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短时间内学好高中历史?有什么技巧?

首先,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历史绝对是很容易提分的科目,因为这个科目有很多很多套路性的东西,只要你会按照这个套路来套,你就能拿很多分了。

我知道你们不信,因为你们都已经被洗脑了,各种老师啊学霸啊都告诉你,你要记住更多的历史史实记住更多的阶段特征才能学好历史。

其实不用,就单纯的教材上的最主要的内容你知道就足够你历史上 80、90 分了。

但是注意:不是说不用记史实,你对基本的史实也要掌握,不然是拿不了高分的。但是你如果只会记史实而不掌握相应的做题技巧,你同样也拿不了高分!

那做题技巧的作用是什么?

是在你已有的史实基础下,仍然无法准确把握材料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时,或者在你做一些难题难到你无从下手的时候,或者是同样难度的题你想比别人做得更快抢更多的时间的时候,利用这些技巧能将你的正确率从乱蒙一个答案的 25% 提升到 80% 甚至 90%。

你不信,对吧?

那我们一个一个来。我以 19 年的全国一二三卷里的题目作为示范。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同学来说,题目有难有易,你自己体会一下用技巧能够帮助你提高多少的正确率!

技巧一:通过比较选项选相对安全的选项。这个技巧在你做难题的时候特别有用,难题更容易秒杀。「安全」是什么意思?我们直接上题目来讲。

7.1940 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他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这题 AB 没什么争议,关键在于 CD 选哪个,你可能不知道右倾是什么意思,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技巧来选出正确答案,对比 CD,可以得出 C 是更安全的选项。

为什么?

因为 C 的「阐释」是个中性词,「性质」也是一个可以囊括很多内容的词语,而 D 的「批判」是个带有明显倾向的词,限定了是不好的内容,而且「危害」限制了是贬义,所以我们要选 D 的话对材料的要求更高,他必须得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出现以及得有不好的内容出现。

而 C 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无论材料有没有出现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或者有没有出现不好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选 C,因为 C 这个选项囊括的范围最大,它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的选项。

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C 是比较中性的说法,赞扬、批评、中立这三种态度都囊括在 C 选项里,而 D 选项是只有批评,如果你能选 D 的话你一定可以选 C,反之则不行。所以在你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确定答案时,选 C 这种相对更安全的选项,命中正确选项的几率更大!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这题 AB 都不会有人选,关键在于 CD 选哪个,如果你立刻反应出「D 选项实现了这个词太绝对了可以排除」,那你虽然能选出 C 这个正确答案,但你的思路是错误的,因为「实现了,开始了」这些词语并不是绝对错误的词,有些题目还是可以选的。

那我们要怎么选呢,还是那句话,选相对更安全的选项。材料讲的意思是「地方要给朝廷送很多钱」,那我们对比 CD,C 会是更安全的选项,为什么,因为「地方给了朝廷那么多钱那它的实力跟之前比一定是被削弱了,但是会不会就此就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可能,但不一定,所以 C 一定可以选,但 D 不确定。」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对地方的控制的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削弱诸侯实力,那么选 D 的前提就是选 C,所以 C 是无论怎样都能选的。

所以这题我做的话,AB 叉掉,CD 选项一看,两个都是说地方不好的选项,但是 C 是一定会发生的,而 D 只是可能发生的,而且某种程度上 C 发生了 D 才可能发生,所以直接秒选 C。

29.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这题争议在于 AB,有人会觉得全国各地都知道要自救,所以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是正确的,其实我们简单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要选 B,因为「全国都知道要自救」一定能推出「爱国觉悟提高」,(知道要自救了不能靠别人救我们了不就是爱国觉悟提高了吗)但是「全国各地都知道要自救」只是可能会推出「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它到底有没有趋于一致呢,我们还得仔细琢磨才能确定,但是「爱国觉悟提高」已经是板上钉钉超级明显的了,所以秒选 B 就行,不用浪费时间去想「是否趋于一致的问题」,反正 B 就是相对更安全的选项,大胆秒选。

(通过这题可以更明显地感受到秒杀技巧的好处,因为不同水平的崽子对 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很大程度上是一致了,有的觉得应该不一致,但无论你什么水平,你都能看出 B 「爱国觉悟提高」是一定有的,所以无论什么水平的崽子,用这个技巧,都可以不同程度上避免一些选项的干扰,从而达到秒杀难题的效果。)

