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为什么没有像华北事变一样妥协?

1935 年,华北事变之后,蒋介石也终于算是看明白了,日本根本就不是想在中国占占小便宜,而是要把中国彻底灭亡。

这时候,国内抗日救亡的呼声十分高涨。

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走夫贩卒,都已经认识到再这么下去中国即将亡国灭种,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成了当时社会思想的主流。

蒋介石作为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如果不顾舆论还是继续实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也将失去执政的合法性,下台是必然的。

由于抗日民族情绪高涨,1937 年 7 月 7 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它的最大价值是:

它激发了中国人自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血性的大爆发。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就是从这次事变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全面对日抗战。

和六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完全放弃绥靖妥协政策,坚定决绝地对全世界宣告:本次事变,中国绝无局部解决之可能,中国绝不对丧失任何领土和主权!

蒋介石著名的那句动员词,「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就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喊出的。

蒋介石自然没有这文采,「最后关头」的演说稿,出自于国民党号称「文胆」的陈布雷之手,确实写的是精彩绝伦,相当过瘾。

这标志着,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不打算继续忍了,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你要来犯,我必死战。

然而,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是在 1937 年 7 月 7 日,然而这并不是代表中日双方从这天开始就进入战争状态了。

实际上正式的两军开战,是开始于 7 月 28 日的日军进攻北平开始。

那这 20 多天,中国和日本在忙活啥?

实际上,卢沟桥事变的背后,并不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对抗。

一句话,中国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日本内部也不是一块铁板。

简单来说,中国方面,牵扯到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第二十九军的利益纠缠;而日本方面,则是「扩大派」和「不扩大派」的争论不休。

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突然出现了一个「第二十九军」?这是干啥的?能干扰到中日战局?

还记得 1933 年的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战役」中,用钢刀砍得日军闻风丧胆的大刀队吗?

没错,就是这支在当时被全国人民赞誉为「抗日英雄」的第二十九军创造的。

那这支队伍怎么又突然对中日战局能起到影响作用?

进入正题。

卢沟桥事变牵扯到的三方,挨个聊一下。

南京的转变过程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由于秉承「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对日本侵占东三省实行了不抵抗政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唾骂。

问题是不只老百姓骂他,国民政府内部的那帮子反对派不是去广州成立政府了嘛,更是逮着这件事不放,直接把蒋介石骂得差点自闭了。

蒋介石没办法,在 1931 年 12 月宣布了人生中的第二次下野,跟广州的汪精卫他们说,你们觉得自己行不是么?你们上来试试就知道啥滋味了。

不过,他也没打算让那帮子反对派好过,在下野之前让宋子文把拖欠的军费全给发下去了,导致国库里面空空如也。

汪精卫不知道是看明白了蒋介石的小伎俩,还是想表现自己也不是争权夺利的小人,于是取消了广州国民政府,说你不干我也不干,要不显得我多卑鄙似的。

于是孙科(孙中山的儿子)当上了行政院长,终于过了一把老大的瘾。

只是这老兄属于典型的人菜瘾大,这老大的瘾也没过几天,就干不下去自己辞职了。

为啥?政府运转一需要钱,二需要权,这两样他一样也没有。

钱早让蒋介石下野前给嚯嚯干净了不说,至于权力,包括中央军和地方各军阀,你觉得孙科能指挥得了谁?

没办法,汪精卫临危受命,又当上了国民政府的一把手。

正在这时,「一二八事变」爆发了。

这儿插一句。

我们一直对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都比较熟悉,好像中间隔这六年中日一直相安无事似的。

实际上从 1931 年的九一八,到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这期间小日本就没怎么闲着,不停地用蚕食政策在搞事。

比如说 1932 年的「一二八事变」,1933 年的「长城抗战」,1935 年的「华北事变」,这些事变规模其实都不小,只不过当时国民政府一直推行绥靖政策,每次都是以中国的让步作为结束。

所以一二八事变爆发之后,刚上台的汪精卫头就大了。

我没上台的时候一直带头骂蒋介石丧权辱国,还跟大家说要是我当老大绝不会这么窝囊,更不会退让半步。

这牛已经吹下了,事情临头要是不兑现,我还要不要脸?

