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给予。
但很可惜,很多人都错误的把需求当成了爱。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不幸的原因。
什么是亲密?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的关系亲近、密切。
亲密是一种情感的连接,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彼此愿意把自己的生活以坦诚、不设防的形式与对方共享。
用一句话来表达,亲密就是你在另一个人面前没有恐惧。
两个人在一起,感受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女性朋友。
感性是女人的标志,她们偶尔的软弱哭泣是可以理解、可以被接纳的,但是男人就绝对不行。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男人就应该沉稳如泰山,最好没有情绪没有感受,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是一直被教育着要压抑、要隔绝自我感受的过程。
所以,大多数男人是不重视、不在意自己感受的,反而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感受。
在爱情中,有一个艰巨任务就是,如何帮助那些压抑感受的人,特别是男人找回那些失去的感受,诚实地表达自己,与真正的自己握手言和。
当人们不再压抑、隔绝自己的感受时,爱情中的亲密感才有可能回来,爱的能量也能自如地流动了。
爱是人类进化中的一种基因设置
两个因「爱」结合的人为什么最后却总会痛苦地分开呢?结论是,大多数人都把需求当成了爱。
一段因为需求而建立的爱情,两个人只会相互索取。
当索取得不到满足时,小则抱怨,大则怨恨,这样的关系又怎能亲密呢?
只有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关系,才有可能亲密。
那什么是爱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咨询了很多权威学者、专家或者爱情幸福的人,也查了很多资料,依然无法准确地为「爱」下一个定义。
连鲁迅都说:「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爱是一种感受。
我们先回顾一下两个场景,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什么是爱。
第一个场景是青春期情窦初开的时候。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那个穿着白衬衫温润如玉的少年一下就走进了你的心里,从此你的视线再也懒得在别人身上停留片刻,他的一个微笑就能让你心中小鹿乱撞,一个皱眉就足以让你彻夜难眠。
于是,为了讨他欢喜,最爱睡懒觉的你破天荒早起两个小时,只为给他做顿爱心早餐;手头不宽裕的你甚至每天省吃俭用,只为给他一份生日惊喜。
那个时候的你什么感觉?心跳加速。
有理性、有承诺吗?没有。
只想为他付出,恨不得把整个生命都交给他,没有任何的索取和要求。
这,绝对是真爱。
另一个场景是,女性初为人母的时候。
前一秒才经历了撕心裂肺般的分娩之痛,在听到宝宝清脆而响亮的哇哇哭声之后,所有的痛都被抛诸脑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满足感油然而生:「我当妈妈了,真的当妈妈了!」尽管刚出生的宝宝皱巴巴的丑得像只瘦猴子,一点都不好看,但在妈妈们眼中,自己的宝宝全天下最可爱;尽管生娃后的日常就像进入了流水工作线一样苦一样累——喂奶、换尿片、换衣服、帮宝宝打嗝、洗澡,不分白天黑夜,晚上甚至都不能好好地睡个完整觉,但也依然任劳任怨地爱他,愿意无条件地为他付出所有。
这,也是真爱无疑。
讲到这里,大家知道什么是爱了吗?我理解的爱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无条件付出,是自然而然地想为对方做点什么,让对方感觉更好。
它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试问,在初恋期,你会抱怨你的男朋友(女朋友)迟到吗?基本上不会。
如果你真爱那个人,等一个小时你都觉得很正常。
初为人母的你会不会抱怨宝宝「你为什么这么多屎尿?脏死了!」不会,因为母子之间真爱无声,你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甚至放弃生命。
但大多数人在爱情关系里总是习惯了索取,忘却了当初的给予。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当你不断抱怨你的伴侣不再爱你的时候,请问,你爱他吗?你也不爱了。
一旦抱怨开始了,爱就不在了。
因为抱怨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索取,是缺爱的表现,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看,你都不爱我,对我也不好。」
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对我好一点,再好一点。」
这样,抱怨的一方其实一直是索取的一方,时日一久,被抱怨的一方总有一天会因为不堪重负而选择逃离。
而你又不断通过抱怨来变相索取对方更多的爱。
在一段相互索取的关系中,哪里还有爱的存在?
