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为何南宋十万多人宁可跳海,也不背水一战?

出自专栏《风云起:暗藏玄机之年,搅动时局之人》

公元 1279 年,南宋祥兴二年。

当时南宋二十万军民都在崖山之畔的大海上,,为了皇帝的荣誉进行着殊死搏斗。军事主官张世杰不用陆秀夫的谋略,危急存亡的关头,准备带着小皇帝突出重围。

生存还是毁灭?陆秀夫选了后者。

护卫了南宋一生的陆秀夫坚持不让皇帝出走,而是把他绑在身上,君臣二人投海自尽了。

放弃了生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死。

当时的南宋明面上还有二十万的大军,围堵在崖山南北的蒙元将领张弘范、李恒,仅仅只有五百艘船。

看似还有希望。

人世间最有威力的东西,莫过于希望。

陆秀夫为什么在这个生死关头做出这个选择?南宋二十万军民在崖山海战中的情况又是什么?这场南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海战,为什么输得没有任何悬念?南宋百余年的底蕴为何一朝尽末?

陆秀夫是崖山海战的见证人,也是南宋彻底腐朽的亲历者。

一、

公元 1238 年,近八十万蒙古大军围攻淮西庐州。

南宋多年遭受金兵侵扰,宋理宗赵昀纵情酒色,不关心国家存亡和人民的死活。

权相贾似道把持朝政,与内侍董宦臣狼狈为奸,蒙骗宋主,排斥群臣,鱼肉民众,对金统治者的入侵一味苟安乞和,致使铁蹄所至,城邑为虚。

陆秀夫的老家盐城直到绍兴五年(公元 1232 年,陆秀夫出生前 5 年),才由两淮制置使赵善相率兵收复。

在国家处在入侵的苦难之中的同时,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 1237 年),陆秀夫出生于盐城县(今江苏省建湖县)一户家道衰败的人家。

公元 1256 年,宋理宗宝佑三年,陆秀夫在这一年离开家乡,进京赶考。这时陆秀夫才十九岁。

对于陆秀夫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当时唯一的投身报国的途径。

公元 1256 年,临安城,集英殿。此科一共有进士六百零一人,状元是著名的文天祥,二甲第一名是谢枋得,陆秀夫排名第二十九。

之后,陆秀夫返回京口,迎娶章氏为妻。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日。这一年可谓是陆秀夫人生最幸福的一年。

二、

宝祐五年,公元 1257 年。

朝廷委任贾似道担任知枢密院事。

每一个封建王朝没落之际都会出现「亲小人,远贤臣」的现象。

庙堂之上的变动深深地影响了陆秀夫,面对现实,他的理想根本没有发挥的地方。

取得功名的陆秀夫不愿意继续当官,心灰意冷的他只能在家中研修书籍,等待合适的时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动荡年代最需要匡扶天下的人才。

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是陆秀夫仕途道路上的一个贵人,听说陆秀夫的名声之后,他大力邀请陆秀夫出山襄助自己。

李庭芝是南宋末年难得的将军,驻守淮东扬州城,在江淮线上抵御着蒙元的铁骑。

这里是距离南宋朝廷最近的防线,也是蒙古大军的主要攻击地点。

陆秀夫选择来这里赴任,主管文字性的工作,这是陆秀夫第一次为官。

进士及第,文韬武略,陆秀夫一生的仕途就此开始。

这一年,他二十岁。

三、

公元 1258 年,奸臣贾似道担任参政知事右丞相兼枢密使。

南宋现在的主要策略就是幻想着蒙元大军不南下,纳贡称臣之类的都可以,只要不打仗就行。

蒙元也不会放过这个灭宋时机,大军兵分三路,迅速南下。

贾似道作为丞相,瞒报军情,不做任何的准备,只想着封锁消息,蒙蔽主上。

蒙古大军这次的目标是鄂州(今天的武昌),鄂州在当时是南宋重镇,他们准备强渡长江。

贾似道提出迁都,陆秀夫等人强烈拒绝,大战在即,迁都只会使得军心不稳,士气下降。

忽必烈在九月份发起鄂州之围,贾似道阵前求和,答应忽必烈纳币称臣的请求。

蒙古可汗蒙哥骤然离世,忽必烈为了与阿里不哥争夺最高权力,率兵返回蒙古高原。

忽必烈从鄂州撤退后,1260 年在开平称汗。

蒙古人内战打了四年多,这四年里,南宋得以苟延残喘。

四、

公元 1261 年,南宋景定二年。

陆秀夫建议李庭芝把两淮制置使署所从京口迁到扬州。

两淮是南宋的核心区域,这里是南宋的军事优势地区,也是南宋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其中尤以扬州为重,扬州经济重镇的地位在宋朝时期正式形成。

两淮制置使的中心放在扬州后,这里民心士气大振。

李庭芝在陆秀夫的辅佐下,重视战备,大力发展经济,幕府里人才济济,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淮南小朝廷。

