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三角,何为中原
如果将中国历史上最具特点的三个都城「西安、北京、南京」连起来,正好在大地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而且几乎是等边的。
图 1:三个古都围成的三角示意图
仔细看上图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所有统一王朝的都城,甚至南北朝的分立,如邺城、洛阳、开封等等,也都未曾出过这个三角形的范围内。
那么这个三角里,到底有着什么奇葩的魔力呢?
但其实只要你到过黄河,无论去的上游还是下游,可能都会大失所望——因为狭窄的河道、满满的泥沙,你很难会相信它是一个从古到今都无数被提及,甚至成为中国人「灵魂」的母亲河。
相比于另一个流域——长江来看,相对很宽的黄河下游也不及长江的一些支流。
图 2:长江实拍图
那么这位黄河大神何德何能呢?我们上一张图大家应该就会明白了——
图 3:黄河历史河道示意图
发现一个问题没?
黄河这条河,历史上从来就不是「一条河」——它最北侧的入海口曾到达如今北京、天津一带,最南边入海口曾到达如今江苏的淮河。
也就是说,除了突兀的山东泰山地区——在中国低矮的东侧,从来就没人能约束的了这位母亲。
黄河不仅滋润了东方的大平原区,也用自己的泥沙不停地「赠送」给我们土地——从先秦到今天,无论南北,海岸线都向后推进了 100 公里有余。
虽然如今,黄河已经基本稳定在古代「济水」一带的河道,但在黄河南北的「淮河流域」、「海河流域」,仍是母亲河的「双小弟」,共同诉说着「黄淮海平原」——这一中国最大的农耕区——而这一切,正好被约束于这一神奇的三角地带。
图 4: 三角区域中的三角平原地带「黄淮海平原」 示意图
那么黄河中的泥沙是从哪里带来的呢?
进入黄河中上游阶段,你会发现黄河的道路变得固定,不仅不像个后妈乱打人,还十分包容,有如渭河、汾河这样的河流投怀送抱——这就是黄河的上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带,大部分的黄河所携带的泥沙,都是从此而来。
所以,比起水患不定的下游,这个看似干旱的高台,却塑造了比比皆是的上古文明,同样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pDTlyU.png图 5:黄河中上游和中下游对比图
而黄河流域独特的「阴阳互补」也共同组成了传统意义的「中原」,或者说「北方」。如果我们以「黄河南北」+「黄土高原东西」来画坐标轴,它则正好形成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个区域——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JXdXTT.png图 5:北方坐标轴示意图
这个坐标轴的原点,也是那个三角形的正中,正是著名商代的殷墟所在处——河南安阳河北邯郸一带,是实实在在的文明龙兴之地,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四个名字,直到如今仍然是中国北方四个大省的名称,也是直至今日仍然保持着高密度人口的区域。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9CjTVO.png图 6:中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可以看出,我们的这个「古都三角」内部,正好也是中国人口分布密度最高的片区,这也正是所谓「黄河文明」——这个中国文明摇篮的本质,更是中国上古三代的主体疆域。
当然,这一部分也是想告诉大家整篇文章的核心,那就是——「水」塑造一切。
不过到了这里,肯定也会有人产生疑问,那就是大多数时候,为什么都没有将首都定在三角中心呢?这个问题,我们在说完湖北的问题后,大家自然会得到答案。
首先,我们会看到——上面的三个古都中,「南京」是唯一的一个江南城市,但南京虽属于江南,位置其实非常靠北,和河南信阳平行,比起河南的驻马店也南不了多少。而它也正是位于长江入海的最后阶段中,长江向北方拐过去的一个大弯形成的长江下游三角洲上。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xIwGLQ.png图 7:南京与河南驻马店、信阳地理位置对比示意图
所以,自南京以下的区域,很早也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长三角—太湖文明,从古老的河姆渡到著名的「良渚文明」,皆源于此处,他们的血缘、语言可能都不同于中原华夏,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且也作为农耕民的本质,所以到了西周时期,这里产生的吴、越两国,很快就被中原文化同化掉,纳入「中华」范围内。
然而在上图中,如果溯长江游而上,你会发现,长江会经过了一个肉眼可见的「大峡谷」,在地质学上,这里叫做「郯庐断裂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CF5Aof.png图 8:郯庐断裂带示意图
(其实在地质学上它一直延伸到山东,只不过北边被黄淮海泥沙给「填平」了)。
至此你就会发现,长江流域完全不同于黄河流域,它是在多山的中国南方的各个「夹缝」中求生存,以至于径流量远大于黄河的它,却被约束的服服帖帖。
不过,再往上游走,一个意外出现了——
因为你即将进入到一片广阔的盆地,这正是我们这次的主角——湖北省一带。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7OmtnC.png图 9:湖北省位置示意图
当你注意到湖北省后,再看一下这个「古都三角」你就会发现——我去?为啥我大湖北被巧妙地避开了?
