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疆无人机公司(DJI)?

时至今日,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达 70% 以上,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尽管受到美国以及欧洲的多次制裁,但是大疆凭借着自己过硬的产品品质打败了先声夺人的竞争对手 Parrot 公司与营销造势的强敌,来自北美的 3DR 公司!

更令人意外的是,制裁大疆的美军曾耗费数万美元购买无人机应用于军事科技领域。而更离谱的是,美国国防部禁止大疆的理由是为了情报的安全,因为这些无人机会使用在美军极为敏感的作战部门,包括空军唯一特种战术联队和海军的「海豹」突击队。

为什么大疆如此成功?

俄乌战争之后,大疆又双叒叕遭到了制裁。

先是在 3 月 12 日,UI 设计协作工具软件 Figma 封禁中国大疆,事件掀起的波澜还没来得及平复,德国最大的电子零售商 MediaMarkt 也下架了大疆无人机。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让人们一方面高呼国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开始担心大疆的生存问题,毕竟制裁的口子一开,被针对的企业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一命归「西」。

但大疆的表现似乎云淡风轻,对于被德国零售商下架的事,仅仅是发布了公告解释自己遭到了水军刷屏攻击,对 figma 封禁的事连提都没提。

不慌不忙的态度几乎在说:这都是洒洒水的小场面啦。

不过,大疆确实有不慌不忙的资本,毕竟,曾经面对比这阵仗大得多的制裁,它也是如此岿然不动的。

2017 年 8 月 4 日,「大制裁」的前菜端了上来——

新闻网站 sUAS News 曝出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当时的美国陆军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情报泄露风险,要求各部门停用大疆无人机。

这是第一次,美军对大疆的猜忌与怀疑,化为行动被搬到台面上。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大疆虽然是一家民用无人机企业,也只在正常的商业渠道供货。但由于过硬的性能,经常被人购买用以执行军事任务,比如现在的乌克兰战场上,大疆无人机频频出动。

这有点类似于丰田的皮卡,由于易用且耐造,成为中东和非洲武装冲突中的常客。

不到一年后,中美之间出现了一点小摩擦。

其国会议员们便纷纷下场煽风点火,警告大疆有可能刺探美国情报,在压力之下,时任美国国防副部长沙纳汉签署备忘录,祭出了一记大招:禁止军方购买和使用商业市场上的无人机。

按理说,美军这时候应该和大疆划清界限了吧,这剧本很多人并不陌生,接下来估计要进「实体清单」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大疆还没怎么着呢,美军先「破防」了。

当年 8 月和 11 月的采购单显示,美国空军耗费近 5 万刀购置 35 架大疆「御」Mavic Pro 铂金版无人机,海军花费近 19 万刀购买了数目不详的「悟」Inspire 系列无人机。

更离谱的是,美国国防部禁止大疆的理由是为了情报的安全,可报道称这些无人机会使用在美军极为敏感的作战部门,包括空军唯一特种战术联队和海军的「海豹」突击队。

制裁计划彻底破产!

美军这次制裁不仅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也无形中给大疆做了一份铺天盖地的营销推广,未待这家低调的企业准备好,就被推到聚光灯闪烁的舞台中间,迎接万千观众好奇的目光:为什么是大疆?

其实,行业之王大疆的背后,是一场持续近二十年的、世界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争霸战争,它的国际对手也没有一个是善茬,他们一起把平静的湖面搅得天翻地覆。

旧时王谢堂前燕

1914 年,欧洲各国开展了一些「友好交流」,在交流会上,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提出了一个设想:研制出一批不用人驾驶的小飞机,给德国人送一些炸弹,无人机由此诞生。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在军事领域中发光发热,从空袭、侦察到干扰,屡试不爽。

