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

王爷,从汉朝以来,篡位,啊不,禅让就是这个程序,您得先受九锡大礼,然后再准备准备,我们再一起劝进,最后皇帝把位置让给您。

朱温一听就火了,你们别跟我扯这些没有用的,老子不信这套!朱温马上命人把九锡捧了回去,又把宰相和枢密使一起拉出来杀了——你们不是说得先受九锡么?老子就不受,就要登基,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那啥,我们都不反对了,马上就办这事。不过王爷,您是不是还得改个名啊?

我们大概还记得,朱温降唐之后,唐僖宗给他赐了个名叫朱全忠。如今都要篡位了,还用人家赐的「全忠」未免有点讽刺。朱温这次倒是没说什么,火速改了个名,叫朱晃,日光光的意思。大臣们一看都情不自禁的赞叹道,您真是有帝王之相啊!

公元 907 年,朱温正式登基,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唐朝至此正式灭亡。

新五代史·卷二·梁本纪第二:开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贻矩来劳军。宰相张文蔚率百官来劝进。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

得知这一消息的李克用大哭不止,不得不说,虽然李克用这一辈子桀骜不驯,但是他对大唐皇朝却始终忠心耿耿。李克用从此之后一病不起,在朱温登基的第二年,李克用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临死前,李克用叫来自己的儿子李存勖,拿出了三根箭,说:这三根箭给你,每根代表我的一个敌人。一个是朱温,一个是刘仁恭,一个是耶律阿保机。这三个人和我有血海深仇,你一定要帮我把仇报了。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从此担负起了同朱温对抗的重任。昔日名动天下的飞虎子与他所效忠的大唐王朝一起被吞没在落日的余晖之中,而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缓缓的拉开了帷幕。

新五代史·伶官传: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实际上,朱温并非完全继承了大唐帝国的疆域,梁朝的地盘比起唐朝来缩水很大。

唐朝疆域图

朱温建国时的梁朝版图

大家可以看到,梁朝的版图比起唐朝,缩水了好多有木有!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南方各地基本上还都被诸侯占据着呢,根本不是你大梁的地盘啊。那为什么朱温还能如此坦然的称帝呢?

实际上,唐朝时期的中国,北部各省远较南方发达,当时像福建啊,广东啊这种地方还被视为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流放之地。而这些地方的诸侯又很会做人的纷纷表示大唐灭了就灭了吧,咱们以后原则上还是以你朱皇帝马首是瞻——不过你要是想调动兵马粮草什么的就免谈,象征性的给你点金银丝绸什么的倒是没有问题。鉴于在自己的北面,老对头李克用的儿子还在苦苦支撑,朱温也就懒得理这些人了——等我把北方平定下来之后,灭了你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要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北向南平推的统一之战还几乎没人失过手啊。

于是朱温开始整兵备武,积极准备收复山西。然而既然做了皇帝,除了备战之外,享乐也很重要对不对?不然这个皇帝做的就没意义了啊!谁知道就是在享乐这事上,朱皇帝出了大篓子。

后世评价朱温,往往说这位皇帝的荒淫可算得上是一等禽兽。然而这事并不能怪朱温,朱皇帝倒霉就倒霉在他有一个深爱的女人:张氏。

朱温的原配夫人张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朱温还在给别人做长工的时候,就曾经远远的瞥见过这位张小姐的风姿,当时惊为天人。后来朱温在黄巢手下劫掠四方的时候,有天手下给他送来了一个美女,朱温定睛一瞧我去这不是我朝思暮想的张小姐么!狂喜之下的朱温做了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把张小姐安顿下来之后向张家郑重其事的下了聘,而不是抢来睡了就完事了。朱温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张小姐的喜爱,而深受感动的张小姐(其实也是无奈)欣然嫁给了朱温,从而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朱温的这个老婆十分厉害,几乎一手导演了朱温的整个人生,从朱温叛黄降唐,到日后出兵打仗,再到取唐自代等一系列大事件的背后都有这位张夫人的影子。朱温对这位夫人言听计从到了几乎迷信的程度,比如说朱温有时候出征,夫人在家里合计合计觉得这次出征有点冒险,哎呀,可不能让我家那口子冒险——那个侍卫甲,你去把大王给我喊回来!

夫人,能行么,就大王这暴脾气,不得砍了我啊?

让你去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侍卫甲提心吊胆的快马追上朱温的队伍,吞吞吐吐的和朱温说完这事以后,朱温想都没想:撤,大家原路返回!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第一:后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尝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访之,后言多中。太祖时时暴怒杀戮,后尝救护,人赖以获全。太祖尝出兵,行至中途,后意以为不然,驰一介召之,如期而至。

如果说朱温是一头野性难驯的猛兽,那么这位张夫人无疑就是朱温的驯兽师。她小心翼翼的驾驭着这头猛兽在唐末这个混乱的年代里开疆辟土。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张夫人没能活着看到自己的丈夫成为皇帝,在朱温篡位前不久,她因病离世了。临死前,朱温到病榻前探望自己的这位结发妻子,她只对朱温说了四个字「戒杀戒色」,就离开了人世。

万分悲痛的朱温登基之后马上封自己的妻子为皇后,并且为了表达自己对这位妻子的悼念之情,决定不再另立皇后。大家都对皇上这种痴情的举动唏嘘不已,然而朱温的几个儿子却有点发愁:父皇,您不设皇后,可后宫总不能没女人来照顾你啊?那你这日常起居什么的可怎么办啊!

