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使一个人快速成长?

出自专栏《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想要快速成长,需要从重塑思维开始,思考问题时,试着用以下 3 个方法:1、敢于假设;2、深度学习;3、降低期待。

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再精准发力,方可事半功倍,快速精进。

1、厉害的人都敢于假设。

一个人要想变好,不仅要有强烈的愿望,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愿望有余而方法不足,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变好,但总是苦于自己能力缺失,诸如:缺少独立思考,凡事缺乏主见,没有人生目标,等等。

这些困境就像一个个怪圈,使人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像在原地打转。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困境其实不难打破,因为它们的解决方法都涉及两种基本能力:

「敢假设」和「看现实结果」。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掌握并运用这两种能力,就可以将类似的困境一网打尽。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

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我们总是处在复杂而困难的事情中,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对的,不确定自己说的是不是对的,不确定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所以我们止步不前,因为逃避模糊和不确定性是人类的本能。

但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人生优势。

这么说还是太抽象,不如看些例子吧。

比如,我每次写文章都是这样开始的。起初脑子里非常模糊,难以下笔。但即使如此,我也会假设那个极其简单甚至没有逻辑的想法是对的,然后「逼迫」自己写下能描述它的句子。

这些句子可能是一些文法不通的话,也可能只是几个关键词的组合,但没关系,对我来说,只要写下来就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进行「假设」,一点一点地修改、丰富、完善,最终它总能呈现全新的面貌。

如果我担心自己写不好,不敢假设性地写出第一句话,恐怕写作路上早就没有我了。

我也经常用这个方法辅导女儿学习。比如,她写作业遇到阅读理解或作文时就会习惯性地卡在原地并向我求援,但我不会直接帮她,而是让她先说一个自己认为的答案,或者口述一下作文的大致想法。

此时,她总是畏惧地摇摇头说:「我真的想不出来。」

我再鼓励她:「没关系,你再想想,哪怕能说出一个词也行,不管怎样,你得先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然后她慢慢地开始动脑,说出一两个词或一个粗糙的小故事,我再继续鼓励她想出更多的词。

渐渐地,她开始找到思路,最终凭借极少的外界帮助自己完成了作业。

我还将这种方法用在读者的咨询中。以前读者向我提问的时候,我都会直接把想到的「答案」告诉对方(当然,我的「答案」也是我自己做出的假设)。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请读者就自己的问题先提出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解决方案。有趣的是,很多时候还没等我给出建议,对方就会恍然大悟:「噢,我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时,我就会特别得意,因为这个「假设策略」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让对方收获了思考和答案。

假设策略不仅可以用在学习、思考上,也可以用在生活、成长中。比如很多读者在读了《认知觉醒》后都开始实践「每日反思」「日程规划」或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总是因很多「模糊和不确定」卡在某处,诸如以下情景。

·每次反思复盘的时候,想不清问题的原因怎么办?

·进行每日规划的时候,总有不确定的干扰怎么办?

·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方向怎么办?

事实上,这些问题通通可以用「假设」这个利器来解决:

·反思的时候想不清问题的原因,那就本着极度坦诚的态度,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可能的原因;

·规划日程的时候如果有很多随机干扰,那就以最大可能为标准,先假设一个具体的计划;

·找不到人生目标的时候,不妨将所有选项列出来,并将那个目前认为最可能实现的选项假设为目标。

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你得先有一个「想法」。只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用信息,先做出一个假设,我们就不会卡在原地,就能够继续向前迈进。更多新信息必然会在后续的行动中慢慢浮现,如此,我们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

掌握了这些要领,我们就可以自主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想改变,怎么办?很简单,你只需在每次需要表态的时候,利用当前所有可用的理由和依据,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观点。即使它不一定正确,但你必须有一个。

时常这样练习,你的主见就会慢慢变强。

可见,假设可以消除模糊,让你的思考更深入;假设可以消除阻碍,让你的行动前进一步。经常进行假设练习,可以提升你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你掌控生活,甚至是创造幸福人生的能力。

当然,你肯定很担心自己的假设会出错。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世间所有人的想法其实都是假设,即使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想法也只是假设,而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也说:「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所以我们无须盲从他人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必盲目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反正大家都是在假设嘛。

