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物理学科普书中学到过最令人震惊的知识是怎样的?

为什么倒立的杯子,水能够倒出来。

这是一个看起来相当常识的问题,常识到显得很沙雕。但是里面的物理知识却非常有趣,它包含了我们初中学过的帕斯卡原理、高中学过的受力平衡和表面张力、以及大众不太熟悉的正反馈失稳现象。

当我们问「水为何能从杯子里倒出来」的时候,一个不假思索的反应就是「那当然啊,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啊」。

是的没错,水受到重力作用。但是水并不只受到重力作用,它还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大气压力 P,一个是杯底对它的压力 N。

当杯子里的水深小于 10 米(一般的杯子当然小于 10 米!),它在底部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水体自身受到的重力。也就是说,大气压力不但能够把水稳稳地托住,而且还会将水体向上挤压,使得水体对容器的器壁产生压力。

也就是说,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力,与向下的重力和器壁对它的压力达到平衡,因此我们就有这样的平衡:

PA=N+GPA=N+G

其中 A 就是液面的面积。我们把这个平衡在液面处整理一下,在液面两侧,液体侧受到的压强就是 N 和 G 之和,空气侧是大气压

P=\frac{N}{A}+\rho gH\equiv P^\primeP=\frac{N}{A}+\rho gH\equiv P^\prime

就是液面受到向下的液体压强 P',以及向上的大气压 P:

P^\prime=PP^\prime=P

因此,按照受力平衡来说,水是不会流下来的(我们都对「大气压托住水」的覆杯实验耳熟能详)。

但是,这并不符合我们的经验,我们从来就看不到一杯水能够这样倒立在杯子里。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正反馈失稳。

简言之,在理论上,倒立杯子里的水不流下来,完全符合所有的物理定律,它必定是一种能够存在的现象,只不过它极其不稳定,所以只在理论上存在,现实中却无法维持。

我们考虑这个倒立的水面起了一个极小极小的涟漪,它不再是一个严格的平面:

由于涟漪的存在,在液体的表面,它的「水深」就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了。

如上图所示,我们考虑一种简化的情况,在液面的凹陷处,其高度就升高了 h;而在液面的凸起处,其高度就下降了 h。

通过帕斯卡原理我们知道,在凹陷处和凸起处,由于高度差的存在,其内部的压强就会不同。而大气压则不可能同时和这两处达到平衡。所以我们就知道,在平静的水面上是存在着受力平衡的,但是在涟漪处就不行了。

我们考虑一个小小的凹液面处,来看看它的受力。

根据帕斯卡原理,在凹液面处,它所受到的液体一侧压强就变小了,变成了:

P^\prime-\rho ghP^\prime-\rho gh

也就是说,在这里液面受到的压力不再平衡了,来自大气的压力大于来自液体一侧的压力。

在这种不平衡的驱动下,大气压就会推动液面上升,而液面上升则会形成更大的凹液面。而更大的凹液面,则会进一步扩大这种不平衡,进而加快液面上升。

也就是说,一个初始的扰动,使得系统的响应会扩大这个扰动,这就叫正反馈。

这个过程简单表示成:

1、 一个微小的扰动导致暂时的受力不平衡;

2、 这种不平衡会驱动液面运动,而运动的方向则与初始扰动方向相同,从而使得初始扰动被扩大;

3、 被扩大的扰动导致受力的进一步不平衡;

4、 更大的不平衡导致扰动被进一步放大;

5、 从而产生更大的不平衡,导致扰动更加放大……

所以,这个凹液面将不复存在。

不论初始的扰动多么小,这个系统本身的反馈都会把它放大,这个放大的速度,可以通过动力学方程计算出来,是成指数速度放大的。这个指数,被称作「李雅普诺夫(Liapunov)指数」。正反馈过程中,这个指数为正数。

我们知道,指数放大的速度是极其恐怖的,它就会使得液面迅速上升至杯底。水体的平衡瞬间崩溃。

同理,对于凸液面,也有同样的正反馈过程:一个微小的初始扰动,就会导致液面迅速下降,导致水立刻就流下来。

所以说,倒立的平静液面理论上存在,但是它没有任何的抗扰动能力,所以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就是倒立的水杯中水总是流下来的原因 - 即使是受力可以达到平衡。

当然,这也就解释了「纸片托住水」的实验为何能够成功:因为纸片的存在,保证了液面的平衡,进而就能让大气压力与液体压力的平衡可以稳定存在不被微扰打破。

同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应用于正立的水面。这个过程我就不重复了,容易得出这是一个负反馈过程(Liapunov 指数为负数)。也就是说:

1、 一个微小的扰动导致暂时的受力不平衡;

2、 这种不平衡会驱动液面运动,而运动的方向则与初始扰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初始扰动被压制;

3、 被压制的扰动导致受力的不平衡被缩小;

4、 被缩小的不平衡会进一步压缩扰动;

5、 直至液面完全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这就解释了为何正立的水面总是稳定的。

但是,我们的讨论还没完。我们可以进一步考虑这样的现象:

当水杯的开口越来越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向下倒水变得不再流畅了。一开始,只是水流不畅而已:它不能连续流下来,而是变成一股一股;但是当开口小到一定的程度,它就完全流不下来了。但是随着液面开口的变小,我们的正反馈机制似乎并没有打破,为何水面变得稳定了呢?

