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书读得不少,但是我就是不会写,我写不出来」。
好比有些人知道不少方法,比如知道「人物弧光」是编剧塑造人物的一种创作技巧,它指的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这种变化具备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等特点;有些人也知道「三幕剧」,了解三幕划分的主要用途是帮助作者组织如何讲述故事的想法,让作者为最具冲击力的关键瞬间,找到最合适的发生地点。
然而当他们真正下笔的时候,依旧没情绪。为什么写不出来?因为没感觉,不敏感。
所以故事写作,终究是一门艺术创作。那么艺术创作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灵感。有一句话说起来,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是瞎说吗」!但如果你认真问很多编剧怎么来的灵感,他们往往会回答「就像是雷劈下来,啪一下,跟柯南一样」。感觉一件事过来,灵感就来了,但这其实是一种自嘲。个人认为,如果你想要拥有这种雷劈下来的感觉,获得这种「渡劫」的机会,前期其实是需要做一定准备工作的,它并不是一个随机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你平常的积累够,你永远准备着,那你迟早有一天会被雷「劈中」。那么究竟做什么样的准备,才能让灵感的雷「劈」在自己身上呢?
一、如何让灵感的雷「劈中」我?
1. 用阅读培养敏感,锻造联想力
我的建议是,在写东西之前,先抛开那些有关如何创作的公式。因为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很多写东西的朋友来说,写作并没有那么专业,有时候靠的真的就是灵感的灵光一闪。谈到如何培养灵感,总要有一个灵感的土壤,或情感的土壤,这实际上就是你平常的积累。
但相信许多人会有一种疑问,就是自己已经看了很多书,觉得积累挺够的,怎么就没有产生灵感?这个灵感为什么跟阅读的这些知识没有挂上钩呢?具体应该怎么积累呢?
其实,积攒情感和灵感的土壤这件事,是有方法的。
首先,对于写作的人来说,阅读自然非常重要。很少遇到不喜欢阅读,却很容易就能完成写作的人。但阅读又分很多种,这里说的阅读方式,并不是指做读书笔记,或者一条一条剖析之类的。阅读不一定局限于读书,书籍只是一种形式,其实我们在看电影、看漫画、和人聊天,甚至谈恋爱的过程中,都在吸取内容。
但充分吸取内容的前提是,要对内容很敏感。这种敏感是什么?
这就好比是我们在练功,等到练成以后,就会达到一种境界。这是一种看见内容本身,就能够产生联想的能力,它是一个整体。当你看见文字,就有画面,有声音;看见画面,脑子里就会有文字感;听见一段音乐,就有情绪,能脑补到那个故事的结尾画面。
这就是当你培养自己,让你的土壤足够肥沃、丰富之后,产生的联想能力。
有一个词叫「多愁善感」,它在写作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当一个人总能为了一些小事热泪盈眶,为了一个简单的笑点哈哈大笑,那么这个人的情感就非常丰沛。要先让自己变成一个丰沛的人,再讨论写作,那么写作就会让你感到轻松。
所以在此之前,你需要先了解这个原始的东西,那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敏感。
这种敏感在写作上会带来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一天你和朋友们在 KTV 聚会,这时候来了一个朋友,他是一个歌手,而且对于乐理知识、突击节奏这些都特别了解。接下来他唱了一首《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大家一听,觉得「不错,好听」,但情绪的波动并不大。结果又来了一个朋友,他刚刚跟女朋友分手,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劈腿了。他是个破锣嗓,接下来也唱了同样的歌。在他唱完歌后,大家都纷纷表示自己感动不已。
之所以造成两种不同的反应,就在于前者没有情感上的浓烈,那么浓烈的情感会带来什么呢?就是当大家在表达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浓烈的情绪可以弥补一个人在技术上的缺陷。比如写故事的时候,有些地方只要情绪到位,情节上甚至可以不讲逻辑。对于读者来说,虽然阅读起来没有那么严谨,但是因为情绪到位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好作品。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培养出自己的敏感和情绪,ta 在写作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2. 从自身内容偏好入手,打造多元审美
培养敏感和情绪,归根结底,是一个审美问题,而审美是需要锻炼的。那么怎么锻炼呢?