朱温呵呵一笑,还是儿子们孝顺啊,这样吧!你们把媳妇都派到宫里来轮流伺候爸不就得了,都是自己家人,肥水哪能流外人田啊……

儿子们纷纷点头:爸,还是你想的周到啊!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第一:太祖自张皇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

于是儿子们纷纷将儿媳献进宫中孝敬老爸,为了更好的讨老爸欢心,这些儿媳之间开颇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而朱温则按照自己儿媳们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哪个儿媳妇表现的最好,哪个儿子一定就是最孝顺的好儿子!

一来二去,又要处理朝政,又要整军备武,还要给儿媳们雨露均沾,朱温这身体终于也撑不住了。病榻之上的朱温依然享受着儿媳们的轮番伺候,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真的是快不行了。于是他对自己最宠爱的王氏——也就是博王朱友文的媳妇——说,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你哪天把你老公叫来,我传位给他吧。

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温的养子,长期负责朱温集团的后勤供应及保障工作。这个人很有头脑,武力未免就差了一些,但是架不住人家有个好媳妇啊!大喜过望的王氏连忙谢谢朱温,可问题在于,当时伺候朱温的儿媳妇们可不止她一个啊!郢王朱友珪的媳妇张氏也在现场,大惊失色的张氏回家和朱友珪说了这事,还告诉朱友珪另外一个坏消息,那就是为了替朱友文扫清登基的障碍,朱温可能会把他降职后派到外地做刺史。朱友珪当场就吓跪了,不是说到外地做刺史这事很可怕,而是朱温生病之后越发残忍嗜杀,一般伴随这种降职而来的马上就是全家死光光。朱友珪和媳妇合计了一番之后,觉得与其被动等死,不如拼一把,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这里我们也要着重说一下朱友珪同学的身世,他的母亲是个营妓,早年间朱温和他母亲野合后,忽然有一天这个营妓就找到了朱温(就你官大又好找),说他一发入魂,有了个孩子。朱温当时正跟着黄巢造反,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听说自己有了个后,多少都是件好事,于是就把这孩子收到身边养起来了,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个儿子的来历有多可疑了。朱温这一生一共有八个儿子(算上养子友文),朱友珪在其中算是比较奸诈狡猾的一个,朱温登基之后封他为郢王,掌管禁军一部。因此打定主意的朱友珪迅速发难,带着自己手下的禁军直入皇宫,拎着剑就杀到了朱温的寝宫。

朱温正难受着,忽然看见自己儿子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吓得扑腾一下从床上跳到地下,大骂朱友珪。朱友珪对此表示情绪稳定,反正爸你都要死了,骂几句就骂几句吧,一边说着一边就和手下干掉了自己的老爹。

可怜朱温一代枭雄,戎马一生,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杀了自己父亲之后的朱友珪把自己老爸的尸体藏到了寝宫,然后赏赐禁军,又迅速伪造圣旨,声称朱友文这个刁民想害朕,必须马上处死!可怜朱友文还没高兴几天就被稀里糊涂的干掉了。然后又伪造了一份圣旨,大肆夸奖了一番朱友珪之后表示我已经病重,估计没几天活头了,现在决定传位给朱友珪,日后大梁上下一定要紧密的团结在以朱友珪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周围,为实现大梁王朝一统天下而努力奋斗!

朱友珪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笼络大将。

我们知道,朱温是个马上得天下的皇帝,加上他为人残忍好杀,因此手下将领还是很听朱温的话的。但是你朱友珪算个什么玩意啊?登基前不过也就是个左右控鹤都指挥使,相当于今天一个甲类军军长罢了,关键是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我们凭什么听你的?朱友珪自己也比较心虚,于是一方面大把的给禁军撒钱,告诉他们:新皇登基了,但是你们不用担心,跟着新皇帝干,好处大大滴。一方面派人前往各地藩帅处进行封赏。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朱温登基之初的时候是深入思考过军队建设问题的。在朱温看来,唐朝之所以完蛋,就是因为藩镇兵马太强,而中央又缺少一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直属部队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禁军,并由自己亲自统帅。不得不说,朱温的这个做法极其正确,这支禁军不仅战斗力远超同侪,更是对朱温忠心耿耿,而各地藩帅在这支禁军的震慑下也变得服服帖帖。

当时驻外势力最大的藩帅是谁呢?是杨师厚。这位仁兄开始在李克用手下打工,一直得不到出头的机会,后来一气之下投靠朱温,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做到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战时直接指挥朱温麾下所有部队,可谓地位显赫。朱温将杨师厚派到魏博地区,在与晋王的斗争中,杨师厚一直活跃在战斗的最前线。

按理说这样的结构是非常理想的——朱温掌控禁军,禁军威慑地方将领,大将在这种威慑下奋勇作战。但是朱温作为一个戎马一生的皇帝偏偏觉得这样不行!我自己领着这么牛的禁军,仗都让你打了怎么行!那我这个皇帝养着这么多禁军还有什么用?于是在整顿完禁军之后朱温很开心的带着禁军做了一次远征,试图把李存勖(这时候李克用已经死了)的势力一网打尽。而且朱温还很傲娇的指示杨师厚:你和你的兵马不要乱动,在原地等我的捷报就好!

