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类专业中,与「硬件基础设施」关联最密切的就是「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物联网技术,致力于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大网络,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大联通,在物联网中,各种传感器不断地「观察」这个世界,产生各种信息,被汇总到云上进行存储与处理,反过来,信息也能通过操控各种智能设备(比如无人机和机器人等等),反过来影响这个物理世界。
元宇宙的硬件基础设施中,有一大块是「通讯相关」的,这块不属于计算机专业领域,但不少计算机专业中都会开设有这方面的专业课程,简单地说,计算机类专业大都只是「用」通讯网络而不是「生产」相应通讯设备和「构建」这个通讯网络。
元宇宙的底层硬件中的「芯片算力」这块,当前也不属于计算机类专业领域,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属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相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所关注的,是如何用各种芯片来构建高性能的计算机器或信息处理系统。
元宇宙的「上层应用技术」,则与计算机类各专业密切相关。
首先要说的就是「人工智能」这个专业,虽然教育部将它划归「电子信息类」专业,但在公众与用人单位眼中,大多是将它划入「计算机类专业」的,这是一种「官方认证」与「公众和业界共识」的脱节,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尊重后者更为现实。
至于区块链,没啥好说的,专业目录中就有一个「区块链工程」专业。
注意一下,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中有一个「云服务」,这块技术,与计算机类中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直接相关。
剩余一个「数字孪生」技术,配合「底层硬件」中的「感知交互」,与计算机类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密切相关。
所以,这里划重点了:「物联网工程」、「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五个专业,都与「元宇宙」有着密切的联系。
前面介绍过 IT 产业每大约十年就会掀起一波「技术浪潮」,目前「元宇宙」仅仅只是这波潮的前期,它的快速增长期还未到来。
这也就是说,如果「元宇宙」真的如预期所料,成为了人类的「下一代互联网」,那么,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不愁没有「用武之地」的,并且很有可能在这波技术浪潮的快速增长期,吃到一波技术红利。
下面我用尽可能简单与通俗的方式,说说这些专业到底「学些啥」,「干些啥」,是「怎么一回事」……
「元宇宙」相关之新兴专业
1 区块链工程
区块链是一个神秘人物——中本聪发明的技术,本质上就是一连串首尾相联的数据块,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可以分散于整个互联网上的帐本,可以应用于任何一个需要跟踪信息流动和处理流程的场景,比如,可以用这个技术跟踪特殊商品(比如药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
最著名的区块链应用就是比特币,最近一两年,NFT 则引人注目。
在元宇宙中,区块链可用于构建元宇宙的身份认证、价格体系和交易系统,是元宇宙的一项基础性技术。
2 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时代的物理载体称为「物联网」,英文简称 IoT,就是「Internet Of Things」,其特点是「万物互联」。
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就是研究如何构建出「万物互联」这样的一个网络。
它的基本运作是这个样子的——
在智能时代,各种智能设备将遍布我们的周边环境,这些智能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那些负责监控外界变化的智能设备称为「传感器」,传感器会生成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路由器或直接连上互联网等方式,送到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被加工和处理,这个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被称为「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它运行各种算法(比如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各种算法)对汇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或生成的智能设备控制指令再发送出去,智能设备收到相应指令之后,可以执行特定的动作,完成特定的任务。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在云中存储与处理海量数据」的问题。
云计算平台有点像现在的发电厂,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生产电反而耗电,向外提供的是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并且可以「随时地」退货和换货。
比如,你在阿里云上建了一个网站,当你的访问量大时,你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大的带宽、更快的 CPU,并且这些配置的更换可以立即完成。
对于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去向主要分两块:
一块是进入开发与维护云计算平台的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去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比如阿里云等,这块很明显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对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AI 框架等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
另一块则主要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者,用云平台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来开发各种应用系统。这块没什么好说的,云平台将所有的底层技术细节都封装好了,你只管调用就是了,绝大多数的软件开发者都归属于这个领域,市场还是挺大的。
大数据这块与云计算紧密相关,因为它需要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计算与存储能力处理海量的数据,并挖掘出数据蕴藏的价值。
很多不了解的人,往往轻视了数据的威力。
其实数据拥有很大的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推荐系统,商家通过分析与你相关的数据,对你的喜好、个性、习惯等进行推断,然后投你所好地给你推荐各种商品啊、服务啊之类的,以从你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商业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作,那就是数据科学家,其职责就是对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运行的状态,挖掘出商业价值。
这个工作的从业者干的活有点像医生——医生通过验血等手段获取相应指标,从而对人的身体健康状态给出一个判断,而数据科学家则是通过一些数据指标来对企业的经营和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干这一行,数学得好,同时,得熟悉商业及相关业务,还得有洞察力,要求挺高的,干好不容易。
有一些大学己经建立了数据科学相关专业,可能归属于计算机学院,也可能归属于理学或其他学院,报考时要看清楚了。
3 新媒体技术、电影制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这些专业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都是生产「内容」的,在元宇宙时代,这些「内容」,可以让元宇宙成为一个吸引人长久驻留于此,甚至忘掉现实世界的地方。
元宇宙,必须要由丰富的内容填充,这些内容,既可以由人来产生,也可以由机器,利用人工智能来产生。
那学这些专业有没有前景呢?
