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都去哪了?

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被李世民赶到了海舟上,使得李渊没办法联络禁军。

而这时候禁军没有李渊手敕,在李世民的威压下,只能选择两不相帮,为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掉兄弟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在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就可以向李渊摊牌了。

有人讲,李世民真是贪心不足,他都天策上将了,为何还要贪恋大哥的皇位?

其实,倒不是李世民多么野心勃勃,而是走到他那个位子上,就已经身不由己了。

世人都说曹操是个篡汉的奸雄,其实曹操五十六岁那年,写过一份《让县自明本志令》,说他少年时,最大的志向不过是封个侯,死了墓碑上能题个「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知足了。

只是没想到他因缘际会,位极人臣,早就超过了当年的预期理想,可现在他根本不敢交出兵权,因为一旦坐上了这个位子,那就是众矢之的,要是放了权,没有军队护持,他登时就会身处危险之中,人就算不图个虚名,好歹也要避免自己处于实祸之中吧?

李世民现在的处境,跟当年的曹操一般无二,以他现在的地位,有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他,现在就算是他想急流勇退,跟他的那些部下也不答应,他的敌人也未必会放心,难保不会给他来个斩草除根,历来功高盖主者没几个有好下场,周公、诸葛亮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是霍光、于谦、鳌拜这种的遭遇,不论你再忠心耿耿,只要触动了皇权,就难免会被日后清算。

所以,李世民现在遇到的是个囚徒困境,即使他不想争这个位子,就凭他现在在关东地区的威望,将来他大哥登基也不会放过他。

还有一点,就是唐初的争斗,表面上是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实际上是李渊与李世民的斗争,而要再往深了看,是老牌的关陇集团与新兴的军功集团之间的决斗。

因为当年李渊入主长安,为了寻求关陇集团的支持,就把重要的岗位都给这帮关陇贵族了,可在李世民打天下的过程中,收纳了一些关陇、山东的寒门豪杰,这些人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可获得的回报还不如那些在长安养尊处优的关陇贵族们,他们自然心怀不满,都纷纷团结在了李世民周围,希望李世民能争夺储位,将来登基了,能给他们一份对等的前程。

武德七年,李渊要恢复「九品中正制」,就是按照门第出身来授予官职的选官制度,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渊是个关中本位的倡导者。

他的基本盘主要是依赖关陇军事贵族,对于秦琼、程咬金、徐世勣这些个山东豪杰,他是打心眼儿里就瞧不起,可这些人毕竟为李唐的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勋,现在却受到了这样的冷遇,于是一个个都加入了李世民的天策府,为夺嫡之争推波助澜。

随着李靖、李孝恭平定了南方,唐朝再次统一了中国,那这个权力的归属问题,就该提上日程了。

因为李渊一直在拉偏架,夺嫡之争中李世民渐落下风。

到了武德九年,李元吉借着突厥南侵之际,要把秦琼、尉迟恭等秦王府一干人等收入麾下。

根据李世民的眼线来通报,说李建成、李元吉还打算酿造一起「昆明池之变」,再这么下去,李世民只能任人宰割,功高震主的他就算不死,也要被囚禁一辈子。

生死关头了,谁都不可能手软,李世民打算先下手为强,秘密召集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等亲信,在秦王府秘密策划宫廷政变。

他们先发制人,告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嫔妃私通,这个自然是诬告,不过不要紧,只要能借着这个由头把李建成本人诓出来就行,李渊也答应,在六月初四把三个儿子召在宫里,与群臣们一起来审问这个事。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玄武门现在都换成了李世民的人,一场宫廷政变蓄势待发。

以往人们都以为是李世民策反了玄武门总领常何,把这个当成了玄武门政变能成功的关键点,可根据常何本人墓志记载,他本来就是李世民早期安插进来的暗桩,可见这个时候的李世民根本不是兵行险招,更像是胜券在握。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渊叫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一堆亲信老臣,在海池泛舟,等待三个儿子入宫对质。

黄永年先生就怀疑,凭李渊当日的这个阵容,应该是打算借此机会,准备把太子与秦王之争给做出一个最终的仲裁。

我们都知道李渊想要的结果,无非就是要保持李建成现在的地位不变,至于李世民是死是囚,则全看他当天的个人心情。

可李世民一行人先入朝,在玄武门设伏兵,守株待兔。

等李建成、李元吉来了,发现李世民一身甲胄的出现,呼唤他们,立刻意识到不对,李世民怕不是打算在这里弄死他们吧?