事实证明,不作死就不会死。朱皇帝的引以为豪的禁军被李存勖打的落花流水,精锐部队整建制的被消灭。朱温灰溜溜的逃回了河南,和儿媳们过上了有时候每天两次,有时候每天三次的日子。而杨师厚手下的部队此时变成了后梁最大的一支军队。但是由于朱温积威日深,杨师厚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对后梁的忠诚。

但是现在朱温死了!朱友珪上台之后杨师厚表示各种不服:你个小屁孩子懂什么?这样吧,军队上的事就交给我了,你在京城安心做你的皇帝巩固后方就好了,别学你爸作死搞什么亲征。朱友珪对这事自然是十万个不高兴,你杨师厚凭什么这么牛?我爸都让我弄死了你还敢不服我?你不服来京城咱俩唠唠!

杨师厚哈哈一笑,点起两万精兵就到了京城外面。然后找到朱友珪说皇上,听说你想找我谈谈?

朱友珪吓得都要尿了,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宗等前辈们的形象在他眼前一一浮现,他定了定神说,哎呀,都是误会,误会啊杨爱卿!

误会?你妹不是你下旨说让我来京城的么?你一句误会就完事了?千里迢迢折腾过来很辛苦的有木有!说吧,到底找我啥事!今天不给我个说法就呵呵呵呵呵呵呵……

那啥,杨爱卿,这个事吧……对,是这样的!我觉得杨爱卿你劳苦功高,把你叫来就是为了封赏一下你啊!不仅你,你手下将领都大大有赏!大大有赏!

拿了赏钱的杨师厚心满意足的回了魏博,剩下欲哭无泪的朱友珪——不仅想干的没干成,还狠狠的出了一次血。此时的朱友珪只觉得自己倒霉透顶,简直是喝凉水都塞牙的节奏。既然藩镇这事自己搞不定,那就只好在宫里淫乐一番了,于是自暴自弃的朱友珪开始在京城里大玩特玩,玩的不亦乐乎。许多梁朝老臣见到这一幕都觉得这是大梁要完啊!这才刚建国几年啊,李存勖还在外面虎视眈眈呢你就开始在这荒淫无道了,以后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别忘了,朱温有八个儿子,朱友珪干掉了朱友文,可是还有好几个竞争对手在瞄着皇位呢。虽然朱友珪在登基后给自己的兄弟们都各自安排了位置,但是毕竟不如皇位对不对?于是就在朱友珪每天荒淫的日子里,开封府尹,也是他的弟弟朱友贞悄悄的联络了一票人——其中就包括杨师厚——准备起兵造反了,有了军队的帮助,这次造反的过程简直顺利到不行,朱友贞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打进了皇宫,而自知大势已去的朱友珪则自杀身亡。朱友贞登基之后立刻下旨,加封杨师厚为邺王,并且向群臣表示自己拨乱反正,朱友珪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已经畏罪自杀, 今后大梁依然要团结一心,为了实现大一统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大家十分开心,纷纷表示好呀好呀。

但是有一个人,在遥远的山西对此事表示了不屑。

这个人就是李存勖。

自从朱温亲率禁军被李存勖打败之后,李存勖就一直等着一个机会,让他能够完成他父亲的遗愿。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先拿幽州开刀。

此时幽州的老大已经不是刘仁恭了,而是他的儿子,刘守光。刘守光和刘仁恭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自从刘仁恭成功击退李克用之后,刘仁恭就一直过着一种超乎想象的荒淫生活,他搜罗了幽州各地的美女,每天除了和美女们嘿嘿嘿之外就是和道士一起炼丹追求长生。而他的这个儿子则因为与刘仁恭的小妾偷情被赶出门外。后来刘守光趁着朱温攻打幽州,刘仁恭后方空虚的时候控制了幽州城,软禁了刘仁恭。刘守光既不能打,又没什么谋略,为人荒淫暴虐,反复无常。在朱温死前一年,这位仁兄竟然觉得自己做燕王实在有点屈才,在幽州称了帝,自号大燕皇帝。

实际上,幽州之所以能被保存至今,主要是由于他在梁晋之争中一直完美的充当着搅屎棍的角色。但是现在梁朝的内乱给了李存勖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存勖趁机发兵幽州,而朱友珪则没有任何反应——老子国内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哪有空理你。于是幽州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被李存勖拿下来了!李存勖将刘仁恭父子生擒活捉后带到太原,在李克用牌位前破腹取心,祭奠先王——爸爸,您的三失之仇我已经报了一根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师厚死了。

