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电脑玩游戏:适度许可和安全界限
一位妈妈问我们:
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会说「回家」,问「回家干吗」?「上网」。现在上小学了,每天为玩不玩电脑斗争。我该怎么办?
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都头疼不已的问题。孩子玩起来不懂得控制时间,耽误写作业,甚至为给游戏充值偷偷用爸爸妈妈的银行卡、手机钱包……孩子玩游戏,看起来真是危险重重。
怎么办?断网、让电脑「坏掉」、和孩子讨价还价讲条件,还是干脆用打骂解决?其实,孩子爱玩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严格禁止,都不是最好的办法,不但不会让孩子断掉玩电脑的念头,还会引发更激烈的斗争,让孩子每天纠结,大人每天疲于制止,亲子之间氛围紧张。
我们的办法是:适度许可,规定安全界限。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一定程度上也是成人的天性。
真心爸妈现在已经过了爱玩游戏的年龄,但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刚刚用上电脑时,也曾为了「挖地雷」废寝忘食,早些年刚用上 iPad 时,也曾在被窝里没完没了地「连连看」,小时候,电子游戏机刚刚盛行时,也特别享受控制着小坦克「砰砰砰」炸掉小砖墙的快感。
游戏带来乐趣,而人们需要这种简单的、不需要花费巨大努力即可获得的乐趣;游戏还带来成就感,大人和孩子,也都需要这种积累分数、扮演英雄的成就感。心理学家认为,获取成就感是人们内心深处重要的动机之一。
因此,适度游戏是健康的,孩子玩电脑或者手机游戏,和他们玩任何一种其他游戏,比如足球、篮球、象棋、围棋,甚至小宝贝喜欢的过家家、藏猫猫,没有本质的不同。需要管控的,不是玩游戏这件事本身,而是玩的方式——玩什么、什么时间玩、玩多久。
这和引导酷爱踢足球的孩子不在上课时间跑去踢球没什么不同,爸爸妈妈们都能做到。
·越禁止,诱惑就越大·
一件东西,越难得到,对人的诱惑就越大,人们占有它的时候,就越容易贪婪、无节制,孩子和成人都是如此。
真心爸妈常常讲到我们家孩子吃巧克力的例子。从孩子小时候起,我们就不告诉孩子,吃巧克力或者其他糖果是不好的,而且我们认为,只要吃品质有保障的东西、吃得适度,它们都没什么不好。只是告诉他们,如果一次吃得太多,会影响吃饭,会导致发胖,还会损害牙齿,可以每天吃一点,但不要一次吃很多。
我们从不拒绝孩子买巧克力的需求,也不会买了巧克力藏起来,不让孩子看到,甚至我们会常备巧克力和糖果,告诉孩子们放在哪里,让他们想吃的时候自己去拿。
这样做的结果,有点戏剧性——孩子们对巧克力和其他任何糖果都没有强烈的欲望,他们会每天自己去吃一颗,但从不一次吃一颗以上,因为他们很确定,今天吃了,明天还可以吃,吃完了,还可以再要求爸爸妈妈买。
孩子玩电脑和手机,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电脑,放在各自房间里,电脑没有爸爸妈妈预设的密码,也没有任何家长管控措施。他们小学高年级后,都有自己的手机,都自己掌握,用的时候不需要跟大人申请。他们会按照约定的时间长度玩电脑、玩手机,偶尔也会稍稍超时,但没有出现过需要爸爸妈妈严厉管控的情况。
大人越是把电脑、手机、游戏当成洪水猛兽,越禁止孩子玩,越是用打骂等严厉手段控制,它们们就越对孩子有魔法般的诱惑,孩子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玩——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偷偷玩,告诉大人在写作业然后关起门来玩,跟爸爸妈妈说老师要求用电脑查资料,实际上却是在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甚至孩子大一些之后,会自己跑到外面网吧去玩,那样更危险。
·适度许可,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
既然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且越是禁止诱惑就越大,爸爸妈妈不如采用适度许可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游戏欲望。孩子接触电脑、手机、游戏的欲望得到适度满足,无节制玩乐的欲望反而不会那么强烈。
不要一听孩子想玩游戏就马上竖起警戒线,把玩游戏和「网瘾」「学坏」、耽误学习等纯负面的现象挂起钩来——适度地玩游戏,和那些最糟糕的状况,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远呢,如果没有情感满足上的欠缺、亲子关系上的严重问题,一个适度玩游戏的孩子,不会成为网瘾少年,就像是休息时间喜欢打打小麻将的成人,成为不折不扣的「赌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不用担心允许孩子适度玩游戏,会被批评为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管教不严、纵容孩子学坏。事实上,造成孩子沉迷游戏、行为出格、成绩一落千丈的原因,通常不是大人允许孩子玩游戏,而是整个家庭更深层的问题,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孩子被严重忽视、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等等。
某地「戒网瘾中心」事情爆发后,我们家两个孩子都非常关注,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孩子的父母认为用那种强制性的方式,就能戒除所谓「网瘾」。真心爸妈也同样不能理解,那些父母为什么不从家庭环境上找原因,而把「网瘾」简单地归咎于孩子?