诚然,初恋时爱的感觉是真的,可是结婚后,爱为什么会消失呢?
从生理的角度看,你就会恍然大悟。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堕入爱河时,与一个母亲生完孩子一样,身体会分泌同样的荷尔蒙:多巴胺和催产素,当然,也许还有更多莫名其妙的荷尔蒙分泌。
总之,在这些荷尔蒙的作用下,我们会无条件地爱上一个人,会无条件地接纳他、对他好,只想着为他付出。
这跟我们喜欢吃什么是一样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特别钟情于某种食物?我们喜欢吃什么真的是由自己做主的吗?不是。
日本神户和牛的雪花牛肉天下闻名,无论是炒菜还是煎牛排,高脂肪的雪花牛肉吃起来都特别香,让很多人回味无穷。
那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喜欢吃这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呢?这其实是基因决定的。
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原始丛林,不可能顿顿饱餐,有时候吃一顿饱的之后可能就要饿上一天甚至是几天。
为了确保生存,能给身体提供更多能量的高脂肪食物就成了我们的首选。
身体的能量充足了,满足感、幸福感随之而至,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获取更多高脂肪的食物。
这就是我们会喜欢某种食物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所以,爱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基因里内置的一个程序。
在这个程序的作用下,人会在某个阶段对另一个人产生爱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驱使下,人才会十分快乐地与异性生育孩子,抚养孩子,以使人类这种物种繁衍生息。
怪不得不管好人还是坏人,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道德高尚还是道德卑劣的人都会去爱,原来爱是人类的本能。
为什么不能持续而热烈地爱一个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挺沮丧的?在你的心目中,爱是一种高大上的情感,怎么被团长说成这样了?
先别急,容我慢慢道来,爱有它高大上的部分。
内置在基因里的程序让我们感受到的爱是美好的,遗憾的是,荷尔蒙总有消退的时候,那段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当荷尔蒙消退,爱情还得继续,这个时候,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够让爱得以保鲜或者延续呢?我想,这才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关键。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至少可以确定,爱的本质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那如何在没有基因程序控制的情况下产生爱的感觉呢?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除了初恋和生育孩子这两个时期之外,如何才能主动地、无条件地付出,并且能心生美好的感觉呢?
我想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一个喜欢花的人,在为花草施肥浇水的时候,是充满爱的;
一个爱动物的人,在照料宠物的时候,是充满爱的;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充满爱的。
这些充满爱的时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那一刻,你愿意无条件地付出,同时,你心中感觉十分美好。
那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愿意无条件付出呢?
我们先反过来看看,人在什么情况下不愿意付出,只会索取?
假设有这么一个场景,由于一次意外的事故,你乘坐的船沉没了,你和一群人被困在了某个荒岛,你们饿了三天三夜。
这时候,救援人员空投了少量食物给你们,幸运的你抢到了一个馒头,周围几十个人眼睛都不眨地盯着你,这个时候,你会把手中的馒头分享给他人吗?不会,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你绝大多数可能会第一时间把馒头塞到嘴里。
为什么?因为你肚子里空空如也,急需补充点食物。
所以,饥饿的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索取上。
一个专注于索取的人,又怎么懂得付出呢?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愿意无条件地付出?比如说,你今天中午吃了顿豪华大餐,超满足。
离开的时候,你打包了一盒特好吃的馒头,回到公司,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这个时候你会十分乐意地、无条件地把馒头分享给你的同事。
为什么?因为那一刻的你是富足的。
所以,除了基因为了促成交配和养育后代这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你也是会充满爱的,就是当你内心富足的时候。
当然,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那些乐于助人、总是无条件为他人付出的人,他们身上的多巴胺和催产素水平相对也是高的。
我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富足了之后才分泌了更多的多巴胺,促使他们乐于助人;还是他们乐于助人才促使他们的身体产生了更多的多巴胺?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只有内心富足的人,才有能力去爱,而那些内心匮乏的人,只会去索取。
读到这里,我想有部分读者心里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可是,为什么社会上那么多有钱人却不愿意付出呢?