朱友贞和李存勖都十分高兴,朱友贞高兴是因为国内最大的一股军阀势力终于群龙无首了,自己可以好好整顿一下魏博势力了;而李存勖高兴是因为后梁最牛的老将终于挂掉了,而且看样子朱友贞马上就要开始作死的插手魏博这边的事了。

死了一个大将,让自己人和敌人都很开心,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朱友贞登上皇位之后,一直十分倚重他的姐夫赵岩,两人得到杨师厚的死讯后先是在宫里设宴庆祝了一下,酒足饭饱之后两个人就开始合计怎么削弱魏博势力。

朱友贞认为,总体的方针应该是削弱魏博势力,但是不能减少可用兵员。于是赵岩琢磨了一下之后提出了一个计划,就是把魏博的兵、粮、钱分成两份,一部分还留在魏博,但是以后就叫天雄了;另一部分迁到河南昭明。朱友贞想了一下,觉得这么干挺不错的,就开始着手实施这事了。

但是魏博的将士们觉得这主意真有病。

魏博是传统的军事势力,所招募的将士大多都来自本地。这些人之所以作战勇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守家带地——魏博虽大,我们却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二狗子老娘的房子!这种口号一旦喊出来,魏博的将士们战斗力立刻激增 10086 个百分点。但是现在朱友贞你要让我们迁到河南去?人生地不熟的我去那干嘛!于是魏博的士兵们就开始闹兵变了。

朱友贞心想我收拾不了杨师厚,还收拾不了你们这群丘八了?赶忙派兵前去控制局面,魏博的部队合计了一下,有人出了个主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额,投李存勖,咱们投靠李存勖怎么样?

李存勖知道这个消息后简直要乐疯了,苍天有眼,当年我爹打生打死都没拿下来的魏博诶!居然要投靠我?我要亲自去收了这些兵,谁也别拦着!于是李存勖亲自领兵光速赶到魏博,和想投靠他的势力接洽上之后果断出手,干掉了军中还忠于梁朝的死硬分子,然后向所有魏博军宣布:同志们,你们找到组织了!

别忘了,朱友贞还派了一支部队去监视魏博呢,这支队伍的将领叫刘鄩,号称「一步百计」。他得知李存勖到了魏博之后十分开心,以至于手下都以为他失心疯了——大帅,有病治病,别把命搭上啊!

去!我这是开心你知道么?

大帅你私通李存勖了?

滚蛋!你们想啊,李存勖领兵来魏博,那他老家一定空虚啊!咱们来个千里疾驰,偷了他的老家,这仗就赢定了!

这主意倒是挺好,可是大帅,咱们这驻扎在魏州呢,要是走了,李存勖不也知道咱们偷袭他老家去了么?

这个好办,留下五百人和一百头驴,让城里百姓多扎草人,穿上军服拿着武器立在城头;然后让驴驮着旗子每天在城上四处转悠,忽悠李存勖。

李存勖在魏州城下看见城头上旗幡招展,人影晃动,果然就没敢轻易攻城。但是这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李存勖也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刘鄩号称一步百计,这么多天我不攻城,这货怎么也没见有任何动静啊?不对,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李存勖派人前去试探一番——妈蛋城里没人!这小子肯定是偷袭我老家去了!

旧五代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是月,鄩潜师由黄泽西趋太原,将行,虑为晋军所追,乃结刍为人,缚旗于上,以驴负之,循堞而行,数日,晋人方觉。

于是李存勖火急火燎的派兵往回杀,又派了几支轻骑紧急回家通风报信。然而刘鄩这一路走的并不顺利,他的手下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有限,又赶上天降大雨,士兵脚气发作的、喝脏水拉肚的、掉沟里摔死的不计其数。刘鄩走了几天,绝望的发现尼玛这是死亡行军啊,又得到信说李存勖已经派人回老家增援了,刘鄩同学想了又想,觉得偷家这招估计是不能用了,不过自己还有一招可以使,那就是断粮道。于是刘鄩挥军转进,准备前往河北临清去截断李存勖的粮道,然而刚走到半路,又得到消息说李存勖派的援军把临清也给占了,这下刘鄩彻底崩溃了——李存勖你手下骑兵多就可以这么玩是不是?这仗还能不能打了!!!

转了一大圈的刘鄩千辛万苦的从战场上撤下来,退守到山东莘县,坚壁清野,准备和李存勖打持久战。然而远在开封的朱友贞这时候不干了——刘鄩你在战场上转了一大圈,非战斗损失这么多人马,现在又待这不动了,你想干嘛?赶紧去和李存勖正面硬刚啊!刘鄩表示皇上您在和我开玩笑么?这种状态正面硬刚我就死了!现在咱们就得打持久战!朱友贞表示你不是一步百计么?赶紧走几步想点计策出来灭了李存勖啊!刘鄩说这样吧,我现在只有一个计策,那就是皇上您批我二十吨大米,我就有办法破敌了。

喔?二十吨大米就能破敌?将军 NB!能和朕说说要怎么搞么?

嗯,你给我二十吨大米,我慢慢吃,吃光了李存勖也就让我打败了……

吃你妹啊!