相比之下,无人机民用化的步伐缓慢得多,一直到 2006 年大疆创立,民用无人机市场(以下简称无人机市场)都是一片蓝海。

最直接的原因是不够亲民。

我们用汽车来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

比如上世纪初,如果你想买一辆小汽车,可不像今天一样,进 4 S 店就可以了。

首先,你要去底盘制造商那里选择一款滚动底盘,再去车身制造商选择心仪的车身,再去……

繁杂的程序让人不胜其烦,而大部分汽车制造商都是承接客户的需求后再定做,这也让汽车成为富人的专属,高昂的成本又使得普通民众望而却步。

但福特来了,它宣称「你可以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汽车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

于是,福特公司在流水线上生产了 1500 万辆 T 型车,都是整车,而且只有一种车型、一种颜色,T 型车让美国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

这和当时的无人机市场不能说是毫不相干吧,至少是一模一样。

大疆之前的无人机市场,也是少数人的专属,德国的 MikroKopter 公司作为多旋翼无人机的先行者,好比当年的汽车零件定制商。想要获得他们的产品得自己找到相应的零件,自行下载代码。

用飞控板、机架脚架、自锁电机、遥控器等乱七八糟的零部件,去自行组装航模对于发烧友来说是过瘾,但对普通人来说,只是麻烦。而定制的无人机动辄数万,也是一个与大众无关的冷门领地。

所以,如果能做出到手即飞的整机,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道路,对于行业将是颠覆性的创新,拿到这张入场券的企业也必将成为无人机领域的福特。

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大疆的对手没一个是善茬,这个机遇不止大疆看到了,法国的 Parrot 公司也看到了,甚至行动的更早。

2010 年,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无人机 Parrot AR.DRONE 问世。短短两年后,「Fly-Record-Share」的广告出现在 CES 会场外,AR.Drone2.0 版乘胜出击,两款产品的目标群体都是普罗大众。

Parrot 的商业嗅觉可谓顶级,它太清楚这个市场的痛点在哪里了——不亲民。

为了解决不亲民的问题,AR.Drone 最大的卖点就是可以用手机或平板来操控,操作界面也十分简单,这一特点让其风头无两,苹果公司都主动要求将 Parrot 的产品收录到 App Store 销售。

消费级无人机的概念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旧时王谢堂前燕」,从此开启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征程。

但当这个消息传到深圳,大疆的高层注定要和这座城市一样无眠。

毕竟先发的优势可以让 Parrot 吃到大量的红利,用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反哺产品,筑起护城河,大疆再想入局的难度将高得多。

立志做消费级无人机的大疆成立了五六年,为什么会慢一步,它又能给市场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方案呢?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韩非子》记载,楚庄王临朝执政三年,没有发布命令,也没有执行政事。于是右司马给楚庄王打了个谜语:有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不动翅膀,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名堂?

楚庄王回答道:

「三年不展翅,是用来长羽翼的;不飞不鸣,是用来观察民众的习惯。虽然现在不飞,但日后必然一飞冲天;虽然现在不鸣叫,但日后必然—鸣惊人。」

大疆要做整机,但不是成为组装厂。

这也就是说它不仅要整合供应链,还要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高品质的配件型产品,包括四旋翼机架、多旋翼控制系统、六旋翼飞行器等等。

在「七年不展翅」的时间里,大疆甚至将陀螺稳定云台的技术做到了亚像素级别,即云台受震动的影响小于一个像素,在全世界尚属首例。

2012 年 12 月,时辰到了。

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大疆首款航拍一体机产品「PHANTOM」(精灵)在凛冽的寒风中问世,由于搭载了机械云台等部件,其重量几乎是 AR.Drone 的四倍,但在航拍、控制等许多性能上展示出专业级的素质,两家企业由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Parrot 始终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是娱乐,比如旗舰航拍无人机 Bebop Drone 只有 380g,甚至 Minidrones 迷你无人机的重量只有区区 56g。