重要的是,我们得有敢于假设的意识,无论对错,先练习起来。

即使假设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多总结、多修正,保持头脑开放,始终用最新、最可靠的理由和依据来支撑自己,就可以不断革新自己的假设,使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越来越接近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阅读、持续学习。因为书中的观点虽然也是作者们的假设,但他们的正确概率通常更大。所以当我们自己的假设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学会「借用」书中高人的假设就非常明智,这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是快速进步的阶梯。如果你勇于跨出这一步,并有意识地将假设的方法运用到生活各处,你的生活必将有所不同。

那么,一旦我们做出假设,又该如何判断它是否正确呢?

答案很简单:看现实结果。「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比如在读书这件事上,很多人总是对读完书之后记不住内容感到很痛苦,他们经常发现,一合上书就忘记读了什么,。这与他们期待的「全盘记住、全盘吸收」落差巨大,导致他们对阅读这件事的体验极差。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学会「看现实结果」,就会发现「记不住或忘记大多数」其实就是现实常态,这就是我们的真实能力。

不信的话,你现在可以去看看那些自己阅读过的书,你会发现在合上书的情况下,能想起书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两个观点就很不错了。

如果你的生活因某句话或某个观点发生了真实的改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已经非常值了。

我自己的成长就是从看到并接纳了这个现实后开始突飞猛进的。

大概在开始写作半年后,我就放弃了「全盘记住、全盘吸收」的妄念,假设每次阅读只能记住一点点,然后主动降低心理期待,告诉自己: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

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只要我们多看几眼现实结果就知道自己每天能做多少事情。此时我们应该主动接纳现实,降低心理预期,只做两三件最重要的事,并给生活留出足够的闲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从容、高效、平衡和愉悦。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

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敢假设」和「看现实结果」是一对绝佳的组合,它们几乎适用于所有场景。无论是治国、治商,还是治学、治人,都会用到这个底层方法论。所以在你前行的路上,请一定记住这句话: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2、厉害的人都在进行深度学习。

普通与卓越之间确实存在一道无形的分水岭,只是大多数人看得并不清楚。现在,就让我用一个故事帮你勾勒它的模样,然后一起想办法跨越它:

某年 5 月的一个下午,上课铃声已经响起,但一个高二的男生没有走向教室,反而走到了更僻静的地方。

他当时的成绩只有 400 多分(总分 750 分),前程堪忧。让他更焦虑的是,不管他变好的欲望多么强烈,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明显提高成绩。

这种「求而不得」的残酷现实让他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此时距离高考只有 1 年零 2 个月了,所以他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他逐渐把困惑缩小到了这个问题上:「我今天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终于,他得到一个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答案:「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进步!如果明确知道自己努力学习一天不会有任何进步,那还不如去玩!现在之所以听课、预习、做作业、做卷子、看参考书,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进步。」

接着意识到,「如果连一天中有哪些进步都不清楚,那说明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都是在糊里糊涂地学习。」这就是自己没有明显进步的根本原因,于是他当即决定建立一个「进步本」,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

从那天开始,他把每天新学到的各种知识、不会做的题、搞明白了的错题,还有关于学习的一切总结、思考都记录在进步本上。这样,只要一看本子,就知道当天有多少具体的进步,一目了然。

当然,仅仅记录是不够的,因为记录不等于进步。「如果同样的错误再犯,同样的题型又不会了,同样的知识点下次遇到又模糊了,这些都不意味着进步。只有记在脑子里,不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

遵循这样的原则,他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把本子上面的题拿出来重新做、反复做,不懂就问同学、看参考书,直到把所有学到的知识完全无误地记住、理解了每一个步骤的细节,并达到了任何时候都能快速做出且不出错的程度。

通过实践,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听课、做作业、看参考书等学习方式无法让自己真正进步了。因为这些学习过程的效果不能被直接检验,唯有将转化的结果清晰地记录在进步本上,才可以检验学习方法是否有效。

