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案的?

我跟东哥盘算了一下,打算单刀直入,先看看能不能挤一下业绩里的水分,一方面是业绩确确实实好得让人不放心,另一方面是举报信里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指阿松虚增收入。当然,我们不会告诉他们公司任何人举报信的存在,一切就当作例行审计,不过要扒得细一点。

该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通过代理商进行,代理商打款压货给零售商,我们仔细翻看了流水和合同,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与往年相比确实是有效提升了,看着看着,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公司销售的产品是刚需而且销量稳定,为什么不能绕过代理商直接跟零售商合作,这样收益理论上会更高。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阿松。阿松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道:「其实我也跟集团领导们提过,我们完全可以成立个销售公司,在线上线下都可以做零售商的活,这样对收益会有很大帮助,而且不会担心代理商的桎梏。但是因为市场有波动,一旦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组建的前端销售不利,公司会承担很多不可控的风险,说不定还会引起代理商的反噬,所以领导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把产品把控好,市场调研好,代理商维护好就好了,躺着数钱就行。」

好家伙,说得头头是道的。

「不过今年我做了一个试验,拿了另一个非主营的产品,跟行业发展最快的零售商 L 签了一个,」阿松说道,「这个零售商 L 也想试一试直接跟我们生产端合作,但他要上市,怕直签财务风险太大,他就找了一家他可以影响的第三方 S 跟我们签了,可以理解为,S 打给我们的钱其实是零售商 L 的。」

「那为什么不直接签三方呢?都透明不是更好看到试验结果吗?」我问。其实我心里已经大概知道答案,应该是 L 公司和阿松对超额部分的收益有桌下交易,这也是举报信里提及的另外一个重点。

「可能还是怕财务和税务风险吧。」阿松说道,「正好,下午第三方公司 S 的负责人过来,你们可以聊聊,晚上一起吃个饭。」

S 公司的负责人是个气质美女,应该比较对阿松的胃口,聊完后我更疑惑了,按 S 公司的说法,他们是扣除必要费用后平进平出给零售商 L 公司的,我们从市场上和 L 公司内部了解到情况确实如此。不仅如此,L 公司应该是为了上市冲流水,零售也是平出,那就不存在分给阿松的超额收益。

摸不着头脑。难道是阿松给 S 公司负责人冲流水捧她们公司上市?也不像。

这件事从头到尾,公司没有损失,钱的流向和合同都是匹配完备的,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条新的销售路子,第三方 S 公司因为早早地收到零售 L 公司的预付款,甚至都不用承担压货的风险,唯一存在风险的就是 L 公司,一旦销售不利,可能拖慢他们的上市进度,但他们提前用第三方 S 公司做了防火墙,风险可控。

写报告的时候,我也久久不能释怀,但也如实地把情况一一写明,也重重地点了一下新业务的试验。当然,企业经营上瑕疵肯定是有的,报告里也点了出来,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老板看了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发完报告给东哥,我打开匿名信又看了一遍,突然灵光一闪,跟东哥单独发了一条信息。

果然,老板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批示,风平浪静地过了半年。年底,阿松拿了年终奖就辞职了,老板挽留未果,据说是理念不合。

又过了半年,我在一个展会上碰到阿松,他到了那个飞速发展的 L 公司当 VP,正在冲刺 IPO。他看到我,过来打了个招呼:「怎么你们合规的人也来这种商业展会?」

「哈哈,我们也要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啊,免得被你们业务口的忽悠了。」我逗他。

「其实告诉你,」阿松凑过来想跟我说悄悄话。东哥走过来,一拍他肩膀:「给你看个东西。」我就知道东哥会把我发的那条信息拿出来,我是这样写的:

「东哥,我感觉那封匿名举报信是阿松自己写的,他就是想借合规的报告,证明自己能力的同时,再次跟老板提要加强零售端的事,如果老板再没动作,不排除阿松会跳到 L 公司。」

