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并看透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四个思维模型,你也可以掌握看透本质的能力:

1、个体-整体模型;2、输入-输出模型;3、供给-需求模型;4、动力-阻力模型。

1. 个体-整体模型

什么是个体-整体模型呢?它基于两条假设。

(1)一切事物在底层上都是互相联系的。

(2)整体能提供比个体本身更多的信息。

第一条很好理解,第二条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要买一张沙发,除了考虑它的材质、舒适度、耐用性、价格之外,还要考虑什么?它与家里的风格是否搭配。

如果你把一张复古的沙发,放进一个现代简约风格的房子里,那显然会非常奇怪。

这就是「整体性」。

沙发这个个体,放进整体的语境中,就被赋予了新的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

稍微了解过艺术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文艺复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描绘维纳斯的绘画,尤其是以提香和乔尔乔内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画家常创作这一题材。

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喜欢画维纳斯呢?是因为他们崇拜女神吗?

如果你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百思不得其解。

但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文艺复兴方兴未艾,传统的思想还非常保守,认为对人体形态之美的描绘是一种伤风败俗的事情。

因此,画家只能给画作安上维纳斯的名头,假托女神之名来将其正当化。

再比如,都画人体,为什么威尼斯画派受到的评价,就比洛可可风格的画家更好呢?是因为前者的技法比后者好吗?当然也不是。

原因还是要从艺术史里面去找。

威尼斯画派崛起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刚从宗教的桎梏中释放出来,那时的人体画叫作「崇尚自由」;而洛可可风格所处的时代,是路易十五时期,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法国大革命的前夜。

所以这时的人体画,就被批评为「奢靡纵欲」,是要被打破的旧势力。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

它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

它为什么会出现?

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

也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本身,通过深入挖掘,将它与我们已知的系统、体系,联系起来,从整体去看待问题。

前面讲的例子都属于艺术史范畴,较容易理解。

但有些时候,单单局限在一个领域里面还不够,可能还要跨领域,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消化它们。

举个例子。

做设计,如何能做出好作品?除了要懂设计,你可能还要懂心理、品牌、市场营销,甚至包括一定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向客户交付满意的结果。

做产品,除了要懂产品本身,还要懂交互、审美、心理、行业和公司战略,包括项目管理能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事实上,无论你做何种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更加往整体化靠拢。

从分工、细化的时代,走向多面、立体的时代。

你必须把自己的工作与团队、项目、业务连接起来,从整体的维度去思考,重新审视过往的经验,重新优化、组合,发现新的创新点。

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2. 输入-输出模型

输入-输出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型。

什么是系统?简单来说,系统就是「元素」和「结构」的组合。

把一定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结构组合起来,使它们具备整体性,这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它最关键的一点为系统包含一个「转换」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系统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达成了一种转换:将某些不够好的、无序的状态,转变成更优的、有序的状态。

前者,就叫作输入;后者,就叫作输出。

一个系统、一个结构是否高效,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更好地将前者,转换为后者。

举个例子。

为什么会有企业的存在?为什么我们要受雇于人,而不是自己为自己工作?原因在于:如果没有企业,每个人掌握的技能都是有限的,要谋生,你就必须找到能够跟你互补的人,一起合作生产出产品,再找到有需求的客户,将产品卖给他们,再将得到的利益作分配。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里,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极大一部分是被浪费掉的——他们将无法专注在自己的技能和生产上面。

这时,他们所有能力产生的总和,可能是 10+10+10=20。

有一部分被浪费掉了。

但有了企业,这整个流程,就可以由企业来完成。

同样是这些元素,由一个杂乱的结构,变成有序的结构,就诞生了一个系统「企业」。

这个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合作、找客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这就是一个转换。

这样,总的产出就一定会比之前高,也许可以达到 28、30。

当然,随着信息不对称被打破,触达成本会大大降低,这个系统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维持它存在的成本居高不下。

那么,公司将逐步转向小型化、晶体化,每个人将更多地为自己工作,这是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输入-输出模型。

系统的意义,就是通过一个转换,将元素彼此间的结构打破、重组,以达成从输入向输出的转变。

再举一个例子。

现在密室逃脱和剧本杀非常火,许多玩家去玩密室、玩剧本,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玩一个密室或剧本吗?其实不是的。

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分析一下:他们的输入状态,可能是好奇和期待,可能是对社交的需求,可能是对「无事可做」的反抗……那么,他们期望的输出状态是什么?可能是成功地展示了自己,可能是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历险,可能是对某些亮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交到了新的朋友,又可能是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表演欲……

因此,玩家期望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本身,而是一次完整的、满意的体验。

这种体验包括什么呢?整个店的环境,从接待到离开的整体感受,主持人和员工的细致程度,整个游戏与玩家需求的契合程度,流程中感到不耐烦、不舒服的频次更低,同场玩家配合默契,演绎、沉浸、互动等所带来的代入感和新奇感……

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主题本身起到的作用其实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给玩家呈现一个整体的体验,让他们从一个「不够好」的输入状态,转换成「心满意足」的输出状态。

再比如,我写作的时候,也一定会做一个受众和选题分析。

怎么分析呢?我会去思考:读者来读我这篇文章,是带着一个什么样的「输入状态」来的?他们对这个选题的预设是什么?他们对相关背景知识有什么了解?他们对文章内容有什么预期和猜测?这些会决定我对文章内容的谋篇布局。

另一方面,就是对「输出状态」的分析。

我希望读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得到什么帮助?发生什么改变?产生什么想法?带着什么样的感受和启发离开?这些,就是文章的核心和主旨,也是我会集中精力去布置和设计的地方。

系统思维在生活中的应用,几乎随处可见。

企业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城市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一个餐饮店,一个班级,一个公众号,都可以看作一个完备的、小小的系统。

它的本质,就是帮助你,从更高的维度,用整体的视角,摒弃掉纷繁复杂的干扰,去专注于它的「输入」和「输出」。

这就是系统的本质,也是世界上许许多多事物存在、持续发展的本质。

3. 供给-需求模型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里面最基础的概念。

它们可以说是商业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一切商业链条能够承接起来的核心。

时刻练习用供给-需求模型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可以大大敏锐你的商业嗅觉。

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朋友问我:我想做自由职业,可以做点什么呢?如何才能靠自由职业活下来呢?我的回答通常都是,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1)我有什么?

