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对爱情与战争的描写,或许这也是一种对照: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过程就如同一场战争,各种试探、争斗,然后偃旗息鼓。而《倾城之恋》应该算是对这个主题描述得最深刻、最仔细的一部作品。

我是姚谦,曾为歌曲《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愿意》等作词。我痴爱张爱玲 53 年,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倾城之恋》的解读。

张爱玲的文笔是具有的能量和透彻,是许多作家所不及的,也是其他人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

不过,我随着年纪渐长,对张爱玲作品的阅读也渐渐有了一些不同的感想。

我觉得,我们要评论一位作家,最客观的方式可能还是要回归到她的创作动机和表述方式上去看,从这方面来说,在外界的各种评论中,我最认同写作风格同样独树一帜的王小波先生对张爱玲的评价——他说「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的确,我后来越读越认同王小波的这个说法。

《倾城之恋》这本小说,张爱玲是完全站在书中女主角白流苏的视角上去讲述整个故事的。

白流苏虽然出身名门,是个大家闺秀,但她的第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非常失败,丈夫不仅吃喝嫖赌,还有家暴的恶习,她离婚后住在娘家,又饱受娘家哥哥嫂子的挤兑。

天下之大,而她几乎没有容身之处,这才有了她想抓住青春嫁人,和男主角范柳原豪赌一场的倾城之恋。

在正式讲述小说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说说作者张爱玲这个人。

张爱玲,原名张煐(yīng)——火字旁过来一个英雄的英,意思是美玉的光彩。她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世家,童年到少年成长期间经历了封建旧家庭的衰败,求学时又赶上日本侵华,在香港经厉了战争;后来,她回到上海,以小说在 40 年代的上海成名,那时她才 20 出头,根本没谈过恋爱,却能把《倾城之恋》这样的爱情小说写得丝丝入扣;等她真的开始谈恋爱时,她与胡兰成的感情和婚姻引发了众多风言风语;50 年代,她离开上海定居美国,嫁给了第二任丈夫赖雅,作品逐渐减少,最后在 1995 年 9 月静悄悄地离开了人间。

纵观张爱玲一生的写作,她的作品大都和她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

今天要讲的这本《倾城之恋》也是如此,这篇小说正好反映了张爱玲生命中的两个重要体验,一个是她出生、成长的旧式大家庭,另一个是她求学时经历的香港被日军攻陷的过程。

因此,写这部作品时张爱玲虽然没谈过恋爱,但她对旧式大家庭里的人际关系、婚恋态度和女性心理,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和孤独感都有着深刻的洞察,这些也都在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出来。

那么,《倾城之恋》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小说以女主角白流苏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她和男主角范柳原相识、暧昧、互相试探、一起经历香港战乱然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心态变化,他们刚认识时,原本两个人都心怀鬼胎——范柳原看中了白流苏的美貌,但并没打算结婚安定下来;而白流苏看似是娇羞柔弱的大家闺秀,实际上步步为营,急切地想为自己寻觅一张长期饭票。

于是故事就从两人各种真心假意的试探中展开,最终因为总还是动了一点真心,上天成全了他们,来了一场战争,在整个城市的沦陷中两人相依为命,终于放下防备走到了一起。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都是俗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杂念。但任凭是再自私凉薄的人,在遇到对方时都不由自主地动了一点真心,这样的爱情方才更难能可贵。那么白流苏是怎样一个人?范柳原是怎样一个人?他们的真心又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倾城之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我们先从女主角白流苏说起。

前面讲过,白流苏出身名门,她和作者张爱玲一样,都来自一个上海的旧式大家庭。尽管时间已经是民国了,但在白家,依然讲究有身份的小姐不能抛头露面,不能去外面工作,家中女性最大的事业就是男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嫁个好男人。

而白流苏明显是一个异类,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就离了婚,在白家一住好几年也没有再婚,眼瞅着已经 28 了,家中上到老太太——也就是白流苏的母亲,下到她的几位兄嫂——三爷、四爷、三奶奶、四奶奶,都觉得白流苏是赖在家里吃闲饭的,两个嫂嫂更是经常明里暗里挤兑她。

