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性,爱情和友情的区别是什么?

知名摇滚歌手史提芬·斯提尔斯( Stephen Stills )在 1970 年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和你爱上的人在一起,亲爱的,爱上和你在一起的人你总能办到的。”

无奈的是,很多人身边陪伴者甚多,却缺少一个值得爱上的人。“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情况并不少见,朋友和爱人的距离,像一层一捅就破的窗户纸,也像一块能防弹的厚厚钢板。朋友和恋人的区别,是不是就是“喜欢”与“爱”的区别?

经常有人问我:“好朋友能不能做恋人?”“世上有没有纯洁的男女关系?”以及“曾经的恋人还能不能当朋友?”

严格地讲,这些问题都不适合作为一个心理学的科研问题被提出,它们超越了心理之外,涵盖了太多文化与社会的因素。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这些问题上只能提供一些仅供参考的线索。

但有一些事实,已经在学界获得了肯定。

首先,朋友是派生情侣的重要来源。很多情侣的关系是从他们曾经的友谊逐渐发展而来的。我们曾经提到过亲密关系的纵深转变,朋友一般属于“个体关系”和“紧密关系”的层次(如图 2-1 所示),在条件成熟时向亲密关系进行纵深发展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图 2-1 社会关系的纵深发展

导致这种关系更深层的原因,是人们彼此之间分享的内容和共同经历的事件的演变。朋友的产生,本身就以共同经历作为契机——从同事、同学、舍友,到在线论坛你所欣赏的成员、你经常逛的书店的店员及总给你送快递的快递小哥,都有成为朋友的可能。究其原因,是因为你们分享着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你们都扮演着某个特定的角色,作为情境的一个元素参与了进来。长此以往,就因为某个具体事件或某种频发场合带来的质变,你们成为了朋友。

不同的场合、迥异的经历,以及对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情的深浅不一。无论同性还是异性,很多人都有一两个知己、几个挚友、十几个相处得还算不错的朋友及几十个能在一起玩玩但是谈不上有什么深交的人。当场合与经历有了积累和改变,关系的发展也就呼之欲出。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另一个人的生活中,有的人就只能被固定在某个具体的位置,没有什么再深入的可能了。而经历机缘种种,有些人还是可以越走越近。

无疑,从友谊到爱情之间,是存在以下屏障的。

一个是彼此的性吸引。异性间的友谊并不诱发性吸引,而不合时宜的性接触更可能给友情带来后患。接吻算是一种典型而基础的性接触,被古希腊诗人奥维德(Ovid)浪漫地称为“爱情的花蕾”,可见性吸引的确参与了爱情初始的构成。对大量的异性友情而言,一旦对彼此萌生了“不纯洁”的想法,恰恰可能是纯洁爱恋的真正开始。

亲密关系之所以叫作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形容了一种与“亲密”二字脱不了关系的关系。对我们来说,很多人虽然已经很算得上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你仍然不是迫切需要与他亲密接触。

很多朋友,纵然多年不见面,但是再度相逢时仍然可以嬉笑打闹把酒言欢。但是对相当一部分恋人来说,异地恋却成为了一种对情感的巨大挑战。我有几个朋友,虽然已经十几年不见,但我们的交情照样很好。而十几年不见一直很恩爱的夫妻,对我个人而言,是真的没见过。异地恋总是困难的,但异地而居的朋友们,似乎并没有太多苦情的故事值得讲。所以曾经的异性朋友,一旦出现了只针对彼此的性吸引和强烈的亲密感的需求,就亮起了友情向爱情质变的提示灯。

还有一个是剧烈的排他性。友情通常是没有排他性的,但是爱情有。

你总能见到地铁里欢声笑语的一大伙年轻人,你也总能看到在人潮中牵手走过的情侣们。一群男男女女们欢快地手牵手跑过,你会觉得他们是青春洋溢的朋友;可一个女生同时牵着两个男生的手,会让人不免从心底起了嘀咕。甲可以和乙做朋友,也可以和丙做朋友。与此同时,乙和丙同样也可以成为不错的朋友。但是,通常情况下,甲不能既给乙做恋人,又跟丙出双入对。很多时候,沉浸在友情中的人们追求一个“人多热闹”的环境,欢声笑语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你看,“斗地主”是三个人,打麻将是四个人,打篮球是五个人,踢足球是十一个人,跳广场舞是一群人。但是,情侣约会吃饭看电影逛公园过日子,一般都是两个人。

典型的亲密关系像条形磁铁,一个人在 N 极,另一个人在 S 极。联结他们的是实体的磁铁本身,也是无形的磁场。两个磁极彼此牵扯,闯入磁场的其他个体会被其有意无意地影响,却不能成为一个与它们平起平坐的“第三极”。

这就是为什么当“电灯泡”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因为“电灯泡”总是显得很多余。情侣们通常都或明显或不明显地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排他性,这并不能怪他们,这只能怪爱情本身。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礼貌进而礼数不周,只是他们的恋人已经充斥了他们的视线,让他们无暇他顾。在这里,排他性并不仅仅指亲密关系上的排他,同时也指因为亲密关系而导致的针对其他情感的排他。很多情况下,爱情是“盲目的”,对情侣而言,排他就是盲目的典型表现之一。

从友情到爱情,第二个门槛就是排他性。如果在友情的培养过程中,愈发感觉另一个人的参与让你们感到不协调、不适应甚至不愉快,那很可能是爱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萌芽。

当然,很多情况下,情侣也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一起参加社交活动。欧美流行的双重约会( Double Date ),即由两对情侣共同完成一次约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几对情侣共同组成的自助游,也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是因为爱情的存在,情侣在共同加入活动时,更多的是以某个共同体的姿态表现的。