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让自己当家了,他才理解到抗日不是用嘴,得用实力。

他面临的情况跟孙科一模一样,要钱没钱,要全没权,怎么玩?

他本来想把驻守上海坚决抗日的十九路军调离上海,把日本人糊弄过去。

没想到日本人不给他这机会,直接就开战了。

汪精卫终于意识到让自己在背后说说风凉话还行,真让自己站在前台领导抗战,是绝对没有这个能力的。

于是没办法又把蒋介石请了回来。

重新上台的蒋介石,自然明白全国舆论的重要性,人家上海本来已经在英勇抗战了,你蒋介石刚上台要再妥协,唾沫星子能淹死你。

于是捏着鼻子要强硬抗日,甚至摆出决一死战的姿态,把首都从南京迁到洛阳,让张治中领着拱卫南京的第五军去上海支援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是北伐第四军扩军起来的,有「铁军」的血脉不说,蔡延锴、蒋光鼐、张治中这几个哪个不是有水平的军事将领?结果是啥?

硬是让战前狂妄的叫嚣要四个小时拿下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三易主帅,一直增兵到十万余人,都超过了中国军队的人数。

仗打到现在,双方都不想打了。

日本人发动一二八事变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转移列强的注意力,让满洲独立。

而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对蒋介石来说,抗日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剿共才是他认为的重中之重。

所以即使日本不断增兵,他也没打算把江西的中央军调回来支援上海。

也就是说双方一拍即合,随即在 1932 年 5 月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这是一个妥协性的协议,自然引发了全国性的声讨。

但是蒋介石顾不上这些了,因为他要接着自任总司令去组织针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了。

到了 1933 年,日军又有计划性地开始进攻长城沿线,引发了「长城抗战」,参加的部队有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

而西北军就是本文中的主角——二十九军,创造了「喜峰口大捷」,一时间成为了抗日明星。

谁也没想到,在四年后,就是这支队伍,差点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长城抗战的结果以中国失败而结束,中日双方签订了《塘沽协定》。

这又是一个丧权辱国严重出卖国家主权的协定。

协议规定,中国军队全部撤到长城以南,也就是说南京国民政府承认了长城以北的东三省加上热河省成为了日本势力范围。

更可气的是,把山海关、北京、天津这三点的三角形地区划为「非军事区」,作为「伪满洲国」的军事缓冲区。

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出中国的土地作为中国土地的缓冲区,不但令中国人不能接受,让英美列强也是瞠目结舌:原来窝囊还可以窝囊到这种高度,长见识了长见识了。

你以为日本人这就满足了?早着呢。

这倒是应了苏洵写的《六国论》里面那句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句话用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的中日关系,丝毫没有违和。

随着日本把东北地区强行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后,倭寇们又把侵略的目标瞄向了华北地区。

1935 年,日本人接着就搞了个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就是想把华北地区搞成和东北地区一样,变成日本的第二个「满洲国」。

哪五个省呢?

就是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察哈尔和绥远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和内蒙古的一部分。

看下面的地图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如果日本真的把这五个省搞定,那北方这整片区域就连在一起成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

那这五个省当时是什么情况?

山东是韩复榘的地盘,山西是阎锡山的地盘,而河北、察哈尔、绥远,则是第二十九军的地盘,老大叫宋哲元。

为啥咱们的主流说法没有把宋哲元称呼为和阎锡山、韩复榘一样的军阀头子?而是一般称呼第二十九军?