我看着阿松目瞪口呆的样子,给了他一拳,小样,跟我玩心眼,那个 S 公司的气质美女转正了吗?阿松讪笑道,还没还没,转正了一定通知两位哥。

第六个案子,资本的规则

看到评论里有人说,这工作挺爽的,其实不然,这工作表面上对的是过程和结果,归根结底还是跟人在 PK。对事和对人是完全不同的,像有些明明已经定案(直接和间接证据都固定了,结论已出)了,出报告给当事人或相关方签确的前后,总会有各种状况发生,比如常见的翻脸的、威胁的、拒签的,拉场内场外资源来威胁说情的,甚至有直接塞钱的。见过一个最夸张的,坐飞机离开的时候,过了安检行李直接被换了的,因为上飞机前要临时改个报告,打开包拿电脑才发现包被换了,里面都是钱!

所以除了专业素质外,心理素质也必须要过硬。但紧绷的弦总得有松的时候,大家也就通过各种手段来放松。东哥一批老同志爱抽烟喝酒,直接线性减压;小朋友们爱聚餐玩闹搞朋友,间歇非线性发泄;我自己不抽烟也不爱热闹,所以选择了一个既大众又小众的方式——玩权证。说大众是因为权证交易简直就是官方认证的博彩,当时二级市场的权证交易无门槛(不需要资金门槛和开户时长门槛),没有涨跌幅限制,t+0,还是认购(买涨)认沽(看跌)两个方向,尤其是交易最后一天的末日轮,出现过换手率超过 1000%,振幅超过 100% 的;说小众是因为这玩意普通人偶尔投机可以,想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基本没门,所以玩家有却不多,而我因为有专业背景和压力释放的要求,是忠实玩家,胜率还比较可观。

这一次,参与到集团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定增业务中,二级市场优秀玩家好好感受一次来自一级市场(也有人认为定增属于一级半市场的,还是一级市场感觉好些,显得没那么惨)的毒打。

集团旗下有家实业类的上市公司,本身不愠不火的。老板为了做大做强,引进了二股东,然后在自己旗下资产里翻了一下,觉得有一块类金融业务不错,可以装进去,打算再继续讲讲虚实结合的故事。整个案子老板预期三个月时间,市值翻一番。

于是,我也成了这个专项小组的一员,主要任务是帮着解读政策,收拢协调各种资源。

先做草案的时候,集团内部沟通觉得问题不大,可能在特定几个环节需要主管部门给出红头文件支援一下。我也初步接触了一下相关部门,评估获取难度不大,可为。

商务上的事务是另一拨同事负责,主要对接机构和二股东。沟通下来,二股东的态度有点暧昧,大概是觉得他刚进来没多久我们就这样干,稀释了他的股份。这时候,高层领导出马安抚二股东,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甚至对二股东在市场有预期股价大涨的情况下减持也睁只眼闭只眼。

终于推进到了预案阶段。预案公布就要停牌,前期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按照节点落地,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市面上股价因为有强烈的预期已经翻了一番,如果没成功,不知道会跌到怎么样的深渊。

还好,主管部门比较支持我们做虚实结合的转型,花了可以承受的代价拿到了亟需的红头文件,这部分工作告一段落。另一边的工作却卡壳了,因为定增收购的是集团也就是大股东的资产,议案董事会审议表决的时候,大股东及关联方需要回避表决,这时候二股东的两个董事会席位投票权就是决定性的。二股东趁机提出种种条件,经过多轮谈判磋商,在每次我方让步之后,二股东总会提出新的条件,终于在延期三个月后,老板亲自出马咬牙同意了二股东的所有要求,换来二股东的四个字「我不反对」。

第二天上董事会审议投票。

谁都没想到,二股东确实没反对,却投了弃权,并且不知道其通过什么手段,将一名受我方影响的独董也拉下了水,直接导致定增议案董事会未通过,前功尽弃,复牌后股价连续跌停,又赶上大盘不好,股价直接跌穿了净资产。工作小组黯然离场解散。

