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专栏《胜败背后 Ⅱ:国际争锋中的冰与火》
美国与俄罗斯之争,是世界近代两百年以来海权、陆权之争的延续,不分个你死我活是不会停止的。
衰落的俄罗斯被美国当作头号威胁,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很多国人下意识地认为中国才是美国的头号威胁,其实不然。
拜登在 1975 年就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干了 45 年外交工作,可谓是美国外交「老炮」。
拜登 2020 年以来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的长期战略: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
中国复兴的势头如果一直保持下去,会导致未来世界权力
中心从大西洋区域分散到太平洋区域,形成两个世界权力中心,令西方主导三百年的国际秩序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这个过程要很久,可能长达一个世纪,还不一定能顺利达成。即便最终达成,也仅仅是影响美国相对地位而已,谈不上威胁,是谓竞争关系。
西方说的威胁,主要指的是军事威胁。
枪杆子里面不仅出政权,还出国际地位。军事力量和地缘形势,是国际格局的基石。正如日本如今 GDP 世界第三,然而其国际地位远远不如 GDP 排名第 12 的俄罗斯一样。中国即便经济实力达到全球第一,最多也只能成为区域强国,地缘劣势决定了中国不足以制霸全球。
2021 年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把中俄并列作为挑战者,是因为二者的战略合作态势明显。中国在经济上为俄国输血,在地缘上为俄国消解了东部战线的大部分压力,延缓了俄罗斯在西方封锁下的崩溃时间表。俄罗斯则大放其擅长的「嘲讽」技能,在欧洲、中东呈现很强的攻击性,吸引美国的伤害输出,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中国的「肉盾」。
俄国,是与英美两任海洋霸主较量了两百年的大敌。
要理解俄国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必须要理解英美两个世界唯二存在过的全球霸主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三个地缘政治理论:美国人马汉的海权论、英国人麦金德的陆权论、美国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
一、中国不是陆权国,中美不存在无解的海陆地缘冲突。
1. 为什么中国不是陆权国?
很多人把中国当陆权国,这是不理解陆权的含义。陆权、海权,是英美地缘政治学者们基于全球争霸战略而提出概念。并不是陆地面积大就叫陆权国,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陆地面积都很大,是陆权国吗?美国是陆权国吗?印度是陆权国吗?同理,也不是海岸线漫长就叫海权国,巴西、阿根廷、南非是海权国吗?
世界地缘战略中的「陆」,指且仅指欧亚大陆,能够掌握欧亚大陆才叫陆权国。
原因在于两点。
其一,从古至今,影响人类的重大历史活动,主要集中在北纬 25 度-60 度之间的北温带区域,满足这一条件的大陆仅有欧亚大陆、北美洲。南美、澳大利亚、非洲大部分赤道以南的区域不仅过去在世界政治中无足轻重,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只能随波逐流。
其二,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单元,自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地带。当今,欧亚大陆人口占全世界的 70%,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欧亚大陆面前,北美洲仅仅是个边缘大岛而已。
所谓「权」是权力,正如海权的意思是掌握全球航路通行权一样,陆权可以理解为掌握欧亚大陆的陆上通行权。原苏联毋庸置疑是陆权国,因为欧亚间陆路交通要道均在苏联控制下。而占据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对独联体国家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俄罗斯,即便打了八折,依然是陆权国。