答案是:当液面变小时,正反馈变成了负反馈。

简言之,就是液体表面天然有收缩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抵抗扰动。液面越小,这种抵抗能力越强。这个转变的关键就是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我们简单形象地理解,可以认为流体的两相(如气液)界面就像是一张紧绷的皮膜,这张膜在外力的约束下,总是希望尽可能地收缩。沿着它的表面就有一种张力,就是表面张力。如果你想用最形象的方式理解表面张力,你可以想象一个吹起来的气球的表面:气球的弹力使它尽量收缩从而整体形成球形。相对应地,水滴的表面张力使它尽量收缩从而形成球形。

那么我们就看到了,就像是绷紧的气球内部压力增大一样,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弯曲的表面就会在液面的两侧形成压力差。在气球中,内部的压力肯定要大于外部压力。这种压力差,就是由气球的皮膜的张力形成的。那么,表面张力形成的压力差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很显然,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张力的大小:皮膜绷的越紧,所能产生的压力差就越大。

但是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表面弯曲的程度,也就是它的曲率。我们还是用气球做一个说明,例如下面这个气球:

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力处处相等,但是,接触过这种气球的人都有一个经验,就是粗的地方绷得紧,而细的地方绷得就不那么紧。如上图所示,绷得紧的地方和绷得松的地方,产生的压力差是相等的,但是他们的曲率是不相等的:曲率越大,同样的张力所能产生的压力差就更大。

我们有一个公式可以表示这个关系,叫做杨-拉普拉斯方程(Young-Laplace equation):

\Delta p=\gamma\left( \frac{1}{R_1}+\frac{1}{R_2} \right)\Delta p=\gamma\left( \frac{1}{R_1}+\frac{1}{R_2} \right)

其中,γ是表面张力,R1 和 R2 分别是两个方向上的曲率半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液面的受力平衡。我们做一个假设,把初始扰动的凹液面近似为一个球面,球面的半径是 R:

此时,根据表面张力的杨拉普拉斯方程,我们知道,这个凹液面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的大小是:

\Delta p=\gamma\left( \frac{1}{R}+\frac{1}{R} \right) =\frac{2\gamma}{R}\Delta p=\gamma\left( \frac{1}{R}+\frac{1}{R} \right) =\frac{2\gamma}{R}

那么,液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就是:

P^\prime-\rho gh+\Delta PP^\prime-\rho gh+\Delta P

我们很容易看到,当这个涟漪非常之小的时候, \Delta P \Delta P 就会很大,就足以补偿掉扰动所引发的不平衡:凹液面将不再受到向上的净压力,而是受到向下的净压力。

也就是说,这时候正反馈就变成了负反馈。一个凹液面扰动的产生中,表面张力会把这个凹液面拉下来,阻止它继续扩大。

因而,当扰动足够小,液面的曲率半径足够小,表面张力就会占据主导,此时就是负反馈,液面将保持稳定。当扰动足够大,液面的曲率半径比较大时,表面张力产生的压力差就会很小,此时就是正反馈,液面将不能保持稳定。

这个「足够大」是多大呢?我们可以估算一下。

这个界限,将是表面张力恰好补偿扰动的时候:

\rho gR=\Delta P=\frac{2\gamma}{R}\rho gR=\Delta P=\frac{2\gamma}{R}

也就是:

R=\sqrt{\frac{2\gamma}{\rho g}}R=\sqrt{\frac{2\gamma}{\rho g}}

常温下水的表面张力大约为 0.073N/m。因而我们可以估算出这个界限大约是 3.8mm。

我们知道,液面扰动的大小,是受到液面本身大小的限制的。当液面本身的尺度都小于上述的尺度时,液面所能受到的最大扰动也不足以打破这个平衡:

也就是说,当液面的尺度小于半径 3 毫米左右的时候,水将不能流出来了。

这就是为何微小开口很难倒出水来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大致的估算而已,实际上,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面的扰动不太可能是一个完美的球形,而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波(Capillary Wave)、以及接触角所决定的,因而曲率也就必须由流体力学计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我们索性做一个实验来直观展示一下。实验很简单,一个矿泉水瓶子,一把小刀。首先,我们把矿泉水瓶盖用小刀镗不同尺寸的孔,如下图,两个瓶盖,浅色的孔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为 12.46mm,深色的 13.22mm。

实验开始了:

我们可以看到,用深色瓶盖时,水会不断流下,当然是一股一股的。

用浅色瓶盖时,水就流不下来。实验结果显示,水可以稳定呆住的临界直径大约是 12.46~13.22mm 之间。

这和前面计算的临界直径 7.6mm 是有出入的。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一个直径为 R 的孔中所能产生的液面扰动,其曲率半径肯定是小于 R/2 的。因为产生一个凹液面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产生凸液面,并且凸出的部分与凹下去的部分体积应该相等。

我们再用一个简单模型估算一下。假设液面中间产生了一个凹液面,而相应的周边就会产生一个凸液面:

凹下去的体积与凸出来的体积相等。这里我们用一个极简的模型来代替实际过程,我们假设涟漪的截面是圆形的(实际上更应该接近正弦波):

\frac{2}{3}\pi r^3=\pi^2\left( \frac{R-r}{2}+r \right)\left( \frac{R-r}{2} \right)^2\frac{2}{3}\pi r^3=\pi^2\left( \frac{R-r}{2}+r \right)\left( \frac{R-r}{2} \right)^2

我们把临界曲率半径 3.8mm 代入,很容易求得临界孔径为 11.97mm。这样一来,理论计算值就与实验值符合得很不错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展示这个现象 - 通过改变液面的表面张力。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洗涤剂。我们知道,洗涤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因而加入洗涤剂将会使得液面更不稳定。我们来看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原本稳定的液面加入洗涤剂后就流下来了。备案号:YXA1QvAaDoxuRjyMzdriQRg5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