不久,市场就流传一则传闻,说公司股票到高点接近停牌之时,有人通过场外期权,提前布局,下了重注看空公司股票,狠赚了一笔。没过多久,在股价最低点二股东又开始入场扫货增持,所持股份迅速接近集团。双方围绕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争夺。

在我看来,一级市场的水太深,连大股东站在接近上帝的视角,也不可避免地被二股东做局咬下一大块肉。

资本的规则就是道德靠边站,一切为利益。

第七个案子,起落的人生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子,且当睡前一乐。

老板为了方便搞接待,在几个一线城市都放了两台车,标配就是一宾一奔,每个地方也养一个专职司机,都挂在当地公司,实际调动由董办或老板秘书直接安排。

这种老板的专职司机,地方也不怎么敢管,所以基本游离在当地公司管理之外,偶尔也会接一些私活。小孙就是某一线城市的专职司机,人很精神,技术过硬,就是作风有些散漫,地方使唤不动,跟同事的关系也不太好。

有一次,老板坐小孙开的车,晚上应酬回来,在新区的路上,几辆泥头车高速闯红灯,结果出了连环事故,把几辆正常行驶的小车都挤得不成样子,结果小孙硬是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在一大堆失控的车中穿插,最后侧翻在两辆泥头车中间,神奇的是现场带走了好几条人命,大部分车子都报废了,但老板只是受了点擦伤,小孙有几处重度挫伤,人没啥大事。惊魂未定的老板亲自打的 120 把小孙送上了救护车。

第二天,老板就安排给小孙挂了个地方公司行政部门的副总,奖励了十万并放三个月全薪假,医疗所有费用公司全报。当然,这事并没有闹得很大,只有部分管理层知道。

过了个把月突然有一天,东哥叫我,赶紧去该公司,老板要查小孙。我直接懵了,不是救过老板命吗,怎么突然转过头来要查他?

东哥把办公室门关上,笑嘻嘻地说:「哈,这小子……」

原来就在前一天,老板去小孙所在的城市办事,因为小孙休假了,就随行带了个司机,调了台当地的奔驰跟着。那天上午原本安排的是司机先开车去送一个领导办事,然后回酒店接老板出去,结果因为司机不是本地人,堵早高峰路上了,约定的九点没赶到酒店,急急忙忙也没跟秘书说清楚,又赶上老板头天酒喝多了,和秘书刚出酒店就看到小孙开着公司一辆宾利候在门口,快上车他们还没反应过来不是之前的奔驰,还想着小孙怎么那么敬业。

结果旁边几个大汉冲过去一把就把开门的秘书踹开,把老板从车上拉了下来,接着响起噼里啪啦的巨响,老板和秘书吓得直接跌坐在地上没站起来,被人直接拖到边上,定了下神,才发现原来是在接亲,头车就是老板的这辆宾利!原来小孙开着公司的车出来接私活,正好碰上了。老板蹲在地上,盯着低头钻进驾驶室的小孙,面色复杂。

被爆叼一路的秘书直接给东哥打电话,要我们从快处置小孙,所以东哥直接叫我赶紧去。

东哥跟我面授机宜,老板肯定是不会再用小孙了,但也不想撕破脸,毕竟救过他,要找个好理由。

到了小孙他们公司,找到他们一把手,大概说了一下情况,让他们赶紧出主意,扒拉一下之前小孙有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看看能不能用上。他们一把手很紧张,这事善后处理不好,他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极度配合,把小孙同宿舍的、同事、直管领导轮流叫进来问话,对外就说集团下来人补小孙提拔的访谈。