中国历史上从未,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存在成为世界陆权国的可能性。原因在于中国掌握不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
中国处于欧亚大陆最东端的边缘地带,西部边境被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世界级高山阻隔,使得中国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存在天然地理屏障。再加上中国边境以北的草原、荒漠、冰原地带不适合农耕,不具备长期占据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国在历史上从未将权力有效延伸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yoaI8T.png
即便现代科技发达,有了「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哪怕完全不考虑大国的干涉。一条铁路也仅仅能够维持贸易和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而已,远远达不到可以跨越地理障碍、文化障碍,去控制沿途诸国的程度。
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陆上通行权,反而受制于真正的陆权国俄罗斯。正如海洋霸主美国可以随时切断中国通往欧洲的漫长「一路」航线一样,俄国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随时武力切断中国通往欧洲的漫长铁路线「一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oXhzcK.png中欧铁路线路
2.中国是边缘地带国家,注定是海陆权大国之间的缓冲带。
中国是斯皮克曼所说的边缘地带国家,中国在地理上更接近一个大型半岛,它与西欧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一样,是海权国与陆权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带。
如果中国与陆权国结盟,则海权国对陆权国的封锁线就将出现巨大缺口,这是 1949-1956 年代中苏友好互助条约时期的世界格局。如果与海权国结盟,则陆权国将被牢牢压制在欧亚内陆,这是美国在上世纪 70 年代与中国合作遏制原苏时的世界格局。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AWaJPP.png蓝色部分为边缘地带,红色为陆权中心地带
海洋霸主的最佳策略,一方面是避免边缘地带大国成长为新的海权国;
另一方面,是与边缘地带大国合作遏制陆权国的地缘优势,最好能把陆权国的边缘地带领土肢解出去,让它永无染指海洋的机会。
所以,美国在欧亚大陆西部结盟西欧,并且不断东扩侵蚀俄罗斯战略空间。
在欧亚大陆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与沙特、以色列等结盟,阻止俄罗斯进入阿拉伯海。在南部与印度、巴基斯坦交好,遏制俄罗斯南下印度洋。在东部则从二战前就拉拢中国,70 年代中美建交后长期与中国交好,至今仍然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并且其最佳策略也是如此。
边缘地带大国最糟糕的状态是陷入海、陆两线夹攻或封锁,如同上世纪 60 年代中苏交恶后,中国腹背受敌的艰难国际环境,以及清末中国被沙俄、日本、英国、法国海陆围殴的凶险局面。最梦幻的情况是海陆霸权同时崩溃,腾出广阔的战略空间,这个只会发生在穿越小说里。
比较明智的策略是左右逢源。但实力弱小的时候被逼着站队的话,只能交好一方,跟着对抗另一方。从经济利益角度而言,交好海权国比较划算。从战略利益而言也是如此,因为海权国没有占领边缘地带大国的能力和动机,陆权国则永远觊觎边缘地带的土地,既有动机,又有能力。
陆权国的国土具有内线调动军力的优势,可以随时攻击边缘地带国家的重要城市。而边缘地带国家想要击败陆权国,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战略纵深太大了。
在历史上,掌握中心地带的蒙古帝国,在面对中原时便具有这种巨大的战略优势,它可以选择从北部幽云地区、西部甘陕地区、西南大理地区多线进攻,令南宋主力或疲于奔命,或不得不犯兵家大忌将兵力分散布置。蒙古可以承受 100 次失败而安然无恙,南宋只要一次失败就要亡国。
俄罗斯在历史上面对西欧国家时,同样具有这样的战略优势,先后毁灭了拿破仑、希特勒两个试图从边缘地带进攻中心地带的强国。