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这一题就更明显了,「兵士数量多」可能会「提高军队战斗力」,如果是地方士兵多了也可能会「弱化对地方的控制」,有的家庭当兵的多赚的就多,有的家庭当兵的少赚的就少,也可能「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但上面几个都是「可能」,只能说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才能推出这个结论,但是 A,「士兵待遇优厚」说明政府给的钱多,只要比以前给的钱多了就一定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支出多了不就是负担重了吗,所以 A 是绝对安全的选项,可以直接大胆选!!!

11.1947~1948 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主要争议在于 BC,但一样的,「因为有人指控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所以就不救济了」一定能体现「意识形态影响政府决策」,但是呢,只是「可能」体现「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因为执政者的目的可能不是这个,但不管他目的是不是这个,只要他因为别人说他像共产主义就拒绝提供救济,就一定是被意识形态影响了政府政策。所以 B 是一定的,直接秒选就行,不用管 C 了。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 文化趋于活跃

B. 政治变革加速

C. 市民阶级出现

D. 新教传播广泛

图中的点是「印书坊出现的城市」,有很多点,就是说「有很多印书坊」,那这个可以推出什么呢?书多,一定可以推出 A 文化更加活跃,对吧?这个没有任何疑问的。常识而已。

然后看 BCD,如果我们硬要找一个选他们的理由也能找到,比如 C,市民多了所以看书的人才更多,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印书坊出现卖书。

又比如 D,15 世纪书上讲的是人文主义嘛,如果印的书都是传播新教的书,那也可以说是「新教传播广泛」嘛,然后有的同学想到这些就开始犹豫了,怎么感觉 ABCD 都能选啊,然后纠结纠结到最后随便蒙一个。

那听我讲完之后,你就应该知道了,BCD 都是要从某个角度切入才可能推出的结论,但是 A,「书多了就能证明了文化活跃」,是一个近乎常识性的说法,是任何理由(无论你是摆史实,还是说阶段特征还是什么),都不可能排除掉的选项,所以你看完材料,看到 A 选项这种「绝对安全」的说法,那你就直接秒 A。你不要再浪费时间去看 BCD 了。知道不。所以别人是怎么做的又快又准的,是有技巧的,懂不啦?

然后第二个技巧,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可以材料与选项对接,(可以是某些关键词或关键部分的对接,也可以是中心意思的对接)那么这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

6.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对比四个选项,只有一个 A 选项可以跟材料选项对接,BCD 都不可以,所以 A 不管他说啥都一定是对的。「1915-1922」对接「新文化运动」,由「讲民主到很少讲民主」对接「思想发生转变」,所以可以直接秒选 A。如果你对比完四个选项,脑子里没有出来「这 A 基本就是正确答案了啊!」这种想法,你就会接着浪费很多时间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支撑 BCD 的知识点,还可能过度延伸导致选错。这就是你做题做的慢的原因。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首先 A 是错项,材料讲了「兄终弟及」,所以不是讲「为贤是举」的禅让制度的影响。然后我们分析一下材料,讲「商朝有这么多王,老大死了老二上,西周也有这么多王,然后没讲了」,感觉像是材料不完整,咋西周不讲了呢?你别管他讲不讲,但是你一定知道,如果商朝和西周一样的话,材料不会用分号隔开这两段?所以材料中心意思就是「商朝的王是老大死了老二当,西周不是」,「王,老大死了老二当」,这讲的不就是「继承王位」的内容吗?那选项 BCD 里就只有 B 出现了涉及到「继承」意思的词语,那不用看了,直接选 B。你不用管 CD 讲的有没有道理,直接!立刻!马上!秒选!B!(排除了错项后的几个选项,如果只有一个选项能和材料中心意思对接的上,那它一定!一定!一定!是正确的选项!)

9.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讲「陪审法庭可以判决任何事情,哪怕公民大会、议事会决定了的事,他也可以改」,那材料的中心意思是啥?不就是「陪审法庭才是老大啥都可以决定嘛」,那我们看四个选项,只有 AB 出现了「服从」「判决」这种可能体现材料中心意思「陪审法庭是老大啥都可以决定」的词语,对吧,又刚好 A 是个错项,「起码得把民众改为公民」才有可能对。所以,BCD 里只有 B 选项里的某些关键词可以与材料中心意思对接的上,那你就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秒选!B!

