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推动历史进步的死亡事件?

庭审结束的时候,孙禄松说:「志刚已经死了,希望我们国家再也不要出新的孙志刚了,希望我儿子这么一个血的惨案能推动法制建设,改变收容遣送现状,让更多有孩子出门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在家安心。」

很快,中央政府给出了回应。2003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从此以后,「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取代强制收容遣送,公民的人身自由神圣不受侵犯。

这是胜利的一刻,属于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了庆祝,记者陈峰给自己点了份几十块钱的牛排。许志永欣喜若狂,他在日记本上大大地写下这几个字:我爱你,中国!

我们的国家在越变越好,孙志刚的家人们也开始过上新的生活。

一审判决出来了,乔燕琴被判死刑,李海婴被判死缓,钟辽国被判无期,其他人的刑期从两年到十五年不等。三天以后,亲友们带着孙志刚的骨灰,返回湖北老家。他们是坐飞机回去的。孙禄松说,志刚生前说过,有钱了要让父亲坐飞机。他捧着儿子的骨灰,完成他生前的一个心愿。

在下飞机前,孙志国把真相告诉了母亲吴汉英。这个真相太残忍了,刹那间,吴汉英泪如雨下,失去力气,瘫软倒地。但真相,终究好过谎言。

他们回到家乡,给村里修了路——这依然是孙志刚的遗愿,帮 45 户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最后在黄冈市买了一座三层小楼。就这样,五十多万元的国家赔偿金,也就花得七七八八了。2006 年,孙志国和父亲把小楼装修好,「孙氏酒家」开业了。

前些年,孙禄松每天在店里工作十八个小时,春节也只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就开门营业。他想让自己累一点,想要忘记孙志刚之死造成的痛苦。后来,孙志国结婚,孙其心出生了。在和孙子玩耍时,孙禄松的脸上开始展现笑容。

岁月流逝,人们会忘记孙志刚吗?

案子过去半年多,有一天,王雷在湖南省衡阳县采访。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民听到要拍照,赶忙进屋换了一件新衬衫,衬衫前面的图案是孙志刚的画像。

十年后的清明节,依然有一名叫张树华的湖北工程师,来孙志刚的墓前祭奠。

还有很多陌生人,来自天南海北,互不相识,却不约而同来他的墓前看一看。

这个墓园是孙禄松自己设计的。为了修建它,孙家人花了十二万元。孙志刚的墓志铭是全国人民替他写的。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还有打工人,其中也包括第一个采访本案的记者陈峰,纷纷把悼词或碑文传到网上。孙禄松认真挑选,将其中一些刻到了大理石墓碑上。

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主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在墓碑的正面,最后一句话,如此总结孙志刚的人生:「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

参考资料:

《乔某等故意伤害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3)穗中法刑一初字第 134

《乔燕琴等 12 人犯故意伤害罪上诉一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2003)粤高法刑一终字第 387 号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南方都市报》

《大学毕业生因何命丧收容所 家属追问死因连遭碰壁》,《北京青年报》

《孙志刚死亡真相》,中国《新闻周刊》

《孙志刚弟弟:收容遣送制度废止是对全家最大安慰》,《新京报》

《谁给了乔燕琴权利》,《三联生活周刊》

《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孙志刚事件采访记》,《今传媒》

《他死后有些改变了,有些仍很远》,《南方都市报》

《记者谈孙志刚事件影响:提醒我更多关注个体权利》,《钱江晚报》

《取消暂住证 沈阳迈自由迁徙第一步》,中国《新闻周刊》

《孙志刚墓碑在其故乡湖北黄冈陶店乡建成》,《武汉晚报》

《学者:为「孙志刚事件」,我们曾上书全国人大》,《检察日报》

《孙志刚案在广州开庭审理》,《中国青年报》

等等,以上感谢。

备案号:YX115NyddAz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