首先在写作上,要先放下公式或者标准,不要一味地追求文学名著、经典电影,或刻意阅读一些高深、有文化的东西。要先凭自己的喜好去看,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摸透。假如你的喜好是看到一个网剧会流泪,会哈哈大笑,那么你就继续看这个类型的作品。
比如有些人觉得,「我就爱看《延禧攻略》,看了特别爽」,「我就爱看网络小说,我就爱《斗破苍穹》」,「我就爱听《一起学猫叫》」……无论喜欢什么,继续坚持,把自己钟爱的内容吃透。
写作这件事情,就像搞对象,讲究先从两情相悦开始,不能太功利。当一个人到了需要靠写作谋求生计的时候,再考虑写作技术。就像当你和另一半,要从爱情走向婚姻的时候,再去权衡经济状况是否合适。如果一个人上来就讲车子、房子,那就成了相亲。
所以,先不要逼自己看不喜欢的东西,先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了解清楚。
这至少能保证什么呢?
当你特别熟悉某种类型的故事,不用别人教,也知道该怎么写。比如有一天,你也要写一个类似于《延禧攻略》的作品,那么整个故事的节奏该怎么处理,你会非常清晰。正是因为吃透了这个类型,你的脑海中充分积累了画面。当写到一个点,你会下意识觉得对或不对。知道这个人物在这儿,就得死。笔下的太监此处就应该被雷劈死,虽然说不出来为什么,但自己就是知道。
因为你的感受是非常饱满的,能够意识到自己喜欢的情节,就代表了大部分观众的感受。当你进行创作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情节不受欢迎。因为在看了众多同类型内容后,你会记住一些让自己特别愉悦的点,这个点到了你写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提醒你,你就会往这方面创作,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
因此,所有的写作,事实上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我喜欢这么写」。现在所说的「锻炼」,就是培养自己的这种喜好。
那么,当一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吃透了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再接触一点复杂一些的内容。有人说:「我就喜欢看网络文学,我也知道这个东西浅,那我往上走走。我去读毛姆,去读王小波,或者读欧·亨利、马克·吐温,要不尝试一下《繁花》《大明王朝》,总可以吧?」结果一翻书,发现自己读不下去。没劲啊,然后特别鄙视自己。
首先这个想法有一个问题,就是把内容这种东西,做了深浅之分。然而实际上,审美是一个广度的问题,不是一个高度的问题。
面对上述朋友的情况,我的建议一般都是:「读腻了网络文学,要不要看一看流行文学?」拿现在大热的马亲王——马伯庸来说,《长安十二时辰》就是流行文学;早年燕垒生的《天行健》,烽火戏诸侯的《雪中悍刀行》等,都带有流行文学的气质,介于流行与文学之间。当你尝试阅读这个方向的作品,读完后会「感觉嗨,挺有意思」,与此同时又增添了自己的一点文学性。在完成这个过渡后,再打开《繁花》《乞力马扎罗的雪》这类作品,搞不好就没那么排斥了。
这种阅读顺序,不仅适用于成年人,同样适用于需要拓宽阅读量的孩子。很多家长曾经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读名著。基于这种情况我建议,如果孩子现在爱读《哈利·波特》,那么等孩子读完了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可以再让 ta 阅读一套跟《哈利·波特》差不多,但可能偏严肃一点的作品。
相比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一上来就看经典名著有些强人所难。许多家长自己都不读这类书籍,孩子又怎么会一上来就对名著感兴趣呢?情感的储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培养的。一些人可能会说:「有人就是有天赋。」什么是天赋?就是有些人可能走这个过程,比你走得早一点。也就是说,ta 可能从小看书籍等内容,比你早一些。
事实上,关于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答案非常朴实,只是许多人想走捷径而已。故事中丰富的形容词,不是蹦出来的,而是阅读出来的。这里说的阅读,不是用小本本一个字一个字记下来,而是在你拥有足够的阅读量后,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书看得多以后,自己就写得多,情感就越丰富。当一个人表达情感的时候,想找某一个词,突然想起来自己看过这个东西,自然而然把词汇加进去,用得特别顺,ta 很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总是使用这个词。这样的过程可能持续好几年的时间,经历几百次的反复重复。这几百个词用得多了,你又会从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词。
当然,这个例子还是太简单了,可能中间还要经过很多的点。而且对内容的探索,不仅仅是图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甚至看过的漫画、谈过的对象,都是在帮助你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归根结底,并非文学的就比网络的高级。我们不是往上走,实际上,我们是穿过一道一道门,一个长廊,看过一个一个风景。只不过这个看景的过程,要讲究一定的顺序。
所以现在你可能就明白了,「循序渐进」也是乐趣。不要一听「提高审美」「锻炼写作」,就觉得是特别高大上的事情。一个人得把大雅大俗,从 A 到 B 都走一遍。
拿我自己打比方,初中的时候我读的是韩国言情小说《狼的诱惑》,你可能感觉有些俗套,但那时候自己就是喜欢。到了现在,如果让我读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我已不觉得枯燥。而且当走到这一步,回头看,会觉得《狼的诱惑》有它好的地方,而《世界征服者史》也有无聊的部分。
这是因为在经历这一切的过程中,我的审美是多元的、综合的。因为我什么都看过一点,就什么都感受一些,最后就塑造了这个综合性的观感。不管什么作品,我都能找到自己的「high 点」。之后,当我写得多了,还会把这些内容做结合。比如,我爱看《乡村爱情故事》,也爱看《汉尼拔》。那么我有时候就想,要是谢广坤变成了食人博士,谢大脚会不会精神分裂呢?