一圈聊下来,感觉能用的信息比较少,小孙的家庭条件一般,一直住公司宿舍,谈了个女朋友,跟同事交流也不多,普遍反应他比较散漫,而且爱面子,偶尔会打着老板身边人的旗号搞点事,还纵容过女朋友用宿舍的洗衣机给宠物狗洗澡,但基本是私德方面的问题,跟老板的处置要求不太符合。

这时候,他们行政部门领导提了一个事,他一直怀疑小孙有公车私用的行为,因为小孙这几年用车的里程数和加油报销比较多,但是他也没有把握,因为小孙出车都是董办直调,不需要跟地方公司打招呼,他也只是怀疑而已。

这是一个方向,我问老板秘书要了董办的调车记录,虽然不是特别全,但通过初步估算,发现调车记录显示每年大概调车 50 到 60 次,3000 公里左右,小孙这几年每年的里程数和油费都在一万公里往上。应该就是公车私用,而且很大可能是拿去当婚车头车了。

如果这个查实了劝退应该比较体面,但问题是这种个人行为非常难查。我想到我们部门小段,这小子正准备结婚,应该对婚车这块有所了解。小段去了解后告诉我,一般找婚车主要有两个路子,一个是熟人,就是口口相传,另一个是车友圈子,互相介绍帮忙的。但我觉得首先小孙不是本地人,熟人这块可能性不大,而且熟人圈子也非常难取证,车友这种我觉得有一定可能,但小孙的外貌气质一看就不像车主,有活也估计不能长久持续地接。

头大。走出办公室透口气,瞥到几个女同事正对着论坛里的帖子八卦,对了!本地论坛!赶紧安排同事全面排查该市的本地论坛婚嫁版块。果然,在两个最大的同城论坛,发现了小孙发的婚车头车信息帖还挂着,还贴心地提示新到一辆(就上次车祸报废后公司新进了一辆),而且看跟帖评论是有不少成交了的。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小小代价,固定了几个订单信息,搜集整理好就找小孙谈话了。

谈话很顺利,问题他都认了,但他说就想问问老板什么意见。东哥让我以老板的私人名义给了小孙五万,算老板跟他两清,小孙收下了,转身提了离职走了。

后来,我想,如果小孙能抓住那次机会,应该现在也有自己的房子了,可惜起落的人生,太魔幻。

第八个案子,强中自有强中手

看评论有人说,之前不知道合规部是做什么的,现在知道了。我觉得还是不接触的好,因为合规部找你,99% 都不是「好事」,剩下的 1% 也不一定是「好事」。下面我说一个属于这 1% 的,是不是「好事」各位自己判断吧。

老板在某个强二线弄了块地,盖了三栋楼,三栋楼一栋商业+办公,一栋酒店,一栋公寓,整体设计得像一簇刀锋。据说是专门找人看过,根据老板的生辰八字啥的设计的,能刺破苍穹一飞冲天之类的意思,做到这个份上的老板,多多少少也有点信这个。结果这就惹到当地另一个地头蛇洪老板。因为洪老板在三栋楼的路对面不远,也有一栋自己的办公楼,不知听谁说的,说这边的刀锋正对着他,于他不利,于是找上门来几次交涉,都被客气地挡了回去。

眼看楼快建好了,洪老板请了个高人,掐指一算,说既然阻挡不了,那就从内部攻破。所以洪老板找人出头,在集团的楼里最好的位置租了两层楼,搞了个高端会所,据说是要「耗尽这边的精力」。老板后来听说了,也笑笑没放在心上。

结果楼落成,会所开业一年多的时间,老板一家都不顺。这时候他开始惦记起洪老板的说法,也去找人看了,说确实跟这个有关,让赶紧想办法请走。老板一开始本来想来硬的,转念一想,洪老板是地头蛇,怕闹得大了更不好,于是让合规的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合理的途径,比如从合同条款上找找有没有文章可做,哪怕赔点钱找点理由让他们搬走。