这时候,摆在建成、元吉面前的路只有两条。

第一条路,不理会李世民,掉转马头就打算走,直奔玄武门或者安礼门,逃回东宫,可李世民既然敢来埋伏,必然有所准备,能让他们在眼皮底下逃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只剩第二条路,杀掉眼前的李世民,秦王一死,危局立解,只要提着他的头颅去见李渊,一切就可以尘埃落定。

不得不佩服李元吉的心理素质,在李世民出现的那一刻,他的大脑就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计算,张弓搭箭就准备射死李世民,可没想到「再三不彀」,射杀未遂。

孟宪实教授认为是李元吉太紧张了,搭不上弓;还有的纪录片干脆说李元吉当天迎面对着太阳,阳光刺了眼,瞄准不了。

事实上这都是对冷兵器不了解的缘故。

真正的原因是李元吉当天没有带「弓韘」,这个东西有点类似于扳指,一般唐人射箭都会带上,用来保护手指和辅助瞄准,但那天李元吉显然没料到二哥会突然发难,自然不可能带弓韘,于是三次都没有拉满弓,错失了当天唯一一次反杀的机会。

这时候的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再坐以待毙,抬手一箭,就给大哥李建成来了个透心凉,再让尉迟恭杀死李元吉,拿着他们的首级给太子府的人看,太子府的人崩溃了,一哄而散,兄弟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至此宣告结束。

政变发生之时,李渊还在海舟上,李世民让尉迟恭一身甲胄、浑身鲜血地跑去通报状况,实际上就是威胁李渊交出政权,这时候李渊要是不体面,尉迟恭自然会帮他体面。

李渊见事已至此,李建成、李元吉人都死了,不可能复生,没办法,只好选择眼前的李世民当自己的继承人,就把权力让渡给了李世民。

权力交接完毕,李世民本人才出现,父子二人假惺惺地哭上一通,一场教科书式的政变完美落幕。

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代李渊监国,让屈突通前往洛阳镇守关东,再让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等秦王亲信走马上任,接管了朝政大权,而这一过程可谓顺畅无比、水到渠成,没有遇到丝毫的阻碍,可见秦王早就在朝野之间建立起了扎实的威望,由此可见李渊输得着实不冤。

这场关陇集团与军功集团的角逐,终究还是以军功集团取得胜利而宣告结束。

这里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李世民有没有篡改史书?

根据《唐会要》《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要求查阅史官直书的玄武门之变,据说挺不满意的,还给房玄龄说了一堆指导意见,故此有一些学者认定,李世民在史书上做了手脚,应该隐瞒了李渊、李建成在建立大唐江山中的贡献,掩饰了他本人夺权篡位的事实。

不过,我觉得这一说法有牵强附会之嫌,如果李世民真想隐瞒李渊、李建成的功劳,那么早就把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给改了,没必要给自己留下这么一大破绽。

以史料来说,《旧唐书》是五代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是北宋成书,李世民改史,难不成是穿越到未来改的?

可能有人说,李世民是改了实录,而「两唐书」与《资治通鉴》是参照实录写的,当然误导了后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连欧阳修、司马光这种看过《唐实录》原本的文史大牛,都没发现李世民改过史,你们这些看了个二手资料的人居然就发现李世民改史了,敢问,您姓甚名谁?

其实,《资治通鉴》原文早就讲过,李世民看的是「六月四日事」,也就是说,什么李渊、李建成的建唐贡献,还有他密谋杀死李建成、李元吉这档子事,李世民根本就不在意,完全不怕让后人知道。

他真正想隐瞒的事情,其实是玄武门之变当天发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辛。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看到的玄武门之变,其实不是完整的真相,而是在李世民的主导下,史官进行了一些温和的润笔,把一些关键的点给抹去了。

李世民究竟抹去了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复盘一下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就能发现当天的一些反常地方。

首先,既然当天李渊要仲裁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争,为何要把地点放在海舟之上?

