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史书,秦灭六国灭一次我难过一次?

确实会令人难过,秦灭六国,看似威风凛凛,实际上过程非常残忍。

嬴政三十岁时,精力充沛,老练成熟,国家力量已达到巅峰,灭六国被提上日程。

公元前 230 年,嬴政派兵进攻弱小无能的韩王国,韩王国领导人韩安(韩废王)稍作抵抗,见已无希望,就投降秦王国。

韩王国是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灭韩王国的第二年,嬴政派老谋深算的大将王翦进攻赵王国。

赵王国军界新生代李牧奋起反击,出其不意地击败了王翦。

这让嬴政大吃一惊,想不到被摧残到遍体鳞伤的赵王国后劲还如此足,频频出现力挽狂澜的人物。

赵王国在战国时代,名将辈出,廉颇、赵奢、李牧都是一等一的将军,这可能和赵王国在军事上的变法有很大关系。

嬴政见赵王国有李牧这张护身符,很难拿下,所以乞灵于诡计。

他派间谍到赵王国散播谣言说,李牧要造反。

赵王国领导人赵迁(赵幽缪王)有着低人三等的智商,立即相信李牧要造反,毫不客气地杀掉李牧,亲手摧毁了这张护身符。

反间计之所以能成功,不是施计者手法多么高明,而是受计者愚蠢透顶。

受计者之所以愚蠢,是因为当时的情势容不得半点差错,在神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人就会犯蠢,赵迁就是这样的人。

公元前 228 年,王翦再度出兵攻赵,没有了李牧的赵王国顷刻溃败,赵迁被活捉。

但他的儿子赵嘉却跑到代郡,自立为代王国国王。

六年后,秦兵团从楚王国战场腾出手来,将它轻而易举灭掉,赵王国灭亡。

三年时间,经过两场灭韩王国、赵王国的大兵团会战,秦王国兵团有些疲惫,于是进入休整期。

此时,一件传奇事件上演,这就是荆轲刺秦。

荆轲是盛产人才的卫国的人,年轻时学剑术,号称天下第二。

闯荡江湖多年,后来在燕王国定居,每天出入烟花之地,纵酒放歌。

嬴政灭赵王国后,秦王国直接和燕王国接壤,燕王国太子燕丹感受到深深危机。

燕丹决心采取措施避免遭受与韩王国和赵王国一样的命运。

他不是想办法振兴脆弱的祖国,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剑走偏锋,想用刺杀手段干掉嬴政。

荆轲通过数个中间人被带到燕丹面前,燕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位天下第二的剑手身上,荆轲要什么,燕丹绝不推辞。

某次,荆轲对一个宫女的手发出赞叹,燕丹就把那个宫女的手剁掉,放在精致的盆中送给荆轲。

荆轲感激涕零,决心为燕丹赴汤蹈火。

公元前 227 年,荆轲拿着燕国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州市、固安县一带)防御地图和从秦国逃亡到燕国的叛将樊於期的首级,抵达秦王国。

他通过秦政府工作人员,向嬴政表达了崇拜之情,希望能和嬴政一起打天下,投名状就是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

嬴政接见荆轲,荆轲将有毒的匕首藏在地图中,来到嬴政面前,缓慢地展开地图指给嬴政看。

嬴政心不在地图上,而在荆轲的眼睛上。

荆轲的眼珠慌乱地转动,嬴政冷笑。

笑声未止,地图已展至最后,一把匕首赫然出现,这就叫作「图穷匕见」。

荆轲一只手拿起匕首,另一只手去抓嬴政的宽袍大袖。

嬴政大叫一声,向后便躲,荆轲抓了个空,嬴政围着宫殿里的柱子逃跑,荆轲紧追不舍。

秦王国的官员们大喊:「大王,拔剑。」

嬴政这才想起他腰间有锋利的青铜剑,青铜剑太长,他一面跑一面拔,几次失败。

荆轲如恶鬼一样追逐他,最后,嬴政终于拔出青铜宝剑,向正扑过来的荆轲砍去,荆轲轻功了得,大吼一声,原地跳起三尺,恰好被嬴政砍到大腿。

他惨叫一声,对着嬴政掷出匕首,嬴政用剑轻轻挡开。

荆轲临死前说:「若不是燕丹让我活捉你,逼你交出侵占的六国土地,我早就杀掉你了。」

嬴政说:「别来这套,完蛋了,就是完蛋了,任何借口都不能让你不完蛋。」

说完,就杀掉荆轲,令秦兵团进攻燕王国。

依然是老将王翦打头阵,秦兵团在易水之西和燕王国兵团、赵嘉的代王国兵团展开会战,秦兵团大胜。

第二年(公元前 226 年),秦兵团再出兵,把奄奄一息的燕王国全境占领,燕王国领导人燕喜带着残兵败将逃亡至辽东郡。

在秦兵团的死死追击下,燕喜杀掉了儿子燕丹,嬴政很满意,暂时放过燕王国,把刀锋转向魏王国。

魏王国常常被秦王国按在地上揍,每次揍完,秦王国拿到好处后就撤走,所以魏王国对秦王国的进攻已习以为常。

但这次不同,秦兵团势如破竹,一直推进到国都大梁城。

领导人魏假发现秦王国是要灭他的国,所以奋起反抗。

秦兵团久攻不下,只好把黄河水引来灌城,大梁城在坚持了三个月后投降,魏王国灭亡。

嬴政再把刀锋转向老大的楚王国,由于四战皆胜,秦王国内部开始有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包括嬴政。