我和东哥仔细研究了合同,发现由于对方是全款预付了五年小 1000 万,是最大的租户,所以采用的不是我方通用(订制)的制式合同,而是经过设计的具有高违约金条款的特殊合同,当时签订的时候经办人可能还想着占了大便宜,毕竟先给巨额预付款+高违约金条款,怎么看我方也不会吃亏,也由此看出,如此处心积虑投入巨大,对方绝对不会轻易放弃。

把情况汇报给老板,老板也头大,但又不咽不下这口气,就找了几个部门的头来商量,甚至放话,给 1000 万预算,只要对方搬离,1000 万除去成本,剩下的都分给大家,如果搞不掂,全部降职降薪。

重赏(压)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人力行政牵头摸底后,联合了财务合规这两个对头部门,制订了一个「千万计划」。

根据人力行政摸底的情况,这个会所是公司化运作和管理,在当时的强二线城市是顶尖的存在了。具体的计划实施逻辑是,这类会所的立足之本不是什么客户、质量价格这些明面上的东西,而是安全可靠和后台。我们老板压洪老板两个头,肯定比他稳,所以只要让客户觉得安全可靠上有问题,自然就开不长久了。于是人力行政计划前期把集团所有的培训和业务接待的量都灌入到这个会所里,让集团成为会所的最大客户,也成为他们的背书之一,等集团业务量超过会所业务 50% 的时候,切断集团对会所的业务并全部转移到会所的竞争对手那边,同时开始逐步传播会所的负面信息,动摇会所的立足之本。

说实话,一开始我听到这个计划的时候觉得他们完全是在异想天开,但看了一下我司由于在该地有大量新业务开展,可以调动不菲的培训费和招待费,我陷入了沉思。财务更是听完直接跳了起来,说这简直就是开玩笑,纸上谈兵,胡说八道。

人力行政部门继续解释:首先,老板交代的事是肯定要办的,那你们认不认可关于安全可靠是他们立足之本的推论?大家默默点头。其次,集团培训这块有预算,大概还有小 300 万,拿一半出来,作为新人入职和中基层管理培训的固定保留节目,也免得他们瞎搞不可控,还能稳定人心。第三,各部门每月业务招待费保守有 200 多,拿一半出来,把会所作为定点,也比较好管理,业务和财务的兄弟们也不用整天吵各种报账问题。最后,只要我们制订好规则,比如明确各种前置审批流程、报销标准等等,基本就属于可控。好像说得有点道理,大家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就把这计划继续完善了一下,我们也从合规的角度提醒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这个不能留纸面通知,避免成为公司行为。

报老板,老板听完汇报后盯着大家,一拍桌子,问是谁的主意?大家都看人力行政的头。没想到,老板嘿嘿一笑,说:「你们真狠,试试吧。」

一开始实施,大家都不是特别愿意。一是离公司那么近,习惯上不舒服,但也有好处,就是搞事的不多。二是还要提前报备,但是财务已经和业务部门明确了,年内除非老板特批,在其他家接待的报销一律不报。

随着业务的开展,人力行政和财务各安排了一个人对接这块业务,每周组会汇报讨论总结。第一个月,就有集团入股该会所,成为大股东的流言,毕竟之前集团基本没有业务在该处,突然一下变超级 VIP 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其他解释。算了一下账,花了不到 200 个。

第二个月,财务主动出击,再简化流程,月初给 100 个的预付款,要求会所给优惠。这个月基本一半包间都是集团订的,虽然不一定是最豪,但绝对是最稳定的,而且财务和人力两个对接人俨然成了当地娱乐场所最有影响力的订房小王子。

第三个月,年底了,按计划快收网了,这时候会所也遇到了几个事,一个是一个投资商的翻译在会所被揍了,事不小。另一个是某强力部门的新任二把手在会所被摆了一道,随时要打击。