看完上面的讲解,你应该知道,做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是跟记忆史实同等重要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题目,哪怕你没有掌握相应史实,你可以可以凭着一些技巧「硬干」出来。如果你已经很努力地背书了,什么提纲、教材都翻来覆去背烂了,却还是只有哪六七十分,那毫无疑问,你就是个只会背书的机器人,只能用最辛苦的方式去拿最基本的分数。这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

然后再讲一讲怎么秒杀简单的题目,做题的速度能够更快。

其实这个没有别的什么花里胡哨的技巧,就是「最快速度看懂材料」。而这个「看懂材料」的能力,恰巧是历史高分的最本质最关键的能力。(不仅是选择题,大题也是)

我上面讲的两个技巧,充其量是一种奇技淫巧旁门左道的东西,是在你没办法通过「完全理解材料表达意思」的情况下帮助你拿到本来不属于你的分数,这样的技巧还有很多,但是,所有这些技巧都没办法保证」百分百命中正确选项「它只能让你」从乱蒙一个选项的 25% 的正确率帮你提高到大概 80% 的正确率「只有「看懂材料」的能力,才是最正统的能确保你拿满分的能力。做题时,我们优先通过「看懂材料意思选正确选项」的方法得分,无法选出答案时再去使用各种做题技巧去偷「那些不属于你的理解能力范畴的分数」。

也就是说,正统的降龙十八掌我要练,一力降十会,什么乱七八糟千奇百怪的题目,通通正面干掉,旁门左道的九阴白骨爪我也要练。因为降龙十八掌太难了,高中三年我就只练会了五六掌,我的理解能力就是那么差,就是没有提高,我正面刚题目就是只能拿到五六十分,但是我也想要高分啊我也想考 985 啊,只要能拿分,别说什么九阴白骨爪,就算是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只要能让你偷到分,答应哥,也练,好么。考试就是为了拿分嘛,不寒碜。

关于看懂材料的降龙十八掌,先讲三个点。

第一:没看懂材料就不要去看选项。

很多同学就是这样,材料还没看懂,就跑去看选项,想借着选项的一些提示来反推材料在讲什么意思。有这个毛病的同学,就经常是老师口中的「意淫过多,想太多」的人。因为你用选项反推材料,就会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很容易就把材料意思硬生生地扯成你想选的选项的意思。

我举个例子,我上面讲的第一个技巧不是「选最安全的选项」吗,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可能」选的选项嘛,既然是「可能」选的选项,就证明这个选项说的意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正确的,那在这种情况下你从这个选项去反推材料的中心意思,就很可能越想越觉得材料讲的就是这个选项的意思。想到最后,你还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这么难懂的材料,这么独特的角度,你都可以想的到,哇塞,自己真的很有天赋嘛。然后就发现,你选错了。

还是这个例子:

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这一题可能材料简单了点,但是一样可以体现「没看懂材料就去看选项」的后果。

如果你从选项出发去猜材料的意思,比如 B,看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然后回去材料看到「兵员最多时达 120 多万人」,卧槽,多了这么多士兵,那还不是「提升军队战斗力」吗?选 B 选 B!!!(你别笑,如果这题的材料变成难懂的材料,你同样是被这种简单的逻辑带偏的。)

又比如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有的同学的内心:「哎,怎么会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呢」「哦,材料讲了士兵待遇好,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那就是当兵的赚的钱多咯,哎?那没当兵的不就相对来说赚的钱变少了?这就会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呀!!!我真是个天才。」

别笑,你敢说你在做那些材料很难懂的题目时不是这样?

