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很敏感,总是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举动,或者冷漠的语气难过很久想得很多,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敏感心累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甚至身体健康。想要做到彻底解决掉这些负面情况,我们就必须清楚它的来源。

敏感,心累,本质到底是什么。

01

先说敏感。

敏感,一般是指感觉敏锐,能对外界事物形成很快的响应速度,不过,敏感一般也被认为是把双刃剑。

高敏感者,主要有 3 点。

第 1,同理心更强,高敏感的人情感细腻,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周围人的情绪,善解人意。

第 2,能预警危机,高敏感者通常比低敏感人群更小心翼翼,所以失误出错的概率相对较低。

第 3,很擅于倾听,因为高敏的人很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比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们通常更愿意倾听别人。

拥有这种敏锐感受力的人,一般拥有更强的洞察力和共情力,可能在生活中更加善解人意,是大家的小太阳。

不过与此同时,敏感者又可能过度地解读别人的语言或动作,继而胡思乱想,谨小慎微,占用大量心理资源。

敏感者为什么会如此情绪敏锐呢?

有一次,我在听知名产品经理人梁宁老师的演讲时,一个关于敏感本质的洞察让我醍醐灌顶。梁宁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是哪里?

是手吗?还是舌头,又或者眼睛?都不是,一个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是他的伤口。

因为当伤口还没结痂的时候,它没有皮肤的保护,所以轻轻一口气吹在伤口上,都会让人疼痛不已;而就算伤口愈合了,造成伤口的人或事也会让曾经受过伤的人特别小心注意,从而让我们体察到更多真切的感知。

在我认识的高敏感者当中,就有不少是因为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从而变得异常敏感。

比如有一位同学,小时候她爸爸特别爱喝酒,每次喝醉回家就要打她和她妈妈。所以,她开玩笑说自己练就了「狼的耳朵」,只要听到他爸爸回家时的脚步声就能知道今天他有没有喝酒,大概喝了多少酒,今晚自己会不会惨遭毒打。

还有另一个同学,她妈妈生她的时候只有 19 岁,自己也还是个孩子,所以她妈妈在她小时候特别情绪化,经常会没有来由地打她,更别说那些真犯错的场景了。

所以迄今为止,这两位同学都能通过很细小的微妙变化来判断周围人的情绪状态,从而做出对自己相对有利的行动。

02

高敏感性让人变得灵敏,同时也会让人接收和分析了过多的信息,过于注重别人的体验却忽视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高敏感人群不仅有一定概率会对自己的评价下降,还会感到心累。

比如在电梯里,如果只有你和另一个认识的同事,你会很担心冷场,就逼迫自己没话找话,实在找不到话题就会觉得异常尴尬,乘个电梯都损耗了不少心理能量,自然就会感到心累。

又比方说别人借了你的钱,你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但就算看到了对方,你却不敢开口要求人家还钱,等别人离开后又觉得自己特别窝囊,而等到好不容易对方把钱还给你了,反而感觉自己更不好意思。

还有很多自认讨好型人格的同学都会表示自己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总是在答应原本不想接受的请求后苦恼不已。

但有些人就不一样,他们能很简单地处理这些问题,轻轻松松地和人沟通,那为什么有些人应对以上这些场景能处之泰然,偏偏自己就心累不已呢?

《人生算法》的作者老喻曾经说:

每个人的头脑在从接收信息到最终付诸行动的这个过程,看起来是电光火石转瞬即逝,实际上却是 4 个脑内小人接力的成果。

这 4 个小人分别是: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

下面就来详细拆解这 4 个小人的关系,厘清「敏感心累」,陷入讨好别人的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03

先说感知。

前面我们说了,敏感的人之所以敏感,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曾经在这里受过伤。这就像「孕妇效应」一样,如果你家里有孕妇,你会发现马路上似乎一下子多出了好多孕妇,因为你的注意力会调动你去关注孕妇。所以,敏感的人在别人的语气、语调、神态发生变化的时候,能非常准确快速地去感知到这些变化。

感知是信息的接收,而认知则是信息的解码。高敏感者演变成讨好型人格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你还记得吗?很多敏感都来自伤口,而造成伤口的伤害往往会在日后造成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面对恐惧,人类祖先基因遗留下来的本能反应是「战斗」或者「逃跑」。选择「战斗」的人自然与讨好型人格无缘,而习惯「逃跑」的人就逐渐发展出了讨好型人格。

所以,造成讨好型人格的根本原因不是敏感的感知,而是感知小人在接力给认知小人后,认知小人因为内心恐惧,不由自主地把应当逃跑的错误解码信息交接给了后面 2 个小人,这才让决策小人发生了误判,做出了「去讨好迎合」的选择;拿到错误接力棒的行动小人奉命执行时,最终做出了付诸实践,实施了「讨好行为」。

没错,这一系列如露亦如电的信息收集、解码、判断和反应交织在了一起,只在一瞬间就发生了。

你只有仔细地用慢镜头一步一步去拆解,才能从中间发现到底哪里发生了失误,造成了讨好行为的发生。

那让我们回到前面举例的场景中,讨好行为因为本身的出发点是对电梯里空气突然沉默下来而尴尬的认知,是在借钱场景里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小气的认知,是对拒绝别人时担心别人不再和自己友好的认知,因为出发点是错误的认知,而不是有建设性或创造性能给彼此带来福利的认知。