李庭芝器重陆秀夫的才学,对他的人品更是「雅器重之」。

陆秀夫才思敏捷,下笔成文。待人热情,谦虚谨慎。平时沉默寡言,战时当机立断。

李庭芝倍加重用,由普通幕僚,升迁主管机宜文字。参与起草给朝廷的奏折和公告、法令,并委以处理各部门的公事等等。

李庭芝说:「陆秀夫文韬武略,才智过人。我得一秀夫,胜似如虎添翼。」

五、

公元 1264 年,南宋景定五年,蒙元至元元年,蒙元迁都燕京。两个月后,宋理宗驾崩。

太子赵禥即位,是为度宗皇帝。

李庭芝以面见圣上之名,进京面圣,陆秀夫作为幕僚,跟随李庭芝进京。

南宋朝堂上奢侈腐败之风大盛,皇帝没有帝王之相,庙堂之上的人,大多是贾似道一类的佞臣。

陆秀夫带着无尽的失望与悲伤,离开了临安城,回到了两淮驻地。

求人不如求己,稳定国本最基础的办法就是巩固地方民众。

陆秀夫在李庭芝的批准后,随即在扬州及两淮部分地区开办学校。宣扬理学理念,培育两淮地方民风。

多年的努力下,两淮地区的人们民心可用,蒙元军队多年来偶有入侵,也被两淮地区的人们打回去了。

陆秀夫清楚,两淮的得失决定着长江一线的安全问题。长江倘若有了闪失,南宋这半壁江山也将不复存在。

六、

公元 1267 年,南宋咸淳三年。

忽必烈在整顿蒙古各方势力之后率兵南下。

忽必烈重用贤能之人,厚待南宋投降的将领,加大力度推行汉文化,上到官职、将领、制度,下到农业、百姓,这极大地促进了辽金故地人们对蒙元政权的认同感。

一日,忽必烈召集文臣武将。只有一个议题:如何迅速攻灭南宋?

忽必烈没有经过正常的忽里勒台选汗大会,在蒙古人心中,这种行为是对成吉思汗的不尊敬。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忽必烈凭借武力夺取了最高的大汗地位,他急需一场战争转移蒙古人的注意力。

有的人建议先攻下四川盆地,顺流而下。也有人建议先攻取江淮地区,一把钢刀直接插进心脏地带。

众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唯有南宋投降过来的刘整认为「欲灭南宋,先取襄阳」。

这位缔造元朝水师的南宋降将,提出的战略非常狠辣。

四川周边山岭环绕,易守难攻。江淮地区水网密布,不利于蒙古骑兵的进攻。

进攻四川不如进攻荆襄,夺下荆襄则淮泗不保,南宋朝廷所在的江南地区也就唾手可得了。

襄阳位于长江流域的中间位置,先把襄阳攻下来,可以直接把南宋依仗的长江防线断成两截。从襄阳往东,兵锋直指两淮江南;往西,也可以阻碍四川地区的来军。

对于陆秀夫所在的扬州而言,倘若襄阳丢失,江南地区的门户则会洞开。

蒙古大军在制定好灭宋的战略之后,大军迅速抵达襄樊。

史天泽对当地的地形优劣有着独到的了解,先筑新城,再添长围,使南宋大军南北不能兼顾。

张世杰紧急率军北上,只可惜远道而来,败下阵来。

张世杰吃了败仗,度宗皇帝这才知道襄樊战场的严峻局面,赶紧安排更多的援助部队上去。

可这就像是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上去,无法形成集中的优势兵力。

一个个援助部队连连败北,驻守襄阳多年,守护襄樊重镇多年的南宋大将吕文德终于撑不住了。

吕文德是南宋末年难得的将才,固守襄阳多年,令蒙古铁骑无法踏足襄阳城。

在各方援助势力纷纷失败之后,吕文德深知无力回天,再加上多年战阵,疾病缠身,死在了固守多年的襄阳城。

南宋将领范文虎消极备战,宋廷安排李庭芝前往支援。

陆秀夫出任军机文字事宜,以重要谋臣的身份,一同前往襄樊。

陆秀夫深知作为外来户,最好的了解当地情况的方式,就是询问当地的老百姓。当地的百姓多年居住在这里,熟悉这里的具体情况。

在多方打听之后,陆秀夫酝酿出一个声东击西的办法。

农夫知晓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可以直通襄阳城,可以先由其他将领大张声势,吸引蒙军的注意力,陆秀夫带人把物资带进襄阳城。

这场声东击西的战役中,李庭芝帐下的两名将领与蒙军作战时表现得相当英勇,陆秀夫也率军完成了既定的任务。

但最后关头,由于范文虎胆小怯战,躲在三十里外驻军,声东击西的计划最终也没有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范文虎上报朝廷,说是陆秀夫的计划打乱了他的整体部署,导致蒙古大军的出击。

李庭芝随即罢官还乡,陆秀夫也离开了襄樊前线。

七、

襄樊一战是南宋至关重要的一战,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南宋政权的存续。

陆秀夫作为李庭芝的幕僚,这场战争是他这一生中第一次经历的大型战争,在这场战役里,他也发挥了幕僚的作用,亲自探查襄阳当地的实际情况,筹谋援助襄阳的策略。

扬州的安稳决定着两淮的归属,两淮是否安稳,直接决定了南宋朝廷的存续。

李庭芝离开扬州后,扬州城民心浮动。

忽必烈火速任命史天泽、伯颜,统领元军各路人马。刘整、吕文焕作为前军向导,二十万大军迅速南下,先头部队早已经抵达扬州城下。

忽必烈受到汉文化影响颇深,南下的大军中有四分之三的将领是汉人,足可见其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扬州城一片恐慌,淮泗一线乱成一团。

