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应对经济大萧条?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将极大程度决定未来的生活质量。

有人因举债投资,获得巨额报酬;

也有人因举债,而陷入债务陷阱,备受煎熬。

有人在消费主义盛行中,将储蓄消耗殆尽;

也有人在经济不确定性中积攒筹码,保障基本开支。

专业教育和社会经验,决定了流入资金池子的水量。

而个人财富的积累,则需要匹配必要的经济知识储备。

一个四处漏水的池子,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储藏的功能。

多次的选择,带来明显的两极分化。

财富积累越多,资本收益越高,资金积累得越快。

相反负债越多,未来的利息支出也就越多,更加依赖对未来的透支来支撑短期的开支,债务的积累得越快。

经济学中的 70 规则,指的是一个计算增长和衰减复利的简单方法。

如果你是正收益,即别人给你支付资本收益,用 70 除以收益率便是财富翻倍的年数。

假设你存量财富的收益率为 5%,则平均 14 年财富总量翻一番。

抗风险能力越强,可做的投资选择越多。

相反,在你陷入需要用更多的负债来偿还前面本息的时候,每年需要支付 5% 的平均利率,那么每 14 年债务体量就会翻一番。

而现代金融体系运作中,还有一条规则,那就是:

财富积累越多的人,有足够的抵押品和信用去获取更低的资金成本。

债务积累越多的人,偿债能力越弱,拿到的资金成本越高。

从人口的年龄分布来看,年轻群体的资源积累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能获批的贷款更多是短期信用贷款。

这些信用贷款的年化利率较高,所以他们会更容易陷入以债养债的陷阱中去。

要知道很多套路贷的平均利率往往高于 24%。

也就是说,如果仅靠以债养债,平均 2.9 年你的负债翻一番。

很多年轻人如果沾染上套路贷,除了负债翻番,再算上各种违约后的赔付,几年内就可以败光父母辈积攒所有资产。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从 1978 年以后经济进入极高增速。

在 40 年的时间内平均维持约 10% 的增速,经济体量约 7 年翻一番。

而不同家庭的财富池子积累差异很大,这就是我国市场化经济以来贫富差距的来源。

每家之间的财富差距可能会以平均每年几个点的速度拉开,短期看不出来,但三四十年下来就是几十倍的差异。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年轻人即便不买房,如果出现过度依赖负债支撑消费,资金池子也很难建立起来。

消费主义盛行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宏观经济来说,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然而也是有代价的。

长期带来更严重的消费疲软,因为以前支撑消费的主力可能在盲目还债。

这个趋势在我国开启信贷扩张周期之后异常显著。

年轻人对消费主义和信贷透支缺乏定力。

一时间小额贷款公司趁着信贷扩张迅速崛起,并在年轻人群体中扩散开来。

资源积累不多的年轻人反而成了消化产能的主力。

但代价是越来越多的负债。

要知道小额贷采取的是还款以后仍然计息的做法,平均利率轻松破 8%。

如果这个群体的负债和利息每年以 6% 的速度膨胀,那么约每 11.6 年负债额就会翻倍。

现实中由于平均利率过高,信贷透支更严重,年轻群体的负债要不了几年就可以翻倍。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国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飙升至 854 亿元人民币,是 10 年前的 10 倍多。

而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 后群体几乎占了一半。

付出的代价则是要么以后购房无法获得贷款审批,要么只能承担比市场更高的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趋势在年轻人中并没有得到抑制。

随着各类刺激信贷的不断加码,预计这个数据并不会太乐观。

大量的年轻群体不仅没有积累财富,反而早早陷入债务陷阱中无法转出。

我国又是人情社会,预计亲朋之间很早就无法提供周转的协助。

钱越来越难借,越来越难要,也给所有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以此为切入点,我们展开讨论一下年轻人即将面临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好应对。