知名美剧《老友记》就很能说明这种情况。

莫妮卡(Monica)和钱德勒(Chandler)在伦敦点燃了爱火,跨过了友情的界限,但在返回美国之后,仍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正式确定情侣关系。但是我在看到他们两个想尽一切办法表现二人关系的排他性时——避开他人进行约会,产生了吃醋的情绪——我就已经预感到他们最终将走到一起。剧情发展果不其然,他们最终在第七季结婚了,友情向爱情的蜕变最终修成正果。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并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怎样鉴别当下的状态到底是朋友还是恋人,当下的感情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我们上面提出来的两个要素当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但是一旦结合生活实际,情况的复杂程度便呈几何级数地上升起来。

不过,在从朋友身份向恋人关系进行转变时,还是有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毕竟这是两种纵然有相似之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交关系。

还拿曾经做朋友的方式来做恋人,可能会毁了姻缘。做恋人的第一步,就是要比做朋友更强调从行为表现到心理状态的一致性。

为了研究两个人在朋友阶段和恋人阶段的差别,堪萨斯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夏琳·穆勒哈德( Charlene Muelenhard )率领着她的团队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夏琳向召集来的大学生们展示了一系列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对青年男女在某个公共场合进行交流的录像。这些公共场合从二人都穿着泳装的沙滩,穿着休闲服饰的咖啡馆,直到穿着正装的高端酒会;谈话内容也包罗万象不一而同。在看完视频后,大学生们被要求给谈话二人的亲密程度打出一个分数,以评价二人正处于从普通朋友到热恋情侣的哪种水平的关系。

藉由这一实验,夏琳·穆勒哈德希望挖掘哪种交流或行为,让人们表现得像个恋人,又是哪些动作和话语,让人们看起来还是仅仅处于朋友的状态。

在最终的研究结果中,没有一个和谈话相关的指标对亲密关系的表现水平提供了线索。不管人们聊些什么,或者在哪种场合聊,或者谁说得多一些谁说得少一些——与亲密关系的表现都没有丝毫关系。谈些什么,即所谓“共同语言”的内容和多寡,并没有成为朋友与恋人的分水岭。

出卖了人们关系状态的主要是动作和表情,它们被统称为“非言语信息”。

在情侣之间,会有作为朋友时彼此通常不会选择的众多表情以及肢体接触。

最让观察者降低对两人关系评价的典型动作是:斜靠在某个支撑物上;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不和对方有目光上的接触。

而起到了一定积极地作用,但收效并不明显的动作是:身体前倾;拥有主动性的交流语气;不会让眼光跟着擦身而过的其他异性一起飘走。

起到了相当的积极作用,让人们显得已经相当热络的动作是:两个人的距离在 45 厘米以内;两个人一边笑一边有肢体接触;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不笑的过程中,两个人仍然有肢体接触,比如长时间地牵手,或者一方在不经意间给对方撩了一下头发。

不过以上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单体反应,真正让夏琳看重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叫作“行为同步”的行为表现,这种“非言语信息”通常高发于有了相当情感基础的爱侣之中。

相较于普通朋友,情侣们会下意识地模仿对方的行为表现,以求达到相当程度的行为同一性。与此同时,情侣也会追求从大到小事无巨细的一致性,以此来表达和强调关系。

一方在谈话中前倾身体时,另一方也会前倾;一方伸懒腰时,另一方也会放松一下肌肉;一方伸出手去,另一方也不会立刻就把手抽走。

异口同声和会心一笑,也是典型的“行为同步”。虽然在朋友之间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但是在亲密关系中会更加高发。

不过这种行为同步还有更多表现形式。有时候,“夫妻相”就是其中的一种。夫妻相除了指长相的相似外,也会通过行为、态度和气质的高度一致性加以表现,这是一种对关系联结的强调。

此外,为了显得更亲密与感情好,情侣们还会刻意追求行为的同步,强调彼此之间的同一性——“情侣装”的流行就相当能说明这种情况。

在夏琳·穆勒哈德的研究之后,也有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了情侣中的行为同步现象。这种现象未必成全了友情向爱情的转变,但它毋庸置疑是一种将朋友和恋人加以区分的有效指标,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可观测的指标,它毕竟为“友达”和“恋人”的距离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

对于友谊,人们毕竟还是更在乎一种稳定的代入感——分享情感,分享经历,提供帮助,获得资源,能够没有太多顾忌地做自己。无可否认,友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爱情的基础。而爱情不仅仅把友情开进了快车道,甚至把它改装成了过山车。

相较于友情而言,爱情的初始阶段更强调全身心的投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正是因为这样,有了相对于友情更多的激情瞬间、更起伏的情绪状态、更多的奉献和付出、更偏激的想法和行为。然而,这些特质并不具备人们想象中那么高的稳定性,爱情初期的剧烈磨合很容易引发情感的突然结束。

不管恋人是不是由朋友发展而来的,相当一部分的恋人在他们恋情的初期就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结束这段感情。如果说爱情终于一个根深蒂固又无法妥协的问题,很多人都会表示可以理解。那到底又是什么,让很多人对一段感情投入得快,抽身得也快呢?

诚然,磨合中发现的彼此不合适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可这恐怕并不是一些人的恋情“习惯性流产”的真正理由。

人们看似在爱情对同一个对象施加了多重标准。同一个人,之前爱得死去活来,为什么如今恨得咬牙切齿?

对于爱情的对象,人们到底秉持着一个怎样的标准呢?让人们从别人的生活中拂袖而去的东西,与让人们毅然决然走进别人世界的东西,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呢?备案号:YXA1w5jMk5OsRG1v8nJiwlN9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