第二十九军的地位确实比较尴尬。

你要说他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吧,他还隶属于南京中央政府;你要说他不是军阀吧,他实际上除了名义上隶属中央之外,和阎锡山、李宗仁、张学良这些人也没啥区别,税收人事都是自己说了算。

这个咱们后文再讲。

1935 年的华北事变之后,蒋介石也终于算是看明白了,日本根本就不是想在中国占占小便宜,而是要把中国彻底灭亡。

这时候,国内外局势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一个是国内,抗日救亡的呼声十分高涨。

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走夫贩卒,都已经认识到再这么下去中国即将亡国灭种,各个阶层都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成了当时社会思想的主流。

并由此引发了「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震惊中外的大事件。

蒋介石作为名义上的国家领袖,如果不顾舆论还是继续实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也将失去执政的合法性,下台是必然的。

另一个是国外列强的态度。

随着日本的不断蚕食,英美列强不高兴了。

东北你占了就占了吧,我们也就忍了,你把华北也占了,让我们喝西北风去?我们不要市场?我们不要投资?蒋介石,赶紧的,我们支持你,跟日本人干!

由此,国民党内部也分裂成两个派别,一个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打算跟日本硬刚;一个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还幻想着和平解决中日争端。

不管如何,从日本开始计划侵吞华北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对日态度上有了彻底的转变,那就是由软弱妥协转变成为强硬对抗。

但是,在 1937 年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尽管蒋介石已经做好了全面开战的准备,但是华北地区的实际掌权者宋哲元,却对跟日本人翻脸这个事犹豫不定,以至于延误了战机。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二十九军。

第二十九军的故事

先讲一个问题。

晚清的时候,日本就在中国驻扎有两支部队。

一个是日俄战争后抢了沙俄的地盘,在当时叫「关东州」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旅顺大连地区,驻扎了一支军队。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关东军」。

另一支呢?

是《辛丑条约》之后,侵华各国有了在北京沿线驻军的权力,其中日本的叫「清国驻屯军」,后来大清完蛋之后就改名叫「中国驻屯军」。

因为是在华北地区,所以又叫「华北驻屯军」。

大清也没想到因为自己的腐败无能给日后的中国埋下了这两个大坑。

这两支部队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关东军策划了「九一八事变」,把东北地区给霸占了,就是所谓的「满洲国」。

而华北驻屯军也不甘落后,策划了「华北事变」,妄图霸占华北地区,并通过卢沟桥事变引发了中日的全面战争。

而当时平津地区以及河北、察哈尔的实际掌权者,并不是南京国民政府,而是第二十九军,老大叫宋哲元。

那问题来了,二十九军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的之中一支,凭啥就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

这得从北伐结束后的中原大战说起。

北伐结束后,国内无战事了,蒋介石就打算裁军。

想法倒是不错,解决财政问题。

问题是对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他们来说,本来参加北伐之前就是手握大军的大军头,后来入伙国民党,是想来平分胜利果实,谁知道蒋介石摘完桃子就想砍桃树。

这几个哪个是好惹的?

除了李宗仁资历低点,冯玉祥和阎锡山从辛亥革命那会就是风云人物了,你蒋介石那会在干啥?还在上海炒股的吧。

小样的,谈不拢不要紧,那咱就打。

这就是民国时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内战,参战兵力达到了七十万人,因为是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叫「中原大战」。

结果就是蒋介石胜出,三大军阀惨败。

其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四分五散,一部分直接投了蒋介石,一部分被打散了。

西北军中其中有一个第六师,师长是张自忠,就是那个后来在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

第六师在中原大战中损失不大,是西北军残部中最完整的一支部队。

蒋介石倒是想收编这支队伍,但是出身山东孔孟之乡的张自忠,估计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心想刚跟你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我要投你我成啥人了?反正就是没同意。

可形势比人强,这么大的一支部队总得要吃饭啊,再三斟酌之下,张自忠选择投奔东北军的张学良。

毕竟跟蒋介石是在战场上真刀实枪干过,跟张学良可没动过手,也算不上敌人。

张学良本来打算让张自忠挑头干,但是张自忠觉得自己威望不够,整合不了西北军的残部,就把西北军的元老宋哲元推了上去。

因为班底主力是张自忠的第六师,所以按资排辈,张自忠成了仅次于宋哲元的第二号实权人物。

1931 年 1 月,这支西北军残部被张学良整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同年 6 月,蒋介石开始整编全国陆军,第三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这就是日后闻名全国、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第二十九军。

第二十九军虽然编制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但实际上是张学良的势力范围。

但是张学良心思没在这上面啊,加上九一八之后成了泥菩萨,自身都难保,哪有心情去管这支收编的部队?

