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混战 38 年,各家晋商票号纷纷关门歇业。论家大业大,乔家并不算晋商中顶级的,而恰恰是乔家的生意,能挺过阎锡山洗劫、冯玉祥摊派、日军抢占。
1949 年,「大德通」票号关门歇业;1955 年,包头的几家店铺被改造为公私合营制,直到这时,乔家的生意才算正式结束……
1
1937 年 8 月下旬,一架飞机在祁县乔家堡上空盘旋三圈后,向北飞去。驾驶员乔惆要去晋北的宁武、雁门关一带,协助陆军对日作战。两个月后,乔映庚收到儿子的来信,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儿于月前奉命调直某空军基地(军秘,谅儿之衷),闻阎督近电总裁告急求援,总司已派卫立煌部驰晋增援,儿所部亦为配合此次行动作特级准备,不日将有一次鏖战也。数月军训虽备受艰苦,然体质倍健,勿劳大人挂念。两月前曾将全副戎装之照片一帧奉寄,观儿壮实体态,想必可使悬思冰释矣!国之将倾,家何以为,大人对儿幼时之教诲,至今犹历历在耳,未敢一日忘。儿虽不才,不敢与岳武穆、文天祥等先圣比,但以堂堂热血男儿,值此国难当头,岂敢以儿女之私废大公乎……战事日迫,民无宁时,儿不能亲侍左右,望大人善自珍重,亦须明哲保身,设处境日危应速作南旋计,以度此风云之秋,唯霜风渐属务希珍摄,祖母大人处亦望婉转慰藉,勿以实情相告。」
刚收到信没几天,乔映庚就收到了儿子战死沙场的消息,不禁老泪纵横,又感欣慰:「不辱门风。」
80 年后,历史拨开迷雾,人们不禁感慨:「重利轻离别的商人之家,也有忠勇烈士。」而乔映庚口中不辱的「门风」,也来自一手将家族带向辉煌的爷爷——乔致庸。
今天,我们不读乔致庸,就不知何为晚清商人,更不会知道,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一介书生用资本撬动的仁义本色。
2
1855 年,38 岁的乔致庸满怀信心地准备乡试,打算一举夺魁,进而中进士、点翰林,实现耕读传家的夙愿。可一个噩耗传来,彻底打乱了他的阵脚:「太平天国占据江南,导致乔家的茶路断绝、资金链断裂,家族生意危在旦夕,哥哥一口气上不来,撒手西去。」这时哥哥的儿子还小,作为弟弟的乔致庸必须盘活生意,才对得起祖父兄三代人的心血。
仕途梦断,乔致庸只能放下书本,操起算盘,承担起自己作为男人的责任。
祖父由走西口起家,所以家族的店面大部分都在包头。乔致庸知道:恢复茶路是其次,首先得稳住包头的生意。来到包头后,他发现情形远比想象中更为严重:员工挤兑薪水、人心浮动、资金短缺,每一项都要抽掉乔家的根基。
面对这种情况,乔致庸提出了「顶身股」的概念。一个小伙计进入店里当学徒,三年后如果成绩合格,就成为正式员工。再勤勉工作三个账期(十年)后,如果成绩优良、没有任何失误,就可以由掌柜推荐、股东认可,拿到一、二厘的身股,也叫「干股」。这种股份不能买卖,只能参与分红,人不在了,股份也要收回。但是只要员工表现良好,拿到的身股也会随着工龄增长,乔家可以养他一辈子。
乔致庸的「顶身股」制度一经施行,马上稳定住了浮动的人心。老伙计们都拿到了合适的股份,新伙计的心也安定了下来,真正把乔家的生意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
当别的商号伙计还在眼巴巴地盼着涨薪时,乔家的伙计已经成为商号的一分子。当时山西有这样一句话:「做官的入了阁,不如在茶票庄当了客。」可见「顶身股」的诱惑力有多大。
稳定了自家员工,乔致庸又吸引其他商号的人才,并且靠家族长年积累的声誉借到了贷款,因此,乔家在包头的生意迅速起死回生。
随后,乔致庸在「复盛公」「复盛全」的基础上,又投资六万两白银开设了「复盛西」当铺、「复盛兴」「复盛和」粮店、「复盛协」「复盛锦」钱铺等复字号产业。后来,他又把生意扩张到呼和浩特、祁县、太谷,经营日用百货、皮毛、粮食、钱庄、酒店,一张遍布西北的商业网络,在乔致庸的手中铺开。
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南北茶路重新疏通,乔致庸再一次前往南方贩茶,经过包头,远销恰克图、蒙古、俄罗斯,从地方豪绅,变成了北方雄商。包头至今都流传着乔家的谚语:「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如果说普通员工参与分红,能够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收入,那么对商号的管理人才,乔致庸只要认定,就能立马破格任用。
1881 年,平遥「蔚长厚」的掌柜阎维藩被排挤,他决定返回山西老家另谋高就。乔致庸听说此人才能了得,于是派了两路人马,带着八抬大轿,分别在阎维藩可能出现的路口等候。一连等了八天,阎维藩的身影终于出现。
