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信星座?

因为星座预测是一场心理战。它利用了人们都喜欢听好话的心理,将笼统的、一般性概念套进每个星座里,形成「巴纳姆效应」,使人产生了「准确」的心理错觉。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看看这些算命先生、命理网站都说了些什么:

「今年,你的运势会有所回升,你可能会变得外向,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有更多突破自己的机会。」

「这个月,你的事业会受到一定的挑战,但不用担心,勇敢迎接挑战,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个月,你的健康运势不错,健康状况会有一定的改善,精力会非常不错,生活和工作中你会更有冲劲儿。」

……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所谓的「分析」,大多会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描述人某方面的性格。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些「分析」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显得比较准确。

此外,这些「预测」「分析」大多时候会使用正面、褒义、积极向上的词句;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看到这些褒义、正能量的描述,会不由自主地往自己身上套。

心理学上,把这种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用于自己的现象,称为巴纳姆现象或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现象是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 1948 年首次提出的。当时,福勒对自己的一些学生做了一项人格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分析学生的性格。之后,他让学生将分析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进行评分,5 分为最高,0 分为最低。

福勒只告诉学生这是根据他个人的评测结果分析的,实际上,每位学生拿到的都是同样的一段分析。

学生打完分后,福勒公布了平均评分:4.26 分;并告诉学生,他们每个人拿到的分析是一模一样的,这段话是福勒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的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整理出来的。后来,福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这个名字取自肖曼·巴纳姆,他是 20 世纪一位十分著名的魔术师。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的魔术这么受人们欢迎,他回答说:「因为我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能够使每个人都『上当受骗』。」因为这句话的描述和福勒的实验结果十分吻合,福勒便把自己发现的现象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人就是喜欢听好话?

为什么人们身上存在「巴纳姆效应」呢?这实际上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心中想要相信这些描述。

生活中,当你想要相信一段话、一件事、一个人时,你会想尽办法,找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你想买入一只股票,你就会找尽理由说服自己相信这只股票一定会涨;你认为一件事自己没有做错,就会苦思冥想,找各种论据为自己开脱……这些都是「主观验证」的作用。

我们回头再看看巴纳姆效应的实验。当时福勒给学生看的描述是一段「正能量」的话,与星座、命理网站的分析及算命先生的预测非常相似,实质上就是一些积极向上的话,或是精神上的安慰话。人们在心理上会倾向于相信这些「好话」。

一项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研究者召集了一群学生,并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测试学生的性格。这份人格问卷广泛应用于精神病院、心理咨询等领域,是精神医学工作者、心理学家必不可缺的一项测验工具。研究者根据学生们的答卷,逐个分析了这些学生的真实性格,形成一份正确的评估结果。

之后,研究者们又用一些模糊的、积极向上的词句,编写了一份假的评估结果。他们把这两份评估结果同时给学生,询问学生相信哪一份评估结果最能与自身的性格契合。结果,有接近六成的学生选择相信那份假的评估结果。

当然了,巴纳姆效应也不是只能运用在算命骗术上,巧妙地运用这一现象,也能帮助人们化解沟通中的障碍和尴尬,迅速拉近与别人的距离。比如,老师要向家长说明孩子的学习问题时便可以说:「你家孩子看起来很努力,也很有目标,但是学习方法却有些不得巧。」大部分的学生家长都会深以为然。备案号:YXA1Zb5yyK9U0azmJ5QFZ2rN

添加评论