朝廷赶紧把李庭芝请回来,同时,陆秀夫也回原任任职。

这一战,是一场恶战。

陆秀夫在之前援助襄樊的战争中是首次亲临前线,作为主管军机文字的幕僚,为大军出谋划策。

这次扬州之围,陆秀夫是一名战士,手提兵刃在战场厮杀搏斗。

元军数万人马驻扎在江北一线,南宋控制的地盘仅仅剩下江边的一个桥头堡——瓜洲。

蒙元大军重兵防守此地,企图打断南北之间的联系。

陆秀夫组织了三千兵马,从晌午厮杀到黄昏,终于领兵进入了扬州城。

进入扬州城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御敌才是重中之重。

扬州一战。李庭芝这样评价陆秀夫:君实,文韬过人,武略超群,志在复国,必成大器。

进入扬州城后,陆秀夫整理城堞,划定重点防御的地方,安排重兵把守。

面对蒙古大军,很多人都选择了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

例如,史天泽,吕文焕,刘整之类,这些人是十足的有才能的人。最终,选择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蒙古大军三次西征带来的黄色风暴,南宋的臣子们肯定有所耳闻。更多的人会本能地害怕和畏惧。

扬州还被称之为淮东小朝廷的时候,李庭芝帐下人才济济,到了扬州城被围困的时候,所有人都跑光了,仅仅剩下陆秀夫还在勉力维艰。

是他看不懂吗?显然不是。陆秀夫有大局观,文韬武略早已经远近闻名,但陆秀夫作为地方大员,没有施展自己的报复,而是坚定地维持着这个烂摊子,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投降。

陆秀夫在蒙元大军的重重包围下,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向李庭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蒙元大军凭借人多势众,再加上秋高马肥,把目标对准了扬州城。

攻下扬州城可以越过荆湖地区,其他长江以北的大军,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强渡长江,集中优势兵力,夺下临安城。

解扬州之围,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宋军小部队,多股势力的反包围,解决蒙元大军的包围圈。

具体的部署就是留下部分防卫扬州的兵力,把其他的部队分成三部分,分别从三个方向反攻蒙元。

这个战略可谓是胆大心细。其关键在于,陆秀夫敏锐地发现了元军战线过长的弊病。

大军分为多股兵力,绕到元军背后,等待好时机发动突然袭击。

一则可以歼灭元军有生力量,二则可以挫伤元军士气,三则可以取得老百姓的支持。

李庭芝完全采纳陆秀夫的谋略,此次之后,两淮战线上罕见地出现了宋军的反击。

伯颜、刘整统帅的十数万大军展开在两淮地区,战线过长导致组织相当的臃肿。史天泽、吕文焕一路的湖北方面大军没有战果。

日久天长,大军的供给不给力,伯颜围困扬州的大军只得选择退回淮西以北的地区。

撤退是一个时机,元军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刚刚投降过去的人,撤退的过程中肯定混乱。

陆秀夫亲自指挥三路大军,迅速北上追击元军。

中路大军一直追到运河线以北,打到楚州才停下。是役,歼敌万余。

扬州之围已解,整个淮东地界,已经没有元军。

八、

公元 1274 年,咸淳十年,度宗皇帝驾崩。皇子赵显即位,是为恭宗。

谢氏为太皇太后,贾似道独班起居。妇人牝鸡司晨,奸佞为祸朝纲。

南宋的局势愈发岌岌可危,李庭芝等人赶往临安上奏御敌之策。这次进京面圣,陆秀夫首次成为京官,在朝任职。

李庭芝深知朝廷腐败已久,主少国疑。把陆秀夫留在临安,一则是为了他的前途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临安有个忠臣。

太皇太后恩准后,陆秀夫在临安城主管文思部。

文思部隶属于工部,专门负责皇帝与文武百官的金银钱财,是一个十足的肥缺。

陆秀夫没有被金银打动,在京城始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秋后,马肥草软,西路元军统帅史天泽病倒,西路大军统归伯颜、阿术掌控。

史天泽病倒之后,或是兔死狐悲,抑或是想完成史天泽未竟的目标,吕文焕请命亲自为先锋大将,由襄阳入汉济江,直扑南宋而来。

军情紧急,陆秀夫在临安坐不住了,上奏请命辞官去前线。

贾似道也乐得耳边清静,加封陆秀夫为淮东制置使参议官,兼任淮东路提典刑狱公事,相当于李庭芝的军事参谋长加监狱典狱长。

陆秀夫火速赶往扬州城,这次的围城战比上次凶险多了,元军猛攻淮泗一线,已夺下多个城池。

李庭芝孤掌难鸣,率军与元军交战数次,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昔日,李庭芝所在的扬州没有危险的时候,帐下幕僚极多。

这些人并非没能力,相反,他们非常明白局势的变化。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局势有利的时候,人们都会蜂拥而至,生怕自己落了后腿。一旦局势发展得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这些闻声而来的人,跑得比谁都快。

这次扬州之围,李庭芝帐下的幕僚纷纷远去。

在临安城主管金银钱财的陆秀夫,主动辞去京城的肥缺,前往战火纷飞的前线,人性的光辉就在一瞬间显示出来。

人生来都会趋利避害,但有些人却选择负重前行,逆流而上。

危急关头,陆秀夫的到来,给驻守扬州的李庭芝增加了不少信心,称赞陆秀夫回来是如虎添翼。

有的人有能力有才干,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有的人空有一番救国热忱,遇到事情就自乱阵脚。

陆秀夫有忧国忧民的心胸,也有退敌护国的策略。

面对血与火的考验,陆秀夫又一次献策。这次,关键是疲敌。

所谓疲敌,就是拖住元军,固守不战。既能够减轻荆襄的压力,也能拖垮元军士气。

元军久攻不下,就占据扬州城背面的平山堂。在这里修筑望楼,以窥探扬州城的防备部署。

陆秀夫迅速安排士兵在城内也修筑一道土墙,阻挡元军的窥探。

同时,他发现城中有诸多的流民。

多年的战争,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老百姓不堪元军侵扰,纷纷前往扬州城,寻找赵氏皇家。