看着风尘仆仆的乔家人,阎维藩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但他坚持不上轿,他要与乔家人并肩而行。最后实在相持不下,他才在轿子里放了一顶帽子,算是代替他坐轿了。
回到祁县后,年仅 36 岁的阎维藩当即出任大德恒票号的掌柜。他凭借出色的才能,在后来的 26 年里,让大德恒票号每股分红都在 8000 到 10000 两白银,真正是「一言兴家,一言振业」。
还有「文盲掌柜」马荀,这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伙计,因为出色的业务经营能力,被乔致庸一举提拔为大掌柜,将包头的「复盛西」商号经营得日进斗金。
乔致庸散了钱财,却聚集了人才;他的生意,富了自己,也富了众人。
3
在晚清时期,票号最初由平遥的「雷履泰」发起。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的票号也不过五家,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七家分号,而且他们还不和中小商人做生意,只选择大商人合作。这样一来,大部分商人仍然得带着沉甸甸的银子走南闯北,一不小心就会被土匪、恶霸谋财害命。
乔致庸接掌家业后,看到了票号业的前景,决定挪动多余的资金开设票号。众人纷纷劝阻:「现在入局,很难赚到钱了。」但在乔致庸的构想里,票号的功能不仅是赚取利息,而是要「汇通天下」。
为打造「清朝银联」,乔致庸投资 26 万两白银成立「大德恒」票号,并在三年后将「大德兴」也改组成票号。两大票号火力全开,让所有商家都能实现「异地汇取」的梦想,只用带着一张收据,就可以走南闯北。即便收据在路上被土匪抢劫,如果没有密码,在票号中也换不到银子。所以,在乔家的票号史上,没有一例误兑错兑,他们将票号生意做到了极致。
大格局下的大梦想让乔家票号业务迅速开遍全国二十多个城市,乔家的资本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排名,也像坐火箭一般往上蹿。当初的行业前辈,早已被乔致庸抛到身后,无法望其项背。
4
祁县深宅大院里的乔家,再也不是祖上娶不起老婆的落魄样了。乔致庸走在街上,人人都笑脸相迎,叫一声「亮财主」,但他知道:「有国才有家,资本要用来爱国。」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负责筹措军费的有两人:胡雪岩和乔致庸。当胡雪岩在江浙筹措到军费后,就由乔致庸的票号运送到前线,保障军队的用度;当军费紧张时,还要向乔家票号贷款。可以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功章上,也有乔致庸的一份功劳。
正因为这份功劳,左宗棠在回京任军机大臣时,还特意经过祁县,拜访了乔致庸。一见面,左宗棠就拉着乔致庸的手说:「亮大哥,久仰了。我在西北有所作为,全赖亮大哥支持。」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临走时,左宗棠还给乔家留下一副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当北洋大臣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时,听闻晋商富甲天下,便派人到山西商人中去募捐。
40 年前,英国人就是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从此国运沦丧。大清国要组建水师,在乔致庸看来是再正义不过的事,他带头认捐 10 万两白银。
这个出手大方的山西商人乔致庸,马上就被李鸿章记住了。为了表示感谢,李中堂亲手写了副对联派人送到祁县: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商人苦心经营积累的财富,到底是用在花天酒地的个人享受,还是花在资助国家回馈社会上,乔致庸在一百年前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5
乔致庸拟定的《乔氏家训》中,开篇就告诫子孙要谦和谨慎。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求医药不如养性情,多言说不如慎细微。
当时山西很多豪商的大院子里,都有供族人享乐的戏台,但乔家没有。现在「乔家大院」里的戏台,是民国年间生意败落、子孙腐化时修建的。在乔致庸掌家期间,最怕的就是子孙玩物丧志,以至于家里的丫鬟都不敢招年轻漂亮的,而是专门找粗枝大叶的中年妇女,就怕家里男子惹出难堪的事情。
乔致庸亲自拟定了六条家规: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酗酒。如果家人违背其中任何一条,必须跪在大院中,在大家的目睹下背诵《朱子格言》,直到痛哭流涕地承认错误后,才能磕头谢罪,起身离开。
