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亲密关系中「吸引」的感觉?

吸引是分层次的,激情是一段亲密关系的起点,承诺是一段亲密关系的未来,而分享是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能够长久的核心。

有一位心理学家叫斯滕伯格,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爱情三元素模型,他把亲密关系分成三种不同的心理学成分,分别叫做激情、承诺,还有亲密。

激情,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因为相互的吸引,产生热烈的,高强度的美好体验。这是爱情当中极其美妙的时刻。

大家想一想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那个人是你的一切,为了他你什么都可以放弃,只要跟这个人在一起,夫复何求。第一次恋爱的人会觉得,我跟他在一起一辈子都会这么好,太棒了。但多谈几次恋爱,你就发现这只是一个阶段。

它是亲密关系的一个起点。因为这种激情的存在,我们会尝试跟这个人长期相处。但是相处得越长,激情就越容易消退。了解这个规律很重要。

很多人喜欢看偶像剧,看韩剧,觉得太甜了,爱情就应该永远这么甜。其实甜是因为故事一般只讲浓度最高的几个月。如果在一起几年、几十年,就不拍了,拍出来不好看了。

有研究统计,激情的高峰时期平均是半年。日子长了,你跟这个人越来越熟,每天做同样的生活琐事,就越来越少有惊喜,心跳的感觉。有笑话说,已婚男人只有在老婆翻自己手机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心跳。

所以不要被偶像剧给骗了。激情会让你头脑一热,进入一段关系,但不能指望用激情来维持关系。长期关系的维持,靠的更多是后两者,承诺和亲密。

先说承诺。

承诺是一个契约,老一辈的人更多是靠契约来约束一段关系的稳定。这个契约是通过法律,还有道德,以及信仰的力量来保障的。

对过去的人来说,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这样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可以繁衍生息。可能还有更大的目的,比如家族利益,部落的和平,这是联姻。跟这些利益相比,爱不爱不重要。

过去有人在婚礼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另一半长什么样。可能并不喜欢,但是也可以一辈子白头到老。这种承诺式的关系服务于更多爱情以外的目的。

承诺的约束力,现在总体越变越弱。因为在这个时代,大体来说,我们不是必须通过一段婚姻的形式才能生存。所以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这一点,社会观念正在转型。

有些人还是相信承诺的力量,觉得离婚多多少少是一种失败,能不离尽量不离。也有很多人觉得离婚没什么,甚至就不觉得一辈子只能有一段婚姻,过得不开心就换呗。这就造成了很多矛盾。

我记得有一次做家庭咨询,我问一对夫妻:「你们有没有关于离婚以后怎么生活的想象?」

老公是一个观念相对比较传统的人,他很惊恐,他说:我还在一段婚姻里,我怎么会想象这种事情?他甚至对我很生气,他觉得你一个咨询师怎么能够提这种问题,这不是在破坏家庭吗?

突然他妻子说:「我想过。」不但想过,而且有非常具体的规划,住哪里,收入从哪里来,怎么带孩子。

老公听了特别震惊,他觉得太可怕了:「我们既然结婚了,就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想法,你居然还去想离婚这种事!那我们怎么有安全感?这段婚姻要怎么保障?」可他拦不住别人的想法。

如果亲密关系只靠承诺的力量就可以维持,大家根本都没必要学这门课。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自由,自由进入,也可以自由离开。

所以,这就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既然承诺靠不住,两人随时都有权利进出一段关系,那么,维持这段关系的是什么?这就说到斯滕伯格的第三种元素:亲密。

什么是真正的亲密?不同的心理学家很多不同的解释。

我觉得最清楚,也最有启发性的一个定义,只有一句话:亲密就是你可以跟另一个人一起分享。

就是这么简单。你可以跟他一起分享,这就叫亲密。能够分享得越多,代表你们越亲密。我们和不同的人分享的层次不一样。

就拿你的朋友圈为例:

一个陌生人看到你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有你叫什么名字,你住哪个城市,你做什么工作。这些信息很安全,可以分享给任何人。