我们两个孩子关注那件事,可能也是因为有点担心——我们也都玩游戏啊,爸爸妈妈会不会吓得禁止我们玩呢?后来看到我们没什么反应,就继续放心地去玩了。
当然,要想孩子玩电脑有度,大人还需要帮孩子发展更多有趣的活动。有的孩子老想玩电脑,是因为他无聊,无事可做。如果他有更多有趣的事可做,玩电脑的愿望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还有一点,要想让孩子不沉迷电脑游戏,爸爸妈妈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沉迷,有的爸爸妈妈自己电子产品不离手,却要求孩子少玩电脑、少玩手机、少玩 iPad,这是不现实的。
真心爸爸陪小儿子去看电影,就看到很让人吃惊的一幕:看电影时,一位妈妈觉得无聊,就拿出手机来打游戏。且不说电影院里打游戏影响别人,只说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这位看电影时都想着打游戏的妈妈,又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沉迷游戏呢?
·「我的世界,你了解吗?」·
提起孩子玩电脑,大多数爸妈都是一脑门官司:孩子爱玩电脑怎么办?家长如何控制孩子玩电脑?那么,孩子玩电脑,当真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吗?
大儿子新学期的家长会,真心妈妈在校门口等候时,旁听到了几位家长的聊天,一位妈妈抱怨说:
「这次的假期作业,好几门课都是要用电脑在网上完成的,我们家本来是不让孩子玩电脑的,孩子也很少碰电脑,这下好了,一下子规矩都给破坏了,而且我们家孩子平时就不会用电脑,这次用电脑做作业可费时间了,还不如像以前一样发一本作业手写呢。」
而我家大儿子,因为从几岁开始就被允许玩电脑,对于同样的假期作业,丝毫没有感到困难,甚至做作业的积极性,都比平时高了很多。
不管爸爸妈妈们是否乐于接受,电脑成为孩子重要的学习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老师会布置孩子上网搜索某个专题的资料,用电脑绘图软件完成「主题小报」,为课前演讲或者小型研究课题的汇报准备好自己的 PPT,用软件制作规范漂亮的思维导图,还会布置需要在网上完成的假期作业。孩子会不会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常用的应用程序,甚至打字快慢,已经成为学习能力、完成作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样的现实,那位妈妈骄傲地宣称「我家孩子不会用电脑」,可能真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大约 1993 年,时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创办人、《连线》(Wired)杂志专栏作家的尼葛洛庞帝发现,美国许多 10~15 岁的青少年,会订阅刚刚创刊的《连线》杂志送给父母做圣诞礼物——这本杂志着重报道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和未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仍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杂志。
这些孩子用他们的行动在说:「这本杂志谈的就是我们的世界,你们了解吗?你们不想进来看一看吗?」受这件事的启发,尼葛洛庞帝写作了关于数字时代的重要著作《数字化生存》,这本书畅销全球,他也因此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未来学家之一。
他说:
「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真正的文化差距其实会出现在世代之间。当一个成年人说,他最近发现了光盘的新天地时,我可以猜得出他有一个 5~10 岁的孩子;当一位女士告诉我,她知道了美国在线时,也许她家中的孩子正值花季……在今天的孩童眼中,光盘和网络就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气一般稀松平常。」
他说这些话时,还是二十多年前,而今天,孩子们面对的世界又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已经会头头是道地谈论 3D 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而爸爸妈妈们却仍然视电脑为洪水猛兽,每天努力地阻止他们接触由电脑、网络带来的新世界,这不是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又是什么?
