帜上就可以看出来。
苏联的旗帜:解放全人类。
美国的旗帜:保卫自由世界。
一个攻,一个守。
中苏同盟时期,也是苏联唯一有机会赢下冷战的时期。
1953 年 3 月 5 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去世。
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私怨,只有公义,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公告,宣布自 3 月 7 日起至 9 日,在全国下半旗志哀;
在这三天的志哀期间里,全国各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活动。
3 月 6 日,毛主席致电苏联领导人,向斯大林的逝世表示哀悼。
他说道:「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我自己,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获悉了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斯大林同志逝世的消息。
这不仅是苏联人民,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无可估量的损失。
我现在谨代表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3 月 9 日下午,就在莫斯科为斯大林举行隆重葬礼的同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追悼大会。
为了表示对斯大林的沉重悼念,天安门城楼挂起斯大林的照片。
照片两侧挂有中苏两国的国旗,国旗顶端飘扬着黑色的丝带。
这是新中国为外国领导人去世举行的最高规格追悼大会。
斯大林去世后,接替他成为苏联领导人的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转折由他开始。
赫鲁晓夫不是一个理论家,早年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没有认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
他也不是一个心思缜密,手段圆滑的政治家,情绪外露,喜欢蛮干。
赫鲁晓夫并没有深刻领会斯大林的政治遗产,相反,他做了两件事彻底断送了苏联的大好形势。
一、秘密报告反对斯大林。
1956 年 2 月 25 日,在苏共二十大会议最后一天的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做了题为《反对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
报告将大清洗期间骇人听闻的犯罪行为的原因总结为:斯大林个人性格的粗暴和破坏了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
不管赫鲁晓夫的动机是什么,这份报告一出,立刻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掀起滔天巨浪。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份公然否定社会主义领袖的报告。
在拿到报告全文之后,中共中央立刻集体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
对斯大林应该三七开,不能全盘否定斯大林。
若论私人感情,中共中央其实最有理由批判斯大林。
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战争时期,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的指导,均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因此,中共中央的反应完全出乎赫鲁晓夫的意料,在他的预想中,这个问题上中共中央应该是完全支持他的。
但中共中央思考的更深远。
首先,将所有的脏水泼在斯大林个人身上,从历史角度讲是完全不公平的,大清洗运动整个苏联党都有责任,甚至包括赫鲁晓夫在内。
其次,斯大林为苏联,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过巨大贡献,他的功劳是远远大于他的错误的。
全盘否定他,不符合历史事实。
最后,斯大林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享有巨大威望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突然反转,必然引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思想的混乱。
进而引起社会的混乱,动摇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根基。
果不其然,很快,出问题了。
英国共产党、美国共产党均发表声明反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法国、意大利的共产党二战后曾一度成为本国最大的政党。
但秘密报告的传播,特别是「匈牙利事件」之后,共产党员大批退党,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迅速削弱。
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多洛雷斯·伊巴露丽回忆说:
得知苏联领导人揭露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后,我们感到异常压抑和沉重,似乎还是茫然无知好些。
「匈牙利事件」发生后,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宣布退党。
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美国共产党领袖法斯特公开谴责苏共对匈牙利人民的暴力镇压,并宣布退出共产党。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引起的反弹更加强烈。
这些国家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由苏联红军从法西斯德国手里解放的。
它们毫无例外地都采用苏联的模式,用苏联的经验建立国家政权,进行国家建设。
斯大林的名字,他的语录,他的功绩,他的画像和塑像无处不在。
斯大林不仅是苏联,也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精神支柱。
而现在,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面前,斯大林的神圣形象被打碎了。
东欧国家的人民要求其领导人学习赫鲁晓夫,纠正过去的错误,为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出现了要求摆脱「斯大林模式」、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社会情绪。
波兰事件与「匈牙利事件」接踵而发,其他东欧国家也深受影响。
一个处理不当,东欧剧变就会提前三十多年上演。
局势的发展完全超出赫鲁晓夫的预料,他采取了两个方法来控制局势。
1、派遣苏军强势回应,直接出兵包围华沙和布达佩斯,试图武力干涉。
2、求助于中共中央,希望中共中央能够调停纠纷。
中国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除苏联外最有威望的国家,中共中央从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局出发,出面调停。
1956 年 10 月 23 日,中共代表团赴苏联商讨解决之道,并向苏共领导人转达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解决苏联同东欧各国关系问题的设想。
根据中共的提议,10 月 30 日,苏联政府发表《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
承认过去在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方面犯有错误,表示今后将遵守互相尊重主权和平等的原则,准备同有关国家讨论,采取措施改善关系。
1957 年 1 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又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等国,进一步做调解和团结工作。
苏共与中共联手平息了这次由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直接引起的东欧风波。
后来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援助力度如此之大,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经此一役,缠绕在苏联头上的意识形态光环开始褪色。
苏联必须直面一个难题:如何评价斯大林的功过?