这些人多为青壮,他们的家园被元军强行夺走,祖先们千年来进行呵护的土地成了蒙古人的跑马场。

经过长途跋涉,身体素质不好的在途中就已经离世。

来到扬州城的这些流民,无论是精神上,抑或是身体上,都是很好的兵力补充来源。

陆秀夫亲自把这些青壮流民编练起来,组成新的一支军队。

这支新的军队参与城中维护,逐渐成为李庭芝麾下的新生军事力量,后来在抵抗元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

仅仅九日,城墙上的土楼就远远地超过了元军的望楼。

青壮流民组成的两万军民亦可以走向战场,陆秀夫在守城期间,出谋划策、随军出击、指挥战斗。

在此期间,陆秀夫深入民间,体察民间老百姓的生活。

战火纷飞之际,蝗虫灾荒不断,陆秀夫随即建议李庭芝开仓放粮,接济百姓。

扬州城官兵一体,上下一心,扬州的防备已经初见成效。

人才有时候就是全才,陆秀夫就是典型。

身为幕僚,在李庭芝的帐下,遇到战事,陆秀夫都会冷静地分析局势,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为人臣子,在战火纷飞的情况下,他领军作战,亲往前线,手持兵刃,纵横疆场。

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陆秀夫始终都很在乎他们,指导农业发展,开辟盐道,降低税负,开仓放粮。

……

随后不久,陆秀夫的事迹传到临安城,朝廷又一次调陆秀夫回京任职。

因为陆秀夫在这次扬州之战中的农业政策,这次他的官职是司农寺丞。

司农寺丞是主管国家农业生产的官职,虽然远离前线,但在战争年代这个职务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陆秀夫在李庭芝的大力举荐之下,离开扬州城,在临安主导全国农业发展,为长期抵抗元朝积攒本钱。

李庭芝可谓是陆秀夫一生最重要的人,是伯牙子期一般的存在。

离别之际,陆秀夫向李庭芝最后做了长远规划。

扬州之围几次败北,蒙元大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扬州坚守的胜利不能停滞不前,必须加大力度,继续积攒军械,巩固防线。

元军多次在扬州功亏一篑,必然会做出调整,淮东本来就是有利于南宋军事力量的地方。

下一步,元军必然会把荆鄂作为首要攻击的目标。

荆鄂倘若不存,李庭芝在扬州的一切成果也就不复存在。

陆秀夫认为汪立信的御敌三策还是可以一试的。

汪立信的具体策略就是:锁汉江、挡玉泉、陕州宜都以下联置堡寨。

这也是李庭芝的期盼,以陆秀夫的才干和水平,定然是捍卫南宋的最后一道防线。

把陆秀夫举荐京城,也是希望他能够在关键时刻耿直上奏,联络各方义士,保全大宋。

二人即将离别,陆秀夫泪流满面,长揖到地。

留下两句诗送给李庭芝:「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已斑。」

这正是文天祥《题碧落堂》中的两句诗。

陆秀夫回到临安,随即赴任,认真地查阅资料,审视呈文。深入州县,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事宜。陆秀夫不要官员陪同,清廉从政,为筹集粮草奔波。

江南当地的民谣这样记载陆秀夫的事迹:「老爷千千万,清官一二三。清官何等清?莫过陆秀夫。」

随后,陆秀夫被擢升为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十、

元军在淮东失利,阿术献计伯颜,佯攻扬州,牵制李庭芝。大军主力前往荆鄂,荆鄂到手,顺流而下,扬州城必然无力抵抗。

元丞相伯颜迅速调整战略,抽调大部分元军增援荆鄂。

吕文焕亲自前往战场。同时,伯颜以金钱爵位为诱饵,荆州将领黄顺归降蒙元。

荆鄂门户洞开,吕文德费心守护多年的荆鄂地区,已经无力回天。

伯颜率大军趁势掩杀,大军马上攻下整个荆鄂。

长江中游天险不复存在,南宋政权被硬生生地打成两段,扬州城岌岌可危,南宋岌岌可危。

危急关头,贾似道之流默不作声。

陆秀夫提议,必须由贾似道丞相亲自领军前往,才能抵御蒙元大军,贾似道没法反驳,只好前往前线。

这个权弄之臣,整日酒池肉林。恰逢蒙元前军先锋刘整病故,贾似道趁机攻击蒙元。

刚一碰面贾似道就被吓破胆,带上去的十三万人马损失殆尽。

他自己躲进扬州城,南宋危在旦夕。

贾似道兵败,南宋朝堂上众人纷纷请求迁都,以躲避蒙元大军的锋芒。皇帝和临朝称制的太后没了主意,只有陆秀夫坚决反对迁都。

说得好听点这是迁都,实际上,这就是文武百官的集体逃命。

迁都并非不可,迁都是暂避锋芒的一种战略转移。

暂时避免之后,南宋是否还会有机会卷土重来呢,朝堂之上的臣子们暂避之后,估计树倒猢狲散了。

士气和民心就是在一次次的躲避之后丢失殆尽的。

北宋高宗皇帝远征契丹失败之后,选择暂避锋芒,后来就一直纳贡称臣,到现在自称侄孙,乞求苟全。

陆秀夫进言:为今之计,只有诏令各路兵马,前来勤王,拱卫好京城安稳之后,再做其他打算。

命令下来,只有扬州城的李庭芝第一个积极响应。

扬州与荆鄂本就是两个捍卫南宋的大门。如今,荆鄂已失,李庭芝扛着巨大的压力,抽出两万兵马,让这两万人进京勤王。

勤王大军突破重重阻碍,终于抵达临安城。陆秀夫激动不已,大军中有很多就是他当年组织的青壮流民,如今早已经成为铁血战士。

十一、

此时,又来一支援军,即原郢州都统制张世杰。

参政陈宜中见张世杰到来,对他原是从元军来的,很不放心。

把张的部队调开,另拨一支新军由他统率,派往浙西抗敌。

陈宜中为何如此怀疑张世杰?