由此,他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进步本的完整操作是快速进步的有效方法。如果犯过的错误下次还犯,做过的题目下次还错,那说明这根本不是学习,或者是效率极低的学习。相反,保证出过错的题不再出错,搞明白之后不会忘记,才是学习的底线。

在进步本的加持下,他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开始飞速跃升。最终在高考时考出了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如愿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实现了高考的逆袭。

他就是「核聚老师」(以其公众号名称呼),如今他用自己的方法论帮助很多考生走上了逆袭之路。

「核聚老师」的方法表面上看是个人经验,其实背后有科学的脑神经理论作支撑。所以这样的方法论适用于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在校阶段被动式的有压学习。

结合「核聚老师」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学习的理念和标准,那就是: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核聚老师」没有沉迷于对各种资料的泛泛复习,而是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最终成就了自己。奇怪的是,普通人对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不屑一顾,而高手们却极力推崇。

比如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因此他也在家书中留下了「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的忠告。

事实上,曾国藩年轻时资质非常普通,进步也非常慢,但凭借步步扎实的积累,得以做出一番成就。

可见,上乘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原始、简单。不需贪多求快,只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扎实推进即可。谁在这方面耍小聪明,谁就会吃亏。

而这种盈亏关系在一位研究生给「核聚老师」的反馈中也被形象准确地描述了出来:「在使用『进步本』之前,我学得虽快,但忘得也快,相当于用沙子建房子;在使用『进步本』之后,我惊恐地发现自己真正掌握的没有多少,发现之前的学习基本没有让自己产生实质性的进步……但此后的学习相当于用钢筋混凝土建房子,不留一点漏洞,让人感到很踏实!」

「沙子」和「钢筋混凝土」的对比真是形象又准确,因为这其中暗含另一层寓意,即前者开始时容易,后期困难;后者开始时困难,后期容易。

这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人会越学越痛苦。因为前面的学习有很多漏洞和盲区,所以后面所有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的知识就会摇摇欲坠。

之前的漏洞和盲区若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之后会一直受此影响,那么学习上的新问题和新漏洞就会越来越多。

而那些使用了类似「进步本」的学霸,则越学越轻松,因为他们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因而在后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点会越来越少。巨大的学习优势还会让他们自信满满、乐此不疲,甚至学习上瘾、停不下来。

所以对一些人来说,学习这件事永远是难的,无论学什么都学不好;而另一些人却学什么成什么,显得特别聪明。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这个最基本的学习观。

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核聚老师」学习方法非常符合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

图示:刻意练习四要素

如图所示:「核聚老师」会不断明确那些自己不会或不熟练的部分,将学习范围划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然后反复咀嚼、反复琢磨,直到融会贯通,再开启下一个章节。在练习时不仅目标明确,而且都善于将大目标拆解为小目标。

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他也能得到最及时的反馈,这些学习规律使他们能始终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而非在舒适区内低效重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拉开了普通与卓越之间的距离,那就是速度。很多人正是忽略了这一点,才陷入了很努力但就是不见明显进步的境地。

比如高三读者「木多」就有这样的困惑。她自述在学业上非常吃力,尽管自己内心很想变好,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糟糕的学习体验使她终日被低落、沮丧的情绪缠绕,甚至开始信心崩溃。

当问及她具体如何学习时,她说:「基础的东西我也可以做出来,只是花的时间要久一点。比如一页地理习题可以只错一题,但要花 45 分钟才能完成。」我当即意识到,她的学习观里缺少一个概念,那就是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很多人和她一样,以为学习就是理解知识的过程,以为理解了就是掌握了,然后止步于此,殊不知,对知识运用的频率、速度及熟练度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人在学习之初感觉并不吃力,但越往后,就发现自己越来越搞不定学习了。而那些成绩好的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做对」和「做快」同时列入自己的学习标准。

他们不满足于会做,还追求快速做出且不出错。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技能,我们都应该在脑子里牢牢树立这个观念:速度,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比理解更重要,甚至是后期竞争中唯一重要的因素。

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学会之后的练习,并且要明确练习的标准,因为真正的对手不怕你会一万招,就怕你把一招练一万次。

另外,如果你经常观察那些卓越者,会发现他们平时行动的速度也很快:

·能用一分钟做完的事,绝不花两分钟;

·一旦投入学习,就直奔目标,快速进入状态;

·用学校考试的标准来写家庭作业;

·刻意提高阅读速度,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这些快速的习惯会把他们带入极度专注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时能聚集穿透问题的能量,所以他们不仅学得更好,还能留出很多时间让自己检查、复习、拓展,甚至放松娱乐,以此保持优势的正循环。

快速和优秀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这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好才动作快,而是因为动作快才学习好。

归结起来,我们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如何开启深度学习呢?