这个问题,直到解体,苏联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还有一个当时毫不起眼的小影响。
一个刚刚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的年轻人,看了秘密报告后,热血沸腾。
他的名字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主导了中苏分裂。
如果说秘密报告事件只是意识形态光环褪色的问题,那么中苏分裂就是对苏联意识形态光环的致命打击。
赫鲁晓夫虽然不是一个理论家,但对于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美苏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苏联的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只存在根本意志一致基础上的人民;
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已经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斗争,完全可以通过和平手段进行竞争。
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和两全」政策。
「三和」就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两全」就是「全民的国家」,「全民的党」。
中共中央一开始就对这个政策持保留态度,但从团结大局出发,并未公开反对。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 1959 年赫鲁晓夫访美。
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和玛丽莲梦露共进晚餐,与尼克松厨房辩论,参观玉米地,造访好莱坞。
他到处发表演讲,影响极其轰动。
赫鲁晓夫访美的主要意图就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降低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竞争,美苏联合主宰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实力本来就不如西方,唯一的优势就是意识形态,放弃意识形态斗争,无异于自废武功。
中共中央坚决反对赫鲁晓夫的妥协行为。
中共中央认为: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与帝国主义谈缓和、和平,是幼稚的,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威胁下,各国人民必须进行斗争。
毛主席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赫鲁晓夫: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1959 年 9 月 30 日,刚刚访美归来的赫鲁晓夫到达北京,参加新中国 10 周年国庆庆典,随后与中共中央领导人会谈。
在会谈中,双方在释放美国犯罪分子问题、中印边界问题、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针锋相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赫鲁晓夫认为中国不尊重他,临时缩短行程,气冲冲地离开了中国。
原则问题,双方都不肯轻易让步。
此后,中苏两党关系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急转直下,越来越糟。
其中,关键点就是中苏论战。
1963 年 7 月 14 日,苏共中央发表《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指名道姓地公开批评中国政策。
随后,毛泽东与邓小平亲自主持撰写了 9 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指名批判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
这 9 篇文字的发表,表明中共做好了与苏共彻底决裂的准备,不再有什么忌讳。
正如毛主席所说,从此我们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我们抛弃了天条,必须走自己的革命道路。
中苏论战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道路该如何走的理论分歧。
中共与苏共在理论问题上发起论战,就是在挑战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
「苏修」这个词一出,苏联的意识形态光芒就彻底暗淡了。
中国与苏联这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理论争论甚至兵戎相见,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思想的混乱。
在朝鲜,在越南,在欧洲,都发生了必须在中苏之间作抉择的问题。
虽然苏联凭借自身强大的国力压制了中国的影响力,在这场较量中占了上风,但分裂已经不可避免。
苏联的国力再强大,都回避不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苏联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中国不跟着走?
