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真的那么不堪吗?

无论你是不是在一段关系里,你都要学会把离开关系看成是成长的一种方式。你越是能够从欣赏的视角来看待结束,你就越能体会到选择的自由。

有开始,就会有结束。

我做过的以伴侣关系为主诉的家庭咨询,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最后的结果是结束关系。

有人问,这算不算是咨询失败了?

我不这么看。不能说结束就是失败,也不能说,只要一段关系能够维系下去,就是成功。

虽然结束一段关系,多多少少都会有痛苦,但是从人生尺度来看,你还有几十年时间,也许离开这段关系,反而是走向更好的转折点。

所以我想讲讲如何正确地面对结束。

有人说,结束就是结束,还有什么正确的结束吗?

中国有句话,叫做好聚好散,好散,就是正确的结束。好聚当然很好,但是好散也同样难得。

我举一个例子,王菲和李亚鹏,在中国的娱乐圈里算是好散的典范。

离婚当时,两个人一人发了一条微博,王菲说缘尽至此,李亚鹏说你注定是传奇,这就算交代了。

此后没有口出恶言,没有纠缠不清,各自追求自己的幸福。

离婚之后还一起给孩子过生日,也可以同台出席活动。

像这样的分开,也是让人羡慕的。

在我印象中,离婚的夫妻一般都是找律师,争财产,争抚养权,好像离婚最大的挑战就是做好这些。

国外有一个新的夫妻咨询业务,叫做离婚咨询,是给打算离婚的夫妻提供心理服务,服务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在心理层面上好好结束这段关系。

我有好几个离过婚的朋友,听我介绍这个工作,都说太重要了。

有的朋友在心里还是觉得,离完婚有点低人一等。

以后跟别人聊天,提到婚姻的时候,心里都有隐隐的痛。

觉得人家的婚姻再怎么不幸福,至少人家还有,我连婚姻都维持不下去,多多少少说明我还是哪里有问题。这是一种心态。

另一种心态是陷入到长期的怨恨中,认为离婚都是因为另一半有问题,虽然都已经分开了,但心里一口气还是没消,觉得太便宜他了。

更不想听到他的消息,见不得他过得好。

这时候最为难的是孩子。

我认识一个人,小时候父母离的婚,十几年后自己结婚了,请父母参加婚礼。母亲不同意邀请父亲。

最后在孩子不断争取下,做了一个让步:他可以来,但是他现在的老婆不能来。

父亲也很固执:你要我来,为什么不能带我老婆一起?我就要带!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结婚的时候,没法同时得到父母双亲的祝福。

一次离婚带来的怨恨,可以延续到下一代。

通过这些反例,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好的结束有哪些特点:

第一,对结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因为搞不定婚姻才结束。

第二,结束之后,两个人的关系转为另一种合作,特别是在孩子的面前。

第三,结束一段关系,对双方来说都可以开启一段更好的人生。

这三个目标,听起来都不简单。怎么达到呢?我们一个一个说。

第一点,对结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这是一个认知上的转变。前面说了,有的人会觉得离完婚低人一等,好像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没办法维持一段婚姻。

会这样想,因为对婚姻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以承诺为主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我们推崇的能力是「隐忍」,只要可以忍下来就够了。忍的过程中感觉不幸福怎么办?并不重要。或者就干脆压抑自己的感觉。如果什么都感受不到,那是最厉害的,什么都能忍下来。

这是一种能力吗?在过去的年代也许是,因为生产、生活、养老,离不开两个人的互相扶持,需要以稳定婚姻作为基础。稳定具有最高的价值。

放到现代,前提已经不一样了。人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保障。

所以有些在老一辈眼中应该维持的婚姻,在新一代人来看,就有不一样的选择。不是「没有能力」维持,而是「没有必要」。

什么叫做没有必要?

举个例子,日本十年前更新了民法中的夫妻财产划分,其中一部分财产叫年金。

如果妻子是全职主妇,从 65 岁开始可以拿到丈夫的一半养老金,不管是不是在结婚状态,这笔钱都会直接打到女方的账户上。

这个规定出台以后,很多 65 岁以上的日本女性就选择离婚,自己过。

因为法律保障了她们的利益,不需要非得在婚姻里维持生计。

她们可以重新评估,我还爱这个人吗?不爱了,我就走。

新的制度保障了她们更大的自由。

那么她们离婚,是没有能力吗?不是的,反而是因为获得了争取幸福的自由,没有必要维持了。

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的离婚都可以是一种突破。

两个人最初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是用一段婚姻关系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

而结束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只是因为内在或外在的成长,让两个人不再像之前那么需要这段关系了,而已。

他们变得更强大了。

我咨询过的一对离婚的夫妻,谈离婚这件事谈过很多年,都没有离成,主要原因是老公没有收入,妻子担心离婚以后老公没法维持生计。

老公是文艺青年,结婚这么多年没有正经工作过。

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但是又喜欢跟朋友投资做生意,开过几次店,赔的钱都是妻子想办法去还。妻子从谈恋爱开始,就是唯一的稳定收入来源。

通过咨询,妻子发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一直在扮演拯救者,她只有不断付出,照顾,才能感受到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落魄的男人当初会吸引她。

但她后来成长了,开始找到其他的价值来源。

她发现自己不需要扮演拯救者也可以有价值。

想明白这点,她就对老公说:「我已经照顾过你半辈子,后半生我不想再这样活了,你找别人照顾你吧。」她就离开了。

离婚之后,男方也踏踏实实找了一份工作,没有人拯救他,他开始靠自己了。

你看,像这样一个案例,结束婚姻的本质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恰恰是因为他们都在成长。

没有成长的时候,两个人需要这段婚姻。两个人都很痛苦。

反过来说,当他们决定突破这种关系,说明他们有新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好了。

像这样的结束,你觉得是无能吗?