这时候,两个订房小王子就开始秀操作了。先是跟会所撇清关系,夸大几个事的严重性,然后在一周内把集团所有的单子转到他们竞争对手那。于是在年底生意最好的那几周,大家就看到传说中的大股东把业务全部不留转到其他地,市面上流传着各种负面消息,基本没什么人去了。破鼓万人捶,过完元旦,又被之前的强力部门新任二把手安排人冲了两次,过完年就完全歇菜了。

后来一算账,三个月花了不到 500 万,会所撤摊属于他们违约,1000 万剩下的租金也没退,老板很高兴,论功行赏,剩下的租金,留 200 万年会,剩下的几个部门做年终奖。财务赶紧提醒,老板,收支两条线。东哥和人力老大过去赶紧堵财务的嘴。

说来也神奇,就在会所关张过了一个月,集团另一家上市公司蛇吞象式的资产重组过会了。而洪老板一蹶不振,听说后面进去了。

第九个案子,冤冤何相报

严格来说,这不算案子,毕竟没有让我们合规部正式参与,但在我从业经历中,这类事还是比较常见的,不仅涉及个人发展前途,还涉及跨部门的权利平衡博弈。

之前说过,老板成立合规部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重新平衡内部的权利划分。在一个大型企业集团里,人力行政和财务两大职能部门往往是老板最亲的抓手,通过人力行政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通过财务筹备粮草精打细算,两者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竞争或隶属关系,但实际因为集团的发展,两者会有交集并产生各种各样问题,最终这种问题会传导到业务,最终反噬集团。所以,合规部在某些时候就成了内部的润滑油,用通用法则平滑各方,把刺头磨平,有时候又成为老板手中的刀,砍掉野蛮生长的分支,予以威慑。

阿晓是羽毛球兼斯诺克球友,集团旗下二线公司刚上任的人力行政负责人。他们公司前段时间出现重大问题,总经理被免职,新任总经理空降到岗后,第一时间就对人力行政部门进行了摸底,把阿晓连提两级,代理任职该公司人力行政总。

这本是好事,没想到阿晓打完羽毛球吃饭的时候叫苦连天。按他的说法,以前他之所以升不上去,跟前任总经理和人力总有很大关系,这俩人把持着该公司人力行政业务,任人唯亲,跟各个部门关系都很紧张。但由于他们掌握着奖金分配等权利,加上本身二线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眼也能望到头,有能力有关系的早就跑了,剩下的也就捏着鼻子磨洋工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虽然新领导把他连提了两级成为人力行政总,但原来的人力行政总只是被强行调离管理岗位且并没有强有力的依据解除劳动合同,实际上是有悖于劳动法,新领导的意思是这是对阿晓的考验,要求他尽快解决此人的去留问题。

阿晓自己分析,其实这种操作还是比较常见的,新领导来了立威,又不想太得罪人,就把这种事推给他想用的人,一来考验考验成色,二来主动权在握,领导自己是进退自如,下面的人就如坐针毡。

阿晓说到激动处,表示不吃饭了,找个安静的地方打斯诺克聊天去,我觉得挺好。

按阿晓的说法,他之所以现在那么纠结,主要是因为他们这个公司人力行政部门有一个极其不好的传统,就是每次前任人力行政总走,公司都要赔偿 2n,具体原因他也不是特别清楚。如果这次他也按照这个标准办,新领导肯定不会同意,而不按这个标准办的话,恐怕要把前人力总弄走也不是一件易事。

我打了一杆长台底袋,涮袋而出,告诉阿晓,公司有自己的制度,还有法律法规监督,你们按这些办就行了,赔偿 2n 的属于极少数情况下的协商,不可能作为常态化。

阿晓做了一杆斯诺克,没做上,叹气说已经找前任人力总聊过一两次,没什么进展。而且前人力总还是端着领导的架子,也试着去找部门其他同事了解情况,也没有愿意跟他交底的,所以感觉比较被动。其他都还好,关键这个 2n 是怎么谈的是迫切想知道的。