原来其中也有缘故。

张世杰是元将张柔的从子,少年起,一直跟随张柔左右。张柔原为宋将,后降金,蒙古军夺取幽燕后归蒙。屡次受命南侵,残杀宋室臣民。

张世杰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心想投宋复国,不再为蒙主卖命。

因此,战事懈怠,规劝张柔返宋。张柔责他背叛蒙主,欲施军法。世杰无奈,只得率部投宋,屡建战功,成为南宋较有名气的将领之一。

陈宜中怕世杰叛宋,成为元军的内应,故不予重用,并抑制他的兵权。

陈世杰毫无怨言,挥师渐西,稍挫元军的锋芒。

直到陆秀夫奉旨前往张营奖谕。张、陆彻夜交谈,两人均因见解略同,视为知己。

临别时 陆秀夫、张世杰携手出帐,眺望江南春色,感慨万千。

紧接着,江西提刑文天祥招募两万人马进京勤王。

虽说各地抗元义士都来了临安城,只可惜,南宋的精锐大军都被贾似道报销。

临安城中的大小官员纷纷远离京城,各自逃命去了。

左丞相跑了,被追回来,右丞相又不告而别。

南宋朝堂灭亡的征兆已经逐渐浮现出来,庸庸碌碌之人终日在朝堂上弄权误国。

关键时刻,皇帝加封陆秀夫为礼部侍郎。

贾似道兵败之后,江汉沿线的守军没有战心,纷纷遁降。

伯颜大军迅速挺进建康城,南京这座中国南部最大的城市,就这样被奸臣贾似道白白地葬送了。

贾似道随后在逃亡中被宋军诛杀。

荆鄂丢了,建康丢了,江淮防线已经形同虚设。

在建康城站稳脚跟的元军火速出击,伯颜大军主力兵锋直指临安城。

南宋皇帝最后的庇护所,现在已经没有了任何防御纵深。

十二、

留梦炎、陈宜中分别是南宋的左右丞相。陈宜中的策略就是乞求元军退兵,称臣纳贡。

工部侍郎柳岳到元军大营求和失败之后,陈宜中又派礼部侍郎陆秀夫前往元军大营。

伯颜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元军将领,很早就知道陆秀夫的才干。

陆秀夫在南宋属于鹰派,也就是坚决主战的代表。

这次陆秀夫作为南宋的代表前来议和,伯颜想要狠狠地杀一杀他的威风。

伯颜首先说自己不愿意黎民百姓受苦,希望南宋罢兵束手就擒。

陆秀夫说既然蒙元皇帝希望黎民百姓安稳,就退回长江以北,商议和平事宜。

这场议和,本来伯颜想要给陆秀夫下马威,好好地整治一下他,结果,陆秀夫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反驳得他无话可说。

次日,伯颜诱降陆秀夫,被陆秀夫斥责后不了了之。

焦山战役,张世杰大败,荆南各地都为元军夺取。伯颜后顾无忧,大起兵戈,猛攻扬州,意在临安城。

南宋这边早已经乱成一团,只剩三人还在坚守。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这三个南宋末年最后的忠勇之人走到一起。

南宋皇帝、太后不知大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顿时化作鸟兽散。

左丞相留梦炎自知南宋已经无力回天,自己卷铺盖跑了。右丞相陈宜中主管各项事宜,只知道消极备战。

在最后关头,陈宜中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留下千古骂名,带着自己的钱财也跑了。

殿前都点检一条哨棒打下的赵氏江山,就这样逐渐走向崩盘。

朝堂会议上,空荡荡的皇宫大殿上就站着三个人。

陆秀夫提出建议:迁都。

张世杰疑惑地问他为什么突然反复,之前不是反对迁都。

陆秀夫说,之前襄樊与淮东都在,这两条防线足以拱卫临安城,如今襄樊以南都成了元军地盘。

襄樊所在的长江中游丢失,扬州城独木难支。为今之计,只有迁都。

迁都就意味着赵氏皇室存续下来,保卫大宋,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保卫皇帝一脉。

淮东危及,李庭芝仍然坚守在前线。福州广州沿线的东南沿海还是宋土,尚有数万将士可用。

在南宋危亡之际,陆秀夫又一次敏锐地发现关键。

南宋的情势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一的希望就是皇帝。只要保护好皇帝,一切尚未可知。当然,这也是陆秀夫最后能做的,文天祥、张世杰深深认同陆秀夫的建议。

恭宗德佑二年正月初,伯颜大军驻扎在距离临安城三十里的地方。

当下,南宋丞相都跑光了,只好启用文天祥为丞相。

文天祥在危亡之际,毅然接受丞相之职。

实话说,这个职务现在是一个烫手山药,无论与元军议和成败与否,都是南宋灭亡的替罪羊,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文天祥用自己的能力告诉世人,什么是民族的气节。

文天祥被扣留,潭州失守,湖南告急,临安全城震惊。

一片混乱之中,陆秀夫指示淮军各部坚守南门,两位皇子得以离开临安。

随后,陆秀夫亲自带领士兵回城,希望劝皇帝南迁,只可惜城门紧锁,元军已经进城。

无奈之下,陆秀夫只得带数万淮军前去保护益王、广王。

公元 1276 年 2 月 5 日,南宋皇帝朝着元大都的方向跪拜,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