1. 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

经济发展中绕不开一个取舍,那就是:要效率,还是要公平。

根据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来看,发展更注重效率,以做大增量蛋糕为核心。

那么必然就无法兼顾另一个问题,就是分配下的公平。

高增长下掩盖的,是资本收益逐渐压过劳动收益。

当然这并不是个例。

所有的市场经济体都会出现一个现象:周期性的资本收益占据主导,而相应的劳动收益下降。

历史上,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出现过经济危机。

其根源就是,资本形成以后,要再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

但流入普通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下降,消费不足,产能过剩。

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湮灭。

危机之后更多人重回起跑线进入下一个周期,市场自发出清也不都是坏的。

我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三十年的高增长之后非常依赖国际市场对产能的消耗。

突然遇上 2008 年全球需求疲软,经济增长下滑。

这时,效率和公平就又面临了一次选择。

从结果上来看,便是急速的宽松货币政策,也是一次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大的分水岭。

是从第一次大规模的宽松信贷开始的。

至于当时为什么做这个决策现在有很多解释。

但基本的数据事实是一年内六次的降息,结合中央的 4 万亿救市计划以及掀起的地方 6 万亿刺激经济。

货币供应大幅度增加,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资本收益率的大幅上升,投资类资产价格泡沫快速增加。

举一个例子,一个拥有价值 20 万房子的人和一个没有房子的人,房价翻了 3 倍,那么其财富鸿沟短时间内就会差 60 万。

如果是资本,将非常聪明。

超发货币时将自己的资产抵押贷款,大规模降息下债务成本下降。

只需要杠杆再购入一些投资性资产,什么都不需要干,超发货币就会将自己的财富增值。

我们再看看一些大的资本是如何玩的。

以土地为例,同样的一片地,价格十几年间上涨了十几倍,有的甚至是几十倍。

你要做的并不是去努力劳动,而是贷款和融资以及疏通关系来拿一片地。

假设平均翻了 20 倍,那么你将这些地卖出去,什么都不需要干,就分走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钱对应的就是商品和社会产出。

这也意味着你不需要劳动也可以享受最优质的社会产出的商品和劳务。

李嘉诚便是如此完成的大陆内部的财富收割。

财富永远不会凭空消失,那么成本谁付了呢?

薪资涨幅赶不上刚需生活需求涨幅,就意味着你为了获得基本的生存空间需要的劳动时间更长。

根源就是超发货币时资本收益快速压过劳动收益获得财富。

同时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庞氏信贷。

即非常依赖更后来者举债,才能维持前面人的银行利息支付和投资收益。

这样越往后的年轻群体,压力越大。

2. 全球经济在周期中的位置

美联储作为全球央行的央行,它的决策影响着诸多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选择,也能很大程度反映全球经济所处的周期。

从利率水平来看,美联储自 2008 年 12 月下调到 0~0.25 区间以后,直至 2015 年 12 月 17 日才开始加息。

期间经历了 9 次加息,直到 2018 年才加息到 2.25 至 2.5。

也就是说,我们经历了 7 年的几乎 0 利率宽松周期。

然而,美联储在 2018 年的加息抑制经济过热并没有持续太久,面对疫情冲击下又开始快速降息。

2020 年 3 月,一次性降息 100 基点,利率水平又回到了 0~0.25 区间。

也就是说,从 2008 年到 2022 年之前,只有 2016~2019 年利率不在 0~0.25% 的区间。

其余时间都是极度宽松的货币状态,2008 年到 2022 年股市过热也就能够理解了。

尤其是疫情之后,美股在无上限量化宽松下的表现。

金融再热依旧要靠实体。

2021 年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并没有太好,然而美股在 2021 年完美收官!