有人说这是脑洞,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脑洞型的联想,是因为在《乡村爱情故事》中有我自己的情感点,而在《汉尼拔》里我也能找到自己的「high 点」。这两个东西,我都能接受。把这两点结合在一块,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东西来。它永远是建立在「我有情感,我喜欢」之上,而不是凭空捏造的。
因此你要知道,脑洞不是拧出来的,而是你的情绪揉出来的。
现在一路走来,我形成了多元的审美。这不是说上了一步台阶,就把之前的积累抛弃了,就觉得,「咦,我以前看的什么玩意儿」。相反,我每一次在台阶上回头看,都能看出之前没看到的风景。审美的锻炼,是一个叠加的状态,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吃第八个馒头会饱,是因为我吃了前面七个。」
归纳一下这部分内容,就是「写东西,先决条件是审美要够」。审美这个东西,不是点状的,是线状的。它比的不是高度,是长度。
就比如,有一个横坐标,假设它的起始点是网文《风流秘书》,终点是余华的《活着》。有人可能会说:「我爱看余华的《活着》,我就觉得看《风流秘书》的都是傻叉,我的审美就比他们高。」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就有失偏颇,因为你也只不过是横坐标上的一个点。
最终,一个人在写作上的能力,是取决于他能截取这个横坐标上多长的长度。
可能他从《风流秘书》看到《走向共和》,那么在这个距离之内的所有作品,他都有涉猎。那么这个审美的多元性,就高于那些只看余华作品的人。当他想写东西的时候,就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情绪爆发点。他不怕写不出没感觉的东西,因为他写俗的能让人笑,写雅的也能让人哭。
再简单一点呢,就好比看电影,你既能看《复仇者联盟》,也能看《内布拉斯加》。在两部电影中,你都能找到让自己看下去的点。那其实在我看来,你就具备了一个编剧的基础。
因此在看书的时候,不要太给自己贴标签,非往高大上走,我们是俗人。 而俗人就是,先把俗的吃透,接受大家是俗人,要表达俗人的情感。把俗人的情感嚼透了,表达出来就是你自己的情感,这个没有什么值得鄙视的。
所以总结一下,如果想要阅读一些提升文学素养的书,我建议暂时不用往这方面靠。打个比方,本来一个人在小屋里,点着篝火挺好的,那就别非让这个人走出去,一头扎进结冰的湖里。相比,可以先让这个人在下雪的院子里兜一兜。
二、做足故事的前期准备
1. 如何给短篇故事定框架?
如果说,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对于各种各样的内容都能接触,不反感,也能看得出其中好的地方,以及不好的方面,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做前期准备了。所谓的前期准备,其实讲起来很简单,就是想明白,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样的东西。
你要明确地知道,这个作品是短篇还是长篇?是散文还是故事?如果是剧本,它是商业剧本,还是现实主义的艺术片?以及,你写的这个内容,是为了完全的自我表达,还是与此同时也想兼顾商业利润?