我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仅提示一下——请想想电子游戏、想想科幻大片,你说学这些专业有没有前景呢?
4 虚拟现实技术专业
「虚拟现实技术」这个专业其实比较好理解,就是研究如何构建出一个人可以沉浸其中的「虚拟的世界」。
相关的具体技术称为 XR,包括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 MR(混合现实),在元宇宙时代,这一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衍生出一个「数字孪生」技术,对这些术语,我不做解释,只建议读者去看一部科幻大片——头号玩家,看完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这部电影中,主角带上一个头盔,在虚拟世界中充当英雄……
介绍完了与元宇宙相关的几个专业之后,下面介绍一下其他几个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第一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最老牌、最成熟也最知名的计算机类专业,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莫属,它的历史最悠久、也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计算机类专业。甚至于不少人都将它等同于「计算机专业」,认为计算机类专业只有它一个。
篇幅有限,这里我不打算详细展开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什么,毕业后「去哪里」,相关的信息己经为公众所熟知,我这里直接甩出结论:这个专业进可攻,退可守,是报考的第一选择。
知名的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专业,它最早源自于本世纪初教育部选择实力较强的大学创建的 35 所软件学院,软件学院采用全新的管理方式,直接面向业界需求培养软件人才。后来,一些大学的「软件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并了。「软件工程」专业的爆火,与它毕业的学生大批进入平均薪资较高的互联网企业有直接影响,另外,它的「高学费」也让考生和家长们「印象深刻」。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它在招生简章(2021 年)中明确地列出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费[9]:
软件工程专业第 1~2 学年 5850 元/年,第 3~4 学年 16000 元/年;其他专业 4500~5850 元/年不等,不同专业收费标准不同。
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学费国内高校大部分都在 5000~6000 元/年之间,相差悬殊。
从就业角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专业,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这也是虽然软件工程发展前景很好,但我仍然推荐优先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原因。
另外,要注意一下,一些大学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类专业,这些专业毕业时可以同时拿到国内与国外两所大学的学士文凭,相应地,学费也是「天价」,通常在 15~20 万元/人·年,比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每年收 16 万元的学费。这种专业的具体学费请咨询各自院校的招生办公室。
安全相关的计算机类专业
主要包容有「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保密技术」三个专业。「区块链工程」作为下一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技术,其实也可以列入其中。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就不用强调了。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口的就业单位是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安全领域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或企业,从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工作,一般人都能理解,对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安全类专业,在实际中面临的大多是极为复杂的、隐蔽性很强的难题,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国家也高度重视这块,人才缺口和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这类的专业性较强,适用面比较狭窄,专业学习难度较高,如果学生对此领域不感兴趣的话,学起来会蛮痛苦的。
计算机类中的「小众」专业
这里列出的专业,并非说他们不好,只是与其它专业相比,显得比较「低调」罢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精彩,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但总体上来说,在计算机类的各个专业中,这几个都比不上前面所介绍的。
以下描述,为便于各种知识背景的读者理解,有些专业采用了一些「比喻」或「类比」来展示其专业比较显著的特色,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十分确切与全面,这点是需要说明的。
1 网络工程
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如何规划、设计、搭建计算机网络,并负责运行与维护计算机网络。
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对口单位,是各行各业中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数据处理中心」,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机房」与「网管」这两个词。
2 智能科学与技术
这个专业吧,主要学习设计与制造「有智能」的「东西」或「系统」,比如, 「机器人」。
这个专业「偏硬」,一些方向,比如 「机器人」,当然是有发展前景的,但这专业学的东西、所涉猎的领域实在是过于宽泛了,计算机的、控制的、微电子的,都有,学习起来难度不小,并且对外部环境要求颇高(比如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和相关的材料、仪器与设备),换句话说,这个专业要求报考的院校,「科研经费」比较充足。
3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这个专业,是两个专业「电子工程(EE:Electronic Engineering)」+「计算机工程(CE:Computer Engineering)」的结合,前者偏硬件(芯片/电路级别),后者则比较偏向计算机领域的底层技术(比如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是培养设计与制造各种电子设备(或智能硬件)的「可软可硬」的复合型人才。
「可软可硬」,看上去很好,但现实是,「软件吞噬一切」。事实证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后来好多还是转向「软件」领域了。
另外说一下,中国有这个专业的大学不算太多。
4 服务科学与工程
这个专业开设院校极少,目前查到的,哈工大(威海)开设有这个专业,从其提供的培养方案[11]来看,这专业其实与「软件工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多学了一些商务方面的知识,加入了诸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等偏工程管理的课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定制化」的软件工程专业,但其社会知名度,比「软件工程」差远了,社会公众与用人单位就没几人知道的。
四、答疑解惑
前面已经介绍了许多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知识,这里,选择一些公众常问的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问题,给与简要的回答。