理解这一点之后,就可以转变自己的视角:当你看到一对伴侣分开的时候,不要急着同情,而是学会这样思考:这段关系当初是因为什么在一起的?现在他们不再需要这段关系了,是不是代表,他们某种意义上更强大了?

一个人离开有钱的伴侣,代表他对自己的经济能力有了充分的底气。

离开人人羡慕的伴侣,代表他已经不追求外界的认可。

离开了依赖的伴侣,代表他不再需要被依赖的感觉。

离开了控制的伴侣,代表他已经发展出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

无论你是不是在一段关系里,你都要学会把离开关系看成是成长的一种方式。你越是能够从欣赏的视角来看待结束,你就越能体会到选择的自由。

完成这一点认知转换之后,再考虑第二点:把关系转为另一种合作。

合作的意思,倒不是说分手之后非要做朋友。

如果没有别的牵扯,相忘于江湖也不错。但有时候没办法那么洒脱。

就像前面举的例子,有孩子的夫妻,离婚之后仍然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还带着对上一段婚姻的情绪,情绪就会指向孩子,亲子关系就会出问题。

比如,离婚后的妈妈带着孩子,不想让孩子跟爸爸接触,或者会对孩子说爸爸的坏话之类。

对孩子来说,他偶尔见到爸爸就不敢很开心,会让他有道德压力,觉得是背叛妈妈。

还有一些离婚后的家庭,一方通过孩子找另一方要更多钱,或者让孩子破坏对方发展新的恋爱关系,等等。

这些情况就属于三角化,两个人搞不定一段关系时,就用第三方也就是孩子来处理。

三角化的解决方案,是回到二元关系,先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也就是伴侣双方离开之后怎么办。

离开之后,这段关系当然就不再是伴侣关系。但他们仍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也可能还有事业上的交集,还有共同的朋友。

这就需要他们正面合作。

他们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两个人不做伴侣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为了同一个目标而采取合作手段的关系。

就拿养孩子来说,不管抚养权在谁一方,他们都要商量:

如何让孩子未来也可以获得来自父母双方的爱?

双方以怎样的形式互相沟通?

孩子生日趴怎么过?毕业典礼怎么参加?

哪些决策需要父母双方一起完成?

孩子有困难的时候,怎么得到另一方父母的帮助?

等等。这些都要提前商量清楚,为新的关系形式做准备。

有人说:我知道你说的是理想的情况,但我做不到。

我咨询过一对夫妻,妻子被出轨,离婚之后有很多怨恨,不要说跟对方合作了,简直都不想让孩子认这个爸爸。

我告诉她,生气很正常,你也不一定要跟对方做朋友,互相拉黑都可以。

但你要把两件事分开,你跟这个男人不联系,不代表你的孩子不能有爸爸。要把他看成孩子健康成长的一部分,这是你们的合作基础。

她说:「但是我没法原谅他」。

我说:「你可以不用原谅他,但你能不能原谅自己呢?」

她说什么叫原谅自己,我又没有犯错。

我说:「那就行了。你原谅自己,你就看自己的生活,怎么过是最好的。至于他怎么样,你不用管。你就继续恨他,为了孩子保持基本的合作就够了。」

能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不把离婚当成是失败或是伤害,我们从过去的关系里成长了,走出来了。带着这样的心态,就比较容易积极地往前看。

一个好的结束,最后一个特征是:双方都可以开启一段更好的人生。

这要求我们做一个视角上的转换,把视角看向未来。

对过去来说,现在是结束;对未来而言,现在是开启。

结束关系的时候,本能的反应都是看过去:曾经拥有的一些东西,甚至是我特别怀念的一些美好,没了。这当然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带来的是缺失感。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不妨把眼光转一转,看未来:从现在往后,没有人限制你,你有无限可能。

这样看,你就会有更多的希望感。

我们在一段关系里时间久了,往往陷入到一些熟悉的相处模式。

比如说,对方要我干活,我就去干活。

对方生气了,我就去哄。

对方指责我,我也指责她。

对方生气了不说话,我也一直不说话。

甚至开心的时候,我都不表现,一直吊着脸,跟她赌气。

这都是我们在过去关系里不断重复的模式。好的时候少,痛苦更多。如果一直这样重复,痛苦也会不断地累积。

在所有跳出模式的方法中,最彻底,也最需要勇气的一种,就是离开这段关系。

关系结束了,所有重复模式都打破了。你会有新的人生。不破不立。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离开是好事。当然了,离开的那个瞬间你不这么想,因为所有确定的东西都消失了,未来会怎么样还不确定,你怎么能保证接下来就一定更好呢?

是不能保证,但可以保证的是,你拿到了新的可能。

这个可能性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就像你过去在一张纸上画画,已经画了很多笔,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但它被画得太满了,你再加上新的一笔,也无法改变整幅画面。这时候有一个机缘,你丢掉了这幅画,同时你拿到了一张白纸。有多少人会梦寐以求这样的白纸呢?不要把目光放在丢掉的那幅画上,而是去看,白纸上可以画什么?

带着这种心态,你的结束就有积极的价值。

总结一下,一段关系需要好的结束。你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转换你的认识,把结束看成是一个人的成长和不依赖;

第二,转换关系,把伴侣关系转换为新的合作关系;

第三,转换你的视角,从看到你失去的东西,到看向未来的可能性。

做好这三点,结束关系就是一件好事。备案号:YXA1gyGjNKYsPvONYElHgXxm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