日本在二战前止步于东北,放弃「北进」进攻苏联的策略,也是基于同样的地缘现实考虑——它不可能打到莫斯科去。
占据中心地带的陆权国,除非科技、经济落后到极点,或四分五裂,否则在军事上是不可战胜的。
俄罗斯,永远是高悬在西欧头上的利剑,它可以衰落 100 年而安然无恙。西欧只要衰落 5 年,稍微打个盹,就将面临被吞并的灭顶之灾。
俄罗斯同样也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利剑。
以当今的军事科技水平,要是中国再出现近代的混乱和落后局面,你试试他们会不会再次尝试打通黄海出海口。
但俄罗斯即便衰落,中国即便远比它强大,也动不了它。
正如历史上再强大的中原王朝都对横行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游牧民族采取守势,一刻都不能放松一样。
所以,中国是不愿意和俄国联手对付美国的,这对中美都是下策。中国从来都是愿意跟海陆大哥同时交朋友的,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1944 年,美国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战略家教员同志,曾向赫尔利提出访问美国,为此他还每天抽出时间学习英语,然而赫尔利只是敷衍了他,根本没有向美国总统转达他的请求。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tQT3cQ.png赫尔利访问延安
1949 年中国内战大局已定时,苏联大使跟随蒋介石南下广州,美国大使司徒雷达反而留在南京谈条件。
1950 年,杜鲁门一度打算抛弃蒋介石,送他去菲律宾养老。然而原苏联武装了北朝鲜,并默许它不顾南韩已独立建国的事实而悍然进攻南韩,结果招致联合国军干涉。
麦克阿瑟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擅作主张,不顾中国的警告突破三八线,导致中国不得不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正如美国人评论的,「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使得中美彻底陷入敌对,结果便宜了原苏。
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破坏他的战略深恶痛绝,最终不惜影响连任选情,将这位美国历史上民意支持率最高的五星上将炒了鱿鱼,并公开称自己后悔没有早点解雇他。
1972 年,伟大领袖与尼克松在北京握手,中美终于回到对双方更有利的关系。1979 年,中美建交,改革之父小平同志访美,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必备的外部地缘环境。中国作为边缘地带大国,与海洋霸主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美国为首的西方资金、技术、市场,加上中国人的勤奋、好学,共同铸就了改革开放的奇迹。
然而,随着中国的复兴,中国海空力量迅猛增长,对美国海洋霸主的地位形成潜在挑战。所以,美国对中国的渗透从未停止过,试图掌控中国发展的方向。美中关系,在「斗而不破」中合作共赢。中国对美国的小动作一直采取忍让态度,大局为重,美国也不敢触碰中国的「红线」。
2016 年,不学无术的「懂王」上台乱咬中国,撕破了中美之间的遮羞布,导致不可明说的中美海权博弈浮上水面。不过,稍有常识的美国总统,断不会贸然与中国交恶。老练的拜登领导下,中美关系虽然不能回到过去,但彼此都会更加慎重。中国对美国的挑衅百般忍让也是这个原因,一定不能撕破脸,必须留下未来合作的空间。
当前局面下,美国既要遏制头号敌人——陆权国俄罗斯,还要预防中国成为新的海权国。中国则必须与俄罗斯联手制衡美国的海上封锁链,必须避免俄罗斯落入亲美政权之手,否则可能陷入海陆两个方向的包围。中美俄三国,可谓是三国志。
中美最终博弈的结局,很可能如 1922 年华盛顿海军条约。英美当时允许亚洲第一强国日本拥有英美 60% 的海军力量,等于承认了日本在东亚的区域海权地位。
中美博弈对双方最有利的结局,就是签订一份双方都能接受的条约,划定双方海权的范围。
总之,中国的边缘地带国家地缘特点,使得中国永远面临陆权国俄罗斯、海权国美国的压力,在陆上通行权方面受制于俄罗斯,在海上通航权方面受制于美国。
地缘决定了中国既不会成为陆权国,也不会成为海权国,而注定是陆海权之间的缓冲国。中国的利益是与海陆权国分别合作,获得全球陆海通行权的长期保障、陆海沿途地区投资利益的保障。而中国的合作,将有助于陆海交通要道沿线的繁荣,巩固俄美两个世界陆海权国的地位,并使得沿线小国有一个美俄之外的外援,可以在关键时候说句公道话。