你要做选择题,但这个选择也不是死的。
有时候我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写一个故事,但对于故事要写多久,自己是不知道的。我相信写文章中的大多数人,很少有一上来就要写个长篇故事的。大家对于写故事这件事,还是更想知道,怎么能写一个有趣的短篇故事,又或者,怎么通过文章宣泄自己的情绪,写一个散文或者感受类的作品。
我们一个一个来。首先,说说如何给短篇故事定框架?
如果是故事,就有起承转合,我们可以用字数衡量故事情节的容量。
· 如果你觉得,一个故事在 5 千字之内能讲清楚,就先把文章的容量定为短篇。
· 如果写着写着,超过了 5 千字,那么就以 2 万字作为文章字数的上限。
· 当字数超过了 2 万字,接下来的字数限定,是 5 万字。
· 如果你觉得 5 万字都说不完这个故事,那么这个事就太大了。它可能包含三代人的恩怨,新旧之间的大战,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长篇作品。
那么有人问了,我并不知道 5 千字是否可以讲清楚,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一个 5 千字的故事,最多装得下一次高潮,一次反转,两到三个主角。如果你觉得你的故事,不止有一次高潮,包含了几个反转,那么字数肯定会超过 5 千字。这还是建立在,抛弃了大量修饰语句的情况下。
你可能还会遇到以下问题:「我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故事中有几次高潮,几次反转,该怎么做呢?」答案就是,打草稿。
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大纲列出来,标上 1、2、3、4、5……当你标完序号之后,觉得这个故事讲圆了,那么框架就出来了。当然,这个框架可能是不完美的,一个人基本不可能一下子打出一个完美的框架,可能写着写着框架就需要进行修改。
具体的标注形式,不用那么严格。不一定需要跟着场景,或者跟着情绪来标注。简单来讲,就是你觉得差不多是一节,就标注一下,按照自己心里的节奏走。
打个比方,你在故事中写一家人吃团圆饭,吃到一半老爷子死了,假设你把这个章节标为第五节。下一个场景,是一家人围着老爷子的坟地,那这就是第六节。这两节乍一看场景没变化,人物也没变化,但是你内心觉得这里就应该断一下,分成两节,这也是没问题的。按照这样的序号标下来,如果你觉得 15 节,或 15 节到 20 节之内,能够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这个故事基本上就是短篇。
如果超过了这个节数,达到了 30 节,或者在这个节数以上,那这个故事就一定超过了短篇故事的体量。
当然了,前面提到的 5 千字的标准,是大家在网络上发布文章的标准。因为基于手机屏幕的长度,大众一般不愿意看太长的东西。我个人觉得短篇舒服的字数,其实应该在 7 千字左右,包含一次高潮,一次反转,其中可以添加大量的心理描写和情绪描写,这样这个故事就比较完整。
如果是散文呢?也就是我们说的公众号、影评、感受等,字数如何安排?
我的建议是,3 千字左右。因为你一旦有了情感,3 千字就足够表达一个情感点了。比如,你分手了,准备写爱情的脆弱。如果能写到这个字数,基本该说的都说完了,多了就是无病呻吟。
2. 如何给长篇故事写大纲?
说完短篇,再说一下长篇小说如何写大纲,埋设伏笔。
长篇小说的篇幅在 13 万字到 20 万字之间,由于字数众多,如果一开始大纲没写好,建议不要动笔。大纲的字数,在 5 千字到 6 千字之间。
一开始写大纲,就像前面提到的,按照你的想法,1、2、3、4、5……一节一节地往下写。写不下去了就停下来琢磨,看有没有其他的走法,直到走通为止。因为写大纲这件事没有公式,所以标准就是,你能不能把脑子里的故事讲清楚。
有一种情况是,你觉得很快就能讲清楚了,拖不了这么长的篇幅,那么你可以把故事变成几大块。
比如第一块限定在主人公学医的过程。接下来,学医的过程中又发生了几件事。说完学医的过程,再去写下一块,接下来他要挑战什么。这时继续细分,写上挑战过程中又面临什么,又来了谁,这个谁是什么人物,等等。总之就是把长篇故事分成区块,然后每个区块再做细分。
在分区块的时候,可以找一个定量、一个度。比如,以主人公的能力做区分,如果是青春校园故事,就以主人公的年龄来划分,比如大一是一个状态,大二是一个状态。找到一个度来区分区块,每个区块尽量写一些独自的故事,由此撑开你的体量。
既然说到长篇故事,我简要再说一下剧本。
剧本先要考虑资方要什么。资方为什么要做这个故事?是要市场,要推演员,要流量,还是导演想要艺术表达?甚至有时候可能这些他们都想要。这时候你就要搞清楚,他们最想要什么,然后才知道接下来要创作的这个故事,到底应该是什么。
所以编剧在一开始创作故事,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从故事本身入手,先从这个故事的需求方入手。剧本的第一层次,肯定是产品。在产品之上,我们再谈表达。决定这个产品初始走向的,肯定是需求。好的编剧是拿这个垫底,打地基,然后开工之后,开始找高深的,层次的东西。让这个产品,具备了设计师所带来的美感,这时候,我们才谈故事性,谈故事的本质。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种常见的编剧心态:垃圾一样的大纲,不擅长的主题,为了挣钱写作,写到一半就会问自己,挣这个钱干吗?