(2)谁需要这些东西?

(3)我如何能把我已有的东西,转变为别人需要的东西?

想明白了,基本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哪怕解决不了,你也有了思考的方向。

像我一开始做内容产品,在摸索方向的时候,就是这样思考的。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需要一些指导和解释。

许多现有的内容,都会给你讲一些大道理,讲一些个人的经验和心得,这很好,但还不够好——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也许是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剖析和解读:为什么会这样?背后普适的原理和机制是什么?

这可能是目前市场上一个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缺口」。

而刚好,这是我擅长的地方。

既然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能来做这件事情呢?

所以,我从 2016 年开始做内容产品的时候,就选择了一条跟别人不一样的路。

别人总是力求把文章写得更短、更简单、更易于传播,但我从一开始就决定写「深度长文」。

因为,要把一个问题用科学的方式讲清楚,梳理清楚来龙去脉和内在的逻辑,绝不是一两千字可以写完的。

因此,我刻意降低了更新频率,而把精力放在提高单篇文章的质量和信息密度上。

我要实现的是,哪怕过了 5 年、10 年,再读我的文章,也依然不会过时。

这就是一个把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去尝试满足现有缺口的切入点。

再比如在做内容产品的过程中,我又逐渐发现,许多读者其实都有这么一个需求,生活中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性格上的、人际上的、情绪上的……这些问题没有办法跟身边的人讲,只能自己一个人去消化,这就带来了很多压力。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做这么一个事情,把这些问题揭示出来,把有同样问题的人聚集起来,让每一位读者知道: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些问题和困惑,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跟我一样的人。

单单只是知道这一点本身,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了。

进一步,我们可以给供给-需求模型,再加上一个环节「约束」,使之成为「供给-需求-约束」模型。

什么是约束呢?它问的是:你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条件约束?你需要遵从哪些限制、假设和框架?这可以更进一步细化我们的思考。

举个例子。

你作为一个部门领导,要推行一个新方针,那么,你得去思考,

部门里有哪些人?

每个人想从部门里获得什么?

每个人为了获得这些东西,愿意付出一些什么?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习惯?会受到什么影响?存在哪些限制?

在这个情况下,你再去把整个部门、业务的逻辑链条理清楚,才能找到下手的地方(当然,也可能发现无法下手)。

否则,你的方针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

再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团队伙伴都是行动派,做事情风风火火(约束),而你要求他们撰写大量的文档和记录,那这个方针是一定实行不下去的。

你要考虑如何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和劳动成本(供给),以及如何让他们觉得「这个方针确实有用」(需求)。

像这样,在生活中,有许多场景,都可以多问自己: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它们之间的需求、供给和约束,分别是什么?这可以不断提高你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4. 动力-阻力模型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与阻力的博弈。

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像第三章提到的,我们都在说「自律」「意志力」,但实际上,它对我们意义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难以「坚持」某个习惯,总是不知不觉就放弃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只是来自外部,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从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

所以,我的主张非常简单: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

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

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

我可以采取什么简单的步骤,一步步逼近目标?

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地、一步步地,向设定的目标靠拢。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改变晚睡。

如果你每天都睡不够,又没办法早睡,老是不想上床,不妨这样思考: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结束这一天,让自己可以安心休息?能不能给明天安排一点小惊喜、小挑战,让自己有兴趣迎接新的一天?前者,比如写日志,记录待办事项,清空大脑,采取一些仪式性的行为;后者,比如给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一些新奇的尝试,一些能调动兴趣的行为,比如「明天起床之后,我要……」。

这些都是很简单的方法,但往往能奏效。

学习也一样。

要想坚持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应用。

只有从应用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它们才会反过来成为你坚持学习的动力。

而不是靠「学习有用」「学习是好的」这些别人灌输的理念,去强迫自己每天读 1 小时、2 小时的书。

不仅仅是个人习惯,很多更宏大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动力-阻力的博弈。

比如,为什么很多好的方案,总是很难得到实施?原因很简单。

好的方案往往意味着改变,而改变会影响到现有的既得利益者,但未来的受益者又尚未得益,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前者的阻力往往比后者的动力更高。

这就导致了方案施行困难。

再比如,如果你发现公司里存在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已经非常久了,那么,别急着去动手,你要思考的是:它为什么这么久还没有被人解决?原因无非这么几点,

解决它的成本太高(高阻力);

解决了它的收益不大,没什么意义(低动力);

去动它可能涉及其他环节,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或是对整个系统产生扰动(高阻力)。

从这个角度思考,你才能真正发现病根所在。

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有哪些因素不希望它发生和改变?不妨试着用动力-阻力模型,思考一下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现象。

你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症结。备案号:YXA1pzdr8wyhOe29JagCp5vN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