火神后裔,筚路蓝缕
我们先来看一下湖北省所在区域的特点——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6y6hRD.png图 10:湖北省周边山脉示意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整个湖北省是一个典型的「一圈是山、中间盆地」的地形,不过比起我们一会要说的四川那种纯粹的大盆,湖北省所在之处更像是一个「破盆」,一个「四处漏水」的破盆——
在湖北东北处,横亘着桐柏山、大别山两条山脉,这里是淮河水系的发源地,也是李云龙编筐的地方。
这一条山脉地带,让古都三角的黄淮海地带,在此则彻底画上一个句号——所以你能看出,这一山系基本和古都三角的底边是平行的。
然而正是这个山系西北侧「漏水」的一个缺口,彻底改变了大山另一侧「化外之地」的历史。
要不是这些年清华收到的一批古老先秦竹简的整理(《清华简》),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样一个上古的创业传奇——
鬻(yù)熊,中原氏族「芈姓」部落人,此部落号称「火神祝融之后」,但事实上,芈姓部落可能是一个以观察天文星象擅长的部族,据说主要通过观察「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来预测吉凶的巫师世家,古称「火正」。
中国有个成语,叫「七月流火」,这可说的不是夏天热,恰恰相反,是指的天蝎座大火星向西行走,天要转冷的含义。
所以你看,「火神山」这么一看,不就浪漫了嘛,不过要知道,这时候,他们家还和湖北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商朝末年,鬻熊曾投靠西方周部落的老大「昌」,成为周王昌的老师,得以被器重。从此,鬻熊的后代,则以「熊」为氏,号称「芈姓熊氏」。
然而,就在鬻熊的儿子熊丽出生时,他心爱的老婆妣厉难产,最终选择剖腹,以自己的性命换取后代的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本为「楚条」,楚、荆同意)包裹其腹并下葬。
至此,芈姓家族,开始以「楚(荆)」作为自己的部落名,以纪念这一伟大的母亲。
到了熊丽以及儿子熊狂治理部落的时候,周王发终于彻底战胜商朝,问鼎中原。本居于河南的楚人知道,平原的好地方都是人家姬家人的,肯定轮不到自己,于是开始逐渐迁徙到豫西南山区(伏牛山)。
也就是在此时,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曾因避祸曾逃亡楚人处,被好生招待,攒了一大波人品。
注:周王发就是「姬发」,但先秦不这么叫,周公旦你不能叫他「姬旦」不是?
果然,不久周王发早逝,儿子周成王继位,强大的周公旦辅政,此时楚人首领已经是鬻熊的孙子熊绎了,他终于得偿所愿,被封为诸侯,但是分给他的位置和土地的大小都十分可怜——位于丹阳之地的「子男之田」。
那么这个「丹阳」是哪里呢?我们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jM81j4.png图 11:丹水以及「丹阳」示意图(图内红圈以及红点)
其实,这个丹水就是如今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你一定听过「丹江口水库」),而这个丹阳,乃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县——淅川县。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HUXqXY.png图 12:楚国国宝云纹铜禁(河南南阳淅川县出土,现保存于郑州的河南博物院)
所以说,刚建国的「楚国」,不过是在如今河南的一个县,地盘十分狭小。
根据清华简《楚居》记载:
熊绎建国后,为了纪念自己的火神祖宗以及难产的太奶奶,建造了一个小小的祠堂,但却连用来祭祀的贡品都没有,最后只能从隔壁的鄀国偷了一头小牛犊子,做贼心虚连夜宰杀。
但就这样的一个可怜国,却在熊绎的努力下,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中原河南既然混不下去了,我干嘛不向南寻找希望呢?」
这怎么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块的地理位置。
其实,正是这个丹水一带,成为了中原进入「湖北」大地的一个「缺口」。