Parrot 的策略是不断向下:更好玩、更便携、更亲民……即使功能少一些。

而大疆从精灵 1 到精灵 4,重量始终保持在 1280g 到 1380g 之间,即使是主打便携的 Mavic 也有 743g。

大疆的策略是不断向上:更长的续航、更高清的拍摄、更远的距离……即使更重一些。

在提到两种策略的区别时,大疆的创始人汪滔说: 「大疆是把一种性能非常高的专业级产品做到了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价位上,而竞争对手更多是从玩具的角度出发,给飞行玩具加了一个摄像机。」

在消费级市场,Parrot 想做的是更有趣的玩具,大疆推出的是可以当玩具耍的专业产品,这其实无形间就形成了降维打击——因为对真正的玩家来说,更专业的东西也可以拿来当玩具,甚至玩起来会更酷炫。

时间验证了这一点。

精灵 1 发布四年之后,Parrot 的财报表示,无人机部门收入不及预期,将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

又过了四年,2020 年,Parrot 沦落到只能在海报上靠意识形态攻击大疆。

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Parrot 彻底落败。

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现在我们的头顶居然没有无人机飞过,这实在是有些诡异。」

这是无人机公司 3D Robotics 的创始人安德森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的话,彼时的他踌躇满志。

3DR 是大疆在北美遇到的强劲对手,初期专门提供无人机零部件(经典 DIY 路线),但 Parrot 和大疆拉开一体机时代的帷幕后,3DR 眼馋心热,也想上台一较高下。

作为一家硅谷企业,3DR 刚登场就把 buff 拉到满:产品没发布就拿到 1 亿刀投资、高通主动来合作、大疆前高管加入、全美媒体不吝赞美……

不仅如此,由于创始人是媒体主编,3DR 热衷于造势,它们把大疆比作「歌利亚」,自己是「战胜这个歌利亚的大卫」;把大疆称为「来自珠三角的苹果」,自己是「开放的安卓」,开放必将战胜封闭。

2015 年 4 月,这场狂欢被推向了高潮,3DR 正式推出了无人机 Solo,主打飞行路径设定与开源等大疆不具备的优势,发布会上的 Solo 表现优异。而这一年的大疆在完善「精灵」系列产品,没有大的动作,对他们的新产品来说,市场环境可谓绝佳。

媒体朋友们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报道,甚至摆出一副要把 3DR 吹成美国制造之光的架势。

但遗憾的是,3DR 的体面也就到此为止了。

由于 3DR 后续的表现过于拉跨,以至于可以把 4 月份的这场发布会收录到「有哪些你以为是开始,没想到却是巅峰的故事」里。

Solo 第一批上市的产品负评连连——由于万向节未到位不能航拍,GPS 系统连接稳定性颇差,动辄飞丢或炸机……

不对啊,刚才不是说发布会上的 Solo 表现稳定优异吗?

只能说,这家带有媒体色彩的企业把表演发挥到了极致,发布会的 Solo 是特别定制版,和消费者购买到手的完全不同。

买家秀 vs.卖家秀了解一下?

面对质疑,此时的 3DR 虽然在滑向深渊边缘,但其实只要承认 Solo 的问题,及时停产止损,手拿大笔融资,依然有翻身的机会。

但是高管们却在下坡路上狂踩油门,让这家明星企业头也不回地跌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他们忽视 Solo 的问题,固执地相信消费者会由于看好 Solo 的优点而疯抢,因而押上了公司的资金储备疯狂生产了 10 万架 Solo。

半年后……

只卖了 2 万架。

就在 3DR 为仓库里积压的库存而苦不堪言时,沉默良久的大疆为了让 3DR 不必再痛苦地苟延残喘,适时送来了一份大礼:精灵全系列产品降价。

出世隐而不发,入世一剑封喉。

大疆的一记绝杀干脆利落。

3DR 被迫把积压的数万架无人机当工资代偿,不断裁员。

「我们未来不会再造无人机了。」

安德森说。

大疆加冕

乔布斯曾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同样的,面对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需要无人机来干什么,从而无法产生需求的情况。