旧五代史·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末帝又遣使问鄩决胜之策,鄩曰:「臣无奇术,但人给粮十斛,尽则破敌。」末帝大怒,让鄩曰:「将军蓄米,将疗饥耶?将破贼耶?」乃遣中使督战。

勃然大怒的朱友贞下旨派太监前去监军,刘鄩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李存勖也开始耍心眼了——他先假称自己退兵返回太原,将魏博交给手下将领守备,然后半路折返,悄悄的埋伏起来。急着寻找机会在朱友贞面前证明自己的刘鄩果然上了当,想趁着李存勖回太原的节骨眼上对魏博来次突袭,不料部队刚打到魏州城下就被突然冒出来的李存勖包了饺子。李存勖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现在整个黄河的北面都归李存勖所有了!

李存勖此时如日中天,手下部队战斗力之强可谓冠绝五代。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呢?这么说吧,他在黄河边上和后梁大打出手的时候,耶律阿保机刚刚统一了契丹,建立了辽国。这时候的辽国正是能打的时候,灭了北方许多小国和部落,阿保机难免就有点自我膨胀。于是他趁着李存勖和后梁在黄河边上对峙的时机派兵突袭幽州,李存勖知道这事后自己都没出马,派了三员大将就把这事搞定了……十分不爽的阿保机过了几年又一次南下幽州,这次更惨,连自己的四儿子耶律牙里果都被生擒活捉,关到太原做了二十多年的人质。

虽然梁朝被李存勖压着打,但这时候的梁朝实际上还有还手之力,依然在大战场上能够与李存勖形成对峙的态势。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李存勖天生喜欢行险,经常在战场上仗着自己过人的战力在两军阵前邀战单挑,或是轻骑突袭,好几次都陷入梁军包围,不得不靠贴身近卫舍命厮杀才逃得活命。在打退契丹第一次进犯后的第二年,李存勖在胡柳陂之战中冒进突袭,导致部队首尾不能呼应,折损了当时手下头号大将周德威(读者们或许还记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当年也犯过差不多的错误,这大概就是基因神奇的力量)。

但幸运的是,他的对手,后梁皇帝朱友贞比他烂多了。

如果说李存勖的主要问题是性格问题的话,那么朱友贞的主要问题则是能力问题,他根本驾驭不了朱温留下来的这批骄兵悍将。于是朱友贞做出了和历史上许多废柴皇帝一样的选择,那就是依赖外戚,加强政治斗争,让外戚和这些将领们互相攻讦,而朱友贞本人则充当搅屎棍的角色。后梁朝廷上因此呈现出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将领和将领撕,外戚和将领撕,老臣和外戚撕,外戚提拔起来的心腹们和老臣撕,每天都有人在政治斗争中失势。朱友贞见到这幅景象十分欣慰:你们忙着撕逼就没人能威胁到我的位置了,这真是太好了。

不得不说,朱温留下来的政治遗产真的是十分强大,即便是后梁朝廷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黄河边上的梁军竟然还能和李存勖打成平手!李存勖觉得,与其这么慢慢拉锯下去,不如我先登基称帝,然后恢复唐朝名号——反正我也姓李,都是一家子——再剿灭后梁这些叛逆好了。李存勖手下觉得这个主意真心不错(主要是新皇登基大家都能拿到赏赐),就一个劲地撺掇他,于是李存勖在公元 923 年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李存勖登基前后发生了两件事,极大的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一件是镇守潞州的李继韬在手下的撺掇下投降后梁了——这事其实没那么重要,双方对峙多年,总有不开眼的会反水投敌,然而投降之后的李继韬因为害怕李存勖收拾他,大肆招兵买马,这时有个好狠斗勇的年轻人郭威被他招到了亲军里,这就比较重要了,因为这位郭威同学就是日后的周太祖。另一件事就是后梁将领卢顺投降了李存勖,这个卢顺是郓州的守将之一,他带给李存勖的投名状就是——郓州兵力空虚,只有一千来人的守军,皇上你领兵去打,一定能成。

郓州在黄河以南,距离后梁都城开封非常之近,当年朱温为了拿下这里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李存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开始蠢蠢欲动了。

李存勖的手下都认为这主意太荒唐了,几千人的队伍偷渡黄河杀到敌后,你是八路军么?然而李存勖本人却觉得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合他胃口了!用兵正是以正合以奇胜啊!于是李存勖力排众议,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偷偷的渡过了黄河,杀到了郓州城下,结果正如卢顺所言,城中毫无防备,晋军(现在应该叫唐军了)轻轻松松的就拿下了城池,在后梁的心腹之地打下了一颗钉子。

消息传回开封,朱友贞吓得都要尿出来了,这尼玛大梁覆灭就在转瞬之间啊!这时候朱温时代的老臣——敬翔跑到宫里来找他了。提到这敬翔,我们必须要多说两句,这哥们是朱温最依赖的谋士,而且没有之一。如果说张夫人是朱温最宠信的女人的话,那么敬翔就是朱温最宠信的男人,他与张夫人一起构成了朱温的智囊团(好像哪里不对)。朱温对这位谋士可谓言听计从,甚至曾在敬翔死了老婆之后将自己的爱妾送给了敬翔(虽然送给敬翔之后朱温还在和这位爱妾睡觉就是了),其宠信可见一斑(毕竟是和主公睡一个女人的交情)。

敬翔在朱友贞继位之后一直致力于维系朝廷的基本运转,这种反人类的工作已经让老爷子有点心力交瘁了。朱友贞见到敬翔之后非常热情,问他:老爷子你这是准备给我出谋划策么?