伯颜攻下临安城后,大肆屠杀居民,疯狂掠夺金银珠宝。命范文虎追击二王,三月押解显帝、太后等人送往元大都。

范文虎追击二王的路上,陆秀夫设计埋伏,斩杀元军三千余人,保护二王安全。

陆秀夫与张世杰在温州合兵一处,等待文天祥归来,文天祥被元军俘虏之后,幸运地逃出生天,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抵达温州。

公元 1276 年五月,益王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加封陆秀夫为直学士院。

陈宜中在小朝廷安稳下来之后,诋毁陆秀夫,说他目无君上,陆秀夫随即被贬潮州。

面对诋毁,陆秀夫无可奈何。失望至极的他前往潮州,这一年他已经四十岁了。

不惑之年,陆秀夫的疑惑越来越多。

满腔愁苦的他准备开设学馆讲学,讲学是那个年代文人经常做的事情。教化民风是一件大事,这也算陆秀夫对自己的交代。就在准备过程中,陆秀夫突然得知李庭芝为国尽忠,死在了元军手中。

元军在平定了内部的动乱之后,随即就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征伐南宋小朝廷。

十三、

李庭芝是南宋末年难得的实力派将领,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在京城中养尊处优过。他一直处在战争前线和罢免还乡中,他驻守的淮东是南宋心脏地带的屏障。

若是扬州的守将是个无能之人,在元军的人海战术下败下阵来,或者来一个「识时务者」,南宋的寿命可能会提前很多年。

襄樊和四川地区可以凭借很多天险,这里的得失决定着南宋的安危。

但淮东地区的得失,直接决定了这个游戏的结束时间。

江南是偏安政权最倚重的地方,这里的长江天险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水网密布可以很大程度上阻碍蒙古骑兵,农业发达,可以支援其他地区。

这次李庭芝战死,扬州城破,江南一线门户洞开。

李庭芝生前遭遇了一件痛彻心扉的事情,蒙元大军把皇帝、太后俘虏之后,随即让他们劝降李庭芝。

元军使者略带讽刺地问李庭芝:不是我劝降,是你们的谢太后劝降。你们的皇帝都没了,你还在替谁守护城池。

李庭芝答道:自古只有奉诏命守城,哪有奉诏命投降的。

是啊,皇帝都成了阶下囚,太后写的亲笔信也送来了。

封建社会讲究为人臣子要尽职尽责,李庭芝的忠诚是对大宋的皇帝,如今,皇帝都被俘虏到元大都。

艰难酸楚,个中滋味谁人知晓。

元军从襄樊顺流而下,迅速攻下淮东各地,扬州已经成为孤城了。

淮东各地沦陷,这个小朝廷也只剩下逃跑的份了。

伯颜大军迅速南下,准备下海追击二王。李恒入江西袭击文天祥,唆都接连攻陷泉州、漳州、惠州、广州。

景炎帝在张世杰的保护下,在最后一刻乘船离开广州,前往潮州。

公元 1277 年,景炎二年,陆秀夫接旨还朝。

不久,元军刘深又带大军包围潮州,宋军败退秀山。

蒙古大军的优势在陆地上,面对元军的绝对优势,陆秀夫等人只得把皇帝等人带到海上。

大军在一处港湾寻得庇护,南宋小朝廷在这里搭起了住所。

恰好有八个山头,皇帝说一山一龙。陆秀夫随即更正说,应该是九龙,陛下是真龙天子,这就是香港九龙的名称来源。

元军搜查得紧,四面八方的元军汇聚在这里。陆秀夫不得不带皇帝转移到大海上面,海浪波涛中,数万南宋军民没有补给,没有基地,有的只是无尽的恐慌,很多时候,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缘于自身的恐惧,

陈宜中躲在占城(今越南南部城市),朝廷多次召见,也不见踪影,这位逃命丞相退出历史舞台。

陆秀夫担负一切军政事务,督军驻守加强备战。

屋漏偏逢连夜雨,幼年皇帝在落水后,病情加重,惊吓恐惧中一命呜呼了。

小皇帝死的时候仅仅十一岁,行朝在这一刻瞬间到了崩溃的边缘。

临安城没了,丞相跑了,皇帝死了。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行朝中的人都觉得大限将至,准备各自四散而去。

这个紧要关头,陆秀夫站了出来。度宗皇帝还有一个皇子,我们衮衮诸公,能抛下这个小皇子不管不顾吗?

古往今来,有很多中兴之主,都是凭借几千人就恢复了朝廷宗庙,我们文武百官都在,数万将士枕戈待旦,难道不能如此吗?