大人对孩子,很容易抱一种「你小孩子知道什么」的态度,可惜,孩子们所处的时代,和爸爸妈妈青少年时所处的时代,真的是大大的不同了。
爸爸妈妈们得承认,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如孩子懂得多,我们需要更新迭代自己的认知,以尽量和孩子的认知保持同步,并且需要谦逊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以自己的局限为孩子的发展设限——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使用电脑和网络在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不再一味简单粗暴地阻止孩子使用电脑。
·孩子熟练使用电脑的益处·
我们家两个孩子,在约定上学日不可以玩、周末限定时间的前提下,都可以使用电脑,他们用电脑玩游戏,做要求用电脑完成的作业,也在网上各处浏览,上他们玩的游戏的论坛、贴吧,到网上书店自己选书下订单(大人只负责付款)。从自家经验,我们发现,孩子熟练使用电脑,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1.更容易拓展知识面
真心爸妈都是纸质书的拥趸,但也同时承认,纸质图书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孩子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会大大提升他们接触新知识的效率。
孩子们有时会和爸爸妈妈聊起某个话题,我们常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对那个话题的了解大大超出了大人的预期,问他们怎么知道的,孩子会骄傲地回答:「自己从网上查的!」
很多爸爸妈妈经常会困扰,孩子提出一个问题,而大人完全不了解、不会回答。那么怎么办呢?即便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爸爸妈妈,也完全没有办法成为通晓「十万个为什么」的百科全书,所以教会孩子使用网络搜索这种方便、快速的手段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学会甄别信息来源的品质和可靠性,就变得非常必要。
2.可以更高效地完成需要使用电脑的作业
学校其实已经在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熟练地使用电脑和网络,有时需要用到搜索,有时要用到应用软件,孩子不会用,会给学习带来很多困难,甚至也让爸爸妈妈烦恼无比:「老师留的这是啥破作业?老得让爸爸妈妈帮忙!」
如果父母刚好也不会,那麻烦就更大了。我家大儿子上初中,有时需要登录学习网站上传一些校外开放课程的学习成果,大儿子用电脑很熟练,只用几分钟就能自己轻松搞定,而我们经常在家长群里看到,老师在反复催促一些孩子和家长尽快完成,孩子和家长也反复尝试,就是无法成功,搞得几方都很抓狂。
3.培养出对新知识、新信息的开放和敏感
一些爸爸妈妈常常烦恼,孩子学东西很慢、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很差,那是因为,孩子的头脑被禁锢在有限的课本上、禁锢在大人传授给他的有限的知识当中,没有开放性,也没有敏感度。
电脑和网络,会为孩子带来一个完全开放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随时接触到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思维会变得更不受局限、更灵活。
4.进行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学习
孩子使用电脑和网络,也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学习机会,即便他们在玩游戏时,也同样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学习」。尼葛洛庞帝说:
「大多数成年人都搞不懂小孩是怎样从电子游戏中学习的。大家通常都认为这些诱人的游戏比电视还糟糕,孩子们会沉溺其中而变得焦躁不安。但毫无疑问,许多电子游戏也教孩子们如何制订策略,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这种能力在他们未来生活中大有用处。」
我们家两个孩子,都爱玩一款叫 minecraft (中文名「我的世界」)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使用简单的方块建造种种奇妙事物,有时是简单的住宅,有时是宏伟的城堡,有时是家具、工具,他们甚至可以自己制作一份地图,建成一个岛屿和岛屿上所有的花园、道路、建筑、迷宫。这些活动,既需要规划能力,也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能力,大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从教起,但孩子在游戏中会很容易学到。
5.更自信
最后一个好处,涉及孩子的心理层面:熟练使用电脑和网络,会让孩子在和同学、同伴相处时,获得更多自信。
真心爸妈小时候,擅长跳皮筋的女孩子、擅长制作玩具枪的男孩子,甚至比学习好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更受尊重、更受欢迎。现在,玩电脑玩得很好的孩子,也可以在同学当中获得相近的认同。
这自然不是孩子自信的全部来源,但当同学们在谈论 minecraft 时,你的孩子一脸茫然,别人轻松地用电脑完成作业时,你的孩子还在为不会打字烦恼,那孩子的感受真的会很好吗?
