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布拉格之春?

扼杀布拉格之春:北极熊的经典行动模版

出自专栏《还有这种操作?冷战中的硬核谍战》

一场还未开始,就夭折的改革计划。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捷共的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步子并不算大。

然而即使这样,也依然在捷克民众中获得了极高的支持。

然而这些善政,却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到了克里姆林宫的「逆鳞」。

在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上层看来,杜布切克这一系列「离经叛道」的做法,在华约阵营中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背叛」。

苏联显然没有什么耐心去慢慢「规劝」杜布切克,几番外交施压未果之后,就生起了对自己「盟友」动刀的念头。

1968 年 8 月 20 日—21 日,以苏军为主的华约五国联军,对同属华约组织的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军事入侵,前后仅用了 6 个小时,就控制了捷全境。

从技术角度说,那次军事行动堪称经典。

而从后续影响看,它不仅断送了捷国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计划,也在很多人的头脑里留下了过于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影响到了后来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突袭

1968 年 8 月 20 日深夜,欧洲中部。

此时,多个北约成员国的雷达和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了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方向的电磁干扰。

在雷达屏幕上充斥着无数的小亮点,显然这是由飞机大量播撒金属箔条造成的。

不过对这种异状,北约司令部却并没有太当回事——

从 6 月份开始,华约部队隔三岔五就会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地区搞一场军事演习,每次演习前都会来这么一出,时间一长,北约方面也就「见怪不怪」了。

同一时间,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鲁津机场。

机场塔台突然收到了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的求救信号,机长用十分急迫语气声称:他们遇到了机械故障,急需就近迫降。

因为此时两国关系正日趋紧张,所以人们普遍都不爽这些「俄国佬」,但毕竟人命关天,所以塔台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迟疑,就批准了这架苏联客机的降落请求。

一架涂着苏联民航标志的安东诺夫客机,很快就出现在了跑道上空,并且顺利地完成了降落。

按照基本操作,几辆机场的消防车和救护车也跟着开了过来。

赶到现场的机场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

从飞机上下来的几十名「乘客」,一点也看不出惊魂未定的样子。

更诡异的是,这些「乘客」全是膀大腰圆的年轻男性,还都穿着统一样式的运动服,提着一模一样的行李箱。

很快,他们的疑惑就有了答案:这些「乘客」们下了飞机以后,整齐划一地打开了行李箱,从里面拿出了——AK 突击步枪?!

在机场工作人员还没回过神来的那点功夫,这些「乘客」们已经以闪电般的速度,占领了机场的各处要害部门,似乎他们对鲁津机场非常熟悉。

到此,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才反应过来,这些人是苏军的特种部队,然而已经为时已晚,他们唯一来得及做的,就是切断了鲁津机场的供电线路。

晚 11 时左右,大批隶属于苏联空军 24 集团军的安-12 运输机,出现在布拉格上空。

苏军特战队员在控制机场后,开始引导运输机降落。

这些运输机以每分钟一架的速度,降落在鲁津机场,源源不断的卸下士兵、装甲车和各式辎重……

此时苏联驻捷大使馆人员早已等在跑道边上。

在他们的引导下,苏军空降兵迅速开进布拉格市内,占领了伏尔塔瓦河大桥、总统官邸、广播电台以及一些特定的军事设施。

8 月 21 日凌晨 1 时,由苏联、波兰、东徳、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五国共计 25 万兵力(苏军 17 万),5000 辆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从四个方向,分 8 路侵入捷克境内。

与此同时,还有 25 万部队在临近捷克边境地区随时待命。

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绝不是样子货,他们的总兵力达 18 万人,装备有 2500 辆坦克装甲车辆,1000 余架飞机和直升机。

这让苏军士兵感觉到非常紧张,在坦克履带碾过国境线的那刻起,他们就做好了与捷军交战的准备。

然而令苏军士兵惊讶的是,一路上他们没有看到一个对方的士兵,这让整场军事行动完全变成了一场武装游行。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所有的捷克军队都已经接到上级命令,必须待在军营里「保持中立」。