所以,讨好行为往往吃力又不讨好,让自己感觉卑微,最终精神内耗就这样产生了。

04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调整认知,巧用钝感力来激发被讨厌的勇气。

钝感力最早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它不是指迟钝,而是一种遭遇困顿的耐力,是在感知到负面情绪后依然厚起脸皮对抗外界的一种积极能力。

假如你拥有了钝感力,就算你在之前身患「讨好型人格」好多年,它也能用较小的能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克服恐惧,大大减少你的精神内耗。

但拥有钝感力是「果」,如何拥有钝感力才是「因」。下面我就来为你分享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调整你的认知,帮助你的「认知小人」给接下来的「判断」和「行动」小人做好接力,让你从此拥有钝感力。

方法一:留出自我觉察的时间

自我觉察是一种让自己的思维慢下来的本领,而我们如何掌握这种本领呢,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刻意练习。

就像前面讲的,当我们遇到事情时,整个从信息输入到做出反应的一瞬间,4 个脑内小人,也就是「感知、认知、判断、行动」,它们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就完成了接力。

而自我觉察就是你要要求自己,在即将习惯性地做出「讨好行为」之前先忍住不动,然后刻意地去审视自己的认知或判断到底是不是准确。

不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比如很多大领导通常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做较大决策的时候不是当场就给答复,而是至少要隔一个晚上,甚至要考虑 1 个礼拜再给答复。这就是给自我觉察留足了时间。

借鉴之下,我们未必要在做出行动前间隔那么久,而是说不要下意识地用应激反应去行动,因为应激反应的行动是我们过去的低效习惯回路,而且往往还是存在大量讨好行为的内耗型习惯回路。

所以当你越感觉自己有讨好冲动的时候,就越要留出时间做自我觉察。

比如你的同事想把他刚刚微信发给你的一个活儿扔给你做,你以前接这种「飞来横活儿」接习惯了,不好意思拒绝又抹不开脸面,这时候你怎么办呢?

你可以用和善而坚定的语气和对方说:稍等我 10 分钟,我先把手上的事儿处理一下再来找你。

请注意,不是等我手上的事儿处理完了来帮你干活儿,而是处理完了再来找你,这就给你争取到了 10 分钟时间去审视自己,审视这活儿,帮她干这活儿到底值不值当?如果要拒绝,一会儿要讲哪些事实,比如今天的待办清单上还有 10 件事儿没做完等等来去拒绝她。

当你能习惯性地给审视留出时间的时候,恭喜你,你掌握了一种叫作「慢思考」的能力,「慢思考」能很好地帮助你做到「虽然恐惧,依然直面」。

方法二:学会课题分离

什么是课题分离?

简单来讲就是分清楚一件事情到底是「我的事」还是「别人的事」,再讲得通俗一点,课题分离就是分清楚一件事情的结果到底谁来承担。

网上有一句流行的话:只要你觉得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你不要觉得这只是一句俏皮话,在我看来,它把课题分离的概念呈现到了极致。

让我们一起回到电梯里只有你和一个同事的场景:电梯门缓缓关上,右上方的数字开始跳动,这时你有一种没话想找话说的讨好冲动。

但此时「只要你觉得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句富含课题分离的金句闪现进了你的脑海,此时,你就会明显感到平静,继而抑制住自己的讨好行为。

因为「我选择不尴尬是我的事」,如果「别人选择尴尬则是他的事」。

「课题分离」的提出者,著名心理学者阿德勒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你有烦恼,主要原因就在于你对别人的课题进行了妄加干涉,或者你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了。

比如前面我们说的,同事把他自己的活儿扔给你做,这可不就是在设法干涉你的时间安排吗?

既然人家已经「妄加干涉」了你的课题,你还担心门口的野蛮人会不会讨厌自己,仔细想一想,是不是瞬间就觉得自己这样的认知很不值得。而基于这样的认知,你是不是就可以相对轻松无负担地去选择拒绝呢?更何况,由于他把自己的活儿扔给你做,如果导致了工作没完成,这件事情的结果谁来承担,是不是一目了然?

所以,一旦你在遇到类似场景时践行了「课题分离」,厘清了「我的事」和「别人的事」之间的逻辑,能够搞清楚最终谁来承担这件事情的结果,那么你就在心里上更容易放下各种牵绊,从此拥有这种「被讨厌勇气」了。

当有些同学习得了「课题分离」这项技能后向我表示,以前她在走廊上遇到大老板,总是纠结要不要打招呼,因为不打招呼会显得很不礼貌,而打了招呼,大老板又仿佛高冷不搭理她,弄得自己很尴尬。

现在她知道了「打不打招呼是她的课题」,所以她选择去打招呼,可以给自己有教养的自我肯定感;大老板不搭理她则是「老板的课题」,课题分离后,遇到这类事情也不再纠结了,精神内耗自然又减少了许多。备案号:YXA1Z5yve2PcMmEZ4DnFZvj4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