所以在收编二十九军之后,给了五十万元的安置费,之后就不管不问了。

当时,二十九军在晋东南驻防,但是这是阎锡山的地盘,寄人篱下不说,阎锡山是有名的抠门,怎么可能照顾二十九军。

所以那段时间的二十九军,过得是穷困潦倒,连军服都没钱换,就跟一群乞丐一样。

以至于后来移防察哈尔省的时候,他们只能夜间行军,就是怕大白天让老百姓以为这是一群土匪。

这段悲惨经历,让宋哲元和张自忠他们,对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盘,有了深深的渴望。

也正是对地盘的这种极度渴望,造就了日后他们在华北地区和日本人的各种纠缠。

平心而论,第二十九军的将领包括士兵,都不是亲日派,正相反,这是一支对日军充满极端仇恨的爱国军队。

在长城抗战中,正是这支装备低劣的部队,拿着大刀突入敌营,砍得日军鬼哭狼嚎。

那首著名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抗战歌曲,正是以第二十九军的抗战事迹为素材创作的。

但是在长城抗战之后,二十九军的口碑却一日不如一日。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想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拿下的平津地盘,就是因为不想再过以前的那种朝不保夕的苦日子,他们走向了对日军妥协的道路。

哎等等,平津地区怎么就成了二十九军的地盘了?他们不是在察哈尔吗?

问题还是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身上。

在华北日军的步步紧逼之下,1935 年 7 月,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和华北驻屯军签署了《何梅协定》,竟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把国民党中央军、东北军、以及特务机关从河北、平津地区撤出。

这一下子平津地区突然出现了权力真空。

第二十九军在长城抗战之后去了察哈尔驻防,由于《何梅协定》的签署,又从察哈尔撤到了河北驻防。

平津地区在中央军撤出之后,第二十九军成为了北平周边唯一的一支中国军队。

汉奸白坚武一看有机可图,打算联合日军在北平成立「华北自治政府」。

宋哲元和张自忠趁此机会,直接带军队到北平驻防,把中央军丢下的地盘都给接管了。

自此,二十九军控制了北平、天津、河北、察哈尔等地。

宋哲元和张自忠等人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地盘。

第二十九军能够控制华北地区,是有效利用了日蒋之间的矛盾,既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也得到了日本华北驻屯军的默许。

日本人担心蒋介石想着收复东北,就想把离东北最近的华北地区搞成一个军事缓冲区,不让国军驻防。

日军知道二十九军和蒋介石关系不怎么样,长期受南京政府的排挤,所以就想把第二十九军拉拢过来培养成亲日势力,所以就默许了二十九军驻防在平津。

而蒋介石虽然迫于日本压力从华北撤走了中央军,但也希望有一支中国军队能驻防在那儿,也算是保住了名义上的主权。

就这样,宋哲元带着第二十九军稳稳地占据了华北地区,这一帮子原西北军,成为了华北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说直白点,和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那帮子人性质差不多,成了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

日本人搞「华北五省自治」的时候,宋哲元和二十九军的将领们都成了日本人拉拢的对象。

但是日本人低估了宋哲元、张自忠这帮子二十九军将领的民族气节。

对他们来说,想占住平津这个地盘不假,但是让他们去做汉奸,他们还真没有这个想法。

但是对一心想着霸占华北地区的日本人来说,你二十九军就有两个选择,要么听我话,要么就滚蛋。

当汉奸是万万不能的,跟日军打又是万万打不过的。

过上了衣食无忧好日子的二十九军,在思想上却陷入了极端的苦闷之中。

日本内部的分歧

由于经济危机,日本社会矛盾激化,这种矛盾在军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逐渐形成了「皇道派」和「统制派」两个派别。