8 月 21 日清晨,捷克斯洛伐克的老百姓一觉醒来,发现街道上到处都是苏军的坦克和士兵——上一次看见这种场面,还是在 1939 年。

此时捷克全境已经完全被苏军控制,从头到尾耗时仅 6 个小时。

至于北约方面,是在苏军的进攻开始两小时以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苏联人竟然对自己的盟国下手了。

而在更晚些时候,他们才知道这次行动的代号——「多瑙河」。

算计

1968 年 1 月 5 日,捷共中央举行会议,解除了诺沃提尼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但保留了他共和国总统的职务——在当时这只是一个「位高权轻」的虚职。

之后,杜布切克被选举为捷共新的第一书记,而这也成为了布拉格和莫斯科关系破裂的开端。

杜布切克上任后,开始逐步摒弃僵化的苏联经济模式,放松经济管制,取消新闻审查,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

与此同时,杜布切克还开始寻求和西方国家建立经贸合作。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杜布切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步子并不算大,然而即使这样,也依然在捷克民众中获得了极高的支持。

然而这些善政,却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到了克里姆林宫的「逆鳞」。

在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上层看来,杜布切克这一系列「离经叛道」的做法,在华约阵营中起到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背叛」。

苏联显然没有什么耐心去慢慢「规劝」杜布切克,几番外交施压未果之后,就生起了对自己「盟友」动刀的念头。

1968 年 5 月,苏联政府就开始针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准备,说得准确一点,就是一系列战略欺骗和谍报工作。

1968 年的军事行动,与其说是一个成功的军事案例,倒不如说是一个谍战案例。

自五月份开始,苏联就拉着几个华约国家,频繁在波兰和捷克境内进行军事演习,作为「兄弟国家」,捷克自然是只能配合。

而在每次演习期间,苏联人总会搞出一些意外状况:譬如不等捷克政府同意,就让华约军队进入捷境内;或者是在演习结束后,不按时撤军,非要拖几天;再或者对捷克境内的广播信号进行干扰……

最初的时候,捷克方面对这些动作必然是充满戒心的,毕竟苏联是有过制造「匈牙利事件」的前科的。

然而一来二去,时间一长,捷方对此也就有点麻木了——这其实就和「狼来了」的故事是一个道理。

与此同时,苏共高层继续煞有介事的和捷共中央主席团进行谈判,杜布切克为此还做了让步,比如答应苏方恢复新闻审查的要求。

8 月 3 日,华约 6 国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如今的斯洛伐克首都)举行会晤,最终在苏联的「压力」下,杜布切克在一份在他看来,勉强可以接受的宣言上签了字。

到此,杜布切克等捷克高层,都觉得终于熬过了苏联一关,国民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如释重负的说,「今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事,妨碍党代表大会的召开」。

然而后来事实证明,苏联的布局,到此才刚刚开始。

暗桩

在苏军频繁进行军演的同时,苏联情报部门在捷共高层当中,也已经甄选出一份「健康力量」名单,说白了就是可以被拉拢过来的亲苏势力。

和其他华约国家一样,捷克军队同样被苏联政府安插了大量的「军事顾问」,这些「顾问」还要另一重身份,就是苏联的情报人员——在当时这其实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些「顾问」任职的单位,从捷军的总参谋部一直遍布到一线的作战部队,而且多数都卡在非常机要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捷克军队对苏军能够产生的威胁,基本只能存在于理论上。