女主角白流苏在白家过得非常窘迫,除了她离过婚、青春已经不再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没钱了。

原本在离婚时,白流苏是得到过一笔赡养费的,然而,回家后这几年,她的钱被哥哥嫂子算计去了不少,她上哪再去弄钱呢?别无其它办法,只有再嫁。

尽管已经 28 岁了,但白流苏依然美貌动人,这是她所剩不多的资本。可是亲戚给她介绍的再婚对象,都是死了老婆、带着五个孩子的老头了,白流苏当然不甘心,从她敢离婚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她性格里其实有很硬的一面。她要争一口气给白家的所有人看,她还能嫁给谁呢?

这时候,男主角范柳原出现了。范柳原本来是媒人安排给白流苏妹妹的相亲对象,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个标准的黄金单身汉。

范柳原父母双亡,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在英国出生长大,表面上看个人条件很不错。但实际上呢,范柳原的家世很复杂,他的父亲是个华侨,在马来西亚等处都有资产,一次在英国出差时,范柳原的父亲认识了一位交际花,生下了范柳原。

严格来说,范柳原算是外室所生的私生子,母亲一直带着他在英国生活,直到他父亲去世后,范柳原作为唯一的儿子才回国继承了家产,然而这中间也经历了种种扯皮和龌龊,范柳原的过去并不纯白,他浪荡花丛,纵情声色,是一位有钱的花花公子。

可是即使这样的相亲人选,在白家也是要抢破头的。老太太一锤定音,把范柳原预定给了白流苏的妹妹,没想到在相亲的时候,范柳原却看中了陪同前去的白流苏,被她独特的古典美吸引,请她跳了好几支舞。

这就是两个人故事的开始,他们是在偶然的情况下遇见的,并不适合一上来就真心实意地谈恋爱,但两个人还是多多少少动了一点真心。或许这是因为他们都出自一个背景复杂的大家庭,都饱受流言蜚语的攻击,有一点同病相怜吧。

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地位又是截然不同的。在那个时代,范柳原作为男人,特别是一个有钱的男人,在男女关系上握有绝对的主动权,范柳原可以找到一大把愿意嫁给他的女子,而白流苏却找不到几个愿意娶她的男人。

这导致两个人在一开始,其实就站在不对等的位置上。比如范柳原请白流苏跳舞,但最后受指责的却是白流苏。白家人非议她不要脸面勾引自己的准妹夫,白流苏百口莫辩。

正当这个时候,媒人徐太太给她解围了──徐太太邀请白流苏陪她到香港去玩一趟,说是去那边再顺带给白流苏介绍几个新对象。

白流苏虽然怀疑这是不是范柳原暗中耍的把戏,她要不要接对方递过来的这个机会呢?但在家里已经呆不下去的她,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

就这样,白流苏去了香港,与范柳原再度相见,整个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也开始了。

两人从试探到相知、相守,同时经历了香港被日军占领、倾城的过程。

我在阅读张爱玲的小说时发现,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对爱情与战争的描写,或许这也是一种对照:男人和女人的爱情,过程就如同一场战争,各种试探、争斗,然后偃旗息鼓。

而《倾城之恋》应该算是对这个主题描述得最深刻、最仔细的一部作品,现实中日军对香港发起的战争,和白流苏范柳原之间的男女战争同时进行着,结局的「倾城」如果意味着「沦陷」的话,那么在爱情里,或许意味着无可奈何的「接受」吧。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来看看这场如同战争一般的恋爱,看看小说里的男女主角是如何从试探、猜疑,到最终定情的。《倾城之恋》书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花在描写两人在香港相处的过程,我们先从他们相处的第一个阶段「试探」讲起。

白流苏到香港后,随同徐太太住进了浅水湾饭店,在这里,她果然又遇见了范柳原,而且范柳原就住在她的隔壁。这让白流苏既有些安心,又非常惶恐。

安心是范柳原果然对她有意思,惶恐则是她不知道范柳原到底会不会跟她来真的,而她,离开上海来香港,已经是孤注一掷了,如果她这次还不能跟范柳原结婚,那她就身败名裂了。

所以,当范柳原跟她调笑,说些似真似假的情话时,白流苏满心都是防备的,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着了对方的道儿,被当成是不正经的女人。