这正是铁血宰相俾斯麦主政德国时的定位,以强大国力威慑陆海权国,左右逢源获得发展空间,见缝插针填补真空地带,冷静沉着静待天下之变。
俾斯麦被解雇后,德国就「飘」到忘乎所以。在海陆任何一权都不可能占据的情况下,居然两次试图一步到位,成为陆海两权霸主。因此东面扩张挑战俄国(原苏联)陆权,西面发展海军(空军)挑战英国海权。最终被海陆权夹攻两次,永远耗尽了德国的国运。
德国在一战前的 20 年里,曾试图与英国结盟,意在先陆后海各个击破,但英国老谋深算,它利用与德国谈判压迫俄国让步,但无意与德国结盟。边缘地带国家的日子过的憋屈,一点都不爽,然而,这就是人生。中国强大后,将面临同样的现实。抬屁股就知道你想干啥,各个击破是不可能的,只会招来两面夹击。
与此同时,中国巨大的体量,使得中国在陆海两个方向的部分利益上,会与俄罗斯、美国这两个真正的陆海权国存在低烈度的竞争。
我们再回顾外交「老炮」拜登的话:「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中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
「老炮」不是白叫的,拜登深得世界地缘政治精髓,中国是美国海权的合作者,但存在一定程度竞争关系。
我们可以把美国、俄国看作垄断了海陆两个物流市场的黑老大,中国正在分别成为两个市场中最大的物流公司,中国贡献的财富、中国对老大的尊重,会让黑老大地位更稳固。
中国会和黑老大直营的物流公司产生竞争关系,如果市场中最后只剩中国一家公司,黑老大就被架空了。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任何市场都不会只剩一家店铺,黑老大也绝不会坐视中国占据市场中过半数的份额。
中国还可以调控自家生意放在哪个市场多一点,给谁交的保护费多一点。如果中国愿意的话,可以入驻家门口的小型物流市场(RCEP),加强保安力量,阻止黑社会打手闹事(区域海权),会分流黑老大垄断的市场份额,但不足以替代他。
黑老大最大的威胁必然是另一个黑老大,他们俩永远琢磨着如何抢对方的场子,并且永远得防范对方来抢自己的场子。
因此,中国是美俄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而美俄彼此是对方最大的威胁。
二、海权与陆权之争是两百年来世界格局的主线,美俄之争不过是这一主线的延续。
自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确立全球海洋霸主地位后,它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防止地球上出现一个能够对其形成挑战的陆权国。因此,大英帝国两百年来致力于确保近代以来世界的权力中心——欧洲,始终处于列强争霸的分裂状态。
原因在于,海权与陆权之争的本质,是海权国防范另一个海权国的崛起,是小岛国避免其被大岛国征服的预防措施。其成功与否,对小岛国来说生死攸关。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发现,站在海洋民族的角度:地球上不存在所谓的「大陆」,「大陆」只不过是更大的岛而已。
我们日常看到的世界地图,为了方便观察,不仅比例经过调整,且中心是中国,导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客观的。
实际上,地球上仅有 29% 的面积是陆地,海洋面积占到 71%。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是两个大岛,中间被苏伊士运河隔开。
南北美洲也是两个大岛,中间被巴拿马运河隔开。
再加上另一个大岛澳大利亚岛,以及无人居住的南极洲岛,共同形成了 6 个大岛。
其中,人类文明的核心欧亚大陆,被英美地缘政治学者称为「世界岛」。
各大岛之间,性价比最高的交通方式是海洋运输。大岛内部之间的交通,海路也是性价比最高的,特别是考虑到欧亚大陆存在好几个大型半岛,半岛对海洋运输的依赖性不比全岛少多少。
比如西欧就是一个半岛,印度是一个半岛。
还有中南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中国最富裕的南部地区,也就是鸡肚子凸出的部分,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准半岛。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PsorSd.png西欧、阿拉伯、印度、中国的半岛特征
所以,不存在绝对的陆权国,陆权国仅仅是被遏制住出海口的潜在海权国而已。
比如俄罗斯近三百年的战略,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打通出海口。