如果他加了你的好友,他就会看到你更多信息,有你的照片,你最近的心情,你的兴趣爱好,你去过的地方。这代表你们的关系亲密了一步。

如果是更近的朋友,朋友圈有个功能是划分一个更小的群组,有些特别私密的信息你不会让别人看到,只跟这些人分享。这就是更亲密。

最后还有一些东西,这些朋友都看不到,你都不发到朋友圈。你只跟最亲近的灵魂分享。

分享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它代表我们和别人有一种联结。

我们跟朋友一起分享午餐,一起散步,我跟他讲最近的经历。这是亲密感,我感觉自己跟这个世界是有关系的,有人和我在一起。如果能跟他分享我此刻的感受,我有一些特别的想法,就更棒了。

我告诉他,别人都不喜欢这个东西,但我喜欢,我不能公开说,因为有风险,但我对你是可以说的。包括我有一些毛病,我的负面感受,我以前受过的伤,这些都是有风险的信息,但我想让你看到,我会感觉它们是能被人接受的。

除了信息,我们还会和朋友分享一部分财物。朋友需要钱,我借给他。有些东西我用了觉得好,多买一份送给朋友,这种共同享受的感觉让人很开心。

我们甚至分享一部分的身体,我们跟亲密的朋友拥抱,同性的朋友出门住酒店会住在同一个房间。你很清楚,这个人我可以跟他分享到这个地步。

最亲密的人,我们的分享程度也最高。包含我的一切:我全部的经历,最深处的感受,我的金钱和财物,我的身体。想想你在最亲密的人面前那种无话不谈,「无恶不作」,可以由里到外袒露一切的那种感觉。

这是一段亲密关系里最珍贵的部分,绝对不是换另一个只有激情或者只有承诺的人,就可以取代的。

如果一段亲密关系失去这种亲密感,你就会慢慢觉得不想再分享了。虽然他还是你的伴侣,你们还有一段婚姻,但你们已经不说话了。

你有些想法,感受,说不出来,或者觉得他也听不懂,或者也不想让他听。

你也不想跟他分享身体,甚至稍微碰一下都觉得不自在。

有些夫妻晚上在家,一个坐在客厅,一个在卧室里,各玩各的手机,不说话。他们还在亲密关系里,但已经不亲密了。这就是检验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标准,两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还愿意跟对方分享?你们分享了什么?你还了解你身边这个人吗?他还了解你吗?

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分享,不是思想,也不是身体,最重要的是分享你我的脆弱,各自的不堪。

比如说,我有什么缺点,有哪些深层欲望,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想法。

就像练武功的人有自己的罩门,也就是弱点。把罩门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对我绝对是最宝贵的同伴。

有一部美剧叫《纸牌屋》,里面由 Kevin Spacey 和 Robin White 饰演的主角夫妇,就是这样一对伴侣。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甚至不需要忠诚,有时候还会互相敌对。但他们知道对方是无可取代的,他们最深的欲望和弱点在哪里,只有对方知道,也只能让对方知道。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亲密。

现在我们知道了分享是亲密的核心,最重要的分享是把自己的脆弱暴露给对方。

但在分享这个事上,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这个误解导致了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相互分享时,经常会有矛盾和失望。

比如我做咨询的时候,常常听到来访者说一句话,叫做:「他不懂我。」意思是说,我跟他分享过,但得不到认同的回应。

这些年,网上一直有种半开玩笑的说法,叫「钢铁直男」。这是女生的吐槽,说直男是完全不同的物种,脑回路很清奇。我跟他说我的感受,他听不懂,我就懒得说了。

这背后的误解是什么呢?——「他应该懂我。他如果不懂,就不是知心伴侣。」我们太希望对方懂我了,所以才会失望。

我太想听到他说:「我懂你,我跟你是一样的。」这样我才觉得,啊,我总算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跟我一样的人了。但你要知道,好的亲密关系,并不是非要找到完全一样的人。

这是我想要分享的:和谐的亲密关系,不一定需要两个人一致。

一致是最高理想:你和我是一体,没有矛盾。但如果两个人就是不一致,怎么办?