丹水只不过是一条小河,但丹阳最终汇入的却是一条大河——古人称之为「汉水」,当时人认为天地互联,各有「分野」,这条叫做汉水的大河,乃是和上天的银河同属映射,所以银河也被称为「星汉」。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3sy1OV.png图 13:丹水、汉水以及长江的关系示意图
汉水,起源于秦岭南麓的一个小盆地,也就是如今的陕西汉中(即现在的宁强县,约瑟翰庞麦郎的故乡),然后一路披荆斩棘,跑到河南和丹水汇合后,开始向南奔向长江。
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下,我们的小熊,也就是熊绎,据说沿着汉水,乘坐破车、身穿被荆棘刺破的衣服跋山涉水,开始默默扩展地盘——这也就是史书中所谓的「筚路蓝缕,以事天子」。
但是,虽说是「以事天子」,楚人可有着自己的算盘——在楚国几代人的努力下,他们不惜化身「蛮夷国度」,开始攻伐同化汉水沿岸的百濮诸民族(可能是孟—高棉人,和柬埔寨、越南人同源),芈姓部落遍地开花。
面对这种情况,周朝开始慌了神,便开始把自己在山西汾河一带的封国「随」、「唐」、「应」、「鄂」等地贵族,迁往汉水一带建立兄弟国,号称「汉阳诸姬」。
到这你可能发现了,这些正是如今湖北的襄阳(古称唐城)、随州、应城(孝感)、鄂州等地的前身,都是山西的古地名。
总之,在西周时期,凭借周天子的实力还能压住野心不断膨胀的楚国,但等到西周末代,周都镐京被犬戎等攻克,周平王迁都东部的洛邑(洛阳),所谓的「周天子」开始被中原强权郑国欺负,最终沦为自己分封的诸侯手里的吉祥物时,楚国的机会终于来了——乱世春秋拉开帷幕。
春秋时期,东部的姜姓齐国在齐桓公的带领下吆五喝六,天天要当老大,楚国一边认怂,一边闷声大发财——私下里不断吞并汉水的姬姓封国,最终让自己形成了一个「汉水王国」。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VLxOQH.png图 14:楚国从丹阳开始沿汉水流域扩张示意图
而在周王之前分封的所有诸侯中,比较惨的其实是这个鄂国,你看上图我给标了 1、2。因为这个诸侯国本在山西临汾一带,其中一支被迁到南阳—襄阳这边防楚,没想到山西老家很快被晋国灭了,新地盘又被楚国迅速占领,打到汉水下游,最后又被彻底干掉——尸体就在如今的湖北鄂州,武汉旁边不远,用血肉有幸成为这一带最早的邦国。
他们自己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混这么失败,咋如今成了湖北省的简称了。
总之,随着楚国制霸汉水,他们知道自己定都在丹阳已经不太合适了,于是举家搬迁到了长江沿岸另立新都,开始了更大的野心——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湖北荆州,楚人称之为「郢(yǐng)都」。
之前的历史学家,一度以为郢都就是荆州的代名词,后来才知道,这楚人管自己的都城都叫「郢都」……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kBDwx8.png图 15:楚国的第一次迁都示意图(从老郢都丹阳迁到新郢都荆州)
就在此时,楚国东部大别山一带的「黄国」联合起苟延残喘的随国(今湖北随州)打算干掉楚国。但最终还是被楚成王熊恽一举灭掉,黄国被吞并。
后来,黄国大批贵族被楚国收编,战国著名的春申君黄歇就是这一支的后人——除此之外,湖北东部一票「黄」字头的地名,也就这样出现了。
话说回来,春申君后来跑到还没啥人的上海,疏浚了一条河沟——正是 2000 年后闻名中国的「黄浦」。
随着楚国灭黄,诸侯才意识到,楚国这个曾经被看做是偏远南蛮之地的国家,已经不可小觑了。
在诸国中,身为子爵的楚国毫不在乎周王的分封等级,公然称王,早已是脱离周体系的存在——论面积,除了在北方同样牛 X 闪闪的山西晋国已无国可比拟。
但楚国庞大的地盘和落后的大酋长议事一样的政治制度,让内部矛盾非常激烈,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那就是传说中「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熊旅。其实庄王这个人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楚国体制,但他却明白一个问题——只要楚国这个战争机器一直开下去,所有的内部问题,都从来不是问题。
至此,楚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方面向南继续同化分封,把触手伸向了更遥远的湖南甚至贵州地区,一方面开始准备自己的「北伐」大业。
最终,楚国一路占据淮河流域大量中原国家,一路反攻洛阳,这才有了传说中的——
楚庄王:周王老哥,听说大禹治水留下九个鼎,是天子之宝,这玩意几斤几两啊?