在严格的家规下,乔家的子孙都兢兢业业、勤勉朴素,随便拉出一个来,都能被其他晋商家族视作优秀接班人。
在银子大量流通的商号中,乔致庸也将「规矩」贯彻到底。每开一家店、每设一个分号,乔致庸都会跟经理一起拟定适合本地的号规,包括严厉的奖惩制度、人事制度,甚至还要跟新招募的伙计磕头发誓,用道德的力量来约束新人。
在乔家的商号里,从掌柜到伙计一律不准抽鸦片,更不能嫖娼,一旦被发现,就会没收身股,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开除出号。其实乔致庸想让他们记住的,只有两句话:
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
惜衣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也只有在这样的家族氛围中,才能培养出优秀商人乔景俨、革命先驱乔映霞、抗日英雄乔惆、户部银行行长贾继英。因为人才从来都不在学区房中,而在长辈的一言一行、商号的一规一矩中。
06
1877 年,横扫北中国的「丁戊奇荒」进入高潮。在这种百年难遇的大灾荒中,农田干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华北大地在短短四年间就减少 1000 万人口。山西祁县更是重灾区,「光绪三年,人死一半」。作为祁县有名的大商家,乔致庸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救助灾民的责任。
乔致庸让家里各房都减少用度,以至于一月到头都吃不上几顿肉。对于搭粥棚救灾,他却只有一个要求:「筷子插上不倒。」那些常年吃不饱饭的灾民,大灾之年却在乔家粥棚吃上了饱饭。
对外人尚且如此,对同村的乡亲他更是有求必应。只要有人去乔家大院的「在中堂」,乔致庸总不会让他们空着手出门。谁家有人病了买不起药,乔致庸就会派人送去几两银子,让他治病;有人父母去世却买不起棺材,他又派人送来几十两银子,让他料理后事;甚至有用人偷家里的东西被抓现形,乔致庸也是一副菩萨心肠:「家里东西多,不差这一件,再说有困难才偷呢,随他去吧。」
在人下时把自己当人,在人上时把别人当人;手握富可敌国的财富而不骄,始终俭以修身、平以待人,商人做到乔致庸这个份儿上,古往今来,难得一人。
07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狩」。在进入山西太原后,他们才放下心来,终于不用再为「身死国灭」而忧虑了。由「大德兴」改组而来的「大德通」票号总部,被朝廷征用为临时行宫。
看到逃难的朝廷日子过得凄凉,跑街的业务员贾继英当场保证,要借 10 万两银子给朝廷。回到办公室后,他跟大掌柜阎维藩一说,阎大掌柜直夸他做得好:「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千年也出不了贾继英。」
就凭这 10 万两银子,乔家换来了慈禧御赐的匾额「福种琅环」,还为商号换来了两笔生意:一是由各省输送朝廷的税款,全部由山西票号来经营,乔家当然占大头;二是庚子赔款连本带利共 10 亿两白银,也由山西票号经营,乔家又占大头。
随后的 10 年里,乔家票号业务一直往上蹿。每股的账期分红能达到 17000 两白银,真是撑破了天。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晚清,乔致庸用一生心血赚来的钱又有什么用?国势危亡,行将就木的大清帝国即将走到尽头。乔致庸坐拥 2000 万两白银的家产,却活得异常艰难。他的努力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的挣扎,他的仁义也是那个时代的最后一抹温柔。
08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原本放出的贷款,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乌有;票号遭遇挤兑,这让乔家的资金链雪上加霜。从此以后,包括乔家在内的晋商元气大伤,只剩苟延残喘。
中华民国混战 38 年,各家晋商票号纷纷关门歇业。论家大业大,乔家并不算晋商中顶级的,而恰恰是乔家的生意,能挺过阎锡山洗劫、冯玉祥摊派、日军抢占。1949 年,「大德通」票号关门歇业;1955 年,包头的几家店铺被改造为公私合营制,直到这时,乔家的生意才算正式结束。
究其缘由,竟是伙计恋旧不肯离去,乡亲帮忙挺过历次劫难。乔家多年行善积德、扶弱济困,最终得到这样的回报。乔家以这样的方式,给了辉煌五百年、纵横九万里的晋商最体面的落幕。备案号:YXA19MwYDgca1vYPEkF96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