编剧的痛苦就在这儿,写着写着就会发现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但又得写。好的编剧有时候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拧成喜欢的,加一些自己的私货。编剧夹私货是什么意思?就是编剧在剧本里,加入一些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即便有时候让人物说出来可能是违和的,但编剧会觉得感怀深刻。
不得不说,作品有时候不由编剧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编剧熟手,我的建议是先把一些编剧的书看了,把一些基础的底子打好。接下来的过程跟写作是一样的,碰见自己喜欢的方向你可能一下子就投入进去了,碰见自己不喜欢的角度,则需要吃一些苦。
三、设定故事的最终目的
1. 以宏观思维,理解故事
在了解如何搭建整体框架后,需要你对故事,有一个宏观的理解。
宏观思维的训练,有两种方法。
· 第一个是老办法,多写,多试错。光听别人说,而不具体操练,是没有一个切身感受的。那么具体写到什么程度呢?写到你自己心中有一个字数分界线了,这是最直观的评判方法。
· 第二个方法是,比较性地去阅读或者观看同一个题材的影片。比如「贩毒」,电影怎么讲?电视剧怎么讲?再比如同一种情感「失恋」,长篇小说怎么写?短篇小说怎么写?多做比较。
当然了,我自己其实也不喜欢这种针对性的学习,所以就像之前说的,希望大家先把横坐标走完。那其实是一个松散的、愉悦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任何一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密集地训练,只有痛苦。
对于故事有了宏观理解后,我们就有了最终目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与前期准备的理性不同,在这里,又需要强烈的感性。
我们知道,写故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剧本,都让人备受折磨。甚至我们平常写影评,写公众号,也要反复打磨,花上数个小时甚至一整夜的时间。如果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那你会让这个过程舒服一点。
2. 用情感内核,定故事主题
人想创作,是因为有东西想要表达。找到这个情感核心,它能带着你走,你会在写的过程里同步地感到难过、开心、遗憾,这样你才能写得下去。
你也可以把情感核心,理解成你故事的主题。
故事主题就是你想表达的情绪,它永远是情感,但情感不一定是爱情。比如说武侠,武侠中表达的情感大多是义气。再比如青春校园中,很多主题是分别、爱情。找到情感点,然后定主题。不过要注意,并非首先把主题定成武侠,然后故事的主题就变成了打斗、武林争霸。当然这些元素肯定会有,但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主题。主题决定了你的人物情感走向,决定了故事结尾结在哪里。
理解了情感核心,我相信大部分人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口头禅,就是「那种感觉,我知道,但我说不好,写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平常多记录自己的感受,有感觉的时候,就立刻写,打开空白文档,写了再说。当你写不下去了,或者劲儿过了,也完全没有关系。
有时,当你在情感浓烈的时候写下了很多文稿,之后感觉过去了,回头再看自己写的内容,可能会觉得「真幼稚啊」。但我认为,不要排斥,这是你真实的感情,世界上没有什么有感而发的东西是经得起推敲的。人作为一个感性的生物,写作又是情感的表达,肯定会有瑕疵。但这没有关系,一个人写东西,首先要取悦自己。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一是会慢慢发现,自己对哪一种情感最拿手,最舒服。因为逐渐你会发觉,自己有一个情感核,写作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去表达那种情绪,这是很有趣的一点。一个人对于情感的描写,有时候是从开始就定好的,这个人写任何爱情故事,都会带有同样的气质。比如我,我很擅长写「求而不得」,我认为这是我骨子里的一个情感核,所以在任何爱情中,我写这样的情感,会最顺手。