周王:emm——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尝闻也……
楚庄王:害~我逗你玩呢,我们就是蛮夷,稀罕你们中原这一套啊(我自己加的)。
这也就是所谓「问鼎中原」的来源。
总之,已称霸中原南半壁的楚国,一路打到了黄河边上,至此北方霸主晋国与它的矛盾开始不可避免。
最终,在著名的晋楚「邲之战」(郑州一带)中,晋国大败,楚国国力一时达到顶峰;但强大的晋国也没这么脆弱,楚庄王死后,晋国实力不断复苏,扛把子地位逐渐恢复。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RGHqMw.png图 16:春秋时期「齐、秦、晋、楚」——「四皇」形成示意图
总之,这春秋「四皇」实力过于强大,虽然后来又有超新星吴国、越国的挑战,但这几位老哥还是压住了场子,维持了天下的稳态,如果不出现大事件,没准直到如今,中国也是这样的。
但很遗憾的是,这个「大事件」最终还是发生了——「四皇」里的一个出现了崩塌,这崩塌的还不是别人,正是最强大的白胡子(划掉)——晋国。
在多年和楚国的斗争中,晋国兴起了一系列军功贵族,如赵氏、魏氏、韩氏、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在几家贵族的把控下,晋国国君名存实亡,六家打来打去,最终赵氏、韩式、魏氏三家获得了最终胜利。
三家一合计,我们都这么厉害了,还要晋国干啥?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庞大的晋国轰然解体,领土大部被韩赵魏三国瓜分,天下平衡被彻底打破,更为血腥的新时代——战国开始了。
如果说春秋时代还只是各个老大抢地盘争当扛把子,那战国时代,就是实实在在等待「海贼王」出现的斗争。
在这个时代,楚国一开始仍能保持既有战争能力,北上灭亡驻马店地区的蔡国,距离蚕食中原又前进了一步,同时灭掉了本来已经制霸东部沿海的越国,随后又和齐国爆发徐州之战,占领徐州。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NNRVvr.png图 17: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土面积示意图
别看楚国总自认为「我蛮夷也」,但实际上,楚人已经成为在华夏文明涉足薄弱的南方地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从版图上看,「中国」终于从原来的北方黄河政权,彻底成为黄河—长江的混合国度。
如果在这个时代,楚国能一举灭掉所有诸侯,那么如今的这个问题可能就不存在了。但也正是这之后楚国急转直下的国运,使得湖北地区最接近「大一统王朝」首都的可能性,在 2000 年前就彻底消失。
强大的楚国为了自己的霸业,收编了一个带领魏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军事家吴起,他想针对楚国庞大的国土和混乱的政治制度不匹配的问题进行改革,却被保守派群起而射杀之。
没想到,吴起的头号粉丝卫鞅却来到楚国隔壁的秦国,锐意改革,被封秦楚交界的商地,号称「商鞅」。虽然商鞅最后也落得一个身死人手,但一个全新的制度——中央集权、军功序列,开始彻底在当时位于西垂的秦国扎下了根。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TcI21P.png图 18: 秦(橙色)楚(蓝色)两国发家时地理位置示意图
从图上你会发现,秦、楚两国,就如同双生子一般,一个是依靠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起家,制霸陕西的古国;一个是依靠长江最大支流汉水起家,制霸湖北的古国。
两家作为诸侯眼里的西戎、南蛮小兄弟,从春秋时代关系就很好,到了战国时期,更是代代通婚,秦国的娘家人基本都是芈姓的存在。
不过,就在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越过难于上青天的秦岭、大巴山,天梯石栈相勾连地进入到中原政权从未涉足的西南土地——四川盆地,灭掉了这里神秘的古国——古蜀国、古巴国,迅速扩大了自己地盘。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DzTo1R.png图 19:秦国扩张示意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四川盆地基本四面环山,所以古称「蜀道难」,只有东侧沿着长江穿越巫山才能进入湖北江汉,这个通道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
这时候可以发现,自此的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优势就产生了极大的逆转。
此时,在经济上,秦国在四川盆地这个大宝贝里大修水利设施,使之成为自己的商品粮基地;在战略上,楚人的母亲河汉水被秦人抓住了脑袋不说,长江上游也全被控制。