支撑苏联的两根支柱,中国分道扬镳,意识形态光芒暗淡。
解体的种子已经在悄悄发芽。
1964 年 10 月 14 日,赫鲁晓夫被解除苏共领导人职务。
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启了他长达十八年的苏联最高领导人生涯。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中共中央曾主动尝试希望改善中苏关系。
外交部领导集体的名义给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米高扬、柯西金发贺电:
我们衷心希望兄弟的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在今后各方面的建设工作中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取得新的成就。
祝中苏两党、两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
1964 年 11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 47 周年庆典活动,并探询新的苏联政府对华态度是否有所变化。
但苏联政府官员明确表示对华政策将延续之前政策,不会改变,并在苏联国庆招待会上对中国代表团发起了严重挑衅。
中苏两党和解的机会再次流逝,两国关系越来越僵,最终在珍宝岛兵戎相见。
如果说赫鲁晓夫是对理论不甚了解,但还能提出点理论的话。
那么勃涅日涅夫对于理论则是完全没有兴趣,他也没有能力扭转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颓势。
现在普遍认为,勃涅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国力达到鼎盛。
在东欧边境陈兵百万,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与美国军备竞赛,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
其实,这不过是透支国力而已。
勃涅日涅夫时期,苏联常备军人数最高超过 500 万,军费开支一度占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
这必然会挤占其他民生开支,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苏联的危机愈演愈烈。
1979 年的中美建交,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更是对苏联的迎头棒击。
曾经的社会主义盟友,竟然可以抛弃二十多年的封锁敌对,抛弃在战场上的你死我活,与敌人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这不仅是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变化,也是对苏联意识形态的再次打击,更是可能影响美苏两级争霸最终结果的关键变数。
还是那句话,没有中国的帮助,苏联根本耗不赢西方。
勃涅日涅夫当然知晓这里面蕴含的巨大风险。
执政后期,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
1982 年 1 月,刚刚建交不久的中美关系因为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再起争端,勃涅日涅夫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
1982 年 3 月 24 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向中方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
虽然他在讲话中仍对中国进行攻击,但明确表示,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反对「两个中国」的提法;表示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
中方也接收到这个信息。
无论如何,中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关系改善也能减轻中国北部安全压力。
邓小平指出,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向苏方传递信息,争取中苏关系能有一个大的改善。
当年秋天,中方就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开始与苏方进行副外长级的政治磋商。
奈何世事难料。
1982 年 11 月 10 日,勃列日涅夫突然因病去世。
此后不到两年半时间内,克里姆林宫就三易其主,苏联三位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去世。
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关系正常化这样的重大问题自然难以解决。
在走入那段惊涛骇浪的历史之前,苏中两国均失去了最后一次和解的机会。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接任的两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短期内均先后去世。
苏联意识形态又叠上了一层阴影:「老人政治」。
契尔年科去世后,1985 年 3 月 11 日,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总书记,他也是最后一任苏共总书记。
此时的苏联,虽然表面光鲜,可内里早已是千疮百孔,矛盾丛生。
如果戈尔巴乔夫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继承勃涅日涅夫的遗志,赶紧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互相支持,以求为接下来的改革震荡争取外部支持。
中国方面也一直在寻求与苏联改善关系,邓小平不止一次对苏联发出信号。
1986 年 9 月 2 日,邓小平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明确说:
我再说一次,越南入侵柬埔寨问题是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
只要这个问题消除了,我愿意跟戈尔巴乔夫见面。
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年龄不小了,过了八十二了,我早已经完成了出国访问的历史任务。
我是决心不出国的了。
但如果消除了这个障碍,我愿意破例地到苏联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