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大盘全年收于 4766.18 点,较 2020 年上涨了 26.9%,这其实就是宽松货币支撑的经济过热。

这种靠宽松货币支撑的非理性繁荣,终究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结果就是在供给冲击下出现居高不下的通胀,经济增长又严重收缩,出现了滞胀。

历史也表明了滞胀形成后,不管供给多少货币,都无法挽救。

不仅不能刺激经济反而带来更严重的通胀,也是凯恩斯主义长期刺激经济失效的表现。

到了 2022 年,供给冲击结合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终究还是冲击了通胀。

货币供应多了,要么去金融资产泡沫,要么去消费品价格的通胀,美国也不能幸免。

截止最新的数据,美国连续多个月通胀维持在 8% 以上,直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通胀水平。

上次可是靠把利率水平提高到 20%,实际利率拉回正值才将通胀打下来的。

即便最近有所回落,也是因为计算同比时去年基数增加,带来同比数据上的下降。

好比猪肉从 10 块涨到 20,同比是 100%;

而 20 涨到 30,虽然都涨了 10 块,但同比计算却下降到 50%。

要控制通胀,就要收紧货币供应。

收紧货币供应,必然会打击宽松时期积累的泡沫。

经济中很少有兼顾的情况,更多的是机会成本和选择问题。

从 2022 年 3 月开始,美国快速进入加息通道,出现了连续四次 75bp 的加息,其联邦基金利率推高至 3.75% 至 4% 之间。

要保通胀就无法兼顾资产泡沫。

结果就是美股较高位跌去 2~3 成,但依据没有到疫情冲击之前的水平,意味着这里面的泡沫还没有挤完。

此外美联储的加息让各类金融衍生品价格暴跌,尘归尘土归土,并没有摆脱现有的经济大周期,无数人的投机发财梦成就了少数人的暴富。

降息刺激经济热度,相反加息打击信贷支撑的繁荣,3.75~4% 是不是利率的顶点呢?

大概还没到头,幅度可能会从 75 变成 50 或者 25 个基点,依旧会让利率水平处于高位。

人们更喜欢债务支撑的繁荣,也不太会接受市场的出清。

但不喜欢的事情,不意味着不会发生。

2023 年预计很长时间都会处于高利率状态,诸多资产泡沫都将迎来退潮。

债务支撑的繁荣总归要面临市场出清的压力,尤其是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全球经济所处的现实位置。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标志性事件便是 2002 年以后加入 WTO 进入极高增长的阶段,成为全球多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出现,不可能吃尽利好而不承担全球经济变化的冲击。

我国官方给出的经济基本定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放缓。

供给冲击来源于国际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冲击,这也是全球经济不稳定性的影响,不是谁可以左右的。

疫情对收入预期的影响,经济高速增长时积累的财富结构问题,消费主义盛行下对负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经济体量上去以后,数字上也很难维持继续的长期高增长,预期放缓是客观要面临的问题。

刚步入社会生产活动的年轻人,要面多个因素叠加的经济环境,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全球经济的出清周期、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可预见的经济增长放缓。

3. 多因素叠加经济环境下普通人的应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尤其是年轻的经济参与者没有太好的资本和社会经验积累时,需要在未来的经济环境中做好相关应对。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 判断收益风险,下调收益预期

普通人缺乏系统的经济金融培训,很难判断市场的潜在风险,但有一个基本的规律:低收益未必对应低风险,但高收益一定对应高风险。

这里就要引用一个过去的标准。

2018 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的一段话:

收益率超过 6% 就要打问号,超过 8% 就很危险,10% 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其实后来的很多事情都验证了这个标准。

比如涉案资金上千亿的 P2P 理财,数以万计的「投资者」血本无归。

而没出事之前,各大平台为了吸引资金流入,都开出了诱人的承诺。

到旁氏游戏的出清前夕,普遍平台依旧给出了 8% 的承诺,还有一些甚至高达 15%。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高峰时期 P2P 每年累计交易规模达到 2 万亿~3 万亿,可以占到 GDP 的 2~3%。

现在还没有偿还的出借人的资金总额达到 4900 多亿。

这类游戏最大的特点是本身没有太多成本,也就对应没有太多的真实资产可以拿来兑现承诺。

一旦暴雷,最后接盘者基本是血本无归。

你看重别人的收益,别人看重你的本金,钱出去容易回来就比较难了。

回到现在,毕竟 6、8、10 的收益参考标准是 2018 年的表现,市场预期收益和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经济越热,预期收益越高,反之亦然。