随后,在纵横家张仪的撺掇下,两方因「商地」的问题,沿丹水爆发「丹阳—蓝田」之战,楚国大败,秦国彻底占领汉中,楚国的「命脉」开始急转直下。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Z3zlmD.png图 20:商地以及丹阳—蓝田所在位置示意图
后来,秦国惠文王死后,他老婆宣太后摄政,也就是电视剧里那个「芈月」,这个嫁到秦国的楚国人,开始亲自着手瓦解自己的故乡。
而此时,把持整个长江、汉水、丹水上游的秦国,顺流而下攻打楚国易如反掌,但楚国反击却难上加难。
此后的楚国在各个战役中基本就没赢过,丹阳、鄢、郢都先后被攻克,所以就一直被打一直迁都,迁都到陈(河南周口)还是不行,最后已经迁到了安徽的寿春,还是按照惯例叫做「郢」,但是却再也没脸说自己是「湖北人」了。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hl9lae.png图 21:秦楚战争示意图
总之,秦灭亡六国的过程,深刻印证了一个事实——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从西到东顺流而下、从北到南攻克长江」——都是统一天下的最好模式,纵强大如楚国,缺少后方、地处东南的它,也最终伴随着最后的希望项燕战败于王翦,给这个国家奏响了绝唱。
当然,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是句吹牛的话,但无论陈胜吴广还是项羽刘邦,某种意义来说他们都是曾今庞大楚国的一份子——要知道,秦始皇仅仅比刘邦大三岁,刘邦这位爷大半辈子都是战国楚国人,他亲眼看着秦始皇长大、统一六国、挂掉、农民起义,已经快 50 的他,打死也想不到天命能砸到自己的头上。
汉水、汉朝、汉族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刘邦的发家史,你就会发现——他真正的好运,都是从他被项羽封到「汉中王」开始的。
占据汉中的刘邦,南控巴蜀,向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控制陕西关中,直接把自己的「汉」政权变成了秦国第二,而汉统一天下的模式,本质和秦国也并无差别。
楚国虽然没赢,但楚人赢了。汉水王国虽然没能创造奇迹,但一个「汉王」,却让这条大江成为了一个伟大王朝,乃至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名字。
就在荆州无人不知、汉中名震天下的时候,现在的武汉在干啥呢?要知道,武汉可是汉水和长江的交汇口啊。
很遗憾,汉水这条江,比起北边的黄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对江汉平原湖泊成因与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表明,这一地区的第四纪地层是河流相沉积旋回的多次重复。说明该地区在第四纪时呈现出河湖交错的地貌景观,因而江汉平原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泛滥平原。
也就是说,在第四纪的很长时间里,汉水下游河道非常不稳有关定,曾有过多次迁徙,或者表现为漫流状态。——《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提防》
就在当年宣太后彻底反攻楚国的「鄢郢之战」中,已经崭露头角的白起将军,正是靠着掘汉水河道,淹了楚国的陪都「鄢」,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城,最终彻底搅乱楚国,攻陷首都荆州。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rLW4rB.png图 22:汉水中下游城市分布示意图
从宜城再往下,就到了不太好玩的汉水下游了——
上古时期气候非常温暖,就连北方都广泛分布大象、鳄鱼,降雨量极高,这就导致黄河流域都有着大量的洪泛无人区。
这就更别说降水量更高的长江中游江汉盆地了——先秦乃至秦汉的中国,气候仍相对温暖,北方逐渐稳定,但江汉下游仍难以开发。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ImFmdH.png图 23:汉水中上游一带城市同下游地区的云梦泽平原对比示意图
而如今荆州市这个地方,不仅离云梦泽较远,还贴近「汉水上游城市线」——古时长江在这里曾拥有一条分流,直接在仙桃一带注入汉水,这个分流加上汇合后的汉水最下游,又被称作「夏水」。
也就是说,现在的荆州才是曾经「大江三角」的重镇,所以它从楚国的郢都后,又先后成为了汉南郡、设江陵城,一直闻名。
而在「夏水」那边,可就没人控制得住了,它泛滥出一片非常不适合人生存的「古云梦泽」平原。别说「武汉」了,就算上整个汉水下游,都就没什么像样的城市——比如如今位于这里的仙桃,曾被屈原称为「沧浪之水」。
总之,因为「江、夏」在这里纠结,这里又被定为「江夏郡」,治所在如今武汉的「新洲区」,此郡早期一直默默无闻,勉强算是「武汉早期历史」了。
等到秦始皇,这个强大的帝国,这个一大半血统都是楚国人的帝王,究极进化,开始升级楚国未竟之事业——