计算机专业毕业,就能拿高工资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前面也说过,由于当前 IT 行业仍处于扩张与上升阶段,所以其从业者都普遍地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体现为有一个相对多数传统行业来说,比较高的平均工资收入。
但具体到个人,不同的 IT 企业、同一企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员工级别,IT 从业者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光看一个平均工资,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IT 人才市场上特定岗位工资的高低,其实反映的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增减的变化。
某人拿高工资,虽然可能是因为他的专业技能水平高或会讨价还价,但那只是表象,真正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他为用人单位所需求。
特定岗位从业者工资的高低,其实反映了用人单位对能胜任这个工作的人才的需求饥渴程度。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公司会开出比大公司还高的工资来招人的缘故。
总体上说,IT 行业普通从业者所拥有的较高水平的工资,以及以个人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决定收入高低的相对比较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仍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保持不变,这是 IT 行业具有持续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程序员是不是吃青春饭的?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而且必须承认,35 岁以上程序员被辞退的事情,相当普遍。
这里面的原因在于,中国多数 IT 公司居于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中部或末端,很少有原创技术,大都是使用现成的技术在应用层面搞开发,相关工作岗位很多都是重复性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并不需要多高层次的人才,普通的劳动者,快速培训一下就能上手。
因此,从降低经营成本角度考虑,企业就趋向于解雇那些年纪比较大的、同时工资比较高的人,而用更年轻力壮的同时工资又比较低的人替换。道理很简单——「相同的工作,年轻的人可以干,年纪大的也可以干」,那为什么不用「性价比更高」的年轻人?
这是出现「吃青春饭」现象的关键原因。
这个问题,短期内极难解决,并且会长期存在。
IT 行业存在比较普遍的「中年危机」,这个也算是报考计算机专业潜在的长期风险之一。
不过随着中国 IT 产业的发展,日益向上攀爬科技树,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必将持续扩大(通常情况下,技术高端人才是需要时间磨的,磨出来后,人多半已经不年轻了),再加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序员吃青春饭」问题应该会得到有效地缓解。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后,有必要读研读博吗?
先说结论:在当前,读研是必要的,但读博则需慎重。
如果打算走科研之路,日后能在大学里谋个教职,那么,读博是必须的。
要读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喜欢搞科学研究这件事情
(2)有从事科研工作所需的专业基础
(3)家庭经济情况良好
从普通人性角度出发,一个人,只有在对科研真有兴趣且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才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与探索工作,才容易取得较有创新性的成果。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其实硕士是性价比最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硕士基本上达到了业界 90% 以上的岗位划定的入职条件,其次,只要能考上,在现有的体制下,几乎就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
博士就不一样了。越好的学校,对博士的要求就越高、越严格,博士延期毕业是常态,读个五六年甚至更长的不少,相比早早出去工作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这个机会成本就很高了。另外,到业界,博士往往还不如本科和硕士好找工作,除了少数岗位,大多数岗位本科生就可以胜任,学历要求高的多半卡就到硕士为止,只招博士的业界岗位,少之又少。
所以我说,读计算机专业博士花费时间长,机会成本高,必须想清楚了,心理有了准备,再读博。
女生适合学计算机吗?
在 IT 领域,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管是在计算机科研还是工程领域,女性从业者人数都偏少。微软亚洲研究院 2022 年的一份报告,给出了以下描述[12]:
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人工智能博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中女性毕业生的人数平均占比为 18.3%。在完成全球计算机科学项目人工智能指数调查的 17 所大学中,女性教师在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的终身教职教师中仅占 16.1%。来自世界经济论坛「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0」的数据显示,在 LinkedIn 定义的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者中,女性约占 26%。同时,在硅谷的各大 IT 企业中,男性约占员工总数的 70%。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数据显示,美国 IT 企业薪资最高的管理者中女性仅占 5%。
这里我要说说我的亲身体会。
我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讲授软件开发相关课程近二十年,我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Java 语言程序设计」,「Android 技术开发基础」和「移动互联系统分析设计」三门课程。
这三门课程,都是与业界主流软件开发技术紧密相关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这三门课循序渐进,彼此衔接,每学期开设一门,持续大二整年和大三上学期。
每学期选修本课程多的如 Java,经常在 110~150 人上下浮动,少的如「移动互联系统分析设计」,选修人数通常大约在 40~70 人之间,三门课程,老的如 Java,开设时间近二十年,新的如移动互联,也已经开设超过 5 年。
我开设的这些课程就没有闭卷考试,全部采用开放式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备的软件程序或 App 作为结课设计,并且要求撰写相应的开发文档,结课设计题目放开由学生自选。
这种考核方式,应该能够比较充分地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现有的专业技能、对软件技术的学习能力和对软件开发的激情。
我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选修我这种软件开发类课程的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严重偏低(最多不会超过 20%,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超过 10%)。
而且,从她们提交的程序及文档来看,与同班男生相比,女生虽然文档通常写得文通字顺,排版整洁规范美观,但编写程序所用技术的难度、程序复杂程度与规模,通常要低一点,而且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女生写出让我眼前一亮的程序,称赞她「你的程序写得很不错」或「比较有特色和创意」。
多年以来,上述情形就没有变过。
难道女生真的就写出不出好程序,不适合当程序员吗?