众人探讨灭楚战略时,少壮派将军李信认为二十万人足够,老将王翦却认为非六十万不可。

六十万人是秦兵团的全部,秦王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只在和赵王国的长平之战中,动用了全部军力。

但赵王国是军事强国,军力脆弱的楚王国无法望其项背。

嬴政认为王翦老了,没有冒险精神,同时,刚被灭掉的几个国家,残余力量仍在,需要军队去平定。

所以嬴政最终认可李信的建议,由李信指挥一支二十万人的兵团进入楚王国本土,宣称三个月内灭亡楚王国。

楚王国兵团司令项燕面对李信咄咄逼人的攻势,采取后撤与坚壁清野之术。

楚王国有着战略纵深的优势,李信以二十万兵力根本无法实施全面打击,项燕逐渐把李信引入楚王国中心地带,派奇兵切断其粮草通道,然后四面合围。

李信兵团奋力突围,虽有伤亡,主力却没有损失,狼狈地退回秦王国。

嬴政大怒,深刻反思后,认可王翦的建议,他请求王翦出兵,并毫不保留地把秦王国全部兵力交给王翦。

王翦领兵进入楚王国本土后,项燕故技重演,向后撤退。

但王翦不追,而是命令六十万大军原地待命。

这一待命,就是半年。

嬴政每天都爬上咸阳城墙,对着楚王国的方向观察。

后来,他也不观察了,干脆欣赏起落日。

王翦在歇息半年后,突然发动进攻,项燕调集楚王国全部兵力,双方在蕲(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展开会战。

这场会战的激烈程度不下于长平之战。

最后,秦兵团占据上风,楚兵团崩溃,项燕自杀。

王翦刻不容缓,直逼楚王国当时的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活捉了楚王国领导人熊负刍。

楚王国的国王虽然没有了,但楚王国百姓不甘心被灭,他们在秦王国占领区到处搞破坏,游击战、地道战、麻雀战,把秦王国占领军弄得焦头烂额。

王翦只能下令,用最残酷的手段屠杀,公元前 222 年,王翦平定了楚王国的江南地区(从前的越王国),楚地才算平定。

楚王国由于反抗秦的占领最激烈,所以受到的打击最恐怖,秦王国在占领区内常实行鸡犬不留政策,所以楚王国对秦仇恨最深,当时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悲鸣,最终,这个预言被楚人项羽实现。

楚王国灭亡后,嬴政命令将军王贲扫荡代王国和跑到辽东的燕王国,王贲不负众望,仅用了半年时间,即将代王赵嘉和燕王燕喜消灭。

到公元前 221 年,整个六国只剩下东方大海边上的齐王国。

齐王国领导人田建是个超凡脱俗的人物。

田建即位于公元前 264 年,由于年幼,所以国政被他老母控制,公元前 249 年,他老母去世,田建亲政。

当时,秦王国正采取远交近攻的谋略,对齐王国频抛媚眼,田建召开高层政治会议,有人建议和秦王国建立友好关系,有人则强烈反对,因为秦王国在不停蚕食其他国家,迟早会轮到齐王国。

田建半死不活地说:「君主要以人民为本,人民喜欢的,君主要去做。人民厌恶的,君主就不要做。人民喜欢太平,那君主就该创造太平。和秦王国建立友好关系,就能获取太平。」

他跑去秦王国,嬴政用最高礼节招待他,两人对天盟誓,永为友好之国。

田建美滋滋地回到国家,直到公元前 221 年,田建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齐王国百姓享受了四十余年和平。

当秦王国王贲兵团灭掉流亡到辽东郡的燕王国后,大军逼近齐王国,田建才脑袋一沉,发现和平时代结束,立即全国总动员,要和秦王国决一死战。

嬴政写信给齐王国说:「我挟六国之力,你却孤军奋战,胜败已定。」

田建仰天长叹,大家以为他会说出「温水煮青蛙」这类富有哲理的话来,想不到他说的是,「天下沸腾时期,能有四十年和平,足矣。」

齐王国未有任何实质性抵抗,宣布投降。

田建被嬴政发配到偏远的原始森林,他没有耕地的经验,所以被活活饿死了。

连后来的思想家都讥讽田建是个傻帽,不知秦王国是虎狼,异想天开地认为可以和虎狼共穿一条裤子,结果身死国灭,这叫蠢有应得。

但千年之后的阳明心学左派代表人物李贽却赞赏田建说:

「他是个伟大人物,能给一方百姓四十余年和平生活,天下君王多如驴毛,却有几人能做到?」

战国,在田建饥饿的悠长呻吟声中结束,秦王朝,在嬴政高举酒杯的庆祝声中升起。备案号:YXA1JlA6QD1c34PMpmQFJndb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