第二个好处是当你写得多了,就会在内容上有很多改良,会明白如何拿捏这类情感的分寸。这会给你在描写其他类型的情感时很多裨益。我举个例子,比如你最擅长的可能是「分手」这种情感,你写的每一篇,主角都分手了。你把这类情感吃透了,接下来你就会发现,你开始会写和好了,开始会写绝情了。这是因为你把这个土壤弄得很明白了,上面种什么果子都得心应手。相比来说最怕的是什么呢?当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情感土壤一片空白时,就开始想要涉猎所有的情感类型,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写不好。
至于这个情感核的来源,与个人经历是相关的,这是另一个范畴,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作品,作品本身只是艺术家的投影。
那么当你想写的故事,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时,该如何把它们拼凑起来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时间的流逝过程,因为经历是有时间线的。
如果想高级一点,可以用章节来划分,比如 Chapter 1、Chapter 2。这一章是在校园时代,那一章是在社会。至于零零碎碎的东西,抓住里面的情感就行,剩下的聚在一起,之后可以用其他东西来补。如果你想写得轻松一点,就以「我」的第一人称来写。反之,如果想客观一些,就给自己创造一个主角,叙述上用第三人称。
四、如何拿捏故事中细腻的情感?
1. 描写情感的重点,是对画面的想象
当我们说,我们明白了要写什么,以及为什么写的时候,就可以动笔写作了,而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被情感核牵着走。这个情感像挤柠檬一样,一直在挤压,一直在盘旋,让我们有了表达欲、倾诉欲。那么,如何在故事中将这些柠檬汁合理地散播在故事的桥段里?
也就是所谓,如何描写情感。我听过不少人问我,为什么你写的情感这么细腻,我写的就特别粗糙,像两个男人举铁一样,没有画面感?
我在这里有两个建议。首先,描写情感的重点,是对画面的想象。
我有个经验,当你不确定自己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先想象一个画面,因为这特别直观。打个比方,假设故事中有一个男主角,一个女主角,他们要分别。现在情绪到这里了,很悲伤,但我不知道两个人之间的分离应该怎么写。
这时,我会闭上眼,然后想想,那是个什么画面。他们在哪儿分别?什么天气?天冷吗,女孩漂亮吗?他们分别穿了什么衣服?甚至我还会想,这时候应该用什么音乐来表达呢?这个场景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因为你把这些画面细节写下来之后,会发现,你选了一个没有人的车站,一个雪天,一个冷色调的衣服,一首低音的伴奏。
你在做这些选择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你想表达的情感给写出来了。
情感当然是在角色上,但表达角色的情感,不一定要让角色自己说出来,哭出来,喊出来。不要让故事的男主人公说「我离不开你」「我爱你」,不要让他变成马景涛。因为在这个画面里,文字中所有的细节其实都可以表达情感。
比如,我一个人要送你走,我想送你一颗橘子。我又不好意思掏出来,我的手拿出来放进去,这些动作描写都是在表达情感。不一定难过就是哭,欢乐就是笑,生气就是打对方一个嘴巴子,在场景描绘上不需要这样直接。
甚至我有时候认为,写故事,就是找画面的过程。先有一个画面,然后再想,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搭配这个画面。
这和什么一样呢?就是微博上,很多人看那些 CP 梗的漫画,比如看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底下就有很多人留言,这些留言可能已经脑补出一万字的故事了。这个脑补是非常过瘾的,能让人有很强的故事冲动。所以我们可以先在脑子中想象画面,然后再创造一个故事。可能一开始,你只是为了把这个画面放到文字中去,结果写着写着,你又有了许多新的画面。
有人就会问,那我闭上眼,什么也没有,怎么办?
这里我有一个经验,就是我实在找不到画面感的时候,就去找一些作品来看。
看电影也好,看书也好,你进入对方的领域,沉浸在他的状态里。比如,当我要写一个宫斗的故事,我可能会去看王朝历史。这不是为了考据,也不是为了看真实的宫斗场景,而是去找那个肃穆的仪式感。那个仪式感决定了我脑子里的画面是花花绿绿的,还是太清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