回到前面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给出的报告,此报告也尝试着分析造成计算机科研/工程领域中女性少现象的原因,并总结出了三点:
(1)男女的兴趣差别
(2)启蒙者(家长)与社会主流声音的影响,即「社会偏见」
(3)大众媒体的观念塑造
对此我基本同意。并且基于我个人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一线教学经历,补充以下观点:
我认为在大学里,不管男生和女生,都能学好计算机技术。之所以出现「女生学不好计算机」的现象,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女生在许多专业课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这在我这种极其强调要动手实践的软件开发类专业课程中尤其明显。
要知道,编程(或者说软件开发)技能,是一项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专业技能,它的获得,必须通过足够量的刻意练习和足够多的开发实践活动,这里无法取巧,也没有捷径。
据我观察,男生中,在编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平均起来,明显要比女生多。
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比如,课后向我询问开发技术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男生比女生多,我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当下技术的新进展,主动去学的,男生也比女生多。
女生不是说不来问问题,而是就算来问问题,她们所问的,也大多是各种开发环境的配置、为何这段代码编译通不过去等我觉得比较浅层次的问题,而少有程序架构、特定功能的技术实现方案、引发这个 Bug 的原因在哪里等明显更为复杂的问题。
这就反应出来,女生平时很少主动地编写程序和学习探索新技术,很多在学习新技术和开发实践中会出现的问题,她们还没遇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我分析吧,很可能许多女生一开始就「认定」——「女生不适合当程序员」,「编程很难」,从而在主观上就逃避编程这件事情。
而且在客观上,我所在的理工科院校男多女少,女生通常比较容易寻求到他人(比如男朋友)的帮助完成编程作业,这种现象,会让女生由于专业训练量的不足,从而无法培养出相应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要知道,软件开发技能,是一种需要时间去磨的专业技能,「不练,怎学得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我个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编程,写了近三十年的代码,如果问我个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看法,我的观点非常明确——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智力活动,男女在智力发展上侧重点虽有所差异(比如女性通常更感性一点),但这种差异对学习与掌握计算机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一个人,只要愿意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专业训练,不分性别,都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科研人员或工程师。
最后,多说一下,IT 公司的技术岗,因为女性从业者较少,还是比较希望能招收一些女员工的,往往招聘时会对女性求职者在专业技术水准上降低一点要求,与男生相比,她们可能更容易凭技术进入平均待遇较高的 IT 大公司。
所以,我认为,女生学计算机是没问题的,欢迎女生报考计算机类专业!
五、结束语
现在对本文作个小结吧。
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并且将长期处于「信息时代」的这个大背景下,我认为,计算机类专业是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的,也就是说,至少在今后数十年中,这类专业仍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有发展前景的好专业。
最后,欢迎同学们报考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文献:
[1] 工信部:2021 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
[2]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10.html
[3] 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103/t20110308_116439.html
[4]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kpgjg/index.shtml
[5] 工信部:2022 年第一季度软件业务收入 20060 亿元 同比增长 11.6% ;
http://www.199it.com/archives/1424931.html
[6] 浙江大学本本科招生网:常见问题; https://zdzsc.zju.edu.cn/3302/list.htm
[7] 教育部关于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003/t20200303_426853.html
[8] 李国杰:《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改进方向》[J]: 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12,7
[9]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https://zsb.hust.edu.cn/info/1006/6514.htm
[10] 浙江大学 2022 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https://zdzsc.zju.edu.cn/2022/0512/c3301a2541426/page.htm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20 版服务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http://cst.hitwh.edu.cn/2022/0511/c365a155346/page.htm
[12] 王婧雯,马歆,孙丽君: 溯源计算机领域从业者性别失衡, 助力下一代女性计算机人才成长[J].计算机学会通讯,2022,18(3),48-53备案号:YXA1M9ngpylhopPY1rmFM4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