——大胆想一下,是不是这个时候,李渊就已经被李世民软禁起来了?船上四面环海,正是囚禁他人的风水宝地。

其次,当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尉迟恭身披甲胄去见李渊,李渊的表现是「大惊」,问尉迟恭:「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

——从李渊的反应,可以看出外面的乱象李渊是知道的。

可在玄武门,秦王和太子的人马打了半天,李渊的亲军始终没有动,在当天就跟掉线了一样,可见这个时候,禁军大概率已经被李世民策反,或者至少与李渊失联,保持了中立。

最末,在尉迟恭回答李渊,告诉秦王已经赢了的时候,李渊问群臣「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俩人精,赶紧站队,告诉李渊现在把国务交给秦王,就可以「无复事矣」。

——那么请问,为何要把权力交给秦王,才可以「无复事矣」,如果不交,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把以上疑点串起来,我们可以复盘一下真实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不可能只是杀了哥哥、弟弟,做成既成事实,再给父亲报备,静静等待李渊对自己的处置。

这个且不提变数太大,也根本不符合李世民一贯的行事作风。

历史的真相是,李世民当天带了一堆人埋伏兄弟的同时,已经派人把李渊赶到了海舟上,因为船上四面环水,李渊没办法联络禁军,而这时候禁军没有李渊手敕,在秦王的威压下,只能选择两不相帮,为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掉兄弟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在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就可以向李渊摊牌了。

他先让尉迟恭见李渊,名义上是「宿卫」,实际上就是逼迫李渊交出政权。

李渊这时候眼见尉迟恭进来,知道太子、齐王已死,可他还不知道李世民的目的是什么,是杀掉兄弟就收手,还是顺道连他一起干掉?所以,他才会问尉迟恭:「卿来此何为?」潜台词就是,你是不是来杀我的?

这时候尉迟恭的原话是:「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

这个话相当于是给这场事变定了性,如果定义是秦王造反,那么李渊也要杀,可如果是太子、齐王作乱,秦王是来平乱的,那么这个事情到太子死掉就算结束了,不会进一步纠扯到皇帝的头上,而他现在也只是来「宿卫」的,不是来弑君的。

现在,尉迟恭需要的就是李渊承认这个定性,那么他们这一船上的人就可以无性命之忧,故而《旧唐书》记载李渊这个时候的表情是「高祖意乃安」,还好还好,不是来杀我的。

可到了这个地步,总要有个说法吧?

李渊就问群臣,现在该怎么办?群臣也知道李渊大势已去,现在他们一船人的生死握在秦王手上,既然秦王派尉迟恭来给我们一个台阶,咱们不如就借坡下驴吧。

萧瑀、陈叔达就告诉李渊,事情都这样了,还能咋办,把国务委托给李世民,咱们就能安全了。

所以,李世民真正改了史书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这一段而已。

他是三大战役威震四海八荒的天策上将,是缔造贞观之治八方拜倒四海称臣的天可汗,是历代明君都欲效法的千古文皇唐太宗,这样的李世民根本没必要去篡改李渊、李建成所谓的那些个功绩,因为他们的那点功绩在其他人面前还能炫耀一下,可在李世民的眼中……压根就算不上什么功绩。

其实,李世民敢告诉大家「我大哥是我亲手射死的」,是因为在南北朝时代诸子争位屡见不鲜,甚至在前隋的时候,杨广还公然赐死了大哥杨勇,可见这件事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黑点」,但在李世民生活的年代,杀兄夺位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当时的社会氛围虽然不把杀兄夺嫡当一回事,可弑父弑君就不一样了,这个就属于另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了。

首先,弑父不可能。

中国以孝道治天下,李世民不可能把自己塑造成「逼迫父亲」让位,而是应该塑造成「父亲主动选择传给我」才对,再加上幸好李渊及时交权,李世民没有走到弑父那一步,故而他当然会在史书中给自己转圜。

——「这个皇位不是我逼我爹给我的,是我爹主动传给我的。」

其次,弑君不可能。

封建王朝标榜君权神授,作为秦王的李世民可以夺嫡,但不能夺位,如果他写是自己把皇位抢过来的,那么不但会损伤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还会降低百姓对君权神圣性的敬畏之心,所以李世民必须告诉大家。

——「是太子齐王造反,我平了乱,我爹才把位子奖励给我的。」

所以说李世民修改史书,真正目的是想要维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两大封建伦理的传统基石,结果给一群人理解成李世民修改史书是黑了隋炀帝、黑了李渊、黑了李建成,把功劳全给自己划拉走了……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元「贞观」,是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

在李世民坐上龙椅的那一瞬,他眼光微眯,想起当年他一战擒二王,缚着王世充与窦建德凯旋长安。

那天他身穿明光铠甲,在众所瞩目的欢呼声中,走向了父亲、大哥、三弟,他们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只是谁都没想到,那是他们最后一次满怀真挚的拥抱了。

本篇选自《豁然开朗中国史》,超越历史时空,探究王朝的兴亡周期。

请点击下方书籍卡片,继续阅读全本精彩内容。备案号:YXA1Zb5yyvnU0azmJ5QFZ2rN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