于是,克格勃就把「争取健康力量」的重点,放在了捷克的安全部和内务部两个强力部门身上。

很快,在克格勃的策反下,捷安全部门领导人霍乌斯基和内务部副部长沙尔戈维奇,就都被拉了过来,成为了苏联埋入捷克高层的暗桩。

之后,内务部高级官员,扬·博克尔也被策反,在这位的帮助下,克格勃成功窃听了捷共改革派官员与内务部之间的全部电话。

一直到「多瑙河」行动完成后,人们才意识到,在苏联人的渗透下,整个捷克内务部当中,只有部长巴维尔一个人还站在杜布切克一边。

其余的内务部高级官员,全都被克格勃发展成了「健康力量」。

在这些高级「带路党」的配合下,在行动即将开始前的 8 月 17 日,克格勃的官员以民航专员考察的名义,提起在鲁津机场进行了「踩点」。

这也就解释了,后来为什么苏军特战队员可以准确无误地占领机场各处要冲。

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克格勃能把对方高层渗透到这么「丧心病狂」的地步,虽然看起来很牛,但其实是不可复制。

二战结束以后,几个东欧国家其实都是被动被拉入苏联阵营的,实际地位基本就相当于后者的卫星国。

正是这种不正常的国与国关系,才让克格勃敢在对方的地盘上毫无顾忌——不是他们发现不了,而是发现了也只能装看不见。

后来苏联解体之后,东欧国家对本国的亲俄人士比较排斥,其实也和这段历史有着不小的渊源。

而具体到杜布切克,其实可能还有另一重原因:

捷克斯洛伐克是在 1918 年,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合体」而来。

虽然当时一直强调民族平等,但在实际当中,捷政府内到关键位置,基本都是由捷克人把持,而杜布切克偏偏是斯洛伐克人。

或许正是身份问题,让众多捷克高官,对杜布切克在心底缺乏认同感。

收场

在众多捷克内部「健康力量」和苏联特工的共同「努力」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机器,在「多瑙河」行动开始之前,其实就已经处于瘫痪状态。

克格勃与被策反的捷克官员一道,搜捕改革派官员,控制广播电台。

他们甚至还派人在西方国家,以及和苏联不太对付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大使馆外面蹲守,防止有改革派人士逃进去寻求政治避难。

严格说起来,这几乎都不能算是一场军事行动。除了极少数捷克士兵憋不住,和苏军有过零星交火外,双方的军队再没有过任何交集。

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土面积只有约 12 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乌克兰的五分之一,而且地形也和后者差不多,以平原、丘陵为主,缺乏可依托的地理屏障。

无险可守的地形和狭小的国土面积,让捷克斯洛伐克在面对苏军时,连最后一点尊严都没机会保留——仅仅 6 个小时,就被对方控制全境。

在意识到已经毫无希望之后,杜布切克向捷克民众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不要抵抗。

对此,杜布切克后来曾向记者解释过:「我手上会沾满成千上万人的鲜血,但这不会有任何胜利的希望。」

21 日下午,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和政府总理以及七名中央委员,被苏军押解上三辆装甲车,直接送到昨晚容许他们「迫降」的鲁津机场,之后被转送到莫斯科。

26 日午夜,在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霸气十足的向杜布切克宣布:在捷克斯洛伐克,除了苏军司令部和苏联军队以外,已经不存在任何合法的权威。

说完,便勒令杜布切克等人在事先拟就的同意苏军「留驻」捷克斯洛伐克的「会谈公报」上签字。

在完成「签字仪式」后,杜布切克终于回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宣布「自愿」辞去第一书记一职。

之后的几个月里,在苏联的主导下,捷克各级政府机构 70% 的官员被撤换。

新组建的捷克政府在 10 月 16 日和苏联政府签订协议,最终确定让苏军长期驻扎捷克。

「布拉格之春」,至此宣告夭折。

然而来自民间的抵抗却依然持续了很长时间,苏军在进入布拉格市区后,依然在不少地方遇到了抗议的人群,愤怒的民众组成人墙,并且将公交车横在马路中间点燃,以此来阻挡苏军坦克前进。