呵呵呵,敬翔从兜里掏出条绳子,说,陛下,我是准备吊死在你宫里的。

朱友贞大惊失色,艾玛,那多脏啊,不是,老爷子你怎么了,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和我说说,咱们一起想想办法你也别寻短见啊!

敬翔连连摇头,说,我是看着你爹一点点把这天下打下来的,现在这才多少年啊,眼瞅着你就要把天下丢了,我先勒死自己,免得等到梁朝覆灭那天还得受辱。说着就开始往房梁上搭绳子,朱友贞吓得抱住敬翔,说老爷子您可别这样,我知道自己错了,您有什么办法,我都听!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敬翔知梁室已危,以绳内靴中,入见梁主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肖,所谋无不用。今敌势益强,而陛下弃忽臣言,臣身无用,不如死。」引绳将自经。梁主止之,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用王彦章为大将,不可救也。」梁主从之,以彦章代思远为北面招讨使,仍以段凝为副。

就这样,敬翔想办法说服了朱友贞,让他派王彦章为主帅,前去对抗唐军。这位王彦章又号王铁枪,是大梁目前最能打的将领,那么这么牛的将领为什么一直被雪藏呢?因为这哥们实在是太不会做人了,他刚得到自己被任命为主帅的消息,就表示我老王速去速回,等破了唐军回来就把皇上你身边的小人都干死!然后兴冲冲的领兵出征了。这哥们出征之后几乎是以三天一座城池的速度在收复失地,一时间偌大的战场竟然变成了他花样个人秀场,后梁和后唐双方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在战场上纵横驰奔,如无无人之境。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梁主召问王彦章以破敌之期,彦章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出,两日,驰至滑州。辛酉,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夜,命甲士六百,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会饮尚未散,彦章阳起更衣,引精兵数千循河南岸趋德胜。天微雨,朱守殷不为备,舟中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时受命适三日矣。守殷以小舟载甲士济河救之,不及。彦章进攻潘张、麻家口、景店诸寨,皆拔之,声势大振。

皇上身边的小人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炸了,李存勖来了杀不杀咱们还是个未知数,这哥们得胜回来咱们都得死!!不行,咱们得集体想办法把他弄下来!当时在黄河边上做监军的将领叫段凝,这哥们没什么能耐,全靠溜须拍马和自己的漂亮姐姐爬到了今天的位置,同王彦章口中的「小人」们关系密切,赵岩这些人于是每天在朱友贞面前搬弄是非,先是把王彦章的军功都篡改成段凝的,然后又拼命的埋汰王彦章如何吃酒误事,贻误军机。一来二去,朱友贞终于信以为真,把王彦章调离了前线。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王彦章疾赵、张乱政,及为招讨使,谓所亲曰:「待我成功还,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不可为彦章所杀。」相与协力倾之。段凝素疾彦章之能而谄附赵、张,在军中与彦章动相违戾,百方沮桡之,惟恐其有功,潜伺彦章过失以闻于梁主。每捷奏至,赵、张悉归功于凝,由是彦章功竟无成。

朱友贞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为梁朝的覆灭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王彦章压制的唐军开始大举反攻,朱友贞不得不把手头的兵力全都派给段凝以抵挡唐军。然而李存勖却趁着开封空虚的机会,率领一支轻骑长途奔袭,轻而易举的打到了开封城下。大势已去的朱友贞在宫中自杀身亡,李存勖经过十几年苦战,终于完成了李克用临终前的嘱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后梁建立时的地盘

而这是后唐鼎盛时期的版图

多了好大一片有木有!或许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后梁建立时的前蜀和岐都被后唐吞并了,然而我们前文中却并没有提到这事。

实际上,岐是由唐昭宗册封的岐王李茂贞建立的割据势力,人家始终表示效忠唐朝皇室,在朱温建立后梁以后还使用着唐朝的年号——实际上未尝没有伺机自立的打算。在晋梁之战中,李茂贞清醒的认识到以自己的实力,加入这场逐鹿之战实在是力有不逮,于是就一直按兵不动静静观望来的。现在既然李存勖已经取胜,又打出了克复唐室正宗的旗号,那么李茂贞自然就顺水推舟的投降了。

《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庄宗已破梁,茂贞称岐王,上笺以季父行自处。及闻入洛,乃上表称臣,遣其子从严来朝。庄宗以其耆老,甚尊礼之,改封秦王,诏书不名。同光二年,以疾卒,年六十九,谥曰忠敬。

灭了后梁之后的李存勖马上让手下给剩下的割据势力送了封信,大意就是我现在要克复唐室正统,已经灭了伪梁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哪知道这一送信,送出问题了。