所以我讲的够清楚了吗,一句话,「没看懂材料就去看选项的人都是傻子」,建议全部剁碎拿去喂猪。

第二:纯粹看不懂材料在说什么的。回归到最原始的阅读理解的方法。

①分析材料结构,给材料分层。

②划关键词/关键句,明白材料讲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③划史实敏感词,结合相应史实的观点去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最不济也要能知道整个材料的性质,也就是情感倾向/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其实就是你把材料当成一篇文章来理解,怎么划分段落,怎么归纳每个段落的核心意思,怎么通过一些中心词主旨句以及相应的史实背景来理解文章大意。

我还是举例子吧。还是之前这道题。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这题,很多人看到「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就觉得很疑惑,卧槽,这材料怎么感觉后面少了一截东西啊,咋商朝讲了是「兄终弟及」,西周不讲啊,那我咋知道材料想讲啥嘛,我觉得 C 就很对啊,商朝这么靠近原始社会,那些人早死,所以能有 17 代,西周农业发达点了,吃的好了,那就死的晚,在位时间长,所以只有 11 代,卧槽很正确嘛。

你会这么想,证明你没好好分析材料结构,没抓到关键词。材料很明显以分号划分为两层,前面讲「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后面讲「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以分号分开,证明两句话是同一层次的话,这是语文知识吧,写排比句就用分号隔开的嘛。然后前后两层对比,区别在于前面写了「多为兄终弟及」而后面没写相应的,而这不同的地方,刚好就是这个材料的关键词,因为他不写就是想考察你知不知道「西周嫡长子继承」这个知识点。所以你应该要通过这两层材料的区别判断出,整个材料的重点/关键词句,就在这个「兄终弟及」上,也就是「继承方式」上。然后因为是分号隔开了两层,所以前一层和后一层的「继承方式」很大概率是不一样的,(退一步讲,哪怕是一样的,我们前面已经分析出了材料重点就在于「兄终弟及」—也就是继承方式,已经足够我们选出 B 选项了)

第三步我们划史实敏感词「商朝」「西周」后能反应出「西周嫡长子继承」这个知识点最好,如果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因为你只要通过分析这个材料结构,知道「商朝和周朝的继承方式是不一样的」就足够做这道题了。

所以,分析材料结构,分号隔开两层,所以两层讲的都是同一层次的东西,划关键词句或者明白材料讲的重点在于「兄终弟及」,也就是「继承方式」,这已经能选出 B 选项了。前面写了具体如何继承,而后面没写,所以具体继承方式大概率不同。。再辅以史实敏感词联想史实,所以得出的材料中心意思是,「商朝和西周的继承方式不一样」。再次验证了 B 选项是正确的。

这种一步步推导,得出材料中心意思的能力,就是历史(文综也是)得高分的最关键能力。

怕你们还不懂,所以我又找了一题再讲解一下。

4.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方式的变革

B. 土地制度的调整

C. 货币制度的改变

D. 地区经济的差异

明显整个材料只有一层,因为就特么的一个句号。那咋知道它想讲的中心意思是啥咧?划关键词/句。在这些词下面划线「棉花」「坐地收揽」「运至江南」「返销棉布」,开始逼自己想为啥要这样做,划了这些关键词/句后,很容易有这些疑惑,为啥「棉花要运到别的地方,别的地方自己不会种吗」「为啥要运回来棉布,自己都有棉花了不会弄成棉布吗」,围绕这些疑惑用常识想就行了。因为都不难了,我当时看到这个立刻想到的就是「原料」,「成品」「市场」这些鬼东西,肯定是这里「生产的原料好而且便宜,但这里制棉布的的技术不够或者成本高」,而那里肯定是「生产的原料很烂或者很贵成本高,而这里有技术,制的棉布好用或者便宜」。说白了就是「地区差异」。这些只要你划了关键词句后围绕着你脑海中的疑惑想,都能想出类似的东西,所以这题看懂材料的关键在于,「划关键词句」。如果靠这两步你都解决不了,你能划出史实敏感词「明中后期」,想起书本上说明朝区域经济兴起的知识点,这一题也同样很好解决。

总结:看懂材料的步骤:

①分析材料结构,给材料分层

②划关键词句,重点分析由这些关键词句而产生的疑惑,明白材料的中心意思

③划史实敏感词,结合史实背景和材料共同来理解材料的中心意思

当然,不同的材料会有细微的区别,我没办法在这里一一列举所有题目以及所有技巧,但你可以多尝试不同结构的材料,不同形式的材料,多去研究不同材料有什么可以细微调整的地方。总之,研究的多了,你就会了。