写下让孩子玩电脑的必要性和好处,真心爸妈当然不是要鼓励大人完全把电脑交给孩子随便玩,只是希望帮助还在单纯地为孩子爱玩电脑而烦恼的父母认识到:
电脑和网络,只是一种工具,不是引诱孩子变坏的万恶之源,不加区分地禁止孩子使用电脑,可能让孩子缺乏在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变得非常必要的能力,也会人为地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就像给爸妈订《连线》杂志的美国孩子们问的那样:「我们的世界,你们了解吗?」
·时间的安全界限·
看到前面说的这些观点,可能一些爸爸妈妈会被吓到:这么纵容,那还管得住吗?孩子玩起来还不得没完没了?
允许孩子玩儿,并不是纵容他无限度地玩,爸爸妈妈需要和孩子一起,为他玩电脑、玩手机、玩游戏,设定安全的界限,包括时间上的安全界限、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上的安全界限、金钱上的安全界限,以免孩子一味沉迷游戏,发生为玩游戏影响学习、为玩游戏花费大量金钱,甚至偷用大人账户为游戏充值等失控状况。
这些规则中,排在第一位的,爸爸妈妈也最关心的,是时间上的安全界限:每周七天中,哪些天可以玩,哪些天不可以玩;可以玩的那些天,每天可以玩儿多长时间;假期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等等。
这个时间规则需要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商定,不能简单地由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列出个十条八条丢给孩子,那样,孩子仍旧会把它们当成爸爸妈妈的限制而心生抵触。
和孩子商定时间规则时,要考虑孩子的诉求,也和孩子说明大人的希望,然后一起商讨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孩子当然希望可以玩的时间越长越好,父母希望的则是玩的时间越短越好。一味照顾孩子的需求,大人不高兴,一味强调大人的意愿,孩子不满意。这有点像商业谈判,双方都需要做些妥协、让步,才能最终达成协议。
爸爸妈妈通过和孩子协商,规定好时间规则,然后约定大家共同尊重,孩子在约定时间之内玩,大人不去打扰他,孩子也需要做到,只有在约定日子玩,玩到约定时长就停止。
规则约定好后,大人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在约定之外再临时增加别的要求,那样规则就都失去了意义,孩子和大人仍旧会回到每天就玩电脑讨价还价的状态。
我们和孩子一起约定的规则是这样的:
他们幼儿园时,周一到周日,一周七天,每天有半个小时电脑时间;
上学后,小学低年级时,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每天一小时电脑时间;周一到周四,绝对不可以玩电脑。
孩子上到小学高年级后,他们觉得每次一小时有点短,大家就重新协商,把每次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仍旧是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可以玩儿,周一到周四绝对不可以玩儿。
我们采用这个办法之后,孩子大人之间就基本上不会为玩电脑发生争斗了。孩子到时间会去玩,玩足了时间,会自己结束,而且约定不可以玩电脑的周一到周四,他们从来不要求玩电脑。
我们的经验是,大人越守信——不在约定之外提额外要求,孩子越守信——不随意延长时间。
另外,这个规则最初开始执行时,爸爸妈妈一定要严格,约定不可以玩的日子,一定不可以允许孩子玩,无论孩子怎么要求,都不要答应。破例一次,规则就形同虚设了。
在孩子玩电脑的时间界限上,一个最重要的规则是:上学日,不可以玩。
有的家庭,会允许孩子上学日完成作业后,玩半小时或一小时,真心爸妈认为,这就是时间失控的开始。孩子没有那么好的自律能力,很难能玩到半小时、一小时自动停止,通常会超时,这样实际上就会在时间上失控,而且是每天失控。于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就不可避免地每天为玩游戏斗智斗勇。孩子在上学日的晚上惦记着玩电脑、玩游戏,写作业时就不免心浮气躁、草草完成,作业质量也难以保证。