当初蜀地的老大叫王建,这哥们自唐昭宗时期就一直镇守西川来的。朱温建立后梁之后他为了表示自己不与朱贼同流合污的决心,在四川也登基称帝了,不得不说,这位蜀帝是个很有能力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蜀国国力极大的发达了起来,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要远远高于当时打成一片白地的中原。

然而他死后,他儿子王衍却没有他这么厉害。王衍觉得,四川有天然的屏障,经济文化又发达,那我不玩还等什么啊?中原连年混战,什么时候能打出个头来还不一定呢,人生苦短,我赶紧享受吧!于是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妓院里微服私访,或者深入有夫之妇家中体察民情,深入了解蜀地少女身体发育状况什么的。他还十分擅长艳诗,我摘录一首大家感受一下:

醉妆词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因此李存勖派到蜀国送信的人看到这样的国主和这样的地方,马上心里就不平衡了——这种货色凭什么占着这么好的一块地方啊!不行,我得回去和我家皇帝说说,让他想办法把这给打下来。

此时李存勖正在享受他一生中难得的愉悦时光。我们知道,五代的皇帝大多戎马一生,打下天下来之后难免想享乐一下。然而这位李皇帝的爱好与众不同,在他凶悍威猛的表面下潜藏着一颗文青的心,他最爱的竟然是在宫里唱戏,演舞台剧。而且他的艺术造诣还颇有几分水平,不仅唱念俱佳,还能自己作词作曲。这要是放在今天,少不得又是一个偶像级的天王巨星。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每天不务正业只知道演戏,难免就要出问题了。李存勖整天和这些伶人接触,逐渐远离了朝政,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开始逐渐有了怨言。而对伶人的宠信又使得这些人把手逐渐伸向了朝堂,因此后唐此时已经在酝酿一场危机了。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

李存勖得到手下回报,说蜀王昏庸无能,不堪一击。李存勖想了想,既然不堪一击,那就派自己的儿子魏王李继岌和丞相郭崇韬去打一下吧,自己接着留在宫里演戏好了。李继岌和郭崇韬果然马到成功,没费什么劲就把四川拿下了,但是由于打的实在太快,许多蜀军四处流窜成了强盗,治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俩人决定在四川多留一阵子,镇压一下。

郭崇韬平时和伶人们不太对付,因此伶人们开始趁着这个机会在李存勖的后宫里兴风作浪了。他们先是找到了魏王的母亲,刘皇后,跟皇后说郭崇韬素有反志,这次这么久不回来,一定是想对魏王不利,然后自己占据蜀地。大惊失色的刘皇后和伶人们一起跑到李存勖那儿,让他下旨赶紧弄死郭崇韬,李存勖对此嗤之以鼻——你们疯了啊?郭崇韬跟了我多少年了,他有反志?他有反志我早没了!

被呵斥的刘皇后和伶人们见此情景,又想出了一个法子,刘皇后亲自给儿子写了封信,告诉他马上干掉郭崇韬,结果郭崇韬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四川。这事引起的风波非常大,大家都在传说郭崇韬和魏王之间出了事,但是具体什么事还不清楚。于是以讹传讹,有的说魏王杀了郭崇韬要自立为帝的,有的说郭崇韬要造反被魏王发现的,有的说李存勖死了儿子和大臣争权的,等等等等,十分混乱。

而李存勖得知此事后,虽然十分懊恼,但是郭崇韬死都死了,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总不能把自己儿子也干掉吧?只好把郭崇韬的家人都杀掉以防他们报仇,在这个过程中,伶人们频频出手指认郭崇韬的党羽——实际上都是不肯和他们同流合污的一些人,于是很愉快的就将政治斗争的规模给扩大了。一时间人人自危,终于,邺都的守将因为有人谣传说下一个清洗的就是自己而造反了,李存勖派自己的干兄弟(李克用的干儿子)李嗣源前去平叛,结果刚到邺都,李嗣源手下的兵们因为赏钱太少的原因也造反了……大家集体簇拥着李嗣源进了邺都城,准备开一个反贼大会,商量一下怎么干掉李存勖的事情。急中生智的李嗣源撒了个谎,想办法逃了出来,千辛万苦的联络上自己的亲信——这其中就有他的女婿,石敬瑭。

石敬瑭见到李嗣源十分高兴,问他,爸咱们是准备杀回去干掉李存勖么?

你疯了啊!咱们干嘛要造反?

他们都说你已经反了啊……

没有!都是谣言!谣言!

可是爸啊,你想想,连我都信了,皇上在京城,身边一群那些个玩意,他能信你不?再说看这个架势,以后就是那群伶人把持朝政了,还不如造反回去自己当皇帝呢!

李嗣源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女婿说的好有道理,于是马上调转枪头。得到消息的李存勖一下就气炸了:妈蛋,总有刁民想不让朕好好搞艺术!来啊!朕要御驾亲征。

呵呵,皇上,没兵了……

屁!朕的御林军呢?