比如书中写到,范柳原夸奖她是一个擅长低头的女人,而流苏只管笑着说:「什么?我不懂。……我什么都不会。我是顶无用的人。」而范柳原大有深意地说:「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白流苏招架不住,只好转移话题说到隔壁去看看吧,结果范柳原又来了一句半真半假的调笑:「隔壁?我的房还是徐太太的房?」

这让白流苏怎么回答呢?但这就是范柳原。他就像一只逗弄老鼠的猫一样,挠一下,又退两下,游刃有余地试探着白流苏。而白流苏却没有这么游刃有余。她其实没空陪范柳原玩感情游戏,白流苏是直奔着结婚目标而去的,以一句现在的话来说:「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白流苏既怕范柳原占自己便宜,又怕他不肯占自己便宜,这种微妙的心态被张爱玲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他们双方可能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些半真半假的调笑试探里面,他们也一点一点地了解了对方。

范柳原早就看出,白流苏的人生是不快乐的;而白流苏也慢慢听出了,范柳原对于自己的家乡、自己人生的失望,只不过这些失望都掩饰在风流浪荡的表象下。这样的互相了解虽然稀少,很快又回到试探和猜疑,但毕竟是动人的。两个人都动了一点点真心,但谁也不愿意先服输。

对于范柳原来说,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他们的感情还没到结婚的份儿上,但他对白流苏非常感兴趣,想试试看能不能降服对方。强扭的瓜不甜,他很有耐心。

但范柳原可能没算到的是,白流苏既然当初敢冒天下大不讳离婚,就不是一个轻易屈服的人。

白流苏也在很冷静地分析范柳原,在她看来,范柳原一直动口不动手,说明可能是讲究精神恋爱的,这对她是有利的——「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白流苏抱着这个念头和范柳原周旋着,两人的关系看起来也越靠越近了。

有一天晚上,他们一起出游过后,白流苏接到了范柳原的电话。范柳原只说了一句「我爱你」就挂断了。

白流苏心跳不已,刚回过点神来,电话又响了,在第二通电话里,范柳原说:「我忘了问你一声,你爱我吗?」 ,白流苏不敢说这样大胆的话,她只能用最后的自尊婉转表达:「你早该知道我为什么上香港来」。但是,范柳原却回答:「我早知道了,但是明摆着的事实我就是不肯相信,流苏你不爱我」。

隔着电话线,这一场交锋终于图穷匕见了,流苏问范柳原说这些是不是不想结婚?范柳原说出了内心的大实话:「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不公平,对你也不公平。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流苏听到这里就把电话扔下了。

然而,在这最残酷、最直白的言语里,也说出了两个人在最后沦陷前面对爱情的心情:白流苏青春已逝、有离婚纪录、又急于想脱离原生家庭,范柳原看得很清楚对方需要他,然而,在动情之下,在走到最后一步之前,他还是想确认一回,白流苏在情感上是否真心喜欢他,结果是两败俱伤,两个人在爱情和自尊面前,谁也不肯先示弱。

然后,电话又响起来了,这也是书里写得最动人的一段情节——「流苏突然觉悟了,当她拿起了电话,世界突然安静。虽然离得很远,但她听得到范柳原在那时心平气和地说『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流苏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哽咽起来……范柳原道『我这边窗子上面掉下一只藤花挡住了一半,也许是玫瑰、也许不是』,他不再说了,可是电话始终没挂上」。

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段。当两个人尖锐地交战过后,落在这美好、抒情、几乎有些不现实的结尾处,以至于白流苏都认为这是个梦。原先腥风血雨、战火弥漫的气氛得到了纾解,让人心一紧、接着心一软的感动,张爱玲的笔永远都能胜任。

到这里,白流苏不愿意没名没份做范柳原的情妇,咬着牙回了上海。可是这次回去后,一无所获的她在家里处境更艰难了,家里人以为她给范柳原占了便宜,更看不上她了。

第一次的过招,以白流苏暂输一局告终,可是她真的输了吗?范柳原的那番告白全是假的吗?就在白流苏满心沮丧的时候,范柳原给她发来电报再次请她去香港,已经走投无路的白流苏,带着豁出去的心情又回到了香港。

故事由此峰回路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算不如天算,战争突然爆发了,在香港沦陷的巨变之下,渺小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意外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战争是怎么改变了两个人的呢?