亲密关系里,有另一种和谐的结构,叫做互补。在我的咨询经验中,这种结构经常被人忽略。而它给亲密关系带来的帮助,往往是更大的。

什么叫互补?字面意思是互相配合,补足。我举两个例子帮大家理解这个概念。

第一,想象一个画面:背靠背作战。

两个人冲着相反的方向,朝向不一致,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弱点,就是后背。但这个弱点刚好被对方给填补完整了,这会形成一种 1+1>2 的战斗力。

第二个例子,想象一个原始的交易。

两个人,一个生产食物,一个生产衣服,他们做的工作不一样。但经济学告诉我们,通过交换,两个人都可以有得吃有得穿,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两个例子的共同点是,「不一致」反而为他们提供了资源。

因为不一致,两个人反而更加配合无间。如果两人面对同一个方向,或者从事同一种生产,对他们这一个整体团队来说,反倒是残缺和限制。你看到了吗?他们并不需要一致。

这一点乍一听跟我们的直觉相反。因为一致性是人们产生吸引的起点。有人和你一样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没有那么孤独。我们每个人都有很深的孤独感,恐惧被当成异类。

设想你一个人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举目无亲的时候,遇到一个人:你们是老乡,是校友,你们聊起来有相似的爱好,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的朋友和敌人,那种感觉特别开心。你会觉得你不再是独自一人了,有人跟你一样。

这是在亲密关系里最熟悉的幸福:你把你独特的地方分享给这个人。他告诉你,他也是一样的。你一下就觉得被看见了,心想:「这个人懂我」。

但如果我们过分地看重一致性,副作用就是迟早会希望破灭。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懂你的那个人。

男性和女性从生理性别上,就注定在最深的体验上没办法取得完全的一致,更不用说你们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个性特点,无论如何都有不同。

如果你以为你遇到了一个万里挑一的灵魂伴侣,他跟你是彻底一致的,每一处细微感受上都心有灵犀,琴瑟和鸣,那绝对是一种幻觉。

太追求一致性,就会觉得「我们不一样是非常糟糕的」。我们现在经常用一个词叫三观不合。这个说法其实造成了不好的暗示。不合的意思不只是「不一样」,而且是「合不来」。好像不一致的两个人就不能相处。

事实上,研究发现,一致性的确会影响两个人是否互相吸引,能不能走到一块。可是真正决定他们接下来走得有多好,多长久的,不是他们有多一致,而是他们有多互补。互补的两个人不一样,但是刚好可以打配合。

比如一个人擅长出力,一个人擅长动脑子。一个人擅长提出战略方向,一个人擅长解决具体事务。

在家庭生活里,一个做饭,一个洗碗;一个「唱红脸」陪孩子玩,一个「唱白脸」督促孩子的学习;还有经常开玩笑说的,一个负责挣钱,一个负责花钱,这也是互补。

在关系上,一个做决定,一个跟随;一个紧张,一个放松;一个依赖,另一个特别享受被依赖。

你看,他们都有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但这些差异不但没有变成冲突,反而形成一个合力。刚好可以让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

我做过一个夫妻咨询。丈夫总嫌老婆做事磨磨蹭蹭,过分谨慎。一起去郊游,已经坐到车里,车都发动了,老婆突然想起来,哎呀忘了带消毒湿巾,要回家去拿。拿完后,一上车又想起来,手机快没电了,再去拿个充电宝。

他们因为这些小事就经常会吵架,丈夫觉得老婆太焦虑了,浪费太多时间。

我告诉他们,家里总要有一个人负责操心这些事吧。既然丈夫不满意,那以后在出门之前可以跟老婆划拳,谁赢了谁来掌控这些事,输的人什么都不用管。

结果老婆很欢迎这样做。反而是丈夫发现,按自己大大咧咧的个性做这些事,只会更糟糕。还得请老婆帮忙。所以每次划拳赢了,他就向老婆求饶,说我真的不行,还是你来吧,我帮你做点别的。

你看丈夫的态度有一个 180 度的转变。老婆没有变化,但是丈夫思考的模型变了。

之前用的是一致性模型:为什么你这么磨蹭,这么焦虑?潜在的指责是:你怎么跟我不一样?我这么放松,你这么焦虑,到底谁对?

咨询之后,他开始采用互补性模型,思考的是:我们能力有差别,怎么配合?在具体某一个任务上,是你来做更好还是我来做更好?