因此它向西北进攻瑞典打通波罗的海,向东进攻中国打通海;向西南进攻土耳其打通黑海;向南进攻阿富汗仅仅是跳板,最终目标是征服巴基斯坦打通印度洋出海口。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Dno9nO.png俄国扩张示意图
海权国是否能够建立,并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岛屿,而取决于动机和实力。
动机是指它的海洋利益是否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控制海洋就控制了世界交通,反过来则被人控制,不论海陆国,动机永远存在。
实力,则是指它是否具有一片富饶的土地作为根据地,以便积累足够财富建立强大的海军。建立海军,需要大量财富,而财富来源于土地。并且,守卫这片基业,也需要最低程度的战略纵深。
所以,海权国必须具备一个足够广大、肥沃的国土作为根据地。历史上,英国之所以能成为海军强国,是因为大不列颠岛足够大,人口足够多,距离欧洲又不远不近,可以进行贸易和科技交流。日本之所以成为东亚海军强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岛屿像马尔代夫那样小,是不可能支持海军的。像澳大利亚那样远离文明中心,也是不行的。
当岛国拥有足够的海军后,就会通过扩张控制更多的土地作为基地来积累财富,以便维持更大的海军。比如英国侵略并控制印度、南非、缅甸等陆地来掠夺财富,日本则尝试侵略和控制中国、东南亚诸国。
欧亚大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一旦被一个国家主导,形成一个统一的根据地,它的海军潜力远远超过英、日这样的中等岛国,以及美国这样的大型岛国。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岛国的海洋霸权结束。所以,英国几百年充当欧洲「搅屎棍」,防止法、德、俄任何一国主导欧洲,继而统治世界岛中心地带。
普法战争后,法国失去了成为陆权国的可能。二战之后,德国失去了成为陆权国的可能,只剩下了俄国(苏联)。
美国作为继任大英帝国的海洋霸主,接替了英国遏制陆权国的重担。
它在大西洋担任北约盟主,联合欧盟各国把俄罗斯限制在东欧之外。在太平洋以日本基地为核心压制俄国远东海军。在中东扶持土耳其与俄罗斯在叙利亚拉锯,防止俄罗斯经叙利亚染指地中海。在印度洋,则逐步接手了英国衰落后的遗产,通过在阿富汗阻击原苏联、现俄罗斯,防止陆权国南下印度洋。
地缘政治虽然不能说可以决定各国对外战略,但据此进行预测远比其他因素靠谱。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政府、领导人会发生变化,但地理是稳定不变的。不论俄罗斯是彼得大帝、斯大林还是普京,不论是封建主义、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它的扩张方向永远是大海。
政客和学者的表态很可能是「战忽」,但地理不会撒谎。不论英美政府如何变动,它们最大的利益一定是防止海权旁落。所以,地缘政治学,是英美政治家和学者预测国际形势、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空军以及洲际导弹的发展,陆权国对海权岛国的战略优势更加明显。在陆基飞机和导弹的威慑下,拥有海军绝对优势的美国,并不敢像大英帝国一样封锁俄国的海港。
俄国的轰炸机、导弹从海参崴攻击,可以沉重打击一千公里外的日本大城市以及海港。而日本海空军,以及驻扎在日本的美国海空军如果远程轰炸俄国腹地的大城市,则收效甚微,且将损失惨重,被报复的代价也完全不对等。
所以,在海陆空天时代,俄国对新时代海洋霸主美国海权的威胁,比 19 世纪沙俄对大英帝国海权的威胁更大。
三、为什么英美必须肢解俄罗斯?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唯一的陆权国,并非因为它拥有 1709 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而是因为它的国土几乎完全占据了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也经常被翻译为「心脏地带」。
中心地带是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爵士的「陆权论」核心观点。他的思想归纳为三句名言: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中心地带;