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东南最后一个没解决的区域——如今的广东、广西——当年曾是壮傣系民族「西瓯越人」的地盘(壮族先祖,语言和泰国近似)。
这样一来,长江南部的支流湘江,开始走向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xLNFl2.png图 24:从长江—湘江—漓江—珠江一带的「水运动脉」的构建,秦始皇最终征服广东广西示意图
我们可以发现,从长江以南,湘江——漓江——珠江(西江)被彻底打通,对岭南的开发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彻底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湘江沿岸的长沙也开始崛起。
这样的开发,继承了秦朝的汉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汉武的纵横捭阖,也从不亚于秦皇。
这样一来,曾经作为广阔南蛮地的荆楚,因为更南的岭南地区的纳入,开始成为真正的「中转站」。
所以,在上有荆州下有长沙的湖南湖北,已经足以应对这里的局面,而正如前面所说,无论汉水和长江交汇的云梦泽、还是湘江和长江交汇的洞庭湖,都并不适宜居住,但这里却正是如今武汉、岳阳两个大都市的所在,不过这就要继续往下看了。
(注:岳阳如今为湖南第二大城市,长沙并未如荆州一般被赶超。)
虽然当时的武汉那边不咋样,但因为「中国」版图的彻底扩大,湖北地区从原来的「南蛮」彻底成为「天下正中」,它顺长江上游过三峡可到四川盆地,下游可到吴越三角,向上可到河南中原,向下能到广东岭南,成为事实性的「通衢」。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kmxIKl.png图 25:作为通衢的湖北示意图
那么按理说,湖北不是可以取代河南,成为「新中原」了么?
其实,此时从版图上看似平衡的中国南北,实际人口分布非常不平衡,中国南方所在的华南地块不同于阶梯状的北方,多为密密麻麻的河谷山地,平地实在太少,所以看似广大的南方,人口容纳能力本就不如北方。
其次,此时的中国北方仍是纯粹的经济重心、龙兴之地,南方只不过是充满沼泽的「卑湿水热」之地,野生动物极多的岭南更是充满人类难以抵抗的传染病,号称「蛮荒烟瘴」,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时期的魏国只不过占领了北方,却可以被认为「三分天下有其二」。
所以就算在湖北省,真正的战略要地也绝不是什么武汉,而是那个把守汉水上游,和中原接壤的著名地区——襄阳,这个位于南阳盆地,我们从「丹阳」开始就提到的,中原和江汉之间的「玄关」。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b9mhOy.png图 26:早期湖北的重镇襄阳—南阳(南阳古代多属于荆州)地理位置示意图
其实,有这么一句诗,就很直观的描述了当时湖北西部的战略价值——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不过,早在东汉时期,这一带就已经成为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地带——
前面说过,江汉平原群山围绕多沼泽,虽然泛滥严重的江汉平原,但毕竟地处南方,也有着大量小山坡(比如珞珈山)、矶(水边大石头)等粗糙地带,有山有水乱糟糟,就是土匪军阀的天然滋生处,类似的「好汉乐园」还有山东西南一代的黄泛地和山区的交汇处,比如梁山泊等。
所以,正是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在湖北随州一带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绿林军」,直到如今,绿林都是土匪草莽的代名词(很神奇,这时山东也兴起了赤眉军)。
绿林军造反后,皇族后裔,湖北襄阳人刘縯、刘秀兄弟也同时在宛城(南阳)起兵,加入绿林。刘縯这个人很能打,为剿灭王莽政权起到重要作用,也参与扶持绿林首领,皇室后裔刘玄称帝。
没想到刘縯功高,又是个大直男,很快就被刘玄猜忌设计弄死,而一直比较低调的刘秀,却回到宛城重振旗鼓,最终以河北为根据地,一路剿灭天下所有势力,给汉朝再次续命,建立后汉(东汉)王朝。
不过东汉这个王朝,从一开始就是刘秀联合一帮地方地主土豪军阀建起来的,所以终其一朝,也没有解决各地豪族士族的问题,最后也成为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之缘起。
此时的湖北一带,仍然是由襄阳、荆州等老大带飞的状况,但是武汉一带的开发出现了巨大进展——在这片沼泽地上,有一个凸起的小山「龟山」边上,建立了一座叫做「却月城」的城池,成为武汉建城之始。
这之后的故事就耳熟能详了——在北方被打成筛子的刘备,在进入南阳到达荆州后,虽获得从非酋变欧皇的重要人物卡牌诸葛亮,但再次被追着打,你所听到的什么新野、博望坡、长坂坡也都是南阳—襄阳—荆州这一片。
襄阳的重要性,直到大家熟知的《射雕》中,南宋防御蒙古时,都是全力守护的重镇,甚至直到如今,都是仅次武汉的副中心。
这时候的武汉在干嘛呢?