这时候,他遇到的所有「不一样」,就全都具有了正面价值。因为她和我不一样,让「我们」变得更好了。所以,不是说两个人有差异,有分工,就一定能形成互补。

用团队打比方的话,团队成员各有各的能力,不一定能组成一个互补的团队。除非有一个指挥官,让成员看到相互的差异对自己是有用的,能形成配合,而不是互相争吵,吵个你死我活。这是一种能力。我希望你从这节课开始,培养这种能力。

培养这种能力的第一步,是时刻提醒自己「互补」的概念。

互补这个概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刚开始真的需要刻意提醒。我们的文化是一个集体主义文化,所以我们的思维惯性对「不一致」特别敏感。

遇到不一致,我们自动反应就会当成一种威胁。本能地想要把它变得一致。

要想一致,肯定得有一个人让步,你们就要分一个输赢,谁对谁错?这就启动了一个争吵和相互改造的模式,你就越来越看到对方的负面。

比如说,如果你的想法是要改造一个钢铁直男,让他跟你一致,那你就会用自己的标准去看他,越看越不顺眼,看到他很固执,很没有审美,缺乏生活情趣等等。

但如果刻意提醒自己,从互补的角度,看看他和你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用处,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优势,比如说简单直接,逻辑能力强,行动力强,等等。

第二步,你们要一起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

尽量使用一种中性的、不带评判性的语言描述你们的差异。

如果我们太把自己的特点看成是好的,对于跟我们不一样的特点,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会有一种好坏优劣的评价色彩。

比如说,我性格比较冷静,我老婆告诉我她因为某件事情有一些情绪(这是一种亲密的表达),如果我说的是,你怎么那么「矫情」呢?

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矫情这个词,是我自动形成的一个评判。我觉得我冷静是好的。跟我不一样的就是不好的。忍不住就用了一个贬义的说法。

如果我换一种说法,说:「哎,你的感受比我丰富,我当时怎么没有这种感觉。」这就是更好的说法。彼此就会更愿意分享,关系也会变得更亲密。

第三步,培养系统式的视角和表达。

我做心理咨询的流派叫做系统式心理治疗。「互补」是系统的一种思维角度。

从语言表达上看,系统式的语言经常会说:「一方面,另一方面」,「一部分,另一部分」,「这种情况下,那种情况下」……它是把不同的部分并列地放在一起,而不涉及到谁比谁好,谁不应该存在。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我更擅长理性这一方面,你更擅长感性这一方面」,或者说:「解决问题主要靠我,因为我更冷静;发现问题主要靠你,因为你更敏感」。这些表达就运用了一种系统式的思维。你用这样的语言和对方分享彼此的不一样,就不太容易引起冲突。

还有一个提醒,描述差异的时候,尽量不要用「但是」,而是用「同时」。因为用「但是」就暗示了比较和排除。

比如:「你看重家庭,但是我追求事业」,仔细品这句话,有没有觉得还是有一点火药味?好像还是我的更好更重要。

「但是」会潜在地定义孰轻孰重,一方不如另一方重要。换一个说法:「你看重家庭,同时我追求事业」,双方的特点平等共存,就更容易形成互补。

好,总结起来是三步:

提醒自己互补的概念,改变你们的语言,还有培养系统式的视角和表达。

它会帮你形成一种能力:不把差异当成坏事,而是寻求互补。

把不一样当成威胁,这是我们思维中的一道坎。也是亲密关系的一大挑战。迈过这道坎,你再看那些跟你不一样的人,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他们都是来成全你的,你只要去看他们怎么成全你。

当然,这种思维也有一定的风险。我们承认差异,不去消除差异,就要面临更大的不确定。因为你不去坚持你们当中有对错输赢,而是坦然承认就是可以不一样的时候,你交出了你的底牌,对方说不定会利用这一点伤害你。

有一种情况,我在咨询中也经常遇到。比如女生对老公或者男朋友说,我喜欢你的理性,我也喜欢我的感性。有些事情我需要你的理性。

这句话是一句亲密的表达。是在用互补性的思维,跟对方分享。既看到了对方的长处,也保持了自己的长处。

结果男生说:「你既然知道理性很重要,你干嘛还那么一惊一乍的?」这句话听了很想吐血。你跟他分享,他完全不领情,还要跟你斗争到底。

这种风险怎么避免?其实,没法完全避免。讲亲密关系,就不得不和来自对方的不确定性打交道。

这涉及到另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可以点击下方专栏阅读继续学习。备案号:YXA1vLnkQGT3opkbQ2FvorP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