而有些一穷二白的人却一生都充满爱,比如德兰修女。
你不是说爱的前提是富足吗?德兰修女跟我一样贫穷啊!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一定是被我前面举的那个馒头的例子误导了,那只是个比喻。
一个肚子饥饿的人只会索取,精神饥饿的人也一样。
所以,我所说的内心富足并不是指肚子,而是指心灵。
你看到德兰跟你一样贫穷,其实,你看到的仅仅是她的物质生活。
她之所以会一生充满爱,像菩萨一样普度众生,她的心灵一定跟你不一样。
那怎样才算得上心灵富足呢?一个人的心灵为什么会饥饿,会匮乏?难道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吃东西?
区分一个人内心是否富足,其中一个方法是看他是否有安全感。
一个人内心是否富足,跟他外在拥有多少财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大家还记得那位老公一花钱就生气的太太吗?她已经拥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了,可还是不敢花钱。
这个社会上大多数有钱人都跟她一样,外在虽然富有了,但内心依然贫穷。
德兰修女刚好相反,她外在并没有多少财富,但她内心富足。
我的偶像南怀瑾先生也一样,用他学生的话来说,南老「身无分文,但富可敌国」,这里所说的「富」,是他内心的富足。
那为什么有的人内心富足,有的人却内心匮乏呢?
网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你走过大桥吗?」
「走过。」
「桥上有栏杆吗?」
「有。」
「你过桥的时候扶栏杆吗?」
「不扶。」
「那么,栏杆对你来说就没用了?」
「当然有用了,没有栏杆护着,掉下去怎么办?」
「可是你并没有扶栏杆啊?」
「哎,是啊,有栏杆,可我并不扶;可是没有,我会害怕,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就是信念,你之所以会害怕,是因为你内在的一种想法。
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一个人本来是富足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创伤性经历的影响,内心产生了一些让你恐惧的想法,这些想法让你慢慢迷失了本性。
这些让你迷失本性的想法,佛家称为「熏染」,心理学称为「限制性信念」,也称为「病毒性信念」。
以那位不敢花钱的太太为例,她经历过因没钱救治导致母亲生病去世的创伤性经历,她的心里留下了一道伤痕,这道伤疤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想法,她认为以后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需要准备很多钱才能避免这类惨痛经历的发生。
由于这些病毒性信念是非理性的,所以,她拥有多少钱都会觉得不够。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样的病毒性信念,就像内心有一个无底深洞一样,再多的财富也填不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富可敌国的人内心依然贫穷的原因。
心理匮乏除了跟创伤性的事件有关外,也跟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
从物理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不可能给予别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这个原理心理学也适用,你永远无法给予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
只有你内心拥有,你才能给予他人。
比如说:
一个从来没被别人肯定过的人,是不会肯定别人的;
一个从来都没有被关心过的人,是很难关心他人的;
一个从来没有被爱过的人,是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的……
因此,那些曾经被粗暴对待过的人,也会粗暴地对待这个世界;而那些曾经被温柔对待的人,也会用同样的温柔回馈这个世界。
研究萨提亚理论的著名专家林文采博士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心理营养」。
她认为,我们吃饭是为了保证身体的营养,这是生物性的。
但是除了身体之外,我们的精神也需要营养,所以,我们需要被肯定、被赞美、被欣赏、被鼓励、被接纳……如果从小到大,你很少得到来自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肯定、赞美、欣赏、鼓励和接纳,也就是说,你缺乏心理营养,那么你就是一个心灵「饥饿」的人,这样的你是很难给予别人的。
当然,一个人在小的时候缺乏心理营养也是一种创伤,难道不是吗?
不管是小时候缺乏心理营养所导致的内心匮乏,还是长大后的创伤性经历造成的心理贫穷,结果都是一样的——在爱情中,这样的人都是一个索取者。
一个内心匮乏的人,在爱情中会习惯于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向伴侣索取上,当伴侣无法满足他的要求时,就会不断抱怨,甚至指责:「我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不爱我?」「你到底爱不爱我?」
一个总是向外索取的人,又怎能奢求爱情生活一直恩爱幸福?
所以,当你抱怨的时候,正是你索取的时候。
你抱怨得越多,证明你的心灵越「饥饿」;你要得越多,你的快乐往往就越少。备案号:YXA10KMPBdDsLP9rYB1f0P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