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内心强大,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认知:知道的多。
思维:多角度。
技能:干得好。
说内心强大与否,一定要带上某件事。
这件事可以小到遭受批评,也可以大到突遭变故。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能够从容应对,而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则会慌了阵脚。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体检时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会有什么反应?
紧张,害怕,无助,绝望,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至,「卧槽我得癌症了」「卧槽我要死了」。
医生还没说什么呢自己就先把自己给吓个半死。
内心强大的人会怎么面对?
他们不是超人,前面的负面情绪他们也会有,但他们会去查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治,治愈率如何,存活率如何,然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内心强大的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害怕,但他们不会被负面情绪所支配,而是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件事也没这么可怕。
为什么我要用癌症举例子,因为我在 17 岁时候得过癌症,我没有被吓到,而是按部就班治疗,也没什么负面情绪,康复之后别人都说我「内心很强大」。
所以我就大言不惭地以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的视角,聊聊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先看图:
先看整体,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是为了什么?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不受坏情绪影响,不被困难击倒,不受他人影响......
其实回归到本质,就是克服不确定性,获得掌控感。
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
10 年前先进的东西,现在有可能已经淘汰了;
20 年前铁饭碗的职业,现在有可能都不存在了;
30 年前一万块可以买一套房,现在一平米都买不了。
......
如果你用 30 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视角来看现在的世界,那你一定会被吓尿的,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认知。
当面对超出认知的世界时,人的反应通常是抗拒。
因为他们不愿意抛弃旧有观念,接纳当下观念,可以参照自己的父母,当然有些父母的思想还是能跟上时代的,但大部分父母却依旧恪守自己的观念。
但是时代的发展不会因为某类人而停止发展,当他们的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失去掌控感,比如父母失去了对子女的掌控感,老人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
长时间缺乏掌控感会让他们表现出被动、消极、坐以待毙、缺乏进取心、学习某些成功行为极为缓慢、体重减少和社会性退缩等行为。
这种现象也叫「习得性无助」。
对于年轻人也是如此,找工作屡屡遭拒,工作进展屡屡受挫,谈恋爱屡屡失败,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然后一蹶不振。
总结一下,世界的不确定性会让人失去掌控感,内心强大与否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掌控感,所以想要获得强大的内心,你需要从掌控感入手。
接下来看局部,想要内心强大,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认知:知道的多
思维:多角度
技能:干得好
接下来一个一个说:
一、认知
提升认知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丰富经历,知识储备,知识连接。
1.丰富经历
人经历的事多,他自然就不怕事。过往的经历全都变成了经验,被储存在大脑中,等下次在遇见类似的事,你可以从大脑中调用经验,解决问题。
一般得过大病且康复的人,内心都比较强大。
因为死亡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比死亡更难的嘛?
但是这重大变故还是不要经历的好,看看我的回答或者看一些类似主题的书,把自己带入进去,亲身体验那种感觉,也能帮你丰富经历。
旅游是不错的选择,走遍世界的人和走遍全国的人内心肯定是不一样的,走遍全国和没出过省的人内心也是不一样的。
旅游主要就是长见识,看大好河山,看名胜古迹,可以让自己心胸旷达,面对一些有的没的的事可以不放在心上。
但是旅游这件事,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兴趣也是不错的选择,兴趣广泛的人和无所事事的人,他们的内心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兴趣可以让你对一个领域比普通人有更深的理解,你的兴趣越多,你的知识面就越广,你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也就越多。
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从事不同行业(不是因为干不下去)或者在一个领域深耕的人和浅尝辄止的人,内心肯定是不一样的。
工作的意义远不止赚钱这么简单,还可以了解一个行业,一项技术,培养自己的能力,这些东西加起来构成了你对抗不确定性的资本。
2.知识储备
知道多的人就是比知道少的人内心强大。
关于知识储备的提升,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阅读。
各个领域的书都应该读一读,然后选择一个领域深耕,不一定到专家级别,至少要能给一个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讲会。
到了这个程度,再转到下个领域,以此类推,你的知识库就建立起来了。
推荐几本能快速提升自己知识储备的书籍:
经济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认知:《认知觉醒》《见识》《学会提问》
社交:《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
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科普:《迷人的液体》《皮肤的秘密》
3.知识连接
你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学得快才是王道。
有些人可以很快入门一个领域,之后把它学好,可有些人却怎么也学不明白。
其实这跟智商没关系,跟努不努力也没关系,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学习的本质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连接。
为啥别人学得快?是因为他能很好的将新旧知识建立连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概念连接起来。
举个例子,经济学里有分工合作,交易成本,价格,供需。
这几个概念单看的话又长又不好记,但你要把他们串起来就很好理解了:
分工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导致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这属于因果联系,即 A 导致了 B,导致 C,还可以再往后延伸 D,E,F......
还有递进关系,即不但 A,而且 B,并且 C,继续往后延伸 E,F......