这要从白流苏返回香港说起。当她再次住进浅水湾饭店时,范柳原已经躺在她的床上,说了一番很文艺的话:「我一直想从你的窗户里看月亮,这边屋里比那边看得清楚」。就这样,两人同居了,他们另找房子搬出了饭店。而刚刚搬到新居的第一天,范柳原就因为生意上的事乘船去英国了,独留白流苏一个人在新宅里。

就在白流苏以为自己败得一踏涂地的时候,当天夜里,日军开始进攻香港了,炮火不断地落下来,白流苏在危难中不由担心范柳原的安危。她以为两人见不上了,而第二天,范柳原就出现在了白流苏面前,原来因为日军突然开战,范柳原坐的船没走成。在这个生死关头,他还是回来找白流苏了,带着她一起返回了浅水湾饭店避难。

在残破的家园里,白流苏却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这似乎也说明了,她再次来香港和选择相信范柳原的决定得到了好的回应。

此时的两人已无试探,更多的是对于生存、相伴的期待和希望。无论是荒废的家、空洞的心,还是对于生命随时可能会结束的恐惧,两人都达到了深度的共鸣。当他们处在共同的心境时,在香港这个被战争蹂躏的、一片荒凉的城市,反而让两个人坚定了相伴下去的决心。

书中写着有天晚上:「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立在那里。……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而只有身边这个人是可靠的。

小说最后写着「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夫妻」。

此时,两人已经无暇讨论爱与不爱的问题,只是通过相守来度过这个战争的、毁灭的危机。

但是,张爱玲很巧妙地把笔锋一转,写起了如果此时两人各自单身,也许在战乱之中比较没有牵挂,这又是一种对照,对照着两人经历了一个倾城的时代悲剧,而彼此的爱情却有了更坚定的相守可能。

作者似乎也借此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可能有两种选择、两种结果,并非只有单纯的好和坏,各有各的可喜以及可悲之处吧。

这样的看法在张爱玲许多小说里都可以看到,世事人生的两难在生活的选择、情感的选择上都有反映,许多选择都是两难的,而《倾城之恋》这样的结果是张爱玲小说里少有的比较圆满的结果。

白流苏和范柳原经历了战火后,终于确认了关系,甚至公告了结婚的消息,所有的试探都可以停止了。

范柳原对白流苏的态度,回到了传统婚姻中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不再游荡;而白流苏的身份也转变了,张爱玲用了一个反差的写法——曾经嘲笑、讥讽她离婚丢人现眼的四嫂,却要与流苏的四哥离婚了,双方互换了社会身份。

最后小说里写着:「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

这也正突显了张爱玲擅长用开放式的结尾来展现人生的万般可能。在倾城之中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成就了一段传奇婚姻的白流苏,似乎赢了爱情的战争,而张爱玲也常常用这种看似干脆利落,但又让你无限猜想的写法,为《倾城之恋》画下了句号。

最后这种写法在张爱玲的许多小说中常常用到。她的作品里,常常过程看似琐碎无比,但是在下结论时却总是狠狠一刀收尾。

故事中的主角总是充满了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思维感想,然而,命运却是果断不留情的。不过,即使再残忍,那些不肯屈服的凡人,依然能在命运的无常中继续探索自己可能的空间。

有人说,张爱玲在精神上是悲观的、看不到爱的,这点我倒不觉得,我觉得她更清楚地知道,所有的爱、所有幸福的可能,经常都是在权衡和对抗之中得来的,《倾城之恋》这本小说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备案号:YXA1e9EovE6Ck9DeZmYteloJ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