谁统治了中心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eh3EI4.png麦金德陆权示意图
中心地带(图称枢纽地带)从德国一直延伸到中国的东北,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在古代是游牧民族的乐土。
古代的游牧民族利用这片大草原四面出击骚扰农耕文明。在数千年里,一旦大草原被部分统一,就会成为世界四大农耕文明的国防噩梦,包括西方的欧洲、东方的中国、南方的印度、西南方的阿拉伯。
世界岛中心地带被完全统一的情形。史上仅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在蒙古帝国时期出现过。结果是华夏文明沦陷,汉人沦为三、四等贱民,印度文明死伤惨重,阿拉伯、欧洲文明则因为蒙古汗位之争而死里逃生。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exyM1T.png蒙古帝国疆域,仅剩少部分边缘地带未征服
第二次,从 19 世纪沙俄时代延续至今。
近代的俄罗斯征服了中心地带的游牧部落,通过修建四通八达的铁路,俄国将中心地带永久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扩张型国家,一个史无前例的真正世界陆权国。
俄罗斯对欧亚大陆四个边缘带文明国家的威胁,远远超过古代的蒙古。因为蒙古人口过少,文化和行政过于落后,也没有铁路运输保障后勤,没有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来协调相隔万里的统治区域,它的征服不过昙花一现,且极容易被同化。
而拥有一亿多人口,具备自己文化思想,拥有完善国家机器和内线交通网络的俄罗斯,注定是周边文明永远的威胁。也是海洋霸主永远的威胁。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5ATbZz.png俄罗斯在欧亚大陆战略优势示意图
若要避免这种悲剧,海洋霸主一开始就必须防止俄国强大,若做不到的话,至少阻止其扩张。19 到 20 世纪,英国在欧洲合纵连横,大大迟缓了俄国的西扩脚步。英国利用了德国和俄国都想成为世界陆权国的野心,导致二国为争夺东欧而发生两场生死之战(一战和二战)。
英国在东亚与日本结盟,阻止俄国占据辽东半岛获得太平洋不冻港;在克里米亚与法国联合击败俄国,阻止其在黑海的扩张;在中亚则在阿富汗一线与俄国拉锯,阻止俄国染指印度洋。
至二战结束后,如日中天的原苏联突破了英国构建的封锁,在西方占据了东欧,在东方与中国结盟,在南方使印度保持亲俄中立。苏联不仅牢牢控制了世界岛心脏地带,且建立了世界第二强的海军。
苏联之所以没有成为海权霸主,除了内政外交文化问题外,在地理上被边缘地带国家包围,缺乏富饶的海岸线以及优良的暖水港也是重要原因。海洋军事大国,必然是海洋经济大国,俄罗斯的地理条件,使得其海洋经济薄弱,因此支持不了强大的海军。
如果苏联不解体,并且美国的冷战遏制失败,如此强大的苏联必然进一步试图占据欧亚大陆东西南部的边缘地带,实现对欧亚大陆的完整控制。
若历史如此发展,则美国的霸权将终结。
当然,中国和西欧、阿拉伯、印度等边缘地带国家都不会有好果子吃,最好的结局是在原苏联威胁下瑟瑟发抖,亡国灭种也不是没有可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对东欧的东德、波兰、乌克兰这几个中心地带重要地区的控制,其对心脏地带的控制力至少打了 8 折。
失去了对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边缘地带国的控制,导致面向大西洋的海岸线局促于圣彼得堡周边一隅,还必须途经众多西北欧海洋强国的。失去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影响,黑海出海口能否使用要看土耳其脸色。
远东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最优质的的港口海参崴一年有三分之一是冰冻的,特别这个港口当年还是「我大清」的,强取豪夺,做贼心虚,它也不敢举国之力去发展唯一有海洋经济希望的东部沿海地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Ev7xNb.png俄罗斯西部出海口(红色为海岸线)
苏联时期,是俄国最接近掌控欧亚大陆世界岛,并成为海陆霸主的时候。现在的俄罗斯,又回到陆权国的传统地位。
衰落的俄罗斯,不仅不能控制周边的边缘地带沿海国家,反而被边缘地带包围,几乎可以视为半个内陆国家。除非全球继续变暖,让它漫长的北冰洋海岸线派上用场(北冰洋航线,可以让中国到欧洲的航程缩短三分之一,费用降低 40%,全球变暖将令俄国自动达成几百年的奋斗目标)。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46HsHP.png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示意图,已达成一半