一切的转折,都系在了之前并无存在感的——荆州东部的夏水泛滥地了,在这里的刘备孙权,连同他们手下的大神诸葛周瑜,全都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希望。
因为这地方河流变迁太严重,这个曹操和孙刘于荆州江汉地区的决战——赤壁之战,我们虽然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到底是在哪里打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已经出不了位于古云梦泽的「江夏」,也就是武汉一带的范围了——
——武汉这片儿,终于有能力决定中国的命运了。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4P8eWd.png图 27:赤壁之战示意图
如图,从西北汉水破南阳、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下的曹操,和以东南为大本营的孙吴,在赤壁决战。
结果——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苏轼。
赤壁之战之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开始确定,而三分的节点正是荆州湖北地区——
荆州北部的襄阳南阳归于曹操,西部的江陵(南郡)成为刘备的地盘,东部的江夏则被孙权控制。
(注:东汉时期的荆州不同于如今的「荆州市」,而是包含如今河南南阳、湖北、湖南等的广大地区。)
至此,本来在苏州(吴郡)起家的孙权,终于有信心开始自己的称霸大业,他在长江南边的小城秣陵修筑了坚固的「石头城」,并且起了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建业」,义为「建功立业」,此为南京建都之始——至于南京的位置前面已经讲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要说孙权这个爷们起名虽然不咋雅,但是非常大气——建都建业后,他为了对中原更大的野心,在江夏的「鄂」(今鄂州),又建设了一个崭新的新城——武昌,义为「武运昌盛」。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LxM8lN.png图 28:武昌(鄂州)和武汉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但是!注意了(敲图片),这个武昌,和如今武汉的武昌毫无关系,它在鄂州,不在武汉。也就是说,虽然江夏一带走上了历史舞台,但是武汉这一带的军事意义仍高于经济意义,比如孙权在夏口(这才是真正的,今天的武汉武昌区)一个叫做黄鹄矶的上面修了个瞭望塔——号称「黄鹤楼」,目的是看看小姨子有没有跑了(划掉)。
可能到了这里大家有些乱,武昌到底在哪里?别担心,这个我们一会会讲,但甭管这些,最起码这个名字是出现了。如此重视这里的孙权,甚至短暂迁都此处,但前前后后也不超过一年,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危险了——
就看后来的吴主孙皓在吴国苟延残喘时,听说「荆州有王气」,也曾想迁都武昌,结果南京人大呼「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其实,整个三国的历史,从「天下三分」开始,荆州地界就彻底成了主战场,尤其是占据荆州大部的刘备好不威风,作为一个通衢,刘备顺利溯游而上巴蜀,占据这个封闭的后方宝地,而留守荆州的关羽都差点打的中原的曹操迁都。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05n7bT.png图 29:荆州的七个郡示意图
(图中位于北部的「南阳、南郡、江夏」已经成为三国最重要的冲突点。 注:当年三家都还没称帝。)
但悲剧的是,最终关羽还是败走了麦城,而麦城这个地方还是湖北——就是那个张飞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当阳」。
刘备为了报仇,最终于荆州和四川的交界「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也终于尝到狭窄三峡的强大——刘备或许也知道,他从湖北穿越三峡回到巴蜀的白帝城后,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