2018 年我国实际 GDP 增速为 6.6%,而如今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截止 2022 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我国经济增长同比有所回暖,但依旧只有 3%。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们这里可以做出一个推测,未来几年对收益的预期在同等风险下,保守的要下调 1~2%。

也就是说别人承诺给你 8%~9% 的收益,前提是你把钱交出去,可能就要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如果这些钱是未来的基本开支保障,一点也不能承担风险,那么建议你不要出手。

相应的几乎无风险收益的参考为存款利息,一年期的大概在 1.9%,两年期的约 2.5%,三年期的约 3%,五年期的则只有 2.65%。

一般封闭期越长,对收益要求越高。

这就是造成这种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倒挂的原因。

当然,这也是银行的一种判断,不排除未来 5 年内的市场实际收益进一步下降。

2) 抗风险资金的稀缺与优化储蓄占比

现代金融体系自建立以来,习惯于用透支未来的代价缓解短期的问题,也就对应第一部分的财富积累分化。

富人依赖资本积累和资本收益,财富增长进入瓶颈。

穷人依赖债务维持基本开支,不断的用未来和更未来的现金流偿还利息。

对于财富结构来说,中下层的债务积累过快,而偿债的现金流却愈发的稀缺。

现金流代表着支付所有衣食住行医教的保障,也是应对经济大环境变化的最后抗风险能力。

这里有一个日本曾经出现的选择悖论,当实体经济无法支撑金融体系空转所需的利润时,大家都处于抗风险资金稀缺的状态。

企业开始缩减扩张、偿还债务以抚平资产负债表,至少不能出现资不抵债。

导致的结果就是雇佣者的数量和收入下降。

而高杠杆的居民端,由于抗风险资金被拿去偿还债务和利息,就会缩减非必要开支,大家都不消费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

形成了一个选择悖论:企业和个人都是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反而陷入了谁都无法实现的怪异现象。

这也是日本 90 年代中后期大幅度放宽货币供应,却依旧无法拉起市场信贷的原因。

宏观上只有外力的介入才有可能扭转这个螺旋,而普通人并不能干预这个过程。

就和普通人无法干预宏观决策一样。

抗风险资金是未来重要的基本生活开支保障,即便缩减开支可能陷入死循环,依旧是普通人在经济环境下的最优解。

此外,根据经济周期的一般表现,出清之后往往迎来一段时间快速的增长和投资机遇期,而这些机遇变成收益是需要资源支撑的。

增加储蓄占比,优化债务结构,开源节流是普通人在经济周期后半段的风险最低的选择。

3)投资收益无法弥补利息的现实表现

房主不炒已经是基本的趋势,有政策原因也有客观经济原因。

我国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金融投资属性占比增加,表现为全球较高的房价收入比。

要求房子逐渐回归居住属性,剔除金融属性是预期的目标。

从客观上来看,我国高速城镇化接近尾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4.72%。

考虑到人口结构中的农村老龄化占比较高,未来的城镇化速度将逐渐放缓。

另外的原因是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收入预期增速也跟着下降,过高的房价收入比决定了房地产不再具备投资属性。

我们做一些简单的计算,就不难发现一个结论:如果你想通过房地产投资来实现财富保值,现阶段绝大多数城市都无法支撑这种收益,

准确来说,近几年投资房产其实是在给银行打工。

此外,房地产不具备高流动性,也不具备蓄水池的作用。

也就是说,市场承担不住大量的高位套现。

我国居民 70% 左右的资产都在房子上,让房地产成了我国真正的金融市场,且是门槛很低,参与度很高的投资品。

根据 2021 年的推算的数据超过 400 万亿估值。

然而真正深挖看一下,看看这 400 万亿是怎么来的。

我们引入一个双重杠杆的模型。

第一个杠杆是购房者过去的储蓄和负债比值。

以 30% 的首付为例,3 块钱自有资金就可以撬动 10 块钱的流动部分房地产价格,剩下的 70% 由银行贷款支撑。

钱不是印出来的,而是借出来的。

很多人总说房地产是蓄水池,其实并不准确。

100 万的房子借 70 万,其实就是购房者举债参与创造了 70 万货币进入市场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个杠杆其实还在扩大。