今日,俄国作为陆权国的地缘基础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寡头贵族制的政体动员力不足,且危害经济而已。
即便如此,它已经对从欧洲到东亚的边缘地带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力。
若发生深度的改革,或者一场革命,那猛虎就要再次出笼。
一旦俄罗斯走出衰弱,必将按照地缘规律继续在西、南、东各个方向扩张至富饶的海岸线,一旦掌握拥有海岸线的边缘地带后,则会掌控欧亚大陆,继而称霸全球。
俄罗斯的战略位置实在太过优越,海权国无法通过常规战争击败它。原因在于海权国航母舰队的有效威慑半径不过是 1000 公里,无法将军事力量有效投放到俄国腹地。
俄国北部,是几乎终年冰封的北极圈。
南部,是远离海岸线的贫瘠中亚。
东部,气候严寒,且距离腹地实在太遥远。
冷战是唯一对付俄国的办法,只能慢慢放血,等它自己内部崩溃。
中国古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作为海洋霸主,很难做到上百年不衰弱、不打盹。为子孙后代计,趁着冷战失败后被放了三十年血的俄罗斯衰落,内忧外患交困之百年不遇良机,彻底肢解俄罗斯,毁掉其陆权国的地缘基础,才能真正防止噩梦成真。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美国不会放过俄罗斯了吧。打虎不死,必留后患。
这么大的工程,美国能做到吗?
其实,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英美颠覆他国经验十分丰富,驾轻就熟。五步棋。
第一步,经济封锁。先制裁个 20 年,让该国陷入贫困,人民必然对该国 ZF 不满。
第二步,大国施压。把经济、外交合作与人权挂钩,逼迫该国放开对反对党、媒体的管控,逼迫其举行西方式大选。
第三步,舆论造势。让该国 ZF 的邪恶深入民心,让民权领袖和「民主」成为人民的希望。
第四步,英雄归来。让英美培训的民权领袖回到母国,并给予海量活动资金和专业团队支持,在大选中获胜组阁。
第五步,制造混乱。新领袖上台后开始内斗,推动各地区「自决」,于是国家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团结起来,威权传统浓厚的国家甚至会出现军阀混战。
缅甸的五步都已完成。1988 年 3 月,在英国生活了 25 年的昂山素季回到缅甸。1988 年 8 月 8 日,缅甸爆发了「8888 皿煮运动」,50 万人从全国聚集到首都仰光的街头。
1988 年 8 月 26 日,昂山素季向仰光聚集的百万群众发表讲话。
1988 年 9 月 27 日,昂山素季组建了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LD),并出任总书记,成为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并在 1990 年 5 月大选中获胜。
随后,昂山素季被软禁。从此,缅甸便无宁日。
2021 年 2 月 1 日发生政变,2 月 22 日发生「2222 春天革命」,百万人上街散步。
可以预见缅甸今后将陷入严重的混乱与动荡。
俄罗斯现在走到大概第四步,2021 年 1 月 17 日,俄罗斯民主斗士纳瓦利内(Alexei Nalvany)乘坐德国航班正式返航莫斯科,在刚下飞机的第一时间就被俄罗斯警方逮捕。
1 月 22 日,欧盟外长理事会会议决定,将对与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事件有关的俄方人员实施制裁。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9463-CLhAPo.png
至于俄罗斯会不会步缅甸后尘,就看普京及其继任者的手段了。
中国,则将继续保持定力。
孙武:「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小平同志:「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克仗先烈,雄据陆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天下之变。
本篇作者:二月乌
备案号:YXA1o0XRG0RUkLJ59kvhJL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