经过陆秀夫的一番慷慨陈词,人心稍微安定下来。

八岁的卫王即位,改元祥兴。陆秀夫擢升为左丞相,张世杰为越国公。

陆秀夫写了两个皇帝的遗诏和登位诏书,海风呼啸,陆秀夫成为这个王朝最后的护航者。

1278 年 12 月 20 日,元军士兵伪装成老百姓,逐渐对文天祥形成包围圈。

文天祥在吃饭的时候被俘虏,数千军队尽数溃败,自己成了俘虏。

宋军在雷州兵败后,行朝一行人选择了崖山做根据地。

十四、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 1279 年。

正月二日,蒙元汉军都元帅张弘范率领水师离开海丰,朝着珠江口进发。

张弘范帐下李恒率领大军从陆路进军,张弘范亲自指挥水师从潮州进发。

在甲子门遇到宋军斥候,得知幼帝就在崖山。

崖山,崖山。

崖山位于如今广东新会县南边八十里的大海中,与西边的汤瓶山对峙。中间海面开阔,故称崖门。

两山中间有港口,形成天然的避风港,可以隐蔽宋军的 1000 余艘船。

陆秀夫组织宋军在崖山修建行宫,作为小皇帝的行朝,同时,还修筑了三千余间房屋。

内忧外患之中,陆秀夫仍然每天给小皇帝讲授大学中的经典,期盼他成为中兴之主。

正月十四日,张弘范大军抵达崖山以南的海域。

宋军把修筑的房屋全部烧毁,以示坚持抵抗的决定。

只可惜,宋军没有把守住出海口,被元军的一字长蛇阵包围。

现在南宋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是张世杰的部下,张弘范派人三次诱降张世杰,最后,无果而终。

劝降没有效果,张弘范只能硬攻。

元宵佳节,一年一度的海上竞渡正常举行,崖山附近的人们喧嚣鼓舞。崖山周边,二十万南宋军民分散在 1000 多艘船上。

他们肯定没有参加当地居民的元宵竞渡,因为在前一天,张弘范的大军已经围住了他们。

崖门内近一千五百艘船只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军火用品,南宋作为防御的一方,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战术上,都是被动的。

崖山海战从正月十三日全面展开,战斗一直持续到二月初六。

南宋很有自知之明,在陆地上的战争根本就不是蒙元大军的对手。

南宋可以凭借的就是水师,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一线的防御战中,锤炼出了南宋最强大的水师力量。

崖山之战初期,南宋拥有的船舰各类共计有一千多艘,这在当时可谓是一支较强大的海军力量。

在崖山最开始的这段时间,陆秀夫带人们搜集了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可以坚持二十万军民半年之用。

蒙古士兵本来就不适应海上作战,之所以一直重用南宋的降将,也是想要依靠他们水海上作战的优势。

元军的舰队仅仅五百艘,这五百艘船的体型远远不如南宋。

战争还没开始,元军的两百多艘船就已经迷路了,在南海转来转去找不到方向,并没有参与崖山海战。

也就是说,崖山海战中,只有元军的三百余艘大小船只和南宋一千多艘船作战。

南宋军民有二十多万,许多将领都是在和蒙元常年作战中锤炼出来,士兵们属于在主场作战,士气高涨。

若是宋军的指挥不出现重大失误的话,崖山海战或许还有转机,最起码不会败得那么彻底。

张世杰是崖山海战的主要军事将领,张世杰是一个谨慎的人,他坚持把所有的船只都用铁索连接起来,具体的策略就是死守,不准大军出击。

四年前,焦山之战中,张世杰就是把十艘船连在一起打了败仗的,这次他把错误放大了一百倍,崖山之战的结局在这时就基本上确定了下来。

元军有了战机。

张弘范一行的水师抵达甲午门的时候,陆秀夫深感张世杰策略有误,提议更正。

陆秀夫认为:蒙元水师用船舰堵住崖山南边的出海口,已经断了后路。

为的就是让咱们前后之间不能进退,当务之急应该集中优势兵力主动出击,胜了最好,不胜也可以撕开缺口,打断元军的包围。

做最坏的打算,我们还可以让皇帝从海西位置突围出去。

陆秀夫在危急时刻找到了问题关键,固守也得有守的资本,在陆地上固守,可以同时开展农业,巩固民心。

现在的战场在大海上,前后都没有依靠,固守等不起。

蒙元大军完全可以等待大军到来,完成包围,困上几个月,南宋这二十万大军就不战自败了。

最紧要的是水源,在大海上一旦没有了水,谁也撑不住。

张弘范占据了崖山之后,重兵把守崖山沿岸,同时派人阻截南宋取水的小船。

船上的淡水坚持了一周后,二十万大军只能喝海水,几乎所有人都上吐下泻,生理上都有了问题,心理上最坚定的信念都消磨得不剩几分了。

南宋的土地在崖山大战前,已经都成了元军的地盘。

战争最考验人性,坚持需要一个盼头,在这茫茫一片的深蓝大海上,一切都是变数。

崖山大战中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打破张弘范在崖山之南的包围圈,另一个就是需要一场胜仗来激发士气。

张世杰认为大军在海上游荡时间太久了,二十万大军中,无论是士兵,还是妇孺家属,都已经离心离德。

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面对各个方向疾驰而来的车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站在原地不动。

这是人最基本的本能反应,面对危险的时候,人们大多都选择驻足不前,观望一番,等待形式明朗,再做打算。

张世杰是南宋末年难得的忠臣,但他从能力来说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崖山之战是南宋的谢幕之战,作为南宋最后的丞相,陆秀夫再次劝告张世杰:倘若仅仅是崖山南边的一路的水师,尚且可以与之作战。若是一直固守,崖山之北更多的元军刚来,形成包围态势,那时就回天乏术了。

陆秀夫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文人士子,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他是一个丞相,将军阵前厮杀,丞相出谋划策。

扬州城的李庭芝知人善任,对陆秀夫的计策听之任之,终成一段佳话。

但张世杰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千多艘船,自北而南排成一字长蛇阵。各自用大铁链连接在一起,周边垒起巨大的楼棚。

死守崖山,这是张弘范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蒙元大军主力还没到,自己的水师力量太过单薄。

