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为何南宋十万多人宁可跳海,也不背水一战?

民心向背,对帝王而言是最重要的。

这二十万人也明白,在元朝四等人的制度中,越早被征服的等级越高。

他们象征着的南宋是最晚降服的,受到歧视和虐待是必然的。

可想到的结果是,即使投降,他们也基本上会被屠杀殆尽,所以,在陆秀夫的示范作用下,或是忠心南宋,或是绝望至极,抑或是羊群效应。

他们都选择了跳海自尽。

崖山之战的主角不是小皇帝,也不是在中枢辅政的陆秀夫,更不是指挥作战的张世杰。

而是这二十万人,这多数不曾留下名字的人。

他们是普通人,没有皇帝、丞相、将军的荣誉。

最后 24 日,恐慌与死亡始终萦绕在崖山上。

最终,陆秀夫带着皇帝维护了自己最后的尊严,有了带头的人,他们也做出了惊人之举。

他们不愿意做受尽屈辱的弃子。

宋朝的弃子已经很多了。

在蒙元大军的合围之下,带皇帝突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即使不去想元军开出的天价筹码,仅仅为了自己活下去,也难免会有人把小皇帝抢走送给元军。

陆秀夫拒绝张世杰带走小皇帝,最担心的是被俘虏。

文人有傲骨,赵氏皇家的血脉就剩下这一个,倘若还被俘虏的话,受辱是肯定的。

之前的赵氏皇帝被俘后被送到了青藏高原,所遭受的虐待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宋朝皇帝的墓穴被挖开,皇帝的头颅成为玩物。

陆秀夫清楚这些,这就是陆秀夫负帝投海的考量。

1279 年,君臣一同赴死,成为绝响。

文天祥被俘后,目睹了崖山之战后的惨烈,浮尸十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贵族精神是什么?

在陆秀夫所在的南宋时期,臣子为江山社稷而死,当如是。

就像陆秀夫挚友文天祥说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士大夫版本的贵族精神,在陆秀夫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备案号:YX11XzMO20a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