学习无非两种:一种是认知上的学习,另一种是技能上的学习。

对于认知上的学习,我曾在《认知觉醒》的深度学习主题中总结过三点: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深度缝接新知识——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输出成果去教授——让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生改变。

对于技能上的学习,我们现在至少可以归结出两点: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速度,也是一种能力。

为了更好地记忆并传播这个概念,我把技能学习的方法论命名为「深度练习」。我相信,当你手中有了「深度学习」和「深度练习」这两个认知武器后,就能应对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获取自己想要的人生优势。

3、厉害的人都懂得降低期待。

主动降低期待,是欢快行动的窍门

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长大后的多数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不信的话,你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能力。而且这些原因都可以被归结为「数量」和「难度」两种类型。

就「数量」而言,很多人都是同时想要很多,才导致自己心神不安、无法专注工作或学习。比如很多读者的烦恼都是这样的。

最近积压了很多任务,感到时间不够用,心里越想高质量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就越完不成,对此很焦虑,该怎么办呢?

既想一次性完成论文答辩,又想提前找工作,结果哪头都无法投入,很纠结……

凡遇到这类情况,我都会建议他们主动降低期待,放弃或暂时搁置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因为很多任务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强加给我们的,就算暂时放弃天也不会塌下来。相反,当我们主动放下那份不切实际的期待后,反而可以安静下来,专注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当然,你可能会说有些事情是自己没办法选的,比如考试压力,我们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某一次考试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那还不如降低期待,告诉自己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没考好,然后本着重新开始,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的心态,把多出来的都当成惊喜,这样我们反而不再担忧害怕,能静下心学习。

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的目的在于让自己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毕竟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另外,就「难度」而言,很多人无法成事都是因为忍受不了最初阶段的笨拙和失败。比如读者「江风」说:「冥想好难啊,我每次都分心走神,感觉自己好没用。」我问他练习多久了,他说:「7 天。」

读者「Yang」说:「早起好不适应啊,感觉每天上午都会犯困。」我问他早起多久了,他说:「4 天。」我听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才几天啊,做不好当然很正常!

不过我也没有资格去批评他们,因为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我自己也经常陷入这种境地。

比如前段时间为了陪女儿玩三阶魔方,我们一起学习了「基本公式」——用这种方法可以在 2 分钟左右复原魔方。后来我看到魔方达人用「高级公式」在 30 秒内将魔方复原,觉得很酷,于是付费购买了视频教程开始自学三阶魔方的高级公式。

高级公式共有 119 条,虽然它们之间存在规律,我还是经常记混。学到第三四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速度非但没有提上去,反而更慢了。

当时我感到非常懊恼,甚至开始自我否定,觉得这 41 种情况简直太复杂了,自己根本记不住。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真是太急于求成了。为什么才几天时间,我就想要突飞猛进呢?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反复失败呢?为什么不能用更长的时间去掌握呢?

几个反问之后,我焦急、低落的情绪立即消失了。

我回想起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大脑中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它们之前还没有形成顺畅的通路。

但只要持续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使自己在某天开始加速并突破。所以,我坚信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会形成肌肉记忆,达到不用动脑也能自动上手的程度。

从那以后,我开始降低期待,决定用至少 1 个月的时间去学习 公式,且每次只要求自己学会一条,再用 3~6 个月的时间去练习。如果想不起来就反复看视频讲解,直到把它们牢牢记住,然后一有空就把魔方拿出来练习(正好可以打发很多碎片时间)。

事实上,20 天后我就能快速识别大多数场景,手指的灵活度也提升了很多。现在我对手中的三阶魔方已经有了轻松的掌控感和浓厚的兴趣,再也没有之前的挫败感了(本书定稿时,我已经掌握了全部 119 条公式)。