大疆把无人机和航拍深度绑定,将无人机和成熟广阔且传播性强的摄影市场联系了起来。

为了实现这一点,早期,大疆联合美国的 GoPro 公司,这个早已崭露锋芒的运动相机品牌,组成一对黄金搭档。

合作的方式是大疆建议搭载 GoPro 进行航拍,而 GoPro 在发布会上展示用大疆无人机航拍的作品。

但共患难容易,同富贵却颇难,二者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在 GoPro 和大疆双双进入黄金发展期后,GoPro 坚持要拿走三分之二的利润,而这触了大疆的逆鳞。

大疆最反感的事情有两个,一是成为玩具厂,二是成为代工厂。

两边都硬气,而且都认为对面的东西我也能搞定,于是大疆朝着自研相机,GoPro 朝着自研无人机的方向各自进军。

那时的人们以为这必是一场精彩的攻防战,双方都想把战争打到敌占区,但没想到,决裂最终演变成了大疆对 GoPro 单方面的屠杀。

与 GoPro 分道扬镳之后,大疆没有单打独斗,而是迅速向知名相机公司哈苏抛去了橄榄枝,并逐渐收购哈苏的股份直到成为最大股东。

大疆也没有一味依靠外力,在云台的基础上,他们自行研制推出了一系列摄影设备。

「合作+自研」的模式让大疆在敌占区站稳脚跟,稳步推进。

而在航拍这个己方阵地,大疆与好莱坞的许多影视公司达成合作,不仅许多影视镜头由大疆拍摄,甚至产品还在《权力的游戏》《生活大爆炸》等众多影视作品中出境,进一步将专业摄影的市场吃得死死的。

这一套看下来,大疆的逻辑是己方阵地严守,一点不能丢。敌方阵地求稳,慢慢突破。

而 GoPro 的战法似乎凌乱的多,盲目扩张产品线之后,GoPro 在运动相机领域的统治力下滑,索尼等对手纷纷入局挑战。

在进攻大疆的方向上,自制的无人机 Karma 连续推迟发布时间不说,在发布后仅仅 16 天就由于频繁的坠机问题被迫召回。

而在 GoPro 因召回 Karma 无人机而焦头烂额之际,好巧不巧,大疆趁势发布全新的「御」Mavic Pro 无人机,GoPro 股价应声下跌。

2018 年 1 月,GoPro 的 CEO 将薪酬降至 1 美元,全球裁员 300 余人,宣布永久退出无人机市场。

在清理完 GoPro 的势力后,大疆真正走上了睥睨众生的王座,成为消费级无人机这片蓝天上唯一的王。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时至今日,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达 70% 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大疆可以高枕无忧。

在国际上,大疆仍然面临着被美国进一步制裁的风险,仍然因为产品应用于军事领域而被指责(尽管这个逻辑有些牵强)。

在国内,对空域的监管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有潜力的消费级无人机企业。

而进军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道路上,大疆还有很多场硬仗要打……

曾经日本制造的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货,但在日本汽车工业击败美国拿下世界销量第一后,NBC 的主持人报道称美国的年轻人以拥有日本汽车为荣。

而今日,同样的一幕在大疆身上重复上演。

但这并不是大疆一家企业的成功,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 2015 年澳大利亚的一个初创团队透露,其主板从深圳打样然后邮寄到澳洲,周期至少 15 天。如果在深圳搞研发,工厂就在旁边,甚至可以当天打好送达。

这样一个涵盖航空、材料、电子、软件、机械加工等诸多领域完善的供应链,除了中国,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因而,透过大疆的轨迹,也许我们更应该发现的是,一个时代壮丽的画卷并非由哪一个人或哪一家公司绘就,时代里的每个人都对这个时代做出了最好的注脚。

参考资料:

美国禁令阴影下,大疆的壁垒和危机. 连线 Insight

大疆无人机:全球科技先锋的发展逻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外国民用无人机为啥都不堪用?业内:要稳定又便宜只能在中国制造.中国青年网

大疆官网备案号:YXA10KMPOpyfLP9rYB1f0Pv8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