两者的思路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用对外扩张的方法解决日本的危机。

但是在扩张方向方面,两派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皇道派主张去苏联的西伯利亚抢劫,统制派则主张去中国抢劫。

和统制派相比,皇道派更像一群狂热的法西斯组织。

果不其然,在 1936 年 2 月 26 日,皇道派的九名下级军官带着一千多名士兵,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二二六兵变」。

这群「二百五」专挑大人物砍,把内政大臣斋藤实、财政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直接杀死,本来还要把首相冈田启介也一道弄死,冈田启介运气好,侥幸逃脱了。

然而这场事变皇道派并没有得到好处。

在天皇的支持下,叛乱士兵被镇压,皇道派彻底失势。

统制派趁机控制了内阁。

皇道派这群人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最后却给统制派做了嫁衣。

自此,日本的政党内阁时代结束,彻底进入了军部独裁时代。

失去了政党制衡的日本军方,更是肆无忌惮地开始向着军国主义的道路狂奔。

既然统制派掌权了,那扩张方向自然明确了,那就是征服中国,再征服亚洲。

但是军方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思想非常不统一。

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日本统帅部分成了「扩大派」和「不扩大派」。

两派对侵华这个大方向的意见完全是统一的,分歧是全面侵华的时机选择问题。

「不扩大派」的代表人物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石原莞尔。

他认为如果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兵力至少要准备十五个师团,军费要准备五十五亿日元,战争要速战速决,作战时间控制在半年以内。

如果准备不充分,陷入持久作战的泥潭,对日本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到时候苏联趁火打劫攻击远东地区,日本必然一败涂地。

「扩大派」对这套理论嗤之以鼻。

他们认为如果日本全面进攻,只需要准备四个师团,平津地区三天就可以解决,中国三个月就可以搞定。

在当时狂热的日本,扩大派的意见显然更有市场。

陆军部绝大多数人都是扩大派,而关东军几乎全都支持扩大派。

同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向南扩张,目标是中国和东南亚。

也就是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成了日本的国策。

中日之战,已经完全不可避免。

事变发生后的各方反应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演习借口走失一名士兵,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事变发生时,宋哲元并不在北平,而是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逼迫跑回了山东老家。

守卫宛平城的是冯治安的三十七师所属部队,冯治安的立场非常坚定:一寸土地都不许退让!并同日军进行了激烈战斗。

7 月 8 日上午,正在庐山的蒋介石接到了宋哲元汇报日军发动事变的电报。

蒋介石的回复很明确:

宛平城坚守勿退,对二十九军全体动员,准备战斗。

中央军马上准备增援。

南京政府的方针就是:

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

从「必抗战」三个字可以看出,蒋介石是下定决心跟日本人拼了。

蒋介石这次没有说空话,一封封电报从庐山发出,调集各路军队向石家庄和保定集结,并跟南京的军事委员会做出指示,全军准备动员,准备开战。

但是蒋介石知道单靠中央军的力量跟日本人对抗远远不够。

他需要知道各地那些整天跟他对着干的大军头是怎么想的。

于是给各路军阀以及各界名流发出邀请到庐山共商抗日大计。

令他颇感意外的是,这些大军头们对他的号召报以了热烈响应。

以李宗仁、阎锡山、龙云、刘湘为首的大军阀们,甚至包括宁夏的马鸿逵,都对蒋介石领导抗战表示拥护,并表示愿意竭尽全力出兵抗日。

让蒋介石更感意外的是共产党人的态度。

8 日当天,蒋介石接到了红军将领的联名电报,表示共产党军队愿意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为国效力。

总之,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各方势力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意志,那就是跟日本人血拼到底!