这段经历也让我对今后学习掌握其他技能有了巨大的信心和指引,因为只要我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主动降低期待是长久幸福的秘诀

针对以上内部场景,主动降低期待可以说是我们获取成就的窍门。对于外部的人际、婚姻、生活、成功等场景,主动降低期待同样是我们获取幸福的秘诀。

关于这一点,还是从我和女儿的故事说起吧。

一个周末,她叫我陪她打乒乓球,但我心里并不愿意,因为她连发球都不会,只喜欢胡乱地打来打去。如果陪她玩,那整个过程基本上不是在丢球,就是在捡球,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无趣了。但说好要好好陪伴,我也只能硬着头皮陪她玩。

就在我机械挥拍的时候,我察觉到了这种低落的情绪并开始审视。很快,我找到了原因——我对女儿的心理预期太高了。

因为在心里,我总是希望与一个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玩,正是有了这种预期,我才会在陪女儿时有一种成年人玩过家家的感觉。

想到这里,我立马开始调整心态,主动降低期待,把这场陪玩当成一次入门教学。我把自己当成教练,给她创造最好的接球条件,并鼓励她达到连续 10 次不丢球的目标。

结果她打得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投入,最后两个人都很有成就感,玩得非常开心。

由此,我也意识到所谓的耐心或好脾气很多时候就是适当降低期待,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爱人,都是如此。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责骂、对爱人的抱怨,归根结底都是在以自己过高的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要求对方,忽视了对方的能力和感受。

所以很多过来人都这样劝诫后来者:你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想成是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配偶、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这样,后面的一切都会让你觉得无限惊喜。

这种主动把自己的心理预期降到最低的做法其实就是对「心理锚定」的积极运用——幸福取决于你锚定的对象是谁。

《清醒思考的策略》的作者罗尔夫·多贝里在书中说过他在修道院经历的一次「心理锚定」。

他说那里的餐具都放在一个棺材造型的黑盒子里,吃饭时人们必须打开「棺材」的盖子才能拿出餐具。这个过程会向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你其实已经「死」了,现在发生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是额外的馈赠。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人们就会更加珍惜光阴,不会将时间浪费在激动的情绪上。

叔本华也说过:「人生的幸福不是寻求快乐,而是没有痛苦。」即使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也应该时刻保持觉察,时常对不断上调的心理期待进行清零。因为世间获取幸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动降低心理期待。

主动降低期待不是自我放弃。

你心里肯定早就有了这种怀疑:主动降低期待不会让自己丧失斗志、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吗?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无原则的顺从者吗?

其实不会,因为任何观点都有适用范围,都需要满足前提条件才能成立。

而「主动降低期待」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本就是希望变好的人。如果我们不求上进或不希望自己幸福,这点当然就不适用了,相反,我们还得想办法激发自己的欲望和期待。

不过,「主动降低期待」和「希望自己变好」看起来相互矛盾,这又作何解释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听听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观点,他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保留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我认为检验一流心理的标准也是如此——看一个人能不能在心中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期待,还能正常行事。

事实上,当我们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想法和期待时,我们往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因为一个人如果只有欲望(希望自己变好),则会急于求成或暴躁刻薄;只有理智(主动降低期待),则会动力不足或顺从纵容;但如果能让二者同时在线、协调作战,就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成就。

这样的人必定心态开放,并表现出这样的品质:既强烈地希望自己变好,又能稳住自己慢慢前行;既能做最好的准备,也会做最坏的打算;既能好好地爱他人,也能好好地爱自己。

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虽然成年人的世界并不容易,但从一生这个尺度看,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允许自己慢慢改变。只要你愿意在一个有价值的领域持续经营,并对自己和他人降低期待,命运也一定会特别钟爱你。

本篇内容选自《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周岭著),是继《认知觉醒:开启改变自我的原动力》后的又一力作,请点击下方卡片,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关于个人成长、精进的干货,解锁海量优质电子书资源。

备案号:YXA1RZ50ODhOZzy0ONU3BL9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