至今,夷陵也就是湖北宜昌,也是把守三峡关口的湖北第二个副中心,被誉为通向巴蜀的咽喉。
彻底丢掉荆州的刘备势力,只剩下四川一地,但他仍不是没可能拿下中原——那就是「向北打到陕西关中去」,成为「秦国 3.0」,再造大汉——但后面的故事,你们就都知道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可以一句概括——
湖北地区的交通优势是它的天然优势,也是天然的劣势。它是一个天然的英雄博弈、王者称霸的中转站,但绝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根据地。
在这之后,历史又走向了三国被晋朝短暂统一,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和南迁的东晋,鲜卑人的北朝和汉人的南朝。可以说,从汉末三国到后来隋朝统一天下的 400 年间,南北的分裂斗争几乎没有停止。
但正是这样的乱世,却成了本贫瘠南方发展的契机,大量北方士族南渡、开荒,那么处在东西南北枢纽的湖北也一直履行着自己军阀策源地的使命——
东晋大军阀桓温的根据地是荆楚,基本缔造了东晋后期的兴衰;
南朝齐时代的湖北军阀萧衍,也是占据江陵后,最终顺江而下灭齐,建立了著名的「南朝梁」。
南北朝时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寒冷期,云梦泽一带开始变得越来越稳定,曾经分不清河道的汉水,也开始听话起来,这一来便直接造就了位于如今武汉的「夏口」的繁荣——一直等到隋唐统一天下。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XNQwI5.png图 30:唐朝人口分布示意图
等到唐朝的时候,湖北地区人口密度仍然不高,不过,敲黑板,正是在唐朝——「武汉」这个名字终于出现了。
唐朝时,夏口的发展程度已经越发高于鄂州的「武昌」,于是唐朝新设立军事机构「武昌军」,就彻底的定在了曾经修建过黄鹤楼的「夏口」——
这样一来,一个神奇的情况出现,那就是鄂州一带仍叫「武昌县」、如今武汉一带却还有个「武昌军」并行——等到后来元朝时,又把武昌军彻底变成行政编制,最后演变为「武昌府」,曾经的江夏成为「武昌府治所」,要是绕晕了就再看一遍。
好玩的是,因为清末时期江夏的「武昌府」发展的太好,最终在民国时期废除武昌府,彻底把江夏先改为「武昌县」——与之相对的东边的「武昌县」因为名字冲突,最终改回「鄂城」,成为如今鄂州前身——至此两地「武昌」之名彻底完成调换。
而在隋朝时,夏口对面的汉水入江处也比以前稳定的多,于是便在汉水以北建立「汉阳县」(山南水北为阳),不过这一区域不是如今的汉阳,而是湖北的一个叫做「蔡甸区」的近郊。
https://cdn.jsdelivr.net/gh/ifuncool/wpifuncool@master/wp-content/uploads/2022/12/8682-ZagJKp.png图 31:武汉地区示意图(至今你还能看到古云梦泽留下的大量湖泊)
可以看出,就算到了隋唐,汉水的河道仍非常不固定,两江交汇处仍是大量湖泽。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下方就会发现,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汉水在这边都有一条故道(今东荆河)。从这个角度来看,位于如今蔡甸区的「汉阳县」,是实实在在的「汉水之阳(北)」。
但是到了宋元时期,汉水的主干道就变成了北侧黄陂一带入江,汉阳自此变为「汉阴」,但这个名字也就没法改了,直到明朝一次著名的改道事件,武汉的命运才彻底改写——
550 年前,明朝的成化年间,全球进入最严重一次的冷期,汉水从原来不固定的河道,开始汇聚成一条河道:从武汉郭师口一带决口向东走去,在那个最早建城的龟山以北进入长江。
这样一来,江汉泽国面积越来越小,尤其是新兴的「汉口镇」作为中原物资的集散地开始迅速发展——江东的武昌、汉南的汉阳以及汉北的汉口形成的「武汉三镇」,逐渐走向历史舞台。
在成化改道之前,整个湖北省还是纯粹的多中心省份,它有着自古以来的重镇襄阳、向西通往巴蜀的宜昌、荆州,都是各自地区的扛把子。从汉口崛起,武汉三镇大繁华后,稳定的大地和河道,开始彻底改变这个亚欧大陆第一大江和它的最大支流交汇处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