这两个方法可以处理同一领域的概念,你能处理好的话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更厉害的人可以将不同领域的概念联系起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比如边际效应递减,是个经济学概念,但是也可以用到行为心理学中。
这个秘诀在于将概念抽象,就是转化成自己的话。
转化的过程就是建立连接的过程,因为你要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你不了解的概念。
边际效应递减,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 1 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换句话说就是「物极必反」。
那你就可以把这个概念用在任何领域啊,比如恋爱当中两人的聊天频率;吃饭时暴饮暴食;双十一过后拆快递等。
注意,知识连接是建立在丰富经历或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的,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你要记住只有知道的越多,你才能学得越快。
当你的认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的见识就能支撑起你的判断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知道不等于想得明白,接下来要更上一层楼,也就是思维。
二、思维
思维是帮助你更好思考问题的工具。
我个人认为想要内心强大至少需要这三种思维:
1.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面对挑战与失败总是能够迎难而上;相反,成长型思维对应的另一种思维是固定型思维,他们面对挑战与失败总会下意识地回避。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否定,错误的把别人对某件事的否定当成了对自己这个人的否定。而不被否定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去做那件事。
所以自己的能力圈就越来越小,进步的脚步也戛然而止。
一旦你将固定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你就会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这就需要用到结构化思维。
2.结构化思维
简单说就是把大问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逐个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月完成 10 万业绩」用结构化思维是怎么解决的呢?
1)分析目标
我的目的完成 10 万业绩,产品客单价 3000,需要卖 35 个,平均每天成交 1-2 个。
从 3 个角度做分析:客单价,客户沟通数,转化流程。
2)资源分析
将自己能调动的资源罗列:课程研发组,媒体投放组,销售组,售后组。
3)制定计划
提高客单价:从 3000 提升至 5000;
客户沟通数:每天沟通数从 10 人提升至 15 人,加大投放预算,做拉新活动,激活未成交客户;
优化转化流程:优化沟通话术,增加营销活动,减少转化步骤。
但是有些人在运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时容易陷在某一个问题里,这时候就需要看整体了,也就是系统性思维。
3.系统性思维
系统是由以下 4 个要点组成:
要素: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是系统中你看得见的东西。
关系:要素之间你看不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功能/目标:一定的结构,加上要素之间的连接、互动关系,使得系统成为一个具备特定功能的整体。
环境:一套系统能否发挥作用,还得看这套系统所处的坏境。
系统性思维就是「基于要素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你不一定要把所有要素都处理好,只需要把关键要素搞定,之后将视角拉伸一个维度,站在整个系统的高度看待这件事,查缺补漏即可。
这就像你在走迷宫,面前是墙,你很容易走进死胡同,但如果你跳出迷宫,站在迷宫上方,你会清晰的看到哪条路会通向终点。
到这,思考的过程就结束了,接下来就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了。
三、能力
关于行动,我认为想要拥有强大内心,一定要有两项基本能力,其余的能力因人而异。
1.专注力
专注力就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你不能在做事的时候,有个风吹草动的就不淡定了,这样的话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没法精进。
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是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并且专注于对自己重要的事,所以他们没时间接收其他信息,也就不会被它们所影响了。
至于如何训练自己的专注力,给你 5 个方法。
减少干扰因素
如果你容易被周围的声音影响,那就戴上耳机,放一段舒缓的音乐,也叫白噪音。可以帮你屏蔽大部分外在的声音干扰。
如果你容易被周围事物变化影响,就给自己制造一个极简的环境,桌子上只放电脑,笔,笔记本。
电脑桌面只放必要文件,一些没用的新闻提醒全都关闭。
离电脑或书近一点,让它们充满你的视野,这样你的视野里就不会有其他人和物可以分散你注意力了。
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吃饱,才能让你的大脑在专注时获得能量。
睡饱,才能让你的大脑得到充分放松。
戒断不良条件反射
也叫正念自控法,当你想做一件受条件反射支配的事的时候,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以玩手机为例:
分为四个步骤(RAIN):
1)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玩手机时,你要意识到,想玩手机是一个感情。
2)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要承认自己想玩手机,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3)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这个感情的力量有多强?是你身体的哪个部分有玩手机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时,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4)分离(Non-attachment)。这样,你和这个情感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玩手机了。
张弛有度
你想长时间保持专注是不可能的,大脑也需要休息和放松,这里推荐番茄工作法。
专注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
把 90 分钟分成 3 段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一口气坚持 90 分钟。
倒空大脑
如果一杯水本来就是满的,你再往里倒,只能是全部流出来。
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脑子的想的全都是昨天的比赛结果,今天的秒杀活动,你肯定没法集中精力,你的大脑已经被各种想法所占据了。
在工作前,把你的想法全部写出来,将它们从大脑挪到纸上。给其他必要信息腾地方。
2.钝感力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提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
我对别人的评价和嘲讽没那么敏感,甚至是有点迟钝,你们对我的评价对我影响不大,我只关心自己进步了没有,成长了没有。
渡边淳一在书里写道:
人们是否能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很大一部分在于你是否对负面情绪过于敏感,其实钝感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但是对于负面评价的的处理,将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
内心脆弱的人会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要么怼回去,要么陷入自卑。
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到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样的人很难有什么成就。
其实这都是玻璃心的体现。
而内心强大的人则因为有钝感力,所以不会过分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论。
他们天然懂得屏蔽那些毫无意义的负面情绪,不会多想,不会敏感,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使自己成长,自然而然就会成功。
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傻人有傻福,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希望大家都能够像「傻子」一样,去面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评价。
3.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
这个就很简单了,因人而异,你是做啥的就术业有专攻就行了。
按照以上路径走下来,该有的认知有了,该有的思维有了,该有的能力有了,即使你还不是全知全能,但至少你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可以多一份掌控感,内心也更加强大了。备案号:YXA1e9EovGeFk9DeZmYtel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