小角度搓一杆慢流中袋,进了。凡事不能急,就像我这杆球,底袋明明还有一颗更简单的球,但打了那颗简单球白球很可能进球堆就不好衔接彩球了,所以首先要看好大局,选好目标,瞄准算好角度,用好杆法。我问阿晓:「你跟你们公司财务总关系怎么样?你这新官上任也没去联络一下感情?」

阿晓一拍球台:「对啊,要付款还得过财务关,财务肯定知道赔偿 2n 的原因!」

「别激动,让一下别挡我瞄球。」中袋蓝球空心响袋,「我要是财务,我肯定不会告诉你,哈哈!」

「为什么?」

「我虽然完全不了解你们公司,但我可以肯定,你们历任人力总肯定握着你们公司的一些事,而且这些事大概率和人事财务有关。最近不是在做预算吗,你这个新官上任先练练手吧。」

过了一段时间,阿晓又约打羽毛球,这次他明显放松多了,跟我说起他和他们财务总已经打成一片,摸到了赔偿 2n 的秘密。

阿晓网前做了个假动作想勾我一个对角,被我识破一拍封死。他喘了口大气,说,财务总告诉他,每一任人力总走,都会拿他们经手过的业务瑕疵去要挟接任的人力总,比如前前前任的人力总被优化,赔了 2n,他手上的筹码就是公司并没有按照实际工资水平,而是基本按照最低限去缴纳员工的五险一金,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公司属于集团二线,业务开展一般,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谢天谢地了,员工对现钱看得也比较重,加上当地管得也不是特别严,内外各种因素下,这个事就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那个人力总走的时候,意思是不给他 2n 就去举报,因为这个确实不符合规定,要罚的话得罚公司不小一笔,就算去找人沟通勾兑也少不了花钱,还麻烦,几个领导评估来评估去,决定就给 2n 了,把举报这事先平了,后续内部逐步调整。

我听了,笑笑,就知道这些人手上肯定有东西。给阿晓发了个高远球,他还想假动作劈吊斜线,下网了。他又开始叨叨,前前任人力总,走的时候,还是给的 2n,说是之前给一些业务核心和管理层发的绩效,为了避税,搞了些手段,好像让大家去找了不少发票,还有一部分发的是现金,总之大家都挺高兴的,没想到他走的时候拿这个来说事,也说要去举报,领导们一商量,从了。

真没把我笑死。休息的时候,我问他:「那你前任怎么说的,威胁你啥了没?」阿晓不好意思地抓抓头,说:「倒是没有,但我说了你们合规部会不会来找我麻烦?」我忍不住笑出声:「难道你不说我们就看不出来?你说的这些操作都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了,在我们报告里如果超过三行字就算写报告的人业务不熟练。」

阿晓憋得脸通红,又觉得不好意思,悄悄地跟我说:「哥,是这样,我找前任人力总谈了,意思还是按规定来,n+1,大家好聚好散,他扭捏了半天,说只要我答应他一个条件就可以。」

「哦?」我来了兴致,「啥条件?」

「哥,你知道的,我们每年都有些培训费,也不少钱,除了一部分确实组织了培训,其他相当一部分都让大家找票过来当福利报了。我知道这个不太合规矩……」阿晓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继续说。」

「他的意思是说,他朋友有个公司,可以开培训费发票,让我以后有这方面需求的时候找他,市场上一般是 10 个点,他能给到最低 8 个点。」

我一听,明白了。如果是在现在,真的是只能说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但那时候营改增和金税三期都没上,这种业务只要不是特别夸张或者被人定向举报,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阿晓掏出手机,打开张照片,是一张营业执照,说就是前任人力总朋友的。我看了一下,是一家旅游公司,经营范围除了旅游类的就是一些服务咨询类的,没见有培训类的。我记得培训是在现代服务业下的,他这个经营范围里没有怎么开得出培训费发票?我问阿晓。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