张世杰的死守,给了自己修筑楼棚,千船横锁的时间,也给了张弘范筹谋的时间。

眼看着南宋一千多艘船锁在一起,已经彻底失去了机动性,张弘范派遣几百艘小船装满茅草、火油,趁着大风天,火烧宋军。

张世杰提前做好了准备,再前面一排的船上面涂上淤泥,元军的火攻没有奏效。

就这样,崖山海战的第一阶段以宋军小胜告终。

陆秀夫陪在小皇帝身边,稳住皇室家族成员。

时间飞逝,二月初,元军李恒率部而来,自北而来的大军迅速扭转局势。

在北面的李恒部,猛攻南宋与崖山之间的通道,张弘范大部队在崖山安置好了大炮。

二十万人没有了水源。

张世杰的小聪明让宋军小胜一局,但在绝对的战略态势下,一切的努力终究化作云烟。

大军夹击之下,张世杰无可奈何,把皇帝以及行朝官员带上船,纵火焚烧崖山行宫及一切杂物。

张弘范提前安排奇兵,断了宋军后路,大军分成四队,分别距离宋水师一里开外。

南宋水师得以苟全的重要因素就是背靠崖山,基本上是一面御敌。

二月初六,正午时分。

潮汐到来,巨浪拍打着崖山。

南宋水师大军向东偏移,失去了崖山作靠山,元军迅速完成了对南宋水师的合围。

张弘范各路大军四面夹击,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至。

无数的羽箭往来纵横,张弘范在接近宋军船只的时候撤下了幕布,在混乱中几艘南宋的船只都被攻陷了。由于船只连在一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了。

甚至南宋的大旗也不见了,更多的人看到军旗不在,在紧张恐惧中陷入了混乱。

炮声轰隆,雷声滚滚。厮杀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世杰带着十八艘船,希望带走幼年皇帝,陆秀夫不同意,担心皇帝又被俘虏,张世杰自己趁乱逃了出去。

陆秀夫并不认为单单凭借这些人能突围出去。

陆秀夫的妻子、儿子跳江自尽,陆秀夫跪倒在幼帝身下:「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裕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说罢,把小皇帝绑在自己身上,君臣一起跳进大海。

张世杰突围后说:「我为赵氏。已力竭了。一君亡,又立一君,今又亡。」随后,溺死江中。

1276 年,「临安」了百年有余的南宋再法理上已经不存在。

陆秀夫等人的勉力维艰,硬生生延续了南宋三年的命数。

1279 年,二月初六,南宋最后的皇室血脉与军民葬身大海。

南宋彻底亡了。

这一年,陆秀夫年仅四十二岁。

七日后,有渔民把陆秀夫的遗体安葬在崖山以北的青径口。

崖山之战中,南宋有很多的错误操作。

首先,在雷州战败后,南宋行朝二十万人退避崖山,本来就是权宜之举。

暂避锋芒后就应该主动出击,让自己处在有利的地位。

陆秀夫察觉到这个问题,就建议主将张世杰占据崖山西南出海口。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胜败本就在转瞬之间,留后手是很重要的。

张世杰或许是盲目自信,抑或是困兽犹斗一般说:成败就在今日。

其次,陆秀夫所说的海西出海口非常关键。

从双方综合考量,蒙元水师首要的目标就是控制住这里,没有了出路,剩下的就是熬时间,而这正是南宋的劣势。

最后,最严重的失误就是张世杰下令把所有的船锁在一起。

这个战略秉持主将一战定胜负的执念,却丧失了水师的机动性,放弃了出海口。

崖山就这样成了南宋的水葬场。

南宋就这样亡了。

陆秀夫的一生都在战火中度过,1279 年是他的终点,却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最辉煌的绝响。

除夕夜,本来是家人团聚的美好的日子,1279 年的除夕夜却是在慌乱中度过的。

南宋在 1279 年仅仅维持了三十七天,这个国家已经成了十足的海上之国。

漂泊在崖山大海边的南宋行朝的人数有二十万之众,一部分是士兵,更多的是士兵以及官员的家属们。

这个群体是南宋最后的希望,也是元军的眼中钉。

元军即将统一全国,在大海上的这一千多艘船就是祸乱来源,务必除之而后快。

一条船上二百余人,在粮草断绝,缺乏水源的时候,一切的理想信念都变得虚无缥缈。

整个北方大陆都成了元朝行省的规划,南边还有张弘范的水师挡着去路。

1279 年是宋朝定格的时间。

很多人都说,陆秀夫没有带着小皇帝突围出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了。

1279 年,灭亡南宋的仅仅是张弘范以及李恒的南北两路水师,在蒙元大军的等级序列中,他们仅仅是第三等。

第一等的蒙古大军没有参与后续的灭亡南宋,在南宋故土上驻守的也仅仅是第二等的大军。

可以说崖山之战,就是一场狮子搏兔的游戏,这头狮子根本没有发挥全力。

南宋的二十万大军中,妇孺家属居多,即使突围成功,也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弃子。

这几十万的人为什么也选择投海自尽呢?

身份。

他们的确是南宋将士们的亲戚朋友,还有一些忠义之士。

说到底他们是老百姓,并不是真正的士兵。

但他们的身份早已发生了变化。

南宋首都临安城沦陷,皇帝太后尽数成为俘虏。

王朝的象征已经没有了。

大元的奠基者忽必烈最期盼的就是这个。

结果,两个小皇帝相继即位,在一路逃亡的过程中也聚拢了十数万的臣民。

赵氏是皇家,皇家的根基是忠心于他们的人们。

斩草须除根。

两个小皇帝无论是生是死。

千艘船上的二十余万人,已经成为这个王朝实实在在的象征。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