还有一些更加激进的民众,向苏军车辆投掷自制的燃烧瓶(莫洛托夫鸡尾酒),或是破坏掉所有的街道指示牌,但只留下返回苏联的标牌。

这些来自民间的自发抵抗和非暴力抗议,最终在苏军和新捷克政府的联合弹压下,最终逐渐归于沉寂,然而民间对俄国人的怨恨则就此埋下。

无论是后来分家后的捷克还是斯洛伐克,对于俄罗斯都再没什么好感,考虑到这段历史,也就不难理解了。

难以复制

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动,为苏军提供了一个非常经典的模板:

少数精锐部队,通过空降,在对方首都「中心开花」;

装甲集群随后分多路,进行快速穿插;

最终通过强行给对方「改朝换代」,达成战略目标,在短时期内结束战争。

然而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模式在别的地方基本是无法复制的。从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多瑙河」行动中,起到最大作用是其实是克格勃。

然而能像前华约国家那样,任由你的情报机构随便渗透,也不敢吭一声的情况,从古至今恐怕也再找不出几个。

而没了这个关键因素,这本质上和当初德军的闪电战,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既希望于上来就打懵对方,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么干的变数是非常大的——当初的德军不久被坑死了

此外,勃列日涅夫在 1968 年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可以说是出奇的优越。

布拉格事件发生后,只有中国和罗马尼亚两个国家,对苏联的行径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判,西方国家则只是象征性的走了走过场。

究其缘由,主要是美国当时还陷在越南战场,根本没精力顾及其他,相反很多地方还需要苏联配合。

于是,西方各国最终也只能大声斥责苏联,「家暴」是不对的,但最终也还是承认那是苏联的「家务事」。

而到了 1979 年,苏联高层企图在阿富汗在「复刻」一次「多瑙河」行动时,最终就玩砸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阿富汗的原始部族社会形态,不是靠你在对方中央政府扶持一股健康力量,就能搞得定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的美国早已摆脱了越战泥潭,处于「一身轻」的状态,所以一旦有机会,自然不介意让苏联也尝尝掉进泥潭的滋味。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通常都会被人忽略掉的因素:即便是现代战争,也是要考虑季节因素的,只不过不会像农业时代那么严格。

苏军选在 8 月下旬对捷克动手,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其实可能也有技术方面的考虑:

夏末到秋季的天气通常都比较舒适,而这就意味着后勤压力会相对更小。

而对苏联这样的高纬度国家来说,还需要考虑避开冻土解冻的时节,否则泥泞的土地会让车辆的行驶变得异常困难。

虽然看似不起眼,但这些因素在关键时刻,同样可以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走向。

彩蛋

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会像丢进水里的石头一样,引发起一阵阵的涟漪,有的时候,就会导致一下最初谁也无法预料到的问题:

1、1968 年成功扼杀「布拉格之春」的行动,让众多军官和克格勃官员,凭借功劳有机会跻身苏联高层。

而在 1979 年,当初尝到甜头的那批高官,成了促成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主要力量。

此外,1968 年的胜利,还让克格勃人员的社会地位大幅攀升,特工成了当时苏联众多「50 后」「60 后」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

2、西方虽然没有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对苏联掀起太大的动静,但也并非是毫无作为,对苏联政府来说,这终归还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苏联政府选择了态度相对中立的奥地利作为突破口,通过「能源外交」来拉近彼此关系,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向对方出口天然气。

然而这个外交策略,却导致当时的乌克兰共和国出现了「气荒」问题。

于是,为了尽快填补乌克兰的能源缺口,苏联政府在技术不太成熟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在当地建设一座核电站,最终这座电站被选址在了临近白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地区……

参考文献

《西方为何没有干预「布拉格之春」》——《当代世界》1997.5;

《不战而胜的背后》——《环球军事》2007.11;

《「多瑙河」冲刷「布拉格之春」》——《坦克装甲车辆.新军事》2019.1/2;

《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中的隐蔽行动探析》——《军事文摘》2021.1

备案号:YXA1k9w2pepUBLa4oBjf6End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