第三:有很多材料都是只给出那些很表面浅显的东西,但他真正想表达的是很深层次的东西。这种题目一般材料很浅显易懂,但是选项都是些很高大上的术语,搞得你以为你都没看懂材料,不知道材料到底是表达什么深层意思,而材料想表达的深层意思刚好就是材料的中心意思。

那要怎样快速读懂这些材料的深层意思?四个字。总结规律。

这个规律可以是书本上史实阶段特征的规律,也可以是刷题刷出来发现的规律。

我举两个规律为例子,第一个规律,一般情况下,中央一定是想方设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因为它怕地方造反推翻自己。不管是中国还是别的国家,都一定是这样。(偶尔一些反常的特例不算,因为那些是因为特殊情况)

第二个规律,一般情况下,君主,都是不断加强君主专制的,因为皇帝怕别人把他狗命取走自己当皇帝,所以他一定要手握军政大权才睡的安心。

这两个规律,是书本上很明显的规律,对吧。那你如果有总结出这个规律的话,那你来做这两道题。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这题我当时一看材料,「差不多是诸侯给朝廷送钱的意思吧」,我就知道他其实真正想讲什么了,不就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一种手段吗」。所以我看选项,凡是和这个无关的统统叉掉,然后剩下 CD,一对比,C 更安全,立刻秒掉。这题做完都不用三十秒。(如果你用之前我说的选相对安全的选项的技巧,你还得一一比对四个选项哪个更安全,但是如果你总结过规律,基本就是看完材料,就已经猜到正确答案长什么样子了,直接带着目的去找正确答案,做题就更快)

9.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

这题也是,看到材料说什么「国王成为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然后国教教会又是至尊地位」,那别说了,这材料真正想讲的一定是」国王是老大」,一定是选「加强皇权,加强专制」之类的鬼话,一看选项,无关的统统排除,立刻秒选出 C。这题用时也不会超过三十秒。

这两道题就是送分题,目标只是怎么做的比别人快。

意犹未尽是吧,那我再给你们说一个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在中国,无论什么学说,比如本土的儒家,墨家,道家,程朱理学,那个逼王阳明弄的心学什么乱七八糟的学说,或者是外来的佛教等等,只要这个学说/教派能在中国存在且盛行,那都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统治者的统治。因为如果他对统治者不利的话,统治者有的是手段把他们玩死,所以你会发现程朱理学在原本儒学的基础上又做了调整,你也会发现本来跟儒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佛教也在某些圣经上开始向统治者推崇的理学靠拢。

知道这个规律之后,碰到类似的题,那就是一抓一个准。比如下面这题。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问的是「学说兼采各家所长,为啥会这样」,别管他究竟具体在讲啥了,反正差不多就是「学说出现,学说存在的原因」,那看到有「迎合统治需要」「利于维护统治」「有助于巩固当时的统治」之类的选项的,直接秒选好吧。别的选项你都不用看了。为什么可以这样?因为这个规律是古代长期存在的规律,除了极少极少个别的个例外,都适用的规律。而材料出的东西,都是在这个范围内出的,肯定也适用啊!

知道了这个你自己都会出题了。

比如我出个材料问的是「为什么那个谁要在原本儒学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弄出宋明理学呢?」,然后选项先随便写三个,然后补上一个「迎合统治者需要」,一道题目就这样就出来啦。

那你怎么去发现这些规律呢?也很简单,因为这些规律要么就是老师强调过的东西,每次讲汉儒学,宋明理学,老师都会讲到是对当时统治有利吧。你得细心留意这一点,然后总结出来,哪怕老师没说,书上也会有类似的说法的。

还有就是刷同类题也能发现这些规律。比如你一次性刷了三十道讲「皇帝又怎么怎么分权,又怎么怎么设多几个官职,又怎么怎么限制丞相的权力」,你就会发现这些题目答案 都是选「加强皇权」「加强专制」之类的话的。

又比如你一次性刷同一历史时期的题目也可以得出规律,比如像下面这题,在国共内战共产党即将胜利之前,共产党又怎么怎么样教党员,又怎么怎么样加强学习,又怎么怎么样培养什么人才。那这些题的答案都是「为接管大城市工作做准备」「为转移工作重心铺垫」之类的东西。这也是一个规律。

30.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