我相信这样的见面对改善中苏关系,实现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很有意义。
硬是拖了 3 年多,1989 年 5 月,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寻求中苏关系正常化。
邓小平对戈尔巴乔夫的来访非常重视。
见面那天,安排的具体时间是早上十点,中共中央领导人集体提早到人民大会堂。
邓小平说,请人给戈尔巴乔夫带口信以来,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就想着今天怎么样跟他谈」。
早上 9 点 55 分,邓小平提前 5 分钟亲自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门口迎客。
原定会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实际持续整整两个半小时,且主要是 85 岁的邓小平在说。
作为那场中苏论战的直接参与者,邓小平主动说,自己是「当事人」之一,「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
他指出,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历史账讲了,这些问题就「一风吹」,「把重点放在未来」。
在当时,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一件对国际局势影响非常大的历史事件,人们的普遍关注点是社会主义阵营又要重新团结起来了。
只要中国与苏联相互支持,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同时击倒中苏,美国也不行。
可谁也没有想到,访问完中国回国后的戈尔巴乔夫,在极短时间内就砍断了苏联的另一根支柱: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内容非常庞杂,但在促进苏联解体这个方面,主要就是犯了三个错误。
1、对于东欧剧变态度过于软弱甚至纵容。
东欧剧变是指 1989 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
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等国家。
对苏联来说,这并不是东欧第一次发生变故。
影响较大的就有 1956 年的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勃涅日涅夫都采取了强硬态度,出动苏军或直接镇压或间接施压控制了局势。
当然不能简单将 1989 年开始出现的东欧剧变与之前的事件作完全类比,但是,出动军队展现强硬无疑应该是苏联的选项之一。
最起码可以阻止东欧剧变的外部影响向内部的加盟共和国扩散。
可是,戈尔巴乔夫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极为软弱,甚至整个东欧剧变就是在他的直接推动下才猛然火山爆发的。
1988 年 12 月 7 日,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发表讲话。
苏联将在 1990 年年底单方面从东欧撤出 24 万军人,1 万辆坦克,8500 门火炮,以及 820 架战斗机,无论北约采取何种相应的措施。
这次演讲就是苏东剧变的直接诱因之一。
1989 年 12 月 2 日,他在马耳他与美国总统布什会面时说:「对于东欧所发生的进程的方向性,应当表示欢迎。」
1989 年 12 月 9 日,他在苏共全会上表示:「今年是以东欧出现重大变化而著称的一年」,东欧「改革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民主化、社会主义革新」。
1990 年 2 月 2 日,美国总统老布什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赞了戈尔巴乔夫:「就他如何处理或鼓励东欧的和平变革而言,我们对此是赞扬的。
我信任他所做的工作,结果便是东欧发生和平变革,这种变革是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会预见到的。」
东欧剧变对于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是又一次无比沉重的打击,其影响必然渗透到苏联国内,各加盟共和国开始蠢蠢欲动。
2、主动放弃了苏联共产党对于国家的领导地位。
戈尔巴乔夫推行的经济改革接连失败,这自然影响到了他的威信,党内反对声音不断。
他却错误地认为改革之所以推进不下去,就是因为党制约了他的权力。
他决定主动推翻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成立所谓「全民」的苏联总统,增强权力,继续推动改革。
戈尔巴乔夫首先批判苏联的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造成了政治垄断,经济垄断和精神垄断。
要消灭垄断,必须首先结束苏共对政权的「垄断」。
1989 年 5 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正式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取代最高苏维埃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这标志着苏联改变了国家权力结构。
1990 年 2 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取消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一个月后,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取消了苏联宪法规定苏共领导地位的第六条。
1990 年 3 月 15 日,在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总统(1329 票赞成,495 票反对)。
苏联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标志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丧失了领导地位。
没有了意识形态,苏联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戈尔巴乔夫只看到苏共阻碍了他的权力,却没有看到,苏共其实也保护着他的权力。
苏联总统这个职位根本不能阻拦野心家试图分裂苏联的进攻。
3、对于分裂苏联的内部势力过于软弱。
当以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为代表的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不停推动分裂苏联时,戈尔巴乔夫也曾尝试过挽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