有些地方为了刺激楼市,降低首付比例到 20%。

也就是你 2 块钱自有资金就可以撬动 10 块钱的房价。

考虑到我们是人情社会,买房或多或少都要借助亲朋借贷。

很可能 1 块钱的自有资金,加上隐形债务就可以撬动 10 块钱的房价。

第二个杠杆则起到社会总财富的放大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邻居卖房每平米增值 1 千,你自己也会提高自己房子的心理估值,往大了说是整个小区的估值。

假设流通率 10%,那么又多了 10 倍敲定作用。

结合第一个杠杆,1 块钱购房者储蓄甚至可以撬动 100 块的区域财富估值增加。

房地产本身就是低流动性资产,实际流通率可能更低,带来的就是杠杆撬动倍数更高。

杠杆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

房地产增值的时候估值放大的越多,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时候能变现的就越少。

这就让依靠信贷支撑的房地产价格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变得更加不好预测。

少量的集中变现可能带来价格的踩踏,让投资收益化为泡影。

此外,我们需要算细账,看看投资房子要增值多少才能赚钱?

很多人靠着房地产永远涨的信心,不计成本的加杠杆投资房子,期待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从自己手里买走。

过度看重房子的金融属性逐渐忽略了房子的居住属性。

逐渐的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储蓄消耗,双重杠杆支撑的纸上财富都玩不下去了。

表现为 70 个中大型城市中上涨的占比变化,刚开始是绝大多数城市上涨,逐渐的上涨的城市减少,到最后大部分价格是下跌的。

从投资角度来看,即便今年的 5 年期 lpr 下调到 4.3%,但房价增速下滑的更快。

用 4~5% 的资金成本,去投资基本不涨还在下跌的资产,其实就是在给银行打工,今年只是比较明显。

准确来说,多数城市,2018、2019 年之后举债投资房地产都是在给银行打工。

所以让房子逐渐回归到居住属性,削弱其金融投资属性就是现在最显著的趋势。

而期待借助炒房来实现财富增值,几乎是不太现实的想法,或者说是缺乏量化计算。

惯性思维长期可能都是对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用数据和逻辑来佐证猜想才是更可靠的做法。

因为资本积累多的投资者可以拥有多次的试错机会。

赚一次可能就会弥补过去所有的损失。

而普通人选错一次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这也就表现为历史上投机活动中,最后接盘的永远是知识和财富储备更少的普通人。

最后,学习了解经济学知识最终是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每次的成本支出都能获得最优的回报。

多次选择后不同群体的财富积累便会出现明显的分化。

有的人财富积累形成正循环,而有些人是负债积累形成恶性循环。

学习理财知识不仅仅是投资,而是管理现阶段个人或者家庭财富配置的基本生活技能。

宏观判断经济周期的位置,什么时候该提高收益预期,什么时候该避险积攒抗风险资金。

如果有人经常给你普及快速致富的投资渠道,那么大概率是要谨慎的。

你盯着的是收益,其他人可能盯着你的本金。

为此如何通过现有的收入积攒资金,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现有的收入和财富基础上,尽可能让家庭更好均衡在短期中期长期的生活条件。

管理财富的第一步并不是增值,而是尽量不让自己和家庭陷入财务麻烦。

年轻人则面临更多叠加的经济因素,可以做的选择更少,但也是最需要规划财务状况的群体,要做好储蓄规划,谨慎对待加杠杆。

所有的钱都是有成本的,要么是人情,要么是利息,有的既要付利息也要还人情,不要等陷入恶性循环之后再考虑上岸的问题。备案号:YXA1L6rp4ZGunKm0NvDCLy9Y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