是这样的,皇上,您登基之后不是决定方镇送来的钱都放在内库(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金库),州县的钱放在外府(相当于财政经费)么?唐末以来方镇势力做大,送来的钱多,州县穷困(都打的七零八落了),送来的钱少,士兵们总拿不到赏钱,不愿意跟您干了……

李存勖气到不行,点点手头还听话的部队,只剩下一小部分了。其中最靠谱的得算亲军从马直了。从马直的将领姓郭,叫郭从谦,之前这哥们为了攀高枝,拜了郭丞相为叔父(就是被莫名其妙干掉那位),本来这次清洗里就侥幸得逃,恰好从马直里有个军士在这个节骨眼上造反了!造反的军士利用自己在皇宫值班的机会想要作乱,结果迅速的就被发现干掉了,郭从谦汗流浃背的跑到李存勖面前请罪,然而李存勖心情不太好,就嘲讽了他一句:你长辈造反,你手下也造反,你想干啥?郭从谦心里一阵绝望——自己这是要完乐啊。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回到自己营地的郭从谦想了想,反正是死,不如造反吧!于是领着手下就杀进了宫中,李存勖身边的人四散奔逃,这时候李存勖展现出了他身为五代绝顶武将的风采,亲自上阵以一敌百,杀人无数!然而面对源源不断的叛军,最终李存勖还是伤在了冷箭之下,重伤的李存勖被人掩护着抬到了一处偏殿中,最终因为流血过多而死。身边的人担心叛军会屠戮他的尸首,找来了几把乐器点火将他的尸体焚烧殆尽,可怜李存勖一代英豪,最终葬身于自己痴迷的乐器之火中。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

打回来的李嗣源顺理成章的登了基,为了安抚手下这些人的情绪,他宣布:本届政府的执政目标就是不折腾!一时间大家纷纷称颂,说果然是圣天子在位,比李存勖神马的,科学多了。

这里我们要小小的提一下,黄巢时期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王朝周期轮回的一个缩影。农耕文明所能提供的粮食数量是有极限的,而人口的增长却是没有极限的,因此,当人口数量逼近粮食产量顶峰时,社会矛盾就会特别突出,这时候再来点天灾什么的,活不下去的农民为了吃上一口饱饭,就很容易造个反啊什么的。等到轰轰烈烈的造反事业消耗掉了大量人口,自然条件比较糟糕的时期也就过去了,这时候新皇帝休养生息一下,自然就能再史书上混个好名声。

因此李嗣源在位的几年里,凭借着不折腾的执政方针,反而让后唐的国力增长了不少。

但是他有两个最大的弱点,一是沙陀出身(就是李克用早年带起来的那支沙陀骑兵),汉语不是很好;二是登基的时候年级比较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了。因此在治国理政这方面,就有很大问题,加上经过修养生息,许多地方逐渐繁荣了起来,各地的节度使手上的权力就又开始了新一轮膨胀,有人开始逐渐生出了小心思。终于,等到李嗣源病重将死的时候,后唐境内又一轮新的造反运动开始了。

这些人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这哥们觉得李嗣源快不行了,而自己平时在朝廷里人望不够,按照正常程序想继位千难万难,不如起兵博一把——于是就起兵造反了。然而计划仓促,兵力也不足,宫中禁军跟玩似的就把这次造反摆平了,李从荣全家无一幸免。病榻上的李嗣源知道这个消息,连气带吓,很快就一命归西了。

李嗣源死后,他生前中意的继承人,宋王李从厚继了位。李从厚这个人资质一般,但是疑心病却很重,他总觉得有刁民想要害他,于是每天没事就琢磨一下怎么加强统治,强化手中的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四大军区对调」:将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改镇河东,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改镇成德,将成德节度使范延光改镇天雄,让自已的堂兄弟李儿璋调任风翔。

我们知道,节度使的权力实际上依赖于自己手下的亲军,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越久,对自己地盘的掌控能力就越高。李从珂是李嗣源的义子,军功显赫,李从厚觉得自己这么一调动之后,李从珂和石敬瑭这两个大军头的实力都不同程度的受损,相反自己亲信的实力得到了扩张,自己的皇帝位子就坐的更加安稳了。这个想法倒是很好,然而也得看李从珂干不干啊,李从珂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皇帝你忽然就要让我换位置实在是不可理喻,于是干脆扯旗造反了。

李从厚十分开心,小样,这可是你自己作死,怪不得我,赶紧调集了大军前去围剿李从珂。李从珂虽然是跟着李存勖一起打天下的猛将,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加上自己造反也没什么大义在身,因此被打的是节节后退,眼瞅着就要完蛋了。关键时刻,李从珂脱光膀子跑到城头,跟前来围剿他的军队痛哭失声,说:亲们,咱们都是一起跟着先帝打江山的人,你们看看我身上这些伤疤,都特么是怎么留下的?现在也不是我非要造反,实在是皇上身边有坏人啊!来围剿他的部队里很多人都曾经跟着他一起南征北战过,见此情景难免心生怜悯,李从珂赶紧又在天平上加了一块筹码——只要跟我到洛阳清了君侧,每人得钱百缗!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