我们家的情况是,因为约定了周末有相对大块儿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就能很愉快地接受上学日不玩。孩子在休息日玩得超时一点,不会影响到写作业和第二天上学,所以也不需要爸爸妈妈分分秒秒地严格控制。
我们不会每天批评孩子玩电脑,也不对孩子按照约定玩电脑表现出任何不满,甚至,我们还分享他们玩电脑的乐趣,比如孩子有时候会给我们讲游戏中好玩的事,还有自己如何提升游戏技巧,我们都兴致勃勃地和他们讨论。
把按照约定玩电脑当成孩子的一项正常的娱乐活动,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就不会因为这个问题频繁产生矛盾冲突,更不会发生孩子把玩电脑当成反抗手段的状况。
·游戏内容和伙伴的安全界限·
不少游戏确实有暴力和色情因素,这也是不少父母谈游戏色变的重要原因。但游戏类型多种多样,确实也有很多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玩儿的游戏,大人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只要和孩子一起建立游戏内容上的安全界限就可以了。
我们会直言不讳地告诉孩子:你们还小,并不是所有游戏都适合你们,爸妈允许你们玩游戏,但必须玩适合你们的游戏,包含暴力和色情的游戏一概都不许玩。
因为经常和孩子讲道理,孩子们都表示能接受这样的规定,不会碰到随便一个什么游戏,就不管不顾地玩起来。
我们也会告诉孩子,要选择适合的游戏伙伴,你们是孩子,游戏伙伴应该是中小学生,不可以是成人,因为一些成人可能会诱导孩子做不太好的事情,而同龄的游戏伙伴会安全得多。
一些爸爸妈妈会觉得,孩子哪儿懂这些啊。那是大人忽视了孩子的智慧和判断力。孩子们是能建立起这样的理性的,前提是父母经常用理性的方式引导他们,与他们对话,而不仅仅用成人的权威来压制他、「管教」他。一些孩子玩游戏玩出麻烦来,可能正是因为规则概念全无导致的。
·金钱的安全界限·
允许孩子玩游戏,为他们建立金钱上的安全界限也极其必要。媒体经常报道的十来岁孩子用父母手机钱包、银行卡为游戏做高达数万元大额充值的事,凸显的,就是金钱方面安全界限的严重缺失。
孩子为什么会掌握父母的账号和密码?为什么不知道不可以动父母的账号?为什么不知道那些钱是家里的生活费或者积蓄,不可以随便给游戏充值?为什么孩子对「钱」是毫无概念的?
遭遇这种状况的父母,通常会对游戏公司非常愤慨,会尝试讨回孩子充值的钱,但其实更应该检讨的,是自己为什么没有为孩子玩游戏建立起必要的安全界限。
真心爸妈认为,父母为玩游戏的孩子建立的金钱安全界限,需要包括:
告诉孩子不可以玩需要不断充值的游戏;
让孩子明白,家里的钱,由爸爸妈妈支配,你不可以动;
让孩子懂得,钱不是数字,是爸爸妈妈辛苦劳动所得,我们需要用它来支付房贷、支付生活费用、支付你们上学的费用,不可以拿来随便地「玩儿」掉;
不让孩子掌握父母的银行账号和密码、手机钱包账号和密码,以及任何事关金钱的账户和密码;
不给孩子开设他可以随意支配的金钱账户,或是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
最后一个界限,可能与一些父母的观念不同。
一些父母会把孩子的压岁钱存起来,交给孩子掌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财商」。但真心爸妈认为,这样可能弊大于利——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钱」做一些爸爸妈妈并不赞同的消费,比如给游戏充值、买不健康零食,等等,可能会培养出不那么好的消费观念。
我们家的办法是,告诉孩子,你想买什么,都可以跟爸爸妈妈提,只要适合的东西,爸爸妈妈都会给你们买。实际操作上,我们也真的会买。
比如两个孩子都曾经要求买正版游戏中只需一次购买的长期账号,我们给买了;孩子说他在玩的游戏,有一个圣诞节打折活动,可以获得额外的一套装备,我们给买了;孩子说有一种游戏专用的鼠标垫,价格是普通鼠标垫的几十倍,但很好用,我们也给买了。买这些时,我们就当是给孩子买普通玩具,不会批评,也不会讨价还价。
总之,作为家里两个孩子都在玩游戏的爸爸妈妈,真心爸妈的基本观念是,电脑、手机、游戏不需要严格禁止,只要适度许可并建立规则,它就是孩子的一种普普通通的娱乐活动,不会成为带坏孩子、引发亲子对抗的万恶之源。备案号:YXA1JjdADyioen4j2JFJy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