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想到有一方掉了链子。

没错,就是驻守平津的第二十九军。

但是如果理解了第二十九军的基本思想是围绕着「不想丢掉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那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就容易理解了。

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在第二天就传到了日本参谋本部。

「不扩大派」的核心人物石原莞尔算是比较清醒的,他一直认为同中国全面开战的时机未到,如果现在开战将会陷入持久战,这对日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所以,7 月 8 日,石原莞尔以本谋本部的名义给华北驻屯军发去指示,「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应避免进一步行使武力。」

事实证明,石原莞尔的战略眼光还是不错的。

日本果然在中国陷入了持久战,以至于最终把自己搞死了。

但对当时狂热的陆军部来说,石原莞尔的命令完全不可接受。

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扩大事态,直接发起对华战争。

但是日军的兵力部署尚未到位,作为缓兵之计,突然提出了要「和平解决」事变。

这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忽悠的说辞,让宋哲元他们有了侥幸心理,对日方越来越过分的谈判要求,比如让宋哲元出面道歉,中国军队不得在卢沟桥及永定河左岸驻扎,取缔抗日团体等要求,竟然全盘接受。

7 月 11 日,日本内阁举行了「五相会议」,达成了向中国派兵的方案,并紧急从朝鲜、满洲、台湾调集军队到华北集结。

在当天,日本发表了《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

这份声明,实际上就是日本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布的对华战争宣言。

然而,被蒙在鼓里的宋哲元,在当天也向第二十九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严禁与日军摩擦,释放被捕的日本人,并给蒋介石发电报,要求暂缓中央军北上,以免局势恶化。

宋哲元的态度让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大惊失色。

这说明宋哲元是要违背政府方针,打算跟日本人妥协,甚至有投敌的可能。

蒋介石不停地给宋哲元发电报,表示中央已经决定「宁为玉碎,勿为瓦全」,劝宋哲元一定要「共同生死,义无反顾」,同中央保持一致。

为了表示中央军不会袖手旁观的诚意,国民党中央特意抽调了六个高射炮连赶往保定,归宋哲元指挥,并紧急运送大量的弹药送完保定。

然而宋哲元依然在心存侥幸。

对他来说,比起日本人,他更惧怕中央军进入平津地区。

因为中央军的到来,预示着他苦心经营的地盘将化为乌有。

因此,他更倾向于跟日本人妥协,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地盘。

他幼稚地认为,只要答应日本人提出的条件,日本人就不会把他赶出平津地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宋哲元的政治眼光实在是不怎么样。

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的演讲,也说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名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随着日军不停地往华北集结兵力,宋哲元才终于明白,他对日本人的幻想已经化为泡影,他被日本人给骗了。

醒悟总比不醒悟强,虽然这醒悟来得太迟了。

宋哲元紧急给南京发电报,请求速派援军进入平津抗敌,并仓促地向二十九军各部队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但是这已经太迟了。

为了怕刺激日本人,第二十九军基本没做什么战备准备,甚至连工事都拆除了。

7 月 28 日,事变后的第 21 天,日军正式发起了对北平的进攻。

二十九军激烈抵抗,著名的抗日英雄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此役中壮烈殉国,举国震惊。

两方对战的结果是,仓促应敌的第二十九军在一天内就把北平给丢了。

7 月 29 日,北平陷落。

第二十九军余部撤出北平,开赴保定。

同一天,天津陷落。

自知因一己之私酿成大错的宋哲元,给蒋介石发电请求军事处分。

他没想到蒋介石为他把责任承担了下来,说自己是全国军事兼行政老大,所有问题都应该有自己负责。

但是宋哲元哪好意思跟没事人似的?

在 8 月 3 日,宋哲元通电全国,辞去了第二十九军军长的职务。

第二十九军,经历了长城抗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又经历了主政平津期间对日妥协的不堪,在最后关头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平津的抗日前线,也算是为自己完成了救赎。

在后来的抗战中,经过数次改编,在张自忠、冯治安、刘汝明的带领之下,参加了数次会战,奋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特别是背负汉奸之名多年的张自忠,最终在枣宜会战中以集团军司令的身份以身殉国,以死明志,洗刷了自己身上的屈辱,似乎也在向世人证明:第二十九军,其实从来不是孬种。

无论如何,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中国人民准备应战了。备案号:YXA1pzdrx59SOe29JagCp5vN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